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我的老家在年味十足的黑龍江大慶。

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了——大家開始掃除,把家收拾的乾乾淨淨的。就連平時不光顧的犄角旮旯也要打掃的一塵不染。而在掃除時,各家也有各家的習俗,媽媽常說:“二十四,掃房子。”而我們家就是用了“老小通吃”法——老人、小孩都要參與其中,感受濃濃的年味。

而在十八時,我們就要在門口貼上對聯。相信這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過,我們家有個習俗——貼對聯由小孩來貼,既有守歲的意義,也有希望我們勤勞能幹、健健康康的寓意。

而重磅戲就是年夜飯了!前期大家坐在沙發或椅子上,享受著、欣賞著春節聯歡晚會。在凌晨12:00的鐘聲響起時,餃子準時“閃亮登場”,大家開始分享元寶樣的餃子。噓~不瞞你說,我們的餃子裡可是有“寶藏”的!“寶藏”就是我們餃子裡的`硬幣!我們把餃子裡包上餃子。小孩吃到硬幣表示新一年能夠茁壯成長、學業有成;大人吃到硬幣表示新的一年能夠越長越年輕、工資越來越高;老人吃到硬幣表示新的一年能夠體如泰山、延年益壽。不瞞你說,沒到三十,我們都瘋了似的吃餃子,不吃到就不罷休,我還曾有把硬幣吞進肚子的囧事……

哎,好期待今年的新年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2

遠處飄來陣陣清香,似草又似花,無聲無息,雨中散著清新,恍若那片深綠,盪漾在我心中。——題記

短暫的春節走過了,天空不再陽光明媚。

天灰沉沉的,雨點似簾子般落下,使萬物甦醒,楊柳抽出了新芽,桃李梨樹爭相開花,草地再也沒有冬天那般荒涼,萌發發出了星星點點的綠色。

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除了春節,應該就是清明瞭吧。

在我的家鄉,清明可是一件大事,家家都要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天空中飄著毛毛雨絲,前往田間墓地的我心中莫名的悲傷起來,低著頭,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在田間的路上走著,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關於祭祖我的家鄉還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只要是一個姓氏的都會一起祭祖,最後還會聚在一起吃一頓飯,我爺爺和爸爸都會去參加,但是小孩不會去,因為只有成了家的才可以參加。

清明節,你的家鄉又有什麼風俗呢?不妨來一起交流交流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3

敬亭山,江南詩山,是這座城市不可多得的珍貴“寶藏”,散發著迷人的江南味道。

好山自有好茶出。茶貴在清醇微苦,需要您用心去品,就像您要慢慢品嚐宣城的味道一樣。因為文明,宣城茶香千年。入春的宣城,三分春色,二分茗香,一分詩香,半分塵土,半分流水。

好茶自有好酒出,宣城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散發著那原汁原味的“宣酒”醇香,太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借杜康來解救自己的寂寞,太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是借醇酒來祭奠這逝去的所有云煙,那一縷縷惆悵,正是他踏足宣城這塊充斥著酒和詩的土地,此刻的他是如此的逍遙自在。

茶欲新,酒欲醇……是因為這個千年古城,一直與文明相伴。

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遙看水陽江,環抱著青山碧水,輕輕的低吟,捕捉每一束陽光,每一縷清風,化作一江靈氣。當灰色的混凝土成為了城市的地標,就算是刺目的玻璃反光也無法再現充滿生機的綠色。這一刻,我只能用回憶來滋潤心田。面對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大千世界,我們如何才能夠置身在碌碌眾生之外,如何將宣城放在心田裡。

因為熱愛,所以,一直期望著家園在建立中處處文明,在文明中時時建立。

家鄉的風俗作文4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風俗嗎?請聽我慢慢道來。

每到農曆正月,我們苗族便要開始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每到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穿著美麗的服飾,成群結隊地來到年場。

你瞧,年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有舞獅子的,有上刀梯的,還有玩龍燈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這種機會談情說愛,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結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聽的人興質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擋不住人們對連場的熱情。

更多時候有逢晨便是看龍場日,習慣稱作看龍頭後十二天又輪轉辰日,再看龍場時,不管是什麼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幹了什麼農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們苗家人。看龍場那天都會踴躍參加。大家對看龍十分重視。看龍日定在農曆的`三月三。我們苗族人的一個節日,這時你就想問是什麼節日了吧?是湘西的一個傳統歌舞節日,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會在約定好的地點。盡情地唱,快樂地跳。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這就是我們苗族人的風俗,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每逢新年,廣東,就分外熱鬧。

每年年三十那天晚上,姥姥都會做出大盤大盤晶瑩剔透的餃子;弟弟都會搬個小板凳,踩在上面貼春聯;姐姐和我都會往那一幅幅對聯上塗漿糊;爸爸總會泡一杯茶坐在電視前悠哉遊哉;而媽媽則張羅著親戚……而當姥姥走出廚房,喊一嗓子“開飯了”時,所有人都會圍坐在飯桌前,大人們杯子裡盛著紅酒、白酒。而我們總是趁媽媽不注意從冰箱裡偷著掖著拿出飲料……而餐桌上只有餃子似乎單調了些,“叮咚”,開啟門,是叔叔來了!跟著叔叔來的是一隻大盆,特別特別大,比我家裡任何一口鍋都要大,扣著蓋子,但我們都清楚,蓋子下面藏的是什麼。叔叔將盆放到桌子中間空著的`位置上,揭開蓋子,內裡果有乾坤:鮮美多汁的鮑魚、鹹甜適中的蘿蔔香菇、甘脆爽口魷魚、質嫩可口雞鴨、麻辣鮮香的大蝦……應有盡有,各色各樣的美食整整齊齊的排成了一座小山,且越是在盆深處的菜,味道越是鮮美。一家人從盆中夾出合自己胃口的菜,其樂融融,這就是吃盆菜的樂趣!

吃完晚飯,窗外響起陣陣煙花聲,我們站在陽臺上,望著那一道道劃開黑夜的煙火,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美滿的笑容,迎接新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6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過年過節,不同地區、民族,風俗也不盡相同。我的家鄉——崇明,每逢年前,家家戶戶都會蒸上幾籠崇明糕,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點心。

崇明糕與眾不同,似甜糯的發糕,糕中又綴滿蜜棗、核桃、葡萄乾等乾果,美味可口。臘八過後,大家就陸續蒸崇明糕了。首先,把提前備好的蜜棗去核切碎,洗乾淨葡萄乾。一大早,早早將糯米浸上,浸泡兩小時後,瀝乾打粉。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蒸糕了。把糯米粉、糖、各類乾果,加水攪拌,攪拌均勻後放入圓形蒸籠內。灶臺的大鍋裡放上水,鍋上架上蒸籠。灶膛裡柴火噼裡啪啦,燒得正旺;鍋裡水咕嚕咕嚕冒泡沸騰著;蒸籠裡的糕也在漸漸成型。僅僅十幾、二十分鐘,就有誘人的香味溢位,糕蒸好了。開啟蒸籠,倒出糕時,香氣撲鼻,令人食慾大增。

蒸好的糕放在通風處晾乾,切成一片片,收藏食用。當然,切片時,也是我們孩子最開心之時,圍在桌邊,切糕落下的糕皮可以提前大塊朵頤,一飽口福了!

過年了,一家人穿著新衣,吃著豐盛的新年大餐,看著電視,放著鞭炮和煙花。香甜可口的崇明糕放在桌上,隨時可以叼上一塊,邊玩邊吃,開心過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7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候家。”古詩《寒食》就是寫寒食節的。

寒食節在這一天內家家戶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這一傳統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談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是中國民間第一大忌日,寒食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我的.家鄉到了寒食節,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們都會帶上家裡的小輩們去忌拜先輩們,;有的人在買一些冷食,還有的人會三五人圍在一起聽中間的人講故事……熱鬧及了。這就是我家鄉的寒食節,熱鬧的寒食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8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但因為地區不同,節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我家鄉的節日風俗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大年七年級早晨,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吃餃子,平時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嚥――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寓意著這一年有“福”!

吃過早飯,一人坐著漿糊,其他人整理著對聯,不一會黯然無色的舊春聯就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春聯,接著再放三顆大炮,表示新年開始了!

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要的節日,這天大家要吃湯圓,晚上把燈管放在門的兩邊,各點一枝蠟燭,在桌子上面,在麵缸上都點著蠟燭,預示著來年更豐收!接著大人們帶著孩子拿著自制的燈籠上街溜達一圈!

最後在家猜燈謎,一個人念謎題等,大家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後獲得一份,歡聲笑語消逝了時間,以最終的分數換取不同的紅包!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風俗,它有趣,莊嚴,有意義,需要我們流傳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你的家鄉有什麼樣的風土人情呢?

在我的家鄉,每當過年,就會有一項特殊的活動:舞獅!“舞獅”是中國南方比較典型的民俗,可以讓春節的氣氛更加熱鬧喜慶,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在我家鄉,舞獅這項活動非常受歡迎和重視。每年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大概六七點左右,就會有一支舞獅的隊伍,敲著鑼打著鼓,一邊舞獅提醒大家早早起來迎接新的一年。隊伍所到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會大開家門,迎接舞獅隊伍。

去年大年七年級,我很早就被舞獅隊伍的鑼鼓聲叫醒,我在二樓房間窗戶伸頭一看,啊!舞獅的隊伍已經快到我們家這邊了。奶奶已經準備好迎接舞獅了嗎?我連忙跑到樓下,發現奶奶早已經準備好紅包掛在大廳的房樑上,迎接舞獅進來賀新春送祝福呢。舞獅奪紅包的架勢已經擺好,鑼鼓聲起,舞獅又跳又拜,時而像一隻可愛的小狗,時而像一直威嚴的'獅子,經過一輪精彩的動作後,舞獅奪得紅包,拜三拜而去。我們家新的一年一定會好運連連、身體健康吧。

春節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因如此我們才要熱熱鬧鬧地舞獅來慶賀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過年了,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像我們家的風俗就很獨特。

首先,大年七年級大家都要拜年,爺爺奶奶也要祭祖。

然後,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習俗了——吃餃子!當然,光吃餃子肯定不行,得吃帶硬幣的餃子。在除夕,奶奶就早早包好餃子,其中有3個包著硬幣的.餃子。在七年級,大家在一起吃餃子,誰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誰就能多拿些錢。

有一年七年級,又到了吃餃子的時候了,大家都讓我先挑,我挑了一個四個餃子的碗,快速的吃了起來。第一個餃子飛速地被我吃完,我嘴巴里除了餃子皮和餃子餡,空無一物。我皺了皺眉,開始小口小口吃第二個。

“咔,咔咔”我的牙齒好像咬到了什麼東西。

我吐出來一看,閃閃發亮的,是硬幣,我無比興奮,大喊著“我吃到硬幣了,我吃到硬幣啦!”四周全是稱讚聲,我不僅哈哈大笑起來。

那一年的七年級,我過得美滋滋的。

你們家有什麼風俗,介紹給我聽一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有的人喜歡春節,有的人喜歡端午節,而我呢,最喜歡春節了。

春節是我最難忘的節日,過春節時有很多的風俗呢,如:大掃除、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拿壓歲錢。過年時家家戶戶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貼春聯時,人們都把表示新年祝福的話貼在門的'兩邊,還會掛上燈籠,到處都是一派喜慶的景象。福字呢,可以正著貼,也可以倒著貼,倒著貼的意思是福到家裡來。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圍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有說有笑地吃著年夜飯,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都要到親戚家拜年,那時小孩子們最高興了,因為拜完年,小孩子們可以拿到紅包呀!

你知道為什麼大人要給小孩子紅包嗎?就是傳說從前有一個“年”的怪獸,每次過年的時候它都會出來,摸小孩的頭,被摸到的小孩都會發燒,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燒成傻瓜了,有一對老人家,他們年紀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們很愛他們的孩子。有一次,家人用紅包包了幾枚銅錢給孩子,那個小孩子玩著玩著就睡覺了,他把紅包放在了枕頭邊,“年”看見了,它被嚇跑了。後來這個訊息傳開了,從此每到過年,長輩都會在過年時給晚輩包紅包,也叫壓歲錢,這樣孩子就能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健康地成長。

我喜歡春節,你們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說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路,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後。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夥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麼。有一天,不知怎的村裡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後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路,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著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著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過年了,一大家子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吃團年飯是家鄉的習俗。今年,我的團年飯是在外公外婆家吃的。中午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到了外公外婆家,大人忙忙碌碌地準備菜餚,我和表哥則在剪窗花,貼春聯。下午,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天黑前,外公外婆準備好了一大桌子美味佳餚,看得我口水直流、食慾大增。開飯啦!我夾了一塊最喜歡的醬鴨腿。外公告訴我有些菜是團年飯必不可少的'。整條魚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豆芽菜表示稱心如意,芹菜表示勤勤儉儉,肉圓表示團團圓圓,蛋餃表示元寶發財,糖藕片表示一路通順,最誇張的是有一個大砂鍋,裡面放滿了冬筍、雞蛋、整隻雞、蹄膀、蛋餃、肉圓,雞湯濃郁、味道鮮美,我多喝了幾碗湯。

新的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10歲了,我希望新的一年有個好的開頭。祝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學業進步、健康成長!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大家好,今天我要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外婆家,也就是我的家鄉。

外婆他們住在一個村裡,村裡的人口也不少。大年三十那天,你在村裡走走,就會發現家家戶戶的門前都帶有同一樣東西,這樣東西也正是我今天所要講的重點,它不是燈籠,而是-----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因為這是家鄉的習俗。不過,仔細欣賞,你會發現,我們家門前貼的春聯,是手寫的!因為姥爺的毛筆字不錯,所以,我們家的春聯也都是姥爺寫的!不過,說到這兒,我又想起那天姥爺寫罷春聯,還給我們講了個有關春聯的傳說呢:因為古代一個叫年的.怪獸常在過年時來人間騷擾民眾,可是它怕和春聯一樣紅色又有巨響的東西,所以人們常貼春聯、放炮,而且,這也證明了為什麼春聯的底色是紅色,而且因為單單一張紅紙不美觀,所以常在上面寫一些吉祥話。

這就是我的外婆家,外婆家的一樣傳統習俗,大家認為怎麼樣。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裡的各個節日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有所不一樣,那麼就由我來把家鄉的風俗介紹給大家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

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曆的4月5日前後,主要是郊遊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遊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向玩到天亮結束。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我們四川的風俗都很異常,我喜歡我的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zuowen/ggel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