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伊索寓言》讀後感(精品)

《伊索寓言》讀後感(精品)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伊索寓言》讀後感(精品)

《伊索寓言》讀後感1

《伊索寓言》是一本童話書,但是它和別的童話書有所不同,這裡面還講了許多有關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值得一看滴。

在伊索寓言裡有一篇故事叫《騎手和馬》,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其中有一段我覺得不錯——“他跳下馬來,摘下馬的'韁繩和籠頭,卸掉馬鞍子,馬搖了搖頭,發現沒有嚼鐵勒住了自己的嘴,立刻趕到了自由,馬的步子稍稍加快了一點,它沒有感到主人用韁繩制止它,於是放開步子,狂奔起來,它感到熱血沸騰,眼睛冒著火星。”那最後呢?最後騎手被馬兒掀到在地,而馬兒呢,它也跌下了山谷。這篇故事告訴了我們:過分的自由,是致命的!我們可千萬不要學騎手和馬兒啊!

伊索寓言裡還有一篇故事,我也覺得很有趣,《小馬過河》大家都很熟悉吧,那《老馬過河》大家聽說過嗎?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吧:老馬帶著小馬去過一條走慣了的河,小馬看到了,說:“媽媽,這條河好像挖深了,別過了。”老馬不信,依然走過去,結果淹死了。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信以前的經驗,要就事論事。

《伊索寓言》是一本很不錯的書,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看看啊。

《伊索寓言》讀後感2

我讀了交換來的書—《伊索寓言》。

這本書裡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小偷和他的母親》。這個寓言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從學校裡偷了同學的寫字板,把它交給母親。母親不但不責備,反爾誇獎了他。第二次,他又偷了一件外衣,交給母親。母親更加誇獎了他。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他開始偷一些貴重的東西。有一回,他被當場捉住,被綁雙手,押送到劊子手那裡去。他的'母親跟在後面,捶胸痛哭。小偷想和母親說幾句話,母親走上前去,小偷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對母親:“當初我偷寫字板的時候,如果你打我一頓,我現在就不會落到這個地步了。”說完他被人押去處死了。

通過這個寓言故事讓我明白了,小錯當初不懲戒,必然犯大罪。有錯誤並不可怕,但必須馬上改正它,不然會引發更大的錯誤。

《伊索寓言》讀後感3

早就聽說一本書叫《伊索寓言》,它寓教於樂,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我看了這本書後,真的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作者以巧妙、風趣、機智的手法,借動物的形態、動作和習性來刻畫人性。它的每篇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現出智慧的火花,蘊涵著深刻的寓意,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狐狸和鶴》,故事是這樣的:一天狐狸請鶴到他家吃飯,狐狸用盤子裝湯給鶴喝,鶴他怎麼喝也喝不到,而狐狸卻喝的'津津有味。後來,鶴請狐狸吃飯,他用瓶子裝的食物,狐狸老是吃不到,急的滿臉通紅。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對方。對於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最好的辦法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有一次,我對媽媽講話不禮貌,媽媽氣的不跟我說話了,我說了好多好多的好話,媽媽就是不理睬我,直到我主動向她承認錯誤,以後要尊重別人,她才跟我說話。

這本書篇篇故事寓意深刻,深深地吸引著我,成為了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

《伊索寓言》讀後感4

高爾基以前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讀書是極好的。

這天,我們和五(1)班的同學換了書看,我們借五(1)班《人鴉》看,他們借我們《伊索寓言》看。

翻開這本書,一個個的故事讓我大開眼界,我細嚼慢嚥的詛嚼書中的知識,我一頁一頁的看,直到現在,我看到了58頁。我歡歡喜喜的在心裡默默記住這本書,以後想看再買來看。

書中的寓言短小精煉、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寓言深刻,是在世界範圍內流傳最廣、影響的`經典作品之一,它不凡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之成為世界文學永遠熠熠生輝的瑰寶。

這本書裡的主人公是動物,有狐狸、狼、狗、獅子、老鼠等動物。那裡的故事都是小故事但蘊含大道理,我很喜歡這位益友,當然也很感謝作者伊索給我們寫的書。

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的是《兩隻打架的公雞》,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傲慢有時候會帶來災難,不妨做個謙卑的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不知你們喜歡不喜歡?

這本書的主人張悅洋,在書中記道:勤勞的蜂蜜愛跟花朵交朋友,奮發的種子愛跟土壤交朋友,剛強的礦石愛跟烈火交朋友,聰明的孩子愛跟好書交朋友。

《伊索寓言》讀後感5

我知道伊索是一個人,他生活在古希臘。伊索是一個人的奴隸,每天都能見聞到許許多多的人與人之間有趣又富有道理的的事情,伊索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把每天看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為了更加生動地表達事情的經過,他用一些符合人物性格的動物來代替,有一些獅子呀,老虎呀,狐狸呀,狼呀……伊索每天都這樣寫,寫著,寫著,就寫成了現在的《伊索寓言》。

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和動物都各有各的人物特點和品質,而每個故事又有著一定的道理,比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狐狸,一對貪婪的夫婦,聲名狼藉的狗,敢說卻不敢做的老鼠,隨機應變的蝙蝠,不知道“燕不知夏”的敗家子,誠實守信的樵夫……《龜兔賽跑》告誡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廢,才能取得成功。《烏鴉喝水》又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怕,要想著怎麼去解決它,並且堅持下去,只有堅持不懈,困難才會被消滅掉……

《伊索寓言》表現了古希臘時的平民生活,伊索表現了當時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社會現狀,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伊索生活的時代多麼的殘酷無情。

《伊索寓言》讀後感6

《伊索寓言》這本書裡有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教人要善良,要誠實,有的教人不要驕傲自滿,也不要撒謊。

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龜兔賽跑,烏龜贏了,因為烏龜知道自己跑得慢,它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跑。結果烏龜超過了兔子,它的努力終於換來了勝利。而兔子卻太驕傲自大,覺得自己跑得快,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兔子低估了別人,認為自己很厲害,結果卻輸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勤奮努力,不要驕傲,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放羊娃和狼》的故事是這樣的:牧童在村邊放羊,有幾次他都大叫:“狼來了!狼來了!”每當村名趕來時,一看根本沒有狼,牧童看見他們慌張的樣子還哈哈大笑起來。

可是有一次狼真的來了,牧童嚇壞了,他對著村裡大叫:“狼來了!狼來了!”村裡人都認為他又在說謊,沒有一個村民過來看看,結果他的羊群都被狼吃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那些常說謊的人即使再說真話也沒人相信了。

《伊索寓言》讀後感7

這幾天,我讀了古希臘作家伊索寫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道理,就拿《狼來了》這則寓言來說吧:一個牧童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大叫:"狼來了,狼來了。"而那些村民每次趕來的時候,都只能看到牧童哈哈大笑的臉。一次又一次,他們已經認為牧童的話是不可相信的,與此同時,狼真的來了,牧童連忙大喊:"狼來了,狼真的來了!"可在這個時候,哪裡有人再聽牧童的'話,沒有人再次浪費體力大老遠的去抓"狼"了,就這樣,牧童喊破了嗓子,也沒有人去抓狼了。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貫說謊的人就算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它有著千古不朽的藝術魅力,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它都有辦法滿足任何時代的任何人。

《伊索寓言》讀後感8

書是通往知識大門的鑰匙,是遨遊藍天的翅膀,是建造智慧牆的磚瓦,是成長旅途中的能量。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伊索寓言》。他是古希臘的伊索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創作的。其實這並不是伊索刻意創造的,而是後人根據伊索編的寓言整理出來的一本充滿生活智慧和想象魅力的《伊索寓言》。

這本書中的'每一個寓言都是以故事加寓意的形式為我們呈現出來的,讓我們在享受故事的同時也能夠學到知識,明白道理。

這是一本富有想象力的書,這本書中的大多語言,都是讓動物“說話”,運用誇張、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人生哲理。

《伊索寓言》也讓我懂得不少道理。比如:《龜兔賽跑》中,小兔子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驕傲。小烏龜讓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再比如說:《狼和小羊》讓我們明白了實話往往比那些好聽的話有用。

寓言雖然短小,但作為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它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各方面的內容,並通過故事背後的哲理,給人們深刻的啟示。

寓言是一個魔袋,雖然很小,卻能拿出許多東西;語言是一個魔豆,雖然很小,卻能長出參天大樹;語言是一個魔杖,雖然很短,卻能變出許多寶物……寓言很美,美在,美在語句。

《伊索寓言》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一本大家都知道的書叫《伊索寓言》

這本書是古希臘的伊索先生寫的,他是著名的作家,也是哲學家,他在平明百姓中得到啟發和樂趣。在幾千年以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範本,亦是十節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源於生活。各個故事都富含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故事中,我最喜歡《驢和馬》。

主要內容是:驢很羨慕馬的幸福生活,因為驢看到馬被主人精心的餵養著食料很豐盛,而且總是吃不完;而自己吃的是麥麩,還總是填不飽肚子,並且還要幹各種各樣艱難的活,不久戰爭就爆發了,所有將領和士兵都穿著鎧甲,那匹馬被一個士兵牽著,為了讓它跑的更快,士兵還不斷用鞭子去打它,最終馬在戰場上倒下死了。見到這些情景,驢就改變了想法,他認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隨隨便便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也都有自己的痛苦。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多讀書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一起來增長知識吧!

《伊索寓言》讀後感10

拜讀《伊索寓言》這本書,我徹底被折服了。《伊索寓言》以多個短小精悍的篇幅,不斷闡述寓意深刻的道理。

《農夫與狐狸》通過心懷不軌的農夫一心想燒燬鄰家莊稼自家莊稼反被燒的'故事,告誡人們一定要做好事,不能做壞事,付出一份辛苦才有一份收穫,如果一味加害於人,最後受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農夫與蛇》通過農夫與蛇的故事論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告訴我們對惡人縱然極度仁愛,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在我們生活的中,我們既要心存愛心,又要有防範心理,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侵害。還有《兩隻猴子和他們的母親》告訴了我們:過分的嬌慣實際上就是對子女的殘害,因為溺愛孩子,會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錘鍊。

其實,最讓我念念不忘的莫過於《蚯蚓與蟒蛇》的故事了,蚯蚓為了能像蟒蛇一樣擁有長長的身體,持續不斷地拉伸自己,結果把自己給弄斷了。這故事告訴和提醒我們,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發展和改善自己,不要盲目去追求和模仿別人,其實自己就是強者。

《伊索寓言》讀後感11

寓言是一顆魔豆,雖然小,但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短,但能變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全部是一個個短小的故事。但是,在每個故事裡都“藏”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狐狸摘葡萄》。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看見了許多紫得發亮的葡萄。但是,這些葡萄都長在高高的架子上,狐狸夠不著,有很想吃,怎麼辦呢?於是狐狸奮力地跳了幾下,但每次都差一點點。狐狸想啊想啊,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它努力地想要爬上杆子,摘到葡萄。可是,杆子太滑狐狸每次爬到一半都會滑下來。後來,狐狸用盡了各種辦法,但就是摘不到葡萄。終於,狐狸放棄了,轉過身,邊走邊說:’’這葡萄一定很酸,幸虧我沒摘到。“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找藉口、不要口是心非。

《伊索寓言》讀後感12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書,它雖然篇幅短小,但每一個小故事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會下金蛋的母雞》這個故事,故事中的.農夫家裡養了一隻母雞,一天母雞下了一枚金蛋,農夫靠著一天一枚金蛋,生活慢慢地富裕了起來。但是他十分貪心,對眼前的利益並不感到滿足,因而把這隻母雞殺了,想得到更多的金蛋,但是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把自己原有的財富也丟了,農夫這一殺雞取卵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因小失大,要學會顧及長遠的利益。

《伊索寓言》這本書裡的故事絕大多數是以動物與人或者全都是動物為主要角色,這樣只要寫出一種動物,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它的性格特點,從而很好地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寓言的寓意,這種用動物代替人的手法十分生動典型,如狼代表奸詐,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忠誠,兔子代表急躁或機智,老鷹代表有志氣的人等。

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如《公牛和青蛙》教導人做事要考慮周全;《獅子和蚊子》說明驕傲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等等。

《伊索寓言》讓我愛不釋手,裡面所有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考。

《伊索寓言》讀後感13

《伊索寓言》再也熟悉不過的一本書,在暑假裡,我又一次品讀著2600 多年前古人們給我們留下的文學的'奇蹟。

讓我記憶深刻的仍是《小狗與小雞》的故事,兩人在旅行的途中,碰見了一隻飢餓的狐狸,狐狸想要吃掉小雞,小狗卻一躍而出,張嘴就狠狠咬住狐狸的脖子,狐狸當場一命嗚呼。於是小狗與小雞繼續著快樂的旅行。

機智團結與互助是化解危機的法寶,雖然現在生活提倡要自理能力強,獨立性要強,這樣長大後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但是在這個世界裡你只能和人打交道,什麼事都要與他們交流,我們要知道,有些事情一個人是辦不到的,只有團結合作起來,才能獲得雙贏。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軍事上等等……所以我們要開始把團隊或者其他人的利益融入到你的心裡,當你失去一位同學的時候,你應該想到你失去的不是一位競爭者,而是一位朋友。

《伊索寓言》讀後感14

《伊索寓言》是一本全世界兒童都愛看的故事書,本書的作者是古希臘作家依索。一開啟這本書我就彷彿飄飄欲仙地來到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這裡妙語連珠,機智幽默,極富諧趣,膾炙人口,說理深邃。讓我看了還想看。

阿波羅是太陽神和射神的.兒子,他的神法獨一無二。這天,阿波羅又在山上練習射箭,他越射越高興,自言自語:“天底下還有誰敢輕視我?”“我,我敢。”他尋聲望去,原來是父親宙斯:“我認為你射得還不夠遠,只有一步遠。”阿波羅不服氣地說:“哪有這麼大的步子。”於是阿波羅就開始張弓搭箭,拼盡全力一射,箭落在了遠處的一座大山上。宙斯一步跨去到了山上拾起那支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勿要狂妄自大。

有隻鹿發現了一位獵人,它就躲在葡萄藤底下,獵人走近望了望一點也沒注意到葡萄架這邊,鹿以為躲過了危險,就開始狂吃葡萄藤,獵人聽見了“沙沙”聲回頭發現了那隻鹿,一箭把它射死了。這個故事說明:那些恩將仇報的人,最終將會得到懲罰。

讀這本書時,我彷彿置身於古希臘人的家園,瞭解人們怎樣對待寵物?老鼠吃什麼?、、、、、更重要的是這些輕鬆有趣的故事讓我獲得不少教益,同學們快來看一看吧!

《伊索寓言》讀後感15

今年暑假,我讀了《伊索寓言》、《愛的教育》、《中國歷史故事》等課外書。其中,《伊索寓言》這本書中有則《說謊的放牛娃》的.故事,對我教育很深。

這個故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狼來了》,但我才知道原來是一則伊索寓言。故事雖然很簡單,但我還是願意再說一說,因為,故事簡單但道理補簡單。故事說的是一個放牛娃趕著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在放牧的時候,他很無聊,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開始,村民們聽見了以為是真的,一起趕過來準備打狼,結果被放牛娃嘲笑後,沒趣地回去了。後來有有一天,狼真的來了,放牛娃拼命喊:“救命,狼來了!”但村裡人聽見後再也不相信了,結果,羊全被狼吃掉了。

我看了這個故事,心想:說謊的害處真可怕呀,不但害別人,也會害自己。我們從小一定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1ov2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