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語文 >

《偶成》閱讀答案

《偶成》閱讀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偶成》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偶成》閱讀答案

《偶成》閱讀答案1

重九夜偶成

黃仲則①

悲秋容易到重陽,節物②相催黯自傷。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淒涼。

依依水郭人如雁③,戀戀寒衣月似霜。

差喜④衰親⑤話真切,一燈滋味異他鄉。

【註釋】①黃仲則:清代詩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詩時短駐家中。②節物:隨時節改換的事物,此指重陽節的菊花。③人如雁:謂人似旅雁,終年南北翔遊,棲無定所。④差喜:幸好。⑤衰親:老母。

18.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以“重陽”“節物”緊扣詩題的“重九”,而“節物”又關聯下一句中的“花”。

B.頷聯寫重陽節飲酒賞菊,且無風無雨,這些雅事樂景與詩人內心寂寞淒涼形成對比。

C.頸聯寫極目所見:水郭邊還有那些身著寒衣的旅人們奔波在外,增添了詩人的憂傷。

D.尾聯的內容情感與前三聯明顯不同,語意與情感的突轉,使得詩歌的內涵更為豐富。

19.“戀戀寒衣月似霜”一句中的“霜”,寫出了幽冷、悽清、惆悵的主觀感受;下列詩句中的“霜”也寫出了這種感受的兩項是(4分)

A.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B. 雪色隨高嶽,冰聲陷古塘。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韋莊《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興十韻》)

C.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鞏《詠柳》)

D. 別葉蕭蕭下,含霜處處流。如何共清景,異縣不同遊。(皎然《山中月夜寄無錫長官》)

E.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賈島《劍客》)

20.“差喜衰親話真切,一燈滋味異他鄉”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8.(3分)C (C項是想象或回憶的內容,不是極目所見)

19.(4分)A D(選對一個得2分,選對兩個得4分,答案超過兩個本題不得分)

20. (5分)答案示例:這兩句詩中有“喜”;詩人能在家裡陪老母親過重陽節,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這兩句詩中也有“悲”;詩人長期漂泊於外,常有寂寞淒涼之感,雖有短暫回家之喜,但可能很快又要踏上漂泊之旅,這“喜”是以“悲”為底色的,喜中有悲。

(以上是答題示例,學生的答案不必拘泥於此,意思對即可。答出“喜”1分,結合作品內容分析清楚1分。答出“悲”1分,結合作品內容分析清楚2分。)

《偶成》閱讀答案2

原文:

春日偶成

宋·程顥

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注:傍:靠近。

問題:

(1)一、二兩句寫出了春景怎樣的特點?

(2)詩的三、四兩句意蘊深刻,請對這兩句詩作賞析。

參考答案:

(1)天空中,淡淡的白雲,輕柔的春風,和煦的陽光;地面上,紅花,綠柳,碧水。從上到下,互相映照,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勃勃生機的春景圖。

(2)當時的人不知我心裡多麼快樂,說我偷閒學那些到處遊蕩的少年。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抒發作者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1分)“偷閒學少年”,出語新穎,平淡中寓有深意,這種“怡然自得”之樂,所要表達的卻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識。全詩表達了理學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實功夫,(1分)也表現了一種閒適恬靜的意境。(1分)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

《偶成》閱讀答案3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早行

[宋]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①黃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間詩人,科舉屢挫,一生未仕,為生計四方奔

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種種社會瘡痍。此詩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歸家

後所作。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③闌干:縱橫交錯,參差錯落。

1.郁達夫說黃景仁的詩語語沉痛,字字辛酸,這在《癸巳除夕偶成》的前兩句中有怎樣的體現?請簡要分析。(5分)

2.兩苜詩都寫到星,這兩處星在詩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

參考答案

1.詩句以樂景襯哀情,除夕之夜,萬家燈火,笑語喧騰,詩人內心卻是積鬱難排:漂泊之感、命途之悲,更兼對盛世衰象的敏銳感知。這份深沉的憂患和孤獨的清醒,在千家歡笑舉世沉醉的氛圍襯托下,倍顯沉痛和辛酸。(共5分,寫法2分,分析3分,答對比或反襯也可)

2.黃詩中,除夜孤星襯托了詩人的孤寂。千家笑語之時,詩人悄然憂思,無人理解,只得把一顆明星當作知音來痴痴凝望。陳詩中,滿天明星襯托了環境的黑暗,顯示黎明尚未到來,以此視覺景象點扣題旨,表現詩人出行之早。(共6分,每處分析3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偶成》閱讀答案4

【原文】: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閱讀訓練】:

(1)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春草”“梧葉”這兩個意象的作用。(5分)

(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首詩所蘊含的深刻道理。(6分)

【參考答案】:

(1)想象中池塘邊叢生的'“春草”和臺階前凋零的“梧葉”,構成鮮明的對比(1分),生動形象地突出了虛度的時間過得飛快地特點(2分)因為青春來日方長,所以,青春者總是藉口為時尚早而夢想著等到池塘邊生機盎然雜草叢生時再開始逐夢,豈不知還沒有等到那個時候臺階前的梧桐葉已經枯萎凋零了——大好時光已經過去了(3分)。

(2)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要珍惜我們擁有的每一寸光陰(2分)。生活就是這樣,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時間(青春)會在夢想中悄然逝去(2分)。詩歌形象生動地勸解人們珍惜時間(青春),抓緊時間,不要讓每一寸光陰虛度(2分)。

《偶成》閱讀答案5

《春日偶成》

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①詩中作者描繪了怎樣的景象?(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怎樣的心境?從哪句詩可以反映出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① 雲淡風輕、春花爛漫、柳枝翠綠的春日景象。

②輕鬆自在、悠閒愉悅的心境。從“時人不識餘心樂,將州偷閒學少年”的詩句中可以反映出來。

《偶成》閱讀答案6

水亭偶成 朱瞻基

臨流亭館淨無塵,落澗流泉處處聞。

半溼半乾花上露,飛來飛去嶺頭雲。

翠迷洞口鬆千個,白佔林梢鶴一群。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風月與平分。

8.賞析頷聯“半溼半乾花上露,飛來飛去嶺頭雲”。(5分)

9.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結合全詩作具體分析。(6分)

答案:

8.①上句俯視露溼芳革,鮮花爭豔,下句仰觀山峰聳峙,白雲繚繞。②高低兼具、動靜結合,描繪出一幅清新空靈的山水畫面,極富有立體感和層次感。③表達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悠閒自適的心境。

9.①清幽。②首聯寫亭館臨近水流乾淨無塵,用泉水流入深澗之聲清晰可聞來反襯環境的寧靜;頷聯以露溼花草、白雲繚繞寫山中景色的清新、淡雅和素淨。頸聯寫群棲的白鶴、茂密的松林和神祕的洞穴,古樸而幽靜,尾聯直接點出此地清幽人跡罕至。③整首詩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水亭周圍環境的清幽秀麗,表達詩人對自然風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詩眼主要表現在詩歌的景物特徵、詩歌的主要情感,詩歌的結構關鍵等,此題是以景物描寫為主詩歌,所以詩眼應該是景物的特徵“清幽”,答題時注意“詩眼”是整首詩歌的,所以分析時要聯絡詩歌的每一聯進行分析。

《偶成》閱讀答案7

【原文】:

立春偶成

【宋】 張拭①

律回②歲晚③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④。

【註釋】

【翻譯】

立春了,天氣漸漸轉暖,冰凍霜雪雖然還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來,連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綠色,充滿了春天的生機,那碧波盪漾的春水,也充滿著無窮無盡的活力。

【賞析】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節變化影響的事物,如動植物、水、山等等。“春到人間草木知”這句運還用了擬人的手法:開春草木最先發芽,故說它們首先知道春到人間的訊息。“眼前生意滿”是說處處生機勃勃。最後一句通過春風吹水這種具體物象來表現“生意”。

立春是一年之始。詩人緊緊把握住這一感受,真實地描繪了春到人間的動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開始透露出春的資訊。於是,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盪漾的春水,也充滿著無窮無盡的活力。從“草木知”到“生意滿”,詩人在作品中富有層次地再現了大自然的這一變化過程,洋溢著飽滿的生活激情。

【閱讀訓練】

(1)寫出與“春到人間草木知”詩意相同的詩句,並註明作者。

(2)寫出分別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個億句。並註明作者和篇名。

(3)用現代散文的語言描寫詩意。

(4)《立春偶成》閱讀題。下列對這首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詩人專注立春這一節氣,描繪了春到人間的動人情景。

B.從“草木知”到“生意滿”寫出了大自然的變化過程。

C.“便覺”寫出了詩人因春回大地而無比喜悅的心情。

【參考答案】

(1){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2)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立春了,天氣漸漸轉暖,冰凍霜雪已經很少了,春天的到來,草木最先知道。眼前的綠色,水面上的波紋都充滿了春天的生機。)

(4)D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yuwen/mxd4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