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實驗本)數學第八冊第105頁的知識: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節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位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後學習的。因為小數與整數一樣,都是按照十進位制來計數,也就是數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值大小也不同。小數的數位是由小數點確定的,所以,小數點的移動必然引起小數每一位上的數值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規律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根據,也是複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這一小節教材內容的展開,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並通過已有的知識來引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髮現和掌握這一規律。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特點,確立的教學目的是: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2)能比較熟練地把一些數同一個數(數字相同)進行比較,知道其擴大、縮小及其倍數。

(3)培養學生類比推理和概括能力。

(4)初步培養學生用聯絡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教學重點:啟發學生髮現"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教學難點:概括、推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學內容,可通過投影儀、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將知識的講解與直觀演示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表象出發,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啟發式為指導思想,以講授法為主,直觀演示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為輔,以講、扶、放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

三、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法指導的差異性原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

四、說程式

本節課教學,設計三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

複習提問(約5分鐘)

1.在○裡填上>、<或=符號。(板演)0.36○0.3603.68○36.824.3○2.432.口

答下面各題。(與板演同時進行。)

(1)0.1裡有()個0.01?

(2)0.01裡有()個0.001? (3)1裡有()個0.1?()個0.01?)?3.填空。2×()=20130÷()=132×()=2001300÷()=13第一組題複習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小數的性質判斷小數的大小沒有變化和兩個小數的數字雖然相同,但是小數點的位置不同,小數位有了變化,小數大小也有了變化。第二組題複習小數的意義及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的知識。第三組題複習整數部分中的擴大與縮小等知識。

第二環節:

傳授新知(約15分鐘)

1.匯入新課。(為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興趣,通過設疑,匯入新課。)

(1)板演題中的(2)(3)小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麼每組數字相同,排列順序也相同,而組成的小數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呢?變化的規律是什麼?

2.板書課題。

3.教學例1。(通過講、扶、放形式教學。)

(1)邊觀察投影,邊提問,邊板書。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③4米=4000毫米......④

a.引導學生觀察:(體現"教")以①式為標準,0.004米到0.04米,小數點的位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來的數字4所在數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小數的大小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板書)b.引導學生觀察:(體現"扶")①式到③式,師按上述方法引導學生回答,並板書規律。c.繼續觀察:(體現"放")①式到④式,獨立回答上述問題。並練習概括。

d.通過上述的比較,你發現什麼規律?可以試著說一說。後師板書。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四位、五位......原來的數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補充:......)

e.完成105頁做一做。

(2)根據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出聲想。問題是以④為標準,同③②①式比較投影出思考題。(同前面的"教"。)並完成106頁上面的做一做。

(3)指導看書。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由部分理解到整體回顧,形成知識體系。

(4)小結。(體現教知識、規律,學法指導)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四個算式,總結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小數點位置移動方向有兩種:一是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以①式為標準向下觀察到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擴大;另一種是同學們自己學會的,就是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縮校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像今天這樣,多觀察,多比較,從中悟出其規律。

第三環節:

鞏固練習。(約18分鐘)

1.將規律變成填空題,鞏固理解規律。

2.加深認識,運用規律。107頁1-3

3.運用規律,解釋複習題1②③

4.用手勢表示"擴大"或"縮斜。

5.26→0.52652.60.0526526投影抽拉

5.看誰最快。6.83()100倍→6839.41()10倍→0.94142.5擴大()倍→42507.48縮小()倍→0.74852.3()()倍→5.23376()()倍→0.376

全課總結:(對重點再次衝擊,形成技巧。)(約2分鐘)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八冊第96頁“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本節課教材分析: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複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用聯絡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並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3、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3)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判斷等能力。

(4)通過假設情境,演示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層次的提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感覺,培養探究精神的集體協作精神,並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事物是聯絡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4、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並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和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教學難點是如何發現這個規律和當移動小數點時,小數位數不夠怎麼處理的情況。教學的關鍵則是啟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發現並歸納出這一變化規律。

二、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數學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並結合概念教學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的教法與學法。

1、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高潮。即匯入新課時鼓勵學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動手操作時的探究高潮,歸納結論時的思維高潮,綜合練習時的活動高潮。

2、體現規律形成的全過程。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分層次的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認識結構,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訓練能力。

3、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髮展為本。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4、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課件。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三、教學程式的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2操作感知,探究規律--3多層訓練,鞏固規律――4總結知識,自我評價等。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首先,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

(設計意圖:小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並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為探索有什麼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衝動。)

跟著,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或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麼變化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敢猜想,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接著,出示課題,介紹目標

板書:1:探索並歸納出規律。2:運用規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規律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一節課的關鍵環節。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1、用卡片擺出0.03,將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可以怎樣簡寫?

2、將0.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變成什麼數?

3、得出:整數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寫。小數部分沒有數,可不寫小數點。

4、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左邊什麼都沒有,怎麼辦?(添0補足)

5、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是多少?

6、學生小結:移動小數點時,如果位數不夠,要用“0”來補足,缺幾個位就補幾個0。

(設計意圖:分散難點,讓學生清楚當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1.請每個學生拿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情況表,用數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結果填在相應的表格裡。教師建議同位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要求:每次移動小數點,都要從第一個式子開始。

小數點移動的位置0.004米4 毫米向右移動一位0.04米40毫米向右移動兩位0.4米400毫米向右移動三位4米4000毫米

2、 提問抽查,糾正評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每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變化規律)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1、請學生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一下。(討論題)。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

2、同學彙報一下,(邊彙報,邊演示軟體)

3、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觀察出來的。(如果有學生從小數表示的意義方面去想,教師應給予鼓勵。)

4、讓學生猜想,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呢?

5、教學課件演示,驗證猜想。

6、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7、看書96頁,請大家一起宣讀由他們自己發現並歸納的規律。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進行操作,觀察、比較、探索的基礎上,概括出規律。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提問,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聯絡起來,學生嚐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緊張愉快的教學中,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

(三)多層訓練,鞏固規律

(設計說明:數學規律的應用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在學習中感知規律,理解規律,在應用中鞏固規律。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有條理、有層次地按照“鞏固-變式-發展”的坡度進行有效的練習,讓學生廣泛參與。設計形式多樣,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練得輕鬆,提高了能力。)

1、鞏固練習。

(1)考填空: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師問:怎樣才能簡單地記憶下來?(如果有同學想系左手力氣小,所以向右手力氣大來形象記憶,應表揚。)

(2)完成96頁做一做,和97頁上面的做一做。

(學生完成後,隨機挑選代表,擺上實物投影核對答案)

(設計意圖:這兩題的練習,是加強對新規律的.鞏固和運用,達到活學活用,並有意識地讓學生有形象方法記住小數點向右移,原數變大,小數點向左移,原數變小。加強記憶效果)

2、變式練習:

(1)遊戲,拖一拖。請一學生上講臺拖動小數點,並問其他同學回答,原數的變化情況。

(2)解決98頁練習題第1和第2題。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

(設計意圖:拖一拖的遊戲,形象生動,學生喜歡,用課件動畫的形式出示練習第1、2題,引起學生的注意,用變式的練習,鞏固規律。)

3、發展練習:如果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再向左移動兩位,又向右移動三位,則原來大小有什麼變化?

4、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問學生: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規律在學習和生活有什麼應用?(讓學生思考在學習中,點錯小數點的位置,小數的大小就不一樣了。如果在銀行統計時點錯右漏寫小數點會怎樣?)教育學生做事認真細心。

(四)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質疑: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評價:首先自評,學生對自己學得怎樣,用什麼方法學習,印象最深的內容是什麼進行評介。

接著可以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教師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或全班的同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五)作業佈置:

1、回憶一遍操作探索發現規律的整個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預習97頁,例2和例3,做書上98頁練習第三題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包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複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用聯絡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並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根據新課程標準“課改應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應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有利於進行創造性的教學”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2、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判斷等能力。

(2)通過假設情境,演示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層次的提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感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探究精神的集體協作精神,並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事物是聯絡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領會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發現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難點是: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問題。

4、教具、學具準備:

為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充分發揮現代技術的作用,本節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生分析(說學情)

1、心理特徵來說,國小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感受成功的快樂。

2、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學生對小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說教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鑑於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確定了以啟發、實踐、交流為主的教學方法。本著思路讓學生想,疑難讓學生議,錯誤讓學生析,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小結讓學生講的原則,努力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學習品質,猜想、類比、歸納、概括的思維習慣。

四、學法指導(說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本節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歸納、類比、交流、反思等活動,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質的飛躍。

五、教學過程(說過程)

對本節課的教學,我設計了:

創設情景,引出新知;觀察分析,探究新知;師生互動,運用新知;強化訓練,掌握新知;

整理知識,形成結構;佈置作業,鞏固提高等六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知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二)觀察分析,探究新知

設計意圖:猜想、交流、歸納,符合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轉化的數學思想,學會將陌生的轉化為熟悉的,將未知的轉化為已知的。

(三)師生互動,運用新知

設計意圖:幾道例題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例1……例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匯入第四個環節。

(四)強化訓練,掌握新知

設計意圖:及時練習鞏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體現學以致用的觀念,消除學生學無所用的思想顧慮。

(五)暢所欲言,梳理新知

為了使學生建構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我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談一談學習的內容,議一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相互交流一下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認識、想法和收穫。然後教師歸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新知識的得來是通過已學的知識來解決的,以後希望同學們多動腦,勤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好多問題需要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的,望同學們能學會運用,善於用轉化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養成學習總結——再學習的良好習慣,發揮自我評價作用,同時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佈置作業,鞏固新知

為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內容,我對作業作了分層要求。真正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

六、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本著這一基本理念,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嚴格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體的認識過程,將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提高他們運用數學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重視課本例題的基礎上,適當對題目進行延伸,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始終注重的是學生的參與意識,注重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積極;注重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課堂上,儘量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充滿情感的、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與欣賞中認識自我,找到自信,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之,在本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致力啟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展開聯想的思維,培養其能力為主旨而發展的。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粗淺認識,衷心希望各位老師不惜賜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46m9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