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

我讀了媽媽剛給我買的一本書---《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的鉅著。

《昆蟲記》裡介紹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昆蟲,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蜘蛛國王中名字較好的舞蛛,讀後感《《昆蟲記》讀後感100字》。書上面有一段專門描寫它的文字是這樣寫的:“蜘蛛國王中的舞蛛是喜歡在沒有作物、乾燥朝陽的`地方生活的。它既是巧妙的捕獵者,又是能幹的工程師。蜘蛛藝高手巧、善於織網、巧遇捕獵。”這句話讓我明白了昆蟲界中的蜘蛛並不全是“壞”的,也有好的一面。

《昆蟲記》中還有許多小知識,比如昆蟲的毒素,為什麼昆蟲會自殺、工業化學等,可以讓我們學習新的知識。

大家有空時多讀讀這篇名著,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2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跟昆蟲有關的名著——《昆蟲記》。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許多昆蟲的知識,這裡我就向大家介紹一種昆蟲,名叫螢火蟲。

螢火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昆蟲,它的肚子頂端會發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裡掛了一盞小燈。在寧靜的.夏夜,經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

螢火蟲長著三對短短的腿,它們利用這三對小短腿邁著碎步跑動。雄性螢火蟲到了成蟲時期,會長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蟲一樣。而有的雌蟲則永遠都保持著幼蟲階段的形態,無法享受飛翔的快樂。

螢火蟲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衣,它的身體成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紅色,其圓形服飾的邊緣則點綴著一些鮮豔的棕紅色的小斑點。這就是可愛的螢火蟲。

《昆蟲記》這本書教會了我們許多,它教會了我們怎樣觀察昆蟲,教會了我們怎樣識別昆蟲,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們要愛護昆蟲。

世界上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昆蟲,就等著你去探索和發現了!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3

今天,我閱讀了法布林的著作《昆蟲記》中的一篇文章《孔雀蛾》,令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故事主要講:法布林看到了一種美不勝收而極為罕見的昆蟲

——孔雀蛾:它全身披著紅棕色的絨毛,脖子上有一個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著灰色和褐色的小點兒。橫貫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形的線,翅膀周圍有一圈灰白色的邊,中央有一個大眼睛,有黑得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彩鑲成的眼簾,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線條。打算把它帶回家去,好好研究一番。

當天晚上,他突然聽見隔壁發出了很大的'聲響,邊跑去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屋子的上空全是黑壓壓的一片,那是許多大得像鳥一樣的蛾子,圍著那隻被法布林關在籠子裡的孔雀蛾,一會兒向上飛飛,一會兒向下飛飛,一會兒向右飛飛,一會兒向左飛飛,一會兒飛到外面,一會兒又向高空飛去,然後使勁兒地俯衝,想把籠子撞壞,救出它們的“孔雀蛾公主”,讓它成為它的伴侶。

其實它們的壽命很短暫,只有3~5天,它們唯一的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的伴侶。於是,它們便開始拼了命地尋找,它們和伴侶之間有一種特殊的“線”連著,無論其中一方在哪,都能找到。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記》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它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之作。可是,有誰知道,《昆蟲記》的誕生是多麼的費盡周折?

出身貧寒的法布林自幼就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以及對自然界花鳥魚蟲的痴迷。在艱苦的環境下,他獲得了學士 和 博士學位,另同行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他卻遭到一些所謂顯要人物無端的指責和攻擊,法布林的昆蟲實驗室也無法建立。但是,他以自己微薄的收入、頑強的意志,堅持研究工作。

《昆蟲記》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靠著法布林的.頑強,歷經三十餘年完成。

《昆蟲記》描繪了許多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但《昆蟲記》不止寫了昆蟲的一生,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如松毛蟲,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團結、勤勞、遵守原則的精神。

除了《昆蟲記》中的昆蟲告訴我們道理,《昆蟲記》也給我們一個啟示: 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 “ 蜘蛛 ” 、 “ 黃蜂 ” 、 “ 蠍子 ” 、 “ 象鼻蟲 ” 等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5

這幾天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這本書中,介紹了一種又一種的昆蟲,描繪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是探究生命。”

法布林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

法布林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由法國作家法布林寫的《昆蟲記》,裡面主要介紹了一些昆蟲的生活習性,興趣愛好以及特殊的本領,向我們展示了發生在昆蟲界的這些小生靈身上的故事。

書中把這些昆蟲介紹得活靈活現,讓人很容易瞭解到這些昆蟲的外貌和特點, 書中既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種類,比如螢火蟲,黃蜂,蟋蟀,蟬等;也有我聞所未聞的,例如義大利的黑肚狼蛛,愛美的被管蟲,西班牙犀頭,可愛的石蠶等。

不禁佩服這位作者觀察得多麼仔細,他不辭辛苦,努力研究才讓我獲得了這麼多昆蟲知識。它打開了一個通往昆蟲世界的'通道,這是一個全新的,神奇的世界,正是這樣才引發了我對昆蟲瞭解的慾望,平時在生活我也會時不時地觀察一些昆蟲,並根據書中的描寫來辨別,瞭解它們。

這是一本足以吸引任何有童心的人的有趣的書!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我看的是孔雀蛾,孔雀蛾是一種長得很漂亮的蛾。

它們最大的來自於歐洲。它全身披著紅棕色的絨毛,脖子上有一個人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著灰色的和褐色的小點兒。橫貫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形的線,翅膀周圍有一群灰白色的邊,中央有一個大眼睛,有黑的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條鑲成的眼簾,包括黑色、白色、褐色和紫色的弧線線條。這種蛾是由一種長得極為漂亮的毛蟲變來的,它們的身體一黃色為底色,上面有藍色的“珠子”。它們靠吃杏葉為生。

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可孔雀蛾卻能果斷的飛出來,順利的.達到目的地,它們是那樣的無畏,那樣的執著,這黑夜對它們來說,如同藍天一般。

孔雀蛾不懂得吃,所以壽命就很短,只不過只有兩三天的時間,但是它做什麼都會堅持。

我們也要像孔雀鵝一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懈,不要被困難打倒。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8

暑假期間,我讀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創作的《昆蟲記》。昆蟲世界真是豐富多彩,有捕獵高手螳螂,有聽覺敏銳的小條紋蝶……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整個夏日都用歌聲陪伴我的蟬了。

我一直不明白,蟬那麼弱小,怎麼能發出如此洪亮的歌聲呢?讀了《昆蟲記》,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蟬的胸前,緊靠後腿的下方,有兩塊寬大的半圓形的“音蓋”。音蓋下面隱藏著兩個寬敞的空腔,空腔上覆蓋著薄膜,通過薄膜的震動蟬的'聲音就變得響徹雲霄了。蟬的整個身體真像一面“鼓”,它簡直就是為了歌唱而生的歌者!

聽到它每日在樹枝的高階鳴唱,你也許會認為它心浮氣躁、不可一世吧。其實蟬產卵雖然很多,但能夠變成幼蟲的卻極少,經過四年漫長的等待,才能變成真正的蟬。而在這四年裡,蟬的幼蟲就只能蟄伏在黑暗的地下,不停地挖土,掘洞,還時時刻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一旦它們能夠破土而出,換上新衣,就放聲歌唱。四年的地下苦幹,卻只能換來短暫的一個月的美好時光。它們怎麼能不加倍地珍惜這陽光下的歡唱?

人們總是讚美破繭而出的蝴蝶,可是瞭解了蟬的一生,我更要讚美這絢爛了整個夏日的歌者——蟬!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9

《昆蟲記》讓我獲得很多收穫。

這本書是法國的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他用一生的精力,從事研究昆蟲學。收集了成千上萬的昆蟲資料,如昆蟲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等等。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捕食高手的螳螂;兩顆顆毒牙的`狼蛛;喜歡吃枯露的甲蟲;建築高手蟋蟀;不會迷失方向的紅螞蟻;環境清潔工的蜣螂;勤勞的舍腰蜂;神奇的螢火蟲等等。

這些昆蟲中我最喜歡的是蜣螂,它除了外號不雅之外,外表非常醜陋,而且把動物的糞便當做食物,還把糞便製成球狀,滾動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當作儲備糧。由於做成一個食物需要付出艱辛的勞物,所以難免會有一些蜣螂去偷竊別人的食物球。一旦盜賊盜竊成功,球的主人只能暗自嘆息了。不過,蜣螂會重新再滾,一個食物一個球,它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它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更美化著大地的一切。它那“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永遠存在。

我想:法布林寫《昆蟲記》不是為了賺錢成名,而是為了告訴我們,昆蟲和人一樣,有著生命,不比人差,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0

《昆蟲記》又名《昆蟲物語》被譽為“昆蟲史詩”,法布林耗盡了一生的心血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他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所以我讀完了《昆蟲記》,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一看題目就知道,是寫昆蟲的,的確裡面嚴謹而細緻的真實介紹了楊柳天牛這個吝嗇鬼,它身穿一件短身燕尾禮服,甲蟲為後代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善於建造巢穴的蟋蟀,善於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的螳螂,還有能不憑藉任何工具“剪下”精確的圓葉片。

做巢的蓋子的焦葉峰等等的一個個鮮活的小昆蟲,這些也反映出社會人生,充滿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讀完了之後,我認識到要保護小動物的生命,也更要保護它們的建築,那都是用智慧和不懈地勞動匯成的,而人呢?不也是這樣嗎?

生命也是那樣的`寶貴,所以我們應該保護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而古人的建造能流傳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這都要花盡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大家更應該保護,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保護寶貴的生命,保護勞動的結晶。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1

“我在實驗室裡養了幾隻狼蛛,它們被我安置在泥盆中。我經常觀察它們,見過許多它們獵食時的場面。它們把強壯的身體藏在洞中,只露出半個腦袋,眼睛四下觀望,非常警覺。為了能夠隨時躍起,撲向獵物,它們把腿縮在一起。這種姿勢它們一保持就是幾個小時,耐心地等待著獵物經過。可能大半天沒有什麼收穫,但是隻要有機會降臨,它們就能把握住。無論是蝗蟲、蜻蜓,還是什麼其他昆蟲,只要它們從洞口前經過,守候已久的'狼蛛便迅速竄出來,跳到對方身上,同時用毒牙狠狠地紮在對方的要害上。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一瞬間結束戰鬥。”

這一段令我感觸更多。我從黑肚狼蛛的捕食可以看出,他是那種一擊致命的殺手,那種非常理性的動物它在洞口耐心地守候。許多昆蟲都沒有耐心,沒有恆心,但是狼蛛知道,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也明白,如果自己沒有耐心,沒有恆心,恐怕早就餓死了。所有我們應該學習狼蛛這種精神。

雖然狼蛛是一個很可怕的冷血動物,可是他的智慧與生活方式,真的給我上了一節十分重要的課。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2

讀完了整本昆蟲記,我十分想和大家討論兩種昆蟲:⑴螳螂 ⑵條紋蜘蛛。有人肯定會說,螳螂是益蟲,能幫農民殺死蝗蟲,而蜘蛛的毒牙會傷害到我們人類。而我跟他們的觀點恰恰相反。為什麼呢?請聽我慢慢說來。

螳螂的氣質是很神聖,也會殺死害蟲。但是,它也是一種自食同類的動物,它不僅僅會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夫妻之間也會互相殘殺。螳螂在吃同類時,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的.坦然自若。那副樣子簡直就像在吃蝗蟲、螞蚱一樣,彷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同時在邊上的螳螂不但不去阻止,還自己躍躍欲試的,一找到機會,同樣也會撲上去殘殺自己的同類。

條紋蜘蛛只吃一些小的昆蟲。最讓我感動的是,它為了自己後代的安全,為了保護好它們,將自己的絲全部吐完,而後自己卻四處遊蕩,直至死亡。

我想說,螳螂雖然是個益蟲,但同時它也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而蜘蛛並不像人類所說的那樣凶殘,它也有可贊之處!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3

法布林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家,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法布林寫得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林耗費了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沒有哪一個昆蟲學家有法布林的昆蟲學的造詣,我非常我非常佩服他這種堅持的精神。

這一本書我覺得寫得好的地方是《糞金龜與公共衛生》這一篇文章主要說了巴黎尚未解決它那可怕的垃圾的問題,可是有一個小村莊卻無需花錢無需操心費力就給解決了垃圾的問題,因為大自然創造了兩類清潔工,第一類就是蒼蠅、葬屍蟲,皮蠹,他們專司屍體解剖。它們把大自然中的動物屍體全部收走了。第二類就是食糞蟲,他們主要清理大自然中的糞便。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向那些昆蟲學習,及時清理好垃圾,打掃好衛生,不要把垃圾留很久,這樣可能會引發傳染病,也會讓環境變得非常不好。有一次,我走過一個垃圾桶那兒垃圾到處都是,惡臭撲鼻而來,人們只要走過這裡都紛紛繞道而行,可見公共衛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讓我們為地球變得更美麗,更加美好而努力吧。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4

暑假裡我翻開《昆蟲記》這本書,法布林介紹了許多形形色色、聰明的昆蟲,其中有勤勞的蜜蜂,有經常去法布林的松樹上搞破壞的松毛蟲,還有看起來溫順但其實是食肉類的螢火蟲……這些昆蟲各有自己的特徵和習性,也有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法布林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細緻入微的觀察,甚至被昆蟲叮咬也毫無察覺,終於寫成了《昆蟲記》這本震撼世界的鉅著。法布林把筆下的每隻“主人公”蟲蟲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在書中,他好似帶著我來到了他的荒石園,彷彿在蹲在那裡觀察的人不是他,而是我,這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一捧起它就很想一口氣看完。並且,法布林還通過這本書引領我去思考了很多道理,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研究科學是沒有捷徑的,哪怕是再小的研究,都需要有鑽研的態度,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昆蟲記》真是一本富有情趣的科普書,你也快去書中領略一下每種昆蟲的風采吧!

國小昆蟲記讀後感15

《昆蟲記》是一部描寫昆蟲種類、習性和婚俗的書籍。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完成了這部昆蟲學的鉅著。

法布林從小熱愛科學、昆蟲,他勇於探索、勇於實驗、細心觀察,用自己一生的精力 完成了富有許多知識的鉅著——《昆蟲記》。

我從小就害怕毛蟲,碰都不敢,我真怕它們皮毛上有毒,怕它們會咬我。可當我看到《昆蟲記》裡的一篇文章時我就全明白了。毛蟲的毒素其實並不是全在它的絨毛中,而在它們的血液與排洩物中。法布林為了證明他的猜測,他決定用這樣的'實驗來證明:法布林捉來了一些松樹上成串爬行的毛蟲,在它們身上採了幾滴血。用這血浸透了一塊吸墨紙,然後用不透水的繃帶把這個紙片固定在他的手臂上。實驗最終成功了。毛蟲的中含有毒素。法布林這種自我犧牲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為了證明毛蟲的毒素來自它們的排洩物中,法布林又做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實驗。實驗後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所有的毛蟲都會排洩出一種引起痛癢的毒素。當毛蟲在自己的排洩物中長期停留,它的皮毛便會帶有毒素,人們與它們接觸時便會引起癢痛。

《昆蟲記》,你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不知道的事物,你也是法布林傾注畢生心血而完成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oex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