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通用15篇)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通用15篇)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用書信的形式給兒子講述自己的經歷並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雖然家書是無聲的,但卻滿滿地承載者父母對孩子們濃濃的愛意。

這一封封飽含着愛的書信,有許許多多細節足以讓我感動,讓我心暖。其中最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在兒子傅聰精神消沉時送來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是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騰,不遇着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磨難確實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圓滑,但是如果遇到小小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便會消沉而越跌越低。由此可見,勇於面對挫折,正視現實是十分重要的。

和田一夫曾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八佰伴的總裁,然而他在72歲時。突然遭到了致命是打擊——他苦心經營的集團倒閉了。一夜之間,他從一個國際知名的企業家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許多人以為他將從此一蹶不振,潦倒眾生,但出人意料的,他很快調整心態,又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挑戰過去從未接觸過的新領域,辦起一家舉世聞名的網絡諮詢公司。勇於正視現實,面對挫折使他再次東方再起!

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我曾經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父母的指責,同學的諷笑使我變得膽小。我多次想要逃避它,想把它從我的記憶裏抹去,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怎麼做都沒法把它抹去。這時我便想起傅雷先生的`這句話與和田一夫的故事,我開始嘗試正視它,並想辦法解決它。吸取前車之鑑,調整心態,在緊接着的考試中我再次排上了前30。漸漸地我學會用達觀的態度泰然對待各種挫折。磨難,挫折使一個曾經膽小,經不起打擊的自己鋭變成堅強的自己。我感激挫折,我相信只要正視現實,也許挫折不僅是一場磨難,更是人生的醒格和昇華!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多麼令人深刻的一句話吶。它像暗谷裏的指路燈,幫助我通向光明,讓我明白: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2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我從《傅雷家書》中不僅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更多的是體會到,傅雷對其子女的深切的愛。自從上國中以來,我和母親就不常談話了,母親總是在我臨走之前在我書包裏放一封書信。裏面有母親對我這一段假期的看法,還有對我的鼓勵,對我各方面的教導和關照。

我從《傅雷家書》中,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想到了母親對我的教導。

閒暇時間看了《傅雷家書》,其實給我最深的感觸是傅雷先生其實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但也不是。説他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是因為他和大多數的中國家長一樣,孩子有關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學業也好,生活也好,都要悉數操心,即使孩子已經成年到國外留學,也依舊緊密關注着孩子的動態,關注孩子有沒有積極學習,並時刻關注孩子在學業上取得的進步和成就。最開始打動我的是傅雷先生在第一篇家書中寫與兒子傅聰分離後的`情景,“只説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臉’,她又嗚咽不成聲了。孩子,你這一次真的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臉’,教人怎麼捨得!“這一句畫面感極強,一對夫婦想着遠方的孩子,只一句與孩子有關的話就已經泣不成聲,也讓我想起那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而説傅雷先生不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傅雷先生與孩子的交流是具有極強的針對性的,他對孩子的演奏做出反饋,告訴他低音區混亂或是與孩子爭論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哪一首最重要的問題。這與大多數只能模糊給出”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的家長有所不同,我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傅雷先生能夠與孩子成為很好的朋友。第二點是傅雷先生其實把他對孩子的感情很完整、且不羞恥地表達出來,他在信裏給孩子寫”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明白孩子心中所想,也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想法,讓彼此間的關係更緊密。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3

人的自愛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但人的工作永遠無止境。通過自己的孩子,連續自己的生活,也連續開展一個人為社會、祖國、人類的努力。因此,培養孩子也是對社會、祖國和人類國際的崇高責任。讓我們看看傅雷看看傅雷是如何培養孩子的。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説:長篇大論地給你寫信也不是不可思議的,而是有幾種效果。在榜首,我真的把你當作評論藝術和音樂的對手;第二,我真的很想激發你一些年輕人的感受,讓我得到一些新鮮的營養作為我的父親。也可以傳播給其他青年。第三,通過交流練習你的不僅僅是寫作,尤其是你的思維;第四,我想一直給你一個警鐘,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其他方面。貫穿所有家書的友誼,就是要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莊嚴,用嚴厲的情感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有,品格出眾的藝術家。

傅聰在國外漂流的日子裏,從父親的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力和營養。不時地給他指導、鼓勵和鞭打。讓他有勇氣和力量打敗森林的魔力。踏上自己合理的成長之路。傅聰對祖國的熱愛和信任,與傅雷在數萬英里外對他的.深刻教育是分不開的。

看看這些信件的背景,傅雷是在什麼樣的政治情況下寫的。有多少人在黑暗災難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展現了他不變的本性。

優秀的父親,優秀的兒子,不尋常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4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能夠説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向到這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完美的人際關聯、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資料,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禮貌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能夠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思考,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5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了愛的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和迫害,但是隻要勇敢堅持有信念,就會看見生活的陽光,自己就能受到應得的尊敬和愛。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

富個性。而妻子朱梅馥性格温柔,文靜隨和,賢淑豁達,被友人親切稱之為“菩薩”。傅雷家書只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他們言傳身教,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封封的家書飽含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讓我最受感動的是傅雷對人生的認真和對子女的愛。傅雷在家書中這樣叮囑孩子,

“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短短的幾句話卻體現了一個慈愛的父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想念。父愛深沉如水,不會直接表達出來,儘管平時孩子在身邊時處處嚴格要求,其實內心一直為他們操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走了歪路。“勇敢些,再勇敢些!”,這是對漂泊在外的孩子最好的鼓勵,讓他們不要怕,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跌倒了就勇敢爬起來,擦擦眼淚繼續往前走。他還告訴兒子傅聰一些有關做人的、禮儀方面的細節:進屋脱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站立着跟長輩説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褲袋裏,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裏,則更不禮貌。看到這些文字時,我更多的是驚訝。這樣的瑣事,也要一五一十的寫給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面對着這樣偉大的父愛,做孩子的只能是以相同的方式去尊敬和愛父母。

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和思考。

《傅雷家書》給了我許多影響,傅雷的嚴謹作風和深遂的思想潛移默化地教導了我;我喜愛這本書,敬佩傅雷為人與學識,羨慕他和一家的相親相愛,感動於文字間的深情,又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殺感到難過。下面是讀書時作和一些摘抄,我喜愛像傅雷這樣一位長輩的諄諄教導。(摘抄如下,讀後感略)。

一位純潔、正直、真誠和靈魂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芒不能永遠淹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了所發的感情都是真心實意。你所賞識的李太白、白居易、蘇東坡、辛稼軒等各大詩人了是我們喜歡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樂也,等到你有什麼苦悶、寂寞的時候,多多接觸我們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為你遣興解憂,給你温暖。

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比着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與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這也證明你的感受力極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長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認,你的不容易“牢固執着”是事實。我現在特別提醒你,希望你時時警惕,對你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覺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竟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後是能夠想到而不是驚心動魄,能夠從容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難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就是要你把這件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着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6

讀完《傅雷家書》後,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本充滿親子愛的書,感受到了家庭的偉大和温暖~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他的妻子給遠在其他國家的孩子們的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深深的愛。我從父子之間談論崇高的抱負、藝術和生活中受益匪淺。談論母子之間的瑣事,表達母親對兒子的深深思念。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不像傅雷夫婦,也許他們很少和我們推理,但我們只要知道他們對我們的愛,更不用説很多真相我們去看這些著名的信,也可以學到很多,也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傅雷的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歎這種偉大的愛。父子之間沒有隔閡,彷彿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作為一個忙於工作的父親,每一封信還是那麼專注,一點也不敷衍,更多的是深深的父愛和廣博的知識。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到物質需求,在書信中談人生,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從一封信中,我也提高了我的藝術視野,談論外國著名的音樂,談論音樂家,讓我也瞭解音樂文化的美,更深入地瞭解知識。

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先生病得很重,仍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害怕兒子擔心,但也給兒子一個堅強的支持!這是父親對兒子最真誠的愛!

一封信表達了父子之間的愛。雖然家書沉默,但卻充滿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7

中國藝術最大的特點,從詩歌到繪畫到戲劇,都注重快樂而不淫穢、悲傷而不怨恨、優雅、優雅、自然;反對假裝和過度的樂趣,反對無目的地炫耀技能。這些也是世界上所有高級藝術的共同標準。

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是那些整天製造技能的人。一個人不能跳出這個水平,一生也不能夢想藝術!藝術是目的,技能是手段:總是隻注意手段的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他的目的。

所有偉大的藝術家(無論是作曲家、作曲家還是畫家)……)必須有獨特的個性和普遍的人性。只要我們能自己心中的人性,就能找到與藝術家溝通的'橋樑。如果你能仔細揣摩,欣賞他獨特的個性,你就能理解一件藝術品。——當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和感受完全一樣。我們知道多少、深度、寬度和狹隘之間有很大的區別;我們自己的個性在中間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點是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是樹立榜樣;不要問別人你做不到的事;批評自己,先改變自己。

所有的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彷彿天衣無縫,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傳世久遠。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積累更多的力量來幫助他人,而不是盲目地擴大自己。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

《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篇充滿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傅聰,傅敏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説裏的,不是普通的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很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而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八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與傅聰的家書給我許多啟示:的很多家長忽視了與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都沒有真正享受過為人父母的的快樂。他們的為迫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手段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克他們有沒有想過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的滋味,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但傅雷悟通了這一點,於是與他的孩子成了知心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模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本書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9

有那麼一本書,它如山間那潺潺的清溪,如碧空中那舒捲的白雲,如海上那自由翱翔的海鷗,如那無瑕的白璧那透明的結晶體。它的感情是那樣純真,那樣摯樸,那樣深情。沒有半點虛偽,用不着半點裝作勢。它,就是《傅雷家書》。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傅雷個人家庭的範圍。

1966年9月2日深夜,連日遭受批判的傅雷夫婦坦坦蕩蕩地選擇了死亡,選擇了離開。以生命為代價,來以此捍衞了他們人格的尊嚴,離開了他們最愛的孩子,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他們曾經認真生活的世界。在《傅雷家書》中我們看到了傅雷先生對人生、文學、藝術的侃侃而談,也感受到了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之人格,體會到了他那嚴厲卻又不失仁慈的父愛。

“赤子之心”是《傅雷家書》貫穿全書的精神,同時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正如傅雷摯友樓適夷先生所言:“《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先生雖然家教嚴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時間流逝中不斷地調整,父子關係愈發和諧,他們在對藝術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從沒自恃身份而高高在上。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的感情總是寓於生活的細節之中。同許多父親一樣,愛子之心猶如大海,澎湃而又深沉。

這一本書是把打開智慧之門,啟迪心靈之窗的鑰匙。我們不要只限於浮光掠影地瀏覽,而是要去深刻領略這一藝術瑰寶。從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小説中窺視到法國的舊社會;在羅曼。羅蘭的小説中,學會正視現實、錯誤,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品味陶淵明、李杜的.詩詞歌賦;聆聽如大海般寧靜,包容的巴赫作品,欣賞恬淡平和,寂靜幽瀾的肖邦作品,在古典音樂的世界中徜徉;欣賞富有中國風格的山水畫作。若有機會,我們大可不必拘束於書本、家中,可快步走進自然,感受生活之美好……正如傅雷先生所説:“世界上最高的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現在,當我讀完這本書,我的靈魂進行了一次昇華,它使我驀然間清醒。我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信仰,人還是要對崇高的東西有所追求,人還是要讓自己的心靈乾乾淨淨。人活一場,還是要認真地活過,就像傅雷先生有過的認真一樣……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0

去年9月27日在省新華書店買了一本由傅雷次子付敏編的《傅雷家書》,歷時一年時間,今早方才讀完。買此書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傅雷教子經驗,為自己教育孩子提供借鑑,不想在讀書過程中卻使自己頗受教育。

書中大多內容都是在和兒子談論藝術,字裏行間雖不乏愛子之情,但更像是兩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探討。他們談音樂、談文學、談美術、談雕塑,古今中外無所不談。

讀傅雷家書,常常能引起強烈的共鳴,覺得自己和傅雷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他比我更優秀,更善於表達。自己曾經有過的感覺,他都能用很精煉的語言表述出來。

全書富含哲理的`語句很多,讀時我常會想起自己前幾年所寫的《與弟書》,那裏面有我對人生的看法。但我的思想遠不及傅雷的那樣深刻、博大。家書中這麼多飽含哲理的語句,若不是自身修為極高,定時用了很多的心力。

傅雷夫婦對孩子的愛之深切,感覺有時近乎病態,但若想象他們當時的處境,就不足為奇了。兒子隻身異國,而且常常不知或無暇寫信,牽掛孩子到如此程度也在情理之中。

家屬中設計編者傅聰的地方不多,但我覺得對我卻受益很大。傅聰畢業後在北京的中學教書,他不畏艱苦,不怕寂寞,對工作兢兢業業,鑽研教法,總結自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他的這種工作態度,正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我之所以覺得《傅雷家書》讓我從中頗受教育,是因為文中教導傅聰夫妻相處之道,持家理財之法,都是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如果我和妻能早些讀讀此書,在相處和理財方面會少走很多彎路。

我很佩服傅雷的才思,他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一年時間只是匆匆讀完了此書,以後還要慢慢的細讀,認真的記好筆記和反思。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1

我一讀《傅雷家書》,就被書中的哲學深深吸引。

從標題可以看出,這本書是傅雷和他的妻子寫給孩子的信的合本。這本書所表達的先進思想,如因材施教、獨立思考等,至今受到他人的廣泛讚譽。這些信件反映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他們非常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因此,這本書也是其他青少年值得一讀的好書。正是因為這本書的教育意義,這本書才成為素質教育的經典典範本。

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生活,如何處理生活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出現,教兒子謙虛,嚴謹,禮儀得體,勝利不驕傲,失敗不氣餒。同時,傅雷也對兒子的生活給予了有益的指導。他對如何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休息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愛情和婚姻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般來説,《傅雷家書》是圍繞孩子的教育寫的,其中很多都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書,值得我讀。雖然我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我會盡力讀這本書,努力從中找到一些對我好的東西,讓我利用它!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2

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而是一封充滿偉大父愛的家書。字裏行間,它浸透了父母對孩子的全心全意的愛。同時,它也是一本優秀的藝術教材。

人愛其子,天性使然。人的生命有限,但人的事業永無止境。通過自己的孩子,延續自己的生命,延續和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祖國和人類所能做的力量。因此,培養孩子也是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的神聖義務和責任。傅雷教子,情真義切,家書隨處可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説:給你寫信不是空的嘮叨,也不是莫名其妙的。我真的把你當作討論藝術和音樂的對手。我真的很想激發你一些年輕人的感受,讓我作為父親得到一些新鮮的營養。它也可以傳播給其他年輕人。

《傅雷家書》真的是教育孩子的好書,也應該是孩子瞭解父母的好書。孩子可以通過這本書認識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認識孩子。傅雷在信中寫的每一句話都成了經典和不朽的經典。

作為父親,傅雷對孩子的'感情非常豐富。而且他非常重視傅聰的音樂事業,這讓傅聰非常感動。

可憐的世界父母的心。事實上,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可以上一所好學校,為了我們的未來,傅雷可以説是成千上萬父親的傑出代表。傅雷的信讓我更瞭解父母對孩子的感受,也讓我更渴望與父母溝通。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3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於母愛,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温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讓你渾身温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説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著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著孩子,“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説不出為什麼。”為什麼?因為父親在思念著、愛著孩子。“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説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父親講給兒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説“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著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七年級住校時,約定每天與父母打一通電話,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方法,提醒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一次週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父母每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説的話。每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著愛。我明白了要與父母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著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著我們,扶著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4

傅雷,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其長子是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本書將傅雷夫婦在兒子傅聰出國深造時的家信整理成一本書。信中全面地展示了傅雷夫婦與傅聰的精神交流,再現了傅聰成長的家教背景,展現了傅雷的家風。既有對文化藝術探討,又有思想上的交流,還有生活瑣事的"嘮叨",厚重不失輕重,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篇篇家書是對兒子的惦念,也是對傅雷其人形象的再現!

這是一位愛國的父親。文中"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有那麼重大的關係,你每走一步,無形中都對整個民族藝術的發展有影響,所以你更應當戰戰兢兢,鄭重將事!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傅雷再三提醒兒子心繫祖國,擔起為國爭光重任。在他看來,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展露出他充滿忘我奉獻精神的高遠人生境界。除此之外,每當傅雷談到藝術,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傅雷總能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在他長久的薰陶下,傅聰無論身在何方,其精神、血脈、思想,始終與祖國相連。

他是一位合格的文親。“但是一個有些成就的人,即使事實上不驕傲,也很容易被人認為驕傲的(一個有些名加地位的人,就是這樣難做人!),所以在外千萬謹慎,説話處處保留些。”這句勸導,是傅雷人生中的切實體驗,他吃過虧,因此不希望兒子重蹈覆轍。“我説了那麼多,又是你心裏都有數的話,真怕你聽膩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決心實行。”明知兒子聽膩了,卻仍要時時提醒,生怕他有半分鬆懈,這句話凝結着父親樸素而又深沉的愛。除文化及文藝方面,就連生活上的`瑣事,傅雷都十分看重。

他覺得真正的強者不是在絕對高度上俯視他人,而是心懷天下,捨己為人的人,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修養是整個的,全面的;不僅在於音樂,特別在於做人――不是狹義的人,而是包括對世界、對政局的看法與態度。"“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修養才是做一切學問之基礎,不僅是狹義的做人,而是愛國,愛蒼生,愛同胞等大是大非。

讀《傅雷家書》,讀的不單是家書,更是傅雷其人。家書的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傅雷超凡的人格魅力。他,既狂放又能冷靜,既率真又深刻,既高傲又不失謙卑,不卑不亢,錚錚鐵骨。他身上所顯現出的,便是中國典型文人的秉性,謙謙君子,德才兼備。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5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家人的家信的摘錄。

讀了《傅雷家書》後讓我瞭解了什麼叫無微不至的父愛,一絲不苟的觀心……《傅雷家書》能這樣受歡迎是因為他用書信的方式去互相溝通。

傅雷曾經在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地告訴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

有些家長只學傅雷的“棒槌下出孝子”,只學到了一個“打”字,讓孩子的金色童年變得瞳淡無光。打真的好嗎?這是在恐俱下學習,最終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有的人自己坐在麻將場上,讓孩子在房間裏學習,他們能學得安心嗎?還有時看心情來拿孩子出氣,她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心情,她們為什麼不能學習學習傅雷的言傳身教呢?不防也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xindetihui/g6d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