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寓言 >歷史故事 >

關於周朝的故事

關於周朝的故事

歷史就是過去出現過、發生過的人和事,具有時間久遠、不可重現的特點。故事是歷史傳承的主要途徑,故事取材於歷史,而將歷史故事運用於中學教學中又具有其獨特的真實性、趣味性、針對性和教育性特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周朝的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

關於周朝的故事

關於周朝的故事篇一:龍涎遺禍

史載龍涎並非女子,是古人傳説中的龍的唾液。史有“龍涎遺禍”之説。

早在幽王亡國之前,周太史伯陽就讀到了歷史的記載,那紀錄上説:

從前夏朝衰微的時候;有兩條天龍降在朝廷前,説道:「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夏帝占卜,結果是殺掉、趕走或是留下他們都不吉利,唯有請得龍的龍涎沫儲藏起來,才是吉利的。於是陳列了玉帛,告請天龍,天龍便留下了涎沫,夏帝用木櫃子收藏起來。

夏朝滅,這目櫃子傳到商朝。商朝滅,這木櫃子又傳到了周朝。到了厲王末年,打開來看,那龍涎,無法除去,厲王命令宮女赤裸身子對着龍涎大聲鼓譟,那龍涎變成黑色的蜥蜴,竄道後宮。後宮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碰到他了,到十五歲時懷了孕。這侍女生下孩子就丟棄了。

宣王的時候,民間流傳着一首女孩子唱的歌:「桑木的大弓啊,萁草的箭袋,説得是周朝啊,即將滅亡了。」有一次,宣王聽説一對夫婦賣桑木弓和萁草的箭袋,就下令逮捕他們。夫婦便在逃亡中,深夜聽到路邊有一個女嬰的啼哭,憐憫之下撿養了她,逃亡褒國。這個女應正是當初那個碰了龍涎的侍女所遺棄的。女嬰長大後,被褒國進獻給周朝,名字就是褒姒,而幽王對其的寵愛世人皆知了。

周太史伯陽在讀到這個紀錄時感歎説:“禍成矣,無可奈何!”於是便有了“龍涎遺禍”之説,歷史上不少被視為紅顏禍水的女子像妲己,趙飛燕、楊玉環等都是這種思想的犧牲品。

如果真要説龍涎是一位女子的話,那應該指的是那位生下褒姒的宮女吧。

關於周朝的故事篇二:宣王中興

周厲王在位時,原為國家所有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轉化為貴族所有的私田,厲王便任用虢公長父與榮夷公,開始將山林澤藪的產出都歸為王室所有。由於這項政策損害了普通平民的利益,受到廣大國民的反對,但厲王拒絕聽取意見。終於在三年後,憤怒的國人率人攻打王宮,大勢已去的厲王渡過黃河,逃到了彘(山西霍縣)。厲王出逃後,國人共推共伯和攝行王政。厲王在共和行政的第十四(公元前820xx年)駕崩。周公和召公擁立厲王的太子靜即位,是為宣王。

宣王即位後,吸取父親厲王的教訓,在周公、召公的輔佐下,革除厲王時的弊政,恢復文、武、成、康時期的政策,使得原有些衰敗的周朝又恢復了活力。

在內政方面,宣王廣開言路,積極聽取下屬的意見。又警告官員不得貪污賦税,魚肉鄉里。同時加強紀律,要求官員各自約束,不得縱酒鬧事。經過一番勵精圖治的治理,國內形勢開始轉好,諸侯們也紛紛前來朝見,周室的威信又恢復起來了。

宣王四年(前820xx年),以非子的後裔秦仲為大夫,開始大規模的發動對戎人的反擊戰爭。秦仲攻西戎時被殺。宣王又命其子秦莊公兄弟五人伐戎得勝。宣王五年,宣王還曾與尹吉甫一起討伐西戎於鼓衙(今陝西澄城西北)。後來,尹吉甫率師直攻至今甘肅省鎮原一帶,迫使西戎向西北退走。對於侵犯江漢地區的淮夷,從宣王二年(前820xx年)起,宣王開始征伐東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荊蠻。他令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師皇父、大司馬程伯休父等率軍討伐淮夷,沿淮水東行,使當地大小方國中最強大的徐國服從,向周朝見。這一時期,宣王還曾命方叔率師征伐荊蠻(即楚國)、尹吉甫徵徐戎。這些戰事都進行得十分艱苦,在十多年間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戰役。宣王十八年(前820xx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國都迎接王命,並進獻貢物,至此才將他們征服。在宣王晚年,由於頻繁的對外用兵,大大的消耗周室的戰鬥力。在征討申戎、太原戎、條戎和奔戎的戰爭中,只有對申戎才取得了勝利。而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征伐姜戎時,雙方在千畝展開大戰,宣王調用“南國之師”參戰,結果是南國之師盡喪而大敗。周室原本有西六師和成周八師等重兵,在這次戰爭中卻動用了南國之師,正反應了兵力的不足。徵南國後,為了鞏固對周王室對於南土的統治,宣王將其舅申伯徙封於謝(今河南南陽)。宣王二十二年(前820xx年),還繼續西周早年分封,封其弟友于鄭(今陝西省華縣東)。

宣王中興的主要成就是武功,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則由於貴族的強大阻力難有大的作為。料民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仍未統計完畢。他在晚年又中興之志大減,常深居宮中,貪圖宴樂。他為強立自己喜愛的魯孝公,而不惜興兵伐魯,從而出現同姓諸侯不睦情況。有些貴族感到危機的來臨而選擇逃跑,也正説明了統治階級的矛盾尖鋭,到其子幽王即位後,周室終於發生了大危機。

關於周朝的故事篇三:成康之治

周康王姬釗(?―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釗,周武王姬發之孫,周成王姬誦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其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20xx年―公元前996年。

周成王臨終前,擔心太子姬釗不能勝任君位,於是命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輔佐太子姬釗登基。周康王即位後,在召公奭、畢公高輔佐之下,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進一步加強統治,同時,先後平定東夷大反,北征略地,並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銘文所記對鬼方征討,斬獲眾多,僅俘人即數以萬計。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在鎬京去世,諡號康王,葬於畢原。死後其子周昭王姬瑕。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以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史稱天下安寧,刑具40餘年不曾動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為懾服商頑民而建的東都成周城落成後,輔政大臣周公還政於成王,周朝進入鞏固的時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繼承文王和武王的功業,務從節儉,剋制多欲,以緩和階級矛盾。又令周公制禮作樂,即王朝各種典章制度的創立和推行,西周的疆域空前廣闊,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實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實行“封土建國”政策,西周分封 ,是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起周天子統轄下的地方行政系統,按疆土距京城的遠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賜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經濟、軍事等大權,實行全面的統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對周天子承擔鎮守疆土、出兵勤王、繳納貢賦、隨王祭祀等義務。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時即已開始,但大規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時期。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時期內加強了周王朝統治的作用,維護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一等級序列的禮制。成康時代的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還曾命諸侯征討淮夷、東夷,加強對異邦的控制。

成王姬誦在位後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後來,姬誦病倒,擔心兒子姬釗不能勝任國事,於是下令召公、畢公用心輔佐。不久,姬誦病死,康王姬釗繼位。召公、畢公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告誡他要節儉寡慾,勤於政事,守住祖先的基業。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東南各地的少數民族,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

標籤: 周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yuyan/lishi/x378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