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精選】學校工作總結範文彙總9篇

【精選】學校工作總結範文彙總9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工作總結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學校工作總結範文彙總9篇

學校工作總結 篇1

轉眼之間,來到東方已兩月有餘。一直忙於工作,難得能靜下心來,系統地回顧這一段的工作和經歷。雖然時間不長,但確有很多的體會與收穫。現採擷點滴

一、瞭解東方

與東方高中的接觸最早是在2004年初。曾先後與當時的戰校長、張曉飛校長及後來的曹總,張校長、劉校長面談過。一直保持聯絡,因而對東方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對東方及公司領導有很好的印象。到學校工作後,身臨其境,並沒有感到很陌生,到是有一種久違的感覺。

通過學校領導的介紹,以及參與修訂學校的規章制度、制定工作計劃、補課期間的管理等工作,使自己很快就熟悉了這兒的環境,認識了所有的教職員工。之所以沒有太多的陌生感,也正是源於和東方的早期接觸與關注。的確,校風如其人。和我印象中的東方一樣:親和、友善;樸實、穩健;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張揚、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二、融入東方

短暫瞭解和熟悉情況後,很快就進入實質性的工作。也正是通過開展工作,使我很快的就融入了東方。前一段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提出本學期教學工作的總體思路。

2、加強對高三畢業班複習備考工作的管理。分別組織召開了“高三雙基測試前的教學工作會議”,“高三雙基測試成績及學情分析會”,“高三家長會”,及高三全體師生的“明確目標,提高總分-大學聯考誓師大會”等會議。對高三下一步的教學提出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指導意見。

3、認真落實學校工作計劃,狠抓常規管理。重點強化課堂教學秩序的管理。提出了加強課堂環境管理的新考核辦法。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執行,課堂的教學環境有了顯著的變化。

4、修訂完善了一些常規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辦法,並嚴格的落實和執行。如教案檢查制度、聽評課制度、作業檢查制度、教師外出教研管理辦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制度、考試成績對比分析方法等一整套的管理辦法和措施。

5、組織召開了“高一、高二教學分析會”和培訓會。對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做了詳細的對比分析,提出了新的評價模式。對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也提出了明確的標準和要求。

6、組織召開了“高二反向小綜合會考研討會”,“課堂教學評價新方法的研討會”,“新聘教師座談會”,及新聘教師的考核公開課等活動。

7、組織高二反向小綜合會考資訊錄入與報名工作,大學聯考資訊錄入與報名、體檢等工作。

三、感知東方

經過兩個月的接觸與觀察,尤其是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的朝夕相處,使自己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張校長的親和、穩健;劉校長的勤奮、務實,深入一線;孫主任對學校情況的瞭如指掌、如數家珍;曹主任對人的關心和細心;鄒主任的朝氣與活力。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幾次會議,也感受到公司管理層的工作作風。曹總對公司遠景的規劃與設計、對各項工作的要求和規範標準之高、關注每一個細節、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及互動式、智慧碰撞式的新型會議形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受到了鼓舞和啟發。從公辦學校走出之後,一直在尋找一個寬鬆,和諧,積極奮進的工作環境和氛圍,一個不僅僅是謀生的職業場所,而是能讓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到東方後我的最大感受是:“工作著並快樂著”!我堅信我的選擇沒有錯!

學校工作總結 篇2

創新活動能更好地提升教職工的教學技能,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一年來,我校結合縣局工會的要求,在教職工中開展創新活動,收到良好效果,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學校首先成立創新活動工作領導小組,並將小組成員分工掛鉤到各科組。分工明確、職責明確,能充分調動教職工參與的積極性。分工掛鉤的行政人員均能與科組長溝通並制訂符合本科組實際的操作方案,指導本科組教工開展好創新業務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牆報、廣播、會議和校訊通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教職工都知道並明確創新活動的內容和要求,並自覺投入到創新活動中。

開展“一課一案一文”活動。由科組組織,每個教師每學年都要上一節示範課,上交一份教案和教學論文。學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比,選出“優質課”、“優秀教案”、“優秀論文”在每年的教師節進行獎勵,今年又有曾衍華副校長、韋巨集順副校長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曾新平主任的教案在語文出版社獲獎;麥惠權、陳小容、歐錦嫦、曾漢中、何智勇等老師論文在市縣獲獎。

加大教研課題的研究,學校組織科組教師結合市教育局要求開展課題研究,共提交了語文、英語、化學三個科組的市級教研課題,經市教育局的稽核,化學科組提交的《關於改變山區學生學習方式的策略研究》獲市級教研課題。雖然語文、英語科組的未獲通過,學校也要求科組當作校級課題進行研究,以便獲得成果,提升學校的辦學水準。

開展創新活動以來,教職工參與的積極性高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工作中,由於學校經費欠缺,有些工作還難於開展。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不斷創造更好的條件來推進創新活動的開展。

學校工作總結 篇3

xxxx國小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00多人,教職工總數31人。學校建設了校園網,初步完善計算機網路系統。學校教室和教輔場室充足,裝置設施齊全,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校園佔地面積2182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671平方米,可綠化率達100 %,學校分為教學區和運動區,設計新穎,佈局合理,裝置齊全,有配套功能室30多個,配有200米環形跑道的標準運動場,2個標準籃球場,室內乒乓球檯11張;圖書館藏書量達3萬多冊,生均達44.8冊;投資近200多萬元的校園網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師和行政人員人手一臺電腦;每個教室都配備實物投影儀,視訊網路系統和多媒體教學平臺,實現了網際網路室室通,是一所設施齊全的新型現代化國小。

在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我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師生環保意識,優化育人環境。這一年來,我校進一步以建立“綠色學校”為抓手,把環境教育作為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和改進校園環境管理為切入點,紮紮實實地推進校園綠色行動,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目標明確,機構落實,規範合理,確保校園綠色行動穩步推進。

以環境教育為依託,帶動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檔次的提高,將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和過程,努力提高環境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我校環境教育工作長期追求的目標和方向。

近年來,我校把建立“綠色學校”工作納入學校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幾次專題會議,研究建立工作中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和德育主任任副組長,各班主任任成員,進行研究部署建立工作的各項事宜;各班級、各中隊為第二線,具體貫徹和落實綠色行動的各項措施;少先大隊、環保崗為第三線,負責宣傳督查並進一步細化建立的各階段性工作。由於分工明確,從計劃制定、措施落實到組織安排,活動有序有效,責任到位,使我校建立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

由於建立“綠色學校”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離不開社會的廣泛參與與支援,我校通過家長會和社群大力宣傳,使“綠色學校”建立已形成熱潮,綠色環保理念正在深入校園、深入人心,大大加快了東莞市建立衛生城市的步伐。

二、突出教師主導地位,突出環境教育主題,努力促進學校環境教育的縱深發展。

第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環境教育工作是靠廣大教師組織和實施的,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體教師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教育水平,是學校環境教育蓬勃發展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教師隊伍建設不放鬆,邀請專人為學校師生專題講座,不失時機選派教師參觀各校的綠色環保工作,並要求教師能為學校環境教育獻計獻策。

第二、優化課堂教學主渠道,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紮紮實實開展環境教育工作,將環境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要求每一學科都要滲透環境教育,科學、品德等科目要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聯絡教材實際,聯絡生活實際,聯絡學生實際,深入挖掘周圍環境教育的內容,有意識地、準確地向學生傳授有關環境保護知識:如在課件製作,錄音中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滲透環保知識,並在試題中適當滲入環境教育知識內容。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豐富多采的環境教育活動。

在近年來的環境教育實踐中,學校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環境教育體系,形成了專題教育與活動實踐相結合,並與興趣活動相協調的環境教育活動特色。

把養成教育與環保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使環保成為自覺的行動。充分發揮班級衛生監督崗及少先大隊環保小衛士,通過班級衛生,文明小天使,環保小衛士等的評比,強化對每一個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並通過“手拉手保護東江河”活動,“保護綠色、清除白色垃圾”活動,上街清掃垃圾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環保之重要,並且學校還提出了“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做到”的口號,在校園進行了“無煙學校”的建立,消除自身汙染。

四、緊緊抓住校園文化建設的紐帶,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

環境與人類密切相關,提高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是現代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里程碑,創設人文校園,以文化引領學校發展,是我校既定的目標和追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堅持唱響環境保護進行曲,使環保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

第一、從“校園”創設到“三化”落實,體現我校環境教育的軌跡,師生共同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教育環境。xxxx年根據環境教育的要求,我校進一步完善了“綠化、淨化、美化”的“三化”要求,併為此抽出大量資金進行學校的美化與綠化工作,爭取做到面面牆壁會說話,季季校園有綠色,並在師生中多次進行“變廢為寶、美化校園”的活動,先後種植各種常青樹100多棵,為校園的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學生在自己親手創設的樂園中更加珍惜、愛護環境,通過多次散發環保傳單,使環保知識家喻戶曉,家長進入學校也能自覺遵守衛生公約。

第二、落實環境教育載體,拓寬校園文化渠道。在充分利用“愛鳥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無煙日”、“綠色915行動”等傳統的環境教育活動的同時,我校還充分利用德育教育主題活動開展環境教育,在以“學規範、做合格小公民”、“爭創文明校園”、“環保、我能行”、“消除垃圾,向環境汙染宣戰”等主題活動中,進一步深化環境教育的內涵。我們還大力倡導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的行動,找準傳統道德教育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

第三、構建環境教育平臺,豐富校園文化內容。為使環保教育更進一步,我校長期開展環保書畫比賽和環保手抄報比賽,環保徵文、演講以及環保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校園廣播及時進行環保宣傳,學校的宣傳欄開闢環保專欄,大大拓寬了環境教育內容。本學年,為進一步強化、促進“綠色校園”的建立氛圍,我們又召開了“環保——從我們身邊做起”環保知識講座,“增強環保意識,建立綠色校園”宣誓活動,“讓地球充滿生機”全校師生簽名活動,使師生從思想到行為有了更進一步深入。

長期以來,我校牢牢把握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學宗旨,在教育教學質量,校園文化以及環境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但由於起步較晚,加之環境教育中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場地有限,大大影響了“綠色學校”建立的步伐,加之經驗積累欠缺等原因,我校的環境教育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的方面,但我們相信,經過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不斷努力,我們定會跨入市級“綠色學校”的行列。

學校工作總結 篇4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孩子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20xx年6月20日,XX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粽子活動,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親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積極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幼兒園裡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火腿腸等材料,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粽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粽子的製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後,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後,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裡學習了包粽子,既鍛鍊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獲益匪淺。

學校工作總結 篇5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中國人的美德。對於今天的孩子來說,感恩立志,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細膩的情感,一種高尚的品德。作為高職院校,要注重道德的培養、人格的塑造、能力的提高。德育,要從感恩立志教育開啟,這是學院內涵建設的需要,也是圖書館文化傳承所應肩負的責任。

20xx年x月x日晚上7點,在學院圖書館×室“九九重陽節濃濃感恩情”圖書館傳統知識文化系列講座如期舉行,將近200名學生參加了講座,學院副院長××教授出席並致歡迎辭。主講人××老師通過對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知識文化講解,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播放感恩視訊短片,喚起同學們對父母長輩的感恩之情。徐鷹館長做了總結性發言,號召同學們通過簡訊或電話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父母等長輩的感恩和祝福之情。活動結束後,此次活動的主辦者四位老師及時對活動的過程與效果進行了總結。

1、嚴格按照計劃,目的明確。此次重陽節講座活動是按照圖書館本學期工作計劃的要求來開展的,策劃方案在中秋節後即形成,有充足的時間對方案細節進行論證和調整,結合學院的中心工作,決定將重陽節傳統知識文化講座與學院的內涵建設和感恩教育融合在一起進行,最終確定為“講座+座談+手機祝福簡訊+心意卡”的形式。

2、每項工作進行分解,落實到人,責任明確:

①××負責策劃申請、落實場地和主講人、組織學生、邀請嘉賓,準備海報橫幅和活動用品,現場拍照,宣傳報道總結,以及掌控各環節的具體實施並及時調整。

②××作為主持人,負責準備主持人串詞和講稿。

③××負責落實多媒體裝置,以及現場的裝置安裝和技術支援。④××負責佈置會場,學生簽到,發放、收取心意卡,以及引導學生有秩序地入座。

3、積極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此次活動的方案雖然很早就及時成形,但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卻是困難叢叢:首先是講座的主講人選一直懸而未決;其次是主講人終於確定了,活動場地卻一變再變;活動場地終於確定下來,活動能否如期舉行卻又無法確定;雖然這些困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被一一克服,活動最終如期舉行,但宣傳海報因此未能按原計劃提前2—3天擺放,使宣傳的效果受到影響。

4、此次活動是圖書館自成立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參加學生人數最多,僅簽到人數就有148人,實際參加人數近200人,當中不乏自願參與的學生。其中機電系83人,外語系50人,公服系12人,經管系1人,文理學院2人。同時,也是參與實際組織工作人員最少的一次活動,因此大家充分挖掘潛能,在實際工作中鍛鍊,得以快速成長,力爭早日與系部的工作效率看齊。

5、活動主題鮮明,形式新穎,達到了活動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對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知識文化講解,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全面開展學生孝心感恩教育,讓學生仔細回憶生活中父母等長輩為自己所做的點點滴滴,通過簡訊或電話寄語的形式讓學生表達對父母等長輩的感恩之情,在心意卡上寫下自己對本次活動的感言。此次重陽節講座活動貼近生活,內容豐富,寓意深刻,融文化性、思想性、知識性和教育性為一體,引起了在座同學極大的共鳴,共回收心意卡54份。獲得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加深了我校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讓學生學會感謝、珍惜和感恩,有效提升了我校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養。

6、不足和思考:

①對困難要有充分的估計,加強對每個環節時間節點的把控,對於場地安排、聽眾組織、工作人員的安排和組織需要考慮周全。

②平時應加強與系部和學工的聯絡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為今後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③今後在邀請嘉賓時,應提前發出正式邀請函,以示尊重和隆重。④今後做活動時,應提前設計好相應的調查問卷,配合活動的開展發放,以更好地開發活動價值和反饋資訊。

⑤圖書館今後還會不定期地舉辦講座或讀者座談會等活動,不同規模和形式的活動對於場地的要求也會不同,需要我們憑籍敏銳的觀察力,做到事先預估,事前準備到位,才能靈活應變,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⑥建議將傳統節日辦成一個傳統知識文化系列講座,打造成圖書館的特色品牌,擴大影響,吸引讀者,彰顯圖書館傳承文化、服務師生的作用。

⑦建議圖書館今後開展講座活動要加強針對性。比如針對新生開展圖書館認知與使用系列講座,以及幫助適應新環境的心理健康類講座活動,突出圖書館的專業性與特色。針對高年級學生可開展商務禮儀或求職應試技巧類講座。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的講座活動可針對全院各年級學生。

7、感謝。沒有諸位同事的支援,活動也難以順利完成,謹在此表達全體主辦人員的真誠感謝之意。

學校工作總結 篇6

端午節為我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一、端午節的活動我們側重於“溯”源。從三個環節展開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1、師生互動牆報。(在3—4年級開展)通過教室整個的外牆佈置,以小報、手工製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我們嘗試以時裝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師生展示了端午節的時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間主要活動,在一起協力擂鼓接龍、賽龍舟的演繹中師生們感悟昂揚向上、一起協力的中國精神。

3、師生互動活動。端午節的活動室由老師和家長共同單槓,有粽子製作室、時令飾品製作室等,學生人人蔘與,個個動手,有的學會了製作粽子、有的會做香袋、有的會編蛋網、有的會做菱角,有的學會一段武術操、有的還知道了與一些節日習俗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從而較好的體現了我們的活動主旨: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各有收穫。

二、在實踐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學校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

1、校園生活生動起來了。節慶活動不是一種單純的儀式和形式、我們還加強了節慶教育後續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蹤聯絡卡,學校社群活動聯絡單、反映了學校在教育學生工程中的獨具匠心,全方位勾畫出孩子天地的純真、爛漫、生動、富有情趣,每次活動後的照片、班級交流展示等資料,往往又構成了是校園櫥窗最美的風景線,讓學生為自己的表現喝彩,這一切恰恰構成一團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煥發生命的靈動,令學校生動起來。而這種氛圍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2、教育內容豐富起來。教師們對“空洞的說教”的認識深刻了。就事論事的教育、言而無物的紙上談兵就是空洞的說教。節慶教育實踐使教師們覺得言之有物,和學生說的話題多了、話題廣了,瞭解學生更生動了,師生間的情義更濃了,和學生交流的基礎更紮實了,因而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學生參與的意識強了。學生不僅對於節慶活動,傾注很高的熱情,而且對於學校其他活動也予以一定的關注。在學校的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有的學生主動收集資料,有的設計編排活動方案、有的動手操作……,自然中體現出自信。

4、規範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集體,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學校工作總結 篇7

本學期我校繼續圍繞"建設書香校園"這一主題,按照"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家校結合、輻射社會"的工作思路和"內容充實、形式多樣、鼓勵創新、持之以恆"的工作要求,大力開展校園文學建設活動,通過開展必背古詩達標;評選"誦讀星"、"書香班級"、"優秀學生作品及作品集"、"校園小作家"、"優秀班級部落格"、"各班誦讀展示"、"優秀學生個人部落格"等系列讀書教育活動,激發師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位師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並以此為載體,影響和帶動學生家長參與讀書活動,使構建書香校園再上新臺階,特色工作總結。

花雨星夢文學社是學校的一個文學團體。該社創建於20xx年9月,學校以文學社為基地,以校園網站和《花雨星夢部落格網》為兩翼,緊緊圍繞語文教學閱讀和寫作兩個重點,開展讀書活動,進行文學創作,出版文學期刊,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努力打造校園文學特色,花雨星夢逐漸成為學校的一大品牌。

一、美麗誦讀,讀中感悟

每天清晨,是學校最美妙的時光。琅琅的讀書聲奏響一天的晨曲。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或誦讀經典美文,或誦讀唐詩宋詞,同學們從《弟子規》中學會做人準則,從《少年中國說》中樹立報國之志,從古詩詞中汲取文學營養。唐詩宋詞詩中有畫,詩詞中有歌,優美的語言,甜美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流淌。同學們在經典的浸潤下陶冶道德情操,在詩詞意蘊中提高文學素養。

在誦讀活動中,我校提出"四美",即,美的姿勢、美的聲音、美的意蘊、美的心情。

美的姿勢--挺胸抬頭,目視課本,落落大方。

美的聲音--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揚頓挫。

美的意蘊--音畫渲染,文字對話,傳情達意。

美的心情--陶冶性情,開闊胸襟,享受美感。

每學期末,我校都要進行花雨星夢誦讀常規展示活動。本學期,學校通過展示,共評選晨讀優勝班18個,學校文學社建立美麗誦讀專集,發表學生誦讀感悟,成立花雨星夢誦讀藝術團,培養誦讀興趣。誦讀,引領著師生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

二、親子共讀,家校聯誼

親子共讀是我校花雨星夢文學社開展的另一活動,是讀書活動的拓展和延伸。每學期我校各年級都向學生和家長推薦一本書,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在這個交流平臺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感受著親子共讀的'收穫與快樂,家長與學校之間交流著感受與經驗。

親子共讀是學校打造特色校園的濃重之筆。我校各年級教研組將親子共讀作為一項課題來研究,並率先引領實施。學校裡有老師的引讀,回家有家長的陪讀,努力培養讀書習慣,提高語文成績,提升語文素養。讀書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它實實在在成了我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事物。

學校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份自制的讀書筆記本。內容包括讀書時間、讀書篇目、主要內容、好詞好句、讀書體會、家長評價、老師評價,工作總結《特色工作總結》。每週一篇,每月一次讀書交流,每月一次讀書星評比,每學期一次親子共讀活動展示。

學校經過協商研討,確立了親子共讀的形式和實施方案。在家長會上和家長溝通交流讀書方法和陪讀注意問題;確定每週三為親子共讀日,這一天語文沒有書面作業,把充裕的時間留給家長和孩子,共同讀書交流探討。教師的引領讀、榜樣讀、推薦讀,鼓勵學生與家長的親子共讀。在共讀中,孩子與家長共同參閱書籍,獲得知識,交流思想,討論得失。

為推進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我校花雨星夢部落格網專門開闢親子共讀專欄,發表家長學生的體會感悟,評選親子共讀書香家庭,表彰先進典型。老師在批閱親子共讀手冊時,和家長對話交流。親子共讀提高了學生讀書興趣,密切了親情,促進了家校聯絡。書籍做為紐帶將孩子和成人聯結在一起,成為溝通與交流的橋樑。親子共讀,成就了父母讀書的願望,也督促培養了孩子讀書習慣的形成。

在親子共讀活動中,教師家長總結出許多寶貴經驗。這是我校的"親子共讀十招"。

1、"我喜歡、我選擇"--選擇孩子喜歡的書;

2、創設讀書氛圍--書香滿家園;

3、全家總動員--全家同讀一本書;

4、邊讀邊畫--給文章配畫;

5、邊讀邊演--表演性的大聲讀;

6、邊讀邊問--讀書中提出問題;

7、邊讀邊聊--七嘴八舌聊聊書裡的趣事,和孩子交流;

8、邊讀邊動--鼓勵孩子作出積極反應;

9、邊讀邊記--建立閱讀成長記錄;

10、邊讀邊思--給自主閱讀留出空間。

在這個交流平臺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感受著親子共讀的收穫與快樂,家長與學校之間交流著感受與經驗。

三、花雨星夢,夢想工廠

1)、成立文學社組織,明確職責分工。

語文老師一般都是文學愛好者,他們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花雨星夢出自我校教師郭海峰提議,宗旨"採擷、潤澤、煜動、追尋"出自張雪靜老師的構想,文學活動的策劃常常是李建輝主任主創。文學社成立之初,老師們紛紛用自己的文筆勾勒文學社美好的未來,小詩、散文、圖畫,靈感在流淌在老師們的筆端。

我校採用申報加選拔的形式,成立了12名教師組成的文學團體,通過作文比賽選拔出45名班級小記者,報道班級活動。明確職責分工,如部落格維護、文章採編、期刊編輯、美工設計、網站設計、活動策劃、音像資料積累等。

2)、開展各項活動,拓展創作空間。

1、圖書館的演播廳暖意融融。知名作家、文學少年、學生家長歡聚一堂,享受著文學創作這一靈動的主題帶給大家的快樂。作家們或經據典或聯絡實際,與孩子們進行心靈暢談,詮釋著文學創作的真諦。

2、邀請唐山晚報社會部徐主任等來校為文學社為學校小記者團講座,並吸收20餘名學生參加晚報小記者,開展采風、社會實踐活動。

3、文學社邀請陳麗君博士為師生講解《弟子規》,出版弟子規專刊。

4、開展小記者採風活動,鍛鍊了學生,增長了知識和才幹。

3)、完善展示平臺,激發寫作興趣。

1、文學社每月出版《花雨星夢》期刊,為師生出版專集,優秀部落格出版部落格文集,配合學校主題活動出版活動專集。迄今為止我校共出刊70期,學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燕趙都市報》、《天天愛學習》《燕趙都市報》等全國各大刊物發表作品30多篇。

2、部落格零成本,但卻快捷便利,影響面廣。我校在06年9月13日建立花雨星夢部落格網以來,共計發表師生家長作品1500篇,評論1288篇,訪問量達到90000次。在學校部落格影響下,班主任教師建立了教師部落格,孩子們建立了個人部落格,師生家長在部落格裡交流,提高,營造著自己的精神家園,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3、本學期,為配合教育教學督導評估,文學社組織人員編輯《和融之歌》專刊等10餘種,結合語數等主要學科班級刊印專輯6部。

4、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文學社儲備的巨大資源圖文資訊資源,發揮了巨大作用,為我校師生工作提供了便利。

5、期末評選優秀班級部落格20個,校園小作家100名。優秀小記者、小編輯30名。

6、開展"童年趣事"徵文活動,開展"我心中的好老師"徵文及表彰活動,有50餘人次獲獎

7、與校黨支部共同開展"我的教學故事"徵文展示活動,有13名教師獲獎。

四、綜合實踐,體驗感悟

九月,楊柳依依,煤河秋水盪漾。文學社組織部分學生開展了以"話說煤河"為主題的系列綜合性實踐活動。

師生來到煤河岸邊,走訪原唐胥路胥各莊火車站、治理煤河碑記、祥青橋、實地採集了煤河水樣、拜訪了當地老人,並收集了有關煤河的資料。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收穫頗多。之後,師生通過上網搜尋資料、查閱報刊書籍、採訪父母長輩等方法,追尋煤河的興盛與繁榮,感受煤河120年的變遷,更感受到豐南人治理煤河、保護母親河的信心和決心。

在綜合實踐彙報課上,師生共同觀看了採訪錄影、交流了各自的發現,道出了心中的疑問,並相互解疑釋問,課堂氣氛活躍,不時傳出陣陣掌聲和歡笑聲。課後,師生用手中的筆記錄並描繪了煤河。

此時,煤河已經不僅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它在孩子們心中建起了一座熱愛家鄉的心靈之橋。

花雨星夢文學社還編輯《話說煤河》校本課程,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家鄉,瞭解歷史。

這次綜合性實踐活動,不但鍛鍊了孩子們動手實踐的能力,我也從中受益匪淺,這種嘗試是經驗的積累,讓我以後更有信心完成其他的工作。

花雨星夢,一個多維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孩子們多維地發展著。花雨星夢讓孩子們的讀書積澱化為生花妙筆,讓孩子們的人生理想綻放奇光異彩!

花雨星夢,一個資料庫,在這裡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成長足跡。一張張照片,一篇篇報道一段段隨筆,書寫著美好的人生軌跡。

花雨星夢,一個人生的航標,在這裡遠大的理想開始孕育,美好的願望開始萌生,人生的追求開始起步…

採擷、潤澤、煜動、追尋,讓花雨星夢常伴師生的學習生活,願花雨星夢常潤師生的心靈世界。

學校工作總結 篇8

學校社群教育工作總結

我校社群教育工作根據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已經順利的實施,現將20xx年社群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社群教育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開展社群教育首先要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社群居民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為此,我校很重視作好宣傳工作,並注意組織全校教師學習社群教育的知識和理論,使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社群教育即在一定區域內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開展的旨在提高社群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社群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學習化社會的基礎,這種教育形式體現了教育發展與社群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動態平衡,發展社群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標,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開展社群教育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益的需要;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需要。

二、建立領導和管理機構,健全管理體制。

在實施社群教育的過程中,我校成立了由校長、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擔任的社群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社群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組織管理。

三、以人為本,抓好隊伍建設。

開展社群教育,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校組織教師、家長學習有關檔案,鼓勵廣大教師、家長積極開展社群教育、家庭教育,組織教師、家長進行階段性交流。為社群教育、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堅持定期開展活動,爭取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學校社群互動,實現社群教育資源共享。

在社群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始終是社群教育的主體和基礎,學校與社群之間的互相溝通、協調,是實現社群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

學校社群互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鄉政府積極支援和參與學校教育,優化育人環境和育人過程。家長協會、關工委等,參與學校重要決策。提供社會實踐基地、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動場所,供學生開展校外活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專案,堅持定期開展活動。學校在“減負愛生”活動中針對學生在校時間縮短而放學後又缺少管理這一新情況,組織社群力量,開展校外社群閱讀,組織學生參加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成效顯著,深受家長歡迎。

第二,學校主動為社群服務,促進社群發展。學校主動向居民開放設施和場地,用於成年人在早晨和節假日等閒暇時間內開展文化體育活動。

五、學校社群互動,促進教育與社群的共同發展。

學校社群互動的核心,是社群服務學校教育,教育服務社群發展。採取雙向參與,共同管理,互相幫助等形式來開展社群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化水平。結合學生和社群實際,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群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思想品德、行為規範教育系列活動。組織學生假日為離休老幹部、孤寡老人上門服務,參加打掃衛生、植樹造林等社會公益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當地經濟發展社會調查。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是與社群共同開展融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內容於一體的課外興趣活動。引導學生參加星期六週末樂園活動,開放學校場地,開展興趣活動,組織學生南韓椒種植大戶、養羊大戶、苗木生產大戶參觀和參加勞動,使學生學到了許多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

三是聘請勞動模到學校進行種植、養殖等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他們的辛苦和享受勞動成果的樂趣。對學生愛勞動、愛科學起到了很大的促動作用。

學校工作總結 篇9

一、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教科研碩果累累。

1、20xx年全區大學聯考考生5624人,上本科線人數3616人,上線率64。3%,比20xx年的上線率62。9%上升了1。4個百分點。

2、20xx年全區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17篇,區級以上立項課題結題21項,在市級以上優質課大賽中共有49位教師獲獎。完成了“中國小教學工作評價辦法”、“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測系統”等研製工作;完成了“襄陽區地方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研究並制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研究推廣了“二五五”課堂教學模式及“六推六讓”教學策略;總結落實“58131129工程”(國小“56911210工程”),使中國小辦學行為進一步規範。

二、搭建多種有效活動平臺,提高師生素質。

一年來,開展了新教材教法培訓、集體備課、分片教研、送課下鄉、結對幫扶、“三優”評選、教師教學基本功大比武、網路教研、校長論壇、假期社會實踐、電腦製作競賽、科技製作創新、學科競賽、“大家唱,大家跳”、“五園”建立等活動,師生在活動中得到鍛鍊成長,提高學校的辦學、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能力素質,有效地促進了新課改理念與現代素質教育要求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落實。

三、開展教學視導和問題研究,促進教育教學工作不斷髮展。

今年對區二中、區五中、龍王一中、石橋一中、張家集鎮中心國小、區實驗國小進行了教學視導工作,對古驛一中、峪山一中進行了跟蹤視導。通過深入學校、深入課堂,對學校的課程計劃執行、課堂教學、教學管理、常規教學、課題研究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和認定。並與學生、教師座談,調研分析,跟教師一道診斷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解決問題。對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使學校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清楚了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今後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困惑,深入地調查研究,逐個進行剖解。如國小出現寄宿後教學管理問題,通過研究制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寄宿制國小教學活動的管理實施意見》;如部分國小高年級歸併國中出現的教學問題,形成了《國中設定國小寄宿制教學班的教學調查報告及建議》;如推廣電子備課和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困惑,通過到石橋鎮中心國小、馬集中學召開現場會形式進行現場觀摩研究解決等。通過對問題逐個研究解決,使全區教育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確定 “課堂教學改革年”,全面促進全區課堂教學大改革。

長期幾十年傳統的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做;教師主動,學生被動;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支粉筆一講到底。”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講的累,學生學的差,教學效益低,甚至出現了大部分學生厭學、逃學、輟學等現象。社會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課堂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於是在全區推廣的利用遠端教育資源及多媒體教學和新課程改革以來各方面實驗取得的成功經驗基礎上,決定20xx年為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年”,使課堂教學為“學生樂學”、 “自主,合作,探究”、 “高效”的課堂。年初,召開了課堂教學改革年動員大會,確定了課堂教學改革活動方案,決定全面推廣“二五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落實“六推、六讓”的教學策略。在實施過程中,於春秋先後兩次組織中國小校長赴山東杜郞口中學學習其“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經驗,通過教學檢查落實、校長論壇、召開現場會典型推廣等形式促進區區課堂教學發生了明顯變化,突破了原來幾十年的陳舊模式,初見成效。在20xx年底召開了“課堂教學改革年”總結表彰大會,對一年來的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全面總結,大力表彰,對今後繼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出意見,明確了方向。

提高學校校長和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根本,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20xx年的教研工作將緊緊圍繞“促進學校教師專業成長”這個中心,推進均衡發展。

五、繼續紮實有效地開展各種常規教研活動,為學校領導和教師搭建展示、鍛鍊、促進各自專業成長的舞臺。

各學校要突出落實以下三項校本研修活動。

1、將原來的新教材教法培訓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融合一起,開展“學校教材教法研修”活動。學校專設“新教材教法研修室”,室內必備黑板或多媒體。各備課組每週確定不少於兩小時的固定時間到“教材教法研修室”活動。活動時,各備課組成員對上一週期教學情況進行反思交流,對下週期教學準備情況(備課)進行展示,大家共同討論,形成教學最優化課堂教學方案。並在“研修室”設立各學科研修資料檔案,形成完整研修成果資料體系。

2、將結對幫扶活動與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結合起來,學校開展人人蔘與的“導師制”活動。按照常規教學要求及教師基本功能力要求制定評價標準,第學期開展一次“兵對兵、將對將”的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對優勝者進大力表彰,並進行精神和物質方面的獎勵。將“結對小組”的集體合影照掛在“研修室”,並開展自命組名活動。“結對小組”的目的除共同提高之外,還是課題研究的共同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gongzuozongjie/g2e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