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週記 >

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十篇

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十篇

轉眼間,歲月匆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一定有不少可以記錄的東西吧,該寫一篇週記了。我們該怎麼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十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大詩人屈原還寫過一首世界著名的詩,叫《離騷》。

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有掛菖蒲、艾葉、薰蒼朮、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端午節的.時候,在一個大桌子上,一起吃着香噴噴的粽子,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河邊,還看見他們賽龍舟。“觀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歎道。“他們劃得真快啊,他們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説道。

中華傳統節日不僅僅只是端午節,還有話多其它節日,正等着我們去了解它們呢!

端午節週記 篇2

這個星期天是端午節,我和爸媽要回外婆家吃飯。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帶着弟弟妹妹們都回來了,家裏真熱鬧。外婆説超市的粽子沒有粽子味,還不如自己包的吃着香。所以她提前買回來了粽葉打算我們自己來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沒見過它到底是怎麼被“五花大綁”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個凳子坐在外婆身邊看着她忙活。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了一下;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葡萄乾,花生分別去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再往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或是葡萄乾什麼的,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開飯了!除了吃粽子,外婆還為我們準備了鴨蛋。爺爺説: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還要統統都要喝點黃酒,因為黃酒是祛毒氣的。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一邊吃着粽子和鴨蛋一邊有説有笑地聊着天,別提有多熱鬧。現在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回來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頓飯,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覺得過節的真正意義不是在於那天吃什麼,玩什麼,而是一家人能提熱熱鬧鬧的經常回家團聚!

端午節週記 篇3

XX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端午節,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牀,一起認真地製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着,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後外公許願,吹滅蠟燭,這時屋裏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着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裏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裏,圍着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外公看着我們畫的生日賀卡,説:“這麼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着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並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後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裏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誇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端午節週記 篇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祭神,然後我們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賽龍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節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包粽子了。

小時候,我住在鄉下的姥姥家,在我的記憶裏,姥姥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鄰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藝。每逢端午節前一天,姥姥總要帶着我到離家不遠的竹林裏去摘竹葉,一到竹林,看着青翠欲滴的竹葉,我特別興奮,幫着姥姥摘竹葉,摘好竹葉回到家裏,姥姥要把竹葉洗滌乾淨、晾乾;接着準備糯米、豬肉、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姥姥的拿手好戲,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做好了,裏面的餡更是很有多種的。當然,最吸引人的就是蒸粽子了,那香味飄出來,把我們這些“小饞鬼”饞得直流口水,使勁的用鼻子聞着那股粽香味。

端午節這天,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姥姥講一些關於端午節的習俗,現在,我回到了城裏,每當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姥姥包的粽子,想起了還住在鄉下的姥姥和那些小朋友,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回鄉下與姥姥一起過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5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可以賽龍舟、吃種子。可我今年卻過的`不一樣。

早晨我睜開了眼睛,聞到弟弟在吵鬧的聲音。走出來一看,他們正在吃種子呢!

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個種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中午十二時,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不一會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

雖然我家沒有掛艾草。但我過了一個有趣的端午。

端午節週記 篇6

在中國眾多的節日裏面,我最欣賞的便是端午節了。每當端午節來臨,不僅家家户户會包粽子,有些小區或者單位還會會組織大夥兒進行包粽子比賽,很多水鄉城市會組織划龍舟比賽,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起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漸漸的人們就把這一天當成了一個節日。爸爸告訴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xx多年的楚國,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愛國者,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幸福日子,他敢於指出楚王做得不對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愛戴他。可是當新國王上台後,他昏庸無度,不聽屈原的建議與主張,從而輸掉了與秦國的一場重要戰役,楚國的國都都被秦國佔領,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投汨羅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當地傳説屈原死後,乘着龍舟去了天上。所以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包粽子、划龍舟就成了重要活動。

在中國,人們十分喜歡過端午節。現在城市裏面的人由於工作繁忙,沒法自己包粽子過節,就紛紛到各大超市去購買。超市裏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白米粽子,鹹肉粽子,蜜棗粽子等等,花樣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鍋裏煮熟以後,打開鍋蓋聞上一聞,滿屋子都飄着粽葉的清香,嘗上一口,滿嘴裏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慾大開,非吃個飽不可。除了吃粽子,人們還可以去觀看龍舟比賽。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着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着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着鼓點聲,整齊的划着槳,在水面飛馳着。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眾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宏大壯觀,熱鬧非凡。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更喜歡它的歷史內涵,每次過端午節,我總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帶、身背長劍,口中吟誦着《離騷》,行走在江湖之間的樣子,他的忠誠、堅貞,他的文采,影響着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着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

端午節週記 篇7

今天是端午節,學校放了假,一定過一個快樂的節日啦!

早上,我起了牀,我伸伸懶腰,走出家門。啊!只見一家家的大門兩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裏一道奇異的風景。我在街上悠閒地走着,看着這家家門口的艾葉,心裏想:這麼多的艾草,人們到底要幹什麼啊;正在這時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師王爺爺。王爺爺告訴我:這端午節在我國可是由來已久啊。這家家門前的艾草,五月初五這一天,在我們這裏,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已經插了幾千年了,傳説這是當時人們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門口,邪氣就被擋在門外了,往後就不會走噩運了。這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望。

王爺爺説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裏,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是媽媽早已蒸好了粽子,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個,慢慢剝開一層層的葦葉,裏面的食物露出來了:大米、小米和大棗。吃一口,香到心裏。我故意考問起了媽媽:“媽,別看您粽子包的'好,可這吃粽子的來歷您不一定知道。”

“這些你也想難倒媽媽,吃粽子不就是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麼。”

看來媽媽知識也增長了。我吃着着香噴噴的粽子,忽然覺得心裏沉甸甸的。是啊,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愛國詩人屈原懷着憂國憂民的一腔悲憤,投汨羅江而去。人們愛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蝦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從此,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通過過“端午節”,使我更明白了我國節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端午節週記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35、認清並且解決好了這些問題,才能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不會越俎代庖,才不會成為迷途的羔羊,人力資源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其應有的作用。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説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對於端午節,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端午節這天,慶元的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爺爺奶奶拿出準備好的粽葉和糯米,放在一旁的凳子上。拿起粽葉,將粽葉捲成一個錐形的容器,然後將糯米小心地放進粽葉做成的.容器中,再將粽葉多餘的長尾巴將糯米抱起來,最後用線將包好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將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籠上蒸,熱氣騰騰的。慢慢的,一陣香氣便撲鼻而來,我們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跑到蒸籠前,流着口水,等待着美味可口的出鍋。粽子熟了,奶奶將它們端出來,放在一個大盤子裏,過了一會兒,盤子便空了,只見大家每人都捧着一個粽子,興奮的吃着,我一口咬下粽子,那甜甜的香氣便傳進我的心中。家裏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對這美味可口的粽子讚不絕口,很不得能夠多吃幾個。這一天,全城都飄着粽子的香氣。

慶元的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習俗,那便是賽龍舟。我們全家人在這一天一起來到河邊,與全城人一起,觀看着龍舟比賽。“加油!加油!加油!”大家一起吶喊着,為龍舟上的船員鼓氣助威。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從我們眼前划走。終於,一條龍舟劃過終點,獲得了冠軍,我們用最響亮的聲音為那些船員們歡呼。

在慶元,還有一個特有的習俗,在這一天,全慶元的人民都要走橋。爺爺奶奶帶着我們。走上廊橋,我們停在一尊佛像面前,為佛祖上香,祈禱自己能平平安安,幸福地過日子,那時候我還小,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現在長大了,也明白了,現在爺爺奶奶還保持着這個習俗,端午節到了,我們沒空回家了,可爺爺奶奶卻惦記着我們上香時也不忘為我們祈禱。

就這樣,端午節輕輕悄悄地來到,也輕輕悄悄地溜走了,我們期待着明年的端午,端午就這樣離去了。

端午節週記 篇10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傳説是楚國著名愛國詩人,當聽説自己的國家滅亡時,難忍亡國之痛,悲痛欲絕,於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主要的活動是包粽子,賽龍舟。我先説包粽子吧,包粽子先要把蘆葦葉煮一下,糯米泡兩至三個小時,然後把米包在葉子裏,再煮上一小時。賽龍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都配有漿手和舵手船頭有?船尾有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如今,每到端午節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划龍舟,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作品和愛國情懷是永存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zhouji/1m72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