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熱門】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學重點的定位

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願意當好值日生,以當好值日生為榮。

2、以學生最熟悉的班主任、同學為切入口,由為班級爭榮譽到當好值日生,再到為班級管理建設出力,並願意當好值日生,以當好值日生為榮,進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二)行為與習慣

1、認真做值日,按值日的要求完成值日生的任務。

2、認真做值日,明確“當好值日生”必須要自我約束、監督大家、服務班級。

(三)知識與技能

1、知道當好值日生是愛勞動、愛集體的表現。

2、知道值日生的任務和做值日的順序。

(四)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活動歸納值日生的工作職責,嘗試解決集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體驗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責任,能初步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說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當好值日生是愛勞動、愛集體的表現,教室每天都要清掃,每個學生每週都要參加值日勞動。這既是為集體服務,為大家創造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有利於個人在良好的環境裡學習,明確“當好值日生”必須要自我約束、監督大家、服務班級,以當好值日生為榮,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今天我值日》是粵教版教材中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勞動真光榮》中的一個話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班級生活出發,認識和了解班集體,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增強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學習這課時,學習已有幾個月做值日的體驗,他們對值日的步驟,值日中各項勞動的要求等,已有了初步瞭解。教學中,應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明確當好值日生的意義,端正對值日勞動認識的態度上。

說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活動了解值日生的工作職責,並嘗試解決集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充分的事例讓學生在討論、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歸納值日生的工作職責,解決集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今天我值日》是根據廣東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的第8課課程標準“勞動真光榮”德育目標的教學內容“在學校要當好值日生”和基本要求中“能認真、按要求做值日生”而設定的。從學生的認知程度上看,一年級的學生,不會做值日,更不會合作做好值日。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獨生子女都會以自我為中心,與人合作、交往能力較弱,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夠。經觀察發現,打掃教室衛生時有這樣四種表現:第一種人,不會做,早就整理好書包、揹著書包看著、等著;第二種人,不想做,認為這是老師的事,或者等著家長做;第三種人,不會和同學合作做,東碰碰,西抓抓,“小貓釣魚”似的;第四種人,邊做邊玩,不認真做,更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責任心。

從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都很積極進取,特別喜歡當小幹部,都很樂意為班級爭榮譽,但是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分析,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知道當好值日生是愛勞動、愛集體的表現,明確“當好值日生”必須要自我約束、監督大家、服務班級,以當好值日生為榮,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

1、針對各班學生,廣泛蒐集學生做值日的具體表現(表現好的事例和出現的問題兩者兼顧),短片中人物值日的過程就是學生平時所做的事情,出現的問題也是學生容易出現的.,引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有話可說,有事可談。

2、給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個案,將學生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當好值日生”必須要自我約束、監督大家、服務班級,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值日職責,幫助突破教學難點。

3、教學值日內容和職責時,若讓學生自由討論會出現雜亂、混淆的現象,因此要突破這一教學重點則可選擇一項值日任務來進行點評,再讓學生分組總結,效果會較好一些。

三、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遵循“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感受”的教學理念,既考慮新課程“以學生為本,以生活為源泉”的特點,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並結合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學習興趣,採用了討論交流、表演、圖片欣賞等活動形式來吸引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從生活中選取事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教學應聯絡學生實際,一方面表揚班裡值日做得好的同學,請他們介紹經驗,為大家樹立榜樣;一方面結合值日中的一些不良現象進行分析,使學生知道這樣做怎麼不對,為什麼不對。進而使學生明確:當一個值日生,不但要學會怎樣做值日,而且還需要有責任心,從而在學習當中體會到:做每一樣事都要認真,不能馬虎、敷衍,做完還要認真檢查,看看是否合乎要求,讓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好的事。

(一)我們擬通過“活動一:值日要做哪些事情?”感受值日光榮及責任。

第一個環節:“做好值日”要做哪些事情?

課件出示兩組圖片(第一組是在溫馨整潔的教室,第二組是髒亂的教室。)用“溫馨的班級圖片”與“髒亂的班級圖片”對比匯入新課,並通過討論問題,結合班級值日的現狀,讓學生感受“值日生”在班級的重要作用,並提出值日生是老師的小幫手,讓學生知道當值日生是很光榮的,初步樹立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同時讓學生明白在我們的班級中值日要做哪些事情?(掃地,擺桌椅,擦黑板,清理講臺,拖地,倒垃圾,公共區,整理好窗簾,關燈關門)此活動再現了學生的值日場景,並將課堂上所理解的值日職責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學生通過本組做清潔的分工合作和對其他小組任務人物完成情況的評價,在實踐中體會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在填寫值日分工表和表演過程中已經自然而然的體現了分工合作的快樂,進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討論等多種學習技能。

第二個環節:“再現生活”引導學生從課堂交流活動再拓展到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去。

情景再現,課件播放短片:麗麗值日的一天。短片中包含麗麗提前到校、做清潔、擦黑板、關門、關燈、收拾圖書角六組鏡頭,其中做清潔、關電燈、關窗三處是做得不正確的。此活動環節用“火眼金睛”找錯誤的方式,讓學生從短片中找問題,給學生直接的視覺感受。短片中麗麗值日的過程就是學生平時所做的事情,麗麗出現的問題也是學生容易出現的,因此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有話可說,有事可談。從小組討論交流中,學生自己體會到當值日生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責任”一詞的含義,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點。

(二)我們擬通過“活動二:值日我能做好”讓學生感受到值日要團結協作。

第一個環節:討論值日分工與合作。

課件顯示小問號,老師提出任務要求:以做清潔為主題,各小組討論做清潔的步驟及分工,並完成清潔分工表。(可根據小組人數調整清潔分工表的專案,要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各組根據分工表演做清潔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表演過程,從做清潔的順序、動作、分工進行點評,並頒發綠色“合作”星。 從同學們的合作、交流和表演中,把制定好的方案在黑板上展示,讓學生明白值日如何做,讓學生明確值日生要有明確的分工,還要團結合作,才能完成好值日的任務。此活動再現了學生的值日場景,並將課堂上所理解的值日職責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學生通過本組做清潔的分工合作和對其他小組任務人物完成情況的評價,在實踐中體會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在填寫值日分工表和表演過程中已經自然而然的體現了分工合作的快樂,進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討論等多種學習技能。

第二個環節:“讀一讀”提高學生興趣。

《值日歌》課件顯示兒歌,配音樂,學生拍手齊讀兒歌。由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以前倍受家長、親人等的百般呵護,自小嬌生慣養,所以集體衛生意識淡薄,有紙屑、果皮等垃圾亂拋、亂扔的陋習;雖多數小朋友已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體驗,但他們不再有保育老師,打掃衛生的步驟及其要求還不甚瞭解,很多小朋友不會正確地打掃衛生,多數情況下都是老師自己打掃衛生,學生更不知道值日生的一些具體職責。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將值日生的工作職責概括出來,使一年級的學生能清晰明瞭的記住值日職責,強化了學生的值日意識,也是對學生實際生活的指導和概括。教師總結時丟擲下節課的話題,是對教學重點的一個拓展,讓學生課後時間學會思考問題,蒐集資料,也是學習方法的實踐。

(三)我們擬通過“活動三:我們愛勞動”讓學生知道值日生的一些具體職責,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第一個環節:情景再現,討論交流。

教師出示一封電子郵件,講述小明的心事。課件出示電子郵件,教師讀出信件。(信件內容為:老師,我很想當值日生。我們班是全班同學輪換當值日生,昨天終於輪到我了,我很得意的當了一天值日生。可是今天同學們就向老師告狀,說不能讓我當值日生,還說我不合格。我該怎麼辦呢?)分小組討論,各小組總結小明當值日生存在的問題。指名學生交流,提出要當合格的值日生要學會自我約束,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當值日生還有自我約束的要求,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好,為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設計此活動時選擇用虛擬的人物塑造反面典型事例,將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各種表現都集中展示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從找他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自己的問題,更加明確了當值日生的基本要求是自我約束。

第二個環節:判斷對錯,明確職責。

森林學校的小動物們,放學後也要值日。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學生表演44頁小故事《小動物們值日》。)同學們都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同學們光知道自己怎麼做還不夠,還要知道別人做得對不對。出示課本44頁判斷對錯:看看畫面上的小朋友,他們的做法對嗎?從而總結值日是我們大家的事,要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認真負責。將學生當值日生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呈現,每個組解決不同型別問題的形式,有效地利用了課堂時間,為學生解決集體交往中的問題提供平臺。而且這些問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學生們自然而然的會想到這個問題說的是不是自己?以後我會怎樣做?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在悄無聲息的教育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生們自我教育、互相溝通的橋樑。

第二個環節:拓展活動,內化品德教育。

通過“今天我值日”這一話題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知道了值日生是老師的小幫手,是很光榮的一個任務。每個人都是班級的小主人,有責任當好值日生,還明白了做值日需要分工合作、認真仔細。當然,在我們值日過程也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該怎樣面對和解決呢?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你在做值日時碰到的難題,寫在紙上。讓全班同學開動腦筋,分工合作,解決了許多同學們在值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且還分組設計的豐富多彩的《值日承諾書》,注意文字簡潔。也讓學生們明白了,要當值日生,首先要能自我約束。要當好值日生,要能一視同仁,監督他人,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班級服務。讓全班同學共同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心中有集體,輪流當好值日生,把班級建設的更美、更好、更溫馨。分組設計《值日承諾書》體現了分工合作的學習方法,也讓學生在聽、看、寫、說的學習過程中將值日的要求記在心中,從而達到品德內化的要求,做一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拓展活動的設計更讓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得到加強,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目標。

說課稿 篇2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名是《人生寓言》,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我認為周國平先生是一位哲人,他的文章雖形式淺顯通俗但意義深刻雋永,耐人尋味。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這個單元繼續教學有關人生的課程,它是第一單元的延續。第一單元的內容側重寫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該怎麼辦。本單元則側重寫對人生的理解和選擇,有的闡述理想,有的闡述信念,有的論述人生價值。很顯然,這些內容都比較嚴肅而深刻,理性的成分比第一單元要重得多,而周國平的《人生寓言》正能引導學生聯絡自己更深入切身的感受、體會、思索有關人生的問題,使學生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2.七年級的學生要繼續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提高朗讀水平,此文優美的語言,精美的表達正適合通過反覆朗讀訓練,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從而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這是國中首次出現的寓言文體,編者延續第一單元的人生主題,讓學生通過感悟人生,得到啟示從而概括出文章的寓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不知不覺瞭解到寓言的文體特點,易於開展寓言的.寫作訓練。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瞭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和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蘊涵的寓意。

3.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4.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是目標2、3;目標1、3是本文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運用;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整體閱讀,探究質疑”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默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找出關鍵詞句,教師展示螢幕板書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便於學生理解故事從而能概括寓意;然後讓學生分組就文章自己的一些想法展開討論質疑,再進行集體研討釋疑,這裡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鑑;最後通過看圖編寫寓言的比賽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寓言的特點及寫法。

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新課標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多媒體課件。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新課標所突出強調的,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五點:

用普通話正確大聲地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學習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悟人生。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匯入:

聯絡第一單元有關人生的感悟及學生作文中展露的堅強不屈的人生觀,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匯入本課的學習。

2、揭示目標

3.目標的實現:

①看導語,默讀課文《白兔與月亮》,粗略瞭解課文大意;通過螢幕板書複述故事,概括寓意。②分角色朗讀課文《落難的王子》,注意語調、停頓和重音。通過螢幕板書提示概括寓意。初步完成目標2、3 ,接觸難點; ③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就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再進行集體探究釋疑,這裡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鑑。完成目標3 及重點; ④根據幻燈片出示的圖片發揮想象,比賽編寫寓言故事,並讓其他同學揣摩概括寓意。完成目標1及通過訓練解決難點;⑤寓言文體小結,佈置作業。強化拓展訓練,鞏固本課學習內容。

附一:(1)《白兔和月亮》板書

(2)《落難的王子》板書

說課稿 篇3

一、說該課內容及其在教材上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小橘燈》是九年義務教育國中《語文》第二冊第七課。該課文是第二單元的講讀課文,也是一篇較好地體現單元學習重點的文章。它上承第一單元知識點“感知全文,提煉主旨”,下啟第四單元的“整體感悟,發表見解。”對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培養學生的吸收和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說該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

該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從感性體會課文到理性分析作品,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本教學目標的設定是結合了本單元的知識重點和學生對知識認知的規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只有從文字上獲得感性認識後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對課文進行理性分析。本目標,一是體現教學思路是感性——理性;二是體現理性——感性——啟發運用,這一引導訓練過程。而整課的教學思路則體現:整體感悟——具體分析——欣賞與探討,這一教學主線。

三、說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

(重點與難點的定位理由是:因為該單元的知識點是“把握文意”。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創作意圖,就必須把學生引入文章的角色之中,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內化,從而把握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徵。如果學生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徵分析出來,那麼對文意的把握就更準確。因此這一重點與單元知識是符合的。而難點則體現在語文教學的發展方面,作為語文課,不是機械地對學生進行某一方面知識的訓練;而是讓學生全方位地把握課文,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欣賞課文。讓學生學會鑑賞作品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本課的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主要運用整體教學法、讀思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其具體操作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中相機啟發學生思考相關問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他們的感悟與表達能力。

五、說該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復舊引新:(出示小黑板)

1、《小橘燈》一文按“我”和小姑娘接觸的時間順序,是怎樣組織材料的呢?

2、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與作者非親非故,那麼,作者為什麼初遇她,又去探訪她,事後又深深地懷念她?

3、作者用“小橘燈”為題用意何在?

(以上三道題,第一題是對上節課的知識進行回顧,也是為本節所要講的內容作好鋪墊。第二個問題是結合上一個問題的答案,開啟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而第三個問題側是第二個問題的深化,是文章主旨的體現。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在文章整體框架內做到有總有分,在教學過程中,除第一個問題可以馬上得出確定答案,而二、三個問題則無需馬上確定,只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目的是使教學環節緊密,讓學生更容易進入角色。)

(二)帶著以上問題請同學們細讀課文。

(引導學生讀與思相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讀後從六個步驟引導學生思考:

1、初遇小姑娘,小姑娘給作者留下了一個怎樣的印象?(提示:聯絡所學知識、文章著重從人物描寫的幾個方面著手?這些描寫體現了人物什麼特點?)

2、假如你是作者,你會對小姑娘產生一種怎能樣的情感?(憐愛)

3、因為作者有了這份憐愛的情感,再加上尋友不遇的情況,使作者產生了去探望小姑娘的願望。在探望過程中,小姑娘有那些表現?品讀你認為最能表現小姑娘性格特徵的語句。

4、探訪小姑娘之後,作者的感受與初遇小姑娘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憐愛——敬意)從那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5、在寫探訪完小姑娘之後,作者補敘了一段與朋友的談話,這使我們更清楚了了解到小姑娘一家的境況及產生的根源,你能用幾個詞簡潔地表達出小姑娘一家境況嗎?(父親失蹤,母親重病,生活貧困)。其根源是什麼?(各自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然後老師明確:內戰、反動統治。)

6、假如你是作者,你遇上了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面對如此的困境,依然保持著那份鎮定.樂觀,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你能不為之感動嗎?所以從文章的末尾所流露出的`是作者乍樣的情感?(深切懷念之情)

(以上六個步驟是對開頭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的細化,它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一是體現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讓語文教學貼近生活;二是體現出課文教學中的主導與主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三是體現出教路的條理性;四是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從感性到理性;五是體現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三)回顧性小結。

1、引導學生完整地回答開頭所提的第二個問題。

(這樣回顧總結前面的課文分析,讓學生對作者的情感線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從整個故事來看,“小橘燈”與“小姑娘”有什麼內在的聯絡?(提示:品讀文中有關描寫“小橘燈”的語句,體會文章用“小橘燈”為題的用意何在?)

(這一設定,既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主人公的精神實質,又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意。)

(四)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用小黑板出示)

1、運用了對比藝術。

(1)小姑娘弱小的外貌與高貴的精神,形成對比。(教師結合課文作具體分析)

(2)對紅薯稀飯的珍愛對的淡漠(甘甜橘子)

(引導學生結合文段分析)

(3)結合小姑娘家境貧寒,不幸遭遇與小炭爐的熱氣、熱情待客,可以歸納為的現實和的人情作對比(淒涼;溫暖)。

(以上對比寫作藝術分析,體現出教與學的互動,同時在訓練的形式上,採取歸納——分析,分析——歸納,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從而學會如何理性地賞析課文,從中體會到作品中藝術的魅力。)

2、巧妙的伏筆與照應

(1)在文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句子

(2)在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品味一下,說說這樣安排好在哪裡?

(這一設定,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正如葉聖陶先生說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好的習作典範。”把作品賞析與指導學生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果學生的作品賞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

(五)學生質疑。

總結全文,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不同的意見。

(這一設定部分主要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出來,也有利教學資訊的反饋。)

(六)作業佈置。

1、歸納課文的主旨。

2、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試結合課文進行分析。

(這一作業設計,一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文意。二是增強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挖掘教材中能展現人的最美好的一面,讓學生在作業中重新感悟這種善良的人性本質。)

六、說該課的板書設計。

小橘燈

作者:冰心

外貌

初遇言談

行動

語言

動作

懷念心理深切思念

(這樣的板書,從情節、表達方式、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情感變化等角度入手,充分體現了文路、教路和學路的和諧統一。)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課題是《小碎步練習》

一、說教材

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一些分析:本節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律動第一冊舞蹈部分第四課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正步、蘭花指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後面的兒童舞蹈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說學生

參與本堂課學習的是本校的三年級學生,一共5名學生,其中有3名學生單耳佩戴助聽器,能夠基本聽懂口語並進行較簡單的口語表達;一名為未佩戴助聽器的學生,殘餘聽力很少,基本上依賴手語進行表達;一名聽力正常的ruo智兒童,有基本表達意願和聽懂日常用語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考慮聽障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心理年齡特徵,我將教學目標制定為:

1、通過直觀的圖片、視訊和教師的演示,熟練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領。

2、能完整流暢的完成小碎步練習配樂舞蹈的內容。

3、引導學生從現實體驗,激發聽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在舞蹈中的配合,培養學生肢體語言的美感和藝術表現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小碎步的基本要領;小碎步練習配樂舞蹈的內容。

難點是學會在舞蹈中的配合,加強身體協調能力和舞蹈動作、表情的美感。

五、教法、學法

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裡再從教法、學法兩方面談一談。

教法: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的原則,根據聽障兒童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觀察、模仿、遊戲這樣參與度較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模仿學習和共同遊戲中鞏固“小碎步練習”的知識,學會在舞蹈中互相配合。 學法:引導學生用動手實踐、模仿學習、合作遊戲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模仿過程中掌握本課知識,在參與遊戲中強化本課知識,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下面說一說本堂課的教學過程:

1、語訓

語訓是聽障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以發展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的。這裡進行“這節是什麼課?我們在哪裡

上課?律動課上我們學習什麼?你們喜歡律動課嗎?”四個問答句的訓練,達到學生理解並會說的目的,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律動課的認識。

2、準備活動

這兒是律動課的基礎環節,主要是活動學生的基本部位,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拉傷。按教師喊拍的節奏進行頭、肩、腕、腰、腿、腳部的基本活動,使聽障學生對節奏的感知得到鍛鍊。

3、複習、匯入

複習前面所學的正步和蘭花指,為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埋下伏筆,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幫助新知識的'學習。匯入使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4、新授課

(1) 小碎步的基本要領

這部分的學習我採用教師講解示範,學生觀察圖片和模仿教師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觀察圖片時有了初步印象,然後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領。“像不像小鳥在飛”讓學生聯想記憶,同時引出接下來的遊戲活動。

(2) 小碎步練習

我採用配樂遊戲的方法進行這部分的教學活動。“小鳥飛”這個生動有趣的律動組合遊戲,不僅能對前面所學的小碎步進行強化練習,同時,能夠在遊戲中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能力、身體的協調能力及音樂的表現能力,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達成教學目標。

5、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說出並演示學到的舞蹈知識,還有情感體驗。

這個環節使學生回想了本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七、板書設計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我採用能使學生一目瞭然的動作分解圖來呈現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小碎步的基本要領”,簡單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模仿學習。

小碎步練習

一、基本要領:正步站立,兩腳腳跟抬起,用前腳掌著地,兩腳快速小步均勻地交替向前(或向任意方向)移動,膝部放鬆。

二、動作分解:

三、遊戲“小鳥飛”

說課稿 篇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國中《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走近父母》的第一節——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課作為八年級的開篇課,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步入八年級後,學生在生活、學習方面比七年級時更成熟了,而在人際交往中與父母、老師之間的相處,漸漸出現了所謂的“代溝”問題。這正是第一、二課所講內容。所以,學好本節內容就為學好以後的有關解決“代溝”問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二、說學情

進入八年級後,隨著學生身心的發展,對父母依賴性的減弱、“自主意識”的增強,必然會導致與長輩的溝通和理解問題。所以學好本課知識意義及其重 大

三、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思想品德課枯燥乏味的特點,我採用情境創設法,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以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應用親身體驗法,引導學生例舉父母疼愛自己的事例,體驗父母的愛。還有案例分析法,用正反案例作為對比,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理解父母的愛。

四、說學法:

新課程呼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倡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學會”向“會學”轉變。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了自主探究法,小

組合作法,分析歸納法。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學習狀態下掌握相關知識。增強明辨是非能力,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燭光裡的媽媽》和學生朗讀《遊子吟》,通過設問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敬愛之情,從而引出本課課題——走進父母。

(二)學習新知識:

1、故事交流悟孝敬——父母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學生活動:由同學代表介紹父母疼愛自己的事例並談感受。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感受父母的愛,也讓學生萌生一種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教師活動:多媒體顯示有關孝敬父母的資料。

(1)孝敬父母的例子:

①為照顧生病的母親,獨自撐起一個家的9歲女孩倪東豔。

②38歲的田世國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捐腎,延續了母親的生命,演繹了一段當代孝子的佳話。

③40歲未曾結婚的吳義,默默服侍癱瘓在床的母親。

④張曉4歲喪父,同年母親重病臥床。他自小就挑起家庭重擔,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精心侍奉癱瘓在床的.母親,並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國小到高中的全部學業,用自己14年的行動實踐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2)全國“孝老愛親”模範例子:

①譚之平事蹟----。

②張建霞事蹟----。

③張公蘭事蹟----。

要求學生討論這些事例,讓學生明確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同樣是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規範。

(3)古代二十四孝圖(圖片)。

通過這些圖片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對以上資料和圖片的瞭解、討論,最後總結出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從而突破本課難點問題。

2、點點滴滴是孝敬——孝敬父母應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1)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情境(一):

①小軍是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小軍不屑地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餘的”。

②小剛是一名七年級學生,在學校裡活潑開朗,可回到家卻不願和父母講在學校的事,有什麼心事也不願和父母講,總是一個人獨自呆在屋裡。問他為什麼,他說:“父母只會嘮叨,和他們沒什麼好說的”。

③在課堂上,老師批評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贍養父母的錯誤行為。小明說:“我以後工作後,每月都會給父母生活費”。每月給父母生活費就是孝敬父母嗎?

④北京的一位80歲老太太,有五個兒子,每個兒子都會給她生活費,但是她還是把五個兒子告上了法庭,法院判決他的兒子每星期要回家看望一次。

學生分小組討論以上幾種情境,並談自己的做法。教師給予恰當點評。

(2)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情境(二):你遇到下列情境時會怎麼做?

①父母生病時___________

②和父母在有些問題的看法上出現分歧時_________

③面對父母的批評教育時___________

教師點評學生的做法並概括出應怎樣孝敬父母,從而突出本課的重點問題。

①孝敬父母,就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認真學習,踏實做人。

②孝敬父母,就要體諒父母和家庭的困難,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③孝敬父母,就要親近、關心和幫助父母,同父母保持親密融洽的關係;在衣食住行上首先想到父母;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努力減輕父母的負擔。

④孝敬父母,就要贍養父母,我們長大以後,不僅要在物質上贍養父母,更要在精神上關心父母。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探討了孝敬父母這個話題,讓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四)佈置作業:

為父母寫一封信,讓父母聆聽自己的心聲。這一作業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用本課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

最後播放歌曲《感恩的心》,使本課知識前後照應,讓學生懷著感恩的心結束本節課。

六、說板書設計

第一課 走近父母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1、 心存感恩之心

2、 心懷感恩之行

七、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以學生活動為主,藉助多煤體手段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以激發學生興趣,力求使學生在積極、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高效學習。從而讓學生懂得心存感恩之理,付感恩之行。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對印的樂趣》是本教材繪畫系列課中的一個環節,屬於“造型 表現”範疇。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美術學科要想在大多數學生中保有一席之地,就應該使之與學生髮生興趣方面的關係,即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並且要在基礎美術教育中,使全體性的實現成為可能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靈活多變的拓印技巧,一旦與兒童繪畫的審美趣味相結合,就會產生一種即具有兒童情趣又有現代感的效果。

本課的設計意圖是對應低年級的兒童特點和製作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製作方式,不拘一格,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製作,發揮想象力,提高動手製作能力,並充分體驗印製的樂趣,鍛鍊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二、說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對印版畫的簡單印製技巧,學會對飲版畫不同的表現方法。

2、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小組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的鍛鍊。激發學生不斷追求創新的創造意識,注意培養學生感受、分析、表達能力。

三、 說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對印版畫是造型表現的一種表達方式,學習簡單的對印技巧並創造性的表達。

難點:如何巧妙地將印好的畫面進行新的創意。

四、說教學材料

水粉顏料、各色卡紙,調色盤,毛筆等。

《對印的'樂趣》教學反思

《對印的樂趣》是本教材繪畫系列課中的一個 環節,同時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這種繪畫工具,想到低年級在以往的教學中使用的都是水彩筆或是蠟筆等繪畫工具,而在塗 色之前是用鉛筆現起稿才塗色的,這就有可以改正的機會。考慮到低年級學生有可能會不感下筆繪畫所以我採用這種靈活多變的拓印技巧,與兒童繪畫的審美趣味相結合,就會產生一種即具有兒童情趣又有現代感的效果。本課我對應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製作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製作方式,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製作方式,不拘一格,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製作,發揮想象力,提高動手製作能力,合作能力,並充分體驗印製的樂趣,鍛鍊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本課我採用的是同桌合作完成繪畫,由一名同學主畫,另一名同學協助繪畫並印製,在把拓印出來的兩幅畫分別加上不同的背景或是裝飾是一幅作品變成兩幅。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我,這種繪畫方式既可以使繪畫好的同學得到發揮又可以讓繪畫比較弱的同學有信心趣完成作品。

由於水質顏料乾的速度比較快,本節創作比較適合二人合作形式進行教學,不太適合集體完成。如何使對印的效果比較清晰,我引導同學們在時間中互相啟發。例如水分的掌握,基本上是顏料管中直接擠出來的顏色,不必在兌水。但是我發現學生的作品中還是有的水分比較多。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課題是《食品包裝上的資訊》。

一、教材分析

《食物包裝上的資訊》是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的最後一課,是學生們在探究儲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觀察活動,也是學生對前面所學的食物營養成分和營養要均衡以及食物變質等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分為三部分:(一)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二)調查瞭解食品的配料;(三)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期;這三部分對食物包裝上的資訊的研究是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進行的。

二、學情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小食品都出現在了學生面前。食品包裝袋是學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徑,然而我們復興校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不會關注包裝袋上資訊。只注意外觀的精緻與靚麗。而讓我高興的是本校四年級的學生有較好科學習慣和科學思維,對科學課的熱情程度還是相當高的。所以,課前我做了多種預設,覺得這堂課組織起來應該比較容易。

三、教學目標

1. 科學概念:觀察食品包裝,獲取這種食品的有關資訊。食品具有保質期,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對人體有害。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質,但有時也可能有害。

2. 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整理資訊的方法,並在分析處理資訊過程中,產生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瞭解食品包裝資訊的活動中,加強關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識,提高選擇食物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收集資訊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教學難點

探究怎樣的食品資訊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六、教學準備

:ppt、達能餅乾、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記錄表、牛奶餅乾的配料表,學生在課前每人收集3-5種食品包裝袋。

七、教學策略

1.說教法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我除了採用講述法、談話法、演示法等作適當的點撥,還將科學教學與資訊科技融為一體,把資訊科技課程作為工具滲透到科學教學中去。以此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動獲取食品資訊。

2.說學法

科學探究是《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學過程分成了四個板塊,每個板塊有一個主題,學生們依據這個主題,從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關注身邊的科學入手,通過小組合作,觀察討論等形式不斷深入到科學探究過程之中,並在經歷一個個活動中提高科學素養。因此,本節課我採用了“自主觀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觀察、討論,在此基礎上我只作適當的點撥,著重從內容、方法方面作歸納小結,使“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得到真正的體現。

八、教學過程

我覺得這節課材料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把課前的材料準備作為教學過程的第一個板塊。

在上課的前一個星期,我就佈置學生收集家裡近一週內吃過的食品包裝袋。課前,我對小組間所擁有的包裝袋進行了合理的調配和補充,確保每個小組都具有不同型別的包裝袋,如,有裝流質食物的包裝袋,有盒裝的包裝袋,肉質食品包裝,有罐裝的、怕磕碰的包裝袋等等。由於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結構性,而且是自己或家人吃過的,這些研究起來,應該是更真實,更迫切,更得心應手。

第二個板塊:我是最合格的設計師

孩子們在選擇食品時更多的是受到廣告宣傳和精緻包裝外表的影響,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裝上的資訊。怎麼辦?在讓學生收集食品袋時,我就要求學生思考“食品包裝袋上有哪些資訊呢”?。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仔細觀察,詢問家長或網上查詢等。待到上課時首先播放,開一個“彙報成果慶功會”。讓學生彙報自己收集到的資訊,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全面。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對資訊的觀察、收集、整理、彙報,初步瞭解到了食品包裝上有:食品的名稱、配料、營養成份、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要求、食用方法、生產廠家等內容。注意:淨含量、方便撕開口、條形碼、環保標誌、質量合格標誌等這些資訊容易被忽略,教師可做有意識的引導和提示。之後,我拿出一包未包裝的蛋糕,話鋒一轉,要求學生為這包蛋糕設計出一份合格的並且有創意的包裝說明。在設計過程中,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親身設計,更加有效地瞭解有關食品包裝方面的問題了,提高了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板塊:我是最聰明的研究生

(1)研究什麼因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期。

要求小組內選擇五種不同的食品包裝進行調查,重點比較五種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並且完成老師給的統計表。

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填表、討論、比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本身的特點、包裝和儲存方法、食品配料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食品保質期的長短。最後,教師提出“如果是同一種食品,是選擇保質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引導學生用辯證的觀點思考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請孩子們品嚐美味可口的達能餅乾,然後,我提出:“如果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你在購買食品時最關注什麼資訊呢?”這樣一個問題,將學生思維引向購買時不選擇變質或有害的食品,進而對食品配料和保質期進行深入研究。再請同學們依然是分小組來共同探討,並把探討內容記錄表中。如有的配料的作用學生不清楚,可讓學生猜測,老師作以說明。對食品配料的瞭解,可以幫助學生在均衡膳食的過程中有目的地選擇食品。

第四板塊:我是最精明的消費者

我要求學生根據下面情況來模擬購物:

1、一天,爸爸讓康寧隨自己出去旅遊,到北京遊玩兩天。

2、星期日,張靜要到西孫樓村去看望奶奶,給奶奶買些食物。

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提高學生選擇食物的水平,並且能夠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能力。

九、板書設計

結合各板塊的學習,通過對內容與方法的歸納,教師的點撥,最後形成了知識性強、趣味性濃的兒歌式的板書,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板書設計:

食物包裝上的資訊

包裝上,資訊多,同項歸類整理好。

生產期,保質期,列表收集要記牢。

細觀察,善比較,食用有效身體好。

大膽猜測勤研討,關注科學真奇妙!

十、教學評價與教學保障措施

本節課一開始,我確定“三星”標準,通過“星星伴我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等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通過摘星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針對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努力地為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如爭當小設計師、吃餅乾等。以此使學生快樂地動眼、動口、動手、動腦,快樂探究科學的奧祕,快樂地攀登科學的高峰。

以上是我說課全部內容,敬請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

1、看到同學們都選擇了不同的食品,能說說選擇它的理由嗎?

預設:1品牌好、2價格便宜、3淨含量多、4包裝好等等),

2、那我們在購買食品時,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你最關注的是什麼?說說關注的理由。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

預設:關注品牌,因為品牌好它的信譽就高;關注營養價值,營養豐富會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生產日期,距離購買的時間越短證明越新鮮;關注保質期,如果是過期的,對人的身體就是有害的,等等),

3、哪些資訊是一定要看的”,(預設: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這一問題的設計,更有針對性指向了“比較保質期”的話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食品的保質期並進行研究,這是從眾多資訊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資訊,同時也將包裝上無關飲食健康的'資訊排除,將學生思維引向購買時要選擇新鮮不變質的食物,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學生認識到保質期的價值,就能很快集中到對保質期的研究。

4、教師適時提出:請同學繼續關注食物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並進行比較,你能發現什麼問題?(出示觀察材料)並把你的發現及時的記錄下來(出示:記錄單),設計記錄單是學生學會利用表格整理資訊和進行思考的方法,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交流、彙報。這個活動引領學生的觀察向縱深方向發展,其落腳點是對保質期形成全面的認識。

1、從記錄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中發現了什麼”?學生髮表觀點,

預設:同一種食品,它們的保質期、生產日期不一樣;不同的食品,它們的保質期的時間不一樣),

2、哪些因素影響了食物保質期的長短?學生思考,

預設:1可能採用的包裝材料不同影響了食物保質期的長短;

2製作的方法和工藝不同,影響了食物保質期的長短;

3儲存的方法不一樣,也會影響了食物保質期的長短;

4食品的配料不同影響了食物保質期的長短,等等,

讓我們再來觀察食品(觀察材料同上),學生活動,通過比較、交流,學生髮現,(預設:食品的特點、儲存方法、不同的配料等),這就再次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行深入的探究:食品的配料,

3、哪些配料是你熟悉的?它是什麼?你知道它的成分和作用嗎?”,“我們在選擇食物時應該選擇保質期長的還是保質期的短的啊?說說依據。學生髮表觀點、分析,(預設:如果是天天都需要的,選擇保質期短的,如果是要長時間或外出食用,當然選擇保質期長的),教師小結: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進行合理地選擇。

瞭解配料,大膽推測1、出示一份牛奶餅乾的配料。(出示)2、“找一找,猜一猜”。(讓學生找出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配料,並大膽猜測它們的作用。)通過探究,使學生了解食品新增劑,並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習慣。

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板書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它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於學好本單元其他課文,乃至以後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三維教學理念,加上本文作為寫景抒情散文的體裁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把握重要詞語的音、形、意

(2)體會春景中寓含的熱愛自然、春光的感情,奮發向上的精神

(3)欣賞描寫春的優美生動的語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組織安排材料

3教學重點、難點

作為七年級的學生,這是第一次系統的學習寫景抒情散文,學生年齡小、感悟力還不成熟,結合本文的體裁特點,重點設為目標的(2、3、4),難點設為目標的(4)

第二、分析教法

1.主要採用問題導引式、啟發式。這是由於七年級學生對於欣賞美文還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完成鑑賞。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種方式的採用,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熱情,又可以使學生對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視覺效果,增強感染力。

第三、分析學法

朗讀法,討論法。課程標準提出:“要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作為寫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蘊是不可言傳的,所以這兩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可以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利於加深理解。

第四、教學步驟

1.檢查預習,補充相關知識。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打牢字詞基礎,加強對字詞,特別是有些多音、多義字的檢測。提問學生課外收集的作者情況,培養學生課外查詢資料的習慣,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2.學生自由朗讀或默讀全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在作者筆下,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幅圖畫?

(2)文中洋溢著一分什麼樣的感情?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這兩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也較容易,可以通過學生自主活動、討論補充把握較好。教師應把發言權腳給學生。

3.在提問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指出喜歡的理由,並做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題是緊扣課文重點中對優美生動語言的欣賞而設計的,同時又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體會。如:“鑽”“趕趟兒”等詞,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通過幾個學生對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了較為透徹的理解。對於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段落,組織學生齊讀,增加語感。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如何緊扣“春”組織材料的。以(4)(5)節為例,使學生認識它們如何條理清晰的組織材料的,這樣可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效率,重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進行閱讀反思:本文之所以這麼生動、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為下一階段的寫作鋪墊,有了上面的分析,學生通過簡單的交流可以不難認識到:這主要是由於修飾語、疊詞、修辭手法等的運用。

6.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一段語言優美生動的寫景片段。題材自選,題目自選,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後相互交流,評價,教師給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勵為主,使學生做到以讀促寫,使學生在自我表現滿足中結束本課學習。

7.作業佈置:以第六節為例,緊扣本文重點出題。作到少而精,富有啟發性,難度恰當。

第五、板書設計:求新、求實、求精。

春景:巨集觀——山、水、太陽

微觀——草、、花、風、雨、人

春情:熱愛、奮進

補充說明:根據學生情況,分兩到三課時。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哈爾威船長》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舍已為人,而《哈爾威船長》正講述了“諾曼底”號輪船在海上失事,在一片驚恐混亂中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船員營救旅客,船上所有人獲救而自己卻隨輪船被海水吞沒的故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對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做了很好的詮釋。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提出學生要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文要想引導學生理解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質,要想讓這種品質常駐孩子心靈必須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所以本文中我以英雄為主題引導學生在讀中在體驗中初識英雄、走近英雄、崇敬英雄、難忘英雄,一起去追憶英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態及場面的描寫突出人物品質與特點的寫法,從中提高學生的理解想象感悟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和情感體驗創設情境,通過重點語句和詞語,感悟船長的品質,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優秀品質,從小培養學生處處為別人著想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讀課文內容通具體的對話動作,種態體會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優秀品質體會哈爾威船長的人格魅力。

五、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法,自讀自悟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去感受哈爾威船長,走近哈爾威船長,在學法上我主要 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核心,以情為訓練點,引導學生去崇敬英雄。

六、教學過程:

(一)釋題匯入,引發質疑

教師首先板書課題讓學生說說看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一定會說出這是一篇寫人的,主人公的名字叫哈爾威,職務是船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質疑,我們以前學過的寫人的太多是以人物的名字來命名,為什麼這篇課文的名字後面要加上“船長”這個職務呢?相信同學樣學完這篇課文就會找到答案。

這樣的匯入,不僅讓學生在開篇就關注本文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而且從題目上作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為下文學習哈爾成船長那種忠於職守誓與輪船共存之的精神埋下伏筆。

(二)新課理解,追憶英雄

1.初識英雄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本文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從整體感知的主要內容掌握的情感基調,初識英雄。

2.走近英雄:

這一環節我主要讓學生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讀課文進一步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為下一環節的走進英雄的做好鋪墊。

3.賞識英雄

這一環節我主要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和重點詞的感悟來理解諾曼底號遇難的原因和哈爾威船長下的三次命令。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的5――7自然段,用筆畫出表明對諾號有威脅的動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冒出→突破→飛駛→通過→直接→剖開,並抓住“”剖開等詞,從這些動詞中感受到諾曼爾號受到的危險,接著讓學生抓住驚恐萬狀來感受人們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恐慌,進而體會哈爾威船長對突發事故臨危不懼鎮定自若舍已為人的精神。

第二次命令抓住船長和機械師和奧克大利的對話在來感受船長的機智,威嚴和果斷,並在學生的多樣朗讀中感受哈爾威巍然屹立,鎮定自若的高大指揮形象。

第三次命令引導學生感受到船長把船上每一個人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

在學生理解了這三次命令後,再讓學生抓住“猶如鐵柱”“縱然不動”等同來感受,哈爾威船長犧牲前的偉大形象從而感受哈爾威船舍已為人的精神。

以上這一環節是理解哈爾威船長的精神關鍵所在,在教學中我以哈爾威船長三次命令為紐帶,以感悟哈爾威的精神為重點,以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情感為依託,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哈爾威船長高大的形象,我相信此時孩子對哈爾威的情感已到了不讀不快不,吐不悅的時刻。

4.崇敬英雄

在學生已經被哈爾威船長的高尚品質深深打動的時刻教者進一步質疑作為一船之長,他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麼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辦法逃出來呢?通過學生討論交流一定會意識到作為船長他沒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船長他更有忠於職守誓與輪船共存亡的精神,進而理解了什麼用哈爾威船長為題,而不用哈爾威為題,從而更好地理解了在英輪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並論,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英雄的權利(板書:英雄)

這樣的設計用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再次激發了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崇敬之情,再次昇華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情感同海水一樣為哈爾威的犧牲鳴咽,同雕塑一樣為哈爾威精神的屹立永恆。

5.感悟英雄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及場面的描寫突出人物品質與特點的寫法,感悟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的同時領會的寫作特點。

(三)抒情結束 難忘英雄

這是本節課的結束部分,教者出示哈爾威船長的圖片並讓學生多次轉換角色如果你是他獲救的旅客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如果你是他的家人,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如果你是一名船長你又會說什麼?如果你有給哈爾威船長書寫碑文的機會,你會寫些什麼?並在此基礎上讓全體學生給哈爾威船長敬個莊嚴的隊禮。

這樣的設計將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情感推至巔峰,多次的角色轉換,讓哈爾威的高尚品質常駐學生心中,讓學生對他所有的情感化為一個莊嚴的隊禮,在學生最最動情處結束本課突出語文教學的薰陶感染作用。語文教學的薰陶感染作用

七、板書設計:

本節 課我採用進式板書,讓學生的情感隨諾曼號的遇險到哈爾威船長救援的表現而起伏而震憾,突出板書技能的作用,同時更引導學生感悟到了哈爾威般長的英雄形象。

縱觀本節課我遵循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學生的朗讀和情感體驗,突出語文教學薰陶和感染作用,為學生打造了學習語文開展活動的平臺,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專家批評指定。

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快樂的夏天專題單元中一篇新入選的散文詩。課文語言活潑清新,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象;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課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生經歷在自主閱讀、遊戲和角色扮演中理解、感悟、運用和創新的過程,從而發展思維,培養語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體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們的快樂心情,感悟夏天情趣,培養學生熱愛夏天,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我認為只有在輕鬆、活潑、和諧的環境氣氛中,才能實現富有活力和創意的對話。雖然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係,但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個體。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各不相同,在對文字自行建構意義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體驗。所以,我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題氛圍,讓學生在一次次語文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發現意義、建構意義,完成個性化理解、體驗、感悟、運用和創新的過程,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三、設計思路

人們常說:“兒童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兒童的世界是童話的世界。”它向我們揭示了兒童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方式,結合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外特點,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思路:以學生原有經驗為基礎,通過創設情景,遊戲活動,角色扮演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觀察中享受美,在朗讀中感悟情,在表演中體驗趣,在交流對話中發展語言。

整個教學流程分為四個環節

(1)創設情景 初讀感知

(2)組織遊戲 表演體味

(3)角色扮演內化語言

(4)拓展延伸 遷移發展

四、教學過程預設

 (一)創設情景 初讀感知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調動學生情感的參與,語文教學才能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1)回憶引趣。課堂開篇,我和孩子們聊一聊夏天的話題:“你們喜歡夏天嗎?”一個看似隨意的問題,勾起了多少快樂的記憶。孩子們立刻會在腦海中搜索所有關於夏天的畫面和記憶。漂亮的花裙,帥氣的短褲,甜津津的`西瓜,涼透心底的冰激凌,和小夥伴在清涼的游泳池中戲水......那是多麼愜意呀!就這樣,他們在回憶中興奮,思緒被帶到充滿快樂的夏天。

(2)欣賞激趣。為了把孩子們對夏天的回憶引向要學的課文,接著播放荷塘美景。這裡安排師生共賞荷塘美景,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下情感的種子,同時,又於情趣盎然中釋放孩子的情感。讓他們試著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既讓學生充分享受表達的快樂,又潤物無聲地進行語言實踐。

(3)讀題悟趣。當課件畫面定格在特寫的荷葉上時,出示課題。引導孩子們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滋味。讓孩子們在讀課題中感悟原來讀書可以這樣讀,還可以那樣讀;原來讀書是這樣的有趣!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白讀書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為後面的個性化閱讀作下鋪墊。

2、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先給足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文,自主識字。

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孩子們,你們見過的荷葉是什麼樣的呢?”在孩子們回答之後,出示第一段,朗讀體會荷葉的兩個特點:“綠綠的”、“圓圓的”。(同時,師在黑板上簡筆畫幾片圓圓的荷葉)

最後設問:“綠綠的、圓圓的荷葉給哪些小夥伴帶來了歡樂呢?”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二)組織遊戲 表演體味

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夏天的情趣,體味文中小夥伴們快樂的心情呢?我打破邊讀邊做動作,開展朗讀比賽等常規做法,讓學生暫時把課本放到一邊,像文中的小夥伴一樣盡情地玩耍、嬉戲。在玩耍中真正體驗到他們的開心、快樂和興奮之後,再把這些感受送到課文裡,通過朗讀外化出來,具體分三步進行:

1、貼一貼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之後,我問:“荷葉給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魚兒帶來了快樂,他們是怎麼做的呢?”根據學生的發言,我把四個小夥伴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的簡筆畫荷葉上,並故意貼錯,讓學生觀察、辨析。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躺”“立”“蹲”“遊”這幾個動詞。就在一貼一評中,孩子們不僅可以理解這幾個詞語,而且知道文中小夥伴是怎麼做的。

2、玩一玩

讓孩子們像文中的小夥伴一樣與荷葉盡情地玩耍。怎麼玩?我說“躺”“立”“蹲”“遊”等動詞,學生表演。不僅玩,還要玩出自己的創造,玩出自己的個性。這第一次玩,要求動作美,有創造。

不僅玩,還要玩得盡興,玩得瘋狂,這樣才能充分體驗到文中小夥伴的快樂、開心和興奮!這第二次玩,要求快。在快速表演中,讓孩子們的情緒達到興奮的頂點。

3、讀一讀

文中小夥伴們快樂的心情,孩子們在表演中、在玩耍中感受到了,體驗到了,帶著這些感受讀課文,對文字情感的感悟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三)角色扮演,內化語言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還是要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因此,我特意設計了師生合作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直接與文字對話,與教師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為了創設一個更真實的童話情景,我給孩子們戴上小夥伴們的頭飾,給自己掛上荷葉的飾物扮演荷葉,在課文內容基礎上,和學生進行創造性、拓展性的口語交際。

比如荷葉和小水珠的對話:“喂,我是荷葉,小水珠,你在哪兒?”(相互問好)“我是你的什麼呀?”“躺在我身上的感覺怎麼樣啊?快!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這時,出示第二段課文,這一遍朗讀的目的是讓學生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學生在朗讀時,可能會忘了自己此時扮演的角色,照著課文讀。這時要進行指導:“你是小水珠,那麼文中的小水珠就應變成——”“我”(學生回答)

荷葉和其他小動物的對話,方法同上。

把文中的小動物變成“我”,不單單是角色的進入,更主要的是通過這種角色的變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交流,學習表達,學習語言,學會思考。

(四)、拓展延伸 遷移發展

在前面充分感受和內化課文語言之後,進行遷移,讓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創作幾個詩句是可能的。

為了降低難度,先給孩子們提供素材在老師的幫助下學說一句。再讓學生髮揮想象,組織語言,編出自己的詩句。然後連起來讀,感受成功的喜悅。最後,總結昇華。

圍繞《荷葉圓圓》所做的一系列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孩子們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釋放潛能,張揚個性;在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中,發展提高,收穫愉悅;在多向互動、對話交流中,生成意義,提升生命。

標籤: 說課稿 模板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rmql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