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1

個別化教育是針對某學生的某種特殊需要或某項缺陷補償,制訂出一份完整的書面教育計劃,並按計劃實施的過程。把教學目的、要求、方法、落實到某一個人身上,而不是每一個人身上,落實在某一個範圍、區域內而不代替整個教學計劃。國家教委已經明智地提出,特殊教育要實施分類教學,邁出個別化教育的第一步,特殊教育應該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我國特教界權威人士陳雲英博士曾說過:“整個教育學、心理學都在研究‘人的差異’,目的是開發每個人的潛能,必須實現個別化教育計劃”、“特殊教育學校不搞個別化教育,就不是特殊教育學校,好像靈魂都沒有了”。

《特殊教育辭典》中提出個別化教育計劃:“主要內容包括(1)該生受教育的現狀。(2)該生應達到的短期階段性目標和年終目標。(3)為該生提供的專門服務設施,該生可參與普通教育計劃的程度說明。(4)實施本計劃預定日期和期限。(5)衡量本計劃目標實現與否的標準和評估手段。”具體做法為:第一步寫出“個案分析”,對幫助或矯治的需求做出分析;第二步制訂個別化教學計劃;第三步按計劃認真實施;第四步評估改進。

1、個 別 化 教 育 步 驟

1.1 蒐集資料

1.1.1 基本情況:包括個體的性別、年齡、家庭人口、父母學歷、工作、教養方式、生活環境、過往病史、發病時間、智力水平、服藥情況、評估得分、強化物等等。

1.1.2 前期觀察:也稱為基線特徵,即對確定實施個別化教育的個體進行詳細記錄,尤其是針對孤獨症兒童的思維認知水平、情緒行為、語言溝通、社會交往、精細運動和大運動等進行詳盡而準確的描述,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參照。為了使各項指標相對穩定正確,最少應持續半個月。

1.1.3 初定目標:通過了解個體的基本情況以及對其半個月的觀察,可以初步擬定個別化教育計劃的目標。該目標只是一個輪廓,其科學性、實踐性都還需在後面的實踐中改進。

1.1.4 家校聯合: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教育單靠一個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而且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一個寬鬆、和諧、同一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這就需要諸多因素一起加入到對該個體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活動中來。尤其是家庭的配合,家長的全力配合為學生的良好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出現“5+2=0”的教育盲點。

1.2 制訂計劃

1.2.1 訓練目標: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該計劃的指導方針,短期目標則是圍繞長期目標分級制定的漸進性階段目標。目標必須是在對他的前期觀察上制定出來的,應該符合實際。

1.2.2 訓練專案:根據訓練目標制定訓練專案,主要以模仿、大運動、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語言與認知、自理與社交為主。要對各專案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使整個訓練計劃更趨系統性、漸進性。

1.2.3 訓練內容:訓練內容是訓練專案的具體化、詳細化,是短期目標完成的具體措施,要儘可能詳盡,將所有準備實施的方案都囊括在內,銜接得體、一目瞭然,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1.2.4 訓練時間:主要是起始時間和完成時間,做階段性記錄分析時要儘可能的把時間標註清楚。

1.2.5 能力體現:根據訓練過程及完成情況,有梯度地分為獨立完成、口語提示下完成、手勢或表情提示下完成、在輔助下完成、沒反應(不配合)等,還可以根據訓練時的具體情況分得更細。

1.2.6 興趣反映:主要分為積極主動型、社會強化型(讚揚、撫摩等)、食物強化型(強化物)、毫無興趣型。

1.3 具體操作

具體操作的各個環節關係到個別完成時間,做階段性記錄分析時要儘可能的把時間標註清楚。

具體操作時要根據訓練目標、訓練內容、能力及興趣採用各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應用行為分析法和結構化等訓練方法都可以滲透到各個訓練環節中。例如訓練某生的注意力、手眼協調、運筆的能力時,可以採取描線這一內容,由描垂直線(考慮到由上至下運筆是最簡單、最易掌握的)開始,接著描水平線,之後描波浪線(波浪由平緩到凹凸、由圓到尖),最後是各種形狀的.組合(基本圖形―組合圖形―不規則圖形等),由易到難,使個體更容易產生成功感,更願意接受訓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配合訓練使用的器材、輔助工具(如圖片、實物、作業紙)、場景、強化物的使用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訓練的效果,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絕對不可以忽視。

1.4 評估改進

每隔一階段都要對個別化訓練結果進行評估,目前的評估手段有自然觀察法、兒童適應性行為量表(ADQ)、心理教育測量(PEP)、孤獨症行為檢查表(ABC)等。評估應立足於現實,實事求是,肯定優點,重視缺點,尤其應對學生出現的新傾向作出分析。通過評估全面地瞭解該計劃對該生的有效點和侷限點,揚長補短;對計劃中不適合的部分比如要求過高或過低、訓練內容過難或過易做出調整,便於繼續實施。在訓練中(或訓練後)要即時做好相關的記錄。

2、個 別 化 訓 練 案 例

予為今年9歲,是名典型的孤獨症兒童。通過前期觀察,結合他的特點對其進行模仿、大運動、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語言與認知方面的個別化訓練。各方面的訓練不是單一獨立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訓練時間:二○○二年十一月初至十二月中

2.1 模仿

予為的模仿能力比較強,但注意力集中困難,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能力。

2.1.1 操作性的模仿:如看著老師怎樣完成一個簡單汽車的繪畫或積木模型的製作,然後照著做。從亦步亦趨過渡到老師做完後孩子仿做。

2.1.2 手部的動作模仿:尤其是手指動作的模仿,配以先前錄製的手指操兒歌,加以簡單的如X X、XX X節奏,提高其理解力和注意力。

2.1.3 模仿發聲方面,著重在開口韻母、聲調、咬字、句子的完整性上。除了教他多說話外,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其理解語言和場景間的關係,並能把握這種關係,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即時即景訓練效果最好。

2.2 大運動

予為看上去在大運動方面沒有什麼異常,反而覺得比其他孩子靈活,但其實他在控制肌肉張力、靈活伸展肌肉方面有一定得困難,更不能把握活動和場景的關係,並因此帶來判斷力低下,顯得反應遲鈍。予為在蹦跳、跳臺階、追逐性的跑步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效果非常理想。由於體力大量的被消耗,飲食和睡眠質量相應的提高了。

2.2.1 四肢協調的訓練:四肢著地爬欄杆,然後站起來跳過去,反覆多次。欄杆的高度隨著予為的協調性增強而降低。現在予為已經能從與他身體厚度相當的高度爬過去,且一高一低的爬跳有助於其體質的增強。

2.2.2 單腳站立:左右腳交換站立時間逐漸延長,單腳跳和按指定線路或方格跳。

2.2.3 傳球訓練:教師在傳球前告之將把球投向某個方向,讓其做好接球的準備,在此基礎上變換投點傳接球。無形中引入了方位的概念,現在予為能以自己為中心區分上下左右前後。

2.2.4 跨跳障礙物:此項訓練為了訓練其聽指令,其次是提高判斷力。

2.2.5 手部力度的訓練:這一項主要是為後面的反向用力做準備。具體做法是老師用手拎起予為的雙腿,讓其以手代腳在光滑的地面上爬行,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手腕的力量。

2.3 精細運動

基本的精細動作都已經掌握,主要加入使用雙手並方向相反的動作,如擰螺絲等。

2.3.1 多用手指,增強手指的靈活性。撿豆子和紙削,紙削可以是各種形狀或顏色的,要求聽老師的指令撿,如“紅色的紙”“三角形的紙”“紅色的三角形”“五粒豆子”等,不僅鍛鍊了他的手指靈活性,而且輔助鍛鍊了他在顏色、形狀、數量的認知能力。

2.3.2 用筆的訓練。從任意塗鴉到點連線、描圖、上色、寫字,無論哪一步,都嚴格要求他握筆姿勢正確,注意力集中,坐的姿勢也要標準。

2.3.3 摺紙、撕紙和剪紙:要求做出一定的形狀,如折一把扇,撕一個人頭,剪一顆心等,並且工作完成後,要他幫助收拾,真正做到“有始有終”。這項工作和前面的畫畫相結合,可以激發予為興趣,並培養他享受工作成就,體會成功的喜悅。

2.3.4 反向用力的訓練:鍛鍊他同時用兩手尤其是反向用手的能力,蒐集礦泉水瓶做擰瓶蓋的練習,拔塞,擰螺帽,開鎖等。

2.4 手眼協調

手眼協調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但因為予為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因而阻礙了他的學習。首先要在視覺對焦、視覺追蹤上下功夫,其次多做小肌肉練習(精細運動),有了一定的基礎以後進行大範圍的手眼協調活動,再漸漸縮小活動範圍,最後才能具備獨立完成較精細的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2.4.1 搭積木: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聽指令或按要求的,從仿搭積木到自己搭積木。仿搭的過程主要是讓他看、聽、做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複習鞏固其它部分所學的內容,如顏色、形狀、上下、高低、左右等概念。仿搭的數量可以三塊到數十塊。達到這個水平後鼓勵其自己搭。一開始要求搭個房子,搭座橋等。使各種物品在他的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這種印象非常重要,因為孤獨症兒童總是讓一些無用的東西佔據他的腦空間,而我們要幫助他改變這種狀態。

2.4.2 串珠子:根據予為的具體情況可以加大難度,按教師提出的要求串珠,從中鞏固顏色、數量和圖形的知識,並且培養他按圖操作的能力。

2.4.3 拼圖:予為的拼圖能力較好,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難度。選擇一些內容較為複雜、顏色區分度較低、數量較多、介面相似的圖片,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他樹立部分與整體的概念,培養他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訓練他的注意力。

2.5 語言與認知

孤獨症兒童不能從以往的經驗中歸納出一些定律,對他周圍的事物和他人的行為缺乏真正的理解,學習方法較死板。要透過這一部分的訓練來協助他理解周圍的環境,提高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語言方面的訓練貫穿始終。

2.5.1 遵從兩步指令:培養他的配合意識和動作能力,提高語言理解能力。予為對一步指令的接收和完成較好,因此著眼於對他進行簡單的兩步指令的訓練,如“把紅本子拿給徐老師”“把門和窗戶關上”等。

2.5.2 分類:

對一樣、不一樣的理解,注意提問多樣化,用不用的語氣和不同的表達方式來發同一種指令。

按已經學過的顏色分類,一開始是同一種物品只是顏色不同,以免視覺混亂,等他理解什麼是分類以後,加入多種物品,而他只要按顏色分開就行,這樣做的好處是打亂他的思維方式,讓他能完全按要求來做。

按形狀進行分類。

2.5.3 常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前後、裡外等,在平時做其它訓練的時候結合實際教給他,在發指令的時候就要經常用。如要求他往前跳兩步,把積木往後擺;把桌子上面的鉛筆拿給老師,把桌子下面的足球踢給老師等。

2.5.4 數概念的訓練:

予為數的概念相對於其它的方面明顯感到差,可以由1順數到30左右,但偶有出錯(20以下較好),不會倒數,初步能按任意起止數數,如b訴他3―6,他就能從3數到6(不能自行停止);訓練其對數字的感受能力和把數和動作聯絡起來的能力,為點數能力和按數取物能力做準備;訓練其按物數數的能力,掌握物與數的對應關係,發展其數概念(10以內);訓練其按物取物的能力,可以幫助予為理解總數與量的關係,為比較多少和大小做準備;認讀20以內的數字。

2.6 訓練效果

通過一個月的個別化訓練,用心理教育測量(PEP)對他進行了評估檢測,得分由47分上升至68分,達到4歲兒童的能力。結果顯示他在大運動、手眼協調、數概念方面進步最快,能夠輕而易舉的通過測試;在模仿、認知和精細動作方面有發展的可能,是接下來的訓練重點;語言及交往方面還需加大強度訓練,否則會倒退。

3、小 結

特殊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使殘疾兒童通過適當的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康復發展,潛能得到開發,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學會生存,學會交往,能夠順利地融入主流。個別化教育的出現並得到普遍的認同和廣泛的實施,也正是基於此。如何使個別化教育更有利於孤獨症兒童的學習與康復,還有賴於志同道合者的不懈努力!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2

近年來,多重殘疾兒童的研究與干預一直是特殊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廣大特殊教育工作者關心的是,對多重殘疾兒童的干預應該從那裡尋找切入點,採取哪些有效的方法以及如何鞏固干預效果等等[1]。在啟能學校開展個別化教育訓練課程探索的背景下,訓練者有意識地把關注焦點放在多重殘疾兒童的生存、學習和生活方面,並選取了我校二年級學生郭X X作為個別化教育課程實施的物件。

現對過去一個學期的個別化教育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個別化教育實施的準備

個別化教育實施的準備是在已有的評估資料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訓練者沒有再次進行全面的評估工作,而更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建立師生信任關係

由於訓練者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需要兼顧環境熟悉、教學任務、專業學習等多方面的事情,而更為重要的是,智力障礙兒童面對陌生人,常常會表現出一種抗拒、抵制的心理,這對往後的教育教學極為不利。所以必須在個別化訓練課之外,抽取足夠的時間與該生進行交流,表達訓練者的善意,讓其消除戒心,接納訓練者的教育。

(二)瞭解該生的.相關情況

通過查閱郭X X同學的入學檔案;對其班主任與家長進行訪談;對其進行非參與式的觀察以及採用調查表等方式瞭解該生的基本情況,尤其是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學期,訓練者主要歸納了該生在認知能力與運動能力這兩方面的情況:

表1 該生在認知能力與運動能力方面的情況

認知能力

該生理解能力較差,認知方式刻板,尤其表現在數學學習方面,

能夠獨立讀出數字,但聯絡實際物體進行數數的能力差。逃避需要持

續用腦的工作;學習動機不明確,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

運動能力

該生走路步伐不穩,坡腳;左手肌肉萎縮,手腕側翻,乏力,無

法完成抓、提等一系列動作;沒有鍛鍊左右的意識。

(三)制定個別化教育目標

根據該生的情況,針對其在認知能力與運動能力這兩方面的問題,分別制定了個別化教育的長期與短期目標,具體如下:

表2 對該生實施個別化教育的目標

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

認知能力

提高該生學習興趣,讓其掌握簡單的注意方法,教會該生簡單的記憶方式,增強其學習信心。

1.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其數學成績;

2.提高該生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獲取成功體驗;

3.通過反覆的鍛鍊,使其養成計算的習慣,掌握簡單的記憶方式。

運動能力

讓該學生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使其身體機能得到發展,掌握一定的精細動作。

1.該生能夠意識到自己肢體方面的問題並瞭解“用進廢退”的道理;

2.該生能在主觀上認識運動鍛鍊對其肢體發展的重要性,並能在行動上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

3.該生學會左右手協調,右手能完成一些精細動作,而左右則能通過右手的配合,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

二、個別化教育的實施

為達到預期的個別化教育目標,訓練者充分運用談話、講授、演示、遊戲等教學方法,利用各種資源,對該生實施有針對性的訓練。訓練主要內容及其訓練意圖如下:

表3 個別化教育實施內容與意圖

主要的訓練內容

訓練意圖

認知能力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

2.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

3.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

1.讓該生掌握簡單的記憶方法,提高其的記憶能力;

2.注重心理體會,給予支援與幫助,使其中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步建立信心;

3.提高該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4.通過語言複述,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更好地理解練習的題意。

運動能力

1.左手的運動、左手的負重訓練;

2.左右手的協調能力訓練;

3.增強體質的其它訓練。

1.讓該生明白運動的意義,促使其形成積極鍛鍊的心理動機;

2.防止殘疾程度的加深,同時不忽略對其正常的右手進行訓練,達到缺陷補償的目的;

3.提高該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訓練者在實施個別化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認知能力與運動能力的訓練是交替進行的,確保這兩方面的訓練在一個個別化教育課時裡面都能開展,以降低學生的厭倦情緒;個別化教育的內容要滲透到日常的學校生活之中,比如說要求該生認真作廣播體操,在學校裡面完成作業等;保持訓練內容的連貫性,堅持由簡單到複雜進行訓練的原則。

三、個別化教育的效果

根據訓練者的觀察紀錄以及其他老師的反映,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該生的生活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也很積極,但總體的認知能力水平沒有顯著的效果;在運動能力方面,該生意識不強,主動性不高,存在畏難心理,甚至有時候對訓練產生抗拒的行為,總之,該生在運動能力的提高方面幾乎沒有進展。

四、個別化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必須認真總結與反思個別化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訓練者通過學期總結,找出了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沒有及時鞏固前期取得的成績,雖然強調了訓練內容的連貫性,但沒有深入瞭解該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訓練速度過快,導致其在忘記之前所學的同時,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高;

2.與該生家長交流不足,忽略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3.對該生在訓練過程中的情緒關注程度不夠,處理不及時甚至未採取任何措施來應對;訓練內容制定之後也少有調整,靈活性不足。

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3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學生。面向全體,正是面向有差異的每一個個體,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促進他們全體發展。學困生在每個班集體屬於需要特別關心的人群,雖然為數不多但他們關係到一個班集體的班風、學風等問題 .下面我將本學期個別化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有一個共識:就是一提到個別化,無不搖頭嘆息,說他們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教師們換個角度,放棄門縫裡看人的偏見,就會欣喜地發現個別化學生並非不可救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全面瞭解他們的心態,對他們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並採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潛移默化地剋制不良心態的滋生,用教師美好的心靈、理智來塑造學生美好純潔的心靈,使學困生領悟到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對“我”的進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後進生轉變思想,鼓足勇氣,直面現實,積極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教師的情感理智融入他們的心田。

二、與學困生建立融洽的關係。愛學生,是個別化學生教育的基礎和首要條件。

個別化學生會受到周圍人的訓斥、諷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無所依靠,他們也需要溫暖、需要愛。做英語教師,對他們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樑,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係。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於發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學習的興趣。在人格上與優等生平等相待,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要找準切合點,正面啟發誘導,耐心說服教育。

三、多給他們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知道了這些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的原因之後,我首先從他們的聽講習慣抓起。課堂上隨時注意他們的舉動,稍有不正確我會輕輕的走到他們身邊,用不同的體態語言去提醒他們,使他們從心理上感覺到老師在時時刻刻的注意著我,我必須認真聽。其次在課堂上我還會為他們專門設計一些學習方法。這樣目標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們立刻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一點點地對學習產生興趣並在一次次小小的收穫中增強他們的上進心。教育方式上本著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他們向優等生學習,學習中多動腦、多練習、多複習、多運用,使學困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四、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困生除了加強思想品德、行為規範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師教學中還應藉助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科特點和作業練習要求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閱讀法、思考法、比較歸納法、識記法、回憶重現法、分析法、觀察實踐法等。

實踐證明,個別化學生與優等生不是一成不變的.。給他們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溫暖,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都可能使他們從思想品行到學習技能上與優等生相媲美。

五、老師要寬容忍讓,塑造美好的心理品質

教師對個別化學生的寬容是指教師能客觀認識與處理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寬容不是遷就,教師對他們的寬容態度是使教師贏得學生尊敬的重要感情基礎。他們是發展的,並在發展中成長,不可能沒有缺點,不可能沒有過失,有的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犯了錯誤,就橫眉怒目、厲聲訓斥,或反脣相譏、挖苦嘲弄。簡而言之,就是難以寬容學生的過失。有的個別化學生儘管在教師的批評、體罰下,口頭檢查了自己的錯誤,但從根本上講沒有得到教育,反而對教師或敬而遠之,或退避三舍,有時甚至嫉恨教師。因此對學生缺乏寬容忍讓的教師是不可能與學生建立真正情感關係的。教師應該認識到一定的寬容忍讓比直接訓斥更能感化學生,使學生接受教育。即令是學生當面頂撞或表現出一些有辱自己身份的行為,也應不失長者風度,仍心平氣和去說服教育,這樣才可能使他們形成一種內疚感和自責感,從而主動認識自己的錯誤,接受教師的批評與教育。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後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個別化的轉化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gongzuozongjie/ed1o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