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精華】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精華】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說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匯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影,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學生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後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於學生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麼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麼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麼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絡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

語文說課稿 篇2

第一部分、對教材的理解

1、教材簡介:《隆中對》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教科書第6冊第五單元。本單元選編了《隆中對》、《出師表》、《越巫》《詩詞曲四首》4篇古詩文,其中要求講讀的就是《隆中對》,所以這篇課文在這一單元中佔有重要地位。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是諸葛亮為劉備所做的對策。因為對策的地點是在諸葛亮的隱居地隆中,所以後人稱之為《隆中對》。這是諸葛亮在精闢的分析了當時形勢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是對當時形勢所做的正確分析和預見,正所謂,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

2、根據新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要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方面:掌握部分文言實詞的用法,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方面:理解隆中對的課文結構,理清作者思路

情感方面:體會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精神

3、其中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帶領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對學生的分析:

作為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對照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能基本理解課文內容,但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均衡的,他們的'整體水平存在差異,在學習本課時,我要兼顧各方面,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三、教法、手段的運用

新課程中要求教師應有的教學觀是: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所以教學中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指導原則,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採用:誦讀法、討論法、歸納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將現代學習的方式的特點體現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提高能力。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學習效率,我採用投影、課件等多媒體手段。

四、教學過程

1、激發情感,匯入新課:

與諸葛亮有關的成語、故事、謎語很多,對這個人物,同學們已經相當熟悉,基於這個情況我設計的導語是: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的謎語,這樣將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用孔子的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背景簡介及解題:

這篇課文距我們這個時代很遙遠,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有關背景的介紹,這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

文章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目解的好,就象交給學生一把領悟課文的鑰匙,能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板書:隆中對:隆中---諸葛亮的隱居地。對—回答、對策)以上兩個內容將用4分鐘時間。

3、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這部分將採用誦讀法,以讀為主,以讀促學,可分為:學生自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教師範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師生共讀,挑生朗讀,目的是規範字音、句讀、語氣。這三個環節一環扣一環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這部分將用10分鐘時間。

4、深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將安排15分鐘的時間完成這項任務。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我開展:課文翻譯比賽活動,對每個學生的翻譯,老師要多發現優點,及時表揚和鼓勵,這體現現代教師教學行為的特點:那就是要強調尊重和讚賞學生。對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疑難,我們師生互動,共同解答疑難。這反映了現代的教學觀: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5品讀課文、理解課文結構

這是課文的難點部分,將佔用15分鐘的時間,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討論,體現了新課程:合作探究的理念。

在教師引導方面,我出示一系列的問題,

板書:目標(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方針(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

依據(必要性-----荊州)

可能性------益州

這三個問題的提出不是按照課文的順序,而是按照由總到分的順序,這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

老師在學生交流總結的基礎上對課文結構進行歸納總結,目的是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結構,熟悉課文內容。

六、課後延伸:

課後請同學們閱讀《三國演義》中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收集與諸葛亮有關的民間傳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體現新課程: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語文教學觀。這部分用1分鐘的時間。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四季歌》選取了每個季節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春天——花兒,夏天——蟬兒,秋天——楓葉,冬天——雪花,以凝練生動的文學語言,熱情洋溢的抒彩將其表現了出來。兒歌淺顯易懂,學生讀來朗朗上口。

二、 說“學情”。

經過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初具獨立識字的能力,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識記生字。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積累,能夠說一句較完整的句子,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三、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具體見教學設計)。

四、 說教法。

(一) 直觀法:兒童的思維往往是藉助色彩形象來進行的。在教學《四季歌》

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春天花兒笑,夏天蟬兒叫,秋天楓葉紅,冬天雪花飄。”製成了相應的四個動畫,將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美景依次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二) 誦讀法: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朗讀形式

引導學生做到“讀中有悟、讀時有情、讀後能仿”。

(三) 文字擴充套件法: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借課文中的

“例子”,提高學生興趣,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因此,最後我設計了“噹噹小作家”的環節,讓小朋友仿照課文說句話。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五、 說學法。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生字教學,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識記生字。對於課文的理解,則通過各種朗讀形式,讓他們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

六、 說實施。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以師生同唱《四季歌》引出課題,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二、學習兒歌

(一) 認識生字

識字教學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四季歌》一課共六個生字,我分為兩次進行教學。揭示課題後,我問小朋友:“一年中有四個季節,你們知道是哪四季嗎?”這樣很自然地引出了“春 夏 秋 冬”四個生字,然後讓小朋友自己觀察,發現行之有效的方法識記生字。由於這四個字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加深記憶,我設計了遊戲“搶氣球”,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玩耍中把生字牢牢記住。學完四個生字,我就把學生引入課文,讓他們兩次聽課文錄音,第一次,瞭解課文大概講了什麼,感知課文;第二次,邊聽邊記剩餘的兩個生字,學習生字“葉 雪”。在整個識字教學中,我努力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體會和認識,以及識字方法的嘗試和探索。

(二) 朗讀兒歌

《四季歌》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兒歌,教學時,我在學生認識了生字,對課文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讓小朋友跟錄音讀課文,幫助他們把課文讀正確。接著,通過各種朗讀形式如:小組自由組合讀、比賽讀、師生配樂合作讀,使學生能夠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美,情感美,語言美。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學習拼音:ie üe er Ye Yue。

兒童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的,他們擅長於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教學“ie üe er”三個複韻母時,我藉助教材提供的圖片,通過圖與學習內容的有效整合,幫助學生記憶讀音。“Ye Yue”的教學則是通過與“ie üe”的比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這兩個整體認讀音節。

三、複習兒歌

多媒體課件提供的畫面色、形、聲並茂,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它的出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啟動大腦左右兩個半球交替興奮,既可減少疲勞維持注意,又能激發興趣,促其主動學習。複習鞏固時,我利用多媒體的這一特點,設計了“春栽盆花”(複習拼音),“夏蟬上樹”(複習生字),“秋風落葉”(複習詞語),“冬堆雪人”(迴歸課文)四個遊戲,以美麗的畫面,有趣的內容,為學生創設輕鬆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享受美的同時,有層次地,快樂地複習拼音,並用已學連片語句。

四、學編兒歌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表現文字美,創造文字美是形成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課的'最後我設計了一個賞花環節。在欣賞了各種美麗的花卉後,讓學生噹噹小作家,用美的語言仿照課文表達自己的所見,並且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說,說和別人不一樣的,與眾不同的句子。最後在學生說的句子中選四句組成一首新的兒歌,以齊讀這首我們共同創作的兒歌作為結束。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發展了思維,使獲得的美得到了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課文簡說:

《蒙娜麗莎之約》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二、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 2、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本課的重點是: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四、教案意圖:讀課文,感受名畫。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恆美。我採用以下教學思路:

⑴ 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並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讀書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⑵ 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第二遍佈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祕,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從扶到放的過程,即重點講解第5、6自然段,然後讓學生自己學7兩段。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學完了5-7自然段後,我們再回顧全文,讓學生不僅能從具體的描述中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還讓學生體會到從排隊等候中也能感受到這幅名畫的魅力。學完這部分後,鼓勵學生當小小解說員。

(4)、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課後去查詢有關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的資料,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

五、教後思考:

《蒙娜麗莎之約》這一課很優美,很想上出優美的感覺,但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在語文教學方面還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堂課有很多不足之處:

1.講具體描寫這幅畫的地方沒有深入,學生對這幅畫的感悟不深,對於課題“蒙娜麗莎之約”沒有講到其含義。

【修改】要多讀書,多學習,增加自己的內涵,多查資料,多鑽研文字,提高對文字的體悟。

2.在課堂上,語言缺乏抑揚頓挫的節奏感,不夠優美,感染力不夠。

【修改】作為語文老師,語言的感染力和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都非常重要,因此更要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讓語言充滿感情。

3.讓學生當小小解說員的環節,對於學生來說,讓他們直接講難度太大,以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

【修改】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提供難度適中的問題,可以適當給予提示或做示範,還應注意解說詞的一般講法。

4.多媒體字跡不清晰,學生朗讀時不易看到。

【修改】課件做好後,要先試試看,事先應該做好檢查工作,便及時修改。

最後,我要感謝在備課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陳曙光老師,給我提出寶貴意見的各位領導、老師。希望各位老師給我的課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促使我能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步。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文節選自《史記滑稽列傳》,講的是滑稽辯士淳于髡智勸齊威王的故事,成語“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風趣,就如同漢代的東方朔。他巧言善辯,詼諧機智,令人折服。司馬遷曾高度讚揚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齊威王橫行,豈不偉哉!”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認識瞭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類”。

二、目標分析

根據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以及本課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積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熟讀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品讀文字,賞析諷諫藝術。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和品讀,理解文字,把握人物形象,賞析諷諫藝術。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面對錯綜複雜的現實生活,採取巧妙的方式以獲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2、學習淳于髡能為國家與黎民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義執言的優秀品質。

在學生學習基礎上,制定:

教學重點: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賞析諷諫藝術

三、教學方法

誦讀涵泳,啟發誘導。以誦讀帶串講文言文文字,以誦讀帶整體感知文字,以誦讀完成對文字人物的分析。

四、教具及課時安排

擬使用多媒體課件

擬採用一課時完成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匯入

上課前,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一位教授在做講座時,看到會場上傳來的一張紙條上寫了“無聊”兩個字,愣了一下,微笑著說道:“哪位先生署了名卻忘了問問題?”教授這一幽默,既顯示了自己的風度,也給了對方留有餘地的反諷。假如教授當場發怒,那便有失風度。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主人公遇到了比教授更為棘手的問題,我們看他是如何處理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淳于髡》。(目的是用懸念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文字的興趣。)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

2、重點字音

贅(zhuì)婿滑(gǔ)稽沉湎(min)不蜚(fi)十駟(sì)

齎(jī)金禳(ráng)田鞠跽(jì)目眙(chì)狼藉(jí)

3、學生朗讀

4、簡要概括每段內容大意。

第一段:智諫威王發奮圖強。

第二段:出使趙國求援退楚。

第三段:借酒巧諫齊王戒奢

第三環節:文言知識積累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及翻譯書疏通文意,並總結歸納本文的文言基礎知識。學生分組歸納,師生共同補充、完善。

備要:

1、通假字

(1)三年不蜚又不鳴通“飛”

(2)諸侯振驚通“震”,驚恐

(3)汙邪滿車同“汙”

(4)威王大說通“悅”

(5)卒然相睹通“猝”,突然

(6)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通“鎰”

(7)合尊促坐通“樽”

(8)髡嘗在側通“常”

2、古今異義

(1)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古義:言談辯捷今義:(言語動作)引人發笑

(2)未嘗屈辱古義:折服侮辱今義:受到壓迫和侮辱

(3)執法在傍,御史在後古義:指監視酒政的人今義:執行法令、法律

(4)私情相語古義:個人情感今義:私人的交情

3、一詞多義

(1)淳于髡說之以隱勸說(動詞)

(2)笑豈有說乎說法(動詞)

(3)威王大說喜悅

(1)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用於判斷句,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語氣詞)

(2)今者臣從東方來用於時間詞後,表示“……的時候”(代詞)

(3)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用於動詞、形容詞後,指代人或事物(代詞)

(1)歡然道故舊的事情

(2)故曰酒極則亂所以(連詞)

(1)淳于髡說之以隱用(介詞)

(2)以諷諫焉來(目的連詞)

(3)以髡為諸侯主客把(介詞)

4、常見實詞

(1)沉湎不治管理(動詞)

(2)齎金百斤攜帶(動詞)

(3)冠纓索絕斷(動詞)

(4)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增加(動詞)

(5)趙王與之精兵十萬給(動詞)

(6)奉觴上壽恭敬地捧著

(7)後有遺簪丟失(動詞)

(8)日暮酒闌盡(動詞)

5、常見虛詞

(1)數使諸侯屢次(副詞)

(2)國且危亡將要(副詞)

(3)左右莫敢諫沒有誰(無定指代詞)

(4)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就(副詞)

(5)惡能飲一石哉怎麼(副詞)

(6)不過一斗徑醉矣就(副詞)

(7)若親有嚴客如果(假設連詞)

(8)飲可八斗而醉二參大約(副詞)

6、詞類活用

(1)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使……上朝(使動用法)

(2)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使……吃驚(使動用法)

(3)先生少之乎認為……少(意動用法)

7、特殊句式

(1)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判斷句)

(2)淳于髡說之以隱(狀語後置)

(3)侍酒於前(狀語後置)

(4)止王之庭(省略句)

(5)賜酒大王之前(省略句)

第四環節:課堂練習

找四位同學爬黑板翻譯重點語句。

1、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

2、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

3、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

4、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五六鬥徑醉矣。

答案:

1、官吏們怠工腐化,諸侯國一起來犯,齊國即將危亡,就在朝夕之間了,左右沒有一個敢諫諍的。

2、齊王派淳于髡到趙國去請救兵,帶上贈送的禮品黃金百斤、車馬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帶子全都斷了。齊王說:“先生嫌它少嗎?

3、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其中奧妙能聽聽嗎?”

4、如果朋友故交,好久沒見面了,突然相見,歡歡喜喜說起往事,互訴衷情,喝到大概五六鬥就醉了。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在熟讀課文,翻譯語句的基礎上,概括了文章每一段內容的要點,下節課我們將對文字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研討探究,進一步瞭解淳于髡這個古代智者的其人其事以及文章詼諧幽默的語言描寫。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複習回顧,匯入新課

檢查上節課所學內容,簡單提問學生掌握情況,並適時匯入新課。

第二環節:文字探究

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第1自然段中講述“大鳥三年不蜚又不鳴”用意是什麼?

暗示齊威王不理朝政,致使百官處理政事懈怠混亂,國且危亡,而齊威王就像大鳥一樣,三年不蜚不鳴,沒有任何措施。

2、從第一部分可以看出齊威王是一個怎樣的君王?

齊威王上任三年,不理政事,左右都不敢諫,最後淳于髡對齊威王說:“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齊威王的回答來看,他並不是不理朝政,而是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觀察瞭解現實情況,然後再有針對性地行動。最後,齊威王以對內賞罰分明,對外精兵出擊。在他的統治下,齊國繁榮了幾十年。可見,齊威王是一位善於納諫,有所作為的君王。

3、第2自然段的隱語在向齊威王暗示什麼?

以“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向齊威王暗示:“送給趙國微薄的禮物卻想達到向趙國求得救援大軍的目的”是不現實、不可能的。

4、從全文來看,淳于髡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淳于髡“不流世俗,不爭勢利”,“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機智聰敏,能言多辯,為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義執言,善於緣理設喻,察情取譬,巧妙靈活地批評諷諫統治者。

第三環節:寫作特點

詼諧幽默的語言描寫是本文最大的藝術特色。淳于髡善於用暗示性的`隱語來達到勸諫的目的,既娛樂了人心,也成就了家國大業,一舉兩得。文章在記錄這些隱語時,充分抓住了人物的身份特徵,使一個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躍然紙上。

學生閱讀課文,試從文中找出一處詼諧幽默的語言描寫,進行鑑賞。

例如第三段裡淳于髡借飲酒之機巧妙諷諫齊王戒奢(罷長夜之飲)一事中二人精彩的對話描寫:首先淳于髡以“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矛盾之間言吊起齊威王的胃口,引起他的不解:“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而聞乎?”;然後,淳于髡“順水推舟”,借題發揮,先為齊威王解惑——自己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酒量;最後,再水到渠成地匯出“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的道理,來達到勸諫的目的。這一番對話,尤其是淳于髡描述的各種不同的飲酒的場景,精彩之至,讓人聽了宛如身臨其境,既表現了淳于髡的機智聰明、隨機應變,也表現了他的詼諧幽默風趣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對課文進行了賞析,我們分析了淳于髡的性格特點,賞析了本文的寫作特色,就是詼諧幽默的語言描寫。希望同學們學習淳于髡能為國家與黎民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義執言的優秀品質。同時也要學會面對錯綜複雜的現實生活,採取巧妙的方式以獲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第五環節:當堂練習

閱讀《淳于髡諫伐魏》,然後完成後面的問題。

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曰:“韓子廬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廬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兔犬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其兵,弊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

1、把這篇短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2、簡要談談你的讀後感(5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翻譯:

齊國要進攻魏國,淳于髡對齊王說道:“韓子廬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東郭逡是四海之內最狡猾敏捷的兔子。韓子廬追趕東郭逡,三次繞著山跑,五次翻過山頭;兔子在前面疲勞了,狗在後面也疲勞了,狗和兔子都疲憊到極點,各自死在那個地方。種田的老人見到了它們,沒有任何勞苦就據有了那成果。現在齊魏長時期武力對抗,而使他們的軍隊疲勞不堪,使他們的人民極其睏乏,我擔心強國秦、大國楚緊跟在後面,得到了種田老人(得到的)那種成果。”齊王恐懼了,謝辭了將軍,讓士兵休息。

2、感悟: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諫君王,避免了一場戰爭,可謂大功一件。我們也要學習淳于髡那種敢於勸諫、善於勸諫的風格。

齊王的知錯就改,從善如流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上和生活中也要有這種知錯能改的精神。

六、板書設計

齊威王:善於納諫,有所作為。

淳于髡:機智聰敏,能言多辯,

仗義執言,緣理設喻,

察情取譬,借事託諷。

七、教學反思

本文不長,故事情節簡單,人物形象鮮明,容易理解和把握。第二課時處理完後可能會剩餘一些時間,這些時間可以讓學生趁熱打鐵,把第三段背下來,以增強學生文言文的語感。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義教”第十冊教材第六組的最後一篇講讀課文,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國小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複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蹟——主持修築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說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主要處理內容,因此確定以下目標: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3、學習生字新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築京張鐵路的原因。

四、說編者意圖

1、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2、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和愛國主義教育。

3、通過學習“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說教法

《大綱》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麼,然後圍繞中心(傑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採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探線路”這一內容時採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的內容時,採用學生自學、討論的方法。

六、說學法

1、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採取多種多樣的“讀”,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七、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講研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麼。

2、分別說一說這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比較有什麼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中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1)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為什麼受到帝國義阻撓和要挾?(2)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訊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1)帶點的詞說明了什麼?(2)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3)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麼?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京張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位交流看法,說說句子的意思。

3、抓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檢查。

(1)交流。

(2)投影

a.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出身工程人員之口。”

b.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失掉信心。聯絡上下文談談對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自學5、6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

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採用了哪兩種不同的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陡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

4、檢查。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

1、京張鐵路提前峻工的原因是什麼?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工程時會怎樣讚歎?

3、再讀,體會。

(四)說說自己的感想。

(五)作業:概括中心思想,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的。

八、說板書

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

21、詹天佑

阻撓 傑出 勘測 線路

要挾 開鑿隧道

嘲笑 愛國 設計人字形線路

困難 回擊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黃河的主人》是西師大版國小語文第八冊中的一篇含義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波浪洶湧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鎮靜、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文章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筏子險情重重,乘客從容淡定,為下文描寫黃河主人的品格做了鋪墊。艄公的沉著穩健,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靈,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學情,結合四年級教材的特點及新課程理念,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通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

2、以學定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通過看錄影,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這句話

難點:讓學生明白只要勇敢、智慧、沉著、機敏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四、說教學準備

關於黃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圖片、文字資料及黃河、艄公駕駛著筏子漂流在黃河上的視訊

五、說教法、學法

本篇課文教學大膽取捨文字,緊緊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過情境展示、自悟交流、說寫結合、情感朗讀等方法,使學生從黃河的磅礴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而輕,乘客的談笑風生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鎮靜的風采。

在學法上採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寫”等學法指導。

六、說教學流程

我預設用兩課時來完成本課教學,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本課時共分五個模組。

第一模組:多管齊下,感受黃河的壯美。

首先出示自學提示一

1、文中哪些詞句是描寫黃河的?勾畫出來。

2、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出示:(黃河視訊圖)

這時我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黃河的氣勢之大。緊接著我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視訊,領略黃河的氣勢,感受黃河的磅礴巨集偉!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這一個環節由文字走進網路,再由網路走進文字,達到文字和網路的有機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模組:自讀自悟,感受羊皮筏子的小、輕

這個環節分三步進行:

1、 認識筏子。引導學生點選筏子的圖片,一邊看筏子,一邊說筏子,從而認識水上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 出示自學指導二:

1、結合插圖,朗讀2—5自然段並閱讀旁邊批註。

小組交流:(1)羊皮筏子的特點

(2)羊皮筏子行駛時的艱險

教學時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我再次播放黃河中的`筏子視訊。體會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這時我我抓住了“一個小小的”和 “啊”字進行品讀,感受作者的那份擔心、驚訝,體會筏子在黃河上的那份驚險。

3、 欣賞筏子。讓學生欣賞艄公駕著筏子漂流在黃河上的視訊,親眼目睹筏子在黃河上的驚險。

(這一個環節由直觀圖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觀的影像讓學生對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的那份驚險有了更深的認識,為下文感悟人物品質做了反襯與鋪墊。))

第三模組:交換角色,感受艄公技術高超。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首先要求學生描述自己心中艄公的樣子,之後出示圖片再認識艄公,原來梢公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飽經風霜的老人呀,這樣一位普通的艄公又怎麼能成為黃河的主人的呢?

出示自學指導三

1、 瀏覽課文,找到描寫艄公的句子,朗讀、品悟、簡單批註。

2、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艄公勇敢、智慧、鎮靜和機敏?

自然的引導學生找出並出示文中最為關鍵的中心句:“”

緊緊圍繞這一句話,深入到文字,自讀自悟,用自己的話談談梢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分別表現在哪裡?讀相關的句子,適當地點撥、評價,讓學生讀中有思,有感,有悟,之後進一步引導學生再一次走進艄公,深入艄公的內心世界,去發現艄公能戰勝黃河的其它原因。

最後,把這段話改成一首小詩,男女生一起合作讀,將課堂氣氛推至高潮,讓艄公的形象更加豐滿。

第四模組 延伸拓展,昇華主旨

面對黃河“波濤洶湧、”“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學生心中都有許多話想要傾訴,而此時的小練筆更能突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一版塊中,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多項選擇的機會。

如:黃河我想對你說……

艄公我想對你說……

我想對自己說……

學生在對不同的角色的選擇與對話中更好地詮釋了自己對課文,對生活的理解。課後,我將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幾個多項選擇的作業: 1、在人與外界的各種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 2、蒐集有關“勇敢、智慧”的名言背下來。3推薦閱讀:《森林的主人》或《魯濱遜漂流記》。

最後說板書設計:

一幅好的板書,不僅在內容中概括分析、準確精要、恰到好處、渾若天成、而且在形式上也各具一格、自成一體、結構精巧、情趣橫生。板書作為一種形象的無聲語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從有聲語言中獲得的印象,而且能創設課堂審美情境與和諧氣氛,引起學生的審美心理體驗,產生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艄公 沉 著 鎮 靜

黃河的主人 戰勝困難

乘客 談笑風生 從 容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課文一些語句含義深刻,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

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2篇講讀課文,教學本課時不但要繼續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據課文特點,滲透一點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在知識體系上,它是前四個單元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為下一單元新的訓練專案“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作了一些鋪墊。為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通過學習,總結生活中對愛的點滴感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5、體會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

教學重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明白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對孩子的愛。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閱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們構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分頁標題#e#

學生用“明確目標要求——重點部分精讀細品多思——辯論之中悟情明理——綜合實踐鍛鍊能力”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四、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五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從“悟”字出發,以讀為本,著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風格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式:

五、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激趣,匯入新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上課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背誦《題西林壁》,以此引導學生領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進而老師檢查上節課所學內容:對於作者“我”所寫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分別是怎樣評價的?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這樣的匯入,複習舊知而揭示課文主要內容,既激發興趣,又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者”,為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這種教師角色位置的變換,在這一環節設計中體現尤為突出。

老師過渡:“我既得到母親的讚揚,又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這兩種評價對“我”有什麼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老師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5——17自然段。接著運用“質疑法”理解課文內容。因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體現教材重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最後形成兩個重點問題:

(1)作者為什麼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2)成年後,作者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這是為什麼?分頁標題#e#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由發言以後,引導學生領悟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作者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於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樣學生就在讀、悟、問、議的過程中解決課文重難點。最後,多形式的朗讀讀好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三)拓展文字,聯絡生活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現實,因為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們設計了“拓展文字,聯絡生活”這一環節。

首先,安排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如果說愛有兩種,一 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的平臺。實踐證明,辯論不僅是交流思想,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啟發、活躍思維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引導。通過辯論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兩種愛都好,缺一不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辯論既活躍了氣氛,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後老師進一步拓展激趣:“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巴迪這樣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我們就是童年的巴迪。請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學生就走出文字,積極主動地學習,創新的潛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師生、生生靈活互動,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四)以詩結尾,昇華情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精彩極了”和“糟糕頭了”》結課時,老師提供一首現代詩《教育與孩子》讓學生齊讀,來結束我們這次愛的行程。

教育與孩子

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鬥;

嘲弄伴隨著孩子,他羞澀靦腆;

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倍增;

讚美伴隨著孩子,他鑑賞有方;

認可伴隨著孩子,他愛心常存;

分享伴隨著孩子,他慷慨大方;

誠實與公正伴隨著孩子,他領悟出真理與正義……

這樣以詩結尾,既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薰陶,情感得到自然昇華。分頁標題#e#

(五)推薦美文,拓展延伸

《父愛,在拐彎處》《愛的教育》等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展示教學的總體思路。在設計板書時,緊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人物、關鍵語句,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帆上的“心”中寫了“愛”,帆下船體寫了“成功”,意思是慈母的鼓勵和嚴父的批評都是對孩子的愛,他們能讓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揚起“愛”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這樣的設計就使靜態的文字、圖案中包含了動態的思路,使人一目瞭然,從而有利於激起學生樂學情緒,強化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的性原則、直觀性原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ne6x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