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熱門)年味的作文

(熱門)年味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味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年味的作文

年味的作文1

過年的習俗有貼對聯、吃團圓飯、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掛燈籠,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與父親一起放鞭炮的時光。

小時候,每次過年,爸爸都會帶我去放鞭炮。我站在安全的地方,看著爸爸一步一步走向鞭炮,蹲下身子,手中的香一寸一寸的靠近引線。突然,引線迸發出火花,發出“嗞嗞”的響聲。爸爸站起身來,不快不慢,大搖大擺的向我走來,好像在對我說:“兒子!瞧你爸多厲害吧!”鞭炮在爸爸身後不遠處炸開了花,頓時煙霧瀰漫開來,如同仙境一般。鞭炮在煙霧中爆炸,發出紅紅綠綠的光。紅紙像紅蝴蝶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並在空中不斷翻轉,直至落在地上。

我連忙用手捂住耳朵,痴迷的`望著這美麗的畫面。一隻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頭一看,原來爸爸在我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我的身邊。此時爸爸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高大起來。我覺得爸爸能放出這麼漂亮的鞭炮,一定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大一些,爸爸開始教我放鞭炮。來到大傢伙跟前,我有些害怕,手抖個不停,手中的香擦過引線,可就是點不著。這時爸爸用他寬厚的大手緊握我的小手,對我說:“別怕,鞭炮一被點著你就跑,知道了嗎?”我點了點頭,心也不慌了,手也不抖了,鞭炮很快就被點著了,鞭炮一著我就跑。因為我還小,所以跑不快,有好幾次鞭炮差點在我腳下炸開,都是爸爸拉了我一把。

現在我長大了,膽子也更大了。我開始自己放鞭炮了。望著我向鞭炮一步步走去,爸爸有點不放心我,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自己放鞭炮。隨著“嗞”的聲音響起,我扭頭就跑,而爸爸因為看著我,反應慢了點。我拉了爸爸一把,就在這時,一個鞭炮在爸爸身後炸開,紅紙飛到了爸爸的頭上。跑到安全的地方,爸爸拿下頭上的紅紙,笑著對我說:“多虧你拉了你老爸一把,否則你老爸就要遭殃了!”我愣了一下,隨即也笑了起來。我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父親拉著我放鞭炮的時候,只是如今已換成了我拉爸爸了。

一年年的鞭炮聲中,我長成了一個勇敢的少年。而爸爸就在這鞭炮聲中見證著我的成長,願時光慢些走,讓我和父親伴著這鞭炮聲,共同歡笑。

年味的作文2

一路顛簸前行,車窗外不時掠過一點綠意,馬上就要到鄉下的老家,我頓時睡意全無。

小車在崎嶇的山路上緩慢前行,卻又不經意的提快了速度;隨處可見提著大包小包懷著對親人思念的人們,像一群歸巢的鳥。遠處,山中響起點點鞭炮的聲音,近處,幾戶人家在自家門前貼著春聯。他們認真的撫平一張張有著美好寓意的春聯,像是撫平過去一年的艱辛和不快。點點鞭炮聲也像是把新年的`祝福熱切地表達出來。

一年前,我似乎是懷著愉快的心情回到老家,如今的我可高興不起來。過去的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有令我開心的,有令我堅定的,有令我絕望的…本該和親友們愉快的講一講大學生活的我沒有了機會。這樣的我,是否讓他們感到失望和擔憂呢?

奶奶的生日正好是除夕前兩天,而今年是她的七十大壽,她宴請了許多客人。天氣正好,主賓盡歡,人們相互道賀著,臉上掛滿了笑容。我遇到了一位小時候的玩伴,他和我差不多大,如今差不多要做爸爸了。我不經感慨時光流逝,世事無常。而奶奶已是古稀之年。我衷心希望她能多活些日子,讓她顫抖的手再摸摸我的頭,讓她滄桑的臉再貼貼我的臉……在這歡聲笑語,觥籌交錯的壽宴上,我感受到了一絲年味。過年到底是老了一歲,還是長大了一歲?無論如何我應該更加珍惜。

三十的年夜飯上,親人們圍在一張大桌上,一邊吃飯一邊說著笑話嘮著家常,豬肉、羊肉、牛肉、兔肉、魚肉,讓人大飽口福。我倒上小半杯酒,起身敬各位長輩,表明自己的新年願望,爺爺說只要你過得不後悔就好。一口白酒下去,辣的我流出了眼淚,連連咳了好幾聲,長輩們都哈哈笑了起來,空氣中瀰漫著歡快的味道。寧靜的夜空中只有點點星光,霎時衝過一條“金蛇”,直衝雲霄,到達至高處,炸開成五顏六色的花,印在每一張笑臉上。年味就在歡聚中越來越濃,鞭炮的味道,飯菜的香味和暖暖的人情味,我的不快漸漸消散,被幸福包裹著。親人才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失意時家人能給你力量,不順時家能給你慰藉。

年味不是一種味道,但它又是一種味道。在這年味中,我擯棄了對過去的痛苦和不安;在這年味中,我收穫了新的力量。它足以令我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同時,在我前進的道路上,願我的親朋好友永遠幸福安康。

年已經過去,年的味道在我的腦海中深深盪漾。

年味的作文3

晚風漸暖,年味濃

——題記

春節是我格外期盼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升入國中以後的第一個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不知不覺,年就近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購年貨貼春聯,年味漸起,大街上,到處是,人來人往,我們家也是如此,大家遠道而來,歡聚一堂,一起共迎新春的到來,歡聲笑語,好不熱鬧,漸漸起來了。

除夕吃團年飯,年味已濃,除夕,一大早,各家都在忙著包餃子,準備中午的團年飯。今天,對於我們家是個不一樣的除夕,因為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兩大家子都聚齊了,我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互相舉杯敬酒,而我更是忙,因為兩邊人口味不一樣,所以我們訂了兩桌,我這邊坐坐,又那邊站站,歡聲笑語,好不愉快,晚上,各家各戶燈火通明,吃著代表著團圓的年夜飯,家人團聚,一家大小共敘天倫,令家裡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觀春晚放鞭炮,年味正濃,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樓下早已傳來“噼噼啪啪”的煙花聲,那就像一聲聲集結號,樓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鄰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鳳凰”,摔炮也來湊熱鬧……晚上十二點整,“嘭——啪——”一聲聲炮響把我猛地驚醒,往窗外一張望,只見外頭火樹銀花,照亮了夜空,可謂壯觀啊!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著新的一年……

收紅包搶紅包,年味更濃,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有誰比孩子更幸福呢?因為孩子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用來買心愛的東西。大人們也可以把過去一年的辛勞忘掉,好好的放鬆一下。儘管我們搶紅包得的錢不多,卻是濃濃年味的表達……

晚風漸暖,年味好濃,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華夏大地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過年的習俗也流傳了很久,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雖然現在社會發展變化非常快,但那股濃濃的年味始終不變……

年味的作文4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期盼以久的寒假,相信在寒假生活中,一定會感受到許多年味。其實最能感受到年味的是看燈展。

大年七年級的晚上,我們來到了關公義園觀看燈展。關公義園所有燈全亮了,彷彿成了光的絲界、燈的海洋,入口的上方是一個巨大的“福”字,下面還寫著"關公義園迎春展暨財神廟會”。大家都感受到歡樂樣和的節日氛圍、盡享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這次燈會規模史無前例,此屆迎春燈會從規模、燈組到氛圍營造,以及整體水平都超過往年。

這裡花燈名目繁多,造型奇特。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燈、色彩鮮豔的孔雀燈、古樣如意的荷花燈,還有紮成樓臺殿閣……快走到時光隧道時,媽媽說:"我們去陽光遂道合影留念吧!"剛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媽媽也尷尬笑了。在時光隧道的右邊還有一些動畫人物,這可吸引了我們,先映入眼簾的黑貓警長、葫蘆娃…雕刻著"80後記憶”。"這是我小時候回憶”,媽媽高興地說。我們繼續往前走,映入跟簾的'是蠟筆小新、喜羊羊……當然這是“90後的快樂”了,接著0o年……

來到“夢幻株羅紀”燈組前,兩個小朋友興奮喊:媽媽我要走近看…”模擬的霸王龍製作十分逼真很有氣場。小男孩壯起膽子摸了摸恐龍的腿,"哇!媽你看,它會動。”"恐龍還能發出叫聲”一個小女孩開心地嘁。燈會現場到處是瘋狂自拍。不知不覺,已是晚上9點,關公義園人山人海,形成了-個歡樂的海洋。漫步九龍淵畔。哇!傳說中的"群龍增輝”,我看過新聞,這組燈由6條z5米長的龍燈和一盞十幾米高的宮燈組成,宮燈上裝了8盞射燈,龍燈還能噴水,是燈展中氣勢恢巨集的燈組,現在親眼所見,果然氣派!而且燈景與水景相輝映,顯示出美輪美奐的效果。

"花開富貴”燈組前,幾個老人正在細細觀賞,"這組彩燈很有趣,把彩燈與中國傳統摺扇巧妙結合在-起,就像蝴蝶在牡開花叢中翩翩起舞,帶始人們春天的喜悅。隨著人流來到香樂噴泉,好美啊!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斷變化各種形態、五光十色,十分好看。隨後我們又觀看了“滴水觀音”、“年年有餘”、"絲綢之路”……整個藝術燈會打成一幅具有荊楚文化及現代藝術氣息的立體畫卷,讓大家身臨境體驗一場楚文化的穿越。

春節如果不看燈,總覺得少了年味,這次燈展不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使我增長了不少知識。

年味的作文5

年味,對你來說,是期盼著的紅包、洋溢著喜慶的團圓飯、還是讓人歡笑不斷的春晚……我想,過年只要開心快樂就夠了……

“刺啦”去年的舊春聯又被撕了下來,貼上新春聯……對於多愁善感的我來說,每到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會感嘆時光匆匆,有時卻又感到十分欣喜,相比之下,我已經很幸福了。

“家賢,家賢”外婆叫道,“快來吃飯了!”飯菜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這個名副其實的吃貨自然經不住美食的誘惑,馬上“風馳電掣”地奔過去“啊~真香”拿著碗筷,我的身體變得不受控制了,手條件反射般地伸出去,也不管禮貌不禮貌,夾起一塊肉就往嘴裡塞,一邊嚼還一邊稱讚著:“太好吃了,太好吃了!還是家的味道好!”一頓年夜飯,是我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最佳的時間,也是體味年味的最好場地了……

八點多,春晚準時的出現在熒幕上,主持人的'聲音依舊那麼動聽,節目的光亮炫彩將我的眼睛閃的有點兒不舒服……我最愛的節目——小品,終於閃亮登場了,還是能另人開懷大笑,卻又讓人們感到溫馨……今年的節目與於往不同,新增了許多政治色彩,什麼中俄聯誼呀,絲綢之路呀……12點之後主持人用充滿了激情的語言說:“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來一起倒數:“5-4-3-2-1”新年到!我在此給大家拜年了!”我沒有來到了《難忘今宵》這個經典的環節,這也意味著20xx年的正式到來,我也就如釋重負的去睡覺了……這是最經典的年味。

第二天,媽媽提議去爬山,說是要鍛鍊意志,我就以玩的心態答應了,可沒想到,事情並沒這麼簡單。經過幾分鐘的路程,終於到了太陽山,在我印象中太陽山並沒有多高,於是也就懈怠下了……“呼~呼”才爬了1/10的我已經氣喘吁吁,累的不行了。找到一個地方,慢慢地蹲下來,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可沒過多久,媽媽又過來,叫我起來,說:“堅持是就是勝利!加油!”我撐著地,慢慢的站起來,撿了一個木棍,那樣省力一點……過了兩三個小時,我艱辛地爬到了山頂,此時我已全身痠痛,汗水直流。可我卻不後悔,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山再高沒有人高,路再長,沒有腳長。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堅持一定不會成功。”……爬完山後,我非常開心,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這不就是年味嗎?

沒錯,年味,是紅包、團圓飯、也是春晚,但更重要的是,與家人相聚在一起,開心幸福,享受天倫之樂,這才是最濃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6

和往年一樣,我在期待中回到了雲南老家準備過年。離過年還有三天的時間,猛然間覺得“年味”已經悄然而至。

鄉間集鎮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年貨、衣服等玲琅滿目,到處都是,辛苦了一年的人們正在精心選購過年的東西,試試衣服,看看年畫,選選水果,買買年菜,大家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偶爾碰到了朋友和熟人,相互口傳祝福,邀請對方到自己家過年。很多人從早到晚,逛個不停,生怕東西買不夠,總覺得過年的準備不充分。

大年三十,天剛剛亮,人們就忙碌起來了,家家戶戶都把自己的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在門上貼上用於避邪的.門神和充滿期望的對聯,再掛上紅紅火火的燈籠,整個房子紅色耀眼,充滿生機。門的兩旁各靠上一棵青菜,象徵新的一年氣象更新、清吉平安。到了傍晚,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歡歡喜喜,年的氣息瀰漫著整個村莊。

最隆重的還是年夜飯,為了使年夜飯更加豐盛,大家可謂各展身手,用盡全力,雞鴨魚肉,應有盡有,時令小菜,花樣百出。等到出鍋,各種年菜匯聚到桌上,真是“群英薈萃”,讓人垂涎欲滴。在老家這裡,儘管年菜已經豐盛無比了,但還是少不了一道菜——長菜,用白菜和青菜加上少量肉骨頭熬製,每根菜都有三十釐米左右,象徵“長長久久”,菜裡略帶酸味,可以幫助消化。菜齊了,祭拜過祖先後,大家迫不及待地舉起杯,動起筷,你說我笑,放開大吃。菜的香味和人的歡笑溢滿整個房間,“年味”更加濃厚了。

小朋友們最盼望的“年味”中,無異於等著收取壓歲錢了。在給長輩們拜過年後,每人都會收到一個個紅包,紅包裡充滿著祝福,也包含著期待,給予的是舊的一年中的收穫,預示著新的一年有新的更大的成績。

鞭炮奏響了“年味”的交響曲。響聲穿過一家又一家,小朋友們個個手持煙花,放飛快樂。“落地響”觸地開花,帶走噩運;“擦炮”點燃希望;“沖天炮”放飛夢想;“滿天星”帶來幸福……鞭炮聲、歡笑聲、祝福聲此起彼伏,過年變得更加有味了。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我們又回到了長沙,年過完了,“年味”卻還是那麼濃,久久不能散去,越回味越有味。

年味的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過年。

除夕這一天,全家人將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之前,就是放鞭炮,貼春聯,貼窗花,祭拜已逝的親人等等事情。

下午,爸爸要我和他一起去買春聯和窗花,我同意了,因為很久沒和他一起出門買過年貨了,親自貼春聯窗花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於是我想要重拾這些年味。一到商店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紅的春聯,窗花,大紅色的鞭炮一捆比一捆大。看了一會兒春聯和窗花,爸爸就選好了,還拿了一個燈籠。春聯寫的是和風添雅裁九州錦繡,霽日溢美穿四海金雲。橫批六合同春可以感受出這副對聯大氣磅礴的`意境,我很滿意,便也同意了爸爸買下它。還買了福字和有關於狗的窗花。回到家時,我隨便貼了幾個窗花,還好是隨便貼的,撕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壞,爸爸開始教我貼窗花。先找到窗花的中心點,再區分出左右窗花,將窗花中心點按在窗戶中心點上張貼,窗花四周要貼牢,防止脫落或者翹邊。貼完後,看這自己貼出來的窗花,我有了些許成就感,這似乎是我貼的最好的一次。接著我和爸爸一起把春聯給貼好,把燈籠掛上,家裡頓時多了些年味。

忙完後不久就到了晚飯時間,不知不覺竟然過了這麼久。吃飯時,全家人圍著一張圓桌,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桌上擺放這水煮魚,牛肉,雞肉身邊有美酒,首先是爸爸站起來說祝福語,隨後全家人站起來祝福然後喝一口酒,我夾起一片牛肉,又給父母夾了肉,吃到嘴裡感覺很美味,過年的時候飯菜似乎更好吃了,餐桌上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歡樂的氣氛在持續蔓延。小孩在餐桌旁邊玩,有的在沙發上湊在一起玩,我不禁回憶起小時候過年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很是歡樂,如今長大了,卻很少和曾經的同伴有交集,現在很懷念小時候的純真。

晚飯後,所有人坐在客廳看電視,玩手機。等到12點,全部都下樓放炮,先放開門紅,顧名思義,聲音響亮,放完後地上一片紅。然後是放煙花,隨著轟的一聲,一束煙花飛上高空緊接著有更多煙花飛上高空,噼裡啪啦和放鞭炮一樣,天上各種顏色齊現,頓時天空亮如白晝,然後煙花越來越少,越來越暗,天空安靜了下來。

年味,記憶中最深刻的味道。

年味的作文8

不知從何時開始,家家戶戶都已貼上對聯,商場中也買起了各種各樣的對聯、福字;就連路燈上也掛上了紅燈籠,平添了幾分喜氣。年味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滲透進我們的生活。

年味是家中大掃除揚起的灰塵味。媽媽開始逐一清掃房間,各個邊邊角角都要打掃到位,於是找到了爸爸丟失的一隻襪子,我藏在床底的日記本,甚至找到了上個星期出逃的小烏龜。我和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又掃又搬又擦又洗,我才真正體會到做家務的辛苦。年味,就這樣悄悄瀰漫在我家。

年味是打糯米餈粑時的香味。天不亮就要起床蒸上一大鍋糯米,幾個小時後就可以放進機器中打成糯米糊。如果是某一家做餈粑,常常要請街坊鄰居或家中妯娌們一起幫忙製作餈粑,主婦們一起圍在桌旁捏製餈粑,這不僅是幫忙,同時可以增進感情,大家聊聊家長裡短,或抱怨,又或炫耀,總之,將自己心中的煩惱訴說,既拉近了彼此的`關係,也可使心情平靜下來,讓過年更快樂。餈粑被一個個攤在桌上,然後總有一個小孩驕傲地在餈粑上印一個小小的“福”一一小孩子們以在餈粑上印“福”為榮。主婦們動作很快,不一會兒桌上便整整齊齊地擺好了還熱乎著的餈粑,瑩白如玉的餈粑中央點綴著一個殷紅的“福”,真是讓人胃口大開。餈粑的做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是煎餈粑和甜酒煮餈粑,煎餈粑撒上白糖,吃起來外酥裡嫩、香甜可口;而甜酒煮餈粑則更帶上一種酒的醇香。年味,就這樣在鄰里間散開。

年味還是炸米花的酥香。一大鍋油“滋滋”作響,將米花沿鍋邊放下,原本嬌小的米花幾乎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在加上紅米和白米的巧妙組合,便如同在鍋中綻開一朵鮮花。又因為炸過米花的油不能再用於炒菜,炸米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一般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米花。米花,是豐收的象徵。

年味更是鞭炮的硝煙味。雖然城裡不能放鞭炮,但是鄉下卻可以,大年三十,鞭炮響了一整晚,就連走家串戶拜年都要放一掛鞭炮。年味,就這樣飄散到各家各戶。

如今,年味已越來越稀薄,餈粑在商場中都可買到,米花在家中想吃就吃,城市裡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年味何處尋?

年味的作文9

年的味道,象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每一個遊子的心。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喜悅,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溫馨,而與我卻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很小的時候,媽媽總是抱著我,跟我講年的傳說,年是一個很凶猛的怪獸,常年生活水底,每到除夕,人們就會拿鞭炮嚇他,讓他不敢上岸。說完還會做出一副很恐懼的面孔。然後,把火柴交給我,讓我點那根根鞭炮。煙象霧氣一樣的四散在空氣裡,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象一根根離了弦的箭,飛揚著,閃著晶瑩的火花,有時,調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彈到我臉上。媽媽總是慌忙的摸著臉,然後哄著我,用溫柔的話語編織一個童話的夢。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慢慢的,我長大了,年的傳說不再是天空中遙遠的星星,那樣的神祕。除夕的那個晚上,家裡象炸開的鍋。下午,晚霞的餘暉剛剛照亮窗臺,家裡照例開啟所有的燈,色彩繽紛,象一道彩虹。很遠就能聽見媽媽的切菜聲,時而緊湊,時而舒緩,有時想平地一聲雷,有時則是由低到高,忽而象斷了線的弦,清脆有致,刀碰砧板上,彷彿不是猛烈的撞擊,而是琴絃與琴聲完美的交織,我就這樣陶醉在他們的世界裡,慢慢的等待。當皓月高掛,豐盛的菜餚總是映入眼簾,我迫不及待的吃著面,細細的面象一條條長長的龍,從頭鋪到尾,熱騰騰的湯映著我頑皮而又略顯成熟的面孔。在年夜飯面前,我細細品味,細細咀嚼。

年的味道,是飯的味道。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貼花花”。回鄉的那一年,映入眼簾的是家家戶戶的對聯,那頂盔戴甲,威風凜凜的尉遲恭,還有那穿著肚兜,懷抱五穀,其在遇上的送服童子,總是喚起對來年無限多的憧憬,家家戶戶的大門敞開,沒事時,我總是到處串門,這家那點糖果,那家吃點湯圓,街坊走遍了,肚子也裝的滿滿的。晚上,坐在火爐旁,我聽著爸爸講童年過年的故事,我恍然間發現,年,真正的不是鞭炮,不是年夜飯,而是家裡,一家團聚的快樂。

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

馮驥才說,臨近過年,中國所有的城市鄉村,都變成了情感磁場,把出門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是親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趕回家,不為了那一頓飯,而是一次親情的朝聖。

滄桑的是歲月,永恆不變的十年了親情,舟車勞頓也要回家。年,承載著無數感情,哺育了無數疲憊的心靈。因為年味與親情對接,年味與親情相融。

年味的作文10

華夏傳統年味好。海北天南,齊鬧春來早。臘八粥香熬豆棗,麻糖祭灶饞翁媼。瑞雪偏宜梅蕊俏。萬戶楹聯,逗著窗花笑啊。爆竹聲中撈水餃。祝福情何了!

喜歡過年,是因為這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氣氛。雖然知道,居然鬧得人聲,後面總是時間靜悄悄的腳步,卻依舊愛戀著那種溫暖、親切、甜蜜蜜、喜滋滋、暖洋洋的世俗味道。那鞭炮聲,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地流動著,承載的——是人們一年四季的收穫,豐饒希望和夢想,寄託在小路兩旁親人期盼的眼神裡。於是,再遠的跋涉也擋不住,再大的風雪也擋不住。

終於過年了,村莊裡的兒女各當家……

“哇,上菜了!”廚房裡傳來陣陣炒菜聲。大人們使出渾身招數,有的顛勺,有的火悶,有的慢燉。有的人炒菜時呢,為了讓別人吃到自己嘔心瀝血做出的菜品,被別人狠狠地誇讚一番,所以使出了顛勺這個招數。原本在鍋中平平無奇的菜品,卻因為菜勺和鐵鍋的襯托,在高空中飛翔。有的人為了同樣的目的,使用了另一個招數——那就是火悶。當無比精銳的刀工和美味無比的蘸料邂逅,再遇上火燜,開始一場味蕾的盛宴。有的人依舊為了同樣的目的,用起了慢燉。當健康可口的蔬菜遇上少量的水,開始小火慢燉。“咕嚕咕嚕,”鍋裡面冒起了小小的氣泡。當大人們使用完渾身的招數以後,就又一次上菜了。這就是廚房中的“年味”。

“唔,吃飯咯!”餐桌上擺著各色各式,各種味道的佳餚。有的.人急忙著吃,有的人趕緊拍張照片紀念一下,有的人卻紋絲不動的坐在那裡。真是各種各樣啊!人們各自幹各自的。但最有看點的,還是大家一起敬酒呢!小孩子拿起自己的飲料,大人們拿起自己的酒杯。當大家一起碰撞酒杯,喊出那聲新年快樂的時候,彷彿就是我們前程似錦的時候。這就是飯桌上的“年味”。

“咻,零點到了,新的一年又來臨了。”五光十色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猶如一朵朵鮮花盛開!煙花不僅美麗,而且款式也是各式各樣。有紅、藍、綠、紫、粉、銀等等顏色。有花朵,小貓、文字等形狀。真是五彩繽紛,各式各樣啊!這就是煙花中的“年味”。

舉望眼,霧霾晒氣候的層雲,這被晚霞映襯得乎忽濃忽淡,亦明亦暗,佈滿了溫柔和煦的花朵色光暈。暗夜的帷幕已經垂落,心靈的閒簾已有全權開啟,我們離新年有又進了一步。

年味的作文11

樹上的桃花已不知不覺地綻開那粉紅的笑臉,那麼可愛,那麼迷人,給單調的枝頭增添了幾分姿態;河邊的柳樹也悄悄萌發了小芽兒,那一點兒可愛的綠色在白茫茫的冬天裡顯得那麼耀眼;大街上早已掛好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都在添置過年的物品,全中國都洋溢著過新年的快樂!

大年三十最重要的就是吃團圓飯、守歲。在外地工作的叔叔阿姨都趕回家吃團圓飯,一大家子圍著一個桌子,相互祝福、鼓勵,這是多麼溫馨的畫面啊!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魚了!一條魚被分成兩半,一半撒上紅辣椒,另一半撒上黃辣椒,色澤鮮亮,讓人垂涎三尺,這道菜象徵著“年年有餘”。夾一塊肉,那一塊白嫩的肉還滴著油,在嘴裡輕輕一津,湯汁溢位;肉入口即化,鮮嫩美味!

團圓飯結束後,我們打開了電視,坐在沙發上等待著“春晚”;大人們也架起了桌子,準備大展身手——打麻將。“碰”“胡”伴隨著麻將的碰撞聲和大人們的'叫喊聲,春晚也開始了!孩子們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吃著零食,耳邊還傳來麻將的聲音,這是多麼開心、快樂的時刻呀!

馬上就要到零點了,我們在跟著一起在倒數,“5,4,3,2,1!新年快樂!”窗外的煙花越來越多,五彩繽紛,像一個個披著彩色衣裳的仙女,在天空中展示著自己曼妙的舞姿,如夢似幻。頃刻之間,就悄悄地隱去了色彩,撲向大地。大家互相祝福,爸爸雙手抱拳,笑著向我們每一個人都送去新年祝福,他笑得十分開心,臉上的肉都擠作了一坨,把眼角的的魚尾紋都擠出來了,本就小的眼睛被擠成了一條縫,嘴張得都可以裝下一個拳頭了,爸爸那爽朗的笑聲在家裡迴盪,每個人見到他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拿著小煙花興奮地跑到樓下,點開煙花,手胡亂地轉圈,開始直冒點小小的黃色火花,緊接著一股五顏六色的的煙花噴薄而出,在空中畫著美麗的圖案,沒一會兒,煙花就慢慢熄滅了,只留下最後一點火花在空中燃燒著,最終也悄悄地熄滅了!

牆上的指標已經過了十二點,除夕已經過去了,而春節才剛剛拉開帷幕。濃濃的年味在我們身邊蔓延,只要我們用心感受,就會發現,年味是那麼普通,又是那麼獨特!

年味的作文12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餘,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願兒孫好!年味,這就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於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就是團圓時刻,那就是情意綿綿,那就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就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願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汙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遊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就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就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麼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年味的作文13

20xx年的開頭特別,街道空蕩蕩的,時而有一輛車飛馳而過,剩下一溜孤寂,連成雙結對地掛在路燈上的燈籠都顯得格外寂寞

不能出門,便將深圳這大城市的最後一點年味都吞沒了。本是失望鋪滿心中,可誰曾想,這也是一次熱鬧的春節。

最特別不過奶奶來了!因為不能出門,我常常想要點外賣,想吃餛飩、包子、南瓜餅,可沒有一家店開張,正準備放棄時,奶奶卻已經抄起傢伙,她手上沾滿了小蘇打的水和著麵糰,三下五除二,她便端著和好的面和和剁好的肉餡招呼著我來一起製作,她手把手地教我怎樣包,回想起上次和奶奶在一起過年是在老家,我們也一起在廚房裡,但聽著院子裡那煙花和鞭炮合奏的一曲交響曲至今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等我再回過神,熱氣騰騰的包子便已塞進我的手中,那包子裡,似乎是奶奶從老家帶來的年味,還有扣碗、火腿、百合蒸肉它們都有一種神奇的.佐料叫家鄉的味道。

因為大門的囚錮,我沒法出去玩,於是這次,和奶奶相處的時間格外地長我們一同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劇,才發現奶奶有著一顆單純、簡單的心:當壞人得逞時,她替主角痛罵、捶胸頓足;當我們對劇情有些疑惑時,她便立刻直起身子,一板一眼地給我們捋清楚;關上電視了也閒不住,她便會開啟話匣子,跟我們講著老家七大姑八大姨間的瑣事,這時的我們竟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手機,洗耳恭聽她內心豐富的那個世界,那些故事與幾年前的故事好像一模一樣,我們卻也任由奶奶興致勃勃地領著我們,又回到了老家的火爐邊上,記憶深處仍是這份年味。

過年是為了團聚,盼了一年的全家其樂融融、暢所欲言的場景,即使是今年,它也實現了。因為奶奶,她將一份濃濃的年味從老家帶到了相隔千里的城市裡,是美食,也是親情。

現在的家裡像北方的室內一樣,有暖氣,即使外邊再冷,即使外面是冰天雪地,家裡也是暖和的;即使外面再冷清,因為有從千里之外的老家帶來的年味,家裡也是熱鬧的。

雖然口罩裡只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塑料味,但心裡,卻有從千里送來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14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人們開始忙碌地準備過年時的東西,買春聯,買年貨,吃團圓飯,放鞭炮,到處都洋溢著幸福的味道。中國人很重視過年,也非常迷信,所以過年吃魚也成了習俗,寓意年年有餘。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開始貼春聯,換上新衣服。貼春聯是很有講究的,從左往右貼,左邊為上聯,右邊為下聯。為了方便辨別,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仄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則是平聲。門的上方貼橫批,橫聯一般寫的都是祝福未來一年的話語。貼完之後,大門就被裝飾得紅紅火火的。

每年的年夜飯都是在外婆家吃的,外婆這時就會亮出所有拿手好菜,有魚腥草,燉雞湯,豬肘子燉春筍,爆炒雞丁,八寶飯……但最重要的就是魚,之前也說了,這是中國人很迷信的東西,外婆做的是紅燒鱖魚。做法不是很難,首先將鱖魚的表面抹上鹽,將它放在一個封閉的容器內進行醃製。醃製完之後,將魚身上劃成漁網狀,刀痕深約一釐米,方便入味。準備的配料是豬肉,筍,姜,蒜,香蔥,紅辣椒,清洗完之後切成末狀備用。這時,開始熱鍋,然後放入一勺豬油,等融化後放入準備好的鱖魚煎,待一面煎得金黃後再翻另一面煎。煎好後剷出備用。將鍋清洗一下,熱鍋,倒入少許油,放入之前準備好的配料進行翻炒,等到之中的豬肉顏色變為灰色已經成熟時放入已經煎好的'鱖魚。接下來放佐料,依次放入一勺鹽,兩大勺料酒,三大勺生抽,一勺醋,一勺白糖倒入半碗清水,將之前的大火轉為小火慢燒,但不要蓋鍋蓋。一直到鍋裡大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湯汁時,味道最為鮮濃,加少許雞精提鮮,用鍋鏟不斷將湯汁淋在魚的表面。最後裝盤,可以撒上一些蔥來保持美觀,這樣一道紅燒鱖魚就出鍋了。

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便圍繞在電視前觀看春晚,家裡的燈全部都開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一個習俗吧。最激動的時候便是最後的倒數,全中國人都在喊:“五,四,三,二,一,新年快樂”那一刻整個人都是沸騰的,沉浸在喜悅中。這是外婆會端出剛煮好的餃子,開始吃起來,外面的鞭炮聲像水滴在油裡炸開了鍋,人們都在慶祝這一刻,一個共同的春節。

我的媽媽也經常給我做紅燒鱖魚,但永遠也做不出那個味,春節的味道,一個獨特的味道,它包含著新年的祝福,每次回想起那個味道便感覺正在過年。這就是我的年。

年味的作文15

年味的味道的什麼?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裡美味佳餚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這就叫年味。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這句話幾乎是在過年時都會說的一句話,拿了紅包很開心,(咳咳,雖然老爸老媽說存著)。當然還有那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啦,有魚,有蝦,還有螃蟹,反正是有很多好吃的,平常的時候都吃不到啊。該講正事了,我跟大家講講我們家的人在除夕一夜的`“任務”。

首先當屬吃飯時最重要的任務—吃,由我們吃貨來完成,坐在椅子,手拿筷子,看著佳餚,如暴風捲地一般橫掃美食。不要說吃貨不好,如果沒有我們吃貨這美好世間又要浪費多少糧食呢;沒有我們吃貨哪會有這麼多餐廳;沒有我們吃貨怎麼會有如此繁榮的美食世界呢?由此要感謝吃貨。

還有任務—做,職業—“廚師”,由我大媽勝任,她雖然沒有一頂潔白的廚師帽和一套潔白的廚師服,但她有著非常高超的技藝,吃過之人無每每不讚嘆,雞蝦魚肉,營養搭配,無所不妙。當然有時還會有廚師助理—媽媽、奶奶。

吃飯時,氣氛不能冷,這時候需要一個人來提提氣氛,讓大家都有過年過節的快樂心情。很多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祝詞:來來來,在新的一年裡祝大家萬事如意,…工作順利…學習更上一層樓。這一段話裡充滿著屬於一個家、一個國、一個世界的愛。

飯後,最不能接受的任務就是—收拾。誰願意在吃飽喝足時去起身收拾呢?這時候就要一個勤奮的人帶動大家去收拾,我很敬佩這種人,要是我就會“臥枕江山”。其他不幹活的人就開始看電視、玩手機等等。

春風已徐徐吹來,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已經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與雪為伴,與風為友。當春風徐來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來它也在期盼春天的來到。這個年多姿多彩,這個年有足了的年味,這個年煙花漫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zuowen/4dj9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