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通用15篇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通用15篇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

中國,是我們的大家園。而和爸爸媽媽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小家庭。中國有中國的法規,我們的家庭自然也有家風家訓呀!好的家庭必然有好的家風家訓,但好的家風家訓是在與爸爸媽媽的相處中養成的。雖然,爸爸媽媽有時會因為意見不同而吵架,可他們對我的教育是一致的`——誠實!

“做人的基礎就是要講誠信,也就是誠實!如果一個人從小對父母都不誠實的話,長大後到了社會會對他人講誠信嗎?”爸爸媽媽總是這樣對我説。他們讓我對誠實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言不信者,行不果”“小信誠則大信立”成了我的座右銘……

一個週末,媽媽心情好,買了一包辣條,並叮囑我説:“只准吃一條!”“嗯!知道啦!知道啦!”我不耐煩地説。媽媽出去買菜了,爸爸在看電視,辣條在餐廳。我正打着如意算盤:是聽媽媽的話吃一條呢?還是多吃幾條呢?反正就是再多吃一條嘛,應該沒關係的!

於是我忘我地吃着,一根、兩根、三根……不知不覺,我也不知道吃多少了。“算算……嗯……哎呀,算不清啦!”我想着,突然,“咔吱”一聲,門開了,我趕緊擦擦手、擦擦嘴、收收腹。“噠噠噠噠”,媽媽快步走來餐廳:“你吃了幾根呀?”“一根一根啦!那還吃幾根?”我有點心虛地説。“哦!真聽話!”媽媽誇獎道。

深夜,我覺得腹部隱隱作痛,有時還“咕嚕咕嚕”直響。媽媽只好帶我去了醫院,我也向媽媽坦白我吃了不少辣條。檢查一下,得了腸胃炎,我後悔莫及,當初沒有聽媽媽的話。

事後,媽媽對我講了很多道理:“讓你不吃辣條是為你好!否則肚子就被你這個貪吃的嘴給害了!你這樣就是自欺欺人呀!”

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誠實做人。它讓我知道了:誠實,是立社會之本,一個人擁有了誠實,就擁有了一切財富。人,最初擁有的就是誠實,要看你怎麼“花費”它,最終,如果誠實還在,你內心的靈魂就在!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2

如果説家庭是大地,那麼我們就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植物,家風家訓就是滋潤我們的陽光和露水。每個人的家庭裏應該都有家風家訓,而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 ——不貪圖錢財,誠實做人。

記得那是我8歲時的一天中午,我正在房間裏畫畫,突然覺得有10個孫悟空在我肚子裏翻江倒海——我餓了。我就對媽媽説:“媽媽,我餓了。”因為家裏停電,所以媽媽拿了50塊錢讓我出去自行解決。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大喊一聲:“媽媽萬歲!”接着就衝出家門,來到了很多小孩喜歡的地方——KFC。

一進KFC的大門,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哇!人真多啊!於是我就開始排隊,排了好久才輪到我。售貨員阿姨匆忙地對我説:“小朋友,你要吃什麼?”我説:”兩個雞腿,一個香辣雞腿堡,一杯可樂。”“好的,馬上!一共25元。”我把50元遞給她,應該是工作太忙的緣故吧,她找給我的錢還是50元。過了一會兒,我的`食物終於做好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50元,我的頭頂上好像出現了一個小惡魔和一個小天使。小惡魔説:“小主人,你應該拿着這50元去買好吃的,不要還給那個售貨員。”小天使説:“不能這樣,小主人。因為這樣你將失去誠信,所以你應該把錢還給售貨員!”由於金錢的誘惑,我聽取了小惡魔的意見,立刻跑回家。

一進門,坐在沙發上的媽媽看看我手裏的食物,又看看我手裏的50元,對我説:“你買了東西怎麼還有50元?”我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生氣地對我説:“我和你爸爸是怎麼教你的,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訓是什麼?”我説:“不貪圖錢財,誠實做人。”“你做到了嗎?太不像話了,趕緊把錢還給人家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留了下來。我哭着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馬上去把錢還給售貨員阿姨。”説完,我便跑出家門,向KFC跑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它可以讓人知錯就改!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3

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家屬於一個小康家庭,雖沒有萬貫家財,可也衣食無憂。即便如此,家中長輩依然立下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思是要我們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但凡長輩們發現我們有浪費的行為,必定會嚴厲地教導一番,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

我家的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勤勞。傳統美德,代代相傳,是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我願這“勤勞”的美德根植於我的內心深處,也希望能去影響身邊的親友。

談美德,話勤勞,我的奶奶實屬當之無愧。自打我記事起,印象中的奶奶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她堅持每天早起,每天天剛矇矇亮,她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為我們準備早餐,接着餵養家中的牲畜,在我們外出上學後,就利用這段時間,在家裏洗洗涮涮,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一個冬夜,由於我睡前喝水過多要起夜,路過客廳時,猛然覺得燈光好不刺眼,等適應過來,才看清是奶奶還在沙發上縫補衣物。我對奶奶説:“奶奶,你怎麼這麼晚還不休息呢?您視力不好,拿去街上的縫補店不就好辦了嗎?您這樣勞累,我很心疼您!”“事沒做完,我睡不着,況且這活不難做,自己就可以做好,哪用得着去浪費錢。你快去睡吧,明天還得上學呢!”奶奶不為所動地説。真拿這樣的奶奶沒辦法,勤勞似乎已經成為了她身體的一部分,是無法輕易改變得了的。

我的媽媽同樣也是以為勤勞的好媽媽,每天要上班,還要風雨無阻地護送我們上下學,回到家準備晚飯,飯後放棄娛樂活動,不是加班就是幹家務,週末亦是如此。我曾經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媽媽迴應我的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樂在其中,便不覺得辛勞”。

感謝我家的家風家訓,不但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而且在未來的日子裏使我受益無窮。我為我家感到自豪,是良好的家風家訓一直推動着我前進。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4

家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一個家庭如果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基礎, 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健康成長 。 家風伴我從情懂無知走向成熟, 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 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是塑造我的無形力量。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 大人們經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正直, 不貪便宜, 不能怕吃虧。 我們小區門口的菜場有一對賣饅頭的夫妻, 每次經過他們店都看到很多人在排隊購買, 我也在想了 “為什麼這麼多人來買他們的饅頭呢,”原因他們恪守只做“純手工”的饅頭,夫妻倆用誠信經營着他們的小生意, 所以生意越來越好, 我和媽媽也經常光顧。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買早點,我買2塊錢的饅頭給了她1o塊錢, 可能是人多的原因,她找了我13塊,媽媽讓我把5塊錢還給她,遞到她手裏時, 好驚訝的説還是好人多, “我賣好多饅頭也才能賺到這五塊錢”,媽媽説:“阿姨掙的是辛苦錢,起早貪黑的不容易,我們要做正直的人, 不貪小便宜”!

還有一次有客人來家裏做客。 “那麼大了, 連一點規矩都不懂, 家裏來了客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只顧玩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 回來就對我一頓説教: “要知道尊重每一個人, 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裏只要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中學到了懂禮貌, 要尊重他人, 而且做人要正直……我伴着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家人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 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家人培養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家庭的影響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有良好的家風對我們來講很重要, 每個家庭都應該形成良好的的家風, 並把它堅持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5

“你家的家風是什麼?”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迷茫,因為大部分人很少接觸到“家風”這一詞彙,我的父母,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父母那代也壓根兒沒有什麼家風、家訓、家規之類。他們是典型的農村人,中學沒有畢業的他們,卻培養了我和哥哥。而他們對我們兄妹倆教育最深的,就是一個“信”字,也就是誠信,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父親幾次提到自己中學沒有畢業的原因,我總覺得他言辭中透着的是委屈和無奈。父親只讀到國中一年級的上半學期,自己選擇了輟學——一夥孩子,調皮搗蛋,年幼的他,被比他大幾歲又比較精明調皮的孩子教唆,一起挖地瓜,卻不知道教唆者還喊來了地瓜主人,其他幾個孩子都很快逃走了,而慢了半拍的父親卻被揪住,並告到學校,説他偷東西。樸實的奶奶無奈地聽着老師的教育,偷偷地抹眼淚,父親聽着無理的責罵,很氣憤,又考慮到比自己還小好幾歲的兩個妹妹,於是自己選擇了退學,並且開始學習經營手藝。

父親個子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但凡請他幹活的'人對他的手藝總是讚不絕口,他出色的手藝就來自於在學徒生涯中紮實的學習、悉心的研究,而他在與這些主顧合作過程中中表現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更是他積累了好人緣的重要因素,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誠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釘子原則”——到人家幹活,就是一顆釘子,也不能隨便帶走,絕對不佔一顆釘子的便宜。

我的父親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導子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他堅信,社會上凡事都是公道的。而我師範畢業時,父親也始終認為考編的政策肯定是公正公平的,自己女兒的失利,是學習不夠,歷練不夠,所以面試不能脱穎而出。無論多少旁人揣測所謂的“暗箱操作”,他對自己的女兒總是這麼説:“自己有多少本事,總是會發光的。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總是會成功的,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我們不要弄虛作假。”而我,也在父親的堅持和自己的堅持下,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積累經驗,最終進入了教師隊伍。

誠信是金,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將來,等我有了孩子,我也將以“信”來教育他(她),讓這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6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我家的家風有四條:一是節儉之風,二是惜時之風,三是孝順之風,四是文明禮貌之風。

我家的節儉之風。我的父母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養成儉了勤節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女兒——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時,母親就叮囑我:“你要珍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不容易。”我當時並不是很理解。後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我家的惜時之風。母親每一天都會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告誡我,讓我快點寫作業,然後再急忙做飯,有時她會利用做飯的空隙,來洗衣服或監督我寫作業。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如果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母親的言行舉止感染了我,從而使我學會了珍惜時間,做任何事情都早早完成,從不拖拉。

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母親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院裏照顧奶奶。出院後,又把奶奶接回家,並細心照顧。給奶奶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父親給奶奶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父親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着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

我家的文明禮貌之風。母親經常説要做一名懂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看見地上有垃圾要勤勞的彎下腰,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有一次,母親和我出來散步,一個小朋友把吃完的香蕉皮,隨手扔到了地上,走過的路人都沒有理睬,於是母親上前把香蕉皮撿了起來,並且扔到了垃圾桶裏,看見母親的行動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名好孩子。

繼承和發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這就是我家的家風!相信大家一定是一名節儉,惜時,孝順,文明禮貌,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7

家風家訓是家庭要素的重要內容,對人一生的影響十分重大。各個家庭有各個家庭的家風家訓。於是不同的家風家訓就教養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古往今來,很多名人的家風家訓更是一直被世人傳揚。

我曾經就家風家訓這個問題問過父親:“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什麼?”父親説,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愛國、正直、善良、誠信”。當時,我有點覺得這個家風家訓是不是太"高大上"了?而且從小也沒有聽父親説起過我們家有這麼個家風家訓。

父親説家風家訓體現的是一個家庭整體的價值取向、行為標線,是在各種大是大非面前堅守的底線,而不是需要提寫並掛在牆上每天宣讀的口號。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更多的應該是體現在實際生活中,遵循着,實踐着,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去影響着每一個人及下一代。

愛國、正直、善良、誠信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回想小時候,從和人聊天發表的觀點到生活中處理一些具體事情的方式,我的父母做事其實從來都是以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為準則的。每天耳濡目染,我的觀念也在成長中慢慢的向這四點靠近,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愛國、正直、善良、誠信。

我的兩個孩子雖然都還小,但我一遇到具體的'事情就會教他們一些我覺得正確的道理。接人待物也好,分析事情也好。比如從小就教他們唱國歌、認國旗、拼地圖,教他們不能騙人,教他們愛護小動物,告訴他們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等等。就像我經常説的,不要老想着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想教好他們,請先提高自己。

我們一家人其實都在以愛國、正直、善良、誠信這四點為中心的大方向上不斷的提高自己。但要真正做到這四點真的需要盡很大的努力。就像有句話説的“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良好的家風其實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我想我的孩子會把從我這裏學到和感受到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然後再去影響他們的孩子。就這樣把這種愛國、正直、善良、誠信的家訓一代代的傳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8

每個家都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個小細胞,小家優秀了大家才能和諧。而優秀的家庭都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勤儉節約。

從我記事起,老爺爺就用他的言行舉止感染着我,他常説的就是“一天攢一口,一年攢一斗”“吃不窮,穿不窮,不懂節約才會窮”。老爺爺已經80多歲了,因為他小時那時物質條件不好,有的連飯都吃不飽,所以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如今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他還是沒有丟掉勤儉節約這個好習慣,並且作為家風家訓來教育我們。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收拾家裏的垃圾,準備把家裏喝完的奶箱子和酒盒子扔掉,老爺爺看見了,走過來一把把奶箱子和酒盒子拿過來對我們説:"你們不要扔,這些紙箱和盒子可以賣一點兒錢,還可以廢物利用,扔它做什麼!”老爺爺剛想走,又轉過來對我們説:“你們還真沒吃過苦,沒過過苦日子,你們還不知道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以後別再把紙箱之類的東西扔掉了。一天攢一口,一年攢一斗,積少成多。"説完,老爺爺爺便走了,老爺爺走後,我和媽媽都覺得老爺爺説的在理,把紙盒紙箱整理好留着賣錢。

還有一次,我和老爺爺去一個公園玩,我在一個垃圾埇附近發現了幾個喝完的`飲料瓶,老爺爺看見之後,叫我幫他去撿飲料瓶。我問老爺爺:"老爺爺,幾個瓶子不值錢,為什麼要撿起來呢?"老爺爺説,:"雖是個小小的的飲料瓶,它擺在那裏影響環境,我們撿起來還可以賣錢,難道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嗎?"聽了老爺爺的話,我高興地把飲料瓶撿了起來。有人可能説老爺爺摳門,可不是這樣。聽爸爸説鄰居三奶奶生病,老爺爺讓爸媽去看望她,知道她家困難,還捎給了三奶奶八百塊錢呢!

老爺爺日常對我們點點滴滴的教導,讓我們全家人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別人上班不是開車就是騎電車,而爸爸上班仍然騎自行車,爸爸説這樣又節省又環保。出去吃飯從不多點一點菜,萬一剩下菜媽媽會打包回家,用媽媽的話説:“一粒米一棵菜都是汗水換來的”。

勤儉節約——我的家風家訓,我會牢牢記住,並好好把它發揚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9

俗話説得好。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也是人們常掛在嘴邊説的一句話。那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下面就來聊一聊,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媽媽經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有孝心,做個勤儉節約的人。她自己一向都以身作則。我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同住,十幾年來我們一直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爸爸是個大老粗,雖然脾氣有點暴躁。但人還是很善良的。對奶奶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奶奶做了湯圓放了好多糖,爸爸小聲説:白糖不要錢呀,放那麼多。但爸爸沒有當着奶奶面多説,還是咬着牙吃完了,從不頂撞奶奶。

在我十歲那年,吃飯時,不小心有幾個小米粒掉到桌子上,奶奶看見後,立馬就説把飯桌上的小米粒撿起來吃了。孩子,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聽奶奶這麼一説,我突然想起書中學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下子明白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艱辛。從那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家裏有事,總要開家庭會議。各自發表意見,如果實在不能統一,最後肯定是聽奶奶的,用媽媽的話説,百善孝為先,對長輩,首先要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太大的問題,就由他們來決定。媽媽還常説:“對大人盡孝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這些家風家訓,其實每個人都懂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我會用行動來規範家風家訓,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帶動其他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地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業才有玩的時間,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拖拉拉,每天堅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家的温暖,社會的進步。讓我長大後,為國家做貢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0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裏,也同樣有一個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去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

人要有誠信,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做人做事要誠信。

記得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當時我只有九歲,那時學校裏我的同學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有八九元的零花錢,每天都能買好吃的.零食。而我只有五元的午飯錢,每天中午買完午飯也就沒錢了。每天看着同學拿着零食在一旁炫耀,我心裏就癢癢,心想自己要是也能像他們一樣多好。

我發現平時媽媽總是把零錢放在寫字枱的抽屜裏,而抽屜的鑰匙就放在媽媽化粧台的櫃子裏,幾經猶豫之後,趁媽媽不在,我拿出鑰匙打開了抽屜,慌忙從裏面抓了一把錢,差不多有三十多元。第二天,我從商店買回了一包零食,幾天過去了,風平浪靜,媽媽似乎並沒有發現我拿錢的事。一個星期過去了,錢已經花了二十元左右。就在我拿完錢的第二個星期,媽媽好像發現錢少了。在一次吃飯時,媽媽問起我:“兒子,媽媽的錢丟了,你有沒有拿?”“沒、沒有,我沒有拿。”聽到媽媽的查問,我緊張起來,可不管我怎麼掩飾,也掩飾不了自己的心虛,可媽媽並沒有繼續追問,但是第二天,我放學回來就看見媽媽板着臉,向我問到:“兒子,你到底有沒有拿家裏的錢?”剛進家門就聽到媽媽這樣説,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媽媽面前不知所措,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終於向媽媽説了事情的經過,並向媽媽道了歉。媽媽説:“你下次不能再偷拿東西了,如果缺錢,就和我説,我會給你的,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私自拿別人的錢物是偷竊行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好,如果在外邊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的。”我認識到了這種行為的嚴重性,真誠的向媽媽認了錯,並保證以後不再犯這類的錯誤。

這件事之後,我就再也沒幹過壞事了,我的家訓就是如此,媽媽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條件也是誠實守信,這就是我的家訓,更是我的家風,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每個人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在中國,我們每個家庭,都有着承載下來的良好家訓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訓家風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更是社會良好風尚健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張,要塗成什麼樣的圖案是由父母教育孩子決定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家族的家訓家風教育我,她的教誨時常在我腦海中呈現。印象最深的事莫過於有一次我的同桌給了我兩包彩紙,我本想還給她的,可是那會兒放學她已經走了。我心神不寧的回到了家,寫完作業後,就把彩紙都放到了書桌裏。躺在牀上,自己都還在想着,彩紙既然是我同桌給的,我就都用了,不再還給她了。

早上,媽媽給我收拾書桌的時候發現了兩包彩紙,拿在手裏叫我起牀。我看着媽媽,偷偷看着媽媽發現她並沒有生氣,而是很温柔的對我説:“這是從那兒來的?”我低着頭忸怩地説:“我的同桌給我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説:“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從小要養成自食其力,需要什麼了告訴媽媽,你還小,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不許這樣,到學校了把彩紙還給你的同學。”當時的'我對那句“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似懂非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並且在我心裏深深的紮下了根。

“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就是我的家訓家風,我的父母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這樣的家訓家風充滿了智慧、温暖和愛,我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2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為重要。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現在我們也做父母了,教育孩子對老人一定要有禮貌。我們家孩子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做大人的在各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則帶個好頭,我們有好吃的一定要給老人先吃,老人需要什麼,就算自己再艱苦也一定要達到老人的'要求。我們從來不讓老人生氣,有什麼事兒都要順着他們。老人都是80多歲的人了,行動也不方便,我們都是抽空去給老人理理髮,洗洗頭什麼的。每當見到我們,老人的臉上都露出一副喜悦的笑臉。我覺得我不用跟孩子多説,我們所做的一切孩子已經看到了,他一定會照着我們的樣子去做。俗話説,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我覺得孩子一定會做得更好。

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孩子們吃得好,穿得好,亂花錢買零食,人家有的自己就得有,甚至要比人家的更好,這樣溺愛孩子不是一個好習慣。每當孩子説到這些,我們就講講以前我們的生活,我們

上學的時候不捨得買一個本子用,就用石板在上面寫字,寫完後擦掉再寫。後來就花四分錢買一張白紙,回家用剪刀剪開,用線縫起來當本子用,而且反正面都寫,這樣就覺得很高興,很滿足了!孩子聽完後,大吃一驚,説:“哇!媽媽,原來你們這麼艱苦啊,連一個本子都不捨得買,學習還那麼刻苦,成績也那麼優秀,我以後再不亂花錢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孩子聽完這一些一定很受啟發。

做人要誠實,凡事要實事求是。只要你做了不管對還是錯,都要勇於擔當,勇於承認,錯了不要緊,只要你認真的對待,及時地改正錯誤,那就是一個好孩子!所以説,良好的家風家訓非常重要。好的家風家訓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在各方面不斷健康成長。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3

家庭就像是藍藍的天空,我就像是一隻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在自由自在的飛翔;家庭就像是蔚藍色的大海,我就像是大海里的魚兒,沒有它我將無法在歡快的暢遊;家庭就像是一樓燦爛的陽光,我就像是一顆弱不禁風的小樹苗,沒有陽光我就無法在茁壯的生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善良是每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有句話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從小不是也這樣教育我們嗎?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像一條小道里等石頭,然後立刻躲進小路旁邊的草叢裏,讓別人不知道是我扔的'石頭,可是有一次竟抓了個正着,被爸爸看見了,爸爸便急忙走過來,並教導着我,他説:“怎麼…”,我突然覺得爸爸好像在生我的氣,爸爸又説道:“你這樣可能把人絆倒,還有可能讓騎車的人摔倒,這條小道雖然又窄又偏僻,但走的人卻很多,你這樣就等於在陷害別人!”爸爸又大聲的説道,我在一旁低着頭,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我便意識到自己的過錯,爸爸彷彿知道了我的心思,便親切的説道:“快去吧石子撿回來吧!”“好”!一個教訓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不能再故意傷害到他人。

做人,還要守信,守信也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有一句話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記得小時候我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我下樓玩,遇見了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和他説我們下午一起在樓下玩,到下午了,我最要好的朋友在樓下叫我,可是這時已演上了我最愛看的搞笑動畫片,我本來想和他説我不想再下樓玩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説:“孩子你是選擇朋友,還是選擇電視,你從他們兩個中選一個”,我…我選擇…朋友,我不假思索的説道,媽媽説“好,這樣才對,孩子你要記住這句話:“朋友只有一個,而電視節目卻會總播,所以你選擇朋友才是對的”。説罷,我便急匆匆的從家裏跑出去,去找朋友。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這樣的問題,你選擇誰?我相信,你也會選擇朋友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善良與守信之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值得傳揚。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4

我的家地處沂蒙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中國地圖上即使用放大鏡也找不到村莊的名字,可家裏依然充滿着濃濃的歡樂,院子裏時常飄蕩着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勤儉之風。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在農村,我家的房子簡陋,居住面積小,可我們一家人整理得井井有條。看,牆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二十多年的沙發雖破舊可很整潔,回到家裏誰都願意坐,彷彿是“親密朋友”。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眼下家庭中管理孩子最棘手的問題,而在我們家卻成了智慧之風的源動力,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玩猜”,閒暇之時我們一同過關猜成語。如“鬧”字為門庭若市,“出”字為山外有山,“櫃——渠”為水到渠成,“難難”為左右為難,“離了四次婚而成家”為前功盡棄……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好玩。但要好好把握時間,適可而止,張弛有度。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不虛傳的。大到在外面左鄰右舍家的婚喪嫁娶,我們是毫不吝嗇的義務幫工,有的遇到困難時,我們還捐款捐物,小到在家裏給父母洗衣洗腳,每到冬天,媽媽早上總是給爺爺奶奶點好取暖爐,晚上裝好暖水袋,細心的媽媽還總是把暖水袋用柔軟的布包裹起來放進奶奶的被窩。

我家的.和諧之風也夠柔和的,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每天必説的三句話:“爸爸、媽媽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晚安”。看似簡單的問候,要做到持之以恆也不簡單,可在我家依然保持着,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有時有了一點小的爭執,弱方總是急中生智,問一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繼而雙方相視一笑,齊喊:“奔跑吧,兄弟!”一切和好如初。

東西南北中,有風在家中。我的家裏有各式各樣的風:勤儉、幽默、樂觀、感恩……有了它們我的家才更和諧、更美麗,更幸福!

風和日麗,家和萬事興!讓家“風”來的更猛烈些吧!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5

古語曾經這樣説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以看出來,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身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在“孝”和“愛幼”家風的陶冶下,我逐漸健康成長了。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們都會聚在老屋團圓。當我看到桌子上那些讓人垂涎三尺的可口食物,口水總是不爭氣的流下來了。雖然如此,我也從來不會伸手去拿起來吃。因為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尊敬長輩,長輩撫養後輩不容易,要孝順他們,要等他們先吃了之後我們在吃。因此,第一口飯菜一定得家裏最老的.長輩先來。這時候,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也會把可口的東西夾到長輩的碗裏,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我們漸漸懂得了孝順。古語説過:“百善孝為先”,晚輩孝敬長輩,常對長輩懷着一顆感恩的鑫。只有這樣,整個家庭才會和諧相處,積極向上發展。雖然很多年沒有回去和大家族團聚了,但是孝敬長輩的理念卻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時刻不敢忘懷!

不僅要孝敬長輩,我們還要愛幼。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育我,讓我做一個關愛幼小的人。他們告訴我,若是家裏有好吃的或者好玩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要跟弟弟妹妹分享,讓弟弟妹妹先選用,做一個跟孔融一樣的好孩子。我聽從了爸爸媽媽的話,每次家裏有好東西出現的時候,我總是讓弟弟妹妹先選擇,從來不跟他們爭奪,不跟他們發生矛盾。因此,我們家人總是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幾乎不會發生什麼矛盾,家裏人的臉上總是洋溢的開心的笑容。

有了良好的家風,就會催生出良好的道德;有了良好的道德,人們就會時刻遵守和諧相處;人們和諧相處,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將會呈現出一片和諧的氣象!可見,良好的家風有着多麼重要的作用呀!良好的家風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zuowen/667g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