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週記 >

端午節週記(共15篇)

端午節週記(共15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裏了。那麼好的週記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週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週記(共15篇)

端午節週記1

今天,微風習習。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

早上,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江邊。哇!氣勢洶洶的龍舟停在江邊,人們爭先恐後地爬上龍舟,只聽發令槍“嘭”地一聲響,一條條龍舟立即以離弦之箭的速度衝了出去。你看,甲組挺直腰喊着他們的口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齊,泰山移……”他們的口號夾着連綿不斷的掌聲與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在空中迴盪。

很快,乙組就超越了甲組,甲組不甘示弱,更加團結地划着。不一會兒,甲組就又繞到了乙組的.前面,反敗為勝了!甲組隊員興奮得像只獅子,其他組的隊員卻垂頭喪氣地走了。

划龍舟比賽結束了,當然要給各組隊員提供一些美食嘍。於是,各組隊員便舉辦了一個“粽子美食比賽”,可以現場報名。我心想:那麼好的比賽,怎能少了我這大名鼎鼎廚師呢?於是,我便信心滿滿地報了名。

我先準備材料:粽葉、糯米、肉……包呀,包呀——終於包完了!接下來是蒸煮,最後出鍋!我拿着托盤把粽子送去給隊長們,甲組隊長看看眼前的粽子,哇!有的粽子像小貓,有的像小狗,還有的像兔子。他順手拿起一個,去皮後兒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啊?他居然越吃越想吃!幾個隊的隊長商量了一下,都給我評了10分。我就這樣拿了金牌,還得了“給力粽”的稱號。

端午節週記2

我的家鄉在山東濰坊,在那裏過端午節可是件有意思的事。因為除了吃粽子、插艾蒿外,那裏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大人們會悄悄地給熟睡的'孩子系“五彩線”。五彩線又叫“長命線”,由黃、青、白、紅、黑五種顏色的絲線捻成。你可別小看這“五彩線”,五種色彩可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藴含着東、西、南、北、中五方的神力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呢!

端午節當天一大早,太陽還沒升起來,孩子們就起牀了。他們早起可不是為了吃粽子,而是為了“拉露水”。孩子們用毛巾將草葉或花葉上的露水“拉”下來把毛巾弄潤濕,然後用濕毛巾擦拭眼睛和耳朵。據老人們説“拉露水”可以耳聰目明,遠離耳病和眼病。端午節一整天小孩都要戴“五毒兜”。“五毒兜”其實是繡着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種有毒動物的小肚兜,寓意以毒攻毒,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大人們還會把温熱的艾葉煮雞蛋放在小孩的肚子上滾一滾,一邊滾動雞蛋一邊説“一年不會肚子痛”之類的話,然後把雞蛋放到“五毒兜”裏。

這就是我家鄉有趣的端午節習俗,這些樸實的習俗給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限樂趣,表達了長輩對孩子們健康平安的祈盼,同時也藴含着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尊重!

端午節週記3

端午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裏,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牀,聞見廚房裏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裏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後在水盆裏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捆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麼要包粽子?外婆説:“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裏扔,不讓江裏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端午節週記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裏,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和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説:“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之後,趕緊圍着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接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説:“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後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説:“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麼要將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説:“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之後,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後,媽媽又將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端午節週記5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在忙着整理東西。我無憂無慮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想:端午節到了,我要幹嘛呢?忽然我想了起來,連忙跑到爸爸身邊説:“爸爸端午節是不是要到姥姥家?”“是的。爸爸回答道。爸爸又説:”兒子,我們中午就出發,好嗎?“我開心的回答:”非常好。“

一到那,”姥姥——“我甜甜的叫着。姥姥笑呵呵的出來迎接我們:”哦,我的乖外孫來了。“我跑進房子就聞到粽子的香味,當我伸手去拿的粽子的時候,被媽媽叫住了,”小心燙,先去洗手再來吃。“我連忙去洗手間,打開水龍頭,洗好了。我出來拿起一個大大的粽子,剝開一條長長的葉子。然後把剝好的.粽子放進碗裏面,一股香氣飄進我的鼻子裏,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姥姥看見,連忙叫我慢慢吃,小心別噎着。姥姥又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了這頓晚飯,我又問:”端午節位什麼都要吃粽子呢?“”因為古時候有個偉大詩人,叫屈原的人死了,正好在端午節,大家為了紀念他,所以端午節每家每户都會包粽子吃的、、、、、、“爸爸回答説。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最後我想對屈原説:”你真讓我佩服、、、、、、“

端午節週記6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霄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非常熱鬧,吃得東西也非常多。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重五‘節。我網上查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發現在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鴨蛋黃、黃豆色的粽子。。。。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最愛吃粽子。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一大鍋三角形的粽子,可香啦!吃粽子包種子都是有講究的,包得不好,吃起來不香,裏面的調料也是很有講究的噢,粽子的配料有很多種,有蛋黃粽、栗子粽、大肉粽等等,我最喜歡的是大肉粽。包種子需要的材料有:粽葉、糯米、五花肉,細繩。記得有一年端午節,奶奶剛煮熟一大鍋粽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就吃,因為那金燦燦的.粽子實在是太誘人了,可實在是太燙了,被奶奶阻止了,好不容易才等到吃粽子的時間,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説中屈原投汩羅江自盡,百姓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都來到江上,投入粽子,還倒入黃酒,孩子止水怪吃掉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吃粽子的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每年我都會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的日子,因為我可以吃到香香的粽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7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户户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糯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説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説,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週記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對於端午節,大家都非常熟悉。

在端午節這天,慶元的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爺爺奶奶拿出準備好的粽葉和糯米,放在一旁的凳子上。拿起粽葉,將粽葉捲成一個錐形的容器,然後將糯米小心地放進粽葉做成的容器中,再將粽葉多餘的長尾巴將糯米抱起來,最後用線將包好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將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籠上蒸,熱氣騰騰的。慢慢的,一陣香氣便撲鼻而來,我們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跑到蒸籠前,流着口水,等待着美味可口的.出鍋。粽子熟了,奶奶將它們端出來,放在一個大盤子裏,過了一會兒,盤子便空了,只見大家每人都捧着一個粽子,興奮的吃着,我一口咬下粽子,那甜甜的香氣便傳進我的心中。家裏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對這美味可口的粽子讚不絕口,很不得能夠多吃幾個。這一天,全城都飄着粽子的香氣。

慶元的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習俗,那便是賽龍舟。我們全家人在這一天一起來到河邊,與全城人一起,觀看着龍舟比賽。“加油!加油!加油!”大家一起吶喊着,為龍舟上的船員鼓氣助威。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從我們眼前划走。終於,一條龍舟劃過終點,獲得了冠軍,我們用最響亮的聲音為那些船員們歡呼。

端午節週記9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zongzi、吃zongzi。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zongzi,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zongzi。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zongzi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zongzi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有美味的zongzi,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不喜歡呢?

端午節週記10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都要到鄉下去與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裏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與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 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紮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粽子包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有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着我這樣着急的吃着粽子,笑着説不要着急慢點吃,可是,我怎麼不着急呢?那麼好吃的粽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有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非常多的粽子,我與弟弟比賽吃粽子,那粽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為了好吃的粽子,為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非常悠閒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裏的粽子只有一個了,我拿着最後一個粽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粽子的籃子,啊!粽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週記1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着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之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就有了懸鐘馗好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現在粽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粽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媽媽總是忙着打掃衞生,奶奶呢忙着包粽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裏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粽子。而我呢,就等着粽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粽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説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端午節週記12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説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13

馬上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啦!我心裏暗爽:哈,又有好玩的啦。果不其然,這幾天,全家人都開始忙着為過端午節作準備。

星期天,我看見媽媽蹲在地上正在搗鼓着什麼。我走上前一去看,原來媽媽在包粽子。只見她拿起四片蘆葦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往裏頭放一些米,又放兩三塊肉,再用一些米蓋住肉,然後把先前餘下的蘆葦葉的角蓋在米上,慢慢的捏成兩個小角,最後用一根紅線,把一頭咬在嘴裏,然後圍着粽子繞了兩圈,把兩頭拉緊,打一個活結。嘿,一個粽子就這麼包好了。

我看得眼花繚亂心癢癢,也想試試,就對媽媽説:“讓我也試試吧。”媽媽疑惑地説:“就你,行嗎?”“沒有問題,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雖然這麼説,不過這看起來容易的包粽子,可要比我想像中的難得多了。你看我不是米包多了,就是米漏了……但最後,我還是包了一個外觀還不錯的粽子。

包好粽子後,我們又去煮粽子,我們先把鍋裏放些水,然後放粽子。過了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在廚房間飄逸,我嚥着口水對媽媽説:“粽子好了嗎?”“OK了!”媽媽打開鍋蓋拿了一個粽子給我,我聞着香噴噴的粽子,吃了一口,嗯,好香,糯米的感覺十分嫩滑,再加上肉的'味道,簡直就是錦上添花。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前,看着有趣的賽龍舟的電視節目,吃着清香四溢的粽子,一起談論者屈原的佳話……

這可是個真是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週記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跟球拍,準備跟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爸爸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着。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着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着,我跟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讚歎道。裏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裏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説,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説:“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週記15

五月初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會想起端陽節。

今年的端午佳節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粽子,一口氣吃得乾乾淨淨。吃完粽子後,我問外婆:“為什麼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着説:“戰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後,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裏投筒粽,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後來有個當官的人説:你們投下去的筒粽被水裏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粽葉和五彩的繩子包紮,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我聽了這才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陣喧譁。外婆説:“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聽腳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彷彿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持的金龍隊領先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後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後面。最後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已了端午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並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zhouji/qmxx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