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說木葉》讀後感

《說木葉》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木葉》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木葉》讀後感

《說木葉》這篇文章我讀了好幾遍也沒讀明白,後來參考了一些文章教參,我就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說木葉》這篇文章作者林庚是個學者,也是個詩人。我就認為他特別有才。文章中引用的詩句很多,其中例如杜甫的《登高》,這首詩就讓我特別的關注。

詩人說了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讓我有了豐富的聯想。林庚說:木葉和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裡的差別幾乎就是一字千里的。那麼我就想了,杜甫之所以用木而不用樹,是有原因的。讀了這首詩,我的腦海裡彷彿出現了那種悲涼的景象,聯想到木,我只看到了光禿禿的樹幹,葉子落了滿地。詩人的那種惆悵,那種淒涼,我都能聯想到。反之,如果把木換成了樹的話,給我的感覺就沒有木來的具體和深刻。我想,這裡的關於暗示性的問題就值得研究。一個字,如果換了句勢,它的藝術形象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想這種差別就是我的聯想造成的,我個人特別喜歡李白的一首詩,詩名叫《將進酒》。

這首詩給我的感觸特別多,其中,我覺得能貫穿全文並能概括全詩的思想感情的意象就是一個“酒”字,酒分喜酒和悲酒,這裡的就是悲酒,詩人的愁我一下子就能感覺到,我體會到了詩人藉著酒興,淋漓盡致的抒發出來的不平之氣的思想感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句詩體現了詩人豁達高尚的胸襟,而酒這一字,更能讓我聯想到詩人的寂寞與惆悵。在高聲放歌之中,詩人的感情由狂放轉為憤懣。所以,這裡的暗示性對於文章的理解非常重要。

談起“木”, 就讓我想起了離人的嘆息,讓我想起了遊子的漂泊,談起酒,讓我想起了愁或者喜,這也正應了林庚的話,在概念上原是相差無幾的字,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裡的差別幾乎就是一字千里。所以,無論詩歌,還是文章,都有了極強的“暗示性”,給人以豐富的聯想,我認為,鑑賞詩歌,就要把自身融入其中,把自己當成寫詩的人,這樣,從根源出發,發覺詩人的思想感情,通過聯想,把詩的場景描繪出來,認真體會,我想,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木葉》,這篇文章,特別值得我們咀嚼。朱光潛先生,寫過《咬文嚼字》,那我們不妨就把說木葉,當成“咬木葉,嚼木葉”吧。

總之,文章的暗示性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值得我們去感受其中的奧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1m8q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