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勵志 >大學勵志 >

大學勵志的散文

大學勵志的散文

想必很多大學生都會對那些大學勵志的散文感興趣,那麼大學勵志的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勵志的散文

大學勵志的散文:你的大一,應該做好的幾件事

一、學習篇

毋庸置疑,談到大學,這個話題仍是最重要的,記得開學時有個老師這樣跟我們説過:大學的生活學習是數字“1”其他事情是數字“0”,同學們只有將學習放在首位,你得到的數字才會更大。總之,大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學上了大學後就完全放鬆下來,開始整天整夜瘋狂地玩....(對於這一點我個人覺得跟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有點關係,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國小中學化,中學大學化,大學國小化,高中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覺對是讀書最用功的時期。為了大學聯考,我們習慣了3點一線的生活,我們習慣深夜中抿着咖啡繼續......像鄭強教授説的那樣,這是一種摧殘式的的教育,掠奪式的啟發,進入大學,我們對於學習的興趣已經完全失去了,導致我們很多人都是高中太努力,大學"很輕鬆")一學期結束後,很多同學學習上紅燈高照!

對於剛進入大一的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能抱有“大學是天堂”,或許真的是,但那是知識的殿堂。大學的學習,對於你一生的影響是最大的。高中,我們大部分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大學,我們是為了我們的需要而學習。就是説我們不僅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還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學一些東西。當然,這裏説的學習絕對不僅僅指讀書,也可以在生活中學,向老師向同學學.....在大一之前你最好要列出讀書的清單,如果你有自己的讀書興趣,那最好。

有了讀書的計劃,很多人還是會絕對大學讀書的時間太少,到頭來一本書只是開頭看來幾遍而已。其實大學絕對不會缺少時間,有問題的肯定是你安排時間的問題,其他專業不大清楚,像我們經濟學類的專業,課餘時間挺多的,平均下來的話也就一天差不多半天有課,星期六日也多沒課,試想如果連這樣都沒辦法安排時間來學習,那麼什麼時候會有時間呢?工作後嗎,那我只能説你有點幽默!再説時間是擠出來,再忙,人家都可以擠出時間來學習,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關於讀書有兩種方法,一種精讀,大學裏你專研一本書,或者一類書籍,把讀書的深度做足,到時候你會受益匪淺的,記得在雜誌上看過一個人的讀書故事,他對蔣介石很感興趣,於是就專門讀關於蔣介石的書,花了10幾年的時間,最終,成為了最瞭解蔣介石的人,成為了這一方面的專家......

當然,這只是精讀受益的一方面,不同人的讀書價值不同,讀書的目的也千差萬別!不過當一本書你讀到一定深度,你的體會,你的感覺肯定會與眾不同。還有一種讀書方法是泛讀,你的閲讀量要大,很多時候這個社會拼的是信息量,你要儘量多地去看書,讀報,聽新聞....當你的信息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你會覺得很多事情突然豁然開朗,很多東西是相通的,這是一種境界。還有,你瞭解得越多,你和別人聊天時也會越有東西可以講!進入大學該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趟圖書館,瞭解圖書館的書籍排列。什麼書要在哪裏找,在圖書館的什麼位置可以做什麼事情....這些事情越早了解越好!記得開學的第一天第一次逛學校就是去圖書館,初次來到學校的圖書館,第一個感覺就是太宏偉太壯了,不過還好,走一遍,我就大概知道了圖書館的基本信息,我們的專業書在三樓,一樓可以自習,二樓有雜質報紙可以看......

在軍訓的那段時間,當別人還在抱怨大學原來不像高中老師説的那樣時,我一有空我就可以跑到圖書館,開始享受大學給予的資源!還有,你會發現平時圖書館的人不多,可是一臨近期末,連位子都要用佔的,而且早上晚於7點就幾乎沒有了......也不能説這種現象怎麼樣,不過對於新生的你們,我想跟你們説,你們平時也應該多去圖書館,讀很多書最好,不然的話到圖書館看看雜質報紙,隨便翻翻書籍,也是一種和怡然的生活狀態。上完課之後,我特別喜歡揹着書包去趟圖書館,不一定要去看很多書,似乎成為了一種習慣,是心靈的需要。對於大學裏的講座,感興趣的話,要盡一切可能去聽,並學會將聽到的東西總結出來,最好寫下,不然很多東西聽過,就會忘了!總結出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體會,聽到的東西很可能會成為你東西。

我每週都會抽時間去聽一兩場講座,有什麼不理解的就去問,或者和同學討論,這樣的次數多了,你就會發現你的思想在慢慢的改變,你在成長,你在成熟!大學可以逃課嗎?肯定的。不過是有前提的!你不要看到別人經常沒去上課,你自己也跟着不去上課。殊不知別人沒去上課是去幹什麼,也許人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而你呢,是不是隻因為天太冷不想起牀,雨太大了,甚至是遊戲還沒玩完....你的藉口很簡單,不會翹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沒有翹課的大學時不完整的大學!課是可以翹,不過要必須是為了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這一點要記住,不能讓你的課白翹!

我的大一很少沒有去上課(除了有重要的事),因為我認為再不好的課,學校開了,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再講得不好的老師,起碼也比自己厲害,去聽了,多多少少會有點收穫!大學裏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掛科,在大學裏掛科絕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首先是得提早回去補考,補考不過還得重修;再説掛科後你會失去很多的機會,要申請什麼獎項都免談了,想入黨的孩子更不該掛科課,還有很多學校掛科了你就沒機會去參與班委、部門幹部的競選.....

所以在大學,不過要以為沒掛科的大學時不完整的大學!不掛科也只是底線,做好的話是拿下獎學金,大一很多人多不認真,只要你比別人多一點努力,獲獎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些科目到了期末衝刺下可以拿高分,可是最好還是從平時努力,特別是英語、數學、專業課....

大學的學習是豐富多彩的,只要你想學就不怕沒機會,有空的話去蹭蹭其他專業的課,(最好是能堅持,蹭一兩次的效果不明顯)通過上課,培養對該專業的興趣,有不解之處就要去查相關的資料吧問題弄明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修雙學位或雙專業或主輔修......

二、生活篇

大學的生活可以説是人生當中比較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象牙塔裏,人還是比較單純的,(不可否認,現在很多大學開始商業化,不過學校還是一片淨土)生活是一種狀態,主動權永遠在你的手上,剛進入大一的你們要懂得規劃你的生活。首先要重視身體的鍛鍊,有一項自己很喜歡的運動,每天抽出時間給予你的身體,當你在鍛鍊身體時,不要再管其他事情了,健康的身體永遠比什麼都重要,花再多的時間在鍛鍊上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進入大學之後不僅學習放鬆,也不喜歡運動了,體質越來越差!我們在高三時一定都有規劃過運動的時間,那麼到了大學別把它荒廢掉,堅持像高中那樣,到最後你至少可以有個強壯的體魄!想起我的高三,我可以一個月堅持每天跑3000米,可以堅持高三一年每星期爬一次學校對面的鳳山(爬一趟差不多3個小時),可是到了大學我似乎開始鬆懈了,漸漸的只有每星期跑一次3000米,甚至有時遇到下雨就沒去跑了!現在覺得體質大不如從前,所以,現在我很想告訴你們大一,運動還是必須的!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早一點睡覺(11點左右,最少在12點之前),早一點起牀(6點半左右,至少7點之前)起牀後最好可以去讀讀書,或者做些自己喜歡的很愜意的事情。一定要有吃早餐的習慣,最好時能吃得好一點!中午時午睡半小時;晚飯後可以去散散步;運動最好安排在晚自習之後....

這些都是些很容易養成的習慣,關鍵是要堅持下去!還有大學裏面肯定少不了要喝酒的時候,這個要看個人的因素!而且裏面也有很多東西得去學!總之,酒適量就好,太多的話傷身!

大學的生活還是得重視下網絡的影響,以往的現象現在還是很普遍,很多男同學會着迷與網絡遊戲,很多女生則是對青春偶像劇很痴迷,或者很多人都會迷上小説!當然我不敢完全否認這些東西,不過至少我覺得將大學的時間花在這裏很不值得,性價比很低很低!電腦是一雙刃劍,千萬不能讓它上了自己,我們應該學會去掌控他,讓它成為我們殺敵的武器!如果你能用電腦來學習,用它來查資料.....那麼一定會受益匪淺!還有打開電腦後最好不要就登上QQ,開始聊天,或者偷菜之類的!!

大學生了,該成熟一點,不要再那麼容易被虛擬的東西引誘。你的電腦裏的收藏要有幾個很有用的網站,每次開電腦事都可以先上上那些網站......儘快熟悉你大學所在城市的一些事情,既然將在那個城市開始你新的生活,不管怎麼樣,必須要去在接納這座城市,瞭解這裏的風俗民情,瞭解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要知道那裏的氣候,知道那裏的地理環境....

還有要知道那裏的交通路線,要學會安排自己的假期,提早做好準備。我比較喜歡旅遊,假期來臨前一月我就會安排好假期要去哪裏,提前將交通路線,要去遊玩的景區,還有很重要的就是準備資金,這些計劃最好是能夠早一點安排好,最好是在年計劃當中就想好!像今年我給自己的旅遊計劃就是五一去湖南,端午去廈門,暑假的話去深圳或杭州!到現在我都已經實現,應為我提前做好準備,平時儘量省錢,聯繫好同行的朋友!當然假期也可以取實習,參加培訓班....生活多種多樣,你要懂得去計劃!

上大學後,有機會還是得多回家看看,生活最快樂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最最快樂的是一家人永遠在一起!回家之後儘量多幫父母做點事情!很多的人上大學後就覺得自己似乎高貴了,回到家了除了上網,看電視,什麼都不做,還要讓父母照顧!現在大學生已經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況且你現在還是拿父母的錢......來自農村的學生回家之後一定要再幫家裏做些農活,城裏的孩子可以做做家務......或者陪家人聊聊天,告訴他們你在學校的一些事情,瞭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有什麼事情相互商量一下,最好能有共同的家庭理想,然後為了它一起努力奮鬥!

大學勵志的散文:你的大二,應該做好的幾件事

大二……嗯,按説該是浪漫主義的一年,而我的大二,卻充滿了太多的現實主義和傳奇色彩。

太忙,忙到掉渣,但是也在一點一點成熟。

不要以為大二離畢業還有很遠,大二應該是玩命的一年,有些東西,大二錯過去了,就再沒有機會了。我從來不信那些大三再説的胡扯,就像那本白頭髮老爺爺的高效能7個習慣的書一樣,大二是個人領域成功的最後積澱,可以説,大二才是大學真正拉開差距的開始。

獎學金:

上了大二第一件事,就是評上一年的獎學金,其中你會有充足的時間,回憶你大一都做了些什麼,很多你大一時就當玩兒一樣做的事兒,到了大二,都會有回報。老天永遠是公平的,那時候,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人,第一次出現了參差不齊的感覺。有人可以抱一打子的證書複印件,一打子的大一一年校內外各種履歷證明,然後換回一打子的各種獎學金和周圍人各種各樣的目光。

PS一句,如果你想評獎學金(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屑獎學金但是以後照樣功成名就大有人在,小女十分尊重,這裏只是説,如果你想走這條路的話),你需要準備什麼條件呢?

第一,加權成績。要知道,加權成績佔70%,當然各個學校可能比例有所不同,學習過不去,這條路是跟你拜拜了,當然各個學校和各個專業比例不一樣,但是學習的比重都是很高的,往前擠是絕對沒錯的。

第二,有30%是思想政治一類的評定,如果你是學生幹部、班幹部的話,可以得很高的分數,普通同學就很一般了。

第三,就是你的履歷了。各種獎項,各種證書證明,當然,證書多不代表一定可以,但是沒有證書是萬萬不可以的。至於什麼證書算數,什麼不算數,還要依靠開學時發的學生守則,那裏限定了那些競賽什麼獎項是可以憑什麼獎學金的,大家提前好好看看,別走冤枉路。當然,這裏並不是説,我們都很勢力的只注重那些有獎學金有榮譽的活動比賽,履歷是你自己的,你是給你自己活的,獎學金只是個自然收穫的榮譽,並不是最終目的!大家都聰明,不用我説這個道理,如果到了大二這個還不明白,那你不用接着往下看了。

不過補充一點,有很多並且很拿得出手的履歷在評定獎學金時也很重要,不管相關不相關。當時我評校級科技創新時,就是擦邊球,但是因為個人履歷太充實了,所以順利拿下。

獎學金還有個原則,就是“馬太效應”--拿的越多,就容易拿的更多。什麼意思呢,獎學金裏有一項規定,就是,如果你拿了校級學習優秀獎(就是按成績算的那個),又是優秀幹部獎或者科技創新獎中的一個,那麼,又送你一個校級三好。(因為校三好的要求是學習優秀+優秀幹部或者科技創新的任何一項)。還有很囧的一項,就是如果你有過一科掛掉了,不論你以後如何優秀,你都和各種獎學金無緣了,當然有些學校掛科是降等級評獎。

學生幹部:

説完了獎學金,你大二會碰到的第二件大事,不是學習的壓力,不是談戀愛,而是成為各種學生會部門、社團負責人。當然,如果你大一已經退出了學生會、社團組織,那麼這個章節你可以跳過了。如果説,你的大一,教會了你如何做一個優秀的部員,那麼大二你要做的,就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leader。你會發現,做一個leader和做一個普通部員,帶領一個團隊和一個人單幹,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這裏,你要學會團隊合作,如何帶好你的部員,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這是一個立體的多方關係,往下講,怎麼對你的部員;往上講,怎麼跟老師和上頭打交道;平着講,如何跟你的“同事”,同一級別的各部部長打交道……不想贅言,雖然會有各種噁心事兒,但是,收穫也會很多,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做個一年負責人,平平庸庸,有些人同樣一年的負責人,校園人脈已經積攢的足夠強大。這些都在於自己。社團的負責人,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積累閲歷、能力和人脈的空間及可能性,至於怎麼做,怎麼將效益發生到最大化,要看各位自己的本事了。

有些人想問,做這些學生工作或者社團負責人到底有什麼用呢?我想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講。主觀上來説,你的辦事能力、邏輯性、縝密性、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與人的溝通能力,特別是協調關係的能力,會特別得到鍛鍊,你考慮問題會比同齡人想的更周全、更深入,你的方案會更具有可行性,你説話的言辭,打交道的能力,會比周圍人更“上手”,你認識的朋友圈會有高度,還有,就是你的管理能力,甚至你遇到事兒不慌不急,收到不公平待遇的抗壓能力,抗“噁心”能力,會比同齡人強一大截。你會發現,做一個優秀的社團領導人,會大大加快你成熟的進程。而這些,都是你在以後走出校門後,可能發生的情況的各種“小規模演練”(包括各種噁心)。

在這裏,我要借用老邢的一句話,不要怕各種“噁心事兒”,記住,大學就是摔跟頭的地方,這是最後一個你可以摔跟頭不見血的地方。活動砸了又怎麼樣呢,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後果,可是出了校門,摔跟頭就要見血了。所以,珍惜你在社團中的“小規模模擬”,不是説什麼紙上談兵,你鍛鍊的是可遷移能力,我知道有些人一定會進來批判這沒用那沒用,可是我想説,doing 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doing noting。萬丈高樓平地起,鍛鍊了總比什麼都不做強,至於你能悟到那個份兒上達到什麼高度,那要看各位自己的靈性了。不過還是那句好話,事在人為。不做永遠沒有可能性。至少不要讓青春太蒼白了,嘗試一下總不是壞事兒吧。

再説客觀上的好處,這個就比較現實。顯而易見的是,你以後的簡歷上,又會多了充實的內容和履歷,尤其是對希望從事管理、行政方面的同志們,很多HR會更看重你的這方面履歷。還有一個好處,就更加現實了,就是有些組織,會跟工作保研、優秀幹部諸如此類掛鈎,有興趣的童鞋們可以關注一下。

學習:

大二會遇到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學習了。使勁紮實你的專業課。大二的選修課特別多(反正我當時特別多,為了大三輕鬆點,報了6門),選修課不需要害怕,哪怕最後真的五六門,照樣可以突擊拿個八九十分甚至更高。第16週考選修那周就是地獄,大家第十五週開始複習一下就沒問題,不用太上心。多到幾百頁的民事訴訟法,少到幾千字的論文,稍微用點心,靠大家的靈性,考試絕對沒問題,當然,你要想真正學知識的除外。這種突擊的辦法只能鍛鍊你一個可遷移能力:就是在強壓下的短時間高效率記憶和學習能力,試試吧,以後絕對用得着。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再説專業課,專業課好好學啊,這是肺腑之言,大二上學期是非常重要砸紮實專業課的機會,錯過就沒了。因為到大二下,你就得為很多其他事兒分心了。急的同學,大二下已經關注各種實習和兼職了,還有就是一般下半學期比賽和活動特別多,你想不分心都難。大二下就已經嘗試着往校內外溜達轉型了,不一定特專業,但是很多跟專業有關的兼職就可以做了,因為有個大一和大二上的積澱。拿我們自己英語專業來説,大二下就可以接一些一兩天的兼職翻譯了,因為兩年積澱的英語底子差不多了,如果你沒有好好學專業課,那麼你就只能停留在大一水平一些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能的促銷啊麥當勞啊之類上。

大二下,第一件事兒,就是該考的證兒,沒有考完的,該準備了。將來要做什麼,專業課要考什麼試,得好好準備了,每個專業不一樣,這裏不多言,只是提醒大家一句,如果還沒準備,的確該準備了。至少都要準備英語四六級考試了,這個證拿不到,對不起大學生三個字啊。至於怎麼準備,怎麼複習,怎麼安排時間,我想大家比我有經驗。

第二件事,就是該為自己做打算了,換句話説,要學會取捨了。很多社團組織,到下半學期的時候,你就得提前看好自己的“接班人”了,各種事務上,你就要學會“挑揀”了。這時候的校務活動,求的已近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了。趁着年輕,做幾件“拿得出手”的事兒,那些社團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有用可以保留,那些只是憑興趣,要分清楚了。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再愛,或因為時間久了有感情,或因為別的關係捨不得,但是,必須權衡一下利弊了。不會取捨的孩子,永遠學不會長大。

第三件事,就是珍惜所有的機會,能走出去就走出去。這裏説的“走出去”,走出校門,因人而異,比如你是商科,以後志在組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該是時候和外邊的人打打交道了。像我是學英語的的,那麼大二正是出成績的時候,各種比賽,有機會就去,不在於拿不拿獎,關鍵是借比賽,有一個與其他學校同齡人一個交流的機會,聊得不一定是比賽的事兒,但是瞭解外邊的世界,豐富你的閲歷,才能加速你的成長。在小圈子裏是永遠不會長大的。很多朋友,就是這麼認識的。

忠告一句,不要看不起任何機會,哪怕就是代表學校一個交流論壇,不要嫌麻煩,因為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為了一個活動或者比賽(一般都打着比賽的名號),耽誤點兒時間甚至耽誤點兒課,真的不算什麼,你會發現這才是真正買不回的性價比!更重要的是,它發生在你的大學,這段可以升值的黃金時間,所以,更不要錯過。

以上是按時間段,分佈的大二該做些什麼。下邊的幾件事,是貫穿大二,各個時間段都要做,而且要不停調整的。

大學勵志的散文:你的大三,應該做好的幾件事

首先,我強烈認為,大三的男女生,應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規劃。你所讀的書單,你制定的目標計劃……都應該因男女不同而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中國的大學教育就是喜歡一刀切——男女都一樣。這種“中性化”教育的結果,就是普遍女生缺乏女人味(我指的是女子應有的氣質),男生更慘,大批缺少陽剛之氣。當然,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有氣質如蘭的女子和凌雲之志的男生,小女一直佩服有加。

説這話的意思是,這篇文章,其中有些建議並不適合男生,如果你是男生讀到這裏,大可以關掉網頁叫囂一句然後接着做你的志存高遠,但同樣往下看看也不錯——女生都努力這麼優秀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關於學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學好專業課更重要。

這裏並不是説專業課不重要,而是有比它還要重要的東西: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果説大一大二都是一個模子縱向發展,那麼大三就面臨着橫向選擇的問題了。你是出國?考研?就業?創業?還是立志畢業嫁個好老公養活你?提起這些字眼總是讓人感到透不過氣的壓力,我也是。但是現實總要去面對,只不過是早一步晚一步的問題,與其愁眉苦臉逼上梁山,不如早作打算樂得逍遙。

當然,專業課一定要好好學,雖然你可能主要的精力不會投在這上面,特別是大三下學期。我好好學我的專業課,因為我知道我想要什麼,它不僅是我做學生的義務,更是我實現夢想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舉個簡單例子,比如你要畢業出國留學,而且鐵了心要去法國,那麼你知道自己要血拼GMAT,申請學校更是要血拼“績點”。所以你依然在好好學習,好好學專業課,但是你有非常清晰的目標,雖然你很清楚一輩子不會再用到這些東西。

或者説你想考研,或者免推研究生,天天盯着加權緊張的要命。也許你的研究生專業與本科八竿子打不着,也許你一輩子再也不想從事本專業的任何事情,但是你要記住,首先當好學生絕對不是壞事,其次,在相當的情況中,好學生的選擇永遠比壞學生要多,記得給自己留後路,不要孤注一擲。

關於學習只談這麼多,但是還有一句話一定要説:如果你還沒有想好以後要做什麼,那就先學好自己的專業課吧!不要去管其他人,那些突然間大三喜歡缺席甚至不來學校的人,往往是去處理對他們更重要的事情,可能是非常有價值的短實習或面試,可能是辦簽證考託福,甚至是為了研究生準備論文找導師見面……不要學着別人一起傻笑一起不來學校。在學着別人做“涼柿子”的同時,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做“涼柿子”的資格。

關於考試:你要記住你不是一個人,我並不是指在考場上,我一直反對作弊。

把考試和學習分離開談,可見我認為大學考試,考的絕不是知識。如果大一大二的考試,你可以一個人“閉關”一個月死學,或者選擇在麥當勞一宿一宿刷論文,只要你肯用功,只要你捨得咖啡,成績和獎學金一定衝你微笑。然而大三的考試,絕非一個人那麼簡單,因為孤軍奮戰,效率低不説,真的真的一定被累死。

大三的考試,最常見的就是兩種:論文(報告)提交或者閉卷答題。先説前一種在大一大二接觸不多的:論文提交。或許有些人不屑,覺得自己寫的論文一直不錯,這一點不用教。但是你試過一個論文周,同時6門課要交6個大paper,而且每個paper都要做市場調研,都要有數據分析,都要有問卷調查,都要有商科原理支撐,都要A4紙小四號字20頁以上(最多的一個寫過39頁),更重要的是,這些paper全部是英文撰寫……你會瞬間感覺天昏地暗頭昏眼花想拿果凍撞死的心都有。腫麼辦?!腫麼辦?!着急不是辦法,降低論文質量也不是辦法,關鍵要學會團隊合作,記住,不要看這句話小兒科,它會在關鍵的時候救你一命。

至於閉卷答題,我這裏只分享一點:我很驕傲我們班的同學有非常偉大的“分享習慣”,比如國際貿易考試,比如金融學,提前考試一個星期,QQ羣裏就有偉大的童鞋們“共享”考試重點總結了。而且還會陸陸續續有同學不斷改進,最終出爐“××考試總結完整版”,“××考試總結校對版”,“××考試總結補充版”……總之一片和諧啊!如果你們班裏還沒有這樣的“分享習慣”,不要抱怨自己班級不好大家自私,先檢討自己做了多少。你要相信,人都是感情動物,送人玫瑰,手留餘香,沒人貢獻力量,你為什麼不是那第一個發起人呢?

關於實習:做有質量的實習,寧缺毋濫。

這句話引來的非議最多,太多人對大學裏學的東西持消極態度,認為不如早點跑出去實踐,哪怕去肯德基麥當勞打工,哪怕是去發傳單做銷售。我不否認,也許對於某些專業來説,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説(特別是女生),不要將生命浪費在這些低級的“實習”上面,機會成本太高太不值得。

我從來沒有去麥當勞或肯德基或必勝客打過工,也從來沒有跑過什麼促銷當過什麼短期禮儀小姐。從另一種方面講,未嘗不是一種遺憾,但是我寧可它繼續遺憾下去。知識經濟時代講究“策略”,做事情要講求方法也要考慮機會成本。記得在高校傳媒聯盟聽過一個巨牛巨牛的學長髮言,(4年本科GPA第一,加權第一,總成績第一,排名第一,同時學生工作做到××省N多項唯一學生代表,同時赴國務院新聞辦公廳實習的那種)。然後有人問他怎麼這麼牛,他説只是顛倒了一些時間安排,在別人都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安心學習發表作品,在別人手忙腳亂忙學習的時候他開始悠然淡定做社團和學生工作。於是“凸顯”(錯位競爭)了一點點小小成績。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很大。

我的第一份還算正式的實習,是在央視音像資料館給CCTV-news做先前節目的後期翻譯整理,當時我剛上大三,從9月份到11月份,每週去四次,週三週五兩個半天加上週六日全天。在這之前,我只是去做過幾個短期的口譯兼職,在網上發個兼職翻譯信息,有意者來電而已。而且每個短期翻譯結束我都會寫“總結札記”,時間從一天到三天到一個星期,地點從頤和園到會議室到國際展覽中心,內容從普通交談到商務溝通到會展翻譯,價錢也從一天100到一天300到一天400。

我寧可選擇兩天800的口譯翻譯,查資料準備半宿;也不願意犧牲一個月的週六日去麥當勞端盤子累死,因為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所以不必盲目花時間實這個習。不要覺得翻譯有多高深,關鍵看你敢不敢去做。所以託翻譯的福,一方面當時練口譯了(也做過筆譯,但是覺得性價比不值),另一方面,我從大三開始,基本上不從家裏拿生活費了,上一年的獎學金+翻譯接的活兒+偶爾稿費,差不多夠用了。當然,也適可而止,不要為了非要證明自己不拿家裏錢把身體累垮了(特別是女生),任何爸媽都不缺眼前這些小錢,長遠考慮,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你那一點點小自尊,不要用在這個方面。

然而還有一點,當時怎麼就做成了?那就是前面説的理論,當別人週六日去麥當勞打工的時候,我去學日語去喝茶去讀文學藝術哲學美學了;當別人早晨起來在暖暖的被子裏,我四點鐘爬起來做功課,六點鐘出門對着牆根練英語口語去了。當別人晚上開始學習了,我騰出時間去忙社團忙新聞做雜誌趕稿子去了。

話扯遠了,還是一句話:做有質量的實習,寧缺毋濫,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然後努力去做什麼。

關於讀書:書讀多了,天上真的可以掉餡餅,誰都不砸,就砸你。

關於讀書這一章,我真的是有太多太多東西要談,而且我總結現在所有的機會和看似的幸運,很大程度上源於讀書。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兩個老師:一個是老邢,從大一開始説女生一定要多讀書多讀好書,讀歷史經典,讀人物傳記,特別是名女人的傳記。我屬於比較乖的孩子,雖然歷史經典不敢説讀了多少,但是人物傳記,特別是名女人的傳記,我是真的從大一就開始下功夫讀了不少。從宋美齡到林徽因,從王昭君到武則天,從傑奎琳到戴安娜,甚至瑪麗蓮夢露,甚至奧黛麗赫本。一切我喜歡的,或者歆羨或歷久彌香的奇女子,我從圖書館抱了大量着這種傳記,每晚睡覺前通讀,哪怕只學到她們身上一點點,一點點點,積累成多也就有驚人的力量。這是培養氣質的捷徑,比看那些《女孩該做的20件事》之類的暢銷書有分量多了。

還有一個人,不得不非常感謝,我的師父老楊。如果説老邢的啟發讓我知道了如何修煉優雅(不僅僅是外在),那麼老楊的教誨讓我知道了怎樣才能做女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厚重而有分量,讓底藴通過每一個毛孔散發出來。我還記得老楊給我回的郵件: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這並不是簡單的並列。而我也深受其益。在老楊的感染下,我開始拾起丟了很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從年輕人普遍喜歡的《孟子》開始,我開始做大量的讀書札記,再忙也抽空去"光合作用"(一家很有情調的書房)接受“光合作用”一下,要一壺茶,靜靜讀那些被束之高閣的傳統文化,不為別的,只為修煉一顆強大而底藴的內心,與以後做任何職業無關,又都相關。當自己的每一篇書評瘦成一片羽毛,細細地配上音樂,穿起來,就是歌聲的翅膀。

讀書的目的可以很單純,可以只是出於喜歡,也可以並不單純。但我可以坦誠説,有一段時間我讀書的目的絕對不單純——就是為了打越洋電話的時候找共同話題。説出來不怕大家笑話,一年前為了跟一個喜歡的男孩子吃飯,我甚至通宵重新又翻了一遍朱光潛的《美學》。當然現在不會再做這種傻不吧唧的事,君若喜歡,自然有話説;君若不喜歡,你自是氣質美如蘭才華可比仙,把朱光潛的《美學》倒背如流也沒用。

但是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大三讀了不少書,不是一次受益匪淺能概括的。你因為什麼原因去做並不重要,關鍵是因為這個原因,你真正去做了。

差點忘了這章的標題:書讀多了,天上真的可以掉餡餅,誰都不砸,就砸你。怎麼個砸法呢?請見下一章,關於氣質。

標籤: 勵志 散文 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lizhi/daxue/nr90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