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寓言 >故事集 >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1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小劉是一位碩士畢業生,他求職時想到同行競爭激烈,自己缺乏工作經驗,便收起自己所有的學歷、學位證明,以最低身份求職。從公司的一般職員做起,兢兢業業,認真負責,並提出了好幾條頗有價值的建議,很快贏得了老闆的青睞,將他提升為主管。而和他同時被公司以“碩士”身份招進來的同事,仍是一般員工。小劉説:“善於看輕自己,是我成功的祕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一些非常看重自己的人。他們總以為自己了不起,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總以為自己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一肚子學問,一心只想幹大事,創大業;總以為自己是個能工巧匠,別人什麼都不行,只有自己最行;總以為自己出身高貴,苦活累活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怎能吃苦挨累?於是,稍不如意,便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説穿了,這是太看重自己導致的心理失衡,它使人意志薄弱,難以真正做成大業。

因此,善於看輕自己,其實是一種高明的人生策略,它需要豁達的胸懷和冷靜的思考。

善於看輕自己的人,懂得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分子,不會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善於看輕自己的人,懂得腳踏實地,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不會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善於看輕自己的人,懂得只有努力奮鬥,開拓進取,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人生的高峯;善於看輕自己的人,為人謙虛、厚道,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和敬重;善於看輕自己的人,總能握住成功的手,實現心中的夢想。

當然,看輕自己,絕對不是去鄙視自己、壓抑自己、埋沒自己。也不是要自己去説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而是要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説到底,看輕自己,是另一種“看重自己”的最佳方式。誠能如此,看輕自己,不也是人生的一種不錯的境界嗎?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2

智者知天命,懂規律。他們瞭解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知道事情出現的來龍去脈。於是,思維和行動,順乎事理的脈絡,辦起來順利多,挫折少。對於困難,他們事先有了預計,心中有應變的策略,臨事從容不迫,應付裕如。

智者知足,不做非分之想。他們成熟,不幼稚,清醒地知道哪些屬於自己,應當珍惜,哪些不屬於自己,不去妄想;哪些應當去做,如何去做,哪些不應當去做,不必染指。

因為沒有非分之想,所以不必仰人鼻息,看人臉色。站着和人一樣高,坐着和人一樣大,躺下和人一樣長,用不着摧眉折腰事權貴,溜鬚拍馬拜門檻,活得自由自在,活得輕鬆灑脱,活出一分自得的意味,活出一份獨立的人格,活出一種悠然的樂趣。

智者曠達,不生氣。人生波折、坎坷、失意、挫折、危機,時常襲來,有人悲苦莫名,有人仰天長歎,有人憔悴疲憊,有人頹唐退縮,而智者不奇怪,不驚詫,不害怕,不躲避,含笑面對,經歷一次磨難,深刻一層領悟,增加一層明智。

人,誰生來都不是智者。智者是歷練和修養的結果,經過人生的坎坷,有着豐富的閲歷,又能夠好讀書、多讀書,喜歡思索,善於思索,生活的甘泉和知識的聖水就會互相激盪淘洗掉凡夫俗子身上愚昧氣,渾濁氣,浮澡氣,就會使人的心靈慢慢開花,淨化,智化,向智者靠近。

智者常樂。願你向智者靠近,願快樂伴隨你到永遠。

人們都憧憬着幸福與歡樂,但人生千姿百態,人有喜怒哀樂,萬事如意者世上一個也沒有。

生活像一團麻,有許多不開心的疙瘩。學業無成,戀愛失意,家庭變故,事業挫折,經濟拮据,人際是非以及命運乖戾等等都會給人帶來煩惱、苦悶、憂愁或沮喪。特別是現代生活的節奏加快,競爭激烈,無疑會使人更加緊張浮躁,以至有些人感歎身心苦累,人生“絕望”。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苦或樂除了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外,主要取決於心理是否健康和心態的好與壞。因此,人要快樂,必須心寬,要走出困境,就必須寬容,善待人生。

最經典的哲理小故事 3

多少年來,美國各地的花圃都以園藝學家大衞·波庇的 “花草種子郵購目錄”作為春的信息,到了該下什麼花種子的時候,也就是某一個春天季節到了。大衞·波庇成了指點眾人算計日子的人,因為在美國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花園、院子和公共的綠化帶,波庇的話沒有人不聽的。連婚姻介紹所、殯儀館、旅遊公司、學校、機關、車站、碼頭……都求教於他。可波庇是個三句話不離本行的人,任你怎麼繞,歸根結蒂他總要繞到花草上去議論一通方可罷休。

一天,一個覺得生活很容易厭倦的青年人來向他求教:“要想生活得愜意一些乾點什麼好?”

波庇反過來問那人:“想愜意一陣子嗎?”

“對,哪怕是一陣子也好,”青年人説:“那你去吸上一點,一個鐘頭之內會愜意的。”

“不,那太短暫了,那玩意有毒,我不沾的,我想整個週末都過得愜意一點。” (哲理故事)

“那你就突擊結一次婚,好就好,不好的話,把週末一過就拉倒。”

這不像是很負責的諮詢,青年人覺得這樣胡攪亂攪不成,再説光是週末盡一下興,週末一過又陷入無聊,也並不怎麼好,於是沒吱聲。

“我明白了,”波庇説,“你想一整個星期都來勁,那你就把你那隻乳豬宰了,吃上個把星期也就差不離了。”

“光是有那麼一點口福,恐怕不……”

那話沒説完,但後面帶着個疑問號,不説完也罷。波庇説:“你是想一輩子都過得愜意些?”

對方也沒吱聲,那目光倒好像正是這個意思。

“那好説,”波庇指點着,“喏,學我這樣,栽點花,種點草,讓自己時刻感覺到春天。”説着他指了指自己那個院子,那可真是多姿多彩、鮮豔活潑,時值深秋,那兒卻滿院春色。年輕人悟着了什麼,笑嘻嘻地走了,帶走了一份 《目錄》。

標籤: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yuyan/gushiji/4781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