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混合運算》說課稿

《混合運算》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混合運算》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混合運算》說課稿

《混合運算》說課稿1

一、說教學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 .

二、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基礎上學習的。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所以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採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後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的基礎。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我認為這節課要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綜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2)讓學生經歷由分步列式到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可以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讓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結合教材的編寫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認為

教學重點: 用遞等式顯示計算過程的格式。

教學難點: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教具準備:課件出示P30主題圖,和習題圖。

三、說教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學生是學習是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讓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習為立足點。將設計以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情境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用課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商店裡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根據圖中提供的資訊,結合自己的購物經驗,讓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一個

學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首先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段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

為了掌握運算順序,把混合運算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激起學生學習慾望,讓學生髮現方法、總結規律。分為五個步驟:

1.課件出示:小軍"買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 " 絕大部分學生 可能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彙報,我們及時用課件顯示: 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出示算式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錢? 15+20=35(元)

2、看圖解決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麼? 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算式呢?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後板書:5×3+20

3、列綜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這個綜合算式裡,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麼意思?讓學生明白綜合算式的意義。我再次總結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向學生介紹遞等式表示方式。接著讓學生用遞等式鞏固練習。

4、方法多樣:如果我們把綜合算式列成這樣:20+5×3,可以嗎?

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個書包和3本筆記本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在這個綜合算式裡,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為什麼也要先算5×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生,捕捉錯誤資源。

5、展評作業: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讓學生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裡,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後,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髮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三)、探討合有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1.首先談話: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軍解決了問題,小軍謝謝你們。(同時課件出示:小晴說:我也想請你們幫忙,我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誰能幫我計算出"應找回多少元"呢?)

讓學生討論準備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們是怎樣列出綜合算式的?為什麼?

對比方法:此題與前面的綜合算式比較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計算?現在你能用脫式進行計算嗎?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據學生的計算情況,相應進行討論評價。

3.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要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二、三兩個教學環節中,把書中"想想做做"的第2題與學生脫式計算的錯誤資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對錯誤資源的交流、比較、反思中,()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達成共識。這種經歷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學生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應用鞏固,提高能力

為了體現數學來源與生活,用與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

1、首先是一道改錯題,根據所學的內容先判斷對錯,說出錯在哪裡,然後改正。

2、 讓學生對混合運算的理解加以鞏固, 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後交流計算結果。

聯絡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是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知識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3、是一道 "算24點"遊戲,"算24點"遊戲是我國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讓學生用三張牌來玩"算24點;"的遊戲

第一次遊戲:呈現三張撲克牌:2、4、10.

待學生列出:2×10+4和4+2×10之後,教師追問:兩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嗎?為什麼?

小結: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時,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遊戲:再呈現三張撲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們應該先算什麼?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慾望。 )

整節課的設計我是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我通過引導、對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過程。獲得知識體驗。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3×5+20 50-18×2 20+3×5

=15+20 =50-36 =20+15

=35 =14 =35

(設計意圖: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一目瞭然。)

《混合運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教材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一是計算髮展的需要,二是學生學生解決問題時需要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而運用知識遷移學生很容易學好這部分知識。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獨立探索、互動交流理解和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 讓學生體會對比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養成認真審題、細心計算、規範書寫的好習慣。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本節課的教學採用嘗試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程式:

一.情景引入

孩子們,五個重慶建設目標中的五個重慶指什麼?誰能告訴大家你眼中的森林重慶的模樣?

森林重慶的建設,讓城市與自然融為一體,使我們身處鬧市區也能觀賞到自然的美麗,呼吸到清新的空氣。今天我也帶你們走進一個城市森林公園。

從學生感受到的五個重慶建設切入,巧妙的將森林重慶建設與例題結合起來,可大大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又自然地滲透進對學生熱愛家鄉,關心家鄉建設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 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看題。從表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知道什麼是喬木?什麼是灌木嗎?

喬木林和灌木林都是森林,那麼“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佔公園面積的幾分之幾?”(板書)

讓學生了解題目中提到的喬木和灌木,擴充套件了學生學習的範圍,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怎樣列式:1/2+3/10-1/5

還可以怎樣列式?1/2-1/5+3/10,3/10-1/5+1/2

會計算嗎?選擇第一個算式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第一題:

1/2+3/10-1/5

=5/10+3/10-2/10

=6/10

=3/5

第二題:

1/2+3/10-1/5

=5/10+3/10-1/5

=4/5-1/5

=3/5

回報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對比,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用你喜歡的方法從另兩個算式中選一個計算。

小結、過度。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後計算,這要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孩子們,知道嗎,樹木和花草可以清潔環境的空氣,還可以保持水土。請看例2。(出示例2)

例1讓學生先嚐試再交流掌握沒有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符合這節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規律,也遵循了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

2.教學例2

學生看題後質疑。

引思:題中是把什麼看作單位“1”?7/20是什麼意思?

學生解答“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佔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彙報交流

1-(11/20+2/5)

=1-(11/20+8/20)

1-11/20-2/5

=20/20-11/20-8/20

方法一: 方法二:

=1-19/20

=1/20

對比兩種解法思路有什麼不同?帶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先算什麼?

孩子們,回頭看一看這些資料,你又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3.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什麼知識?(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這部分知識在書上第117~118頁上,請看書並結合剛才的學習思考: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計算的方法、書寫格式是什麼?

交流小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的運算;計算時通分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書寫格式遞等式。

例2的教學同樣嘗試教學的方法,同時又突出了兩方面的交流,一是審題時讓學生質疑和引導思考,目的是這道題特點及這類題訓練的需要;二是當學生算完後,讓學生回頭看錶上兩組對比的資料,去發現森林與裸露地面保持水分的區別,去發表自己的感想。這樣提升了數學學習的價值,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練習鞏固

1.118頁,做一做,分組完成。(先完成自己任務的可以做其他組的題)

2.120頁,第3題。

練習完成的方式做這樣的處理,一是考慮時間的問題和學生的實際,都做有一部分學生時間不夠;二是這節課的目的是掌握方法會算。這樣的處理也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總結反思。

讓學生反思學習的方法和過程,交流學習的感想和體會,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展數學學習的能力。

《混合運算》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80的內容: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生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已經比較熟悉了,本冊教學分數加、減法和分數乘、除法時,已出現過一些兩步的混合運算式題。本課時是在此基礎上,教學計算三、四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因此教材在講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沒有再詳細說明運算順序,而是直接說明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然後結合例1,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並讓學生自己計算出結果。掌握好這部分的內容將對今後學習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及其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新課標的要求,針對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驟能正確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檢查等良好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計算聯絡向學生滲透運算的邏輯性,相互影響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三、說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正確計算,其中含帶分數的乘、除法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說教法、學法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以探究研討法為主,形成一種多向交流的課堂氛圍。以講、扶放的形式進行教學,其中又將算理的講解與學生自主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

學生通過計算練習,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互評活動,完善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題的多種有效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大程式進行教學

一、複習準備、匯入新課

1、 出示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題,讓學生回憶說說運算順序。強調積、商可以同時脫式計算。

2、 計算 ,計算後引導學生觀察,寫成一個綜合算式 。與準備題比較有何不同,從而揭示課題並板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所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相同。以舊知喚新知,促進知識遷移。有助於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深化理解,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對例1的教學,我大膽採用讓學生自主探究、嘗試解題。六年級的教學內容大多缺乏趣味性,想讓學生激情洋溢地投入到學習中,需要學生自身感興趣。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足以見興趣的重要性。六年級的學生喜歡挑戰,喜歡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後獲得成功的喜悅,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探究解決例題便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學生做完後反饋交流,指名一學生口答運算過程(教師板書)。引導學生通過看、想、算、查四個步驟進行練習。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和運算子號;二想,想先算什麼後算什麼,怎樣計算更合理簡潔;三算,書寫格式正確,認真計算;四查,一步一回頭,算一步查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試一試練習中除要求學生按以上四步驟解題外還鼓勵學生互相檢查。整個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在計算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學生積極性很高。我們知道數學知識豐富多彩,有時又錯綜複雜。對於國小生來說在計算中做到細心檢查是至關重要的。按這四個步驟解題就可以大大降低學生的出錯率。學生互相檢查這一活動環節的設計是為了給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提高較大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都有機會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練習反饋、鞏固昇華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地正確計算,所以我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不同層次的練習。肥城教育網社群 y1P

1、 基本練習 通過做書本中一些同例題相仿的試題,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會正確解題。通過互評互說,發展其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 提高性練習 例如四步計算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題、應用題等,加大難度,從不同程度練習提高。

四、總結質疑、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質疑,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勵學生學好數學。(佈置課後作業)

在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力圖貫穿著教育的兩到思想,即主體性與活動性,教師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和條件讓學生思考、解題、交流互評。學生即有外顯的交流活動,又有內隱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我不僅重視知識與技能,更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學生的思維活了!情感豐富了!合作意識也增強了!

《混合運算》說課稿4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四則混合運算練習一》。本人將主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向各位評委進行彙報。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9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和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以及加減乘除混合三步計算的基礎上的練習課。本節課是學生在通過第一課時的探究、自主學習得出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但沒有通過一定量的訓練,還沒有達到熟練度的基礎上教學的。而四則混合運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運用十分廣泛,又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基礎,因此是國小生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教師資格證認定國小數學說課稿:四則混合運算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新課程標準對於練習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指出:鞏固與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等;如何對知識進行梳理、歸類、比較;採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組織有效的練習。進行哪些綜合運用知識的訓練;形成哪些數學基本能力;獲得哪些積極的情感體驗。

因此,我根據教學內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能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學習上的遷移性。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思想。

重點:掌握運算順序,正確計算。

難點:能正確計算,解決實際問題,說出算理。

三、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應用及計算為主線。引導學生以“觀察、對比、總結” 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以及相應的練習題。

五、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你會背誦哪些關於清明節的古詩?你能快速的說出這首詩有多少個字嗎?(學生採用混合計算的方式說出古詩的字數)

(設計意圖:現在正積極探討是否進行文理分科,我想在數學課中同樣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情境引入 回顧再現

清明節就要到了,老師這節課就帶同學們去我們家鄉的蒼山去遊覽一番。我們一共去了30名同學,還有老師。如果學生票每人2元,成人票每人5元,我們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探究、解決說出計算步驟)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巧妙創設情境,設計讓學生解決情境中的問題,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機會就多,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引出課題:四則運算練習 教師資格證認定國小數學說課稿:四則混合運算

(二)、分層練習 強化提高

1、基本練習

現在我進入了園林內,眼前是一片開闊地,可是這裡不滿了地雷,同學們能不能快速而用準確的把他排除掉呢?出示一組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的計算題。計算完畢學生總結方法: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走過這片平地,我們將要面臨著陡峭的臺階,同學們有沒有信心登上去呢?出示一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習題,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節緊扣上一環節的情境,呈現較簡單的幾組習題,讓每一位同學都體會成功的喜悅。)

2、綜合練習

我們現在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塔前,塔的正面有三幅石雕,左面和後面分別有四幅石雕,你知道塔的四周一共有多少塊石雕嗎?

這時老師看見一位老人在苦苦的思索一個問題,你們願意幫助他嗎?

3、提高練習 (教師資格證認定國小數學說課稿:四則混合運算)

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山腳下,馬上就要攀登主峰了,在上山以前,我們需要買一些東西,給你20元錢,面對這麼多商品你能提出那些問題?

(設計意圖:新教材融計算於解決問題之中,這是源於計算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需要,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的,只有在解決問題時才需要計算。因此,混合運算順序的規定,也應是這樣的。我這樣整改情境圖,既便於突出學生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又便於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驗、理解綜合算式與分步算式的聯絡,可以幫助實現在解決問題——用綜合算式——需要運算順序——需要在解決問題情景中去分析運算順序的建構過程,實現計算與應用交融的目的。)

(三)、自主檢測 評價完善

1、自主檢測

現在我們要開始攀登主峰了,道路是崎嶇的,我相信同學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登頂成功,只要細心,你就能行。學生獨立完成習題。

(設計意圖:我這樣設計練習,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2、評價完善

一生彙報答案,其餘自我核對,矯正錯誤。

(設計意圖:我這樣設計練習,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四)、歸納小結 課外延伸

1、歸納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教師適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以情感性和知識性評價。

2、課外延伸

課本第九頁思考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慾望。讓學生把這節課的收穫和尚存在的疑問告訴小組的同伴,針對學生疑問採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給予解決,這樣不但使問題得以解決,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助精神。)

《混合運算》說課稿5

教學目標:

1、體會分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一樣的,會計算分數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2、利用分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每步中的單位“1”的確定。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教圖,紙卡(習題、概念)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入

1、口算(卡片)

1/4×4/5 1/3÷1/12 2/3×9/10 1÷2/3

請生說說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計演算法則。

2、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的複習,只說運算順序,不計算:

35+54+17 16×3÷2 14+25×3 24×(15-12)

回憶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先乘除,後加減;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最後算括號外的。當然簡算時除外。)

3、請找出單位“1”,並說出它們的關係式。

① 五(1)班女生人數點全班人數的5/9。

② 小明體重是爸爸體重的7/10.

③ 梨的重量是蘋果重量的2/3.

同學們,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分數混合運算,學習相關知識,相信大家學完以後一定能順利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板書課題 :分數混合運算(一)

(環節點評:設立這個環節,主要幫助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加深回憶,併為學習分數混合運算而用鋪墊,激發學生對新的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今年的3月份,一位同學家了發生重大事故,聽到這個故事後我們紛紛拿出了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了這個同學。這時有三個小朋友也參加這個活動中來。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1、大黑板出示的例題。。

(1) 小亮捐了12元。

(2) 小紅捐的錢數是小亮的1/3。

(3) 小新捐的錢數是小紅的3/4。

小新捐了多少元?

2、學生談談從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資訊。

從圖可獲取的資訊有:A小亮捐了12元;B小紅捐的錢數是小亮的1/3;C小新捐的錢數是小紅的3/4。(請兩至四位學生髮言,並用舉手的方式進行檢查全班學生的獲取資訊情況。)

3、當你獲取了這些數學資訊,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呢?(學生髮言提問)

4、生獨立完成,解決問題。小精靈兒童

教師重複問題後,要求學生:

(1) 獨立思考,找單位“1”,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

(2) 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

(3) 與同桌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列式以及結果。

4、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反饋解答情況

(1)根據問題分析數學資訊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生:求小新捐了多少元?

師:下面我們就來根據問題分析已知的數學資訊。

請同學們找到跟求小新捐的錢數有密切聯絡的數學資訊,把它讀出來。生:小新捐的錢數是小紅捐的2/3。

也就是說要求小新捐多少元,得先求到什麼?

生:要先求到小紅捐多少元?。

那麼請把跟求小紅捐的錢數有密切聯絡的數學資訊讀出來。

生:小紅捐的'錢數是小亮的1/3。

通過讀題我們已經知道了小亮捐12元。那麼也就是說小紅捐的錢數是多少元的1/3呢?

生:是12元的三分之一。

(2)引導提問

小紅捐的錢數是小亮的1/3,這裡的1/3表示什麼?

生:表示把小亮捐的錢數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1/3。

這裡的單位“1”是誰?

生:小亮捐的錢數。

可以怎樣畫線段圖來表示這樣的數量關係。生獨立畫圖後,師示範板書該線段圖。

生:12×1/3=小紅捐的錢數

那麼你可以求出小紅捐的錢數了嗎?

生:12×1/3=4(元)

你能畫線段圖來表示這樣的數量關係嗎?

生:4×3/4=小新捐的錢數

那麼你可以求出小新捐的錢數了嗎?

生:4×3/4=3(元)

(3)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的探討。

下面誰來說說自己怎樣列式的。

觀察綜合算式,你發現它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混合運算有什麼不同。生:它是分數的混合運算。

針對綜合算式,結合綜合算式每一步的意義來說一說是怎麼計算的。

同學們認為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有什麼聯絡呢。生: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

先乘除後加減,在同級運算中,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當然如果有簡便演算法的除外。

接著結合例題,說明分數連乘時,可以同時進行約分。注意書寫格式。

5、課堂小結,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

(環節點評: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緊扣重點讓學生掌握計算分數混合運算的方法,突出難點:學會找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每一步中的單位“1”的確定。並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分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79頁中“試一試”中的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之後請學生上來板演,並點評。

2、出示帶有括號的分數混合運算,讓學生課後思考解決方法。

3、佈置作業。書本P79頁練一練中的第1題前四小題;第2題。

(環節點評: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生對新學的知識加深認識,加深運用,同時佈置有課後思考作業和課堂作業,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板書設計:分數混合運算(一)

小紅捐的錢數=小亮捐的錢數×1/3

=12×1/3=4(元)

小新捐的錢數=小紅捐的錢數×3/4

=4×3/4=3(元)

綜合列式:12×1/3×3/4

=4×3/4

=3(元)

答:小新捐了3元。

分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教學反思

優點:

1、關注學生的學情

學生在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時,自覺地利用了分數(一步計算)的解答方法,通過畫示意圖、寫等量關係、找到了解題步驟與關鍵,通過由先分步,再列出綜合算式這一過程,學生很自然地將“整數的運算順序”遷移到“分數的運算順序”,這足以說明學生有自己豐富的數學現實,並能用之進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注重對學生的課堂生成的及時捕捉和對比反饋,讓學生在觀察、交流、比較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連乘、連除或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注意格式的規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2、重視數學的體驗發展提升數學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去應用,從而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如在“通過畫示意圖,列分步、綜合算式,著重說明綜合算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從而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運算順序”這個環節上和通過讓學生分組解答不同的提問,回答這道題要先求什麼等思維活動,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在學完本節課後,讓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穫,使學生又體驗到豐富的數學內容,而且在這種氛圍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也達到了和諧統一。

3、能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索與交流

我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的基礎上開展探索與交流,鼓勵學生在嘗試、交流中學會分數連乘、連除或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及其方法,體會一次性約分可使計算相對簡便。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分數運算。

不足:

1、教師放手不夠,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觀察、思考、比較、分析,和充分表達的時間,更好地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2、教師在教學中對電腦操作不熟練,所以造成一些時間的浪費,影響了學生的情緒,也影響了老師的情緒。

《混合運算》說課稿6

教學過程

一、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你們仔細觀察,商店裡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根據圖中提供的資訊,結 合你的購物經驗,你能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嗎?

一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課件出示:小軍說:"買3本筆記本和一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

2.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絕大部分學生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彙報,教師相應板書:

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錢?

15+20=35(元)

3.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麼?

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算式呢?

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後板書:5×3+20

4.(教師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在這個綜合算式裡,5×3的積表示什麼?20又表示什麼?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麼意思?

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這一步可以這樣寫:在第二行先寫上等號(為便於第二行的算式與第一行的算式對齊,第二行的等號要寫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寫上第一步的得數,還沒計算的.一步要照抄下來。板書如下(邊板書,邊說明書寫位置):

5×3+20

=15+20

提問:接下來算什麼?得數是多少?該怎麼寫?

指出:第二步要再寫等號,等號與上面的等號對齊,然後在等號後面寫出得數。

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

5×3+20

= 15+20

=35(元)

5.提問:如果我們把綜合算式列成這樣:20+5×3,可以嗎?

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個書包和3本筆記本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在這個綜合算式裡,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為什麼也要先算5×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

①20+5×3 ②20+5×3

=15+20 =25×3

=35(元) =75(元)

③20+5×3 ④20+5×3

=15 =20+15

=35(元) =35(元)

6.出示學生作業,並逐一講評。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你認為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7.比較5×3+20和20+5×3

=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裡,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後,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髮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三、探討合有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談話: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軍解決了問題,小軍謝謝你們。(同時課件出示:小晴說:我也想請你們幫忙,我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誰能幫我計算出"應找回多少元"呢?)

誰先說說準備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們是怎樣列出綜合算式的?為什麼?

談話: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與前面的綜合算式比較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計算?現在你能用脫式進行計算嗎?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據學生的計算情況,相應進行討論評價。

3.提問性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要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二、三兩個教學環節中,把書中"想想做做"的第2題與學生脫式計算的錯誤資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對錯誤資源的交流、比較、反思中,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達成共識。這種經歷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學生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應用鞏固,提高能力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最後交流計算結果,並指名說說為什麼這樣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比較每組中兩題的運算順序有什麼不同?

學生進行脫式計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再次比較:每組中兩題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

為什麼計算結果會不同?

3.談話:"算24點"遊戲是我國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用三張牌來玩"算24點;"的遊戲怎樣?

第一次遊戲:呈現三張撲克牌:2、4、10.

待學生列出:2×10+4和4+2×10之後,教師追問:兩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嗎?為什麼?

小結: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時,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遊戲:再呈現三張撲克牌:4、4、7.

提問:這道題我們也可以列出兩道算式嗎?為什麼?

4×7-4的算式中,我們應該先算什麼?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是用什麼方式學到運算順序的?

混合運算是否只有這些?大家還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回答)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繼續去學習和探索,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混合運算》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林甸縣第四中學國小部的教師陳敏,我說課的課題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一)》,我將從以下九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十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是在五年級上冊學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和本冊第一單元學了分數乘法與第三單元分數除法的內容後的一節新內容,是為後面學習分數乘法的運算律以及解答有關分數混合運算問題作好準備的。教材在安排分數混合運算時,先通過創設情境,發現數字資訊,根據這些數字資訊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引出分數混合運算,從而使學生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方法。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所以理解應用題,通過畫線段圖分析的數量關係,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是這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學生列出算式時先分步計算藉助的是學生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再列綜合算式,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體會到分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改變以往單純從計算中講授分數混合的運算順序,還有利於學生掌握接受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因此,體會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也是這節課的重點。教參鼓勵用兩課時完成新課,我在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在情境體會分數混合運算順序,掌握運算方法。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混合運算,分數乘除法,對演算法不再陌生。但線段圖是第一次接觸,觀察和理解有一定困難。通過一年多的有效課堂改革的訓練,他們預習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增強。因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做好預習,創設平等寬鬆的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是一樣的,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分數乘、除法的數量關係,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分析數量關係,畫示意圖、說等量關係等數學活動過程,學會建立解決問題模式。

2、藉助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會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在探索、分析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並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掌握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四、說教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演算法之間的聯絡,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3、對問題的解決加以解釋,即航模小組有3人。

五、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六、說設計思路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前,我依據新課程所倡導地教育理念,精心設計導學單,在“舊知鋪墊”部分動了很多腦筋:通過混合運算,引導學生回憶整數混合運算順序;通過分數乘除法計算,回憶計算方法;創造性地把例題分解成兩道小題,這樣的設計,為學生順利學習新知打下鋪墊。在新知探究階段,我以導學單為抓手,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充分利用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讓學生自主列出算式進行計算,再對問題的解決組織討論加以解釋和交流演算法之間的聯絡,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做好角色轉換。

七、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檢查導學單舊知鋪墊部分。

1、直接寫出答案,回顧以前學習的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

2、整數連乘,體會同一級運算的順序。

3、說一說下列各分數的具體含義,找單位“1”畫線段圖,說數量關係,再列式:

4、引入:剛才我們複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有關分數乘除法的知識。這節課將繼續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板書:分數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通過對整數四則混合運——說運算順序,再計算的複習,引起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知識的積極回憶,使學生自然“遷移”過渡到本節課來,打牢學習的基礎,以便順利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學中切實地複習那些在學生知識結構中對學習新知識能提供幫助的舊知識,由舊引新,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

2、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問題。

3、畫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題意。

(請生思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計算的?)(分數的混合運算的書寫格式還可以怎樣寫?)

孩子們,請看下面這幅圖,你能獨立解答嗎?

(改變題裡的條件與問題,讓學生讀題,分析條件與問題,找出解題的方法)

4、小結:

《混合運算》說課稿8

一、說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教材內容所處的地位:本單元教學異分母加、減法以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知識既是分數加、減運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因此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關鍵是把要相異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過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後按照整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進行計算。在對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單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個整體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單位“1”,然後利用分數的知識來解答。在分數的計算過程中,整數的運演算法則同樣適用,例如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這些規律的使用能使分數加、減運算更加簡便,應注意使用。

3、教材的重難點:

(1)能運用運演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什麼時候一次通分好,什麼時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數混合運算的法則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絡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設計理念

(1)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並且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穫。

(3)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演算法之間的聯絡,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式

一)鋪墊準備: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新課匯入:這節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師提問:回憶一下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遇到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裡面的。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開啟書136頁讀一下第一段的文字、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為了簡便,幾個分數可以一次通分,然後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1、出示例1:計算

2、觀察算式:這是一個加減混合運算的等式;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演算法:第二種演算法:

思考:這兩種演算法有什麼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麼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麼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1、填空。【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沒有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後算______________、

2、計算。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採用有意義的接受方式教學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人為規定的知識(儘管這種規定也賦予了它一定的實際意義),因此,在教學本例的知識點“運算順序”時,直接告訴學生,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引導學生將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運算中來。

2、關注理解題意的教學。

本例的兩個例子,均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其內容,因此,讓學生讀懂表格的意思是本例教學的首要環節。在學生理解了題意的基礎上再來列式解答。

3、根據分母的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是分步通分好還是一次通分好,應根據分母的特點合理作出判斷。同時指出,通分的過程,熟練了以後可以不寫,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4、培養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步驟在兩步以上,學生在按步寫出每一次計算的過程時,應嚴格要求按教科書中呈現的格式書寫,等號一律對齊,分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提醒學生,最後的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

《混合運算》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下第一單元《四則混合運算》例4(兩個商(積)之和(差)的混合運算)。例4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混合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2、本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3)、通過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協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3、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並結合解決問題教學的特點,我認為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演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演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髮展為本。

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易於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並體會學習的樂趣。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三、教學程式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還記得“冰雪天地遊樂場”嗎?前兩天我們曾去過滑冰區,也到過滑雪區,在那裡探索過不少的數學問題。今天咱們到冰雕區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區裡的數學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冰雕區的場景)

你從圖中瞭解了哪些數學資訊?(這裡給出的資訊是:冰雕區上午有遊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遊客需要一名保潔員。)

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有:冰雕區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今天一共有多少名遊客?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

(對於前面的幾個一步計算的問題在學生邊提出問題的時候邊請其他學生解決,最後的一個問題需要好幾步才能解決,那我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決問題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特徵,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材料資訊,留足思維的時空,組織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交流、討論等方法,自主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自己的認識結構。

通過怎樣解決“下午要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算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呢?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算式。這時候教師通過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請學生上來板書算式,出現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後請板書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請其他的學生來猜猜這位同學的思考過程。

比較2和3兩個算式:這兩個算式的不同?請學生具體解釋一下270-180為什麼要用括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是不同的。

(再請學生分別說說這兩個算式的計算過程,每一步的含義。)

更多相關的國小數學說課稿推薦:

國小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角的度量》

國小數學說課稿《分數的初步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國小數學面試說課稿《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

小結: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當你列出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與實際需要的運算順序不相符時,就用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號)這樣的算式中先算什麼?按照混合運算順序的規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這部分就要用括號把這一步括起來。這個算式才正確表示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闡述自己得出的結論探究過程及疑難問題。然後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個體發言、小組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進行辨析評價,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穩定和完善。)

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

此環節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挖掘並提供創新素材:設計有針對性、代表性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與提高。

練習形式:

(一)、鞏固練習

1、11頁做一做請同學們認真看題,弄清楚題中的資訊和問題,分析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再列式計算。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饋

2、錯例分析,提高解題的能力

(二)、變式練習

把下面的三個算式列成一個綜合算式

120+180=300300÷6=5050×26=1300

(三)、發展練習

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號,運算順序得到改變,在改變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140÷4+3×2

(1)使運算順序為加法、除法、乘法,在什麼位置添上括號。

(2)使運算順序為乘法、加法、除法,在什麼位置添上括號。

(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知識,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揭示課題)你有什麼收穫?在計算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評價:首先自評,你對自己學得怎麼樣?接著生生互評。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更多相關的國小數學說課稿推薦:

國小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角的度量》

國小數學說課稿《分數的初步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國小數學面試說課稿《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

《混合運算》說課稿10

各位老師晚上好,《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國中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二章的內容。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本節中的第三課時。下面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運算是國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更作為其基礎的內容。而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和小數的互換以及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一般順序後,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的運算中,使得分數運算更為簡便化、從而提高運算的準確率,也為學生的日後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 學生分析

對於進入國中學習不久的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還處於國小學習和中學學習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處於一個啟蒙階段,但他們有著很強的求知慾、探索欲以及表現欲。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適當的擴大了學生的參與度以及探究空間。

三、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獲得並掌握分數的運算律,使得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簡便化,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從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觀察、分析能力,進而理解選用合理方法的重要性。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相互合作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在學生的積極探究和教師的正確引導後功克本節課的難點:獲得並掌握分數的運算定律。準確運用適當的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化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方法與學法

教學方法:

傳統的計算題的教學方法多數採用老師講,學生練的方法,雖然這樣的課有一定的練習量,但往往會非常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為使課堂有趣、生動、高效、思維量大,又符合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情緒易於調動,但分析能力還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採用比較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的情景,精心設問,適時、適度採用激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學法:

認知發現法理論強調,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現,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我在這堂課上鼓勵學生自主的觀察、猜測、質疑。並且努力促進學生由被動狀態向主動狀態轉變,學會學習。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六、教學過程

為了切實有效的實現既定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分為如下五個環節。

環節:(一)複習匯入

師:在上新課前面,我們先進行一個計算題比賽,同桌兩位同學比一比誰做的既快又準確。

課前,我準備兩套計算題試卷,同桌的試題是不一樣的,讓他們之間進行比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帶這他(她)為什麼做的比我快的疑問,進入下個環節

環節:(二)發現問題,學習新課

在比較同桌的試卷後同學們會有很多發現和想法。我便提問:“你從這張試卷上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有從表面的這兩張試卷的相同點:有相同的答案、題目有相同的數字;和不同點:括號位置不同、運算順序不同。有想到A卷的每一題可以是B卷中相應的每一題的第二步。有想到那麼整數的整數運算中的加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同樣也適用於分數的計算。更甚者產生聯想整數運算中的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是否也適用於分數?等等,我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最後我才告訴他們整數的運算律同樣適用於分數和小數的運算中,但由於現在我們知識的有限無法證明,在今後的學習中會得以解決。如果學生觀察和質疑沒有發現問題的本質,那我會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他們思考的方向。

環節:(三)試做例題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兩組題目。介於學生在國小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熟悉了整數的運算律,而分數的運算律實際是整數的推廣故第一組例題我採用口答的形式,從而使同學進一步熟悉運算律,並初步體會使用運算律的優越性。

例 1計算: (口答),並說明你用了什麼方法,為什麼這麼做?

而第二組例題是在第一組例題上的提高,題目不再是簡單的套用運算律,而是可以採用多種運算律的例題。但由於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仔細審題,故我讓他們先仔細觀察一段時間(半分鐘),然後再動筆。

師:我們先看半分鐘,然後再動筆做

例2計算:

由於每個同學的觀察方向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每個同學的解題方法也就不同。通過全班的交流,讓每個同學進一步的熟悉運算律,深一步體會到使用運算律的優點。同時感受一題多解——是我們數學學科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同時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一個重要特徵,同時也啟發同學問題有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環節:(四)小組討論

如果學生能將知識轉化為技能,那麼我們老師的教學才可以說是成功的。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試編幾道可利用運算律的分數計算題,同時通過比賽來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也是對他們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對於在編題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讓其他學生幫助來解決,增加他們互助的精神,同時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環節:(五)總結提升

最後同學們以“我今天學會了…”和“在學習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進入一個新的高潮。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整理所學的內容,同時理解不僅在運算過程中可以使用合理的方法,同時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也應選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即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習才會變得輕鬆。

環節:(六)回家作業

這次我給同學們所留的回家作業是用合理的方法計算而這些題就是同學們在課堂上經過小組討論後自己編寫的。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要求他們可以一題多解。

七、關於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和以往一樣,在啟動探究的入口前,由於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能力有限,我為同學們創設了一定的情景。過去我總是循序漸進、有淺入深的提出問題和探究的方向,同學也總是根據我的想法一步步的往前走,缺少了獨立觀察、分析問題的空間。這於我們習慣於指定學生的活動過程有關。而這次我所設計提問的方式有所不同,先給他們一定思考和探究的空間,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觀察和思考,引領他們發現本質問題,從而進入新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綜合能力。

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以學生髮展為本,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所以在最後的實踐中,我採用的學生編題學生解答的形式。以前我們總是出題來提問他們,而今天他們自己間的合作和交流更會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同學的解答和討論更會使他記憶深刻些。同時也可暴露出他們在理解運算律的一些共同的誤區例如:除法有沒有交換律?碰到使用結合律的過程中前面是減號這麼辦?等等。

放手後,這節課讓我看到了學生們的聰明才智,擴大了思考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自主的學習,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思想和創造才能。

《混合運算》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資訊窗四第一個紅點的內容:《分數乘除混合運算》。

分數乘除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和整數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之後進行教學的,本課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既為學生提供練習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機會,又為學生後續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與分數有關實際問題作準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標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掌握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並能用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對計算方法的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綜合能力。

(3)通過參予數學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用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難點是利用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時緊密聯絡乘除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並加強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是突破本課重點難點關鍵之所在。

教學方法:

五年級學生的思維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創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級學生有所增強。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基於以上認識,我在本節課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以教材的情境設計為依託,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對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關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問題意識。

(2)探究研討法: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理清數量關係,藉助已有的學習經驗,經過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等一系列活動,發現規律,理解分數乘除混合運算問題的意義,探索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3)合作學習法:在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為每位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充分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五年級學生在觀察、分析、對比、歸納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本節課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使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動建構之上,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預計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容易把絕對量和相對量的含義相混淆,因此在教學時要加強兩個量區分的練習,讓學生分清兩種量的異同,達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上課伊始,先提出兩個問題:

1、分數可以表示什麼?試舉例說明。

2、整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對於問題1,要讓學生明確分數可以表示具體數量,如2/5千克、3/8米等,這裡的分數表示的是絕對量;分數還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一種關係,如甲是乙的2/3、楊樹是棵樹是柳樹的3/7等,這裡分數表示的是相對量。在學生理解了絕對量和相對量的概念後再出示幾組練習讓學生進行區分。

通過問題2的複習,讓學生了解整數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當學生回答計算整數乘除混合運算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時提問學生:分數乘除混合運算也能按這樣的嗎?

這一環節由舊知引入,溫故引新,既為新知的學習鋪路搭橋,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此環節分三個步驟。

步驟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匯入新課後及時出示課本情境圖:布藝興趣小組用6米布製作一批帽子,每頂帽子用布2/5米。將這些帽子的2/3送給幼兒園。

指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回答:情境圖中提供了哪些數學資訊?根據這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在提出數學問題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如:這些布能製作多少頂帽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列式。再進一步啟發學生: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兩步計算的問題,要鼓勵、引導他們提出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該環節從學生熟悉的環境入手,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獲取資訊,引導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步驟二:自主嘗試,解決問題

當學生提出送給幼兒園多少頂?的問題時出示:布衣小組用6米布做帽子,每頂帽子用布2/5米。將這些帽子的2/3送給幼兒園,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重點要解決這個問題。

1、明確解題思路:

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說一說你的解題思路。

學生思考後集體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因為送給幼兒園的帽子佔這些帽子的2/3,所以,要求送給幼兒園多少頂帽子,應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頂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幾個2/5米應該用除法來算。而求送給幼兒園的帽子有多少頂,就是求帽子總數的2/3是多少,應該用乘法來算。

藉助線段圖分析題意,並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6米里面有幾個2/5米?用除法計算?

要讓學生明確求6米里面有幾個2/5米?裡面的6米與2/5米是兩個絕對量,這兩個量之間是包含除的關係,所以要用除法計算。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分數乘除混合運算》說課稿在這裡藉助直觀演示,並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明確解題思路,搞清各數量間的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做好準備。

2、自主解決問題:

明確解題思路後,啟發學生探索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學生時間讓其進行獨立列式。師巡視並指導。

學生可能選擇列分步算式和列綜合算式解答這個問題。分別指一名同學到展臺前進行思路分析和計算方法的介紹:

第一種:62/5=15(頂)152/3=10(頂)

第二種:62/52/3=65/22/3=10(頂)

此處給學生創造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嘗試自己來解決問題,體會成功的快樂。

步驟三:觀察比較,合作探究

仔細觀察兩位同學的演算法,看看有什麼不同之處?

第一種是求解這道題的分步列式方法,第二種是列綜合算式解答的算式。引導學生對比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讓學生體會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組織學生討論: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歸納:分數乘除混合運算中,遇到除以一個數時,只要乘以這個數的倒數,就可以把乘除混合運算轉化為分數連乘,再按照分數連乘的方法進行計算。

經過計算,你有什麼經驗要和同學們分享?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此處我儘量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講解、討論、對比、分析,再通過同伴間的互相交流,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

三、分層練習,鞏固應用

本課練習的設計以趣味性和層次性為原則,分別安排了基礎性練習、拓展性練習和趣味性練習,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1、基礎性練習:做課本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演算法,目的是鞏固演算法,反饋學習效果。

2、拓展性練習:自主練習第2題、第4題,讓學生嘗試自主解決,全班交流,說出自己解決問題時的思路。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趣味性練習:自主練習第5題。解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問題,這樣的練習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便於學生理解題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把學習活動推向高潮。

此處通過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歸類練習,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能讓學生通過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和算理,形成清晰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課堂小結:

到此,本課知識已經學完,通過看書質疑進行小結,讓學生交流應該如何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整理,通過自評或他評,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

我的說課結束了,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混合運算》說課稿1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國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的乘除混合運算。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即說教材、說教學法、說教學過程的設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本節課的理解與設計。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是國中教學運算中地較重要的內容之一,有理數的乘除混合運算是本章的重點之一

一、說教材: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能按照有理數的運算順序,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混合運算.

2、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算能力.

3、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在計算前認真審題,確定運算順序,計算中按步驟審慎進行,最後要驗算的好的習慣.

4、美育滲透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會認識到國小算術裡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同樣適用於有理數系,學生會感受到知識的普適性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運算有理數的乘除混合運演算法則

難點:掌握有理數的乘除混合運演算法則,尤其是理解運算中的順序

二、說教法

本節課學習新課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尊循教師為學習的領導者,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我盡力引導學生為知識的發展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法

學習突出自主學習,發現。知識是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獲得學生在學習中總結有理數的混合運演算法則

四、說教學過程

(1)、溫故知新

複習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以及乘方的運算,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為這節課的學習作準備

1、口算

要求學生說出是如何計算的

2、確定下列各式積的符號

要求學生說出確定的方法

3、剛進行了除法的計算,下面的.式子你會算嗎?

(2)、探究新知

1、觀察①以上三個式子與剛剛計算的式子有什麼區別?包含了那些運算?

②說說以上每個式子的運算順序

③對於第三個式子能否先算

2、實踐根據以上的運算順序對以上的三個算式進行計算

3、總結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順序

(小組內合作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嘗試計算,小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求解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順序及如何確定結果的符號。)

(3)實踐應用

練習1:觀察下面兩位的解法正確嗎?若不正確,你能發現下面解法問題出在哪裡嗎?

(學生討論發表觀點之後,教師強調指出運算順序的問題和除法不適合運算律的問題)

練習2:生活小應用

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已知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約8844.43米,請用式子表示從山底到山頂下降的溫度,並計算出來。(溫度下降計為記為負,結果精確到0.001)

列式為:8844.43÷100×(-0.6)

(通過此題講解關於生活中用計算器的問題,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如何使用計算器,並強調精確值的問題)

(4)、鞏固訓練

1、填空

①(-1)×(-2)÷(-3)的結果的符號是。

② ÷(-)×0=

③(-2)÷(-3)× =

2、計算

①-3.5 ÷ ×()②(-)×(-)÷(-)÷3

③用計算器計算1.26÷(—15)×80

3、綜合拓展計算

4、總結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

2、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確順序進行

3、如果有括號,就算小括號的再演算法中括號裡的然後算大括號裡的

(5)、板書設計

有理數的乘、除混合運算

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順序:

1、可以按從左到又的順序依次計算。

2、也可以先將除法轉化為乘法。

《混合運算》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六年制國小數學北師大版第十冊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三)》

教材分析:

《分數混合運算(三)》屬於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數與代數》領域在本學段的要求是:學生將進一步學習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及其有關運算,進一步發展數感,初步瞭解負數和方程;開始藉助計算器進行復雜計算和探索數學問題;獲得解決現實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係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複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避免對應用題進行機械的程式化訓練。

本節教材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應用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來解決較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及乘法運算律在分數混合運算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混合運算(一)(二)》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較複雜的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能利用線段圖來分析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將在課堂上覆習舊知接觸新知識的時候,感到學習新知的必要性,並會引起他們認知上的衝突,學生就會藉助生活中較為豐富的經驗和體會,主動在探索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他們進一步探究分數混合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通過畫線段圖解決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學生蒐集到生活中的關於"節約"的資料。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教材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應用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來解決較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及乘法運算律在分數混合運算中的應用

三、說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引舊突新。

情境談話:同學們,十七大的召開使我們看到了國家的進步發展,同時也看到了國家在又好又快的發展的同時倡導大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對於我們國小生能做些什麼呢?(引導學生進入熟悉的生活的節約情境中來。)我們共同來看看小剛家是怎麼做的。

(電腦出示)小剛家八月份用水14噸,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噸?引導學生畫圖幫助解決(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很容易會解決出這一問題。)

(二)創設探索空間,發現解題路徑。

1、搭建探索數學問題的平臺(自己思考)

出示例題:如果條件和問題交換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用水量嗎?

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噸?

(1)引導估算。引導學生估算時提示學生簡單地說出估算的依據。

(2)引導學生髮現,數量關係沒有變,只是未知數發生了變化,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即可把未知條件用字母x來表示。

2.鼓勵學生探索和交流,讓學生充分經歷運用數量關係式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遷移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

組織小組討論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看到不同的數量關係列出的不同方程。培養了學生解題多樣化的能力,同時也強化了乘法分配律在解答實際問題的作用。

3.全班彙報交流。

教師進行鼓勵性評價,並引導學生在數學語言的敘述中,強化數學遷移的理念,提高探索能力。

引導學生評價,學生除了會把未知數帶入原方程理解,還要引導學生用前面估算的結果進行檢驗。強化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碰撞平臺,質疑創新

教師鼓勵質疑並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意見觀點不同方法。

(四)搭建應用平臺,增強應用意識,體現數學價值。

繼續以課前的情境為載體,分別以:

1、基本練、(1)提高計算能力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完成課後練一練第一題和第四題,任選兩題。(2)鞏固新知完成練一練第二題為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2、綜合練。以生活中的節約小竅門為情境設計練習題

(1)"節約用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峰峰家從自家的馬桶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塊磚頭,.原來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50立方分米,現在比原來節約了1/3,你知道放入多大的磚頭嗎?

(2)空調控溫節電竅門。

教室空調設定28度用電10千瓦/小時,如果控溫正負一度可節電2/5.現在設定26度。可節電多少?

3、發展練。業界人士預測,20xx年將成為中國的電子機票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日前大膽地制定了一個時間表:今年電子機票要佔有1/2的市場,20xx年爭取實現4/5,而20xx年底,將完全實現電子機票。電子機票正對傳統的紙張機票進行一次深刻的變革。那麼電子機票究竟可以節約多少呢?

某航空公司20xx年電子機票的成本為17.52億元,比紙製機票節約了31/250. 從你的數學資訊資料中你還能解決哪些問題。

(五)學生小結,昇華情感。 談談本課的收穫。

四、說教學反思: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反思,這一節課的內容,包括三方面:一、用方程解決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二、分數混合運算式題;三、解方程。本節課講第一節課時用方程解決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要突破的難點就是從有分數的句子入手,利用線段圖找到基本的等量關係,一定要理解"比八月份節約了1/7"是和誰比?是誰的1/7呢?利用線段圖來理解。教材前後呼應,先估算,最後進行檢驗。

第二從學生方面反思,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反敘問題認識上的難度,應充分利用線段圖來分析問題,降低認識上的難度。從線段圖上看出來,九月份比八月節約1/7,就是八月份的6/7,也就是八月份的(1-1/7),再來找出等量關係式就容易多了。應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有分數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紮實的掌握這類問題的方法。這節課實施開放性教學,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上的把握,而沒有讓學生研究到一定的深度。

《混合運算》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我的說課流程是: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模式、說教學設計,說板書、說課堂評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個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今後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部分內容一個課時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創設情景,根據中的資訊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體會整數加減混合運算與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聯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或自主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2、難點? 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四)學具準備:教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我準備採取以下教學法: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創設情境法和練習法。通過創設情境、獨立思考、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式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要求,我準備了課件。

三、教學方法

我對本節課採用嘗試探索的教學方法。

1.遷移法。

由於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十分緊密,並且總是相互補充,彼此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運用遷移規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線點,認舊引新。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可以從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中進行遷移。這樣通過知識遷移,最後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發現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個“發現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現方法,發現聯絡,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練習法。

練習可以促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可以進行思維訓練,發展學生智力,還可以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資訊,有效的調控教學過程。本課時的練習,是在例題教學後安排的,有針對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行的題組練習,變式計算練習及綜合性的應用題,通過一系列靈活多樣,一定題量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其計算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四、教學設計

(一)鋪墊舊知,引入新課

我設計了口算、說說下列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三種題目匯入新課,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然後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你認為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之間有聯絡嗎?有什麼樣的聯絡?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作評論)

教師:同學們發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預設5分鐘)

【設計意圖】新課前讓學生對小數加減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關係進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很自然地讓學生去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絡。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出示情境圖,師:從圖中你獲得哪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然後學生提問(對於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教師作出適當評論。)

教師板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 教師提出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小組討論,討論後學生嘗試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5分鐘)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四)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1、待大部分學生完成後,請兩名學生把自己的解答板演到黑板上。組織學生評價:

(1)教師概括:這兩種解答方法的意義不相同,第一種解法是用脫式計算。第二種解法是用豎式計算少

(2)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1: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學生2:數位對齊在進行計算

2、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小林付給售貨員20元,應找回多少錢???

(1)要求學生先分步計算,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學生獨立嘗試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指名說算式,教師板書。學生討論交流。最後師生歸納: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數的運算順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題:7.65+3.72+6.35+6.28.?

(1)學生觀察,你發現這道題有什麼特點?可以簡算?為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7.65和6.35、3.72和6.28可以湊成整數。

(2)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如果發現有沒用簡便演算法的學生,請他(她)上黑板板演出來。再請一名用簡便演算法和學生黑板板演。

待大部分學生完成後,組織學生評價:這兩種演算法哪一種簡便一些?為什麼?

(3)師:比較剛才兩個同學的計算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整數加減法的一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12分鐘)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五)迴歸整理,拓展應用

6.85+4.9+6.07 62.15-8.62-14.7? 26.8+(5.36-3.95)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開放練習”考察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六)課堂總結

我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進行總結,然後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收穫

五、教學反思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評價作用,從內容理解、學習方法、學習感受多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則主要從學生的自學態度、自學方法等方面予以評價。

通過師生評價,使學生對主題內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統。同時,教師針對學生交流反饋中暴露出來的共同疑惑,進行有效整合,通過“點撥昇華”過程的教學,使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產生質的飛躍。

(一)活動過程的評價

本課的主要活動:小剛買書的事情,活動中主要採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活動中,在學生實踐過程中給予評價,比如教師在小組的資料記錄表格中及時評出優良。

(二)知識技能的評價

兩個練習都以生活中的問題為載體,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教師評價時以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情感態度的評價

主要評價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學習興趣的評價,採取學生自評的方式及小組長把本節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評價,督促學生課下積極預習,課上積極回答問題,通過外在的督促,引發內在的學習興趣。

六、說資源開發

課標中指出,要大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便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結合本節課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開發。

1.文字資源

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科書、教師用書、輔助材料等資源,研讀教學內容。本課教材也為課堂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情境圖,便於孩子們發現資訊,展開討論。

2、資訊科技資源

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我認為多媒體教學不應該僅僅成為一種教學手段,而應該成為用於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便於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多媒體教學貫穿於整節課堂。

3.生活資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如:“買書.找錢這樣的生活經驗,這都為本節課提供了生活資源。

4、課堂生成資源。

生成性資源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資源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組討論,師生交流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新結果是本節課的生成性資源。

在練習時,學生的錯題資源也是本節課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混合運算》說課稿15

一、說教學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

二、說教材。

[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整數四則運算的方法,會列分步式解答兩步計算實際問題。這部分內容以小朋友購買食品為素材,在現實情境中分別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懂得含有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2、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4、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學生經過探究學習懂得含有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及遞等式書寫格式。

[教具準備]

課本第31頁習題圖。

三、說教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學生是學習是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讓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習為立足點。將設計以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情境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出示P31主題圖)同學們,你們到萬福隆買過食品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來逛逛萬福隆,櫃檯裡的食品可真不少!請同學們認真看一看,櫃檯裡有哪些食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請看價格表。

根據圖中提供的資訊,結合自己的購物經驗,讓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一個學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首先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段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

為了掌握運算順序,把混合運算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激起學生學習慾望,讓學生髮現方法、總結規律。分為五個步驟:

1、出示:小東“買3個麵包和1盒餅乾,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絕大部分學生可能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彙報,先算3個麵包多少錢?出示算式3×3=9(元)再算一共多少錢?9+4=13(元)

2、看圖解決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麼?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算式呢?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後板書:3×3+4

3、列綜合算式:我手指3×3+4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這個綜合算式裡,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麼意思?讓學生明白綜合算式的意義。我再次總結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向學生介紹遞等式表示方式。接著讓學生用遞等式鞏固練習。

4、方法多樣:如果我們把綜合算式列成這樣:4+3×3,可以嗎?

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盒餅乾和3個麵包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在這個綜合算式裡,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為什麼也要先算3×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生,捕捉錯誤資源。

5、展評作業: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讓學生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裡,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後,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髮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三)探討合有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1、首先談話: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東解決了問題,小東謝謝你們。(同時出示:小晴說:我也想請你們幫忙,我買4袋巧克力,付了50元,誰能幫我計算出“應找回多少元”呢?)

讓學生討論準備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們是怎樣列出綜合算式的?為什麼?

對比方法:此題與前面的綜合算式比較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計算?現在你能用脫式進行計算嗎?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

①50-8×4

②50-8×4=50-32=42×4=18(元)=168(元)

根據學生的計算情況,相應進行討論評價。

3、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要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二、三兩個教學環節中,把書中“想想做做”的第2題與學生脫式計算的錯誤資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對錯誤資源的交流、比較、反思中,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達成共識。這種經歷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學生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4、歸納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請同學們觀察第(1)(2)兩道綜合算式,想一想,它們在計算順序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白:第一個綜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個綜合算式含有乘法和減法,乘法在算式的後面。不管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後,當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減法時,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設計意圖:由於解答這個問題的綜合算式是乘法在後,但要先算乘法,與學生已掌握的從左往右運算的習慣不相同,所以教學的重點放在結合題意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

(四)應用鞏固,提高能力

為了體現數學來源與生活,用與生活的理念,我設計四個層次的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最後交流計算結果,並指名說說為什麼這樣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交流時,要說出各題錯在哪裡。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比一比、說一說每一組算式有什麼不同,應先算哪一步,然後獨立計算。

再次比較:每組中兩題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為什麼計算結果會不同?

4、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5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慾望。)

整節課的設計我是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我通過引導、對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過程。獲得知識體驗。

五、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3×3+450-8×44+3×3=9+4=50-32=4+9=13=18=13

當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減法時,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設計意圖: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一目瞭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0moz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