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集合五篇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大班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集合五篇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1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次活動我針對目前幼兒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如個別幼兒在牆上、桌子上亂寫亂畫。不愛惜自己的書包。同時,我還發現班上有的幼兒不愛惜自己的書包,在書包上亂寫亂畫,把玩具、糖果、瓜子等東西放進書包裏。把書和本子弄皺了,整個書包看起來又髒又亂,又借鑑了生活領域中的《文具盒生氣了》一課,自己生成一個活動叫《我的好朋友—書包》。該活動既貼近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視野。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能通過這個活動,懂得怎樣愛惜物品,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領》對學前班的要求和本課活動的具體要求,我把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1、知道要愛惜物品,不浪費、損壞物品。

2、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會收拾整理自己的書包。

三、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中讓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活動準備

課件、彩色筆、書包、幼兒用書。

五、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將本次活動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以課件講故事的形式引入課題,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綱要》要求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對方講話的習慣,如何培養這一習慣,與老師的設計有着直接的關係。根據幼兒思維的直觀形象的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把故事製作成課件,像放電影一樣放給幼兒看。同時要求幼兒認真看、仔細聽。這樣就容易記住故事的內容,看完故事後,我又運用啟發式提問:“你看懂了什麼?明白了什麼?”要求幼兒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以此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第二個環節: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幼兒的視野。

《綱要》要求我們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視野。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討論式教學,讓幼兒分組討論:“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應當愛惜?該怎樣愛惜“。這樣,就發散了幼兒的思維,他們積極動腦尋找生活中的物品,知道多少就説多少。

第三個環節:看圖辨析,培養幼兒的判斷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體現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和主人,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充分顯示自主性和獨立性,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幼兒看《幼兒用書》34頁—35頁的幾幅圖,讓他們自己去辨析,然後再用多媒體顯示圖片,逐一讓幼兒説説這個行為是否是愛惜物品的乖娃娃,並説出為什麼。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判斷能力,又培養了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環節:操作活動,訓練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讓幼兒更加愛惜自己的東西,在這一環節,我採用“整理書包”這一操作活動來訓練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活動中教師先要去發現能幹的幼兒,讓他們向小朋友介紹整理書包的方法,從而達到人人都會按分類的步驟來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第五個環節:前後照應,緊扣課題。

在這一活動課結束之前,再回頭來看剛才故事裏的小朋友—鼕鼕,他是否懂得愛惜物品,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把剛才的故事接着講完,同時讓幼兒知道知錯就改仍是好孩子。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2

一、説教材與目標: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綜合活動《魔術師》。這個活動將語言與繪畫整合。詩歌富有童趣,具有豐富的想象,各種顏色變出的物體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教材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為此我選擇這個教材,嘗試將詩歌與繪畫結合,使幼兒多通道的參與。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依據《綱要》中“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了2個教育目標: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使幼兒喜歡朗誦兒歌。2、感受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顏色,能大膽想象用畫筆表現並根據自己畫的內容進行仿編詩歌。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並學會朗誦。難點是用畫筆表現生活中豐富的色彩並進行自己畫的內容仿編詩歌。

二、説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如下活動準備:

1、為此次活動設計了課件、製作了魔術箱。

2、為幼兒提供了蠟筆、紙張等。

三、説教學方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法有:

1、遊戲法: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遊戲法恰恰能完成綱要的要求。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不同的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首先在學習詩歌時我以看顏色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用各種顏色蠟筆畫畫時,我設計了遊戲“變魔術”,讓幼兒體驗生活中的色彩。

2、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形象直觀的課件。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究因性和啟發性提問,比如:説是魔術師?哪幾種顏色在變魔術?等。講就是指幼兒的講述。幼兒通過在活動中集體講、個別講等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願望。在反覆的表達講述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從而能有感情的進行朗誦。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願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3、互動法:讓每個人都互動起來,有師幼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説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探究活動,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及動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3

各位評委:

我參賽的教學活動是大班綜合活動《拔苗助長》這個活動將語言和音樂有機的整和起來。大家都知道成語是我國的。象“自相矛盾”“刻舟求劍”這樣的成語,可以説是家喻户曉,這些經典的成語故事,往往包含着較為深刻的哲理,能否將寓意深刻的故事作為活動內容,讓年齡小的孩子瞭解它,接納它,同時獲得多種能力的提高呢?

為此我選擇了這個活動,借鑑了預知學習的理論,為幼兒創設學習的情景,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知識、技能應用到新的情境中,嘗試將故事與韻律結合,使幼兒多通道參與,自發的投入到看、想、説、做、讀中來,不僅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技能而且也在學習,怎樣學習怎樣生活和怎樣做人,將特別是重視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情感的培養,因此我將目標定位於:

1、能用較連貫的語句表達畫面內容,並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初步理解作品內容,人物情感。

2、能根據故事情節和音樂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詞語創編動作,並能符合音樂節奏,注意力集中,投入的進行表演。

3、充分享受表演帶來的樂趣。

為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活動以這一主線,貫穿觀察——猜測——聯想——講述——創編——表演。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採用鮮豔的畫面將幼兒從相對疲塌、懶散、鬆懈的“低喚醒”狀態中喚醒,通過幼兒觀察,而圖片也是幼兒講述的憑藉物,為了幫助幼兒理解任務的情感變化,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教師將第三幅圖也就是拔苗的情節隱藏起來,讓幼兒聯想和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變化,給予幼兒一個創造性表達的機會,根據這個文學作品中的人形象拓展想象,創編出了有趣的情節,最後共同尋求上故事發展的原因。這也符合大班語言教育的要求,通過預測事件的起因和結果來幫助幼兒理解事件發展的前因後果,並鼓勵幼兒能按順序描述事件的主要經過。由於給了幼兒一個懸念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給了幼兒一個展示的平台,幼兒在學習時必然全身心地投入,充滿興趣。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知識有引導的幾句問話,為幼兒留有了更多講述的機會,同時採用自由結伴講述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有説的機會,使他們説的願望得到滿足和鼓勵。在教師引導的幾句話中教師提出“你是怎樣發愁的呢?”引導幼兒創編髮愁的動作,進一步理解人物的情緒變化。同時也為音樂學習打下了基礎。

在第二部分中教師採用語氣作為音樂與故事的連接點,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兒能順利遷移已有經驗,將更多精力投放到創編個性化的動作上來。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音樂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跟隨音樂的'旋律,體會着音樂的韻味,內化着自己的理解,讓幼兒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再創於各種感官的表演下,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藝術素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定義。幼兒逐漸過渡到適中的緊張,集中,振奮,昂揚的“高喚醒狀態”。教師利用與故事相匹配的鮮明,生動的音樂,將孩子們帶者已學習的故事到音樂中去經歷,感覺,體會。在理解故事的同時學習音樂,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特別是音樂中特定的感情色彩。兩者相輔相成。

教師首先結合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情感,將難點前置引導幼兒根據音樂遷移故事中的人物的心情變化過程,創編“嗯,哈哈哈哈,啊”等處的表情和動作。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採取有效的提問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要“嗯,”;為什麼要“哈哈哈哈”;為什麼要“啊”,他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來做老公公觀察禾苗時的表情和動作,問題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教師這時候退到幕後,在孩子們聽音樂進行動作反應時,教師事先讓孩子自己做反應,只有少數孩子,哪怕是個別幼兒能夠接近,教師就將孩子的反應加入。

然後教師依據故事發展的順序創編動作,這時教師運用簡潔的開放性和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幼兒創編與故事情節相匹配的動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處在退後的位置上體現出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當然教師在退出指導者的空間位置時,也會使用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這樣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最後讓幼兒在每段學習的基礎上完整的表演,並逐漸加深難度,分角色表演。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中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表演的同時關注故事的寓意。他使幼兒在經歷了挑戰,克服困難的艱苦學習後組織的又是一個具有恢復功能的活動,使幼兒從相對疲勞處於保護性抑制狀中恢復到相對鬆弛,舒適的低喚醒狀態。因此整個活動的組織形式發揮適應性的結構功能,對保護和促進幼兒的生,心健康是有益的。

幼兒在整個韻律的教授過程中始終圍繞着音樂進行,因此幼兒能發揮想象調動情感有利於在幼兒心中建構藝術動作作品的整體形象,因此這個諸多通道參與的活動無疑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給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4

一、説教材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孩子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橋樑,在孩子階段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間文化薰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有關十二生肖的話題,也看過有關十二生肖的影視片,特別是十二生肖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孩子熟悉的,喜歡的,《綱要》中也要求我們: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孩子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選擇十二生肖這個課題,對孩子來説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設計思路

根據社會教育的目標要求,十二生肖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讓孩子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稱和形象,同時還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和輪迴問題。我的活動思路為:熟悉動物;感知順序;理解含義;瞭解輪迴規律;遊戲鞏固認知。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和設計思路,努力體現以孩子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本班孩子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

2、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對不同生肖的年齡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孩子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愛情感。

(二)活動重點、難點

以兒童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對大班孩子學生來説,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由於十二生肖的輪迴具有抽象性,孩子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教法

十二生肖社會活動內容對大班孩子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1、通過故事、課件與遊戲手段。

我通過講述十二生肖來歷的故事,再結合課件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調動孩子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和排列順序;遊戲活動是孩子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為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孩子用遊戲的形式記住十二生肖的順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輪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中掌握重點。

2、藉助鐘錶。

由於學生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孩子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學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雙主體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本次活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孩子是問題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孩子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孩子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孩子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孩子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為主體,孩子將在説説、看看、想想、聽聽、演演、唱唱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的準備:十二生肖動物課件、根據本班學生屬性準備屬相飾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圖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兒歌。

2、知識經驗準備: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使孩子事先知道自己的屬相,知道父母的屬相,父母的年齡,瞭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動物。認識鐘錶。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孩子學習經驗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孩子會集中注意力,並樂此不疲。為了激發孩子活動積極性,教師運用激勵機制,將事先準備好的.屬相小禮物獎給回答問題的學生。

在這個環節,老師對孩子説:“孩子們,我這裏有很多禮物,現在我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答題又好的孩子,你們看好不好”。根據學生屬相在回答完問題後獎一個屬相飾物。問題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屬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屬相嗎?你媽媽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屬相?

本環節老師通過提問導入,獎勵機制,激活孩子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讓孩子回憶對屬相的認識,為全面學習十二生肖有關問題做準備。此時學生的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過渡:剛才孩子回答的問題很好,可是人的屬相不僅有我們以上所説的幾種,實際上人的屬相有12種,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好,今天我把它們請來了,大家認真看,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環節:播放十二生肖視頻課件,在動作、形象、聲音等方面突出每個動物的特徵,強化孩子的認知。

本活動環節,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屬相動物做成視頻圖片,依次給學生播放。這個環節老師採用問題導學法、直觀視頻教學法。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提出問題,孩子帶着問題觀看,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視頻,使觀看具有目的性、直觀性;孩子處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學習過程中,這個環節有利於加強孩子的認知和記憶,實現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環節:通過猜猜看活動、進一步認識十二生肖中動物的變形圖案。

在觀看視頻之後,學生對十二生肖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十二生肖的變形圖案很多,為進一步增強認知,教師通過圖片匹配、讓孩子猜動物名稱,進一步深化孩子的認知。

本環節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教師、孩子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本環節有利於完成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三個環節:講故事,在鐘錶圖案上貼圖片,讓孩子認識十二生肖的順序。

過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孩子們你知道為什麼嗎?這裏有一個傳説故事。

教師結合課件,繪聲繪色講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通過比賽來排序的傳説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依序將對應的動物圖片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鐘表上。從1——12。分別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愛聽故事是多數孩子的特點,也是最能吸引孩子的教學手段之一。本環節利用故事與課件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孩子的聽覺和視覺,孩子在聽聽、看看的學習過程中明確了十二生肖的順序。本環節設計有利於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

第四個環節:結合鐘錶圖,聯繫孩子的屬相,用問題引導孩子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

過渡:孩子們,在我們這個神奇的鐘表中,各種動物依序排列,一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一個屬相。下面老師問幾個問題,誰第一個回答,誰就先得到老鼠的頭飾。

教師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將難點分解,隨着學生的回答,依次發出十二生肖頭飾。

老師的問題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麼年?

3、明明孩子屬馬的,明明今年幾歲?

4、12年後是什麼年?

在本環節中,老師採用難點分解法,通過給學生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道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活動難點,一一化解,學生則運用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從而突破難點,達成本次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本環節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個環節:通過遊戲、唱歌,鞏固加深學習成果,烘托課堂氣氛,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通過關於十二生肖動物兒歌和童謠的聯唱,激發孩子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讓孩子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5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滿着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説,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現在正值春天,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我們江南春天的天氣,就如娃娃的臉説變就變。白天的氣温很高,到了晚上卻會突然颳起大風來,氣温也驟降。在幼兒園,會聽到大班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奧祕”的活動。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於客觀事實,而不是教師的頭腦之中。

説目標:

考慮幼兒對風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制訂了以下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現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並嘗試製造風。

2、初步瞭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並着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請家長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於“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與“生氣”的臉譜圖各一張。

3、環境資源的準備:

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設計思路:

教師在幼兒探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於風,幼兒無法真正瞭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來證明風的存在,通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大小、判斷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着用常見的工具製造風,使孩子真正接觸自然,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在這個活動中,遵循幼兒自主探索的原則,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幼兒自主地收集信息(書、網絡、實驗或詢問家長),讓幼兒在動眼看、動嘴説、、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擴展有關“風”的經驗,並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習得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然導入,激發興趣

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出遊了,我知道大家都和關心天氣情況。那麼,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師:“偏北風2—3級”,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你怎麼知道有風?

我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回憶以往的經驗會説“國旗、樹葉……”這時孩子的討論中對風的感受肯定還不充分,適時地帶孩子到户外去感受風的存在,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風來的時候自然界有着各種奇妙的變化:花瓣迎風飛舞,池中的水會泛起波紋,彩旗會迎風招展。

二、感受發現風力

師:你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後的探索活動,在中級風、大風到來時,讓他們自發地到户外去感受,然後將自己的體驗與發現用圖畫、表格的形式記錄並分類。

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斷風向

師:天氣預報説今天是北風,這是什麼意思?

“用什麼方法判斷?”用這樣的話題引發孩子的小組討論,然後到户外活動,引導孩子用他們的方法證明風來的方向。如:觀察旗杆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讓孩子通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

瞭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徵後,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就方法讓孩子展開討論: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四、嘗試製造風的方法

師:(拿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孩子們肯定會疑惑地説“怎麼玩,沒有風!”我就一句話燃燒孩子製造風的熱情:“沒有風不可以製造點兒風啊?”怎樣製造風呢?帶着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材料,如吹風機、電風扇、扇子、氣球打氣筒……孩子們可以用紙板、扇子扇,把氣球吹鼓後撒氣……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嘗試製造風。雖然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風的形成過程,但是我想這些生動有趣的探索活動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將具有深遠意義。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麼?

課後通過孩子自己不斷地收集信息與資料,讓孩子逐步發現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想,瞭解風的利與弊有助於孩子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shuokegao/ddwl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