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散文精選 >經典散文精選 >

8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隨筆

8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隨筆

當我們盯着手機或電腦不斷閃爍的小小屏幕時,殊不知我們的眼睛早已失去了瞳孔,再也看不透宇宙中潛藏的那份隱祕。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8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隨筆給大家,歡迎大家閲讀!

8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隨筆

陽光不燥,微風正好

那天,陽光不燥,微風正好。

那天,嫩柳攀春,流流潺溪。

那天,她的心開了……

她回家了,那個老家,那個讓人牽掛的後山與花。她輕踏着步,來到了後山,那裏一如既往的夢幻,活像一個夢境,活像一個王國。青霧繚繞,巨石斑磷,她知道她的做法對了。她的腳步由輕慢變得飛快而厚重,噠噠的踏響在青石鋪滿的路上。

對,她的嫩柳,一片片,望眼盡是。那是八歲那年,爺爺為她折柳弄一段柳笛,,為她吹上鶯舞鳳鳴。她走去,想要輕折,卻發現手到枝處停了下來。她想着,或許自己已過了嬉笑的年齡吧,那個心或許早就蒙了塵。她瞭然一笑。

環着嫩柳走着,她聽見了,聽見了初春冰凍解封的聲音,“嘩啦啦”的聲音好脆。她看着,穿過這片嫩柳大概就是另一番景象,卻又不得不想起“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隍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譚”詩句。只是他是竹,她的是柳罷了。

她的心好像再次跳躍了,厚重的腳步也輕了,她不敢那般莽撞,唯恐驚走了帶着冬的冰。輕輕的邁着,一條很窄很窄的小溪,一叢一叢的花開着。那是那般驚豔,似百花亂爭。“嗯”空氣是那般清冽,卻又那般清香,她享受的嗅着。只是一陣春風掠過,驚的百花瑟瑟發抖,驚的她也是不由緊緊衣。

那條小溪就這樣潺潺的流着,即使她的步伐再輕,那些夾着冬的冰也隨着小溪離開了。就像生活,無論再苦,總要過着。那是一條清澈不能再清澈的小溪,溪面翻着她的影,抖動着她的影,沒有靜下來。而她的心,卻悄然的開着,變着。她看見了小魚,紅色的,黃色的。但是似乎還未暖,魚鰭的擺動許久才見一下。真是好美,一點也不比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差,她這樣想着。

“一枝一柳一花眸,青山不曾解人愁。黃鶯輕唱紅塵事,弄笛為伊……”她哼唱着當年爺爺教她唱的歌,只是景在人走。

伴着小溪,伴着春風,伴着百花,伴着那顆小心兒也打開了……

那天,陽光不燥,微風正好。

那天,嫩柳攀春,流流潺溪。

那天,她的心開了……

秋,我該如何與你私語

秋,如一個成熟穩健的女子。自從我遇上你的那一天開始,我青澀的心才漸漸有了一份羞紅的情緒。

你是我華麗登場的序幕嗎,如我踏上你這樣的征程,可註定我必須堅定你這樣的步履?若不然,我稚嫩的靈魂怎可以緊緊理解你深邃的思想?

在我的生命中,你應該是我醉美的印記的,所以,此時此刻,我不得不以我最認真的態度將你細細地審視,不得不以我最端正的姿勢把你如數閲讀。當我沉浸在你飽滿而甜美的心海里,聯翩浮想你一路走來的時光,你可知道,我多想借一份山高水長,耗盡所有的氣力去踐行你這樣的使命,當我這樣低頭去想,撲入我心的——盡是你以蓬勃的輝煌向我吶喊着什麼才是生命中最真的本源。

你是秋啊,我是什麼呢?

我應該是水嗎?應該是在你的面前化為柔情萬種的水!在碧波萬傾的世界裏洗練自己,然後去陽光那裏化為你看不見的影子,去雲山霧罩的地方與你相逢來年?在一朵接一朵的花蕊中飄舞你青春的影子;在一顆接一顆的種子裏灌溉你歌唱的理由;在一樹接一樹的葉芽上呼吸你探索的力量;在一條連一條的山道間修改你蒼茫的遠方?

不,這不僅僅我可以做的!我應該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碧波你的一方在水,不,這還不夠,我必須站在你迎面而來,轉身而去的路口,挽着你的衣袖,對着西天的紅霞一遍又一遍地向世人細述:那一個關於雲水謠的故事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是的,你動人的姿容絕不是以悽美而著稱,你的魅力絕不止於一襲金黃。你豐盈而曠達的情懷,你渾然又天成的氣度,使我迷戀着,憑你長長的默語就可以練就我心依舊。你以你遺世獨立的姿態使我真正認識到,彷彿如你説的,不管風雨如何,只管走自己的路吧。

你的離去只是為我的走來而閃亮的華彩嗎?其實,我完全可以明瞭,你正以你的光華,奪目地告訴着我:怎樣的輝煌才可以成為一生最好的選擇。

也許,誰的生命都有終點,惟獨歲月不會有,永遠不會,一如你把一份沉重的使命以一種金燦的顏色灑在我必須的,在你未竟的路上一樣!

靜生思,思生慧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從陶淵明筆下的生活,不難讀出那古典高雅的恬靜:秋高氣爽之時,獨身一人,來到野草葳蕤的曠野,擷一朵菊花,細嗅花香。一抬頭,是變幻多姿的白雲,是一羣羣輕吟淺唱的鳥兒,是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的花朵,肉體與思想,彷彿隨着汩汩流水流走,在巒巒羣山中高聲吶喊……

然而,我們再也體會不到陶淵明筆下的恬靜了,我們的生活已被網絡這張無形的大網牢牢捆綁。當我們盯着手機或電腦不斷閃爍的小小屏幕時,殊不知我們的眼睛早已失去了瞳孔,再也看不透宇宙中潛藏的那份隱祕。

我羨慕陶淵明,生活在古代恬靜的鄉村,我欽佩他的勇氣,拋下名利,毅然離開。如果有了網絡,我想,所有感情都不會那樣純粹了吧,科技的鋒利會硬生生地切開這帶着縷縷愁思的悠然。在那個恬靜的年代,他可以靜靜等待米酒飄香的那一刻,可以靜靜與知音、好友一起促膝長談,一起賞花,品酒吟詩作樂。毛筆落在竹簡上厚重的感覺,我們的鍵盤鼠標怎麼能比?在家書寥落的年代,那份等待讓人生命變得厚重、豐滿……然而,我頓時心生疑惑。既然古代百般好,那他為什麼還要離開繁華的都城,選擇避世隱居?是因為錯綜複雜、人浮於事的官場毫無自由可言,是因為陶潛再也受不了世俗的束縛與羈絆。

想到這裏,我釋然了,原來有無網絡,古今並無不同,只不過是浮躁的傳播方式由於網絡的出現更加高級便捷了些。古今社會,一樣的世俗。這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不能承受之輕,沒法改變。

我頓時醒悟,陶淵明所追求的的靜,不單單指居室的靜,更指的是心靈上的靜,他的心靈早已不屬於這世界。心靈浮躁的人去了哪裏,哪裏就會變得浮躁。其實這世界不像我原來想的那樣被網絡禍害得“寸草不生”,只是我沒有一雙睿智的眼睛,去發現這世界的美。我沒有陶淵明那樣的才華和理想,自然也不會感到理想墜落時的失望與憤怒,也不會生出避世的念頭,我不過是千萬凡夫俗子中的一個。既然無法離開,那就讓我們在內心深處開墾一片淨土吧,讓鳥兒舒展靈魂之翼,讓思想之花盡情綻放。我堅信,深諳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成熟的魅力,而不是遠遠離開。

※本文作者:※

標籤: 散文隨筆 抒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jingxuan/jingdianshi/r1l3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