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有關幼兒園中班説課稿範文6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説課稿範文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説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中班説課稿範文6篇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內容及其地位:

歌貼近幼兒的生活,易於理解,而且兒歌的前三句的格式為重複格式,有利於幼兒進行創編活動。同時這首兒歌的內容符合我們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現有水平,接近中班幼兒現階段的最近發展區,可以發展我們班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組織能力和大膽創編兒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和社會教育。

(1)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喜歡説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創編兒歌內容。

(2)能力目標: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目標:通過創編兒歌讓幼兒體驗創編的快樂與獲得成功的喜悦。

2、重點難點重點:在這裏,我將理解兒歌的內容,設計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創編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用品,照片等。在發現區佈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的內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身高體重增長圖以及小班的美術作品等。幼兒用書掛圖《別説我小》一副。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活動,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直觀法:以多媒體課件直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使活動生動活潑。

2、採用提問法:在活動中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於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

3、交流討論法:皮亞傑指出: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潑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通過直觀法讓幼兒交流討論是個很好的時機。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他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就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獨自在家的孩子,共同體驗合作的`快樂,我在幼兒旁邊理由孩子在表演過程中理解的進行表演,和表演以後進行表揚。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直觀法:讓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討論談話法:是讓幼兒在討論談話的過程中説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2、遊戲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的的活動,人們的記憶效果會明顯提高,採用遊戲體驗法是讓幼兒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

我在活動過程中共設計了三大環節:

1、第一大環節,讓幼兒學習兒歌,並理解兒歌的內容;

2、第二大環節,談話“我會做的事”;

3、第三大環節,創編兒歌。我將這三大環節靈活的貫穿於整個活動過程中。

現在我就先説一説第一大環節: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這一環節共設計了三個步驟:

1、活動開始,我以木偶引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這裏教師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聽一聽木偶在家是怎麼做的。

2、提問:你們都聽到兒歌裏説了些什麼?小姑娘都幫誰做事情了?幫他們都做了那些事情?這裏我用提問的方法,一方面,是幫助幼兒回顧兒歌的內容,另一方面,讓幼兒用“我會XXX”的句式表述,為後面的創編教學難點作為前期的經驗準備。

3、請幼兒跟木偶一起朗誦兒歌,這主要是為了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句式、結構的理解,使我的教學重點得以解決。

接下來我就説一説第二大環節:談話:“我會做的事”,這一環節我共設計了兩個步驟:

1、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學會用“我會我會XXX”的句式。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當自己在家時,家裏的大人會説你小嗎?為什麼?你承認嗎?你能幫他們做什麼?”鼓勵幼兒積極的回憶自己的經歷,當幼兒提到相關事情時,教師可以將圖片貼在黑板上或出示勞動工具,以增強孩子們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理解和認識。

在這一大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孩子們講話的慾望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在幼兒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把兒歌內容遷移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中,同時,我會適時出示圖片和常用工具,自然地過渡到教學的第三大環節,創編兒歌。

接下來就是第三大環節:創編兒歌。

我引導幼兒用分部創編兒歌的方法,來突破教學難點。

首先,引導幼兒將自己做過的事情創編到兒歌當中,前面部分不變,只創編後一部分,讓幼兒學會用句式“媽媽你別説我小,我會XX“創編。其次,當幼兒把後半部分編好後,繼續創編前半部分,讓幼兒學會用句式“XX你別説我小,我會xx”創編。再次,在創編的過程中,我會將小圖片提供給他們,幫助幼兒記錄兒歌創編。最後,鼓勵幼兒把創編的兒歌在集體面前進行朗誦。主要是為了讓幼兒取得成功時,為幼兒提供展示和感受成功的機會。

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個循序漸漸的培養過程,為此,我鼓勵幼兒將自己創編的兒歌説給爸爸媽媽等人聽,並且和幼兒一起將幼兒自己創編的兒歌圖片貼好,裝訂成冊,投放到圖書區,供其他幼兒欣賞、交流,作為活動延伸。

活動特色:本次活動中,我在中班已有實際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用討論問題和分步驟的方法,幫助引導幼兒進行創編兒歌的內容,並在創編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相應的圖片和勞動工具支持幼兒創編。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2

一、設計意圖

1、説教材

(1)幼兒看圖講述活動應以圖片為主,所以繪本《胡蘿蔔種子》用ppt形式展示圖片內容。

(2)圖片中人物鮮明,背景簡單,篇幅大小合適,前後圖片前後之間有一定聯繫,有一定動作和表情,能從圖片中瞭解角色的心理活動,均符合中班幼兒教學活動。

(3)繪本故事按照循序漸進原則,逐步遞進,不斷給兒童提出新的要求,使兒童在原有的的水平上,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並在看圖講述活動中幫助兒童擴展語言經驗,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健康成長。

2、説學情

中班幼兒一般在4-5歲表現為活躍,能依靠自己的具體生活經驗,理解成人的語言。容易注意具體的形象,因此在講述活動中應以情景性語言為主。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可愛的精神。

(2)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3)模仿故事內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如“大大的`,紅紅的”。

三、活動準備

1、《胡蘿蔔種子》ppt課件

2、一盆沒有發芽的植物,和一盆發芽的植物。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感受到蘿蔔種子最終發芽後小男孩的快樂。

難點:讓幼兒根據圖片內容給故事起名字。

五,活動過程

1、教法

(1)運用拍手的課前律動活躍氣氛

(2)實物導入:出示沒有發芽的植物,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小花會不會發芽”來引出故事。

(3)放映ppt進行首頁展示:引導幼兒觀察主題

(4)然後開始逐幅出示圖片,並以次提出描述,回憶性問題,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學法

(1)以實物展示的方式,根據幼兒生活經驗,激發幼兒興趣。故事開始一空花盆展示,讓幼兒產生聯想,活動結束展示發芽的花盆,給幼兒驚喜。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給故事起名字,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快樂的學習故事中的語言。

(3)用猜猜看的遊戲讓幼兒激發幼兒興趣,讓有積極思考。

六、活動延伸

給小朋友們每人發小花盆帶回家在父母的幫助下種植自己喜歡的植物,帶回幼兒園放在班級植物角,參與照顧觀察。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因此我們從孩子實際出發,聽到孩子們談論星期天去紅梅公園看梅花,突然意識到現在正值梅花開放季節,由於梅花在我們生活中很少有見過,孩子們更缺乏瞭解,於是我根據課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梅花,並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梅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學會從觀察中獲得梅花的基本特徵。

2.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美,體驗吹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徵。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作了如下準備:

黑顏料、紅印泥、白紙、餐巾紙、範例、梅花的課件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

觀察法:通過播放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發揮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範法:通過教師的示範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的目的。

另外將提問法、語言激勵法、討論法、貫穿在活動中的每個環節中,以輔助教學。

五、説教學過程: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師出示梅花,引導幼兒觀察梅花的基本特徵。

教師:春天來了,梅花露出了美麗的笑臉。你們看梅花漂亮嗎?説一説你看到了那幾種顏色的梅花?説一説梅花的基本特徵?

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新的本領,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畫梅花。

二、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

教師出示並分析範例:這張畫上的梅花樹樹幹和樹枝是用黑色黑顏料吹出來的,等顏色幹後再用手指蘸紅顏色點上梅花。

教師示範講述吹畫梅花方法:先滴幾滴黑顏料在作業紙下部適當位置,對着黑顏料往前吹,並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態。吹好樹枝後稍等一等,待幹後用手食指蘸上紅印泥,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畫出梅花。要注意畫面乾淨、整潔,點畫好後要在餐巾紙把手擦乾淨。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在畫面上練習吹畫梅花。幼兒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梅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儘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總體評價,結束活動。

讓每個幼兒把梅花貼在牆上組成梅林,供大家欣賞。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4

説教材、説幼兒:

文學作品對幼兒們發展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着遠遠超過我們已有認識的意義。80年代以來,兒童語言學習系統理論逐漸讓人們明白了一點,兒童語言發展有賴於3種知識的整合習得:社會知識,認知知識和語言知識。《想飛的小象》這個文學作品不僅向幼兒們展示了豐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為幼兒們提供了這3方面協調擴充經驗的機會。

故事中從小象形象活潑可愛,由於自己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從一開始想學飛,到在學習飛翔的過程當中遇到了麻煩,再到後來與身邊的小動物以及爸爸媽媽交流後,小象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氣大也是一種能夠幫助人的能力,千萬別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構思新穎,易於幼兒們理解、接受。有趣的情節畫面能引起幼兒們好奇,有利於幼兒們拓展自己的思維與經驗進行大膽猜測、想象。同時本內容符合幼兒們的認知特點和現有水平,也就是説這個文學作品接近中班幼兒們的最近發展區,是發展幼兒們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感受能力,也是對幼兒們進行良好社會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動設計時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則:

1、注意兒童獲得經驗的原則。

2、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相互滲透的原則。

3、教師與兒童相互作用的原則。

説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養成幼兒們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鼓勵幼兒們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説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擴展幼兒們的詞彙量,培養他們自覺獲取語言材料的能力"、"發展幼兒們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等,根據以上綱要精神,結合中班幼兒們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點,圍繞活動的具體內容,程序方法,我對活動目標進行領域間有機的`整合,制定了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

2、能力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認知目標:學説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我將"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將目標三"學説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讓幼兒們通過觀察掛圖結合形象生動的故事講述,以及圍繞故事情節進行回憶、提問、梳理等手段來實現活動的重點。通過出示句型圖譜"我不會……,可是我會……"來鼓勵幼兒們用此句型進行完整講述來突破活動的難點。

説準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們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們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一下準備:

物質準備:

1、小黑象頭飾一個、活動掛圖六幅(中班幼兒們還處於直觀形象思維階段,生動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掛圖正符合幼兒們的認知水平)

2、"我不會……,可是我會……"句型圖譜(圖譜的出示讓幼兒們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結構)。

知識經驗準備: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動物們特有的各項本領。(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們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幼兒們才會有樂於表達的內容。)

説教學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們,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法來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益;

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4歲幼兒們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教師結合掛圖以及深情並茂的故事演講可直接刺激幼兒們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們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們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們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們將聽到、看到的故事情節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們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們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們將習得的句型,貫穿始終。

除了以上教法我還運用了激趣法、賞識鼓勵法等。

學法主要有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為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幼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舞台,讓幼兒們想説、敢説,從而達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圓滿完成本次活動的教學任務。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們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幼兒們將運用觀察法是幼兒們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們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談話法是幼兒們在討論、談話中運用已學的句型句式,進行交流講述,是幼兒們練習説話的好機會,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們在森林運動會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創設語言環境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便創設了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由教師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請孩子們應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觀察法,猜猜由哪些動物分別獲得了森林運動會的冠軍,孩子們想説的慾望一下子便被激發了出來。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並採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們猜想這隻想學飛的小象,能學會飛這個本領嗎?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門,興趣持續高漲。

(二)小黑象講述故事——《想飛的小象》

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自己的故事演講,引導幼兒們帶着 "故事裏的小象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象,它為什麼想飛" 這個問題,認真傾聽故事,尋求答案。 並在故事演講後,通過提問法幫助幼兒們理解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傾向如:小象為什麼想飛?故事裏還有些什麼小動物呢?他們對小象説了些什麼?幼兒們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出示掛圖,自然過渡到第二次講述。

(三)教師結合活動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教師運用直觀法,結合掛圖二次講述故事,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幫助幼兒們深入體驗作品內涵,加深幼兒們對作品的理解,同樣運用了提問法並在幼兒們討論後對答案進行總結,梳理。如:小象看見天上的小鳥,它想什麼?蛇會飛嗎?它會什麼本領?蛇是怎樣對小象説的?獅子和老虎又是怎樣説的呢?小象有什麼本領?它最後還想飛嗎?為什麼?

讓幼兒們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四)談話活動"我的本領"

本環節,結合當代幼兒們語言教育的整合觀念,在幫助幼兒們理解體驗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們把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藉此瞭解幼兒們的情感發展現狀。通過談話法,鼓勵幼兒們大膽地,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説説自己的本領,並引導幼兒們明白雖然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年紀小,但是千萬可別小看自己。老師也知道你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本事呢?能告訴大家嗎?"

當幼兒們對文學作品本身的學習、理解和體驗已經達到了較好的程度時,教師還應進一步創設機會,讓幼兒們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引導幼兒們根據句型圖譜創造性地進行用"我不會……,可是我會……"的進行語言表述。並在幼兒們取得成功時,運用賞識鼓勵法,予以肯定。

(五)活動延伸

我們一起去參加森林運動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成網絡狀的活動羣,這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們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鍊他們的想象力,增長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使他們的語言得到發展。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5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幼兒園中班語言領域《小池》,古詩誦讀教學是新課改課題“德育園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比較重要的一項研究。也是對學齡前兒童實施素質教育,倡導傳統文化的有效方法。但是,由於幼兒園教學的特殊性和3~6歲兒童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幼兒園古詩誦讀教學應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單純的死記硬背,枯燥的重複朗讀,不僅不能使幼兒愛上古詩的活動反而容易產生厭倦的心理。在下面的活動方法中會為大家一一講述我選擇這節課所使用的教法和學法。

一、説教材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幼兒的認知基礎和本節課的活動內容,我擬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對古詩有興趣,萌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趣。

2、能力目標:感受古詩所表達的美好意境。

3、知識目標: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用舒緩的語速吟誦古詩。

根據以上活動目標,我認為本節課的活動重難點是:

活動重點:理解古詩所描寫的`夏季景色,學會朗誦。

活動難點:感受古寺所表達的美好意境。

二、活動方法

教法: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我採用情景教學法,觀察法,談話法等方法開展本課的活動。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配上古典音樂和名家朗誦,古詩新唱等,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古詩。

學法:引導幼兒通過參與、討論、模仿、展示等活動方式,逐步完成活動任務,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等。

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認知基礎,我做了如下準備:

空間準備,物質準備,知識準備(PPT、視頻、音樂等)

三、活動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活動內容以及幼兒的認知基礎,圍繞活動目標、重難點,我把活動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激趣導課

幼兒背誦已學古詩,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會背古詩嗎?”

(二)自主探索

1、出示課件(PPT),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瞭解古詩的內容。

師:“圖上是什麼地方?都有什麼啊?”(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2、示範朗誦,講解詩意,介紹作者。

名師朗誦視頻,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泉眼無聲惜細流--泉眼悄悄無聲是愛惜細細的流水。

樹蔭照水愛晴柔--樹蔭倒映在水面是它喜歡晴天柔和的風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嫩嫩的荷葉剛露出緊裹的葉尖。

早有蜻蜓立上頭--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面。

介紹古詩作者。

楊萬里,南宋詩人,是我國古代作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以描繪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樸實清新,流暢自然。

3、不同形式的朗誦古詩《小池》,加以鞏固練習。

(三)活動延伸:

我運用的是《古詩新唱》,在輕鬆的音樂下,熟記這首古詩。

總之,在設計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運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教育理念,積極為幼兒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為幼兒的一生奠定基礎。

以上就是我的説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6

説活動目標:

本次教學的課題中“會”字有兩層含義。

説活動重難點:

本活動注重健康領域的發展,根據幼兒。

説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是中班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

説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及心理衞生保健工作,注意幼兒口腔衞生。”由於我班常有幼兒牙齒疼痛,通過檢查,我發現幼兒齲齒現象非常普遍,這是孩子的衞生習慣養成中的一個缺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生活。雖然孩子還沒有到換牙的時候,但針對這種不良現象,讓他們懂得天天要刷牙,並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

説活動目標:

本次教學的課題中“會”字有兩層含義,一是孩子能天天堅持刷牙,二是孩子會正確刷牙。針對中班幼兒的接受能力,我在活動中設計了一個主要目標“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一個輔助目標“知道蛀牙的危害”和一個延伸目標“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三個目標相輔相成,循序漸進。

説活動重難點:

本活動注重健康領域的發展,根據幼兒和本次活動的特點,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採用動畫、討論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知道蛀牙的危害”,掌握主要目標。難點定位於“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需要家園共育,督促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説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是中班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關鍵,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科學性、活動性、綜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課件,包括視頻《牙齒的祕密》、音樂《嘻唰唰》、《刷牙歌》。

2、教師使用的牙齒模型、牙刷教具。

3、幼兒使用口杯和牙刷做實際的操作練習。

説活動教法學法:

中班幼兒對“刷牙”的話題並不陌生,也知道了一部分保護牙齒的`方法,但是對“如何正確刷牙”瞭解不夠,方法普遍不正確。在開展活動時,提問太簡單的問題,過多的口授,都難以調動孩子的情緒,滿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慾。所以,我在組織活動時,設計了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適當利用動畫、歌曲、模型的優勢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中除了有我直觀的引導和演示,還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實踐、操作,引導他們以討論和探索為主要方法,去尋找和獲取知識,達到學會“正確刷牙”的目標。最後再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督促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説活動過程:

1、熱身導入活動:

播放課件音樂《嘻唰唰》,大家一起模仿洗澡動作。

教師進行簡單評價,隨後做出“聞”和“哈氣”的動作,即興表演並提問:“好臭啊!我們哪裏沒洗乾淨啊?”引導幼兒説出“因為沒漱口、沒刷牙,我們説話時會發出難聞的氣味。”

教師順勢引導提問:“如果我們經常不刷牙,還會怎樣呢?”讓幼兒自由説出想法。

2、“初步瞭解蛀牙形成的原因”活動環節:

出示視頻《牙齒的祕密》第一部分,使幼兒對活動感興趣。觀看後教師提問:“東東怎麼了?為什麼會哭?他的牙齒裏有什麼?”引導幼兒瞭解蛀牙的形成。幼兒回答後,教師再出示壞牙的圖片,引導幼兒談話:“這就是東東壞掉的牙齒,看了後你感覺怎麼樣?”讓幼兒和同桌的小夥伴相互説説自己的感受,初步得知蛀牙對健康的危害。

幼兒説完感受,教師再讓幼兒互相看看,對方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此後,教師再出示本班幼兒的齲齒圖片,提出問題:“黑黑的牙齒是怎樣形成的呢?你有什麼好辦法把牙病菌趕跑呢?”讓幼兒盡情的討論。

3、“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活動環節:

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動畫片《牙齒的祕密》第二部分,教師通過問題:“東東是怎麼把牙病菌趕跑的?”總結幼兒剛才討論的正確和失誤,引導幼兒知道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能夠保護牙齒。如果幼兒在回答時有困難,教師可以再播放一遍視頻。

接下來,為了讓幼兒能更直觀地理解、掌握刷牙的正確方法,看出方法的效果,教師先出示事先已經粘有“髒東西”的牙齒模型,借《刷牙歌》裏的歌詞,邊唱邊演示一遍刷牙方法。這次的演示要讓孩子看到,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能把牙齒上的“髒東西”刷乾淨。之後再讓幼兒聽着音樂和老師一起動手模仿,記住刷牙的步驟。其中“上面的牙齒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往上刷。”是幼兒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如果幼兒在模仿時方向不對,教師借課件圖片要及時指出並糾正,也可以讓小朋友相互糾正。

4、遷移小結:

在《嘻唰唰》音樂中,我和孩子再洗一次澡,其中一定要提示幼兒別忘了刷牙,鞏固本次活動的重點,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活動。佈置孩子,回家後把學會的刷牙方法教給家裏人,促進家園共育的意義。

説活動延伸:

本次活動的教學,不是集體學習一次就能讓幼兒達到延伸目標“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的,它需要教師和家長對每一個幼兒進行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shuokegao/ldnm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