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寓言 >成語故事 >

四字成語故事-同仇敵愾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同仇敵愾成語故事

同仇敵愾形容同心同德,團結起來一致對付敵人。那麼該成語的故事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同仇敵愾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四字成語故事-同仇敵愾成語故事

同仇敵愾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軍隊中流傳着一首表現士兵們共同抗敵、保衞祖國英勇氣概的歌謠《無衣》。這首歌謠第一節的大意是:“誰説沒有衣服?我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要興兵作戰了,快修好刀槍長矛,和我一起對付敵人。”另外還有這樣一則典故:公元前620xx年,寧俞受衞國國君之命出使魯國。魯國國君設下宴席來招待他。在席間,魯文王命人演奏《湛露》和《彤弓》,這是周天子獎賞諸侯時用的宴樂。寧俞聽後,沒有對魯文王説任何答謝的話。文王便命人私下詢問寧俞,寧俞説:“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己憤,所以都願為天子立下戰功。天子為了賞賜諸侯,便在宴席中命人演奏《湛露》。但現在我們衞國使者來魯國,魯文王也命樂工演奏這首樂曲。此時,我只好沉默不語了。”“同仇”和“敵愾”分別來自上面的兩則典故。這兩個詞語的意思相同,合在一起組成了成語“同仇敵愾”。

眾志成城成語故事

周朝時,周景王即位後,為了從百姓身上多刮些油水,就廢除了市面流通的小錢,想重新鑄造一種大錢。大夫單穆勸諫説:“損失了老百姓的利益,國家就沒辦法治理了。”周景王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兩年後,周景王又下令收集全國最好的銅,讓工匠給自己造兩口大鐘,供他享樂。單穆又勸阻説:“大王兩年前把小錢改成大錢已經使老百姓受了很大損失,現在又要勞民傷財,這大鐘造好後配上樂也不會有和諧的聲音。”周景王仍然不聽。一年後大鐘造好了,敲鐘的人為了討好周景王,説鐘的聲音十分和諧。樂官伶州鳩卻説:“這還不能算是和諧。大王鑄鐘,如果百姓都為此歡呼,那才稱得上和諧。可是您為了造鐘,弄得民窮財盡,百姓怨聲載道,所以實在看不出這鐘好在什麼地方。 俗話説:眾志成城,大眾一心的話什麼事都能辦成,即使是金子也能被大家所熔化。”

老當益壯成語故事

東漢名將馬援,自幼立志到邊疆去發展畜牧業。他長大以後,當了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他受郡太守的差遣,送犯人去長安。在押解途中,犯人的悽慘狀使他動了惻隱之心。他放走了犯人,免去了他的刑罰之苦,自己卻不得不丟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來。這時恰好遇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於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來。 不到幾年功夫,馬援成了一個大畜牧主,擁有大片土地,牛羊幾千頭,糧食幾萬石。但是,富裕生活並不是他追求的目標。他所考慮的並不是個人的需要和享受,而是把自己辛苦積攢的財產、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説:“一個人做守財奴太沒有意思了。”他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價值的人。他常對朋友説:“做個大丈夫,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説,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 後來,馬援轉而從軍,為光武帝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將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yuyan/chengyu/2vx1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