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翠鳥》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豔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使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係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教學時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生實際,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寓教於樂,學生樂學樂用。

2、朗讀體會法:教學時根據本課的特點,指導學生在默讀中學會思考,在朗讀中想象、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對比理解重點詞語:教學時通過讀句子,分析兩個對比句的異同,並說說哪個用得好,好在哪裡,加深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突破難點。

四、說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小鳥,像孔雀、畫眉、黃鶯下面請大家看看這是什麼鳥?(出示翠鳥圖片),對了這是翠鳥。翠鳥又叫叼魚郎,它生活在靠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翠鳥的。

2、出示課題(齊讀)

3、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翠鳥的特點,誰能告訴老師,是哪三個方面呢?

(指名回答,師板書:外形活動住處)

4、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有關翠鳥的錄影,看看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有什麼特點?

5、小結: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圖片,看圖說說翠鳥的外形特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默讀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關的詞語找出來。

3、指名說說你找到的詞語,再齊讀。

4、作者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書:爪子(紅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靈活)嘴(尖、長)

6、重點理解描翠鳥羽毛的三個比喻句。

7、用喜歡、讚美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鳥的動作怎樣?

2)、課文第二自然段寫翠鳥的什麼動作?

3)、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翠鳥的什麼動作?

2、分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1)、翠鳥的叫聲有什麼特點?它喜歡怎樣的活動?

(指名回答)

2)、比較句子

3)、課文第二自然段還寫了翠鳥的什麼動作?(等魚)

4)、板書:等魚:一動不動注視(靜)

5)指導朗讀

3、分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1)、欣賞翠鳥捕魚的錄影。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自由讀翠鳥捕魚的句子,用△△劃出有關詞語。

4)、板書:捕魚:蹬飛叼飛(動)

5)、分小組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麼關係?

6)彙報討論情況。

7)、比較句子

8)指導朗讀

4、小結:

翠鳥不但外形美麗,而且是捕魚高手,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把翠鳥捕魚經過表達了出來。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

2、談理解,你讀懂了什麼?

3、板書:峭壁上

4、師歸納:

老漁翁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小溪盡頭的峭壁上,翠鳥來這裡是和我們做朋友的,我們打消了捉它的念頭,只是希望翠鳥在茂稈上多停留一會兒。5、

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翠鳥怎樣的情感?(板書:喜愛)

(五)總結全文

1、作者寫了翠鳥美麗的外形,並寫出了它在捕魚過程中動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點,分別從靜到動兩方面表現出來,使人們不禁對翠鳥產生喜愛之情。

2、說話練習:

請你學學作者,用最美麗的語言贊贊你所喜歡的動物。

(六)課外延伸

1、欣賞鳥類的圖片

2、課外延伸

讀一讀描寫翠鳥羽毛顏色、外形、捉魚動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歡的詞句抄下來。

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內容,如,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用彩色筆畫一幅畫。

請你以我喜愛的鳥為題,仿照《翠鳥》抓住事物特點來寫介紹自己所瞭解的鳥。

六、說板書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既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作,又以形式美吸引學生,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審美情趣。

附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文作者通過記敘刺蝟偷棗的本事高明這件事,從字裡行間表達了對刺蝟的喜愛之情。

全文語言生動、明快,條理清楚,用詞準確。特別是細緻描寫刺蝟偷棗,把刺蝟的機靈、敏捷寫得淋漓盡致,充分表現了刺蝟本事高明,表達了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藉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從課文中敘述的"偷棗"這件事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字,感受刺蝟偷棗的本領大,並體會作者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對刺蝟的喜愛之情。

3.朗讀課文,在學習刺蝟偷棗過程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蝟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複述刺蝟偷棗的過程。

4.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夠使句子生動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培養學生對於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三、說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的感悟和訓練,真切地感受刺蝟偷棗的本領大,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蝟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複述刺蝟偷棗的過程。

四、說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五、說教法、學法。

學生通過二年的學習,已掌握了學習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只要抓住難讀的字、詞進行正音即可。理解詞語是三年級學習的重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理解其意思,培養了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

關於比較句子的練習,學生往往會有一種定式思維,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總是好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句子後,比較出句子的不同點,一句比較簡明扼要,而另一句則用比喻等手法寫得具體生動。課文中顯然用第二句合適,但在一定的條件下,簡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有了這樣辨證的引導,才能使學生賞析句子的能力不斷提高。

"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新的訓練點,因此在教學中既做到分步實施,又注重給學生一些方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歸納。"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蝟偷棗事例"。

六、說教學過程。

語文學習不僅要抓住語言文字來理解文章內容,而且要緊扣語言文字來體驗和感悟,使學生在閱讀中走近文字,走進文字。根據教學策略,分以下幾個步驟落實:

(一)整體感知,釐清脈絡。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思考:作者對刺蝟是怎樣的感情?作者通過什麼事寫出對刺蝟的喜愛之情?用簡要的話概括地說,瞭解課文的整體脈絡,為學習下文打下基礎。

(二)讀讀議議,體驗感悟。

在瞭解作者喜愛小動物的情感之後,通過讀句子,抓刺蝟偷棗的動作,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對刺蝟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按先後順序複述小刺蝟偷棗子的經過,使學生對課文加深瞭解,培養學生概括、複述等能力。讓學生以"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總起句,說說刺蝟偷棗高明在哪?幫助學生積累文字中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練習,拓寬視野。

通過兩組句子的比較,引導學生明白每組的第二句更適合在這篇課文中,而第一句在別的條件下,也是可用的。這樣辨證地學習,有利於學生賞析句子的能力不斷提高。

通過資訊釋出會的形式,讓學生介紹課前瞭解的動物獨到的本事,使學生能將今天的所學進行遷移,運用作者寫作的方法進行介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好的,在這次教學中,讓學生一起參與板書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讓學生學習思考板書的藝術。通過設計板書,讓學生牢記刺蝟偷棗的整個過程,為複述、背誦打下基礎,可謂一舉多得。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簡說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並提出了對這類課文教學的要求: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由此可見,編者安排略讀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訓練學生略讀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課文大意”;目的之二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凶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寫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的兩束美麗的角,抱怨自己細長的腿,接著寫獅子撲來,細長的腿幫它脫離險境,而美麗的角差點讓它送了命。全文情節緊湊,前後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在生動的故事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於是,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三、課文重點及難點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教學這篇略讀課文,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課件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後自由讀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再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自己受到什麼啟發?

這篇課文可以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指導朗讀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評價,要讀出截然不同的語氣。對角是喜愛、讚美:“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要讀出自我欣賞、自我讚美的感情;學生對這個比喻句不太瞭解,大螢幕可以出示鹿角和珊瑚的對比圖片,來體會這個比喻句的貼切之處。“啊!”“多麼”“多麼”拉長讀,抒情一些。而對腿,則是不滿和抱怨;“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要讀出嘆息、抱怨的情緒,“唉”“太細了”語調低,語速慢,“怎麼”感嘆強烈,要表達出內心的不滿。在對比朗讀中,區分兩種不同的態度和感情。可以請學生帶著頭飾表演讀。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

課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引導學生把課文和《陶罐和鐵罐》作比較學習,把兩篇課文聯絡起來說說共同之處。通過比較,學生的思路和視野會更加開闊,學會用多種方式進行閱讀。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一下《陶罐和鐵罐》,說一說課文說明了什麼道理,再想一想本課講了什麼道理。共同點是兩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表達方法上是兩篇課文都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

說明了什麼道理在這一過程要引導學生開啟思路,放開談,可以就課文的內容來談,也可以聯絡實際舉生活中的事例,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可能說美麗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雖然外表不漂亮,卻很實用;再進一步可能體會到有的東西各有優缺點,在不同的情況下,優點就可能變成缺點,也不能因為有些東西存在某些缺點而看不見它的優點。鼓勵學生舉生活中類似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只要思想上沒有錯誤,教師一般不作定論,要充分讓學生思考,鼓勵說出自己的見解。

最後,以搶答的形式使學生再整體感知一下課文。

在板書設計這一環節中,我按課文的脈絡,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對比的形式反映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本節課是語文長春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十一板塊

2、教材簡析:這是一篇蘊含哲理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隻老海龜向一隻小海鷗誇耀自己的本領,最後不幸被漁夫捉住的故事。告述人們要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要驕傲。

學生分析:低年級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在他們內心深處渴望得到被人的讚美。朗讀和交流是學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臺,教師給與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實際、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剖析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從寓言故事中體會到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更不能在被人面前炫耀自己

4、教學重點:從老海龜的悲劇中受到了啟示,從小要養成正直、向上、謙虛的`好品質。

5、教學難點:從故事中正確理解造成老海歸悲劇的原因

二、教法、學法

立足於學生實際,抓住重點段落、詞語。採用層層深入的推進辦法。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閱讀,去感受、去欣賞。讓學生產生共鳴,切身體驗主人公的悲劇,並通過讀把體驗表達出來。在學法上指導主要交流感受,情感朗讀,理解關鍵詞與,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

三、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激發興趣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朗讀課文,體會情境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拿出筆畫出共有幾次對話。

4、自己朗讀課文、交流體會。

5、再讀課文,感受故事情節。

(三)、朗讀課文,感受寓言中蘊含的道理。

(四)、激發情感,續寫故事

1、請同學們在對寓言故事的理解的前提下,展開奇事妙想,續寫老海龜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

2、全班交流、討論。

(五)、進行總結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字語言,凸現語文字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教學板書四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二、教材解讀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以愛是什麼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

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這次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定難點:能透過詞句感悟英子的內心,並感悟掌聲的內涵。

難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知道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三、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採用品詞析句、品讀感悟法、移情體驗法、整體把握法、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更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第一、遊戲激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嗎?指名幾位學生做這個遊戲,並說說感受和體驗,之後又請沒有參加遊戲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今天我們就學一篇與剛才遊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遊戲。他們是怎樣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慾,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學生上來做遊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初讀文字,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字,在與文字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字,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出示生字,檢查自學。逐個出示: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瓶子、鉛錘、繫著繩子等詞語檢查讀,並隨機指導。錘:是翹舌音,系是多音字,本課中讀系。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內容

《媽媽的賬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可貴的親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它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他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教材。

二、本課的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 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三、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四、教學策略

(一)學情分析

在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三篇同一主題的課文,對於親情有了一定的體會。但由於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父母親的回報,再加上本篇課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在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引導。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疑問導讀法、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力求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達到語言文字的品味與情感體會的有機結合,從而產生思想共鳴。

(三)說學法

本節課中,學生主要採用自主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程式

我的課堂結構是:激趣匯入——質疑定標——品讀課文——昇華感情。

(一)激趣匯入

在新課開始,我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賬單,告訴學生賬單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後問,你收到過媽媽寫給你的賬單嗎?德國一個叫彼得的孩子就收到了這樣的一份賬單,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0課《媽媽的賬單》。

這樣,通過問題激趣,造成學生頭腦中的強烈懸念,激起他們急切的求知慾望,迅速將學生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來。

(二)質疑定標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 新課程標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所以板書課題後,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進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這時學生可能會提出:“媽媽為什麼要寫賬單?媽媽的賬單上都寫了哪些內容?媽媽的賬單起了什麼作用……

然而,僅僅讓孩子們提問,沒有歸納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們的問題可能是五花八門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這就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把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歸納、提煉出來,動態地生成新的教學問題,把教學目標轉化為了孩子們的內在需要。這樣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精神,又保證了課題高效、有序的進行。

(三)品讀課文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字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而這種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必須通過學生充分地讀,才能有所感悟,受到薰陶。因此,對於課文的品析,我主要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讀,範讀、齊讀等,抓住重點語句來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我是這樣設計的:

1、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我先安排了一個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環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講了一件什麼事?通過這種自主學習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對於的脈絡有個清楚的認識。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然後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習。學習共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研究彼得的帳單,從的字裡行間體會彼得的為人,使學生明白彼得是個聽話懂事能幹的孩子,只是在給媽媽幹活要報酬的這件事上表現得不夠懂事;二是研究媽媽的賬單,體會媽媽對彼得的愛。

其實媽媽對彼得的愛濃縮在課文的很多地方,只要孩子們細細去找,就能有所發現。

“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後收下了這份賬單,什麼話也沒有說” 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養育了十年,到頭來竟然還是自己欠孩子的錢,做媽媽會是一種怎樣的痛心?可是她卻把這種痛深埋在心底,想盡一切辦法來妥善處理這件事情。這無言之中所蘊藏的、寬容的愛怎能讓人不肅然起敬,為之動容呢?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邊找到了他想要的報酬。正當小彼得如願以償,要把這筆錢收進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餐盤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賬單。”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媽媽滿足了兒子那不懂事的要求,卻又寫下了一張總額為零但滿載母愛的賬單。這個舉動包含了媽媽多少的期待和尊重呀!

十年,是多麼漫長的.一段歲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著多少數不清的心血和付出?十年了,三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為了孩子的成長,媽媽付出的何止這些?在這一點一滴之中,媽媽那濃的化不開的愛呀,怎麼能說得盡呢?

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或許能感受得到媽媽對彼得的愛,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媽媽這樣做的深刻含義。為了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對母愛的依戀,我創設了一個口語訓練的環節――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想象一下,十年來彼得的媽媽是怎樣照顧他的?

和著如泣如述的音樂,孩子們細細地體會著,母親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由得湧上了心頭。

或許每天早晨,當彼得醒來的時候,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早已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或許每天晚上,彼得睡著了以後,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一夜起來好幾次為他蓋被子;或許在彼得生病的時候,他的媽媽也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焦急不安地守候著他……

就這樣,那無私的、用心良苦的母愛化作一個個精彩的鏡頭定格在了孩子們的記憶裡,勾起了孩子們對愛的深思。

然而,只有這樣粗淺的回味是不夠的。緊接著,我又出示了埃德爾曼財經組織的一份報告,希望它能帶給孩子們更大的震撼:

有名的“埃德爾曼財經服務組織”曾經經過縝密的計算與評估,得出這樣的結論:若將母親所做的各型別工作改為出錢聘人代勞,那麼,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錢將高達63.5萬美元。按照這個數字計算,養育一個子女十年,子女應付的工錢就是63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000多萬!

這是怎樣一個驚人的數字,多得讓人無法想像!但即使是這樣,還不包括媽媽對彼得的愛,因為愛是千金也買不來的,愛是這世界上的無價之寶……

然而,就是這樣的付出,在媽媽的賬單裡卻都是零!這,又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她是心甘情願地為孩子付出的,她從來也沒有想到過要讓孩子回報呀……

真是“大愛無言,真愛無聲”!就是這樣一張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改變了孩子,甚至改變了他這一生對愛的理解……

3、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帶著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敬意,最後,我又讓孩子們迴歸課本,再次通讀全文,細細回味,相信這種感悟會積蓄得更濃更濃。

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三次讀文的安排猶如三個臺階引領著學生步步登高,逼近的核心,走向人物的心靈。經歷了“三次讀文”的語言實踐,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語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讀中感悟到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及道理,使他們的赤子之心得到釋放。

(四)昇華感情

其實,天底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她們用無私、無聲的愛小心地呵護著我們;天下的孩子也都是一樣的,他們幸福地享受著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早上按不停的鬧鐘,是晚上窗前等待的身影;

媽媽的愛,是為我捏肩捻腳的雙手,是為我奔波勞碌的雙腳;

媽媽的愛,是病床前心痛的眼淚,是用嘴吹涼的一杯水;

媽媽的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一生的征程……

可是作為兒女,我們又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就這樣,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了媽媽的愛的基礎上,我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燭光裡的媽媽》,讓孩子們在歌聲中傾訴自己對媽媽的愛,來結束全文,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感受“愛與真情”的同時,行動起來,學會表達和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五)教學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一個好的板書不僅能體現了課堂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的思想。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來體現本節課的教學思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541q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