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計劃 >

【實用】教學計劃集合八篇

【實用】教學計劃集合八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但是教學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學計劃集合八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4個單元。第一單元是《無處不在的能量了》。第二單元是《追尋達爾文的足跡》,第三單元是《宇宙》,第四單元是《科技與未來》,在各個單元學習中均有過程與技能訓練。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目的要求

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有依據的推測。

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相互關係。

初步學會認識動物的週期性變化。

初步學會通過調查收集證據以及對事物、現象的發展變化做出推論。

三、重 難 點

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培養學生預測收和收集證據的能力。

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學生素質分析

六年級共有85名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對大自然,特別是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麼,喜歡提問題,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而且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不願動手,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四、教學措施

帶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加強學生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課時安排(略)

教學計劃 篇2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理解,下文為您準備了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絡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學生分析

我所承擔的是37班的物理教學.37班共有24人,其中休學轉入一人,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其中共3人基礎知識掌握較好,有50%的學生基礎薄弱,有些學生討厭理科學習,經過了解測試後個別學生國小物理知識都未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馬虎了事,抄襲作業嚴重且作業格式不正確,寫字不認真.部分學生學習雖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這主要是學生學習方式方法問題.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抓好基礎知識,是物理教學工作的重點.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教學計劃 篇3

一、 學情分析

1.識與技能:(1).學生對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沒有明確的認識,有待於使他們有初步的認識,有待於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2).學生對機械運動、聲和光、電和磁等自然界常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瞭解,對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還不清楚。(3).學生對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不是很清楚,對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含義沒有認識。(4).具有實驗操作積極性,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能力有待於培養,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夠規範。(5).對記錄實驗資料,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簡單的實驗報告的寫法,以及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的能力有待於培養。

2.過程與方法:(1)學生經歷過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2)能夠在觀察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3)學生對擬定探究計劃、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還沒有經歷。(4)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不好。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學生對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願望。(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樂於參與觀察、實驗、製作、調查等活動。(3)有將自己的見解公佈於眾的願望,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4)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識。

二、 分層教育方案

1.優生優教方案:根據調查分析,本屆學生中有一些上理科成績較好,學習興趣較高,動手動腦能力強。所以我們對這些學生重點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立課外科技活動小組一個,讓他們發揮特長,發展智力,具體措如下:(1)分層教學,因村施教,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2)組成課外科技小組,按計劃活動。(3)充分調動積極性,重點進行小探究小製作活動。

2.學困生提高方案:根據瞭解,有一些學生各科學習成績都不好,成了學習困難的學生,所以要起家一步認真分析出現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幫扶方案,組成學習小組,採取優生帶動學困生的方法共同進步。具體措施如下:(1)課堂上要把他們做為重點物件照顧。(2)“一幫一”活動。(3)及時總結,改進方案,不斷提高。

3.待努力生轉化方案:根據分層教學方案,做好待努力生的思想工作,耐心細幫助他們,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及是表揚他們的優點,以優點促進步,使他們得到成功的喜悅,不進步。具體措施:(1)對他們分別談話,做好思想工作,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2)要不斷髮現他們進步的地方,及表揚。(3)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調節作用。

三、 教學計劃

1.現狀分析:

2.教材分析、知識結構:第一章 聲現象;第二章 光現象 ;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四章 物態變化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3.教學目標:(1)第一章 聲現象使學生了解振動使物體發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是一種波,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實際中既要合理地利用聲音,同時也要有效地控制噪聲。(2)第二章光現象本章主要研究光現象及其規律,內容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速度、顏色;光的反射規律;光的折射和跟現代生活十分密切的兩種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及其應用。(3)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這一章主要講述透鏡的初步知識和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透鏡是照相機、投影儀等光學儀器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透鏡對光的作用和凸透鏡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內容。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和眼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學儀器,學生應該對它們有所瞭解。(4)第四章物態變化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應該使學生了解溫度的概念,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溫度計測量溫度。知道熔解、凝固現象,理解這些過程中晶體和非晶體的不同溫度特點。知道液化、汽化現象,知道蒸發與沸騰過程中吸熱,理解蒸發快慢與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知道昇華和凝華現象。(5)第五章電流和電路電流和電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通過讓學生研究基本的串、並聯電路和基本的測量,初步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在電流和電路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家庭電路的學習,使學生在瞭解電流和電路知識應用的同時,受到了安全用電的教育。

4.措施:(1)認真研究新教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恰當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把“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法中。(2)認真分析學生狀況,確定出優生與待努力生的層次,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3)充分發揮課堂效率,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

習主人。(4)重點進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學生自主探究的訓練。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5)及時進行單元檢測,認真總結,認真反思,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6)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滲入到新課程中,

高中體育教學計劃。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同學受。在高中學習中,文化課固然重要,可是身體素質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是體育鍛煉和健康教育的問題了,所以說在高中的時候,體育和健康教學必須要實行下去。

二、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高二上期,身體素質較國中有了明顯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時學習任務較重,這個時期的教學要注意教學的'藝術,要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全員參與,提高身體素質,減輕學習壓力。

 三、本期學習的主要任務和目的

本學期教學內容為高中體育第一冊: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體操、球類等內容。學生雖然進入了高中,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的自覺性、主動性仍較差。為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去練習,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素養。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能力的培養。

學習目的

1、深入瞭解體育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手段,懂得體育鍛煉對身體的作用,增長體育知識,並自覺地進行身體鍛鍊。

2、學習一些基本體操,加強協調性練習。通過素質練習,提高學生跑、跳、投的能力。進一步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

3、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上期所學的內容。使之學為所用,提高體育達標成績。

4、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頑強拼搏精神、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措施

1、課堂教學時儘量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和器材,力求基礎知識教學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

2、上課講解時,做到聲音要巨集亮、吐詞清晰,組織得端,示範準確。教法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

3、抓好兩操及課外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4、積極配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五、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第1周開學工作、制定教學計劃、 器材準備等

第2—5周 複習並純熟掌握第三套廣播體操—舞動青春

第6—9周 球類 籃球單手肩上投籃和排球正面雙手傳接球

第10—14周 跑:耐久跑 200米全程計時跑、彎道跑

跳躍:跳長繩、短繩

投擲:雙手從體前後拋實心球

遊戲:猜猜誰是領頭羊、聽數抱團、開火車

第15—18周 力量、柔韌性訓練、俯臥撐、坐位體前屈

跳躍訓練 單雙腿連續跳

第19周 溫習預備體育測驗

第20周 報送成績

教學計劃 篇5

為了提高高一生物教學質量,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本備課組努力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南,努力推進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構建有科組特色的新課程體系,改變原有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於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學科研上一個新臺階。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特制定新學期高一生物組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共六大模組,高一上學期學習必修1:分子與細胞模組。參照生物課程標準,共需36課時,共六章,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走進細胞、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和細胞的生命歷程。本模組選取了細胞生物學的最基本知識,以及細胞研究的新進展和實際應用,這些知識內容也是學習其他模組必備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由於深圳學生在國中階段開設的是科學課,一般科學課的老師專業是物理專業,所以學生在國中階段的生物學基礎打的並不是太紮實,因此給教學帶來很大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學初向同學們灌輸生物課程的重要性,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多做實驗或觀看實驗視訊,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準備採取的措施

1、認真設計導學案。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我所設計的導學案就必須具有針對性。體現出針對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強化基本知識掌握的特點;體現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特點;問題的設計與呈現體現出緊緊圍繞課本緊緊圍繞大綱的特點。給學生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資訊:生物學科的學習必須緊緊地扣住課本,學好課本是生物學習的前提。

2、更加註重能力的提高訓練。學習的終極目的是不但要掌握知識更要獲得能力。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是要既使學生在一堂課上掌握相應的知識,還要讓學生獲得與之相應的某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是學習的能力,可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是其它的能力等等。所以,我的習題案的設計就側重於提高學生依據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與之相關聯的問題,進而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提高其回答問題的能力,加大訓練的針對性,加大訓練的力度,密切訓練與大學聯考的關係,繼而提大學聯考試時答題的正確率。

3、重視輔導。可以採取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個別輔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達成培養優生,穩固中等生,提高後進生的目的。特別是提高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成績,以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從而達到提高生物成績的目的。

4、積極參加以集體備課為主要形式的各項教研活動,重視教學研討。把教研所得轉化為教學的無窮的動力。

5、在落實“導學 實效”課堂的過程中,儘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以更好的提高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6、落實章節過關檢測,隨時掌握學生的學情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絡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會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我擔任九年級051、055、056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相對而言051班學生基礎較牢,成績較好;而055、056班學生大部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二、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瞭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3.瞭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絡,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的。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的。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資訊,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的表述有關的資訊,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絡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的。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並讚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展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2)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於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絡社會,聯絡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充套件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採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製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3)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4)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絡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絡的,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絡,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二週(9.1~9.9)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三週(9.10~9.16):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單元測試。

第四周(9.17~9.23):空氣、氧氣。

第五週(9.24~9.30):製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六週(10.1~10.7):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淨化。

第七週(10.8~10.14):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八週(10.15~10.21):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週(10.29~11.4):期中複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一週(11.5~11.11):機動

第十二週(11.12~11.18):質量守恆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週(11.19~11.2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11.26~11.2):金剛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第十五週(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週(12.10~12.16):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週(12.17~12.23):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第十八週(12.24~12.30):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週(1.7~1.13):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第二十二週 機動和期末考試

第二十三週第二十四周 學下冊內容

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並會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區域;

(2)瞭解線性規化的意義以及線性約束條件、線性目標函式、線性規化問題、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優解等基本概念;

(3)瞭解線性規化問題的圖解法,並能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觀察、聯想以及作圖的能力,滲透集合、化歸、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建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和“用數學”的意識,激勵學生勇於創新。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教科書首先通過一個具體問題,介紹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再通過一個具體例項,介紹了線性規化問題及有關的幾個基本概念及一種基本解法—圖解法,並利用幾道例題說明線性規化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小節的重點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的區域。

對學生來說,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的區域是一個比較生疏、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認知水平難以透徹理解,因此學習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的區域分為兩個大的層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首先通過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絡,自然地給出概念。明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表示直線某一側所有點組成的平面區域不包含邊界直線(畫成虛線)。其次再擴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區域是包含邊界直線且要把邊界直線畫成實線。

(2)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區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含義的基礎上,畫不等式組所表示的平面區域,找出各個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區域的公共部分。這是學生對代數問題等價轉化為幾何問題以及數學建模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難點是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線性規劃問題,並給出解答。

對許多學生來說,從抽象到的化歸併不比從具體到抽象碰到的問題少,學生解數學應用題的最常見困難是不會將實際問題提煉成數學問題,即不會建模。所以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線性規劃問題作為本節的難點,並緊緊圍繞如何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找出約束條件和目標函式,然後利用圖解法求出最優解作為突破這個難點的關鍵。

對學生而言解決應用問題的.障礙主要有三類:①不能正確理解題意,弄清各元素之間的關係;②不能分清問題的主次關係,因而抓不住問題的本質,無法建立數學模型;③孤立地考慮單個的問題情景,不能多方聯想,形成正遷移。針對這些障礙以及題目本身文字過長等因素,將本課設計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從而將實際問題鮮活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利於理解;分析完題後,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徵,從而將實際問題抽象概括為線性規劃問題。另外,利用計算機可以較快地幫助學生把握尋找整點最優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議

(1)對學生來說,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的區域是一個比較生疏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線那樣已早有所知,為使學生對這一概念的引進不感到忽然,應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絡,以便自然地給出概念

(2)建議將本節新課講授分為五步(思考、嘗試、猜想、證實、歸納)來進行,目的是為了分散難點,層層遞進,突出重點,只要學生對舊知識把握較好,完全有可能由學生主動去探求新知,得出結論。

(3)要舉幾個典型例題,非凡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對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的平面區域的含義是十分必要的。

(4)建議通過本節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把握“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儘管側重於用“數”研究“形”,但同時也用“形”去研究“數”,這對培養學生觀察、聯想、猜測、歸納等數學能力是大有益處的。

(5)對作業、思考題、研究性題的建議:①作業主要練習學生規範的解題步驟和作圖能力;②思考題主要供學有餘力的學生課後完成;③研究性題綜合性較大,主要用於拓寬學生的思維。

(6)若實際問題要求的最優解是整數解,而我們利用圖解法得到的解為非整數解(近似解),應作適當的調整,其方法應以與線性目標函式的直線的距離為依據,在直線的四周尋求與此直線距離最近的整點,不要在用圖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四周尋找。

假如可行域中的整點數目很少,採用逐個試驗法也可。

(7)在線性規劃的實際問題中,主要把握兩種型別:一是給定一定數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問怎樣運用這些資源能使完成的任務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給定一項任務問怎樣統籌安排,能使完成的這項任務耗費的人力、物力資源最小。

教學計劃 篇8

一. 教材分析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及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瞭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儘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複製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絡。

由於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絡,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儘可能採作圖片、投影、錄影、光碟、CAI課件進行教學。

標籤: 教學計劃 八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jiaoxuejihua/8jld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