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落葉》讀後感(通用13篇)

《落葉》讀後感(通用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落葉》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落葉》讀後感(通用13篇)

《落葉》讀後感 篇1

粗讀賈平凹的《落葉》時,並不覺得它有特別之處,但細細品讀後,才明白作者揭示了一個有關生命的哲理和規律:“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它的存在。”

這篇文章共分為七個自然段,而每個自然段有中心意思和關鍵詞,如: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描寫“我”家窗前一棵法桐葉子的`顏色、姿態、形狀,關鍵詞是“豐滿、嬌嫩而端莊。”文章開頭詳細介紹了法桐的模樣和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從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冬天,就像人生四季——春天是法桐的青年時期,夏天是法桐的中年時期,而秋天和冬天則是法桐的老年時期。生命就在這樣迴圈往返中運動、成長、衰落。在文章的中間部分,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筆調抒發了對秋天落葉的惆悵、傷感和憐愛之情,同時對春天充滿生機的綠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和關愛……文章的結尾作者順理成章地點題:“我”敬仰法桐、祝福法桐,法桐年年落葉,年年新生,永不停滯。“而目標在天地空間里長大成才了。”乾淨利落,寓意深長。

《落葉》的語言樸實、優美、婉轉。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並採用遞進式結構,層層深入,最後悟出了“落葉”的內在含義,它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如樹木,生命的目標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去舊迎新,不要哀嘆衰老,那是世間萬物的規律,無人能違背。

這個看似簡理平凡的道理卻讓人回味無窮!

《落葉》讀後感 篇2

讀了賈平凹的,《落葉》我被他的文字投射出的人生哲理深深感動。

看似在寫物記事,實際上,正是以桃樹和石頭為依託,闡述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我看到了那一個個裝滿真情的文字,被作者當成了載我們認識人生的車輪下的枕木。通過他的筆,他的思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平凡而美麗,歷經苦難,終於實現理想的主題。

小桃樹是很平常的事物,作者卻用細膩的筆把小桃樹給他的感覺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們為什麼會感動?作者為什麼憐惜它?因為它本是平常的事物,在日積月累中,卻沉澱了作者太多的思想和情感。人都有見物生情的感情。那桃樹,經過多少的風雨,卻依然守望在那土地上,守望著作者對於記憶有關的一切回憶。再加上桃樹生命力強,能不讓作者為此提筆書寫對生命的感悟嗎?

醜石一文,作者採用了先抑後揚的寫法,把一塊醜石的'命運寫得跌宕起伏,讓讀者大飽眼福。最讓我們受益的,是醜石透露出來的精神---雖其貌不揚,卻很實在有用。和我們做人一樣,要實在,真誠,從不忽視自己的價值,在別人不肯定自己的情況下,自己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你是一塊金子,總會發光的,切莫被別人的評價迷失了方向。

每篇散文的主題,無不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美好的謳歌以及對生命本身的深深思考。

《落葉》讀後感 篇3

不落葉,新葉如何長出?不經歷痛苦,怎知成功的幸福。何苦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歡樂的到來,歡樂的離去。

世上有樂觀的人,同時也難免會有悲觀的人,就像是樹面對落葉,樂觀的樹會想到明年長出的更美的葉子,悲觀的樹卻只能看到腳下枯黃的落葉。生活中,每天都有高興的事、傷心的事,樂觀者只注視歡樂而悲觀者只盯住那一絲不順,其實,我們每天都有理由快樂,只不過悲觀者的眼界太狹隘了吧!

樂觀者眼中的世界是繽紛的,悲觀者眼中的世界是黑白的,樂觀者可以看到耀眼的`太陽,蝴蝶絢麗的翅膀和清晨披著露珠的花朵。而悲觀者眼中看到的,則是墜落的雨點、枯萎的落葉。同在一個世界,眼中所見,卻不同。

曾聽過一個故事,說一位探險家在沙漠中迷了路,將所有的東西翻了個遍,只剩下了一個青蘋果,但探險家卻不放棄,他一直堅持著向前邁出了一步又一步,當他感到疲倦不堪的時候,他都會告訴自己:“我還有一個蘋果,多好,我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就靠著這個念頭,探險家走出了茫茫的沙漠,而那個青蘋果,早已乾癟的不成樣子了。

在困境下,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心態,如果探險家是個悲觀的人,恐怕他早已被沙漠掩埋了。

做一個樂觀的人吧,用眼睛去看身邊美麗的世界。

《落葉》讀後感 篇4

小鳥和落葉講的是小鳥勸阻一片將落下的葉子不要害怕死亡,死並不可怕,最後,那片葉子像蝴蝶一樣,飛呀飛,最後落在地上了。

小鳥是善良的,也是正確的。死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怕死,死或許有許多方式,有安詳的,也有令人恐懼的。但是死了之後,人的靈魂會飛翔,飛到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地方,繼續過著像之前一樣的幸福生活。

所有的生命都會終結,最長壽的,活了5000歲的老樹,在1000年後,10000年後,也會死。恐龍那麼強大,1億6500年,也都全死光了。沒有任何事物會是永恆的.,誰也說不準,過上幾十億年後,地球是否會化為灰燼,宇宙是否會爆炸,所以,任何事物沒有絕對,沒準有一天,任何都消失了,人類才開始懊悔。

生命只是一個輪迴,一個旅行,人出生,長大,老了,然後死亡,轉世後,又出生,一直輪迴,直到宇宙大爆炸,一切從頭開始。人的一生都在旅行,從出生到長大,從長大到變老,旅行不只是單純的旅遊,而是人生的變遷,人生的變化,死不可怕,死是一個人的結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我們是不可能永遠存在在這世界上的,但這似乎也是可能的,因為人的美好品質、靈魂和故事會永不消失。

《落葉》讀後感 篇5

每當大地被金色包圍,涼爽的微風吹過森林,激起一層層金色波浪,風中還飄著一陣陣果實的清香,便是美麗的秋了。

然而,在這幅美麗的秋意圖中,還有那必不可少的落葉。它們在秋風的吹拂下,如一隻只金蝴蝶從樹梢上徐徐落下,在空中飛舞盤旋著,展現自己優美的舞姿,隨後悄然飄落在地上。

這景象似乎還帶著幾分淒涼,幾分蕭瑟。它們從樹梢上落下,這已意味著它們的生命即將結束,它們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它們從茂盛到衰老,從成長到逝去,經歷了許許多多,歲月帶走了它們的青春,使它們變得蒼老。

但是,它們還不忘為下一代著想。它們飄落到地上,融入了春泥,化作養料,滋養著新葉子的生長。我相信,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在樹枝上一定會長出無數嫩綠的新葉,這些便是它們的生命的延續,愛的昇華。

作者一定非常敬佩落葉的精神,才寫下了《落葉》。而且文中最讓我敬佩的是那一片片渺小的落葉中所蘊含的偉大無私的精神。是它們讓我明白:人的生命也如樹葉一般短暫,應該好好去珍惜和奉獻。學習落葉無私奉獻的精神,多多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充滿希望的人生,讓短暫的生命別具意義!

《落葉》讀後感 篇6

行動才能取得榮耀,但是大部分偉大成就起源於靜止。抓落葉也不例外,祕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湯米·巴席勒

八歲的艾略特是個心思細膩、想象力豐富、聰明而又善良的孩子,在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迪恩比賽抓落葉的過程中,聰明的他早就發現了抓落葉的祕訣,並沉穩地抓住了至少15片落葉,而哥哥以比賽的心態,東撞西撞地追著落葉跑,最後只抓住了7片落葉。

雖然艾略特喜歡贏的感覺,但是善良的他看出哥哥比自己更喜歡贏,為了繼續和哥哥一起玩,他報出自己只抓了5片,贏了的哥哥歡呼雀躍。

美國作家湯米·巴席勒在小說《抓落葉》中,以艾略特的一生為主線,以他的父母、哥哥、朋友為副線,描寫了人一生中的各種慾望,就像一個填不滿的'空洞,人們千方百計地去填充它,一時也不停歇,卻因無法徹底填滿而痛苦。

面對慾望空洞,正確的做法是,在填充的過程中,時而奮鬥讓願望儘可能的實現,時而停止細細觀察與無法實現的願望和解,從而豁達:生命在於奮鬥,沒有失敗。

《落葉》讀後感 篇7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就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的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願子裡如往日一樣式落葉滿地。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看了這個故事,我也明白了:每一天都有每一天要做的事情,並不能提前把明天的事情做好。

其實這就像我們寫作業一樣,每天只能把今天的作業完成!並不能提前去把明天的作業寫完!

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希望大家看了之後也能有所啟發,千萬不要像小和尚那樣,想著提前做完就,第二天就能輕鬆了喲!

《落葉》讀後感 篇8

當陰冷的西風沖刷著遠方的天空,當苔蘚般的小草搖擺著變黃,當田野裡的孩子們看著一群向南飛的鵝,我驚歎於秋天的到來!人們,總是不經意間錯過這朵黃葉花,群星閃耀。

琥珀色的黃昏就像遠處的一塊糖,一點點陽光在清澈的窗戶上跳躍!窗外,一棵不知名的老樹隨著蒼翠的樹木搖擺。一片葉子落下來,漂浮的曲線突然照亮了暗淡的眼睛。無法抑制自己悸動的心,我踩著落葉,走進了深深的小徑。

抬頭望去,只有一大片白雲,卻沒有過去流過的綠色瀑布。一片飄忽不定的葉子隨著最後一次有力的舞蹈在長度空上畫了一條完美的曲線。漂泊,搖擺,漂泊。微風使它像平靜湖面上的漣漪一樣飄渺。它浮在我的眼前,我抓不到它,就像一條河在流過。畢竟,它著陸並填補了另一個空白。

也許是因為一些憐憫,我蹲下來,拿起它,放在我的手裡。枯黃樹葉背面的紋理已經形成,它們再也不能洋溢綠色的喜悅和活力。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我仍然扮演劊子手的'角色,因為我給了它新的生命。我漸漸褪去了它的顏色,驅散了它的芳香。想想他們過去,所有的隱士,不食人間煙火,俯仰之間,都是……悲傷的秋意湧上心頭。

然而,我完全錯了。當我的手觸控到雕刻著滄桑的鋸齒狀樹幹時,生命的紋理沿著指尖傳遞,讓我臉紅。微風吹過,無數精靈輕輕起舞,讓我的悲傷變得不合適。落葉在我腳下翻滾湧動,我相信這是無言的美麗。榮耀之後是沉默。在他們最後一次飛行後,他們毫無遺憾地進入地球的懷抱,睡在一個舒適的溫床裡,只希望有一點露水,他們將在這寂靜中重生。畢竟,“落紅不是一件無情的事;它會變成春泥來保護花朵!落葉漸漸覆蓋了小路,我清楚地知道這也是播種的希望。

沐浴在多情的斜光裡,望著細長的身影,我對許願星許下了第101個願望:如果有來生,我可以像一棵樹一樣站在遙遠的天地裡……或者只是一片享受了恩典後飛舞的落葉,找到永恆的生命王國。

《落葉》讀後感 篇9

學校要孩子們讀讀《落葉跳舞》,並把它列為二年級必讀書籍。今天,有孩子在網上買回來了,我也拿來讀了讀。它的作者是日本作家伊東寬。他想象力豐富。利用落葉,創作了一個個小精靈。讓人看後忍俊不禁。非常適合學前班孩子們去讀。到二年級,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要孩子們買回來看,真有些小兒科。不過,這本書的有趣之處,也是它吸引孩子們之處!

看那些拼圖,一個個都充滿了情趣。有的張牙舞爪,有的齜牙咧嘴,有的開懷大笑,有的眉頭緊皺…哈哈,實在太有意思了呀。來吧來吧,一起來跳舞吧。扭扭胳膊踢踢腿,伸伸脖子彎彎腰。來吧來吧,奇妙的落葉!雲山雀、貓頭鷹你好!咕咕貓、嚕嚕狗,我們一起跳跳舞!可愛的小精靈,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來感受"落葉跳舞"吧!

沙沙沙,起風了,在冬日寂靜的`樹林裡,一群落葉在快樂地跳舞…用實物剪貼的落葉形態各異,表情豐富,像魅惑的精靈,帶出作者心中豐盈的詩意。

《落葉》讀後感 篇10

《落葉之歌》主要寫了大樹上的小葉子非常害怕一陣北風過後會使它跌下地面,它不知道飄落的過程是不是很恐懼,可是害怕有什麼用?既然跌下去是它的命運,就要勇敢地接受。

讀到這裡,我被小葉子的勇氣所震撼了,小葉子勇敢地鬆開雙手,落下了。這時下起了雨,小蟋蟀拿小葉子當雨傘,拿它當被子……

原來,飄落的一刻是那麼美好,可以讓自己變得勇敢,還可以幫助他人。

像小葉子那樣勇敢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我非常怕黑。有一次,晚上自己在家,突然手機鈴聲響了,嚇我一跳,客廳太黑,不敢上前去取,聽這鈴聲是特置的,是媽媽來的.電話!真想快點接呀!如果不接,媽媽會著急,可是又太黑了!猶豫半天,我的腳才向前挪動一點,最後我鼓起勇氣,快速拿過手機,又跑回臥室,我的速度快到連監控放到最慢也看不到我的身影。

我發現,原來黑並不可怕,只要能鼓起勇氣去面對就不那麼可怕。

想一想,小草為什麼能夠頑強地破土而出,是因為它有生的勇氣;臨近死亡的小鳥可以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那是因為它有生的意念,如果只遇一點兒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你永遠不會成功。

生命中不能缺少勇敢之心,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一路乘風破浪;一路過關斬將,擁有勇敢之心,才能擁有完整的人生。

《落葉》讀後感 篇11

鄭榮來先生的新著《落葉也精彩》問世了,可喜可賀!元旦剛過,我就收到了他贈我的這一新年禮物。趁著去哈爾濱出差的機會,來回動車都要坐7個多小時,便把這本散文集讀完了。總的感想是:細膩、生動、精彩。鄭榮來真不愧是"高產優質"作家,寫出的文字又多又好看。

這本書分為5輯:一是"匆匆行旅",寫的是人生旅途經歷與感悟,有大學聯考紀事,也有寫初到報社情景,更有在幹校和報社生活的腳印。二是"鄉韻親情",寫的是老家的河流與房子,家鄉的人物與趣事。三是"師友留影",寫譚文瑞、冰心、王朝聞、袁鷹、方成等名人軼事。四是"多彩風景",寫各種鳥、樹、花、水、雨,其中有一篇就是"落葉也精彩",五是"學而問道",是文學評論、雜文。

鄭榮來的文字很自然、流暢,他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並把它寫出來,奉獻給讀者。厚厚的一本270多頁的書,近百篇文章,既是生活的積累,又是生活的昇華。比如,鄭榮來寫人,就寫了老師、同事、朋友、鄉親、孩子等,多樣人生,盡收眼底。鄭榮來寫鳥,就寫了烏鴉、布穀、麻雀、喜鵲等好幾種,有的寫它的叫聲,有的寫它的築巢,有的寫它的遭遇,有的則寫它與人類的關係。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取材,不同的觀察,都顯示出鳥類的可愛,加深了人們愛鳥之情。鄭榮來寫樹,寫了白楊、槐樹、黃櫨、柿樹、泡桐、柳樹、梧桐等,他細心觀察,從樹的出芽到落葉,都未放過,以擬人的手法,把樹寫活了。因此,"落葉也精彩"這一名篇的誕生決非偶然,是鄭先生從觀察到思考的結晶,是從欣賞到哲理的飛躍。

鄭榮來寫道:"落葉的精彩,在於它反映了一種自然的真實。它們有的以顏色取勝,讓人賞心悅目;有的以落葉行為的有序,以此啟人心智;有的以耐力表現,不畏西北風吹打,宣示一種堅持的風格。"他把各種落葉寫出了特點,貼切而具體。正鑑於此,他的這篇散文被兩三個地方作為會考試題,試卷要求考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並分析其寫作手法、品味語言特色、給人何種哲理思考,等等。

我與鄭先生的關係還是比較"複雜"的:他是我的校友,都是復旦畢業的;他是我的學兄,65屆的比我高兩屆;他又是我的同事、領導,還是我的鄰居;正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倆比較熟悉。我的兩本散文集都是鄭榮來作的"序",在報社大院見面時,我對他的稱呼也不是很固定的:"鄭老師""鄭總""老鄭"都用過,有時還直呼其名。當然,"鄭老師"還是用得最多的。他是一個很隨和的人,臉上總帶著微笑。堅持鍛鍊身體與寫作,是我對他最深的印象。

鄭老師今年77歲了,白髮童顏,精神狀況很好。他自言要量力而行,不放下手中的筆,繼續寫下去。正如他為落葉所作的總結那樣:"落葉的精彩,又在於它喻示了一種人生。落葉的前半生,都是為他人而活,春天勵人朝氣,夏天給人蔭涼,秋天悅人心情。它沒有虛度一生。人生也當如樹葉,盡心盡職走完自己的途程。"我們有理由相信,鄭老師的人生旅途會越來越精彩,會有更多的佳作誕生!

我未能詳細介紹此書的內容,而是推薦大家趕快一讀。

《落葉》讀後感 篇12

朱光潛先生的《厚積落葉聽雨聲》其實買了很久,一直沒有看。喜歡這部書名,更知道朱先生是大家,有一種好東西要留一留的感覺,所以才讀完。讀的時候,就後悔讀晚了。

本書六章,三十一小段。第一章厚積落葉聽雨聲:生命,慈惠殿三號,後門大街,花會,我在春天裡所見到的。這一章基本是講在北京的生活著的一些所見、所思和感慨。第二章此身已近桃花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樣畫葫蘆。這一章應該是對藝術的思考,或者說是作者欣賞藝術的所思。第三章問渠哪得清如許:無言之美,看戲與演戲,文學的趣味,剛性美與柔性美,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這一章是對藝術的哲學思考。第四章風行水上自成文:文學與人生,流行文學三弊,眼淚文學,詩的意象與情趣,音樂與教育。這一章似乎重點在論述文學如何美的問題。第五章站在後臺看人生:談人生與我,談十字街頭,談擺脫,消除煩悶與超脫現實,悼夏孟剛。這一章是談美的各種角度。第六章此時、此身、此地,談冷靜,談價值意識,談美感教育,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慢慢走、欣賞啊!這一章是談美、談美的欣賞,更是談人生。

讀這樣一本關於美學的`著作,原以為是對美術的理解欣賞,沒想到這一個美學是全方位的,除了繪畫、書法,還包括文學,甚至人生。所以讀下來深感受益匪淺。

經歷過不美的歲月,置一個聆聽的位置;聽內心的聲音,讓自己醒來。“厚積落葉聽雨聲”啟示著一種便捷而珍貴的“生活美學”,那就是預先為“美”準備好播種、發芽、生長的“苗圃”。真正的美極為柔弱,卻不可征服。於“此時,此身,此地”,像草木蟲魚一樣,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那樣,你就會常常看見美,常常感受到美,便也會不自覺地給社會奉獻美。

應該說這本書的一些章距今都有近百年了,可是今天讀來依舊覺得很受用,很有啟發,這便是精品的魅力吧。

“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沒有讀者那也算不上好詩,也沒有生命力。

“所以相片,只能抄寫現時界,不能創造理想界。”再好的相片也只能是對現實的抄錄,無法加進自己的想象,而美術可以。這也就是相片技術再高,仍有很多人對美術趨之若鶩的緣故。

這樣讀來頗有感觸的句子,書裡很多。很感謝。

《落葉》讀後感 篇13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當著落葉紛飛》,看完會有很多感觸與疑問。作者描繪了十四歲留守兒童沙莎的“草樣年華”與重回人生正軌的心路歷程。

《當著落葉紛飛》的主人公——一位十四歲的留守兒童沙莎。頭髮短的像刺蝟因為父母的許多不得已讓沙莎和爺爺相依為命。讓她不禁感慨“說什麼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生存狀態堪憂,成績下降,心理失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水準滑坡…嚯,全沾上了!什麼特殊群體,不就是一群壞小孩嗎?壞小孩怎麼了?如果“壞小孩”(的名聲)可以換回老爸老媽在身邊,我要大聲說:我—願—意!”沙莎是多麼缺乏父母的陪伴,她為了可以換父母在身邊竟然願意挨老師罵,受同學欺負……

沙莎有個朋友—阿三,阿三送給沙莎刀子,她喜歡上了刀子,刀子雖然給沙莎帶走了不愉快,但是卻帶來了厄運。因為一次意外,沙莎捅傷了一個少年,被關進了少管所。沙莎在少管所中雖然失去了刀子,但卻愛上了看書,並且迷上了作家何大草的《刀子與刀子》。也遇到了上海的記者潘小姐。潘小姐與沙莎書信交流。之後潘小姐將沙莎的'故事登在了報紙上,抒發出沙莎所面臨的所體會的成長的痛苦,青春的迷憫。

但就在一切將有所好轉之時,沙莎撒了個謊,逃出了少管所,得到了自由,但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沙莎也喜歡寫日記,日記中記錄了艱苦但又快樂的少管所時光,向我們介紹了一個熱心幫助沙莎的“周媽媽”,她幫助沙莎找到了她的爸爸媽媽。沙莎的日記中還記錄了她逃出少管所去了哪,幹了什麼。隨後又碰到了自己仰慕許久的作家何大草……

這是一個“在路上”的故事,作者突破對一般兒童小說的侷限,情節精巧,意義厚重,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留守兒童的“草樣年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ved8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