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演講稿 >

實用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3篇

實用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3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3篇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1

我來自中原地區一個普通的城市——駐馬店。

今年做“七一”報道採訪中,我遇到了三個人,他們讓我明白了什麼叫作共產黨員。

第一個人是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張銀良。老張曾患小兒麻痺症,他拖着一條不太方便的腿滿世界跑,不停張羅,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竟然蓋起了一棟免費為殘疾人服務的綜合大樓。為蓋這棟樓,他曾經連夜頂着漫天大霧上北京辦事,也曾經揣着燒餅蹲守在主管部門辦公室門外等候辦公人員。

平輿縣有個聾啞兒,叫凱文,父母都是聾啞人。幫小凱文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裝人工耳蝸。“人工耳蝸一套28萬元,放在我們農村能蓋一座樓了,怎麼辦!”老張四處奔走尋求幫助,終於為小凱文爭取到了特批救助金。小凱文裝上人工耳蝸那天,我問他:“能聽到了嗎?”小凱文點點頭,眼裏閃着驚喜的光芒。如今,5歲多的凱文已經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讀書、唱歌、做遊戲。

第二個人是泌陽縣畜牧局副局長祁興磊。老祁平時説話有些口吃,可一説起牛來口若懸河。經過21年攻關,老祁培育出一種“夏南牛”,被審定為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

老祁的故事很多,古代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今天有“老祁中原追種牛”。在羊冊鎮,他發現一户農家的公牛品相極好,想作為種牛進行繁育,於是天天去看這頭牛。突然有一天,他發現牛沒了!原來這户農民急用錢,偷偷把牛賣了。老祁一聽急了,發瘋一樣到處尋找打聽,走了4天,轉了兩個縣四個鄉,終於在西邊社旗縣境內找到了這頭心愛的.公牛。後來,這頭牛挺爭氣,雜交繁育了八萬多個強壯的後代。

第三個人是從河南省直機關選派到村裏當書記的吳樹蘭。頭一次採訪她時,她正從牛棚裏走出來,鞋沾滿泥巴和草屑,比鄉下農婦還樸實,無論如何與我想象中的形象對不上號。她是省城副廳級幹部,卻把自己扎進了鄉村泥土之中,忙起工作來幾個月不回省城。村裏鄉親們都不叫她“書記”,而是叫她“嬸子”“姐姐”“閨女”“丫頭”,因為他們早已經是一家人了。

如今吳樹蘭所駐的西王樓村,全村200户貧困户已有190户脱貧。村民李相庭開了一家餐館,他拿出勾畫得密密麻麻的一張紙,告訴我説:“俺能開上這個餐館多虧了吳書記。她來俺家一趟要走10來裏山路,有時鞋都磨爛了。你看,她每來一趟,我就畫一個勾兒,去年她來了23趟,今年來了49趟。”

張銀良、祁興磊、吳樹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不忘初心,幾十年如一日,堅定、堅持、堅韌!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2

今年暑假,我帶領五十多名小記者去新鄉軍訓,到了訓練基地,其他孩子很快進入了角色,只有這個小男孩特別黏人。面對他的一個個問題、一陣陣哭泣、一滴滴眼淚,我想批評他又有些不忍,儘量讓語氣放舒緩些、讓笑容更燦爛些、讓眼神更温柔些,從擦去他腮邊的淚珠到一個鼓勵的擁抱,從洋溢着真情的溝通到入睡前的小故事……就這樣,在他離開父母的第一個夜晚,他從哭泣到微笑,又從微笑進入夢鄉。那天夜晚巡查寢室的時候,我看到他臉上掛着甜甜的微笑,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温情。

一週訓練結束了,我們坐上了返程的大巴車。其實,孩子們並不知道,在這些小記者中,有一個孩子就是我的兒子。在快到駐馬店的時候,兒子走到我座位旁邊叫了一聲“媽媽”,頓時,所有孩子的嘴巴都變成了“0”型。那個曾經愛哭的男孩帶頭問道:“張老師,你為什麼都沒有告訴我們他是你的孩子呢?”我説:“因為我是帶隊老師,也是你們所有孩子的`臨時家長,為了怕你們想家而影響訓練效果,我和兒子有個約定,那就是要和大家一樣叫我張老師,而且不能被看出來。”我一字一句地説着,漸漸地,車廂內安靜下來,我看見很多孩子眼裏閃着盈盈淚光。後來那個男孩的家長告訴我:“張老師啊,太謝謝你了,你知道孩子一回來怎麼説嗎?他説報社的張老師教會了他怎樣獨立生活。”而我自己的孩子也在作文當中這樣寫道:“那天訓練結束後,我又渴又餓,腳上磨出的血泡疼痛難忍,媽媽並沒有特別安慰我,我心裏很委屈,好幾次都想流淚。可是,在回來的路上,我看到那麼多小記者是如此喜歡、如此信任我的媽媽,我才知道,媽媽把心中的愛獻給了她的工作和我同齡的小記者們!”

因為工作忙,我和同事們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雖然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温馨時間,但是看到孩子們一張張開心喜悦的笑臉,所有的辛苦都不算什麼,腦海裏只有一個字,“值”。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記者,我想大聲地告訴大家:“我心中充滿了自豪,因為我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踐行者!”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3

從事記者的5年來,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我的筆下,曾報道過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衞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老人;報道過西關國小執着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作為遂平縣電視台的一名普通新聞記者,一個可以與50多萬遂平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遂平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為橋樑、成為紐帶,為這方熱土的羣眾鼓與呼……

一位記者,他的腳下有多少泥土,他的筆下就有多少真情;他的筆下有多少真情,他的報道就有多少力量!今天站在這樣的演講台上,我來説説我們記者自己的故事。

盛夏酷暑,正是煙葉生產的旺季,我的同事小馬接受了全程報道煙葉生產的任務。哪位姑娘不愛美?可是這白白淨淨的小姑娘,硬是扛着臉接受大太陽烘烤;哪位姑娘無潔癖?可是這位文弱的小姑娘,卻硬着頭皮往烤煙房裏鑽。任務完成後,她悄悄告訴我,3天啊!天天臉像個“花老墨兒”,也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流到嘴裏澀苦澀苦的,但是一想到我們的勞動成果能夠讓廣大觀眾和領導肯定,心裏又有一絲甜甜的感覺。為了一個“真”字,她,付出的是亮麗青春。

一個畫面、一篇稿件、一次活動,我們都力求新意。感動中原人物李XX的`事情發生後,為弘揚正氣、樹立典型,我縣組織了宣講團,同事小李接受了宣講李XX事蹟的任務。為了將李XX的事蹟講述得聲情並茂,她投入了真情,忍痛把正在哺乳期的孩子斷了奶。她在母愛與事業之間毅然選擇以大局為重。一邊是孩子哇哇的哭聲、一邊是停乳後的剌痛和不適,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幾千字的宣講稿,在孩子的哽咽聲中尋找宣講的感覺,終於圓滿完成了宣講任務。

現在,如果你再問我,怎樣才是一個好記者?我想我會這樣回答你,當你勇於承擔社會的責任,由衷地熱愛這個職業渴望幫助更多的人,義無反顧奔向事實真相時,你就是一個好記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yanjianggao/0m43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