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通用20篇)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通用20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通用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通用20篇)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

以貴州省“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於7月16號晚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開播。“當代愚公”黃大發艱苦奮鬥、一心為民、埋頭苦幹、百折不撓的精神,更加堅定了鄉鎮第一線在新徵程上接續奮鬥、推進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帶領羣眾鑿天渠、修村路、架電線、建學校。他帶領羣眾歷時36年,靠着鋤頭、鋼釺和鐵錘,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拔掉了村子的“窮根”,用實幹兑現了“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彰顯出當代共產黨人敢於動真碰硬、勇於攻堅克難的責任與擔當,這正是檢驗共產黨人能否頂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氣與擔當的精神。

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期、經濟的調整期、社會的轉型期和矛盾的凸顯期,這些都是我們黨,也是每一名共產黨員面臨的諸多“關鍵時刻”,這就迫切需要廣大共產黨員積極地“站出來”“頂上去”,挑最重的擔子,直面矛盾和問題,敢於接受困難和挑戰,努力創造經得住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鄉鎮黨員幹部更是要堅定信念、敢闖敢拼,在鄉村振興一線砥礪初心使命。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要做好羣眾的就業問題、項目發展等工作,不斷提高羣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是一名老黨員為人民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中共黨員,理應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揚這種不等不靠、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2

夫愚公者,中華之大智慧人物也。年雖九旬,立移山之宏志,以勃發壯年之英姿,摧雲林而斷崿,夷峯巒而彌壑。天地為之動容,鬼神因之負山。終南北不塞,出入不迂,大事成也。

今觀影高山清渠,心下感慨,黃公大發,吾輩之模範,當代之英雄也!時代楷模之稱謂,當之無愧!今執筆作賦,敬意染墨,寄與寸箋尺素,以抒心中之感,以表敬服之意,以繼當代愚公之志。

草王壩村,昔日播州極貧之域,終日為崇山所困,峻嶺所封。村中有一井,供養全村,然時常孤泉不湧;村民欲一水而難求。村內不分女與男,求水之心難以平;不捨晝夜,守井而覺未濃。時而怨懟,時而犯衝。兩百畝稻田,絕收恰如絕望;一千多人口,心情跌入窟窿。人逢大山而靠天吃飯,面對峭壁而守地受窮。村貌滄桑,雄心未挫;外人譏諷,壯志豈容。勿信命不濟,無畏運不通。一代楷模黃大發,不忘初心與使命,肩負吾黨之宗旨,壯心不已,豪氣裂空。

爾雖體格瘦小,其貌不揚。然身如電閃,志若山昂。仗一股熱情,率村民,欲開渠引水,生命相搏;憑一腔信仰,思劈崖澤鄉。礪萬難,豪情撼八荒。披星修渠幾十載,鑿石乏術曾沮喪;村民心灰意冷時,大發剛毅豪情放;半百蹣跚學技術,排阻聚力創輝煌。

黃公大發幾經挫折,不墜其志;愚公精神,其品如璞琅。秉戰天之氣魄,贊楷模之擔當。力拔窮根,數涉崎險;高崗長嘯,千古流芳。劈三巖絕壁,砌十里清渠流淌;倚百丈懸崖,施大土灣之測量;吟擦耳巖險絕之驚魂,灼大無畏勇敢之光芒;破懸崖峭壁之嶙嶙,悟黨性於心而無愧炎黃。堅定信念三十六載,滄海桑田把夢揚。舍小家為大家,眾志成城,終步小康之道;赤子之心,禱後世之莫忘。

壯哉!黃公大發;一顆公心,天人可鑑;萬丈雄志,峭壁難摧。一汪活水,愚公之志。偉哉!絕壁天河,神奇風景,靚麗山川。生命之渠,壯仡鄉以神力;活力之水,澤山水以斑斕。

今時之吾輩,亦賡續大發之精神,初心不改若孺子牛,克已奉公以厚德昭彰。篳路藍縷,構築康莊之路,共創來日之輝煌。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3

通過觀看近期央視黃金時段播出的《高山清渠》,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洗禮。

當代愚公黃大發,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從六十年代開始,歷時36年,帶領全村羣眾,靠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繞過三重大山,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9400米的生命之渠,結束了千百年來該村“滴水如油”的歷史,創造了人間奇蹟。

奇蹟的創造,怎叫一個“歷盡艱辛”了得,歷時36年,期間第一次天渠鑿成之後,由於技術等原因,未能實現通水,結果黃大發老支書被撤了職,但他依然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自帶盤纏去向專家學習,學成之後,主動請纓,重獲百姓和組織認可;他初心不改、使命依舊、一如既往,心裏裝着全村百姓,唯獨沒有自己和家人,以“草王壩村不通水誓不罷休”的精神繼續帶領全村百姓鑿渠。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甘甜之水經過9400米的“高山清渠”流淌到了草王壩村,為草王壩村脱貧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通過《高山清渠》的觀看,我認為草王壩村的成功主要在於有一個堅強的黨組織發揮好了戰鬥堡壘作用;有一個理想信念堅定、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善於團結帶領全體村民的帶頭人黃大發;有團結一心跟黨走的草王壩村百姓。作為統計調查一線的我、一名中共黨員,要在黨的領導下,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遠跟黨走,不斷推進統計調查事業發展。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4

近日,以“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憑藉用心的製作、精彩的故事、豐富的細節和傳神的人物塑造贏得全網關注,備受觀眾好評,其中黃大發修渠引水的故事更是真實感人,引人入勝。作為新時代基層幹部,要從《高山清渠》“一生只為修一渠”的傳奇故事中,汲取“斷、舍、離”的榜樣力量,紮根基層、服務羣眾、擔當作為。

“斷”心浮氣躁,常懷敬畏之心

老支書黃大發36年如一日,從青絲到白髮,最終在絕壁上開鑿出了一條9400米“生命渠”,撕掉了草王壩村貧窮落後的“標籤”,擺脱了長期缺水的困境。通水後他緊鑼密鼓張羅養殖業、種植業,帶領羣眾“坡改梯”,想方設法為村民脱貧致富找出路,始終秉持“村子裏缺什麼,他就帶頭幹什麼”,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廣大基層幹部要以榜樣為“旗”,汲取“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仰,發揚苦幹、實幹、加油乾的硬作風,克服簡單的事情不想幹、複雜的事情不能幹、艱難的事情不敢幹的懶散思想,敢於“啃最硬”的骨頭,多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時刻鞭策自己,努力用好心態、好思維、好方法在基層的大舞台上多為羣眾做好事、做實事。

“舍”麻痺大意,繃緊紀律之弦

黃大發總是把修渠的水泥當作“寶貝”,每次卸完貨都要親自打掃,車廂裏灑落一丁點兒“殘羹”,他都要一遍又一遍清掃入庫。家裏的水泥像“小山丘”一樣,老伴想舀一碗補灶台,反被一頓嚴厲呵斥“這是公家的,堅決不允許”。老支書一心為公,從不摻雜半點私心雜念,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用權。廣大基層幹部要捨棄麻痺大意的思想,要時刻緊繃紀律之弦,守好紀律“高壓線”,時刻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情懷,在新時代“趕考路”上不忘初心、奮毅前行。

“離”狂妄自大,永葆感激之情

“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黨來了,分給我土地,讓我不再受餓挨凍。”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發誓,一定要為草王壩做點事情,報答父老鄉親。深知水對於草王壩來説就是救命的“東西”,下定決心一定要為村民“引水”,靠着這股勁一干便是一輩子。在“刷屏走紅”之後,他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心中時刻惦記着羣眾,把羣眾當親人、當家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草王壩有着獨特的感激之情。廣大基層幹部不能有高人一等、優人一級的優越感,要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需,憂羣眾之所盼,在困難面前不自暴自棄,在作出成績後也不狂妄自大,要常懷着感激之情,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不驕不躁、勤勤懇懇做好基層工作。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5

2022年7月16日,區教育體育局接到通知,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推出的29集電視連續劇《高山清渠》(原名《黃大發的奮鬥史》)定於7月16日20:00在CCTV-1開播,號召廣大黨員學習收看。接到通知後,區教體局積極響應,立即轉發,廣泛宣傳,組織全區各學校的全體黨員教師積極觀看,學習黃大發同志的事蹟,謳歌這位平凡的英雄。

當代愚公鑿天渠。區龍泉街國小黨支部積極響應區教體局號召,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觀看《高山清渠》,並寫下所感所悟。該連續劇講述了草王壩村是貴州遵義縣大山深處的一個常年缺水的小村落,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貌,村支書黃大發自六十年代起帶領全村人絕壁鑿天渠,中間經歷的種種失敗、種種磨難沒有將他擊垮,反而一次次激發出他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豪情。最終,黃大發克服一切困難,耗時三十餘年,完成了一條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長七千二百米,支渠長兩千二百米的水渠,為山村引來清渠。共產黨人黃大發用其一生勇於擔當、堅強不息的奮鬥踐行着當年入黨時許下的諾言,“讓山裏人過上好日子!”,使窮山惡水的草王壩變成深山明珠,被人們稱譽為“當代愚公”,以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道德模範勇擔當。自2022年7月16日以來,每到晚上八點,區魏風路中學全體黨員就準時坐到電視機前,打開中央一套觀看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策劃指導推出的電視連續劇《高山清渠》,這部劇受到大家一致好評,在廣大幹部羣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36年的歲月追夢跋涉,9400米絕壁天河。區魏風路中學全體黨員教師觀看電視劇後,感觸頗深,紛紛在羣眾討論,發表見解。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不見清泉誓不罷休的追夢精神,寢食難安的為民情懷。看完主人公的事蹟,大家更加堅定了為教育事業獻身的決心和信念,今後無論在工作崗位上遇到何種困難,都要有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勇於擔當,敢做敢為,砥礪前行。

黨支部書記任春旺説道:“黃大發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在黃大發身上,我看到了他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要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學習他捨己為人的精神,更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時代楷模講奉獻。區二高響應中組部、區委、區政府的號召,按照區教體局通知及時組織全體黨員觀看《高山清渠》,認真學習“當代愚公”黃大發堅定信念埋頭苦幹,帶領羣眾脱貧致富,艱苦奮鬥、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通過觀看該電視劇,區二高全體黨員紛紛表示要學習黃大發精神:心繫羣眾、為民服務;埋頭苦幹、不屈不撓;不畏困難、敢於擔當。

區二高的黨員教師紛紛表態:在今後的工作中,讓黃大發精神付諸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立足崗位,充分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進模範作用,不斷鋭意進取、克難攻堅,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6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以黃大發同志為榜樣,要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學生為中心,以做一名好教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決不辜負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7

電視劇《高山清渠》中黃大發為了解決村莊水源問題,36年初心不變,用了一生中半輩子光陰去解決草王壩村的用水困難,黃大發同志的堅定信念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並感動着我。作為一名黨員和高校教師,要以黃大發同志為榜樣,向榜樣學習,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將“黃大發”精神踐行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各項工作,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8

以“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7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電視劇開播不久,直播關注度和市佔率迅速登上榜首。

“電視裏年輕的黃大發一身正氣,勇敢堅強。”

“演員們演繹得活靈活現。原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草王壩條件如此艱苦,太不容易了!”

“黃大發為了找水跌下山崖,真讓人揪心。”首播的兩集《高山清渠》讓觀眾意猶未盡。

在電視劇主人翁原型人物黃大發的家裏,10多名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原草王壩村)村民和老支書黃大發一起收看了電視劇。黃大發説:“這個電視劇拍得好,看到這個電視劇,就想到當初我們為什麼要修渠。現在渠通了,水來了,我們這個地方不缺水了,不光吃飯沒問題,糧食還有多餘的可以賣,還在發展其他產業。我們的路進到各家各户,電話也有信號,環境乾淨整潔,很多遊客來我們這裏,一切都好起來了。我現在80多歲了,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我還是村裏的名譽支書,我還要繼續幹,能幹什麼就幹什麼,共產黨員就是要幹一輩子。”

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村民母先才説:“我看了以黃大發為原型的《高山清渠》這個電視劇,我深受感動,看到了草王壩缺水的狀況,我也想到了我們2014年花茂村發展鄉村旅遊之前的情景,也很艱難,非常感謝有黨中央的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這種幸福的好日子。説實話,我真的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就是想在花茂村建一個以土陶為展覽的展覽館,然後再把規模擴大一點,讓周邊和我一樣的土陶手藝的人共同致富。”

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村民王治強告訴記者:“看了這個電視劇,我就想起了當初的農村,當初我們的家鄉,只是我們比草王壩村好一點,和現在比起來那純粹是天差地別。我相信在我們黨的領導下,在政府的關心下,我們的生活會過得越來越好,不光是自來水,你看現在我們的交通設施、基礎設施、通訊設施,樣樣都這麼完善,已經是脱貧致富奔了小康。我們有這樣的國家、有這樣的黨,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赤水市市中支部書記街道濱江社區黨總支書記何祖強説:“《高山清渠》電視劇的播出,我覺得很有意義,黃大發‘當代愚公’精神激勵和鼓舞着我們黨員幹部不斷前進,作為一名社區基層幹部,我們要做好人民羣眾的‘當代愚公’,努力解決好人民羣眾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羣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赤水市青年學生何承運告訴記者:“和大發支書年輕時比起來,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太幸福了!今年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作為青年我覺得我們也要像黃大發老支書一樣,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手中有本領、腳下有泥土,以青春之名赴家鄉之約,在新的征程上奮力奔跑。”

仁懷市大學生彭菊在收看後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選擇做一名社區工作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愚公精神’,服務基層,鍛鍊自己。”

桐梓市民杜興華説:“看了《高山清渠》,讓我對老支書黃大發的故事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他用了36年的時間,帶領鄉親們在高山的絕壁上鑿出了一條清渠,養活了全村上千口人,他一心幹事、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讓我深有感觸,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要做到遇到困難不迴避、不退縮、勇於擔當、迎難而上。”

玉屏侗族自治縣新店鎮河口村村支書助理姚娟説:“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看了《高山清渠》深有感觸,黃大發帶領村民開鑿天渠的故事,讓我倍受鼓舞。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像黃大發一樣,腳踏實地為羣眾做好每一件事。”

餘慶市民李寧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要以一個黨員的規範來要求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困難面前,要以身作則,為羣眾做好模範作用,起好帶頭作用,時刻記住‘共產黨員’這四個字下面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與任務。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充分發揮好黨員的帶頭作用。”

務川縣分水鎮天山村駐村書記冉毅力表示:“我們應該學習老支書勇於擔當、勇於前行的精神,在今後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9

近期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一部電視劇《高山清渠》,從不追劇的我被精彩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經歷深深吸引,一集不落地追着。

草王壩村是貴州遵義縣大山深處的一個常年缺水的小山村。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貌,村支書黃大發自60年代起便帶領全村人從絕壁上鑿天渠,中間經歷了種種的失敗和種種的磨難,但都沒有將他和他的'隊伍擊垮,反而一次次激發出他們那種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豪情。最終在村支書黃大發的帶領下克服一切困難,耗時三十餘年,完成了一條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長七千二百米,支渠長兩千二百米的水渠,為山村引來了源源不斷的清水。

解決了水問題以後,黃大發繼續帶領全村人在幸福之路上奮鬥前行,種水稻坡改梯,該學校拉電線,修公路,共產黨員黃大發,用其一生的勇於擔當,持續不息的奮鬥,踐行着當年入黨時寫下的諾言“讓山裏人過上好日子”,使窮山惡水的草王壩變成深山明珠,他被人們稱為“當代愚公”,以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他的事蹟印證了一句話——幸福生活是奮鬥得來的。

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名學生,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更是黨員教師的責任擔當。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重視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尊重勞動、體驗勞動、學會勞動,進而在勞動過程中培養和鍛鍊吃苦耐勞、勤於奮鬥的優良品質。讓學生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們的先輩用熱血和汗水換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美好的生活也絕對不會主動呈現在我們面前。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勇於擔當、敢於奮鬥,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儘快成為國家未來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讓我們以“黃大發”們為榜樣,一起攜手用實際行動為黨旗添彩,為祖國建設助力,繼續踐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的忘我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精神,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和我們明天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吧!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0

電視劇《高山清渠》是以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真實事蹟創作的作品,以影視藝術的手段將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形象表現得鮮活生動,也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員在不屈的生命歷程中所擁有的強大生命力,以一代中國農民羣像藝術呈現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鄉村鉅變,實現脱貧致富的奮鬥歷程。

黃大發是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一身正氣,不畏艱難困苦,敢於直面困難。他是別人心中的“犟拐拐”,他許下“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諾言,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對人民羣眾的承諾。黃大發作為一名鄉村幹部,一名村支部書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揚不等不靠、無私奉獻的精神,帶領鄉親們僅靠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歷時36年,在懸崖絕壁上鑿開了一條近萬米長的“生命渠”。

水渠經過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10多處峻嶺,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最為險要,要從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過。1995年一條跨3個村、10餘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於完工,硬是把過去的窮山溝變成了“金窩窩”,這一壯舉不僅感動了中國,更是展現了共產黨員百折不饒一生為民的初心使命。

《高山清渠》將黃大發平凡而偉大的36年修渠奮鬥史體現得很真實,事蹟非常感人,他的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退休黨員,我將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定律,牢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1

《高山清渠》再現了黃支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作為一名教師黨員和輔導員,我們應該向黃支書學習,從細微的小事做起,用心用情為學生服務,做讓學生喜愛的人,牢記初心,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2

以黃大發為原型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央視播出,可以讓更多的黨員幹部、羣眾,學習黃大發同志始終踐行“修渠、致富”的誓言的精神。我作為一名黨員,作為傳承紅色基因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在這部電視劇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會擔當、能擔當、敢於擔當,以實際行動體現對黨忠誠。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3

人,總得有點精氣神,有不一樣的血性,沒有了這些東西,人就會垮掉。觀看了《高山清渠》電視劇,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無論在任何時刻,人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事情,都是一種挑戰。清代學者王永彬雲:人心統耳目官骸,而於百體為君,必隨處見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終身無安逸之時。此語道破了人的一生必須與“苦”奮戰到底,直至獲得勝利。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必悲觀。英國哲學家約翰·約克有言: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是的,面對各種困難,我們必須做好內因外因分析,有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有效形成最大合力。

《高山清渠》劇中曾説:“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對困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在整個過程中失敗了,也是一種難得的收穫。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希望就會常在。行者常成,為者常至,始終處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的狀態,又何以體驗感悟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大風景?

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在《觀書有感》為我們呈現了一種根源性的道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運用到《高山清渠》中而言,所謂的活水源頭,就是植根與靈魂深處的那身傲骨、那份不懈的努力、那份哪怕微弱的希望之光。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4

以黃大發為原型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劇情感人,我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教師,作為傳承紅色基因隊伍中的一員,在這部電視劇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會擔當、能擔當、敢於擔當,以實際行動體現對黨忠誠。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5

黃大發一生只為清渠引水,天寒地凍、懸崖絕壁、困難重重、不懈努力,最終水到渠成,而且堅持了36年,是“新時代愚公”!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要不忘初心,把目標刻在心上、把執行視為鐵律、把擔當作為自覺,拿出“清渠愚公”精神,工作抓實、抓好,抓出特色,為六小“青青竹葉,片片精彩”奮力前行,譜寫青春!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6

近期收看了中央電視台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高山清渠》,用藝術手段再現”時代楷模”、中共中央“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修渠的先進事蹟,跟隨跌宕起伏的電視劇故事情節,讓我再一次走進草王壩走近黃大發,去感知那段“苦”、“痛”、“贊”的燃情歲月,感悟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守和付出。

戰天鬥地,怎一個“苦”字了得!60年代的中國,國家百廢待興,經濟困難物質稀缺。正當壯年的黃大發生活在偏遠落後的播州區草王壩村,面對缺水嚴重的自然條件和老百姓吃不起大米飯的惡劣生存環境,他硬是憑藉堅定的共產黨員信仰,發揮黨支部書記領頭雁效應,帶領村民戰天鬥地,千方百計克服修渠資金、技術等困難。黃大發在54歲的時候,還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水利知識和開鑿技術,為修渠打好技術基礎。在修擦耳巖段時,遇到一處倒懸的崖壁要修渠通過成了難題,年近60的黃大發把麻繩系在身上吊下懸崖開展測量,最終水渠順利通過此地,這正是他常説的“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真實寫照。修渠過程中黃大發經過一次次失敗和絕望,又不斷的燃起不滅鬥志,終於用36年13140天的時間,建成一條跨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解決了團結村缺水問題,改善了村民生活條件。

失去至親,怎一個“痛”字了得!6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也是一個激情似火的時代。在修渠最關鍵的時期,黃大發的一個女兒和一個孫子相繼因病去世,黃大發卻承受着巨大的悲痛,為了全村百姓早一天不喝望天水,能夠吃上大米飯,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毅然堅守在修渠一線。黃大發把失去親人的悲痛化着滿腔的工作熱情,融進一錘一錘的鋼釺敲打聲中、融進鋼釺與石頭碰撞四射亂飛的火花中,融進修渠大軍肆意揮灑的汗水裏,真正做到為大家舍小家,詮釋了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舊貌新顏,怎一個“贊”字了得!草王壩村老百姓在黃大發老支書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進一步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掘天渠、修村路、架電線、”坡改梯”、建學校,改變了團結村貧窮落後的面貌。特別是近幾年,在團結村建設有“大發渠”觀光長廊、“大發天渠”黨性教育陳列館和星空木屋、社林邊酒店、稻裏野舍等特色民宿,村子環境如詩如畫,村民生活質量進一步好轉。今年國慶節前,經過團結村的仁遵高速公路有望建成通車,可以為當地農產品外銷和農村旅遊帶來新的良好機遇,當地羣眾收入將得增加,這是隻想吃上大米飯的團結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日子。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戰鬥堡壘。黃大發帶領團結村村民自力更生,從貧窮到脱貧再到小康,切實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黨員幹部要大力學習弘揚“大發”精神,實踐在當前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繼續貢獻統計調查新的力量。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7

他,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農村。觀看黃大發36年修渠生命歷程,對祖國的愛始終是他最深沉的情懷。他更是深夜難眠,一心撲在找水源、修渠事業上,成為當代眾人眼中的“拼命幹勁愚公”,拼搏至水到渠成最後時刻。他説“只要祖國人民需要,我必將全力以赴”,這是他敢想、敢做的精神,更是他不變的牢記初心。

“只要祖國人民需要,我必將全力以赴。”他説到了,同時也做到了。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一思想,充分展現了為人民羣眾辦實事、解決人民羣眾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他為我們當代青年同志樹立了榜樣和標杆。

學黃大發同志不信迷信,立足於現實

我們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不勞而獲,要立足於地理環境,面對現實努力奮鬥,要加強理論學習,運用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作為當代青年要多自學、多讀書、讀好書,要把過去不是很清楚的理論學明白、説清講透,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發展客觀規律等等,只有理論學透徹了、才能使人以理信服,進而產生信仰,理論清晰了,眼光遠了,眼界寬了,心胸就會開闊起來,信念就會足起來,理想信念就能堅定起來。

學習黃大發同志善於團結羣眾。

他深知只有團結村裏每一個人,才能解決村裏的飲水難題。他把人民羣眾當親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講話、信得過的方式辦事,真正做到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好乾部。途徑三個村,十餘個村民組,根據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傳説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類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他急村民之所急,盼村民之所盼的事情,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擁護。

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

他在當時艱苦環境下,修造這樣一條高山清渠也許算不上一個大工程,但對於閉塞通貧困的小山村來講,要成功卻要面臨重重困難,包括資金、技術、人力、工具等各個方面。黃大發同志堅持黨員幹部帶頭幹,遇到困難自己先上山找水源,面對艱險從不退縮。一次修渠因不懂技術而失敗,黃大發明白光靠蠻幹是不得成功的,主動申請到鄉鎮找人想辦法,到水利站學習技術。幾乎半文盲的他,從零起步,一個字一個字地摹,一張圖一張圖地畫,最後變成了技術專家。黃大發有着難以想像的決心和毅力,他36年來做一件事,一輩子為一個目標,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

而現如今脱貧攻堅的路需要千千萬萬個黃大發,需要千千萬萬個新的愚公,需要他們一心為民辦實事、不畏艱險、志拔窮根、克難攻堅的共產黨員精神,才能譜寫“高山清渠”的影視篇章。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8

草王壩村是貴州遵義縣深處的一個常年缺水的小村落,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税,黃大發開始我水之程。

徐書記從朝鮮歸來,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來替黔北為貴州籍犧牲的戰士建設家鄉,為了一個承諾來到黔北大山裏。徐書記在此之前就認識一位能讓草王壩充滿希望的少年———黃大發。

草王壩常年缺水不知為少人被渴死,而黃大發的爹孃就是被渴死的,爹孃死後黃大發便被二伯收養。徐書記在重反剃匪之路時正好遇見張村與草王壩打架。剛好遇見張書記正在對黃大發進行思想教育,並告訴黃大發幸福是靠自己雙手創造而來,世界上並沒有山神千萬不要迷信。

徐書記在黃大發家住了一晚,告訴黃大發,老百姓的事就是共產黨的事,也就是那一夜,徐宏良大哥給黃大發點然了他所説的心中的火把,給他照亮了前方的路。黃大發知道那不僅僅是火把,那是黨的光輝;照亮的也不僅僅是路,還有黃大發的心。也正是從那一夜開始了黃大發的奮鬥。

首先黃大發得將村民們的封建迷信打破。草王壩有一百餘天沒下雨了淺河的水早己幹了,村長便叫“吳瞎子”請山神爺上身,而黃大發為了打破封建迷信,把粉筆灰放進嘴巴倒至成口吐自沫,最後使吳瞎子自己承魂認是騙了草王壩村民的糧食。成功打破了封建迷信開始找水。

黃大發給二伯留了一封信,自己去山上尋找水源,不幸掉下縣崖,二伯也看見了信二話不説帶人找黃大發,在尋找黃大發時二伯也掉下黃大發所在的崖懸。一伯為了黃大發最終犧牲。

天河之水不會自己流進草王壩,封建反動勢力的禁銅,迷信認命思想的懦弱,阻代了幾代草王壩人民對水的渴望。靠着那一股不服輸執拗與質樸,他們踏上尋我水源的征程。他們不負千辛萬苦找到了水源,並取名為螺絲河。

黃大發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幸福,是不可能輕易就得到的,中間的種種失敗,種種磨難。

最終耗時三十餘年,完成了一條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長七千二百米,支渠長兩千二百米的長渠。帶着村民發家致富。

我們學習黃大發不信迷信崇尚科學,堅持不懈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精神。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19

觀看《高山清渠》,我想要充分弘揚共產黨人精神,用行動詮釋一個共產黨員勇於擔當、對黨忠誠、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學生為中心,做一名好教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絕不辜負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高山清渠教師觀看心得20

36年來,黃大發老支書忠實踐行“就算拿命換,也要修通水渠”的誓言,帶領羣眾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挖出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天渠”,徹底改變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運,拔掉了村子的“窮根”。在修築水渠時雖然物資緊缺、技術落後,但他從未放棄,而是多方尋求資源和學習技術。在修期間,他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黃大發忍受着悲痛,堅守在修渠一線。這位“當代愚公”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譜寫了一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時代讚歌。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我將以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埋頭苦幹的愚公精神以及不畏艱難險阻的創業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教學和科研能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xindetihui/nn50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