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三篇

語文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說課稿三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體系:國中九年級語文閱讀要求著重培養一般的閱讀能力。《流逝的古典》作為課外閱讀輔助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功。本課的訓練重點是: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內容:本課表面上是反映古典文化的流逝,其實反映的是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的流逝。以優美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隨著社會進步,古典離我們而去的擔憂,激起人們的思考。

的作用和地位:新課標在實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在現代生活節奏愈來愈快,人心越來越浮躁的時候,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深廣的。同時,這樣一種視角切入人類的生存環境,有利於學生開啟視野,學會多角度觀察、思考社會。

目標制定: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對古典的懷念。

2:情感目標(人文目標):通過對的學習,利用古典詩詞文字之美和所蘊涵的時代精神薰陶感染學生,引發學生對古典文化的熱愛 。

3:能力目標:鞏固運用整體與區域性相結合把握的方法。注重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文的學習重難點是通過對的揣摩朗讀,感悟其中的深意與情感。

二、教法設計

由於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體,具有綜合性與實踐性的特點,根據本文內容,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創新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自讀感悟式,注重學生讀的優化訓練,以讀代講。課堂上提倡自由研討,允許下位置交流意見。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的感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深化對學生心靈的影響。

三、學法設計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國小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自主探究學習理論也認為:“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可見,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根據創新學習的思想,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突出重難點,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學習中的獨特體驗。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精神的。

四、教學準備

為了拓寬課堂,實現生活、語文、課堂的對接,體現大語文觀,實現綜合學習,在上課之前首先佈置兩項任務:

1:收集有關古典詩詞的資料。(可以是文字或朗誦帶等等)

2:仔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詩詞,體會它的意境和生命精神。

教具準備:掃描器、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由匯入新課、學習新課兩個環節組成。我準備用大約一課時時間完成本文教學。

(一)匯入新課

本課匯入,我從學生收集的喜歡的詩詞作品欣賞開始,學生一下子便進入了中心地位,我和同學們一起,共同欣賞、議論詩詞作品,打破了傳統匯入的侷限,創設了一種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空間。與本文的教學、學習思想符合。假如生活中沒有詩詞會怎樣呢?再丟擲這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然後適時拿出本文,看看作者如何思考這的? 這種求知的渴望與需要,產生了學習的強大動力,使學生主動、自覺的進入下一環節------新課的學習。

(二)學習新課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真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轉變師生角色,真正體現師生平等,教學民主。在課堂上,我將作為教學的促進者、參予者,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討論,相機點撥、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根據本文的教學思想及模式,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板塊,在這些板塊的學習中,我將大部分學習的時間都交給了學生,讓他們發揮主動探究、勇於創新及小組、班級合作的精神,通過自己反覆讀書、討論而領悟,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目標。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指讀完一篇後產生的心理感觸,是對課文的整體領悟,是閱讀者主要通過直覺在較短的時間內對課文要點進行大體上的領會和把握。由文題切入整體感知的標題有別於人的姓名,後者標記性強,對應某一個具體的人,並不預示人的品性、思想、感情等;而作為的有機組成部分相當於“眼睛”的標題,有時卻能使人預知作品“心靈”深處諸如內容、情感等某些作為整體而存在的東西。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讀,解決生字詞,提出在讀中發現的問題,在教師的點撥下相互交流討論,實在不能解決的,再留到以後的學習中處理。從整體與區域性的結合中初步把握,初步感受的語言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實現知識目標。

在對進行初步鑽研,有了整體的感知以後,學生們都想更深入的研究,這,就進入了精讀階段。

第二板塊:精讀,理清思路

在這一板塊中,主要是採用抓標誌性詞語,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提出劃分依據,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弄清的結構。側重實現能力目標。

第三板塊:再讀,探究主旨

在這一板塊中,主要是探究本文對古典的懷念到底是對什麼的懷念?標題《流逝的古典》能不能換成<<懷念的古典>>?四人小組討論並提供依據。這個環節主要培養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流逝的不是古典書籍,而是文化產生的平凡生活和寧靜淡泊的心。換言之,流逝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

第四板塊:品讀片斷,賞析感悟

這個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再朗讀的優化訓練,從讀中深化對的感悟。側重於實現情感目標。

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處理讀法。讀書方式不加限定,可自讀,可讀給別人聽,可與同學共同揣摩朗讀,可默讀等。同學們給以評價。

3:質疑:說說現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發現(問題)。

發現教育法認為:“當學生對有了深刻的理解後,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較為典型的問題,而學生對於自己的問題總是有更大的興趣,又將主動回到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說:“學成於思,思源於疑”,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是思維的火花,是進步的階梯,更是成功的關鍵!在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鑽研後,請學生自由提問,相互質疑問難。打破思維束縛,讓每一個學生自由、充分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通過探究性、創造性、多角度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與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受到了情感薰陶,享受到了審美樂趣。我將無比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與理解,並將給以高度的評價與鼓勵。

現在我說說本文的教學構想與板書,本文我摒棄了教師的詳細分析、講解,側重於展現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側重學生自讀感悟與探究。以學生的思想為課堂主線,以學生活動為課堂主體。因而,本文的教學要求教師參預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與主體。因而,我的板書以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為主,利用多媒體手段代替了傳統板書,使傳統板書之不能成為了可能。板書同時也具有了強大的評價功能與教學功能。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帶著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祕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祕。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形式。

2、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物件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說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裡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字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說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說教學方法

(一)從學情出發,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材施教。

其次採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充分預習課文。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字身出發,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資訊。但由於說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製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說教學程式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

(設計依據: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匯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祝》,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

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思考——發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學生先討論,再發表自方觀點)

(四)、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五)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舒暢。

2、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於人的健康。

六、說板書設計

白蟻顫動上顎表緊急意義

蝙蝠藉助聲納察知周圍事物

動物的音樂,猩猩拍打胸脯作某種交談,尊重善待

鳥類歌聲中有豐富的含義,任何生命

這個世界的音樂

人類的音樂,本能生命的表現形式

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一篇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這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全文。

2、語感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4、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說設計理念】

1、調整師與生的關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的,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特別是起始年級,就更要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語言特徵和價值觀念,想兒童之所想,樂兒童之所樂,把學生視為平等的學習夥伴。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本著一個“成為孩子們學習時的夥伴,玩耍時的朋友”的指導思想,從教學程式的設計,到課堂用語和肢體動作的運用,都力求讓自己更兒童化。

2、更新教與學的方法:

“教與學”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關鍵詞,怎樣讓如今的課堂成為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體現創意的課堂,更需要在“教與學”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創設情境,遊戲活動等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學的方面,我則更提倡個性化的學習,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說教法】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說學法】

1、學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們的,歡樂是孩子們的,夢想是孩子們的。孩子們對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夏天是炎熱的,知了在樹上唱歌;荷花展開了笑臉;小夥伴們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許多客觀事物,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和一些現象,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範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絡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我所執教的班級的學生喜歡閱讀,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部分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稚嫩的見解。個別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為模糊。

2、定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識水平,因此確定運用“自主嘗試讀──分角色讀──自我展示讀──創造性的讀──師生合作讀──分組合作讀──表演練習說”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

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熟讀能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

【說教學程式】

玩的教育在課堂,語文課堂如何玩起來,更值得我們去嘗試。在這節課,為了讓課堂“活”起來,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都圍繞“玩”這個字來進行。

我的課前準備是玩,玩手工製作,我和學生都動手製作一片大荷葉,學生不會做的可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哥哥姐姐幫忙。

我的教學程式是:

第一步簡練揭題,匯入新課,在板書課題的同時複習“荷葉”二字。識字要寓於閱讀之中,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掌握音形義的過程。我在這節課中,隨著每一個環節都會複習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接下來我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嗎?”我說這節課要好好的和小朋友們玩一下。然後請小朋友把自己做的大荷葉拿出來,戴在頭上。這時候說:“哇,小朋友們都像小魚兒一樣,把荷葉當成自己的涼傘了!大朋友也有涼傘呢,你們看!”並展示我自己做的大荷葉,先戴頭上,然後鋪在地上。在小朋友們驚歎的時候,我走上荷葉,聯絡課文內容邊演邊講“我是一顆小水珠,荷葉是我的大搖籃。我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大眼睛。”小朋友們看了之後都會說好玩,都想上臺來表演,這時候就說:“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課文讀好,最好能夠記住課文中的句子。大朋友要仔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讀得又好,大朋友就請他到臺上來表演。好了,開始練習朗讀吧。“學生開始反覆讀課文,這就是學生在這節課的第一次讀──自主嘗試讀。

請學生停下之後我說:“小朋友們,課文裡向我們介紹了小水珠、小蜻蜓等好幾個小夥伴,你喜歡哪一個呢?”學生會爭先恐後的說我喜歡誰我又喜歡誰呀,我這時候就說:“你喜歡哪個小夥伴,就讀寫那個小夥伴的那一段課文。待會兒你就給大家介紹你喜歡的這個小夥伴。不過,別管讀哪一段,都要先讀讀課文的第一句話。開始吧。”學生開始分角色讀課文,這是第二次讀。

學生讀完後我就問:“誰來介紹小水珠?”開始第三次讀──自我展示讀。學生在讀的時候,我不斷的指導,要求讀正確、流利,再要求學生帶上表情有感情的讀。接著請一個學生介紹小蜻蜓,在這一部分複習“翅膀”二字。這時候如果有小朋友會邊讀邊用雙手做展翅動作,就可以要求學生再自由讀一次課文,看看誰能來個創造性的朗讀。

學生再次讀之後,輪到介紹小青蛙的小朋友在讀完小青蛙那一段後會給加上幾聲“呱,呱,呱!”全班一定響起笑聲、掌聲。這時候鼓勵全班都來當一次大歌星,都來創造性的讀一讀課文。接著介紹小魚兒的小朋友會用翻動手掌再加上幾聲“譁,譁,譁。”來創造性的讀,我就指導他動作輕柔一些。回過頭來看小水珠,問學生該用什麼動作,這時候學生就想起了我要他們帶來的玻璃球,拿出來放在荷葉上,邊做動作邊讀,很有興趣地練習。這一部分就是第四次讀,是創造性的讀。

小朋友們會越來越感到課文的有趣,讀的越來越認真,這時候我就說:“小朋友們讀得非常認真。下面大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記住這些內容。我說課文每句話的前面,你們往下接,不準看書。行嗎?”“不要忘了加上表情和動作哦!”開始第五次讀──師生合作讀,同時可以再複習幾個生字。

小朋友們把課文讀得很好了,動作、表情也不錯了,接著該上臺表演了。我就拿出準備好的頭飾,再說要求:“表演時除了要有動作和表演,還要有臺詞,但是不準看書。你們可以用書上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你認為怎麼好就怎麼說。”然後要求他們分組準備,想表演誰的就跟想表演誰的坐到一起,各組合作幹好兩件事:

第一、小組內表演比賽,選出一個表演最棒的上臺表演;選好後大家都要幫助他出點子,讓他表演的更好,特別是要幫他記住生字。

第二、從課文中找到一些問題,準備向別的小組表演的小朋友提問,看誰問的最有水平,當一位善於提問的記者。學生再次讀課文,練臺詞。這次是第六次讀──分組合作讀。

學生準備的差不多了,就上臺表演了,我要求表演的的同學把自己的生字卡帶上,表演後,“記者們”要考考表演者的生字。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我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用上禮貌用語。這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是最後的表演練習說部分。在這一部分不但可以複習第一

課時學過的所有生字,以前學過的生字也能複習一些。

這節課的寫字教學我準備讓學生學寫“朵”、“機”“我”三個字,寫之前首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佔格特點。提問:“‘朵’字上邊是個‘幾’嗎?”學生會回答:“不是。沒有鉤。”接著請小朋友們再寫一個飛機的“機”字,要注意這個字的右邊可是個“幾”字,有鉤的!還要注意鉤的寫法。然後請小朋友們再寫一個“我”字。這個字很難寫,建議小朋友們先在書上描一遍,記住斜鉤是怎麼寫的,然後再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很多小朋友已經很熟悉課文了,這時候請小朋友們試背課文,再要求他們有感情的把課文齊背下來。學生很有興趣的充滿成就感的把課文背下來,最後會再可愛的舉起小手大喊一個“耶──!”這時候該下課了,小朋友們還想玩,我就佈置作業說:“回家還能玩,玩什麼呢,玩畫畫。畫一個大荷葉。怎麼玩呢?你想把荷葉當作自己的什麼,就把你想的寫到你畫的大荷葉上,然後再像水珠、蜻蜓等小夥伴一樣表演表演,好嗎?”

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中一層進一層,一環扣一環,其宗旨都是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味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最後說說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由於本人蔘加工作才幾年,經驗不足,在本節課的設計中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01x5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