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4篇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卑與超越》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4篇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1

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抗拒的。一開始就談及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與合作,感覺這本書簡直就是雞湯文的翻版,又是在教好人變好。這本書吸引我的是自卑而不是超越,畢竟長久以來我一直因為各種事情而自卑。翻到前面的目錄,關於自卑的只有第三章,而全文一共有十二章。於是找了下英文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大意應該是生活對你應有的意義。所以這本書核心理念是自卑,但是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啟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

全書闡明人生的三大任務:職業,人際和婚姻。強調只有在合作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完成這三大任務。認為每個人都存在某種程度的自卑感,在相互比較的環境中,無法絕對滿意。其實我覺得這些情結不單單都是自卑,還有怯懦,恐慌和懶惰等。要克服這種自卑感,就得後期與人合作。接下來幾章節都是具體分析產生自卑的原因。早期記憶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夢境照應著現實,家庭中父母親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對人格形成影響重大,特別是母親。阿德勒提到母親的責任:獲取孩子的感情,興趣和合作,這一點倒是很贊同。在學校中,老師的作用等同於母親,更應該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人生活環境,找尋他出現問題的原因,不以成績為重點,而應該糾正錯誤的價值觀。說的.容易做起來太難了。接下來講到青春期和犯罪,每一個罪犯都有他個人原因,從早期生活,家庭影響,學校教育,性教育各方面都能找出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不會和別人合作,或者是追求自我優越感的同時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 ?最後討論到個人工作,婚姻的問題。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社會性活動,從小就可以看出來端倪。愛情和婚姻表現在雙方心心相印,身體吸引和生兒育女的共同願望之中,在此基礎上協調好雙方友誼和工作的問題之後,兩人可步入婚姻。在平等互待不追求個人私利的前提之下,生兒育女。

職業,人際和婚姻這三個任務對我來說太難了。所學的專業可以做什麼?我能用所學的知識做什麼?想到這我應該首先要有一份工作吧,我的工作決定了我的人際,工作收入決定我的婚姻,決定過於絕對,應該是影響。那麼我能找到工作嗎?當然是可以,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嗎?說不準。這時我想到我的國小同學,他做了八年的理髮師,他買了房子跟車子,快要結婚了。這樣看我挺自卑的,沒工作,沒朋友,沒老婆。所以我們想看懂這本書,首先要理解作者說的自卑。本書裡阿德勒的自卑完全不同於我們普遍認為的那種自卑。我們所說的自卑其實是“自卑感”,是一種情緒。阿德勒的自卑是和補償一起出現的,而補償是被他視作推動我們人格前進成長的根本性動力,他也把補償說成是“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自卑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那樣,是一種任何人都有的內心根源性的驅動力,幾乎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他在書中著重討論了殘障兒童,寵溺兒童和被忽視兒童,尤其是對寵溺兒童著墨極多,可能正是因為在這三種兒童身上自卑感表現得最突出。如果你一定要簡單的理解,那就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自卑),“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補償)這個應該就是中文譯名《自卑與超越》的原因吧。

文中奉獻與合作的意義,跟我們所理解也不一樣。我們認為的奉獻在前面要加兩個字“無私”,也就是要忽略個人因素不受任何約束的純道德。趨利避害是動物本能,但是社會給人加上了道德的枷鎖。所以我們不願意談及奉獻,總覺得沒什麼回報。但是阿德勒的“奉獻”並不是這樣。阿德勒的奉獻自始至終都是和“合作”聯絡起來的。他的“奉獻”實際上是指“社會興趣”,可以理解成和社會的合作能力,融入社會的積極性,以及得到社會認可的程度等。阿德勒的“奉獻合作”甚至還包含了西方的“契約”精神在裡面。在婚姻的那一章,他反覆強調婚姻雙方彼此“平等”的重要性,並且直接把打破平等的行為視作“缺乏奉獻合作能力”,這也是雞湯裡奉獻概念完全沒有的一點。可以這樣認為是一種投資,有贏有虧。

我們往往會選擇兩種方式來面對內心的自卑。一種是營造內心的優越感:比如我只要不去努力,就不會暴露自己的能力不足。一種是追求外在的優越感,比如我必須要比別人努力和成功,才可以掩蓋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2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自卑嗎?”多半別人可能會說“不,我不自卑。”可是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會有一點自卑。可能不是在現在,是在過去。也可能只是針對某一方面。但這種情結不會伴隨一生。人非常聰明,會尋找方法讓自己擺脫這種自卑情結。尋找自己的優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從上大學開始的,這種自卑源自於對比。來自小縣城,一心只知道讀書,在見識到了廣闊的天地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別人會討論自己從來沒聽說過得名牌衣服、會用自己從來沒見過的護膚品、會討論各種自己不知道的時事要聞、會在講臺上自信滿滿的用英文演講、會在辯論會場上激情澎湃、會嘲笑我帶著東北口音的英語發音、會第一時間把院系的各大要聞,各種關係打聽的清清楚楚。這對一個每天只知道學習,完全沒有抬頭看過世界的高中生來說是巨大的衝擊,可這隻能是衝擊。

我憑藉多年學習積累的自信篤定自己可以很快趕上。我用了整整三個月像剛學英語的孩子一樣糾正每個發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去河邊讀英語。找各種機會練習英語交流。參加口才藝術課程,參加辯論賽徹夜準備。制定一年的提升計劃。泡在圖書管理看各類之前沒聽說過的書。聽BBC、聽VOA,參加社團,積極投身其中,學習法語。軍訓時也不放鬆。一切都那麼充實,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發展。

就在我覺得一切變得越來越好時一件事情發生了。我戀愛了。這種從未體驗過得感覺讓我放棄了一切計劃,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後一件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失戀了,這次打擊是致命的,讓我對自己徹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掙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後我才找回了當初那個陽光自信,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自己。我願意分享著六年苦苦掙扎的經歷,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過程。

這件事之所以會產生致命的打擊是因為它第一次讓一個優等生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會有結果。終有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跟自己談戀愛的人還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前女友有足夠的底氣給自己打電話叫板。我當時給自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愛我,並且漸漸的意識到讓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愛上自己是不可能的。這種關係過於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斷舍掉。

關係是舍掉了,但是這段關係給自己留下的影響和印象卻如影隨形。1它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讓我覺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沒有用。2它讓我覺得自己不可愛,讓我覺得任何瞭解自己的人都不會喜歡自己。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別人就會討厭自己。

自卑感的獲得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把它驅逐出去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不會因為別人告訴你你很棒就變得自信。也不會因為看了一些雞湯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個一點點建起的過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塊磚一塊磚的壘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抬頭髮現自信的小屋已經建起來了。這裡的每一塊磚都各不相同。有的磚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磚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磚代表家人的`理解與支援,有的磚代表別人的肯定與表揚。可能開始有很久都壘不起一塊磚,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壘了很多磚。

對我來說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環境很重要。在一個相對平和溫暖的環境裡一點點的建立自信。從剛開始的聽別人說,自己不敢插話,到漸漸的成為其中一員。慢慢給自己定位,同時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和業務能力,確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準確,專業。讓自己一點點的,從小的困難克服到大的困難。是打怪升級的過程。幸運的是又遇到了一個引我上路的人生導師。漸漸的這段自卑的經歷就這麼過去了,而我也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定位,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話和態度對自己產生懷疑。

自卑是一種經歷,克服自卑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是超越的過程。相信每個人都能克服內心對自己的不認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點也有優點。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夠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3

行動果然是緩解焦慮的最好辦法。

還記得去年暑假,我也是剛送走一屆畢業生,按照三年一迴圈的規律,我估計自己會被派去教七年級,已經三年沒有當過班主任,我想這次一定無法豁免的,所以整個暑假我幾乎是見人就會說“我可能要當班主任了!”當時我的焦慮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暑假前我加入了隆春暉名班主任工作室,因為知道班主任工作在所難免,所以這次我變被動為主動,放假前已向學校提出申請,希望能夠從七年級開始接手一個新班,帶三年送他們畢業。暑假過半,雖然是在任務驅動下,才閱讀完一本班主任工作室推薦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他們都覺得這本《自卑與超越》最是難讀,可我第一眼就相中它了,我用了十天的時間每天讀一點地讀完了,再讀第二遍,整理了近五千字的筆記。如果要問閱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穫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讓我更加從容,堅定。對即將到來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心理上已經準備好了,撫平了我內心蠢蠢欲動的焦慮。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如果我們一直保持著我們的勇氣,我們便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進環境—來使我們脫離這種感覺。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使他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所以直面問題,尋找解決之道,這是最直接地抵抗自卑的`方法。

書中關於行為的根源——早期記憶,雖然我看完之後仍不具備作者那種能通過早期記憶,推測出一些隱藏的資訊,但我還是非常認可的。這本書成書於1932年,後面出現的一大批心理學方面的書,應該都是以這本書中的理論為基礎的。

合作的重要性在書中一再被強調。作者認為合作貫穿於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問題兒童,罪犯,精神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訓練的缺失,對合作的任何妨礙都會導致最嚴重的後果。

“沒有學會如何瞭解兒童的人,是不可能瞭解成人的。”

“不能以友善的方式進行的教育便是錯誤的教育。”

“注意兒童的困難,糾正父母的錯誤,這都是學校教師的工作。”

“教授課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緊密連線,使孩子們能夠看出這種教導的目的和他們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假如我們都能體會到合作和愛情是絕對無法用武力獲得的,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一定可以避免沒有必要的緊張和沒有用處的努力。”

書中類似這樣的句子像礦藏中的金子,總是能讓我眼前一亮。

這本書更多的是從理論的角度向我們闡述個體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作者談生活的意義,討論人生的三大事實以及隨之而來的三大問題:職業,社會和性。我想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可能本書的前50頁會讀得有點費勁,顯得有點枯燥,覺得他這裡所談的問題都是些正確的廢話,但這正是整本書的理論高度所在,沒有故弄玄虛,沒有譁眾取寵,縱觀全書,書中觀點是建立在事實和常識的基礎之上,我反而覺得難能可貴,應該也是這本書經久不衰,暢銷80年的原因之一吧!

對我而言,最具指導意義的部分應該是第六章家庭的影響。

“如果女人真正能夠把家事看作是一種藝術,從中能獲得樂趣,並能豐富光大她家人的生活,她就能夠使它成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職業都不遜色的工作。

對自己的女性角色不滿意的女人,她生活的目標會阻止她和自己的孩子作親密的聯絡,她的目標和孩子們的目標並不一致,她經常念念不忘要證明她個人的優越,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孩子們便成了礙手礙腳的累贅。

和母親發生關聯的,有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圍繞著她的整個社會生活。她必須對這三種聯絡給予相等的注意,她必須憑藉嘗試冷靜地面對這三者。假如母親只考慮她和孩子們的聯絡,她難免要寵壞他們。她會使他們很難發展出獨立性以及和別人合作的能力。在她使孩子和她自己成功地聯絡在一起以後,她的第二個工作是把孩子的興趣擴充套件到他父親身上。以後,她還要使孩子的興趣轉向環繞著他的社會生活,轉向家裡其他的孩子,轉向朋友,親戚和平常的人類。因此,她的工作是雙重的:她自己必須給予孩子一個可信賴人物的最初經驗,然後她必須準備將這種信任和友誼擴充套件開,指導它包括整個人類社會為止。”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4

《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作者提出:每個人因為對其現時地位的不滿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理解生活。家長和教師應培養兒童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與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共十二章。原書名為《生活對你的意義》。這是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與職業、社交和愛情這三個主要問題有關。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作反應時,都表現了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義在於對別人和社會發生興趣以及能與人合作。

阿德勒認為對於人類來說,肉體和心靈二者是生活的表現,它們都是整體生活的一部分。心靈正是指揮肉體朝著一種能使我們獲得安全和優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對他人產生興趣而又決心要為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心靈才有了克服困難的正確技術,使肉體正確行動,從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氣前進。

自卑感實際上是人類不斷髮展的動因。科學的興起就是因為人類感到他們的無知和他們對預測未來的需要而努力奮鬥的結果。優越感的目標取決於每個人所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類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我們所有文化貢獻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視自卑心的強弱,以及個性、企圖心等。自卑與超越的相對強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許多種不同的性格與行為來。正因這股力量相當強大,若能夠妥善運用,則可以成為一股不斷突破的動力,否則,將成為另一個失敗的開始。

在人的所有心靈現象中,最能顯示著其中祕密的是個人的記憶。早期記憶又特別重要,因為它顯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簡單的表現方式。夢是是人類心靈創造活動的一部分。夢的目的是在支援生活方式,並引起適合於生活方法的感覺。每個人做夢時都好像他在夢中必須努力追求優越感一般。

家庭對人類的影響也很大,兒童時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給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滅。母親不僅應該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學會與其他人平等合作,發展自己的獨立性。而父親必須以平等的立場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積極的方式處理好職業、友誼和愛情三大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是家庭的延續。注意兒童的困難、糾正父母的錯誤,是學校教師的任務。教師應該對兒童有真正興趣;同時也訓練他們對別人發生興趣,使他們走上獨立而又與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青春期的所有危險,都是由於對生活的三個問題(職業、社交和愛情)缺乏適當的訓練和準備所造成的。青春期給人的只是個機會,是開始對成年人的生活問題做出獨立的而有創造性的解答。

罪犯也是追求優越感。然而,由於罪犯追求的是屬於他們私人的優越感,結果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全部失敗。我們應該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並鼓勵他們對別人發生興趣,學會與別人合作,同時採取其它有關社會措施。這樣,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會犯罪的數目也會大大減少。

作為生活三大問題之一的職業,與其它兩個問題緊密相關。童年時期的經歷和人後來職業的選擇大有關係,家庭和學校對兒童未來職業的'影響也非常重要。愛情和婚姻都是對異最親密的奉獻。每個人在愛情和婚姻中的表現都與他的生活方式相一致,都與反映出他是自私自利的還是充滿合作精神的。

在《自卑與超越》裡,作者以平易輕鬆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覺來判斷是非好惡。剛出生的嬰兒到幼年階段,接收到任何負面的資訊,印象都會特別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課業成績的好壞、家庭背景的差異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種下自卑的因子。因此應該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我內心中的自卑情結,使自己在生活、工作、處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棄或是驕傲自大的偏鋒,能夠超越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d9o1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