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圖形旋轉》聽課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1

窗外陽光明媚。今天是李潔大姐的生日,她收到了驚喜的鮮花和好吃的蛋糕,我則收穫了她所獲得這份友誼的珍貴和羨慕。

週三是忙碌的,因為教研員耿老師要來聽課,對於我這種閒適人員自然是要學習的。或許要把這種學習的需求作為自己的內需。

今天剛想著,把一至六年級的書都來買來,做一做,對於教材把握都不熟何談教學呢?教者應該是高於教材的,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

這節課,是由代和老師和王莉老師執教的。相同點都是從現實情境出發,抽象出圖形的旋轉,引出旋轉的三要素:中心點(固定)、方向(順時針、逆時針)、度數(90度?)。規範學生的語言是:圖A繞O點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至圖B。

不同點:三個基本點是一起引出或分開引出。兩位老師的風格不一樣,學生的訓練水平也不同。如:代老師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比王老師班上強。本人還是比較喜歡代老師的風格,不急不躁,娓娓道來。耿老說:這節課可以由線到面。重點是點要不變。由方向變引出點不變,再由一個點引出線會轉,轉後前面的實線要變成虛線。三個要素該背的還是要背起。

這次,能休息,能好好學習,聽聽課,有時候停一停也挺好的。可以靜靜的思考,慢慢的去琢磨。我總是想把在石小的那一套拿過來用,小組合作的模式,但今天耿老,作為一個一輩子的老教師說的話卻也讓我思考:教研課你怎麼上都可以,但常規課,還是要有常規的課堂,不要把孩子作為試驗品,因為這是一個人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容不得耽誤。除非你覺得真的是有效的。

看來自己的課堂還是要自己慢慢摸索,不想做熟練工,想做一個有思想有想法的教者。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2

圖形的旋轉是學生在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之後的內容,對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是:觀察感知、動手操作、深化理解。“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是《課標》新增加的一個知識點,三年級學生只是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並初步接觸了將一個簡單的圖形向一個方向平移一次)。本課是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第三種圖形變換——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後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開課伊始,通過欣賞漂亮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形成了知識的表象,為新課教學做了良好鋪墊。教學中,先通過觀察直尺(線的旋轉)不同的旋轉,感知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中心的不同,探索旋轉的三要素,明白在描述圖形的旋轉時,要注意說到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利用觀察指標的旋轉,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旋轉現象,再上升到圖形的旋轉(面的旋轉),利用三角尺在方格紙上的直觀操作,畫出旋轉前後的圖形對比觀察,小組交流,發現旋轉後圖形的特徵。學生知識的建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自然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始終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投入學習活動,學得高效。

教學中教師在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與點拔,注重引領學生認識和體會數學內在的美感。如“旋轉點”、“基本形”等數學語言所體現的簡約美;再如,旋轉變換帶給學生的奇妙感覺,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推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慾望;練習圖形的旋轉過程,既讓學生演示了順時針旋轉,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逆時針旋轉等不同方法得到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思維廣闊性。

總之,“圖形旋轉”的教學,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直觀教學為主,逐步從形象思維向空間想像過渡,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注意教學的層次性,使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但是在本課教學中,由於準備不夠充分,課件的使用中出現了由於電腦版本不同的問題。在操作發現旋轉後圖形的特徵時,部分學生概括、抽象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培養,課堂應關注全體學生。

《圖形旋轉》聽課心得3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之中。新課標也強調: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例如盧老師執教的《圖形的旋轉》一節課,教師能引導學生通過拼、擺等動手操作的活動來主動探究旋轉圖形的特徵,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從不同角度思考、探討、發現旋轉圖形的特徵。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胡老師講《三角形的認識》時,教師憑藉個人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及獨有的人格魅力駕馭著課堂,引導學生在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數學活動中“直觀感知、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建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不斷學習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學論,在教育實踐中靈活運用陶行知理論,把數學課堂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學得快樂,使他們愛學數學,會學數學,真正把數學課堂教學落到實處,成為真正意義的數學課堂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xindetihui/ddrl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