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精選)《傅雷家書》讀後感

(精選)《傅雷家書》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的閱讀接近尾聲,讀完了他一封又一封信,體會到了他的思念與牽掛,我似乎對親情、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傅雷和他的兒子,把父子關係轉化為朋友,兩個人交流著對藝術的見解,對人生,對世界的看法,相互學習,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父子關係啊!父親有許多不明白的,會詢問兒子。對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會和兒子討論,他和兒子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他給了兒子很多思考,不斷鼓勵著兒子,支援他。他永遠相信兒子,無論他是有成就,還是做錯了事,傅雷一直會在他身後,安慰著他。

在做最親密的朋友的同時,他又是位循循善誘的父親,信中無不體現出他對兒子的思念、擔心,不斷告訴兒子要多休息,合理安排時間,擔心他吃不消,他也是最瞭解兒子的'那一個。當兒子和彌拉有不愉快時,他會想辦法,讓兒子平靜下來。當兒子很少寫信時,他也明白是兒子工作生活太忙,來不及寫信。但他會在自己生病時,再累也要去為兒子翻譯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哪怕是隻言片語,能知道兒子現在身在何處,是否安好,也會很滿足,可見父愛的偉大。

傅雷能理解兒子很忙,不會多去打擾他,但每次都會不斷告訴兒子許多重要的道理,告訴他的人生、學習、人際交往。更是循循善誘的好父親,他與兒子相處模式,又是多少家庭嚮往的呢?

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傅雷讓兒子充滿了藝術的薰陶,讓他無論在國內有多不順,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傅雷對兒子的愛,讓傅聰學到了很多接觸不到的東西,不禁讓人感慨傅雷的藝術造詣。

現實中又有幾個家庭的父子關係,如此融洽。我們應該多去理解父母,才會發現他們的苦心。最後讀到遺書,也很感慨,父母好像老去的很快,遺書好像讀完,還覺得還在某處,關心著兒子,看著他不斷的學習。

《傅雷家書》讀後感2

讀完《傅雷家書》,不禁感嘆父愛的偉大,這是在兒子傅聰出國留學期間,父親和母親教導、叮囑兒子的書信。書中記錄了多個年父親對兒子教導的話,十分具有教育意義,同時用家常的語氣,使得整本書讀起來親切溫暖、樸素易懂。

就像在書中的開篇,有這樣一句話:“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痛,胃裡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短短几十字,就將自身實實在在的經歷寫了出來。

其實開篇的這些內容,也詮釋了為什麼會讓父親感到這麼難過,一方面是離別之痛,擔心兒子在外受苦;另一方面是悔恨之痛,因為那時父子還有些小矛盾,待父親幡然醒悟時,卻為時過晚,兒子已遠在他鄉。這本書裡也有不少地方催人淚下,“真情實意”成了這本書中的.一個重大特色。

說是教導孩子的家書,那麼教育方式也是特別了。傅雷在家書中也常常開導兒子在音樂上的困惑,雖然父親不擅長音樂,但父親會教導兒子學會自我分析,明確下一步的目標,同時也經常鼓勵兒子,讓我首先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除了與他談藝術,談工作學習,也和他他談思想,談為人處世,向兒子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而母親則更關注日常瑣事,事無鉅細的關心兒子的點點滴滴。

同時,我也在書中學到了許多哲理。

“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裡著眼,馬拉松賽跑才好。”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學然後知不足’,只有不學無術或是淺嘗即止的人才會自大自滿。”

上百封信,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先生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命運的起伏。字裡行間,凝聚著傅雷夫婦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假裡讀了《傅雷家書》,感觸頗深。

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的傅雷先生不僅是個著名的翻譯家,還是個嚴厲盡責有一套獨特的教育方式的父親。

家書包含了傅雷先生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對兒子深摯的愛。家書中強調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和麵對生活的問題。傅雷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淳淳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退縮不氣餒,取得成就不去沾沾自喜,正如古人云:“勝不驕,敗不餒”。還要有對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對藝術對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另外,先生對兒子的日常生活也進行了細緻耐心的教導,譬如,日常生活中勞逸結合,正確理財,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傅先生雷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對我日後的工作受益匪淺。

傅雷先生用生動的語言及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洋溢著父子情深,他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能夠真正的去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做好一名優秀的`領航人,對孩子們淳淳教導循循善誘帶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翱遊。

《傅雷家書》其中一封家書令我記憶猶新。這封信中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藝術,即而得出結論:“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之後自然而然地談到了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真誠做人的主題,諸如此的循循善誘在書中的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到。

正如傅雷先生說的那樣:“真誠是做人的根本”,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要真誠做人,真誠待學生,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地投身教育事業。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從我記事以來,好似他們從未向我妥協過,而是我硬著頭皮認了錯:因為我實在是沒有力氣再去爭辯了。

那是一個很冷很冷的春日:

傍晚,風在世間的角落中漫步著,似乎也不著急離去。天空的那頭已然早已被晚霞給染紅了,很美很美,可……

“吳順,來,快來!”我聞聲尋去,看見是她,來了句:“哦,過會兒,馬上就來。”我一個迅急的轉身,小跑著到了她的'身邊“怎麼了?”我連忙問道。她扯著嗓子說:“去,把剪刀給我找來!”唉,這種口吻的話我可不敢不從,便快步向廚房跑去。本以為可以喜得剪刀,來個耳朵之清靜,可誰曾想:厄運,它還是向我襲來了!在若小的廚房中,我並沒有發現剪刀的蹤影,就向前面以迅雷不及的速度‘飛’進了客廳,東看西看,前忙後找,可怎麼也找不到:“咦,奇了怪了,難道是自己長了腿了?”準備到別處去找,剛剛小跑幾步,就聽見了她破口大罵:“剪刀不是在這嗎,你眼睛瞎掉了嗎?這麼大的東西都看不到。”“唉,又要開始了!”心中暗暗嘆息。見她眉毛一皺,眼睛一蹬,牙齒咬著脣正小和尚念著經:“還有,每次人喊你都要等一下,等一下,你到底是在做什麼呀?”我還在忍著,忍著,忍著,終於在她將我所有不好的事情正滿腔熱血地說一遍時,我反擊了:“你煩不煩呀,老是說這些事情幹什麼,你不覺得厭煩,我嫌煩。“再之後,我們倆個鬧的更是凶。可,之後,還是我妥協了:“對不起,我錯了,你別再說了,好不好?”但她卻像是個什麼也聽不進去的“傻子”,繼續罵著她的。忍不下去了,一氣之下,我疾步向外面跑去。

“夕陽,你落了嗎?”

“落了。”

哦,落了就好,不然的話,在你面前我是不是會太微不足道了?小道上,沒有人聲,沒有車鳴。只有一陣陣狂風,呼嘯著。他疾了,驟了,飛了。樹葉在顫抖,只有一道人影,她在路上迴圈著,口中嘀咕著:這麼愛面子嗎,就不能向我妥協一次嗎?哪怕一次,對我來說也足以讓我開心好一陣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在年味飄香的寒假裡,同學們有的忘記了學習的緊張,早已放鬆了心情,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有的仍然堅持不懈,沒有絲毫的怠慢。當我讀完《傅雷家書》後,我也勵志要做一個持之以恆,面對困難不屈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深受感悟的還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說長道短,而是充滿哲理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的藝術品,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我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父親做一些新鮮的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青年;

第三,借通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資態方面。”傅雷通過給兒子不斷地寫家書並寄給兒子,是想讓傅聰明白,不管何時,不管何地,我們都要做一個有尊嚴,敢於拼搏,無私奉獻,人格卓越的優秀的藝術家。從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對孩子嚴肅而又真誠。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極想讓自己的兒女早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由於迫不及待的想讓他們早日成功,早日能獲得名氣,而不斷地給兒女增加負擔,正是這一點點的負擔,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看似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務,卻讓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而傅雷不是用打罵、不斷地給孩子增加負擔來培養孩子的,他通過自己不斷給孩子寫家書來告誡孩子,讓孩子在信中感受到濃濃的父愛,讓孩子也成為家長們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是家長中的榜樣,家長們也應虛心學習傅雷的教育方法,而處於青少年的我們也應該做一個人格卓越,德藝俱備,面對困難不屈的人,同時我們也不能辜負家長對我們的期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傅雷家書》嚴格來講,不能被稱之為書,但事實卻可以被稱為書。這說明了後人對這些信的評價很高,這些信極有水平。

書信中的傅雷字裡行間透露著對兒子的愛。傅雷先生在傅聰小時對他十分嚴厲,要求極高,且脾氣暴怒無常,有一次還把傅聰打得血流如注。但傅聰對父親似乎並沒有很大的恨意,這也使傅雷加倍悔恨。在此之後,父子二人之間關係緩和,傅雷也在信中不斷地道歉,也指導了傅聰在學習、生活、心態、情感等方面的一些困難。“多年父子成兄弟”用在他們二人身上正合適。但卻是在傅雷與傅聰分別後才傳出的佳話,實在是有些惋惜。

說到父愛,我就不得不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了。但二者雖情感相同,但筆法卻大相徑庭。朱自清的父愛是含蓄的、深沉的;而傅雷給予兒子的父愛是直接的、外露的。相比之下,傅雷威嚴的`面孔又躍然紙上,又不厭其煩地向兒子絮絮叨叨自己的人生經驗。

我曾看到有人這樣評論《傅雷家書》,說傅雷用真摯的話直抒胸臆,將諄諄教導化作閒話家常。所以書信中的語言特別樸實無華,通俗易懂。這能夠說明傅雷的“現代化”,他與兒子亦兄亦長,亦師亦友,詮釋了一種別樣又難得的親情。父類能夠意識到這些,可以證明傅雷的才華橫溢;而可以在兒子身上付出,才是父愛。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無私的、犧牲的,充滿教育的傅雷先生,他敢為人先,低頭向兒子認錯;他無私奉獻,對兒子傾盡所有;他教育兒子,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為他指點迷津,幫助兒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家書,所謂就是家人間的來信。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在十幾年中給傅聰寫的一百多封信中,字裡行間處處親情滿篇,還有對傅聰的教導,教他如何做人、做事。

在這本書中,每一封家書都是精神上的財富。傅雷給傅聰寫的信中,大到祖國之事,小到傅聰家庭當中的瑣碎之事。傅雷在給傅聰的每封信中幾乎都會給他強調一些重要的.事,例如:如何對待感情、如何理財、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勞逸結合……等等。

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對祖國的熱愛,祖國之事,他是必要給遠在他鄉的傅聰提到,讓他時時刻刻知道祖國發生了什麼事。而傅聰也真是像極了傅雷,傅聰身在異國他鄉,學習了很多語言,為國爭取了許許多多的榮譽。當然,他也必不可能會忘記了自己的母語,反而他的母語卻越用越流暢。

《傅雷家書》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那嚴厲的家規和那許許多多的禮儀,更多的可能是展示給我們的是傅雷與傅聰的親情。在我看來,傅雷和傅聰不像是一對父子,更像是一對兄弟,傅雷給傅聰的信中,除了把他是父親這一角色給傅聰展現出來,還有一個角色就是當作兄弟這一角色。

在看到傅雷與傅聰的親情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他們總是為我的事而著想,有學習上的事,有生活上的事,以前的我作業總是拖拉,父母天天督促著我,現在想想真是後悔不已。還有許多事……

現在我讀了這本書,更多是的對自己自身的一個評價,以前的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總是對他們大呼小叫,他們也是不停地包容著我,而現在,我已經今非昔比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了。

我感謝這本《傅雷家書》,他寫給傅聰的信,教導的不僅僅只是傅聰,更是我,更是讀這本書的每個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古人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假期中,我快速地閱讀了一遍《傅雷家書》,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與母愛。

起初,入手《傅雷家書》,是以一種任務來“強迫”自己閱讀。越讀到後面,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大可不必。全文雖然收入了138通書信,但是內容雖多卻很是真實而貼合實際生活。文中傅聰的父親,以一封封書信詮釋了什麼是愛子之情猶如大海,澎湃而深沉。這也許就是同多數中國家庭的父親一樣的'真實寫照。

從書名來理解這本書,家書,是親人相互傾訴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為筆,以感為紙,書寫下句句行行。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傅雷飽含著拳拳地愛子之心的一封封家信,讀的過程中,總覺得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間,這也許就是傅雷對他兒子的愛吧。

讀完這份家書我深深地反省自己,作為還未完全長大的國中生,我往往會忽略父母深沉的愛,忽略他們默默無聞的付出,亦或是忽略他們所作所為的目的。文中傅雷說了這樣一句“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讓我很是自責,難道這不是我的父母嗎?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次次為我移開腳下的絆腳石,一次次為我製作美味佳餚,又一次次為我的長大而擔憂和鼓勵。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為什麼讀不懂父母的愛呢?或者說我為什麼不早些明白父母的愛呢?現在想想,真是大錯特錯呀。

傅聰在藝術上的造詣,離不開父親傅雷苦心孤詣的教誨。傅雷已去,家書仍留。傅雷家書給我們帶來的愛與精神,永遠影響著下一代……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善於溝通,得出共識;敢於提問,問出真理;勇於質疑,尋得智慧;勤於磨礪,煉出實力。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通行證,這一點在《傅雷家書》中很明顯。

通過書信,傅雷先生與兒子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內涵,交流彼此的思想,激發出新的思想火花。一封封家書猶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父子倆樂享其中。

傅雷希望通過自己對人生和藝術的理解,教育和領導兒子,激發兒子通過書信暢所欲談,一方面及時發現兒子的'問題,給予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也希望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獲得新的思想、藝術和生活感悟。

傅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做人要謙虛,嚴謹,面對困境不氣餒,面對順境不驕傲。當兒子情緒低落時,他告訴傅聰:“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的酒漿。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晒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對於兒子的矛盾,他又這樣剖析並激勵:“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完美的一天,人生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一天!”字字句句,都蘊含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

傅聰也遇事主動寫信,漂洋過海尋求溝通交流,主動為自己減壓,改正錯誤,放下包袱,降低風險。一個虛心好問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

正確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一劑良藥。沒有溝通,哪來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呢?

想起正在冷戰的我和父親,每次和他在一起便會有怨恨的目光,但我心裡也很愧怍,可每次吵架兩人總是無法溝通,最後我總是免不了挨一頓揍或者受一陣責罵,只能在週末獨自抱著冰冷的手機,想要找個訴說的物件,卻也不知道做什麼……多與父母通通電話,或視訊聊天,說說學習生活,一吐為快,撒嬌,加深自己與父母的感情吧!

謹記:正確溝通,父慈子孝的通行證。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花了將近一週零散的時間,讀完了《傅雷家書》,感慨很多,首先想說,很幸運自己可以在這個年紀,遇到這樣的一本書。

在這本書裡,我都讀到了兩個字—愛與孝。不得不說,傅雷寫給傅聰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著他對傅聰的愛。其實從小,傅聰就被傅雷嚴格地管教著。父母都是希望兒女成才,或許傅聰沒有那被父母寵的童年,但傅雷對他嚴厲的愛是他日後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聰剛剛出國留學的那段日子,想必他是不適應的,畢竟第一次離父母這麼遠。但傅雷給他寫信,他以這種方式告訴傅聰,父母一直在你身邊陪伴著他,這會給傅聰那孤獨的心莫大的慰籍,會讓傅聰有一種與父母天涯若比鄰之感吧。

在傅聰小有成就的時候,傅雷如良師益友一般,告訴傅聰不能驕傲,好讓傅聰明白要繼續學新的內容,提高自己,為他日後更大的成就做了很好的指引。雖然傅聰不常回信,但傅雷依舊孜孜不倦地給傅聰寫信,這讓我很感動,也許天底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的吧!他們從不計較兒女的回報,他們的愛一如既往,深切而又沉默……

其次,我想說的是一個孝字。讀完這本書,令我特別感慨的地方,就是傅聰給父母的回信,相對於父母給他寫的信,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他剛出國的那段時間,經常幾個月不回一次信。他忙著學業,忙著戀愛……可惜,傅雷與他的妻子突然就走了,沒有再給傅聰盡孝的機會。我想,日後傅聰也是會有遺憾的吧。

現在的我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我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老去,年少輕狂的我,再聽不見父母的苦口婆心,與父母的距離也越來越大,我有時都不想和他們說話,但父母仍然日復一日地用我“不喜歡”的方式不厭其煩地關心我……我確實應該理解他們,行孝當及時,不能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在這個年紀讀到這本書,它不僅僅可以讓我們從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對我們自己的愛,還可以讓我們懂得為人子女應該做的事。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杜甫曾寫過這樣一句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在古代是人們主要的通訊方式之一。而在現在眾多通訊方式中,書信可以很全面的向他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傅雷家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傅雷家書》摘自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書。

傅雷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對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家書中常常強調的便是如何做人這一問題。

在傅雷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並不時給予指點。他常常在信中告誡自己的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到問題不氣餒,獲得大獎不可以驕傲,要對國家和民族有榮辱感……在生活上,傅雷也是進行了有益的引導,比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不管是在兒子生活工作還是做人方面,傅雷都十分關心,在這一百多封信中,每一封都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愛。

傅雷是優秀的,他在藝術方面很有造詣,而他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傅雷是中國父母的.代表,他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那樣的人,而傅雷又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在他的引導下,兩個孩子都十分的成功。

在讀過《傅雷家書》後,我不禁感嘆傅雷對他兒子濃濃的愛,也不禁羨慕起傅聰及傅敏,因為從小我對父愛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地深刻。有人說過,《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父愛的教子集,我認為這句話很對,《傅雷家書》告訴了我們在生活中處事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寄託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送帶。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傅雷在《傅雷家書》中有很多關於藝術的講述、探討。通過讀這本書,我對“藝術”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便是我一開始對藝術的認知,藝術它來源於生活,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可以是一句話,一幅畫,一個風景。它可以是一切。這是最開始,我以為它是一個實物,也僅僅是一個物。

但傅雷說:真誠,是藝術的第一把鑰匙。讓我明白,“藝術”是實事求是的。但也因此讓我有了藝術是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的錯覺。一切偉大的藝術家,必然兼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遍的人間性,傅雷寫道,讓我明白,每個藝術家都對其投入了感情,以至於他們是藝術家,而我們是普通人。的確實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藝術。但只是藝術的成功與否。

那麼是不是隻要投入感情便可以了?只要模仿便可以了?不,您給予了否定。寫實可學,浪漫蒂克不可學,故杜可學,李不可學。李白雖有才華但那樣的天縱之才不多,共鳴的人也少。所謂曲高和寡也,同時積雪高峰也令人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可隨便瞻仰。這也便是國人淡詩的尊杜的多於尊李的道理。也就是說李白境界太高,常人不能所及,鮮有共鳴者,畏而懼之其才華。所以要有合適的目標,腳踏實地。

對於藝術所富有的情感,我認為應是複雜且純粹的。複雜是指情感的種類多,程度不同,純粹指對藝術追求的原始心,既初心不忘。不僅不受限於感性認識,不受限於理性認識,更要有第三步的深入。藝術家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而這個愛同時也不是庸俗的,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偉大的愛”。要有高度的原則性和永不妥協的良心。藝術是,因熱愛,而燦爛的烈火,熾熱又滾燙,是那燒灼著的赤子之心。

“藝術是火,藝術家是不哭的”。他們會順應時代,順應內心,遵循熱愛而表現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那是漫長且繽紛的,不同人們的藝術匯聚在一起的,藝術的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愛,是一望無盡的大海,看不到源頭,看不到終止;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流露在在言語中,穿行於行動中。《傅雷家書》中是父親對兒子愛在那字裡行間隱藏。

從1954年開始,一封封家書穿過一道道國境線,送到兒子的手中,那是跨越千山萬水的深情,直到一方的生命戛然而止。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盡的,我讀《傅雷家書》瞭解到父親對兒子的事情認真仔細地,從“努力加餐飯”,“我們很想知道你的飲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床鋪”等等零星事,都是傅雷對傅聰生活點點滴滴的關注,讓我感受到愛的溫暖如春。

傅雷對傅聰的教育很是專注,就像我的父母那樣,當我的.成長軌跡偏離軌道時,父母都會給我加以改正,在無言的愛裡默默關注我的成長。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遠方用功,努力,我心裡說不盡的歡喜。別了,孩子,我在心中擁抱你!”、“睡眠務須充足,一切總以身體為重,這是最基本的本錢!”傅雷對傅聰總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關注身體狀況,天下的父母應該都是這般囉嗦,哪怕讓我們做好防護感冒,返校時父母總會多提幾句:“要注意保暖,多喝水,照顧好自己。”

“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才算是真正的感激!”這正是傅聰苦惱時,向父親傾訴,父親對傅聰說的話,在語句中體現了傅雷對傅聰思想上的疏通,也側面表現出傅聰把父親當做朋友、知己那樣信賴,更體現了傅雷向傅聰的期望。

“你的動作、語言代表你是否對人尊重”。傅雷在這方面從未對傅聰疏忽,在《傅雷家書》中“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多麼睿智理性的語言,傅雷從這些細節都是在為傅聰以後的成長鋪路。

一沓家書是來自遠方的父愛,傅雷對兒子的愛如山如火,是那麼厚重,是那麼濃烈,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中去發現父母對我們的愛吧!愛無盡頭!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這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這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這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它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將傅雷寫給他兒子的書信匯編成的一本集子,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親情溢於字裡行間。

傅聰至海外留學,與家裡唯一的聯絡就是書信。《傅雷家書》中寫過郵局將傅聰比賽後的長信遺失,傅雷半個多月的心神不寧。因為兒子遲遲沒有來信,傅雷甚至疑心:兒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嗎?由此可以看出來,傅雷將對兒子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家書中。我終於有點明白“家書抵萬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給傅聰的信中這樣說;“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他要求兒子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曾在家書中寫過這些家書的目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不僅僅在藝術上,他曾勸傅聰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者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家書》是一位父親為兒子苦心孤詣的證明,傅雷對傅聰、傅敏的愛不是普通的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傅雷家書》中的傅雷既像兒子們的朋友,又像兒子們的老師。在為傅聰和傅敏提出建議與意見。這些不同尋常的家書,拼出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簡單真誠卻又偉大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這本書充滿了一位父親對兒子諄諄教誨以及期望和摯愛。在這本書裡,傅雷給傅聰寫了一百二十五封信,他們不僅是父子關係,他們更像是音樂上的知己,生活中的朋友。

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出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在傅雷家書中,教導了傅聰知識文化,愛過成才和銘記中華傳統優秀道德。

這本書被譽為“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待人謙虛,做事嚴謹,禮儀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傅雷對傅聰是這麼地用心良苦,教導他“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做一個德才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在信中鼓勵他,叮囑他,關心他,可見傅雷是位偉大的父親。

為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他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記他們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傅雷家書》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教育與引導,不僅影響了傅聰,更影響了我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4jw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