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望洞庭》教學反思

《望洞庭》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望洞庭》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望洞庭》教學反思

《望洞庭》教學反思1

今天已經請了一天的假,原打算回來了之後就直接進宿舍不上課了。但時間正好,所以還是硬著頭皮上了一節。一節沒有準備好的課。

《望洞庭》是在明月當空的夜晚,詩人經過洞庭湖,記下所見的景象,故名為“望洞庭”的大意是:湖光秋月輝映,顯得多麼和諧,平靜潭水無風,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迷濛的銅鏡。那月下洞庭湖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裡盛放著的一顆青螺。這是一首簡單易懂的詩歌。

在上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一次詩歌,這些學生都能很有感情並且流利的朗讀。接著我與學生想到交流對詩歌的理解,藉助課文詞語的註解,學生都能理解了詩歌的意思。我不禁疑問,學生都懂了我應該教他們什麼呢?在這一節的反思中請允許先不追究我沒有準備好的責任。而討論在這樣的一篇課文中,我們老師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類似的想法最近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毫無疑問這是一群經過優秀教師引導過的學生,去年語文成績還排在學區第三名。但是今天這堂課上卻有一些學生在講小話,這讓我內心五味雜陳。我後悔沒有準備好就上了這一課,我也在想蒙校長他以前是怎麼樣給這些學生上課的?他又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學生教得這麼優秀的呢?緊接著我又莫名的感到害怕,害怕我不夠優秀而讓這些學生~~~~~~~~。我為這樣的一節課後悔不已。

我應該教給這些學生什麼知識?我應該怎麼樣教?蒙校長又是怎麼樣教這些學生的?無數個問號在我心中。除了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備課我還能做出什麼努力呢?我在逃避什麼呢?不能逃避了,不能再猶豫了。從明天開始只要能找到百忙中的校長,我一定虛心的向他請教。。路在腳下————一步步慢慢走吧!雷燕帶!!!!

我可愛的學生們,原諒我。一個年輕的教師。老師一定會跟你們一起長大。

《望洞庭》教學反思2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

在這首詩中,有以下幾個難點:

(1)怎麼樣理解“鏡未磨”;

(2)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為了解決這幾個問題,我在教學時我作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理解“鏡未磨”

首先我先讓學生了解“鏡”。古代的鏡子。不是現在的鏡子,而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找出人的影子來,接著,我設計瞭如下的安排: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鏡未磨”的意思,“鏡未磨”是指的是沒有打磨的鏡子,在表面上有一層凹突不平的感覺。然後在進行質疑,作者將湖面比喻成了鏡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覺,那是為什麼呢?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覺是因為湖面有細小的波浪在輕輕地湧動,是湖面呈現出層層的波浪,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鏡未磨”的'含義。在此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

二、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

在這首詩中,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是詩人認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寬闊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呢?在教學之前,我為了讓學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書“湖面”、“潭面”,讓學生區別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後通過出示法國的哲學家盧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懷。”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慢慢地明白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再聯絡詩,通過學生反覆地讀,理解詩人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的原因。

這首詩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後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洞庭山(君山)比作青螺。後兩個比喻句學生能較快理解。前一個比喻句與往常不同,在平時,我們通常說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這樣的比喻學生就見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學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我翻閱的參考資料上這麼說:“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所以這個比喻句要結合詩的意境來解說,並要先向學生介紹古時候,使用銅鏡,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樣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銅鏡都是朦朦朧朧,故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

教學這個比喻句,給我一個很大的感觸: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不應該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個所謂的“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大大減少。

《望洞庭》教學反思3

《望洞庭》這首詩想象豐富,比喻新穎。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詩人通過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洞庭秋月圖。

遺憾的是,在實施之中,由於條件有限,沒有精美的課件展示洞庭秋月圖,但幸得課本中的插圖非常精緻,值得一用。所以,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用上一些形容詞來形容月夜下的洞庭湖,讓學生展開想象,展開聯想。

接著,就是理解詩意——安排了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理解了,想像了,學生表達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特別是文中三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學生都能準確地找出來,並能理解到位,感覺不錯。

《望洞庭》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古詩。

2、讀懂古詩,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瞭解洞庭湖的相關知識。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你們去過洞庭湖嗎?你們瞭解洞庭湖嗎?誰能介紹介紹。

2、今天,我們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讀通古詩

1、生自由練讀古詩。

2、錄音範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要求學生讀出節奏:223。

三、讀懂古詩

1、生藉助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說說古詩的意思。

2、分組彙報古詩的意思。

四、品讀古詩

1、指名讀古詩,說說古詩描繪了哪些景物?

2、學生彙報,課件逐一展示。

3、設問:

⑴ 為什麼會把沒有風的湖面比作沒有磨過的銅鏡?

⑵ 為什麼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銀盤裡的一青螺?

4、生藉助課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從古詩中,你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

五、會讀古詩

1、這首詩,你認為應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2、試讀古詩。

3、指讀點評。

4、背誦古詩。

六、課外拓展

1、連結劉禹錫的其他古詩。

2、讓學生自由讀讀背背。

七、課堂小結

【教後記】

本節課,我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古詩教學中,課堂中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成功之處地於:

1、課前上網蒐集資料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識內容,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錄音範讀為學生提供規範的朗讀,便於學生模仿。

3、課件的使用,使學生對古詩中描繪的景物有了直觀而形象的瞭解,更能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課文中兩個比喻所用的精妙之處。

4、課件連結了劉禹錫其他的詩,讓學生對劉禹錫有了更全面地瞭解,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望洞庭》教學反思5

在教學《望洞庭》這首詩歌時,在讓學生聽完老師的範讀之後,我就引導學生自由地讀詩歌,讀的過程中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接著指名幾位學生朗讀,然後再齊聲朗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是將畫面和朗讀結合在一起,邊看圖邊說說畫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後再通過朗讀加深詩句的理解。

在教學“潭面無風鏡未磨”時,我引導學生先看圖,然後語言啟發,這湖面怎麼樣?這平靜的湖面就好像——鏡子,讓學生在看圖的基礎上感受湖面像鏡子。在理解“白銀盤”時,有孩子說:白銀盤是指月亮,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以前不是一直把月亮比作玉盤嗎?我沒有急於糾正而是請那位同學再讀詩句,看看插圖,他想了半天,說“白銀盤是指這個湖面,山就像放在裡面的青螺”,我表揚了他並告訴孩子們:文中的.插圖也會給我們理解詩句意思帶來幫助。這節課我給了孩子們較多自悟的空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鍊,也悟出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望洞庭》教學反思6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關知識,並知道他寫本詩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詞語的意思,如:涵虛、太清、徒等。

2、要求學生能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握詩意和主題,體會詩歌的語言和節律之美,並且熟背本詩,以此收集和積累更多的優秀古詩詞。

3、通過學習本詩,要求學生學習詩人的“自我推薦”的勇氣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華,並且培養學生欣賞、鑑賞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思路和方法指導:

一、課前預習

(教師佈置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

1、準確熟練地朗讀本詩,對照課文註釋或資料書疏通詩意。

2、查詢、收集相關資料:關於作者孟浩然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3、解題。

4、文言詞語解釋:涵虛、太清、濟、端居、恥、坐觀、徒有。

二、課堂學習

匯入語設計:

1、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

(1)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後讓各小組推薦一名學生展示朗讀水平。(教師作評價和朗讀點撥),(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學生欣賞)

(2)教師問題設定:誰來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關文學知識?(讓學自薦發言,教師提供資料作補充)

2、多媒體展示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陽人,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代表之一,與王維並稱“王孟”。青年時隱居鹿門山,閉門讀書30年,先後兩次入京求仕,一次應試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薦舉不果,後入張九齡荊州幕。與李白、王維、王昌齡均有交往。一生以漫遊隱逸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終老的詩人,但他不甘隱沒,常為得不到進仕的機會而苦惱。他的詩歌多以山水田園為主題,恬淡孤清。我們學過他的代表作《過故人莊》。留給後人的有《孟浩然集》。

(1)教師問題設定:誰來為大家指出並解釋詩中重要的詞語?

(讓學自薦發言,同學補充)(教師幫助歸納、整理並補充解釋)

3、多媒體展示相關詞語解釋:

涵虛: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蒸:蒸騰。

撼:撼動。濟:渡過。端居:閒居不仕。

恥:有愧於。坐觀:旁觀。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教師問題設定:誰來解釋題意?

(教師引導探究與提示):這是一個聯合結構短語,由“望洞庭湖”和“贈張丞相”兩個述賓短語構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詩歌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著重於“望”,是以描寫景物為主。後半部分是“贈張丞相”,著重於“贈”,是以表達意願為主。那麼,詩人是在什麼背景下寫這首詩的呢?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後自薦發言)(教師幫助整理並提供參考資料)

4、多媒體展示相關資料:

關於詩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當時孟浩然仍是一名隱士。他西遊長安,不甘寂寞,想出來做官,苦於無人引薦,於是寫了這首詩贈給當時居於相位的張九齡,希望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因而這是一首“干謁”詩。“干謁”的意思是:對人有所求而請見。這種詩又稱“幹祿”詩。

教師問題設定:誰來講述詩歌大意?

(讓學生自薦發言,同學補充,教師幫助整理提供答案)

5、多媒體展示詩歌大意:

首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用寬廣的平面襯托湖的浩瀚]

賞析: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水裝得滿滿的,水面與湖岸相平。[近看]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與天空相接,混而為一,是水?是天?已經分不清了。開頭兩句,將洞庭湖描寫得極為雄渾,汪洋浩淼,那潤澤萬物,容納百川的磅礴氣勢令人驚歎,使人視野極為開闊。

頷聯: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用窄小的立體來突出湖水撼動天地的氣勢]

賞析:這兩句是實寫洞庭湖,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雲夢澤”是古代的一個大澤,“氣蒸”寫出了湖的廣闊浩大,蓄積豐厚。“波撼”襯托湖的澎湃動盪,力量巨大。這兩句寫出了洞庭湖的廣大與活力。虛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為水面蒸發出來的水氣,將整個雲夢澤都籠罩了,湖水豐厚的蘊積,使周圍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滋養哺育,才顯得鬱鬱蔥蔥,草木繁茂。而搖撼動盪的湖水極富氣勢,澎湃動盪,波濤洶湧,撼天動地,震撼著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北岸,是觀賞洞庭湖的勝地],使這座湖濱城市瑟縮在自己的腳下,是何等的豪邁!

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不僅廣闊無邊,煙波浩淼,雲氣繚繞,而且充滿活力,濤聲震天。[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視覺與聽覺結合]

頸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過渡]

賞析:面對洞庭湖,想要渡過去卻沒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來做事,卻苦於無人推薦。[《書、說命上》中有“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表明自己推重對方]在太平聖世時,閒著不做事,有愧於聖上,對不起這個時代。表明雖然歸隱田園,但是並非初衷,而是苦於沒有機會,無人援引,對於出仕做官自己還是心所向往的。同時也有身在盛世卻懷才不遇的牢騷。

尾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引用典故]

賞析:表達自己空有羨魚的感情,只能坐觀“垂釣者”[當朝做官的人,這裡指張丞相。]這兩句話,詩人巧妙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釣”與“湖水”照應。稱頌對方不留痕跡,有求與人,希望自己得到執政者的賞識,卻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後四句抒懷,含蓄委婉,不落俗套,與寫景中表達感情,恰倒好處[明明求人引薦,卻無一句求薦的話]表達出自己的感慨與渴望。[後來得到張九齡的賞識,收為幕僚但依舊沒有作官,最終依然失意而歸]。

教師問題設定:這首詩中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即是“贈”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後自薦發言)(教師歸納總結,給出參考答案)

6、多媒體展示參考答案:

詩人羨慕釣魚,此處“垂釣者”指進入仕途的官員,表達了自己想出來做官,苦於無人引薦,希望得到張九齡的幫助。

教師問題設定:同學們在課前預習時都把詩歌背誦了嗎?誰來試試?(學生自薦背誦,教師適當表揚和鼓勵,並提出背誦要求)

7、自主學習小結:

通過自主學習,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更多的關於孟浩然的相關知識,並且大部分同學能準確熟練地朗讀、背誦詩歌,初步把握了詩歌的大意和主題。我們下一步的學習將是在品析詩歌的基礎上來欣賞、鑑賞詩歌。

8、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詩

(教師設定學生探究的問題,由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完成)

①詩歌的前四句詩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練、簡潔的文字來概括這幅畫面嗎?

②請你對“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句話作簡要的賞析。

③望著滾滾的洞庭湖水,一生懷才不遇的詩人此時此刻會想些什麼?請你展開想象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④詩歌的後四句中,詩人所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心願嗎?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樣的呢?

⑤在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自我推薦的方式呢?

⑥請談談你的自我推薦的經歷或者感受。

(讓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各抒己見,後小組推薦或自願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作引導、提示,最後歸納總結,達成共識。)

多媒體展示歸納總結的參考意見:

①浩瀚無邊,澎湃動盪。

②這句是描寫洞庭湖的千古名句,上句以“氣蒸”顯浩闊,下句以“波撼”顯氣勢。一個“蒸”字寫出了湖的豐厚蓄積,彷彿廣大的沼澤地都受到湖的滋養和哺育,才顯得那樣草木繁茂、鬱郁蒼蒼。“波撼”兩字放在“岳陽城”前面,襯托湖的澎湃動盪極為有力,氣勢磅礴。

③洞庭湖波瀾起伏、動盪廣闊,激發了詩人的信心和豪情,詩人會想:我自己空有滿腹經綸,空有滿腔抱負,而進身無路,求官無門,多麼地希望張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給我一個機會,好讓我報效朝廷,報效國家。

④詩人的心願是:渴望能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他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意願。用的是含蓄委婉的自我推薦的方式。

⑤我們除了要欣賞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還要把古人的精神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孟浩然“含蓄地自我推薦”的精神,在今天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社會裡已不再那麼合適。我們需要的是"毛遂自薦"的精神和勇氣,我們應該更直接、大膽的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華,要有亮出自己的所謂“亮劍”精神。請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要相信,只有隨時隨地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勇敢地展示你的才華,你才能抓住機遇,高奏成功的凱歌。

⑥略

教學反思

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的教學中,我感到學生的學習有如下幾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積極的,課堂是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他們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聽眾”,他們在參與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

2、教師的教學重心由“教”轉變為如何引導學生“學”,由傳統的“授之於魚”變為“授之於漁”,教與學互利互惠。

3、教學中,我設定了課堂“同步練習”與“自我測評”這一環節,我認為檢驗課堂學習效果的法寶就是同步練習與自我測評,通過練習和測評提高學生的學而致用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就會不斷得到肯定和加強。

《望洞庭》教學反思7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

《望洞庭》這首詩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後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後兩個比喻句學生能較快理解。前一個比喻句與往常不同,在平時,我們通常說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這樣的比喻學生就見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學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教學詩句中的比喻句,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感觸: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教育學生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比喻修辭手法的作用。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大大減少。

在這首詩中,還具有以下幾個難點:

(1)怎麼樣理解“鏡未磨”;

(2)如何讓學生理解詩中的意境;

(3)怎麼樣讓學生通過恰當的語言將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

(4)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為了解決這幾個問題,我在教學時我作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理解“鏡未磨”

首先我先讓學生了解“鏡”。古代的鏡子。不是現在的鏡子,而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找出人的影子來,接著,我設計瞭如下的安排: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鏡未磨”的意思,“鏡未磨”是指的是沒有打磨的鏡子,在表面上有一層凹突不平的感覺。然後在進行質疑,作者將湖面比喻成了鏡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覺,那是為什麼呢?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覺是因為湖面有細小的波浪在輕輕地湧動,是湖面呈現出層層的波浪,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鏡未磨”的含義。在此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

二、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

在這首詩中,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是詩人認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寬闊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呢?在教學之前,我為了讓學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書“湖面”、“潭面”,讓學生區別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後出示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懷。”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學生通過討論,慢慢地明白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再聯絡詩句,學生反覆地朗讀,理解了詩人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的.原因。

三、如何讓學生理解詩中的意境;怎麼樣讓學生通過恰當的語言將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

1、在理解整首詩意思時,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形象思維,根據詩句的意思,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已經學過的課文,開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或者通過畫面頂活動方式,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意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意譯層面上。

2、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採用多種形式的訓練學生朗讀。在課堂上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的指導,緊密聯絡詩詞的內容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的思考,把握詩中的感情基礎。

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老師在課堂上講得過多,讓學生髮言的機會很少,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老師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將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自己講了出來,有點將老師的思維強加給學生的味道,學生並沒有自己理解感悟,明白詩中的含義。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加以改進。

《望洞庭》教學反思8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即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所以,課前的預習,無論從質還是從量,兩方面都存在著難以克服障礙,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掌握得多,學得好、快,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懂得的少,學得慢,這無疑給課堂閱讀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該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需求?該如何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呢?我認為,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前的自學目標應由學生自己擬訂,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教師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己自學目標,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例如:在教學《望洞庭》一詩時,為了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我這樣引導學生自定自學目標:

師問:“大家已預習了《望洞庭》一文,誰願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說給大家聽?”同學們都爭著舉手。

一生:“我很佩服劉禹錫能寫出這樣的詩。”

一生:讀了這首詩,我覺得洞庭湖的景色很美。”

一生:“詩人的'語言生動,用詞很講究。”

就這樣,一連四、五個同學談了自己的感受,緊接著,我又丟擲了另一種誘餌:“這首詩,你最想學習的目標是什麼?你想用什麼辦法來學習?”同學們又春筍般地舉起了手。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好好向劉禹錫學習寫詩,我的學習方法是認真學習詩中的詞句,並且再讀一些劉禹錫的詩。”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學習作者寫詩的方法,比如講中的比喻手法很值得一學。”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讓自己感受深刻。”

以上同學們自定的學習目標,我都──給予肯定,還請同學們用10分鐘的時間,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可以說,同學們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收效很大。

我想,只要每位老師能根據教學實際,開動腦筋,定能創設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

《望洞庭》教學反思9

這首詩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後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後兩個比喻句學生能較快理解。前一個比喻句與往常不同,在平時,我們通常說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這樣的比喻學生就見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學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參考資料上這麼說:“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所以這個比喻句要結合詩的意境來解說,並要先向學生介紹古時候,使用銅鏡,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樣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銅鏡都是朦朦朧朧,故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見,作者劉禹錫對情境的細微描繪,將月下洞庭的景色淋漓盡致的呈現在那七字之中。

教學這個比喻句,給我一個很大的'感觸: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不應該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個所謂的“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大大減少。

在教學此詩時,學到“白銀盤裡一青螺”這句詩,關於“青螺”這個詞,有個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自己查閱資料時,“青螺”這個詞有個意思是“古代女子畫眉的一種畫眉墨”,不知道這個“青螺”是畫眉墨的青螺,還是青色的田螺?我當時一時愣住,因為確實沒有想到會有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但又不能避而不答,後來讓學生中午回家蒐集相關資料,我也找了不少資料,最終我們認為應該還是“青色的田螺”,因為這樣才會放在銀盤之中!

《望洞庭》教學反思10

進入三年級,入選教材中涉及的修辭手法大大增多,其中比喻句就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孩子們在低年級已經對現代文中的比喻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當比喻出現在古詩中,又該如何理解呢?就拿第六單元的《古詩三首》為例,《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在這首詩中,有以下幾個難點:(1)怎麼樣理解“鏡未磨”;(2)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為了解決這幾個問題,我在教學時我作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理解“鏡為磨”

首先我先讓學生了解“鏡”。古代的鏡子。不是現在的鏡子,而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找出人的影子來,接著,我設計瞭如下的安排: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鏡未磨”的意思,“鏡未磨”是指的是沒有打磨的鏡子,在表面上有一層凹突不平的感覺。然後在進行質疑,作者將湖面比喻成了鏡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覺,那是為什麼呢?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覺是因為湖面有細小的波浪在輕輕地湧動,是湖面呈現出層層的.波浪,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鏡未磨”的含義。在此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

在這首詩中,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是詩人認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寬闊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呢?在教學之前,我為了讓學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書“湖面”、“潭面”,讓學生區別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後通過出示法國的哲學家盧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懷。”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慢慢地明白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再聯絡詩,通過學生反覆地讀,理解詩人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的原因。

這首詩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後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洞庭山(君山)比作青螺。後兩個比喻句學生能較快理解。前一個比喻句與往常不同,在平時,我們通常說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這樣的比喻學生就見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學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我翻閱的參考資料上這麼說:“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所以這個比喻句要結合詩的意境來解說,並要先向學生介紹古時候,使用銅鏡,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樣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銅鏡都是朦朦朧朧,故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

教學這個比喻句,給我一個很大的感觸: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不應該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個所謂的“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大大減少。

《望洞庭》教學反思11

今天,我們語文課上學習了一首古詩:《望洞庭》。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圖,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之後,我還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

看來,只有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寫出優美的文章。

《望洞庭》教學反思12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描寫了洞庭湖的湖光月色互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教學中,我通過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拓展提高三部分進行教學。

一、備課要精心

在理解詩意環節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初步理解了詩的大意。此時我提問學生詩中“湖”和“潭”指的是什麼?學生回答指的是洞庭湖,接著我又追問,為什麼第一句中用“湖”,第二句中用“潭”?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得其解。於是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查字典很快弄明白了,“湖”是形容洞庭湖面積大,而“潭”是形容洞庭湖深的。再結合學生手中的資料,得知洞庭湖的面積是2789平方千米,最深處達30.8米,從而得出結論,作者是從不同方面描寫的洞庭湖。在備課的時候,我忽略了這個問題。說課的時候,閆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查閱了字典,得到了答案。從這一點我知道了,備課必須全面,細緻。

二、重點要突出

理解詩中的比喻句是本詩的重點,也是難點。於是,在設計教學時我緊緊圍繞詩中的比喻句展開教學。設計了一個問題“找出詩中的比喻句,用“——”畫出來,說說作者看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

1、理解“湖面無風鏡未磨”

怎樣理解“鏡未磨”,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我給學生出示了古代未經打磨的銅鏡的圖片,學生通過看圖,在對比著洞庭湖的圖片,可以體會到因為現在的時間是傍晚,沒有太陽照耀下的湖面是暗淡的,又因為作者是遠望,再加上湖面無風,所以會出現湖面出現“鏡未磨“的效果,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出現這種效果是有特定條件的。在此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可以解決這個教學難點。

2、理解“白銀盤裡一青螺”

學生理解這一比喻句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青螺,很多學生不知道是什麼,所以我找了圖片,課上給學生展示,學生對比著君山的圖片,可以說出,青螺顏色與洞庭湖相似,形狀與洞庭湖相似。從而體會到深秋的君山的美麗。在引導學生體會“白銀盤裡一青螺”這一美景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想象在大大的白銀製成的.盤子裡,有一枚青螺。想象後讓學生說感受,很多同學很難體會到這種意境的美。我想這裡讓學生說說想象到的畫面,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讀詩重指導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反覆引導學生朗讀。剛開始的時候,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在理解詩意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體會完詩情後,引導學生將畫面和朗讀結合在一起,邊看圖邊說說畫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後再通過朗讀表達出詩情。

四、小組合作要加強

本節課,學生在理解詩意的環節,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代表發言的形式進行。學生課前進行了預習,這個環節進行的比較順利。在體會詩情的環節,我也讓學生小組內進行了討論,但放手的力度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大膽放手,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學生疑惑的地方給予指導。我想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望洞庭》教學反思13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因為這首詩學生早已在背過,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理解古詩的意境上。

《望洞庭》這首詩中 “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其中,把無風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銅鏡是個難點。因此,我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鏡子是什麼樣的?你有沒有在電視裡見過古代的鏡子?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在交流比較中,孩子們知道了古代的'鏡子,不是現在的鏡子,而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來,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接著,讓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以及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晚上月光下的湖面應該是迷迷濛濛的,所以這個比喻是非常恰當的,而且我們在說的時候,要把洞庭湖湖面比作古代沒有打磨過得銅鏡。

總之,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雖然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但也要引導學生用得是否恰當。

《望洞庭》教學反思14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詩歌雖短小,卻感情深刻。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

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讓學生充分閱讀古詩,自主理解古詩意思。我設計了五次讀詩:一讀、讀對古詩,讀準字音;二讀、讀好古詩,讀出節奏;三讀、讀懂古詩,理解詩意;四讀、讀美古詩,讀出感情;五讀、讀熟古詩,背誦古詩。

在教學中我首先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藉助註釋、利用工具書查閱字詞,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這句詩意、體會這首詩的意境時,學生不能立刻理解、感悟到位,我雖然前期備課時有預設,但是由於圖片選擇不夠精準給理解、體會、感悟帶來坎坷。這些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準備中需要更加細緻、更加用心。

《望洞庭》教學反思15

今天教了《望洞庭》這首詩,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隨即我寫下了這首詩的反思。《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jiaoxuefansi/54zl8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