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家鄉的習俗作文通用15篇

家鄉的習俗作文通用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習俗作文通用15篇

家鄉的習俗作文1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飯、守歲。

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説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瞭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説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家鄉的習俗作文2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着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所以,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個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在年三十晚這個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

這個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但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説“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

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説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

除此之外,這個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家鄉的習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其中最讓我印象深的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在這個振奮人心的日子裏,我和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媽媽先給我示範了一次:先把粽葉裹成“粽行”,再往裏倒糯米,然後把口子封上,最後對着粽子使勁一按,把粽子裹地嚴嚴實實得,我挺高興的,心想:“這單,看我的!”我飛一般做了起來,可是,就在最一步時,卻出了差錯,我用力一按,粽葉直被我弄破了,我真大眼睛看着糯米紛紛“溜”出來

一直到了中午,我才勉強了十五個,我們把粽子放進了袋子裏,吃了中,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賽龍舟。

我們一家進入了比現場,周圍簡直就是人的海洋,我緊張起來,謹慎地走進船裏,我立刻變得搖搖晃晃了,失去了重心,我顫抖着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比賽開始了,船身開始劇烈搖晃起來,我趕緊抓住扶手,兩眼緊閉,隨着船的加速,一股風聲傳入了我的耳朵我心想:“完了,完了,要掉下去了!”

時間慢慢過去我膽子放大了些,緊張害怕化為烏有,我激動的睜開眼睛,看着正在努力搖擺的父親,和被船捲起的`“巨浪”,我張開雙手一邊感受清風一邊為家人加油打氣:“加油努力,加”

終點就在前方,終點後面不出所料有個用來投粽子的圓圈,家人們使出最後的力氣衝過終點,我也興奮的拿起一個大大的肉粽,咬着牙,鼓足勁,往圓圈裏一扔,正中圓心!“耶!”

端午節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吃剩下的粽子,一邊吃一邊回味着賽龍舟的那些事。

家鄉的習俗作文4

温暖的屋內,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着象徵着團團圓圓的年夜飯;一家人在門口前貼着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聲、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聲音、小孩玩鬧的歡言笑語聲……哪裏不充斥着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的'家鄉泉州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稱“過年”,等過了正月十五這年就算過去了。你可別小瞧這十六天,“過年”的習俗細的吃什麼、幹什麼都要遵守習俗做。這習俗雖多,可熱鬧也從未間斷。

家鄉在過除夕夜到正月七年級凌晨是最為熱鬧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點一到,四處煙花炮竹響成一片,我們既要在家中萬堂中設堂,擺上三牲(雞、魚、豬)、果子、清茶等貢品,並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除夕這天晚上,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時,放煙花炮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正月七年級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牀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了的新衣服,開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則傳説,第一天出遠門都會天降大雨,被雨淋濕。早餐後,人人四處走訪朋友親戚,見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個熱鬧的日子!這一天是天誕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誕辰生日。這一天人們要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一天的清晨前必須準備好許許多多的貢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來感謝天公對全家這一年來的庇佑,二來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這忙碌中過去,在這歡樂中過去,在這熱鬧非凡的習俗中過去了……

家鄉的習俗作文5

端午節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這個節日為何而來,我在上國中以前,是不會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繫在一起的。

許是因為老家地處平原,沒有吃米的習慣,因此粽子並不是端午節的必備吃食,即便是備受寵愛的餃子,也不是主角兒。小時候,農村條件都不太好的時候,端午節的特殊只是體現在早飯上,即糖包子和鹹鴨蛋。糖包子,用發好的`白麪包成三角形,裏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紅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這樣,糖包子在平時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顯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於為什麼吃鹹鴨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測,或許是因為家鄉的人以麪食為主,不愛吃甜食,而醃的很鹹的鴨蛋剛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對於小孩子的誘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時候甜食並不多,因此最喜歡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裏,等出鍋的時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饞的孩子往往拿起剛出鍋的糖包子就吃,結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燙的直叫。

鹹鴨蛋平時吃的也少,因為鴨蛋貴,一般家裏養有鴨子的人家才會經常吃到鹹鴨蛋,若是會過日子的婦人,還會把積攢下來的鹹鴨蛋賣掉。沒有鹹鴨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雞蛋來代替了。

小時候,早飯吃好就是過端午了,因為午飯又和平時一樣了,能吃的起餃子的人家很少。現在不一樣了,早上的糖包子和鹹鴨蛋越來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餃子到慢慢變成了主要的過節吃食,一到做午飯的時間,家家廚房裏都傳出“篤篤篤”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家鄉的習俗作文6

不久元宵節又到了,杏壇文化廣場可真熱鬧,前來觀看,舞龍、舞獅在空中威風地舞着,真是栩栩如生。怪不得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羣眾前來觀看。花車到處巡迴遊,給杏壇增添了不少生氣。

春節總令人盼望,因為我喜歡那種日子呢!

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豪華,那麼美麗,但是一但到過年,那是多麼令人難以忘記!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每當快要到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打掃完以後,人們就會去天虹,大超市裏賣各種各樣的年貨,比如糖,水果等,這一去就會大包小包地提回來。

你知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在自家門上貼上對聯和放鞭炮嗎?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從前在一個山谷裏有一個黑漆漆的山洞裏,山洞裏住着一隻叫做“年"的.怪獸。在這個山谷下面有一個小村莊,這個年到了過年的最後一天的時候,就會下山來害人,這村莊裏的人就會把門關得緊緊的。可是,年依然有辦法進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東西,村民沒有一點辦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裏過年。有一年,村民們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對村民們説:“這怪獸最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了。”村民們聽了後,就把紅色的對聯貼在了門上,把鞭炮放在了門前,怪獸一來,就會看見紅色的東西和“砰砰砰”的響聲,嚇得直往山裏跑。就這樣,過年放鞭炮和貼對的習俗就持續到現在。

我家鄉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户都會做上一頓豐盛的飯——年夜飯。家家户户忙東忙西的,燒了一桌子的菜,有雞,魚等。讓人看了一定會口水流不停。吃完後,媽媽會給我一件很帥氣的衣服,大人會給我們壓歲錢,裏面的錢還不少哦!

過年還真是令人難忘啊!

家鄉的習俗作文7

今天,我坐在老爸的車裏,窗外景色迷人,但我無心欣賞,只回味着昨晚看到的奇特的“遊神”儀式。

所謂“遊神”,簡單地説,就是抬着菩薩的雕塑滿大街的走。小時候只是聽爸爸媽媽説“遊神”只是為了祈求平安和得到神的幫助保佑,是封建迷信,沒什麼好看的。但我好奇心就是那麼強,沒有親眼見到過“遊神”我就心癢癢,今年的初十晚上,我終於見到了!

正所謂“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我家鄉的“遊神”會怎樣的與眾不同呢?想着想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左顧右盼起來,越來越近的鑼鼓聲引來我的一陣歡悦,太好了,“神”快游來了!慢慢地,“神”“遊”了過來,我也看清了大致形狀。

兩個人拿着銅的鑼和皮做的鼓在整個列隊的最前面吹吹打打,四個人抬着類似於古代花轎的轎子,裏面坐着一尊菩薩,後面還有兩個人拿着喇叭在吹。花轎前面的下方掛着兩個筒,裏面插滿了香。我還注意到,四個人很有默契,抬花轎的肩膀都是一起一落,上下起伏的,菩薩在中間搖晃。菩薩雕塑也隨着轎子一起一落的,遠看就像真人一樣。四周都是靜悄悄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莊重二字,這種逼迫感倒讓我這個小孩子不知所措了。我無意間把目光放在了菩薩身上,我發現,菩薩的臉竟然是紅的!那也難怪,世人做了那麼多違反天理的事,菩薩不生氣才怪呢。菩薩的.眼睛就和普通人的眼睛差不多大,臉上都沒有一絲表情,嘴脣微抿着,好像還為世人犯錯的事情耿耿於懷呢。菩薩他昂首挺胸,左手優雅地放在大腿上,右手拿着一把鐵錘。這把鐵錘,彷彿可以把世間所有的壞人錘死,彷彿可以把冤枉好人的鐵籠錘破。正在浮想聯翩之間,猛地感覺……有人推了推我,我結束了我的聯想。

我睜着茫然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打擾我的人。媽媽笑着説:“我看你一直睜着眼看着窗外,還不眨眼,以為你和魚一樣可以不用閉眼睡覺嘞。”聽完後我哈哈大笑,對媽媽解釋説:“我在回想昨天晚上的“遊神”呢。”“喔……”媽媽似乎也沉澱在回憶之中。

家鄉的習俗作文8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俗稱鬼節,史上也叫中元節。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燒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樣,裏面裝滿了冥錢,封面上寫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話説,老祖公們回家在了半個月,今天要回那邊去了,我們要多多的給他們準備一些,去了那邊才有錢花。

幼時,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幫着奶奶做紙殼,有金紙殼,也有銀紙殼,做成金元寶,銀元寶的樣子。除此之外,奶奶還要做紙衣,紙褲,紙帽,紙包等,做了堆在一個大籃子裏。到了七月半這天,還要殺雞,買魚,買水果,買酒,買茶等當貢品,等太陽落山後,全搬到門口,點上蠟燭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獻後,再把各種紙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後祖父還教我填過包封,包封四周印着紙人紙馬,兩邊是對聯的'形式,上聯是:虔具 冥財一封上奉 ,下聯則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間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寫,格式和稱謂都很講究,比如要豎行填寫,從右至左,稱祖父應稱:祖考X氏老大人 ,亡妻稱妣,X氏老儒人,對應的曾祖稱曾考,高祖稱大學聯考,父親則可以叫父考或是顯考。落尾則稱陽眷XX。填完後還要翻轉過來,在背面大大的寫上一個“封”字。祖父向來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卻會揮毫潑墨,用毛筆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寫先人們的名字,也許,這是緬懷先人的方式,寄託的,是一個孝子的哀思。

離開家鄉已久,對燒包封的習俗感覺已經很遙遠,但每年這一天,我仍會感到悲涼,身處鋼筋叢林的都市,我不會也不可能給故去的祖父祖母燒包封,只有在心裏默默思念他們,如若泉下有知,祝他們一路走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9

節日,這是月月有,年年過的,只是各民族各有慶祝的方式。過春節,江蘇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餃子,我們廣西壯族重粽子。聽姥姥説,我們壯人過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熱熱鬧鬧的才好,可惜那快成為過去了,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爺親手包的粽子,那個香啊,口水都流出來了!……

我的家鄉在廣西,廣西里生活着各種各樣的民族,其中就有壯族,我就是壯族人.民俗,這個詞語從人一出生開始就一直伴隨在身邊,我們總生活在民俗中。

節日,這是月月有,年年過的,只是各民族各有慶祝的方式。過春節,江蘇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餃子,我們廣西壯族重粽子。聽姥姥説,我們壯人過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熱熱鬧鬧的才好,可惜那快成為過去了,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爺親手包的粽子,那個香啊,口水都流出來了!

春節時,東蘭縣孩子們大年七年級起牀後就要爬柱子,邊爬邊念,“長如竹筍,高如大樹。”別的`地方的孩子,有的是爬芭蕉樹。大家都希望我們快點長大呢!

端午時,漢族划龍舟,壯族則是採藥。因為聽説這天採藥,藥效最好。百草煮藥水,浴身,能消除百病。在我的出生地――靖西縣,將南瓜、李果、芭蕉,玉米送進深山喂猴,構造了人與野生動物的和諧世界,還制猴形玩具給小孩玩。呵!我也想要去採藥,去喂猴,可大人説山路不好走,又危險,不讓去,結果沒去成。

以前,我們壯族還有一個民俗,就是自覺修路,集資造渡船,方便行人,這被稱為“陰功路”、“陰功船”,可不知為什麼,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你看,壯民民俗多有趣,在我看來,他們都傳承了民族文化特色。

家鄉的習俗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我的家鄉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種美食,那就是青團。小小的青團製作起來卻是個大工程!

今年清明節,我想和媽媽一起做青團,説起做青團,可少不了一種重要材料——艾草。於是,我和媽媽拎上籃子去野地裏摘艾草。艾草的葉子是青綠色的,像小小的楓葉,背面是銀白色的,如同染上一層白色的霜。我摘了一棵艾草,放到鼻子邊一聞,居然是臭臭的。我很納悶:這麼臭臭的植物居然能做出美味的青團?

回到家,我們先把艾草洗乾淨,放進沸水裏,艾草慢慢把水染綠了,像一汪碧綠的湖水。奶奶把艾草撈出鍋,擠幹,放進榨汁機,榨成艾草糊。接着,奶奶把艾草糊慢慢地倒入雪白雪白的米粉中,雪白的米粉就慢慢地被染成了綠色的。接着,奶奶用力地將米粉揉啊揉啊,米粉就變成了一個碧綠的大胖粉團。隨後,奶奶把大胖粉團分成了一個個的小劑子,又把小劑子揉成一個個小丸子。綠綠的小丸子就像一顆顆碧綠的大寶珠,漂亮極了。奶奶把一個小丸子遞給我,我用兩個大拇指在丸子上捏出了一個小坑,往裏面塞滿了香甜的豆沙餡。最後,我把口子封上,捏成了小花的形狀,一個青團就做好了。弟弟也跑過來湊熱鬧,他竟把小丸子捏成了恐龍的形狀,一個恐龍青團誕生了。我們邊玩邊做,捏出了各種各樣的青團。奶奶看了,連忙制止:“要不得哦,祖宗看了都不敢吃了!”

完工後,奶奶把青團整齊地排列在粽葉上,放進蒸鍋裏。15分鐘後,陣陣香味飄出來了,我和弟弟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剛出鍋的青團香香軟軟,形狀各異:有的扁得像樹葉,有的圓滾滾的'像剛打滿氣的皮球,有的像綠色的小花,還有的像可愛的小恐龍。

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了一口放在嘴巴里,豆沙的香甜與青團的軟糯交織在一起,美味極了,好像整個春天都在嘴巴里蔓延開來。明天祭祖的時候,我想請我家的先人們來嘗一嘗我做的清明美食,以表達我們對過世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喜歡做青團,也喜歡清明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11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向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日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日,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確定,那裏前一陣子應當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齊度過的。那時的自我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能夠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齊,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細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我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此刻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之後,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家鄉的習俗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新年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我們要用芝麻糖來祭灶王爺了。

昨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下特別的作業,那就是——回家觀察爸爸媽媽明天會做什麼?可是,從早上到中午,我爸爸媽媽什麼事都沒有做,這可怎麼辦呢?下午,我來到了輔導班。老師拿出了一大袋芝麻糖,把同學們的饞蟲,都差點勾了出來,老師讓我們説出一個表現同學們此時此刻的心情的4個字的成語,才給我們發芝麻糖吃。(我看着那一袋芝麻糖,口水差點兒流出來。)我想了一個“迫不及待”,便把手舉了起來,可老師一連幾次都沒有叫到我,我把手舉得更高了,終於,老師叫到了我,我説了出來。耶!我終於拿到了芝麻糖。

等同學們都拿到芝麻糖時,老師還不讓我們吃,看着芝麻糖,饞死我了,同學們有的偷偷地把芝麻從芝麻糖上扣下來,放進嘴裏,我也學着他們,解決我的饞蟲。老師讓我們用5員大將(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來觀察芝麻糖。我用手捏了捏芝麻糖,硬硬的;仔細端詳芝麻糖,芝麻糖是乳白色的,上面灑滿了密密麻麻的芝麻,聽老師講,這裏面還有一層寓意呢!芝麻糖上撒滿了芝麻,在新年吃,寓示着來年的日子能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再用鼻子聞了聞,“嗯!真香!”終於可以吃了,我左手拿着芝麻糖用牙一咬,芝麻糖又甜又脆,又酥又香,糖末末和芝麻直往下掉,我趕緊用右手在下面接着,真好吃!再看張澤同三五口就把芝麻糖吃完了,他吃得好快呀;我在咬芝麻糖時,聽見了咬芝麻糖發出的“咔嚓咔嚓”聲。我發現了芝麻糖上的`密密麻麻的小孔,聽老師説,一共有129個小孔,有同學不信,還數了數呢!

俗話説:“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新年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願新年的我學習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家鄉的習俗作文13

千里不一樣風,萬里不一樣俗。在新春裏,美麗的家鄉一陸豐,也是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

在美麗的家鄉提前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裏置辦年貨,要提前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號在新春凸顯春回大地的氣候。

臘月二十八就剛開始清掃了,家家都忙得樂不可支。將廢棄物、塵土掃掉後,就把買的吃的擺上菜,讓客人和親人吃。在這一天,早已逐漸會出現客人來做客了,不論是隔一面牆的`鄰居親朋好友,不論是千里間隔的盆友,都是會趕到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四處是海產品與酒食的香氣。老老少少都穿上衣裳,門口貼上紅彤彤春聯。正月夜家裏燈火通宵,爆竹聲日夜不斷。這一夜,在城市廣場上匯演潮劇,會出現很多人前去收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廣場上還會有些人在賭魚蝦蟹,隔三差五連小朋友也會拿着十塊、五塊前去去賭一賭,由於新年高興。此刻,絕大多數店面早已閉店,由於都去聽戲了。

正月七年級與除夕夜迥然不同。這一天,大大家都會家裏看看視頻哪些的,僅有小孩子有時候去找個朋友一起玩。

到了元宵節,有個高潮迭起,許多人紛紛湧向自己的朋友家,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的朋友家拜年,小朋友們都目不暇接,口中不斷地説着春節喜事等吉言,接着又不斷地收大紅包,到中午時就會有舞獅表演繼續進户,舞獅表演象徵吉祥如意,寓意好運來臨,大家都非常願意自己進入自己的家中。

一眨眼,新春就需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以往,故鄉的新春也即使過去了。學員們該去上學,大大家又去仍舊工作中了。新春過去了,孩子放鞭炮,散散的客人來客人,大家都捨不得新春過去。

家鄉的習俗作文14

要説起習俗,就要説起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其實在我們江浙地帶並不是紀念屈原,而是紀念為國而死卻被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當時百姓在端午節,也就是説他的祭日。於“江溯濤迎濤神”的賽龍舟。

端午節,大家必吃不可的也就是粽子了。

粽子又稱“角黍”,是為了魚兒不肯食楚國大夫屈原,所發明的'美食。

端午節那天清早,早早的就聽見水在滴滴答答的響,原來是大人們開始淘糯米了,“刷刷刷”屋裏頓時時飄滿了清香,咦,為什麼還有一股樹葉的香氣呢?喔!原來是蘆葦葉,只見媽媽先將葉子、糯米、粽繩洗乾淨,再用剪刀,剪去中葉小須,將粽葉光滑的面朝裏圈成漏斗,將再放入糯米,最後合起來用繩子給他五花大綁就完成了。然後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放入蒸籠中。給他來個桑拿浴。

終於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裹上白糖,咬了一口,軟軟糯糯的入口即化,真好吃!

説起端午節,還有人會想到賽龍舟,這是一種競賽,考驗的是團隊的協作能力,力爭第一,只聽見鑼鼓喧天。“一二一二”叫着口號,有一支隊伍奪冠後笑容滿面,每個人都喜笑顏開,因為這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比賽,並不完全為的是輸贏,而是為了一種樂趣,一種參與,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傳統精神延續下去。

民諺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菖蒲做為重要習俗之一。端午節期間,家家户户都會將家中打掃乾淨,將艾葉,菖蒲插在家門前,為了辟邪祈求吉祥,而現如今,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看見門口擺放着艾草菖蒲,為端午營造出濃烈的節日氣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的我們應該認清歷史,研究歷史,將中華民族的歷史延續下去,並創造出新未來!

家鄉的習俗作文15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風俗,也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端午節起源於浙江地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5月初五以周進度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民俗。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在武漢東湖,九點鐘開始了賽龍舟的活動,參賽選手們個個蓄勢待發,躍躍欲試。

“呼”槍聲響了,現場鑼鼓齊鳴,彩旗招展,喊聲震天,熱鬧非凡,每條船上有二十個人,每條船上的人衣服統一,紅色衣服是紅隊,黃色衣服是黃隊,藍包衣服是藍隊,綠色……

我最用的是藍隊,藍色不僅是我最喜歡的顏色,龍頭也別有風趣,只見威風凜凜的龍頭上,眼睛的黑眼圈成了紅眼圈,眼珠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眼睫毛像一個王冠在眼上,由黃色,藍色,白色組成。鼻樑是青色和藍色,鼻子是亮閃言的銀色,龍鬚是光滑的兩個彈簧,兩個彈簧上都有一個藍色的球,四顆虎牙在嘴上,每一顆看起來尖鋭無比,還有兩顆獠牙在嘴角,嘴巴里含着一顆圓的像夜明珠的`銀色珠子,龍角像天空一樣藍,像月亮一樣彎。

回到比賽,藍隊的隊長奮力擊鼓,彷彿每一棒都要把鼓擊破一般,"咚~咚~咚~"伴隨着每一聲鼓點,船上的船員們動作整齊一,濺起一來的水花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船員們滿不在乎,只顧着理頭划船藍船的速度越來越快,慢慢逼近前面的綠隊快了,快了,越來越快了,離綠隊還有六米,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終於和綠隊並排在一起了,兩隊的鼓聲更快了,四周的吶喊聲此起彼伏,兩隊船們奮力划槳,終於藍隊反超市綠隊,排第四名,觀眾們都為自己看好的隊吶喊助威,“加油,加油”霎時間鼓聲和觀眾加油聲響成一片熱熱鬧鬧,現場比菜場吵一百倍。

最終黃隊第一,紅隊第二,藍隊第三,我看好的藍隊是季軍,我覺得,賽龍舟要有團結、拼搏、向上的精神,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這就是家鄉風俗——賽龍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zuowen/r96d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