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日記 >

【精華】成長日記六篇

【精華】成長日記六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日記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成長日記六篇

成長日記 篇1

5月23日 星期一 晴

真著急呀,小白睡的桑葉床還沒有從盒子上脫落下來。媽媽也很著急,猶豫再三,決定助小白一臂之力。用手輕輕地把桑葉拉下來。仔細一看,發現它結的繭基本上是成不規則的筒狀,從筒的一端往裡看,發現裡邊黃黃的。啊,不好,怪不得小白的繭子遲遲未掉,應該已經變成蠶蛹了。因為媽媽見過賣蠶的老奶奶賣的蠶裡邊有蛹就是黃色的。是不是小白已經變成蛹了?嗚嗚……,我的小白!

5月2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媽媽一接我,就告訴我說:“兒子,媽媽今天上網查了一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才知道蠶吐絲後都會變成蛹。” “是嗎?”我問媽媽:“那麼小白是不是還能結成繭子?”媽媽接著說:“如果不被幹擾的話,蠶蛹就變成了蠶蛾。所以,小白就是變成了蠶蛹也是正常的。”

5月25日 星期三 晴

小白依然安靜地躺在盒子裡,做著它的美夢。

5月26日 星期四 晴

放學回到家,我又去拜訪我的蠶寶寶。哇!一隻潔白的小飛蛾靜靜的停在盒子裡,小黑的繭子旁邊。好漂亮的蠶蛾!“媽媽,小黑變成蠶蛾了!快來看呀!”我喊著媽媽。媽媽跑過來,這時的小黑還扇動了一下翅膀。“喲,它還會跳舞呢!”媽媽笑著說。媽媽又輕輕拿出小黑的繭子,從它的一端往裡看,裡面是黃色的——蠶褪下來的皮。看來蠶真的都要變成蠶蛹。我們冤枉小白了!

5月27日 星期五 小雨轉陰

今天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樣來看我的`蠶寶寶。看著盒子裡的變化,我的眼睛是越睜越大:兩隻漂亮的蠶蛾停在那裡。接著我的嘴巴就再也合不攏了,對著廚房喊道:“媽媽,小白也變成蠶蛾了!”我的話音剛落,媽媽就跑了過來:“真的?”“嗯。小白也結繭成功了!”我高興地告訴媽媽。看著小白結成的近乎筒狀的繭子,媽媽說:“看起來小白結的繭子有點怪哦。”

成長日記 篇2

這一生有你,痛一點也願意,

——題記

序幕

今年我6歲。

我是個不愛講話的孩子,在學校老是受人欺負。

記得剛開學的那天,我帶著新買的故事書到學校,找到班上,隨便尋了個座位坐下。故事書上色彩斑斕的圖案吸引了我旁邊的人,他們向我借,我便借給他們了。

突然看到有一雙腳停在我的桌前,我抬頭看,一個漂亮的小女生站在我面前,她問我:“介意我和你坐同桌嗎?”她的聲音很好聽,我毫不遲疑的點頭答應了。她坐定後就開始埋頭整理她的書包了。

我趴在桌子上,眼睛直望著地上,一雙腳停留在我的視線裡,“喂”,他冷冷的叫道。我抬頭看他,他昂著頭,以驕傲的姿勢俯視我,“這是你的書吧,我把它弄壞了。”我猛的看到那本扔在我桌上的,分成了幾份的故事書,眼淚慢慢地順著臉頰流下來。他看到我哭了,就開始手忙腳亂卻有故作鎮定地說:“哭什麼!我只是覺得這樣看比較方便而已,你看,每一份都是一個故事啊。反正,東西給你了,愛要不要!”“你什麼意思!把人家的東西弄壞了還這麼理直氣壯!”我的新同桌突然站起來,“你必須給她道歉!”

他突然慌了,於是白了我一眼就轉身走了。

我的同桌拿起那些零零碎碎的紙,很認真的用膠布粘起來,一邊粘一邊說:“別傷心了,他也許不是故意的,你看我都幫你把他罵走了,不要生氣了啊。”我看著她長長的睫毛和大大的、水靈靈的眼睛,突然覺得很安心。

我們聊得很開心,我知道她叫亦舟,他叫穆緇,亦舟知道我叫依樺。我和舟是最好的朋友,亦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朋友,而穆緇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敵人。

[我們的童年]

我和亦舟是同桌,我們每天都會一起進教室,一起離開學校,我們約定一定做一輩子的朋友。

我不善言辭,而亦舟卻能出口成章,但亦舟並不覺得有什麼隔閡,反而教我怎麼與人交往,我因此擁有了一個巨大的人際圈,而那個欺負過我的`穆緇自然不在其中。

亦舟說:“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那是最不明智的選擇。”我也希望能和穆緇成為朋友,可是他故意疏遠我,我也沒辦法。亦舟對此也無言以對……

煩惱總是不會佔據我們的大腦。不一會兒,我們便又開始沒心沒肺地開懷大笑,唱著我們最愛的歌。

偶爾我們也會在放假的時候互相串串門,躲在自己的房間裡聊天、玩遊戲。

小時侯的我們,那麼天真。

[國中轉折]

亦舟和我說好要考同一個中學,我們都很努力,可是天意弄人,小升中的那場考試中,亦舟頂不住酷暑,發起高燒,導致發揮失常。雖然我們還是在同一個學校,可她在三樓,我在二樓。後來,我才知道,穆緇在一樓。

我們三個人真是太有意思了呵……

更讓我無奈的事情發生了,學校裡挑了六個班另起爐灶,成為一所新學校,而亦舟沒有和我一起去。

在那所寂寞的新學校裡,我看到了一個我並不怎麼想看到的人——穆緇。他也在這裡,我們沒有打過招呼,走在校園裡,也好像是陌生人。唉,亦舟,我好想你。

大概過了一年,亦舟如我所願的來到這所學校來陪我,儘管我們不在同一個班,但每天見面,我已經心滿意足。

時間,如同夜裡的流星,轉瞬即逝。

我和亦舟又同時面臨對於高中的抉擇,這次,是我不講義氣,離開了她。

[高中的跌宕起伏]

我承認,我是個很優柔寡斷的人,也是個被命運捉弄的人。

我曾想,遠遠地離開這個小城鎮,去那個嚮往已久的城市裡眺望我的未來。可是,我不明就裡地來了又回。

在那所高中裡,我再次看到了一個人——穆緇。怎麼就這麼巧呢?

我和穆緇在隔壁班,我們每天都會見到,似乎是一種緣分,我們就該成為好朋友。

因為我們都是外地學生,每週末都會留在學校裡,可是,我們沒有那麼聽話,每個週末,我們都會叫上一兩個朋友,大家一起出校玩,漸漸的,我和穆緇開始無話不談,也就意味著,我們是好朋友了。

偶爾,我也會跟穆緇提到亦舟,他還記得:“是那個罵過我的小女生吧,呵,我肯定還記得她啊,太有範兒了!”穆緇總是用這種語氣評價一個人,驕傲得不可一世。

四個月,我覺得,我想念家鄉的一切,在這四個月裡,我不止一次的夢到曾經的幸福和快樂,我不能丟下亦舟,我要回來陪她。

我把這件事告訴穆緇,他驚慌失措的問我為什麼。我只是回答:“你會是我生命裡最美好的過客,我回記得我們曾是朋友。”

就這樣拋下穆緇,我很捨不得,是的,我是個很依賴朋友的人。

[現在的我們]

我已經回來了,現實總是不遂人意,我還是沒有和亦舟在一個班裡,可是,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是可以天天見到對方,快樂還是會在我們的生活裡盪漾,兩個月前離別的傷痛漸漸淡化,或許這就是生活。

現在的我,會懷念從前,但,更珍惜現在。

我珍貴的友情,給了我力量,讓我不顧一切地前進。

不論是亦舟,還是穆緇,他們都成全了我生命裡最美好的片段,不管他們給我的有多痛有多恨有多悲傷,那些,都是成長的詮釋,都是友情的表現,我會好好珍藏每一個關於友情的回憶。很多年以後,朋友依舊是朋友,而戀人不一定是戀人。

成長日記 篇3

日子一天天過去,第三天,小蠶豆發芽了。

此時,蠶豆的顏色已經褪了色,大小也增加了一倍。如果你仔細聞,還會有難聞的氣味。

蠶豆皮上有一條裂縫。裂縫逐漸變得越來越大,露出了小蠶豆的`白面板。雪白的面板上長著一顆小乳牙,就像嬰兒的乳牙。這是剛從蠶豆長出的芽。

兩天後,蠶豆的花蕾長大了。小花蕾尖尖的,光滑如玉,潔白如雪。小嫩芽似乎長得很硬,最後變成了一棵強壯的小苗。

成長日記 篇4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小藍盆中的豆芽,發現豆芽少量挺起了背,雖然下半身還是漩渦形,但是上半身已“改邪歸正”了,可大多數還是直不起腰,我見了,不禁自責:為什麼我總愛多此一舉啊?要是我不這麼做,那小豆芽可能比妹妹的'更高呢!

再看看妹妹的小紅盆,那豆芽高得驚人,最高的已經有十二三釐米了,短的也有七八釐米了,從遠處看,像一片“迷你小森林”原先根部突出的地方,已經成了須,像老爺爺的白鬍子。而我呢,最高也只有七釐米,我真後悔當時的舉動啊!

小豆芽們,你們為什麼不給自己的主人爭點氣呢?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中更多的奧祕。

成長日記 篇5

9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媽媽在廚房做菜,咔嚓咔嚓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裡。我想,媽媽到底在做什麼美味佳餚呢?於是,我跑進廚房,只見一塊塊被切成月牙狀的南瓜躺在菜板上,安安穩穩地睡著懶覺。我的視線轉向了一旁的南瓜籽。“媽媽,我可不可以拿走這些南瓜籽?”我懇求道。我媽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於是我抓了一把南瓜籽,來到水龍頭旁給它們洗澡。半分鐘後,一個個灰白色的“小水滴”靠在一起,還挺可愛。我將這些“小水滴”小心翼翼地種在了花盆裡。“希望它們每個都能長成圓圓的小南瓜。”我心裡這樣想著。

9月15日 星期二 晴

這幾天,我不但早起給南瓜籽澆水,施肥,還捉了蚯蚓給它們鬆土呢!不過,花盆裡依然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連一點點綠色都看不到。

“難道這些種子被鳥吃了?”我有點納悶。希望不會,沒準是它們正在睡懶覺,真希望太陽公公能把它們叫醒!

9月19日 星期六 晴

“哇!發芽了!我的南瓜籽發芽了!”我興奮地手舞足蹈。我認真地觀察著這些小苗,怎麼看都看不膩!忽然,我發現了一個小苗被壓在枯樹葉底下。它艱難地探出一點頭請求支援,可並沒有被家人看到。

就在我剛要伸出手把那片枯樹葉拿走時,遠處傳來一個聲音:“作業寫完了嗎?”不好,是媽媽的'聲音。如果我作業沒寫完的話,她肯定會訓我的。我立馬回答:“馬上,馬上!”然後撲通一聲坐到書桌前的椅子上寫起作業來。

四個半小時後,所有作業都做完了,於是我打算再去看看我的小植物。

等我走到花盆跟前時,下巴都快驚掉了!在短短的四個半小時內,這棵被樹葉壓住的小苗已經長高了一釐米左右,而且葉子全部伸展開來了,好像在說:“啊,今天的陽光真暖和!”我估計它很快就能趕上長得最高的那棵小苗了!

9月2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起得很早。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一看那棵被壓在枯樹葉下的小南瓜苗。

我驚喜地發現,這棵小苗已經把那片枯葉頂開,頑強地站了起來。

我靜靜地看著眼前這棵小苗,突然意識到植物每分每秒都在生長。那我們呢?我們也要每分每秒都有進步!

成長日記 篇6

轉眼,大一生活就成了歷史。

一年前,我邁入北大校門時,那份欣喜、那份憧憬,曾讓我升出幾分自豪。

走進昏暗的宿舍樓,方知這裡的生活竟然遠離現代:狹小的寢室幾人共住,酷暑時悶熱 難當;喝開水要到百米外的水房去打;每到傍晚,電話亭前排著長蛇般的隊伍;圖書館裡的 自習座位“寸土寸金”……這哪裡是我心中的北大?(jachal語:還是西南財大好啊!)

然而,當我面對眾多先生、學者,當我拿著老師們開列的一長串書單,我慚愧了。我不 該把眼光停留在物質條件上。當社會上一些人物慾膨脹時,北大的許多人文學者,知名教授 卻甘於清貧,固守學術領域,無怨無悔地在自己的精神領地默默耕耘、探求真理,中科院院 士高小霞先生,生前為希望工程捐助鉅款,去世時卻找不到一件象樣的衣服;國學大師季羨 林先生,永遠穿樸素的中山裝,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和善的鄰家爺爺……先生們的人格魅力 讓我感到在這座精神的家園裡獻身自己鍾愛的事業永遠勝過物質上的富有。

夜晚,我在黑暗中望著燈火通明的自習樓,那裡,點燃的是莘莘學子的智慧之光。聽師 哥師姐們說,在北大念中文不僅需要才氣,更需要修遠、隱忍和耐心,同學間不光是心智上 的較量,還有體能上的競爭……

難忘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和史學家朱孝遠先生的講座。餘秋雨先生在課堂上妙語珠璣迭 出,他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程序與文化走向的探索中表現出的哲學思辨色彩,博得陣陣掌聲。 下課後,從教室至食堂再到宿舍,到處都在談論著餘先生颳起的尋求“文化苦旅”的旋風。

朱孝遠先生似乎很吝嗇自己的語言,每句話都是濃縮了的精華:“用身體去讀書,得到 的是知識;用頭腦去讀書,得到的是理性;用心靈去讀書,得到的是體悟和感受。”“戰爭 把一切都濃縮了,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簡潔的話語,提煉出對讀書的不同層次的思考 。精神的.魅力在這裡放射著懾人心魄的光焰,只要你置身其中,便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在高處 ,體驗到激情在撞擊。這堂講座,我把心、腦、手的功能發揮到極限,在本子上走筆如飛。

當然學習當中也不乏樂趣。北大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一起上公共課時,似乎總不忘表現自身的優勢,認為自己是最好的。由此而引發文、理科生之間的脣槍舌戰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然而,能言善辯畢竟不是理科生的強項,每當文科生佔了上風,我們都要高興好一陣子。 有一次公共課前,理科生對我們文科生說:“理科的書你們看不懂,可是你們文科的書我們 都能看懂。”說完,滿臉的驕傲。偶而,理科生也求我們為之推敲論文、準備答辯詞。每逢 這時,他們就一掃往日的高傲,變得十分謙虛。當然,文科生在得到了精神上的“勝利”之 後,會有求必應的。

讀書、思考、寫作,這就是我在燕園的生活,忙碌、充實,卻也不乏疲憊。在這一年當 中,我感受到了在北大讀書的份量,學會了用最短的時間做最有效的事,知道了文學概論的 課後閱讀和論文的求異思維並不象隨意寫作那樣輕鬆……在如此的生活中,我走過了大一。 而無論是讀還是寫,都是在積澱自我。

走過大一,多了一份沉靜,多了一份思索,也多了一份坦然與平和。不再渴望轟轟烈烈 ,不再遙想明日輝煌,重要的是過好每一個今天。於是,我不停地追趕新一輪的太陽。我想 ,未來的風景一定很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riji/w20d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