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

“有效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種教學理念。其內涵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指導下,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的發展。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課堂教學”。包括有效的教學目的,教師有效的教與學生有效的學。它既是一種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教學活動的基本追求!下面我想就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做一些反思。一、轉變教師角色,體現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是誰在讀書?是我們的學生;是誰在學習?也是我們的學生。這是人人清楚、個個明白的道理。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有的老師往往忽視了這一基本的問題,故而導致了在具體的教學中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象。語文教學的真正意義在於組織學生讀書、教會學生學習,而不在於“教書”,更不是突出“講課”。二、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益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教學方式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影響着其將來的發展方式,學生的發展方式又轉過來影響着其今後的`生存方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勢必影響學生知識的生成與發展。因此,轉變教學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也是突出語文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應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學方式下進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大多數學生所適應,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一)開展自主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安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查閲工具書及資料、提前預習課文、精典詩文的朗讀與背誦等,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攝取知識,掌握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語文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地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使學習中的每個成員都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完成同一任務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合作學習是積個人智慧為集體成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也可以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體現創造性、開放性地學習及知識的生成性和發展性,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總之,新課程語文學習中要求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學到知識,又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同時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讓學生感悟語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語文學習真正體現實效。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閲讀應該是探究和創造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因此,我認為新課改理念下的國小語文閲讀教學,重點是要改變閲讀學習的方式。

課改雖然給我們語文教學帶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也出現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有的教師常常把教學禁錮於一種教學模式中,機械地套用那幾個教學中長用的環節;有的教師對課堂調控不當,常常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有的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挖掘過深,從表面上看,似乎可加深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實際上卻削弱了文章的原有美感。“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新課堂中,我覺得,老師應把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

在課前教師關鍵在於準確,深入的解讀文本,,而作為教師準確的解讀文本,是上好閲讀課的基礎。教師在精心的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靈活機智的實施教學,老師不要不斷地問,這樣不但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奧斯貝爾説過: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所以教師課前瞭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

在教學中,我知道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是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時的主要形式。低年級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點詞、句、段,中高年級可以圍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進行閲讀教學,可一些教師為了追趕時髦,不管時機,不管內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強調合作。如為了學習文中的生字,也要讓學生分組來討論這些字的結構、寫法,看似熱鬧的`課堂其實走進了形式主義的誤區。教師一定要加強調控、引導,避輕就重,不能只圖形式上熱熱鬧鬧,不講實質效果,一定要使學生學有所得,而且逐漸學會學習。因此,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要實實在在地為合作學習的內容服務。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學生經過思考自己能解答的,就不需要合作學習,反之,則需要。老師提出的問題經過學生思考,通過合作學習能夠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能夠相互受到啟發,達到情感的交融,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閲讀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內容,只追求一些表面的形式,而要真正地理解語文學科所承擔的義務,真正地着眼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中少一些表面的繁榮,多一份內在的智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閲讀教學實效有規律可循,但無定式可依,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地實踐、反思、創新,再實踐、再反思、再創新,從一次次的反思與實踐中,尋求提高閲讀教學的途徑與規律,從而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17、18日,我有幸參加了甘肅省第七屆國小語文閲讀課堂教學一等獎評優大賽活動。這次活動由省小語會所承辦,省實驗一小協辦,聽課時間為期兩天,主要是觀摩學習12名教師精彩的國小語文閲讀課堂教學。那一節節精彩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從中受益匪淺。她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課件製作,設計簡練、巧妙的板書等,令人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我就對這次國小語文閲讀課堂教學一等獎評優大賽活動談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

一、別具一格的導課

課堂教學的導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課,會牢牢吸引學生和聽課者的注意力。這次聽課,12位教師的導課都各具特色,有的教師的導課方式真的是別具一格。例如趙偉老師,他執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一面五星紅旗》這篇課文。趙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面五星紅旗,讓學生和課前交流的其他國家的國旗進行對比看,談自己的感受,然後出示在特殊時期升旗的感人場面的圖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的壯烈場面,1997年香港迴歸的升旗儀式,奧運會上劉翔奪得冠軍時的升旗儀式等),在學生被這些深深圖片吸引時,趙老師問:“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説什麼?”學生説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然後老師讓學生帶這種驕傲和自豪齊讀課題,將孩子引入到新課《一面五星紅旗》教學中。這樣的導課可謂一氣呵成,富有感染力,非常獨特。還有的教師用猜謎語、看圖畫、唱歌等方式導入新課,為課堂教學的成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聽完這些教師的課後,我認識到她們在課前都是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比如蒐集大量的資料,製作精美的課件,閲讀有關的知識,課堂問題預設,課後的拓展延伸等。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蘭州市西固區福利路第一國小的張老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時,抓住課文描寫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青年畫魚時的忘我境界,感受青年畫技的高超。張老師蒐集了青年看魚和畫魚是的圖片,把學生引入情景之中,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趙偉老師執教的三年級《一面五星紅旗》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地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並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再讀課文,讓學生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語;讓學生找出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引導學生品讀這些句子,體會作者隊五星紅旗的尊重與熱愛,以及對國家的尊重與熱愛;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面包店老闆前後態度的變化的原因,然後又引導學生演一演課文內容,再一次情境朗讀課文。整個課堂,始終是在讀中感悟,以讀促教,自讀自學。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內容。

四、培養習慣、教給方法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們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城關區草場國小劉紅老師教學《人物描寫一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比賽》時,結合課文,教給學生描寫人物時,要抓住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張蓓老師在學生朗讀課文過程中及時糾正文字的發音,注重漢字的規範書寫要求,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讀準字音、寫好漢字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真棒!”、“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你是一個男子漢!”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會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六、嶄新的教學理念

所有授課的教師,都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能緊跟時代的發展,真正體現語文教學“以人文本”,聽、説、讀、寫訓練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快,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高效。

七、紮實的語文功底這次聽課最讓我的佩服的就是,老師們富有激情的三分鐘即興演講。

從他們那滔滔不絕的演講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讀書對老師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他們紮實的語文功底。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自己的學生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反覆琢磨課堂教學得失;多收看教育專家的課例,多積累別人成功的教學經念,多看書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藴和業務水平,使自己課堂教學模式變新穎、精彩。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

很久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力不從心,渴望參加一個較為系統的國小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藴。20xx年3月28號學校組織觀看了常青實驗國小和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實錄。懷揣着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們觀看課程視頻、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觀後感想總結如下:

一、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

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互動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性認識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

我覺得,寫聽課記錄和研修日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了一些聽課記錄,寫了一些學習反思和心得體會,以便有甄別、有選擇地汲取專家講課的精華,並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因此,在觀課活動中我和教師們交流看法和意見,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三、知行統一,在實踐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學用結合,知行統一,是學習的重要方法。

只有將所學所悟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教學效果更上新台階。所以,在往後變得學習中,我始終要堅持把課程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考慮。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教材解讀、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檢查自己的教學是否符合課標要求、教材實際和語文教學規律。同時,也運用教學實踐檢驗所學理論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實效性,從而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次觀課活動給我帶來的是思想的啟迪。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5

我是一名國小低年段的語文教師。通過讀《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一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閃爍體現新課堂理念亮麗的火花,這種火花是新舊課堂理念衝撞下自然生成,是我們廣大教師每次接受新理念並轉化為教學行為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思想要完全被廣大的教師所接納並轉為行動尚需時日,因為,現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的定位,還是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問題有些甚至是於新的課程理念格格不入。處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使命感,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梳理並尋求解決的辦法,需要對目前的課堂教學重新審視與思考,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要想有高效的課堂。首先注重教學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的細節構成,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比如,我們知道,課堂提問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有價值的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學習效果、增進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以及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有的課堂上是一問到底!不可否認,大量的問題固然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但數量過多,學生忙於應付,根本就無暇思考。試問,這樣能有多少效果呢?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靈活。課堂上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説,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織互動,競爭合作常常有思維碰撞,讓意識達成共識,讓火花閃現的'課堂,能確實給人以享受和啟迪。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僵化的理解合作學習,也包括我,淺自的追求小組學習的形式,將小組合作小組合作等於小組討論,有的合作學習內容沒有價值,有的合作學習成了隨意的“拉郎配”,有的合作學習缺乏深入自主和個體體驗,有的合作時間不足,沒有反饋交流等等情況出現。這樣都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差,因此,可以根據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推行“以優帶差,互助學習”的機制,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提高語文課堂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認為,在國小低年級的課堂中,趣味性很重要。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集中的時間短。只有教師積極想辦法,換着花樣,變着招數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通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只要我們將學生作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將反思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將實效作為自己教學的落腳點,讓我們關注課堂中的細節,將理念與教學行為有效融合。走向真正的高效課堂。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6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已牢記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課堂的實效,就是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讓每一位學生都收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的主陣地,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做一個較好的統籌安排,高瞻遠矚。下面我就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談點自己的體會。

一、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增強訓練實效性。

舊的課堂教學,由於教師講得過多、過細,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是把作業留到課外做。而事實上這樣的作業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怎能不低效呢。針對這種實際,我們從教學實際出發,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其內容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對於“三講”中的“講重點”我們的落實措施是:

(1)講清知識運用的方法步驟。

(2)強調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要求。

舉例如《故都的秋》一文中,我重點落實這樣幾個問題:

1、北國的秋有什麼特點?

2、默讀課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調的詞語,作者對它們是怎樣渲染和刻畫的?舉例説明。

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3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此題旨在讓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係,這是本課教學難點。對於難點採取以下措施落實:

(1)精心設計思考討論題讓學生討論

(2)教師引例和學生舉例相結合

(3)對於過於偏難而又不是教學重點的教師可以不講。

對於易錯易混知識點可以通過習題訓練的方法加以解決。對於“三不講”的內容,教師也要將知識問題化和要點化,讓學生在自學中解決。總之,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同時教師也才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勤反饋和強矯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二、巧設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開始進入學習的疲勞期,有的學生也會出現走神現象,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適時幫助學生調整。把學生的睏倦的情緒激活起來,就是設計提問,把學生調動起來。為此設計問題要反覆推敲,使所提問題既能體現出教學的重點,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有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充分展開。還要預先考慮問題提出後,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類型的問題,教師應採取什麼辦法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為教學決策做好思想準備。比如對於枯燥的'問題教師可以給它設計生活實際背景,使問題鮮活起來,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也便於提高學生的討論熱情和興趣;如教授《變形記》一課時,為了挖掘這篇文章的主旨,我先設計了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家裏有一個人患了大病,作為親戚的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生馬上熱烈地討論起來,我會接着問那文中的主人公的爸爸、媽媽和妹妹怎麼會有那種態度呢?這與什麼有關係?通過問題進而引導同學要聯繫文章的背景去揭示文章的主旨。對於思維含量較高,學生直接體會困難較大的題目,教師可以先作適當鋪墊,搭好梯子,讓學生能夠攀緣而上。使問題化枯燥為有趣,化抽象為直觀,教師在提問設計時不僅是記憶的重現而是調動起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去感受,去體驗,去品味,在這其中學生就會自我陶醉,忘記了時間,也克服了疲勞。課堂教學的氣氛也真的活了起來,每個學生也都成為了參與的一員,彼此交流,展示自我,在課堂上也真正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三、有效調空教學時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課堂怎樣提高教學效率,對語文教材怎樣運用,與有效調空課堂教學時間關係重大。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語文教學當中去;強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多元性和綜合性;注重學生個性閲讀,獨特感悟等等,都很花時間。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時間的安排,與考試成績的提高這些矛盾怎樣解決,我們語文課堂怎樣處理教材,都要求我們要合理地調空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既能較好地貫徹新課改理念,又能切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成績。這些都要求我們以減輕學生負擔為標準,用最佳的形式、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組織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我們有不少語文教學的同行,在課程改革中探索出了一些好辦法。語文課的長文短教,教師的課堂精講,是新課改中人們對語文如何教的有益探索,也都不失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之舉。比如:精心安排授課內容,做到把握要點,化解難點;強化基礎,適時點撥;温故知新,深入拓展。 “長文短教”最關鍵的是要善於從課文中選準切入口。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文眼”——““頗不寧靜”來展開教學內容,有助於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深入研究,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如何有效地進行“長文短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抓住最能表現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抓住在全文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抓住關鍵性詞語去感受。

只有合理擠出有效的教學時間,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多讀、多想;師生對話、文本對話、拓展思維;為學生減負、不佈置或者少佈置課外作業, 而又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等等, 語文教學的“時空有限”與“需求多樣”的矛盾。才有可能得到緩解。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面臨着很多新的急待解決的方面,也給我們語文教師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研究的領域。我們有困惑,同時也有機遇;我們有責任,當然也會有喜悦。我們只有一往直前,努力奮進。我們堅信語文教改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7

上週週四週五,我參加了xxx縣語文教師高校課堂教學比武活動。通過兩天的聽課以及自己講了一節課,我受益匪淺,感想頗多。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後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對我來説,不足和遺憾就更多了。

1、對於導學案的編制,我平時就力求科學實效,可這節課密度還是大了些,特別是時間的預設做得不夠好,導致拖堂,沒能完美的體現“五步三查”的各個環節。以後更要精心設置問題,適當減少知識的投放量,特別是對或然性、拓展性題目的設計時間應該更長一些。

2、課前的預習很重要,只有充分的課前預習,課上才能有精彩的展示和質疑。不過沒有指導的預習效果肯定不會太理想。

3、課前預先讓課代表抄教學目標,各小組將需要展示的題目抄到展板上,確實解決了高效課堂時間不足的問題,是個不錯的辦法。

4、課代表的回顧與導入創意比較新穎,本節課效果不錯,但絕對稱不上精彩。仍需課前加強對其培訓,確保精彩展示。

5、板書的設計中,回顧的內容設計讓課代表先抄到黑板上,預留出上課時教師的補充空間。更加便於學生對文本知識的複習、歸納與梳理,用起來較好。不過,本課沒能完美展示。

6、課上的“五步三查”環節應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疏密有致,一氣呵成。此點我做的還很不到位,應多向這次講課的許多年輕教師學習,特別是多向六道河的王海栓老師、二中的賈曉靜老師學習。

7、展示環節中的書寫與講解需進一步強化,特別是不需要板展的,只需口展或公示答案即可,以節省時間。確需講解的,板展後儘可能脱稿展講並着重講解過程和方法,同時做好預設,最好有時間限制。展講時,對正確的補充和質疑應及時評價加分。展講完畢,囑咐展講者督促其他同學修改導學案。

8、聽展者注意傾聽以及時補充和質疑,提出的問題儘量要有價值,不必要過分追究細枝末節,耗費時間。這時就需要教師隨機應變了。

9、達標測評一定要囑咐學生不得提前做,但可以提前準備,到時必須統一時間把導學案折起來獨立背答,完成後公示答案對組互評。組長檢查統計小組得分。我不贊成教師口頭對答案,我認為答案一定要提前寫好,對答案時及時公示出來,以保證答案的.準確性。測評的實效性。

10、對我來説,評價方式應更加靈活多變並有所創新。通過本次活動我要多學習那些年輕教師的做法,如:賽龍舟、智慧樹、報道站、發獎狀、贈禮品等等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確保高效課堂的高效。

11、評價一定要做到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特別是對那些補充質疑正確者,應囑咐展講者予以評價加分。下課前一定要統計小組得分,公佈成績兑現獎勵。

12、收穫與感想環節,要求學生重點書寫課上的紀律表現,聽課的狀態,以及預習的完成,檢測的情況,獨學、對學、交流研討、展示與聽展、補充和質疑、達標測評、導學案的整理等各個環節的表現和改進措施等等。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

近期,參加了學區組織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穫的同時,仍有着不解之處或者説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從整個課堂教學結構來説,教師真正做到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在學生自學過程之前,教師提出明確性的學習目標,然後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大約15分鐘,保證了能讓學生充分地閲讀課文有所悟,有所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批註的書旁,培養了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反思,我自己的教學,在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還不夠充足,甚至有時目的性不是很強,學生不知怎樣進行學習。

在班內大展示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充分讓學生談理解、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自悟、對比感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人間的和諧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欣賞到了風情。反思自己的教學,放手還遠遠不夠,生怕學生説不到,牽引太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相信他們一定會學習的,學習得也會更深,更透,在關鍵之處,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收穫的`同時,我也存在着困惑,針對這節課來説,整堂課教學順順暢暢,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思維碰撞之處,教師講得的確是少多了,但這樣是不是少得可憐。語文教學,我認為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點之處時,學生有時談得比較膚淺,這裏教師並沒有做過多的引導,而是一帶而過。我個人認為,這一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説有的孩子彙報船給我們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師有必要再次追問學生,哪些詞語更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之中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別人高效課堂的精華,更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其重難點,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教有所獲。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9

20xx年11月9日至11月15日,我和本校的三名教師來到六朝之都——南京,參加全國課改試驗區蘇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的觀摩學習活動。這次活動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南京師範大學研究中心、蘇教版國小語文教科書實驗區教師教學研究會、中國教師報、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國小語文教科書編委會以及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舉辦。

本次大賽的選手共有40名,分別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大賽分兩個會場同時進行。這次比賽讓我深切地感受了課堂上教師豐厚的語文底藴以及學生們較高的語文素養。老師們充滿鼓勵的評價,帶有賞識的語言,激勵孩子們向上,無論從知識傳授還是教育做人等方面都令我們讚賞。從教師教學設計上來看,教師能夠針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每一教學環節,體現教師踏實、樸實的教學風格,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二者兼顧,使我們能看出教學每一環節緊密相連,層次清晰,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提高,昇華,並針對教學,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個性。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貫穿各個教學環節之中,真正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給老師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江蘇省姜堰市溱潼實驗國小陳志明執教《黃鶴樓送別》一課,簡直是一節爐火純青、酣暢淋漓的.課,他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自然流淌的詩意語言,極具穿透力的聲音,展示了他豐富的積累,深厚的底藴。整堂課宛如一首歌,教師的“導”如一個個琴鍵,敲擊出和諧的節奏,引導學生在如音符般美妙的文字中品味、吟誦。看似“平實”的課中藴含着巨大的情感動力,充盈着濃濃的語文味,整節課簡潔幹練、渾然天成,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可謂智者的課堂,贏得了會場1500多名觀摩教師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同時也贏得了所有評委的一致高分。

最後,“萬人迷”高林生老師的講座《課堂教學四題》更是給賽場錦上添花,為語文教學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一、更加關注教學目標;

二、更加關注教學資源;

三、更加關注教學流程;

四、更加關注教學方法。

聽課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得到的啟發卻是永久的:只有平時勤於鑽研,樂於思考,大膽實踐,才能使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0

教師是課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參與者,是新型學生髮展的引導者、塑造者是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與者。通過對新課程、新理念、新課標的學習,是我在教學中有很深刻的體會。

當我接到一年級數學課本時(人教版),立刻讓我驚呆了,這簡直就像一本連環畫,哪像我們二十年前學的數學書,單調、枯燥的加減法。現在的數學書上的內容,每一個課都用一個場景故事表現出來真是把數學知識融入到了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與學生身邊的生活密切聯繫,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便在教學時更好的發揮。在教學第一課《數一數》時,教材先是呈現一幅美麗的校園“圖”。我想到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還有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奧蘇伯爾也提出:學生是否能吸收到新的信息與學生認識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和經驗有很大關係,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教學學習和現實的聯繫。於是我找來幾個蘋果和幾瓶娃哈哈飲料走進課堂,讓學生數數這些學生在家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或吃過的東西,數起這些小數目的事物當然是不費吹灰之力,然趁勢引導數一數“美麗校園”畫中的事物如:單槓數、花朵、垃圾桶數等就容易了。以至於再擴展到教室裏有多少張桌子多少個同學等大數字學生也能接受了,並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數感。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教學第二課《比一比》中,我沒有按教材的編排順序去教,而且先教練習題中最後一題的“猜一猜”。把兩支一長一短的鉛筆一端藏在手心裏,另一端露出來讓大家猜哪支長。同學們猜的可有就勁啦!但始終不能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他們不知道這藴涵着一個道理:必須要看到這兩支鉛筆的全部才能比較。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處理這一節知識時,我想讓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探索問題,這無疑是可以使教學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然後使教學變的高度有效,這樣讓學生帶着問題,帶有一中精神需要去學習,並能主動的發現問題。作為一名教師,只有這樣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才有可能慢慢轉變成新型學生髮展的引導者。

又不如在教學“5”的認識時,讓學生擺五個五角星學具時,大家都是一併排擺五個,沒有多大的興趣。而我親自動手和學生比一比,模仿黑板上懸掛的國旗上面五顆星的位置去擺,看誰白的最像,不僅學生都動手操作了,而且在點評時還可以簡單説幾句有關這五星的故事,給學生滲透品德教育,這樣有就教師的參與合作學生的發展和塑造有很大的'進展。

在教學中還要多鼓勵學生獨立探索,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性。我在教學“8+3”進位加法時,追問你是怎樣想的?一般情況下教師預料之中有三種想法:有的學生會説用湊十法,有的是從8開始又數3個得。但卻有一位同學説:“我沒有擺小棒也沒有數,沒算就知道是11。”我感到很疑惑便追問你是怎樣想的,他説:“老師你看黑板上你寫的7+3=10,那3沒變,只有7多1個變成8,那10就該多1個變成11個了。“當時我停頓了一下這不也是一中算法嗎?和其他同學比起來,這不算是一種創新嗎!當時就給了這個同學表揚鼓勵。

我國中科院的張梅玲教授在報上説: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要發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是在前進發展。路是由人走出來的。學生只有親手做數學,才能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總之,通過對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我們作為一線工作的教師們,要改變一往的教學模式,要擺脱教師的架子,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動過程中去,或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而不是領導者。同時也要多注意引導學生在具體玩和活動中,體驗教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多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動手探索,提高分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便逐漸成為新型的會學習的學生。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

20xx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參加了陝西省首屆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創新評優大賽活動。這次活動由省教科所承辦,交大二附小協辦,在省軍區招待所召開,大會為期兩天,主要是觀摩學習來自全省各地12名教師精彩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那一節節精彩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從中受益匪淺。她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課件製作,設計簡練、巧妙的板書等,令人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對這次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創新評優大賽活動談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

1、別具一格的導課

課堂教學的導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課,會牢牢吸引學生和聽課者的注意力。這次聽課,12位教師的導課都各具特色,有的教師的導課方式真的是別具一格。例如咸陽市三原縣中山街中心國小的樑娟老師,她執教的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之一《遊園不值》。樑老師給自己的外貌編了四句打油詩:“身材矮矮圓圓臉,頭髮長長小小眼,鼻子不高嘴巴大,説話温和很可愛。”讓學生猜猜描寫的是誰。其實在她簡單的描述中,學生已經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很容易就猜到是老師。然後樑老師説自己很喜歡與孩子交朋友,比比誰會背誦古詩《村居》、《春曉》,在自然的交流和爭先恐後的背誦古詩中,引入到新課《遊園不值》教學中。這樣的導課可謂一氣呵成,幽默風趣,非常獨特。還有的教師用猜謎語、看圖畫、唱歌等方式導入新課,為課堂教學的成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聽完這些教師的課後,我認識到她們在課前都是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比如蒐集大量的資料,製作精美的課件,閲讀有關的知識,課堂問題預設,課後的拓展延伸等。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銅川市新區裕豐園國小的張蕾老師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老人與海鷗》第二課時時,抓住課文展現老人與海鷗深情的畫面和海鷗的外在表現來引導學生體會海鷗的內心世界,感受老人與海鷗的親情。張老師蒐集了“海鷗老人”吳慶恆在翠湖邊喂海鷗、看海鷗的視頻以及老人的塑像,把學生引入情景之中,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西安交大附二小的尚普娟老師教學北師大版五年級《遲到》一課時,抓住了文本的題眼“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句話,反覆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感悟父親的“嚴”和“疼”,理解作者對深沉的父愛的感激之情。

 3、合理引導,自主學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些教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延安市延安國小的馮莉老師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一分鐘》時,通過遊戲“一分鐘記憶王”和“感受一分鐘”的設計,引發學生知道一分鐘是長還是短,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理解主人公元元因為貪睡一分鐘,結果遲到二十分鐘的事實,體會元元遲到後的焦急、悔恨、沮喪的心情。馮老師在拓展延伸時,能夠引導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元元遲到了二十分鐘,在這二十分鐘裏,老師和同學們在做些什麼?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時間的`寶貴和守時的重要。

 4、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商洛市鎮安縣城關國小余紫燕老師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小稻秧脱險記》這課的第二課時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課文的1、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部分主要講了什麼,並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再讀課文,讓學生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再放聲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收穫,又分角色讀文,品讀重點句子,理解小稻秧的無助和雜草蠻不講理以及噴霧器娥作用;然後讓學生默讀4、5自然段,理解雜草遇到噴霧器後的樣子,理解詞語“紛紛”,讓學生深切體會雜草的情感變化。餘老師又引導學生演一演課文內容,再一次情境朗讀課文。整個課堂,始終是在讀中感悟,以讀促教,自讀自學。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內容。

5、培養習慣、教給方法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們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尚普娟老師教學《遲到》時,結合課文,教給學生描寫人物時,要抓住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王晶晶老師在學生朗讀課文過程中及時糾正文字的發音,注重漢字的規範書寫要求,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讀準字音、寫好漢字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6、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真棒!”、“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你是一個男子漢!”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會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7、嶄新的教學理念

所有授課的教師,都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能緊跟時代的發展,真正體現語文教學“以人文本”,聽、説、讀、寫訓練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快,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高效。通過此次聽課學習,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積澱教學素養,努力成為一名學生愛戴、家長放心、領導滿意的人民教師。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2

20xx年4月4日,我和王國瓊老師乘坐上了開往遵義的汽車,為期兩天的優化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學習。這兩天時間裏我們總共聽了九節優秀的語文課,包括“低、中、高”三個年級段。老師們繪聲繪色的精彩講説使我受益匪淺,從中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歷程,以下是我的一些膚淺認識和看法。

一、刪繁就重,從容指導

以前我存在這樣一些教學誤區:總感覺一堂課給我的時間不夠,時間到了卻還有好多的內容沒有傳達給學生,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並不是給你的時間不夠,而是你沒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時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並不在於老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在你這堂課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們很多老師常犯一些認識性錯誤。例如:那就是講的太多太分類化,本來是上語文課,可給人的感覺又像是在上一堂思品或歷史,結果導致課堂教學主次不清,或教學方式採取滿堂灌,這樣下來當然時間不夠,而學生也聽得很累。就新課程中三維目標中的確有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但我認為,這個目的是貫穿於你的整個課堂內容教學,是讓其它知識完全的融合在所上科目中的,而不是老師到最後強加給學生:“通過這我們要怎樣做,做怎樣的人?”

所以我認為應刪去很多多餘的知識,做到敢於有所放棄。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追求“簡潔”的心理,同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時,即應充分體現“簡潔”的原則,選取較小的切入點,使自己的講課有章有法,“以小見大”,突出重點。就好比漁夫撒網,收網的中心點只有一個,而他的涉及面去是寬泛的,網鋪開了,就要求老師做到收放自如,從容指導,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老師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例如三年級課文《燕子專列》核心是人類的友誼,那麼圍繞這個核心就可以展開教學,從而理解政府是呼籲,人們是紛紛,貝蒂是尋找。當老師把握這一核心點時,就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展開教學。

二、以“趣”帶“動”

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帶動學生“主動”學習。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個人認為我的教學總目標就是一個“趣”字,而不是灌輸式或填壓式的教學模式。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還在於學生是否有興趣學。“趣”貫穿於整個課堂,課文內容是否有趣,學的人是否樂“趣”,就要看你的教學策略問題,然而其終極目標就是達到讀、説、寫的能力。

學生容易審美疲勞,最初的幾堂語文課,可能會吸引所有學生的眼球,但時間長了,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千篇一律,那麼這時學生對你,對這門課的興趣就會減弱感到語文學習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會反感。這時就需要老師不斷的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A.M説:“高興學來的東西永不會忘記。”讓孩子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下學習,真正的喜歡你,接受你,就起到來“愛屋及烏”讓我們攜手去尋找屬於孩子們的那片樂土吧!

三、表演課型

課堂表演是一種凸顯學生主體而又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有人説:“教師就是一位舞者,穿上你的舞鞋,盡情的在屬於你的小天地中賣弄你的舞姿。”課堂表演只是換一種很直接的、易理解的方式將內在的思想感情等傳達給學生。通過表演,教師和學生共同把文字變成可見的情境,自然會加快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所以我認為國小語文可以常採取讓學生以表演的形式去理解課文內容,使他們在演中覓趣,在趣中顯智。如付源老師上的《趕海》,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表演理解“俘虜”的意思。她先請一位同學上台表演大蝦,它搖擺着兩條長鬚,活像戲台上的武將,這時老師表演“我”輕輕伸過手去一捏,這武將被“俘虜”了。通過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在表演中得到語文情境、語文內涵、語言情感的薰陶,得到語言感悟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表演讓學生直觀理解感悟詞語意思,促進學生朗讀能力、思維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體現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表演給孩子營造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舞台;表演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以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四、嘗試每一種課型去豐富語文。

教學資源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教師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學資源才能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實現教學形式的“百花齊放”。國小語文課型有發現型、辯論型、欣賞型等,但現在有專家提出“生活實踐型”,意思就是老師把鮮活的人物請進教室,讓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比如這次去遵義學習,我聽了趙國華老師的一堂綜合課《走進英雄——感悟崇高》趙老師就是將鮮活的人物——消防隊員請進教室,讓學生走進英雄的生活、感悟他們崇高的品德。從而讓學生有興趣學,有興趣説,有興趣寫,並且有寫的內容。

以上是我的一些膚淺認識,兩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收穫卻是豐盛的,聽完資深名師的課堂演繹,我才深刻認識到百年教育,來不得半點浮躁,教師的教學研究,不能淺嘗輒止。而自己就像森林中的一株小草,比起教壇這芸芸般的原野是多麼的渺小。通過這次學習,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努力改善教學上的不足,強化專業知識,希望能與各位老師共同學習,以求進步。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3

金秋十月,是個不一樣的十月,迎來了“七彩語文杯”第五屆全國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的勝利舉行;迎來了全國國小語文教育界眾多著名的教育專家;迎來了全國各地選送的優秀參賽選手;迎來了全國各地不辭勞苦、懷着拳拳之心前來認真學習的老師們。

有幸作為6600多為觀摩代表中的一位進入會場進行學習,我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在這兩天半的時間裏,我認真聆聽,收穫頗豐。

本次賽課以識字、寫字為主要研究主題,無論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還是中高年級的閲讀教學均要體現“識字寫字”。來自全國各地的39名教師參與了比賽,分AB兩個賽場同時進行。賽場精彩迭起,高潮不斷,給了前來觀摩的所有一線語文教師不少啟示。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落實課程標準中關於識字寫字的要求,山東的劉鳳玲老師執教的《學棋》一課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一是關注主體情感。從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出發,通過故事、遊戲等情境設置激發興趣,幫助學生自能識字、快樂識字,使喜歡學習漢字、主動識寫願望的生長有了土壤;二是強化方法過程。保證課堂上學生動筆寫字的時間,並進行認真的示範和較為到位的指導。從整體佈局到基本筆畫,引導學生經歷“讀貼——臨寫——對照——修正”的過程,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三是適度滲透文化。由單字的正常形態到組合的穿插和諧,引領學生品味漢字之妙,感受漢字的形體之美,豐富了識字寫字教學的內涵。四是重視習慣培養。規範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引導學生把字寫得規範、端正、整潔。

中年段應教會學生自主識字,主動識字,養成獨立識字的好習慣。山東曲得洪老師執教的《三顧茅廬》則重在激發學生探究漢字文化的興趣。其中包括字理的分析,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本意、引申義等。本課在生字“恭”的教學處理上,承載着厚重的漢字學,教師先展示了恭字的甲骨文寫法,在繪聲繪色的析形中幫助學生了解恭敬是發自內心,傳遞了中國漢字以行表義的特點。

高年級段最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江蘇連雲港的馬玉春老師執教的《黃山奇鬆》一課,他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同時書寫指導能體現年段要求,不僅要寫好單個字,還要學會行款整齊的寫好幾行字。

短短的兩天半的學習,收穫頗豐。這些老師的課堂為我們第一課時的教學提供了一個模仿的“影子”,也為今後在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識字和書寫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4

一個人具有了自學的能力和習慣,將能一輩子讀書,從而一輩子受用。所以,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重

中之重,切實抓好。

自學能力不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因素,也是發展各門學科自學努力的基礎,對於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四周以來,我發現我們辛苦編的學案發下後,學生只是敷衍了事,根本沒按要求去做。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我們三個語文老師一起想辦法,最後決定先交給學生方法,再培養習慣。

具體做法如下:

一、教學方法

1、安排有序的自學程序(即按學案自學),讓學生定向發展。

例如:閲讀課,可以安排為:自讀(課文)——自查(工具書)——自思(重點、難點)——自結(積累基礎知識要點)——自練(各類習題)。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再發現的過程。因此,必須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只有發現,才能有話可説,才能有問題可究,才能有所創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應有侷限性,而應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課內課外一齊抓。

2、自學中充分利用第三者。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大多數人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在安靜中學習,干擾少,學習的效率高。但是有時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説在學習時,只是學習者與文本的接觸,有時文本內容的某些點會成為學習者的盲點,或者説引不起學習者的重視。如果我們利用第三者來學習就可能會避免這一現象的產生,學習會更深入一些,學習效率會更高一些。所以我們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學過之後,請一個學習的.夥伴來抽測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當有人要抽測自己時,自己平時的學習認真程度和記憶得準確程度都會大大地提高,對大腦皮層的刺激程度明顯加強,所以找一個抽測的夥伴也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藉助測試題目通過做學案上的測試題目,會使自己儘快地抓住重點和難點。然後,依據重點和難點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做到有目標地學習。

通過以上的實踐,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培養習慣:

對於缺乏自學能力的學生來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會學習。我們主要要求學生做到“五個認真”和“三個堅持”。五個認真——認真預習的習慣,認真上課的習慣,認真作業的習慣,認真鞏固的習慣,認真檢測的習慣。三個堅持——堅持閲讀的習慣,堅持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堅持寫日記的習慣。

以上的要求落實到學生學習的活動中就要做到“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業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對於學生來説,這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標準,只有真正做到“五個認真”和“三個堅持”學生的自學能力才真正提高。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提高的,我們期待着。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

“杏壇佳木同競秀,金秋碩果滿枝頭。”20xx年11月1日至11月3日上午,第五屆“七彩語文杯”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在江蘇南京舉行,本人有幸參加了此次觀摩活動。“七彩語文”杯全國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今年已是第五屆,本次大賽主題是識字寫字教學。短短三天的行程,讓我受益頗多。

一、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整個競賽過程,選手們競相展現識字教學理念。教師教態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他們圍繞參賽課例,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精心安排、巧妙設問,各環節層層遞進,絲絲入扣,展示了優良的教學水準和課堂駕馭力。陳林校長表現出高超的教學技藝,課堂亮點紛呈,高潮迭起。課堂中,陳老師讓學生看圖組詞,用漢字種子“包”開出漢字花。隨着課件的顯示以及學生的回答,由“書包”“包子”“包菜”解釋説包可以做名詞,“包餃子”“包粽子”此時的包當做動詞,“一包薯片”中的包是量詞,“包公”中的包又可作為姓氏。簡簡單單的幾張圖片就把“包”字進行了詮釋。在這節課的最後,陳老師又展示了“一字開花”,隨着“漢字花”的不斷增多,學生越來越驚歎。不僅是學生,連聽課的老師們也連連稱讚。“生字花”中的漢字有許多我們一線的小語老師都沒見過,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對中國漢字探索的興趣。張盈老師在上《梅蘭芳學藝》一課中,通過“遊動的魚兒”“沒有神兒”“不是料子”等兒化音及輕聲的指導,充分體現出其語言的魅力。汪東瑋老師教學五年級上冊《清平樂村居》為詩詞配樂唱詞、用吳音方言朗讀課文,設置情境,加深了文本理解,也增強了學生自主表達的慾望。張盈老師上《梅蘭芳學藝》時,用寫信的方式練習書寫生字,同時理解課文中心思想。憑藉生動的課堂氛圍,靈動的教學智慧和紮實的課堂效果,老師們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二、精彩的評價語言

講課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豐富多彩。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黃蘭老師在上二年級上冊《識字6》的評價語言:當一個學生讀“塞”字時,誇其“字音讀得準,聲音也洪亮”;當一個學生記憶“塞”時,誇其“你學會了用熟字換部件的方法,真好”;當一個學生大聲的讀“椰樹”時,誇其“哎呦,椰樹長得可真挺拔!”……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孩子的內心深受鼓舞、激勵,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三、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語文教材的一項重要目標。老師們特別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例如:劉琴老師在教學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待學生齊讀課題之後要求看課題質疑,再帶着疑問讀文章,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讓學生初讀課文時就強調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學生寫《夕陽真好》這一課生字時,白潔老師提醒學生要做到“三個一”,並且學生齊聲喊出口號:頭正、肩平、臂開、足安。對學生的習慣培養貫穿於每一位老師的每一個課堂的細節處。

四、注重識字寫字教學

大賽中,選手們將“認認真真讀課文,紮紮實實學寫字”落到了實處。講課老師在指導寫字這一環節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書寫規律,從字的間架結構、字形特點進行分析,找出關鍵筆畫,老師進行範寫,在小黑板上洋洋灑灑、揮筆一蹴,有的蒼勁有力,有的俊美清秀,字體結構合理,規範美觀。用筆輕重適宜,頓挫分明。使聽課的老師歎為觀止!因為那是板書藝術的完美體現,充分展示了語文教師的文化修養。細節的處理無不藴藏着選手的智慧:殷嵐老師在上二年級下冊《識字6》教學象形字“鹿”時,以圖畫的形式展示,這樣不僅便於學生認識,而且還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奇妙,“開小火車”的方式令學生喜聞樂見;沙彩虹老師教學三年級下冊《石頭書》中的生字“煤”時:一個瘦一個胖。火做偏旁瘦又長,最後一捺變為點。教學“炭”時:火在右下坐穩當,最後一捺要舒展。這些寫漢字的小口訣,琅琅上口,簡單易學;陳林老師在投影儀下現場進行示範書寫,學生臨摹例字,練習書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的教學理念還有待更新,課堂教學基本功還有上升的空間。通過本次觀摩學習,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立足於課堂,腳踏實地,苦練基本功,勇於探索創新,不斷追求進步,才能和學生一起實現我的七彩夢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xindetihui/l4no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