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讀《三國》有感

讀《三國》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國》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三國》有感

讀《三國》有感1

我是一個小書迷,看過許多書,其中,最令我深受啟發的書就是《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書中主要講述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征戰的故事。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諸侯四起,群雄逐鹿。書中情節的生動描述,人物的鮮明刻畫,引人入勝,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曹操的狡詐多疑、劉備的仁義寬厚、關羽的忠勇無雙、周瑜的英姿勃發,尤其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國演義》裡面有很多的'計謀,成就了很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懂得了遇到困難要用智慧取勝,切不可魯莽行事。就拿我的一次圍棋比賽來說吧:在那次圍棋比賽中,對手一開始就顯示出了強勁的實力,很快就佔盡先機,我連連退縮,一時感覺無力招架。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情急之中,突然發現他的一個並不起眼的漏洞,我想到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表明上我疲於應戰,實際在為進攻做準備,我繞到了對方的漏洞處,出其不意的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切斷了兩處斷點,成功的將他的一地棋分開,很快便豁然開朗,扭轉乾坤。我勢如破竹,越勇,終於拿下這盤棋。

《三國演義》是歷史故事,同時也是一部充滿謀略和人物思想的的經典名著,它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讀《三國》有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相信大家一想到這首詞,就能想到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

寫三國時代最好的一本書,莫過於《三國演義》了。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三國時代也確實出了不少豪傑。有人喜歡足智多謀、學富五車的.諸葛亮,有人喜歡文武雙全的奸雄之絕——曹操,也有人喜歡忠勇雙全、重情重義的關羽……而我卻敬佩那一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他身高八尺有餘,長得魁梧英俊。他是蜀國的大將,身經百戰,其中數那次長阪坡單騎救少主最為著名……

曹操派兵攻打新野之時,殺得劉備節節敗退。無奈之下,劉備派張飛斷後,趙雲保護妻小,帶領大軍撤退。趙雲為保護劉備妻小,四更時分便與曹軍廝殺,一路尋找他們。他找到甘夫人並送走她後,又去尋找糜夫人和少主劉禪。誰料尋找到之後,,糜夫人自盡了,將劉禪託付給了趙雲。於是,趙雲懷抱後主,殺出一條血路,迅速撤離。這一場戰鬥,趙雲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難怪後人有詩:“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於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三國的故事精彩紛呈,還有許多故事給人啟迪,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讀《三國》有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敵我力量

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那再看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之,我以為,三國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讀《三國》有感4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彩圖本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的資料真是太精彩了,我一連看了三遍,還覺得可是癮。此刻,你只要任意指出書中的一幅插圖,我就能立刻說出這是描述哪一場戰爭的或是描述哪個英雄人物的。

這本書人物描述栩栩如生,故事敘述有聲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周瑜,有陰險狡詐的董卓,曹操,還有英勇善戰的關羽和趙雲。其中,我最喜歡,最佩服的人物是諸葛亮。雖然周瑜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可是,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於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從容應對,既巧妙地避開了周瑜的無端加害,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充滿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僅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讀《三國》有感5

三國爭霸一直都是文人,學者,普通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傳奇時代之一。無數風流人物悉數登場,各領風騷。

劉備。演義中的劉備仁慈的太過了,十足一個偽君子。我一想到劉備,就想到關於他的兩句名言,“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是我討厭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韌勁。他能有關張這樣的兄弟,他能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多次寄人籬下,卻從未放棄過爭霸天下的決心。他的眼淚威力不可謂不大,”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劉備雖然波折叢叢,但還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權。不得不說,劉備是一個讓男人也敬愛的男人,以仁義之名行權術之實,多少賢人才士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業,不由人不為之讚歎。

孫權。孫堅孫策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長遺命保家業,壓力不可謂不大。孫權的'外交手段實在高明,在當時已經能熟練運用實力均衡的戰爭法則。在曹操百萬雄師南下、劉表投降的時候聯劉抗曹,結果周瑜火燒赤壁讓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敗走漢中、關羽連場勝利直逼許昌的時候毅然聯曹抗劉,呂蒙白衣渡江順利襲殺關羽奪回荊州重創劉備實力。”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孫權軍事實力不可恭維,但是政治手段的確高明。孫權最終順利穩固政權,黃袍加身,這也是對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國英雄,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讀《三國》有感6

曹操的詭計、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然而卻表達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刻畫每個人的性格外貌特點。但這篇故事,細細品味彷彿讓讀者進入到一個境界。

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從智和勇來進行概述的。但是我永遠贊同智永遠是勝過於勇的。

我們要學習見義勇為而不能再去荒唐的傻乎乎的去見義勇為了。然而在古代卻不是如此。例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領率的十五萬大軍……。這難道不值得學習嗎?孔明用自己的智慧去打敗了別人。但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

像劉禪漢室,他整天花天酒地、飲酒作樂,不管理天下的朝政,自己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國家——蜀國獻出。雖然獻出是好事,但最後竟然上演了一部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不假思索,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夠做出這麼樣俗易的事情來?

見義勇為、有勇無謀,用自己的珍重的生命捐獻出去。然後呂布、顏良就是個例子。因為呂布如果不在白樓門上,聽隨於長某士的策劃。那又何必,被曹操生生的吊死在城門上呢?還有顏良把劉備在問北的事情和張飛敘述的清清楚楚,哪會有義氣的關羽所被砍呢?這時他們不能用自己的聰明智慧轉一下嘛。可惜的生就白白結束了。

俗話說的好,“性格決定成就”在三國中,曹操我們是眾所周知的。他欺壓百姓,疑神疑鬼的。司馬懿,陰險狡詐,但是劉備卻不如此。他愛民如自己的兒女。孫權被稱霸了江東。

在蜀國,我們都很崇拜的巨星諸葛亮。“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說明了他有非凡的過人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人給他豎起一個大拇指。

在吳國裡,有位賢將在裡面。這個地方是一個人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家,可以算是有才能、有謀略的。周瑜有些價值我們得學習。比如熟讀兵書,精神佈陣。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當上水軍的大機智。但他很可惜的缺點事心機過重,過於嫉妒別人,最後到在二十六歲就離開人世了。

這些都驗證了性格關係著成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都想完成目標,都會踏踏實實的去追求成功的每一個角落,相信自己不會遠。

然而在我們羨慕別人成功時的收穫時,卻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前的功夫可所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奶奶所講的“成功的花”!人們只有羨慕她現實的美力明豔,卻未看到她在萌芽時浸透的奮鬥淚泉,灑遍了全世界,接受給每一個人。

讀《三國》有感7

《三國演義》可是人人都明白呀!《三國演義》裡有許多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周瑜,武力高強的呂布……

裡面的人物數不勝數,個個武力高強。就比如說關羽他在眾將面前斬華雄,關羽很重情面的性格讓我很佩服,他一開始投靠了曹操,可是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又回到了劉備身邊,孫權雖抓到關羽,但關羽絕不投降,孫權最終下令把關羽給斬了。呂布,一聽這名字你們就明白一個成語:有勇無謀,最終還是被劉備在曹操面前說了幾句話給害了。還是當年程宮說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國演義》的.故事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取勝要靠的就是大腦!

讀《三國》有感8

這個月老師佈置的名著閱讀任務是讀《三國演義》,我在二十號就認真地讀完了這本書。

《三國演義》是由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羅貫中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皇帝無能,引起“黃巾之亂”,後來各路英雄相繼出世,割據一方。這期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戰爭,而正是因為這些戰爭,才形成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後來劉備去世了,便讓劉禪登上了皇位,可是劉禪昏庸無能,導致蜀國被魏國鄧艾所滅,隨後魏國司馬炎篡位,改國號為晉,魏國滅亡。司馬炎即位大晉皇帝后,即南下討伐孫吳,吳國不戰而降,自此三國歸晉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描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武將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謀士有諸葛亮、呂蒙等。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書中還描寫了一場場精彩的戰爭場面,有武將之間的浴血廝殺,如“三英”戰呂布。也有謀士之間的鬥智鬥勇,如諸葛亮與司馬懿鬥陣。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草船借箭》這一章。

這章主要寫了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就假借公事,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來陷害諸葛亮,可諸葛亮從容不迫地說,只需要三天,周瑜暗自高興。諸葛亮巧用天時、地利、人和,從曹軍那裡順利地“借”來了十多萬支箭,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這一章節的記述,充分體現了周瑜的'氣量狹小,嫉賢妒能,也反襯出諸葛亮才能高超,神奇妙算。也說明了周瑜確實不如諸葛亮,計謀上不如,周瑜想到的只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了“借箭”。胸襟上也不如,周玉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於把握全域性,這兩點也正是我喜歡諸葛亮的原因所在。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成就大業,一定要勤政為民,知人善任。不僅要有聰明的才智,而且還要有廣闊的胸襟。

讀《三國》有感9

讀了三國以後我發現三國裡有很多英雄,也有很多忘恩負義的人,尤其是呂布,他為美色而殺董卓,為美色竟然殺了自己的義父;為錢財他殺了丁原。董卓的'脾氣很暴躁,若誰犯了一點錯,就要殺掉他們。

曹操乃是一名英雄,他帶兵打仗,敗仗很少,只是在赤壁之戰中戰敗了。關羽、張飛、劉備桃花三結義,他們的關係很好,為兄弟兩肋插刀。

在故事中,最精彩的是,劉備、關羽、張飛和呂布戰了三天三夜把呂布擊退了。還有孟獲為自己打了一個天下。

三國的故事還有很多,希望你細細品味。

讀《三國》有感10

劉備快老了,可仍是一事無成,他想找個人來輔助他。劉備四處尋找,徐庶慕名而來,找到劉備。在徐庶的幫助下,劉備打了不少勝仗,劉備誇徐庶很有策略,徐庶卻說:“主公,您每次都誇我,但是我並不是很好,我只是一隻烏鴉,您一定要找鳳凰——諸葛亮。”劉備聽後非常高興,讓徐庶帶路到了諸葛亮的家。諸葛亮為了試探劉備,故意讓童子說他不在家。劉備不死心,一定要請到孔明先生,第二次是寒冬,天氣很冷,劉備一行人為了表達誠意,下馬步行。到了孔明家,童子又說孔明不在家,關羽、張飛都不耐煩了。第三次去孔明家,諸葛亮假裝午睡,讓劉備等了兩個時辰。諸葛亮見劉備誠心誠意,便隨他出山。

劉備真是胸懷大志而又憂國憂民,為了找到一個好軍師,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不惜一切代價。寒冬時,天氣很冷,手都被凍得通紅,還請諸葛亮出山。我被劉備這種不屈不撓、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不禁想起了一年級的一件事情:一天,我放學回到家,妹妹讓我幫她搭積木,我答應了一聲,然後飛快地寫完作業。我高高興興的跑到積木旁,開始搭一個木頭高樓。在快要搭好的時候,一陣風吹來,把我辛辛苦苦快要做好的大樓吹倒了。我很生氣,狠狠踢了積木一腳,回房間了。我想起這件事很慚愧,自己沒有想劉備那樣堅持不懈的做事,下次我做事一定不會放棄。

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有坎坷和挫折。只要我們能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一定會一帆風順的!

讀《三國》有感11

“東漢末年是三國,烽火連天不休……”聽著這首氣勢磅礴的歌,彷彿自己也回到了那戰火連天的戰場上馳騁。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三國演義》,自己置身進入到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中。

在起義中,我見到了智謀驚人的臥龍先生——諸葛亮;義氣深重的關羽;勇猛粗魯的.張飛;義勇雙全的趙雲;狡猾奸詐的曹操……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只見前面是一座城樓。有個手拿羽毛扇,飲酒撫琴的人,哦,原來他是諸葛亮,看到城樓上是如此情景,你根本不會想到,樓下的幾十萬大軍,已經舉著司馬懿的旗幟,埋伏在城下,伺機攻城。然而,司馬懿看到此番情景,忙下令撤軍,並說:“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冒險,今日必有伏兵,我去攻城,必定中計。”事實呢,諸葛亮身邊只有兩千五百人,而且沒有武將,更別提有埋伏了……

看了這段故事,我感到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真讓人感嘆、佩服;然而,這段故事也讓我感到:只有更加勤奮努力地去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在遇到困難時,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讀《三國》有感12

靜坐書齋,這是一件雅事,重讀《三國》,這是我的興趣,都說老不讀三國,少不看西遊,我想看三國也是徒為古人擔憂,當然,讀書是我的最大愛好,而讀三國更是我最大的興趣。

《三國演義》這本書以滾滾長江東逝水起興,以漢末張角黃巾軍對天下大勢的影響為開端,埋下了群雄並起的伏筆,這是一個浪花淘盡英雄多的時代,豪強爭霸成為必然,在這樣的時刻,英雄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為《三國演義》的作者不吝筆墨把他的筆觸傾向給了劉備,故事也是從桃園三結義敘述了劉關張三人的身份來歷,這樣的小說寫法可以說中規中距,以後的故事就要圍繞他們來發展了。

《三國》可以說是義字當先,這就是小說的靈魂,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按照這樣的一條線穿在一起,惺惺相惜結成異性兄弟,這是義的開始,當然到了劉關張三人為了一個義字先後失去了生命,並不是義的結束,他們之間不過是兄弟之義,他們離去之後還有一個義那就是恩義,這是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知遇之恩,託孤之義,讓諸葛亮捨生忘死、鞠躬盡瘁,這就是貫穿始終的義。

《三國演義》這個名字起得也好,三國演的是什麼呢,是義,可是作為看書的我,只看到從黃巾起義到晉的統一,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當然了看這本書就不能用悲天憫人的心腸,應該隨著作者的思路,當然,你會不知不覺的隨著作者的思路和喜怒哀樂,我為三英戰呂布喝彩,為長阪坡趙子龍瘋狂,看到了真豪傑,大丈夫,我被書中人物所感染,很曹操的奸詐,不喜歡周瑜的小氣,也許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

雖然很多人在和《三國演義》叫板歷史,但是作為一個出色的文學作品,卻能夠用它特有的魅力征服人們對歷史的看法,這也是任何歷史學家始料未及的,因此出現了很多以《三國》演義為起點的解讀和品評三國潮流,而這個潮流中以易中天、紀連海為牛耳,他們通過對三國的'別樣解讀,讓我們從歷史中看待三國,而他們的解讀甚至比《三國演義》還離譜,既然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三國演義》那麼就不要說我是在講歷史,因此看《三國》我還是喜歡羅貫中的,畢竟文學性很強啊,有可讀性,讓我看《三國志》根本都沒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我也不研究歷史,我就是喜歡《三國演義》波瀾壯闊的場面,就是喜歡群英會的一個個精彩的情節,喜歡一個個連環計和計中計的運用,如同一個鮮活的生命,這段故事,讓小說家給寫活了,別說羅貫中離三國時期有多長時間,就是在當下,我們的小說就能夠如同敘述歷史一樣麼。

看《三國》,我們不是在看歷史,我們看的是歷史中那些穿成了故事的精彩畫面,看的是寫書者對人性精彩的剖析,看的是那些不為我們所知的歷史中或許有的細節,也許這些細節不在三國,但是在歷史的某一個角落,這些歷史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先人,讓他們在浩繁的歷史典籍中尋找一點點的蛛絲馬跡,這些蛛絲馬跡是也成了故事的來源和亮點,這也使得我們對這段歷史有著不一般的痴迷,試問沒有《三國演義》我們難道會更看重這個亂世三國,而不去盯住花開的盛唐麼,我認為不能,因此《三國演義》不是歷史,但是它讓我們認識了歷史,這是一部前無古人的鉅著。

讀書總是讓我思考,看了這麼厚重的書,讓我勵志奮發.讀書可以讓我心靈接受洗禮,每一次讀書都是我新的開始。

讀《三國》有感13

在很久以前,流傳著一段交織著無數英雄血淚的傳說。一位名叫羅貫中的文人把它記錄在,並註上了一個名字——《三國》。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煮酒論英雄》這一段落。

東漢末年到晉朝同意期間,曹操派人去請劉備到亭裡小坐。曹操挑起話題:“你可知當今天下誰稱得上英雄?”劉備一愣,答道:“孫伯符,孫策如何?”曹操笑著說:“不不,再猜猜。”“張繡,張魯,韓遂等前輩算是英雄嗎?”劉備一口氣說了下來,臉憋得通紅。曹操仍舊笑著搖搖頭。“小弟實在不知,多多指教。”劉備低下頭來反試探。“世上真英雄只有你,我。”曹操指了指劉備,又指了指自己。

劉備覺得被看破了,嚇得筷子都掉了,剛巧這時閃電雷鳴,劉備藉口說自己被累嚇到了。曹操哈哈大笑:“男子漢大丈夫怕雷?”劉備解釋道:“我一向信天,這一來,雷公發了怒,能不怕嗎?”此後,曹操再也不懷疑劉備了。

世人都罵曹操“奸雄”,“奸”我不反對,可是“雄”我十分贊同。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曹操帶病指揮,忍痛作戰,真是以身作則啊!還有,那些成霸業的君主誰沒有殺人,又有誰不狂妄自大?有戰爭就有犧牲。常言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最後,還是要用上毛主席的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讀《三國》有感14

你知道什麼是忠誠?你聽到或看到過忠誠嗎?忠誠就是武聖人關雲長被曹操俘獲後在名利和金錢的誘惑下依然不肯背叛自己的主公劉備。這是要有多大的定力才能守住底線。在看罷《三國演義》我對忠誠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有兩個故事最能體現出關雲長的忠義。在劉備投靠袁術時,曾奉命去平定叛賊曹操,在一個戰鬥中劉備手下的`一名大將被曹操俘獲,這時我心裡一驚,在想這一員猛將難道就這樣犧牲了?但是曹操十分愛才,不忍把這樣一員猛將殺害,於是就送給關羽大量的財寶和戰馬,赤兔就是當時曹操給關羽的禮物,但關羽不為所動,曹操又封關羽為大將軍,關羽也不投降,一心想著主公劉備,後來歷經艱辛終於逃了出來。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赤壁之戰後,關羽被派到麥城去保護荊州。當時魏國不甘失敗,就再次發兵去攻打荊州。去荊州必定要經過麥城,劉備知道魏國要進攻麥城,急忙把關雲長召回來,但是關羽拒絕了,他說:“我走後,荊州必然失守,不能再讓魏國這隻猛虎壯大起來了,我必須留在這裡。”關雲長真是義薄雲天啊!他不顧自己性命也要把曹軍打敗。不久,魏軍進攻麥城,關羽英勇殺敵,殺了一波又來一波,曹軍以人數上的優勢壓制了關羽,雙拳難敵四腳,一代梟雄就這樣犧牲了。

關雲長的忠誠真讓我們敬佩,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要牢記忠義二字,對待知己更要忠義,朋友有不愉快的事向你傾訴,你如果一時嘴癢把他不愉快的事情偷偷地告訴了別人,別人會因為這件事情取笑你的朋友,你讓你的朋友面子往哪放?這就是對朋友最大的不忠義,我們要時刻警記“忠義”二字,不要讓我們失去一個又一個朋友。

讀《三國》有感15

今天,我看了《三國》之後對張飛、關羽、趙雲、等武將都是十分佩服,當然還有十分聰明的諸葛孔明都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

我原來對張飛的瞭解就是:他完全就是一個殺豬的粗人,而且還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嗓門也發達的`武夫,根本就不是當將軍的料,在長半坡他完全就是靠自己的大嗓門才把魏軍給嚇跑的。我仔仔細細的看完了《三國》之後才發現為人忠義,有時粗中帶細比如說:在趙雲在把阿斗帶回來之後來了一大群敵軍他立馬讓趙雲換馬,然後自己大吼一聲讓敵軍感到害怕,再讓幾個騎兵在兩邊樹林裡用樹枝捆在馬尾上跑,讓敵軍以為他們有大批軍隊和糧草迫使敵軍撤退不敢攻打他們。

在我沒讀《三國》之前我對關羽的瞭解就是:他比張飛要冷靜聰明可是他也十分驕傲自大輕敵。我讀了三國之後對關羽有了更深的理解:講義氣重感情,對於曹操的誘惑他仍把劉備的兩位夫人送到劉備身邊。

在我沒讀《三國》之前我對趙雲的瞭解是:他只會聽諸葛亮和劉備的沒有自己的主見。讀了三國之後我認為他十分勇猛善戰能在十萬大軍中救出小主人阿斗,他也十分忠心。

我原來認為諸葛亮就只是十分聰明,可是我讀完《三國》之後再對諸葛亮的評價就不知十分聰明這麼簡單了。我認為諸葛亮十分會用兵,而且對各種陣法十分精通,遇到各種問題都會堅持解決,他對主人劉備一直沒有叛變之心。

看來多讀書對書中人物也會慢慢變深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92z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