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精選數學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精選數學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數學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內容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乘法》課本65頁的內容。

二、説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乘法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於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後面學習乘數數位是更多位的筆算乘法墊定基礎。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數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數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學生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繫,能主動總結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方法,培養類比分析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經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並且滲透德育教育。

四、説重難點: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方法。

難點:理解乘的順序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五、説教法、學法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根據他的認知規律,我不僅設計了色彩鮮明的課件和情境進行教學,而且還要使他們感受到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一種需要。

讓學生通過前置學習,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方法,然後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解,既明於心又説於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髮新知,掌握新知。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掌握觀察、比較、發現、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

六、説教學流程

我從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容易入手製定的教學流程是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交流前置學習內容,學習新知----鞏固練習,拓展應用-----全課總結

七、説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出示美麗的小樹林圖片,你們想知道什麼數學信息嗎?(以此來激發學生提出數學信息的慾望)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實時選擇適合本節課教學的可行性問題來解決。

師:小樹一共有18排,每排有16棵。這片樹林一共有多少棵樹?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怎麼列式?(18×16)

(我沒有采用課本上的'情境圖,我感覺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對圍棋並不熟悉,我採用小樹林的情景,緊密聯繫生活實際,並且滲透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從而於我校政教處舉行的愛護地球一系列活動聯繫起來。)

(二)交流前置學習內容,學習新知

1、把“怎樣計算18×16”這一前置學習作業和本小組的同學交流分享。

2、組織交流,各組展示算法。

A組:18×6=10818×10=180108180=288

B組:18≈20xx×16=320大約320棵

c組:豎式

……

3、生生評議、師生評議

!)請學生説一説喜歡那種方法?為什麼?

2)同學之間對發表的意見給予肯定或者補充。使學生

瞭解每一種算法和運用範疇(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這片樹林一共有多少棵樹?但他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的計算方法,再現筆算過程?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或者老師追問:第一步算得是什麼?是怎麼算的?個位滿十怎麼

辦?十位呢?

第二步算的是什麼?是怎麼算的?

第三步算得是什麼?是怎樣算的?(10818)

4)趁熱打鐵接着跟上一個小練習。請你填一填。

5)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小組交流討論彙報,只要説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沒必要嚴格要求。

1、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末尾和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末位和第一個因數的十位對齊。

3、然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通過學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並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總結提升。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這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符合以學生為本理念。)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師:下面老師就來考考大家,你們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

第一題收南瓜同桌互相驗收看看能收幾個南瓜,學生獨立完成在交流。

第二題幫小蜜蜂採花蜜連線題

第三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四題拓展提升小紅家養鴨121只,養雞的只數是養鴨只數的15倍,請問小紅家養雞多少隻?(利用這節課所學的內容試着做一下,老師相信你。)

(設計了收南瓜、採花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練習層層深入,最後出示一個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我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利用類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挑戰性,使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個思維層面上,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全課總結

你學會了什麼?是怎麼學會的?課後感想?

(“你學會了什麼?”緊扣知識技能目標,“是怎麼學會的?”緊扣過程和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課後感想”體現了課堂延伸,課堂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場所,也是產生問題的場所)。

(六)、板書設計:略

板書設計簡明直觀,突出本課知識,有利於學生觀察、理解、掌握。

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電教設備—多媒體,自制課件。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豐富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今天的課肯定也存在許多考慮不周的地方,如教師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把握等等也還有許多不夠的地方,對學生的評價等,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設計思路

《好餓的小蛇》是我園正在開展的主題閲讀活動中的《幽默的故事》系列活動其中一個活動。它是一個很有創意性的故事,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階段,且它的畫面簡單、重複,顏色鮮豔,適合製作成白板教學活動。在本次的白板課件比賽中,我給孩子們分享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好餓的小蛇》。

二、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好餓的小蛇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感知食物與小蛇身體形狀之間的對應關係,理解繪本內容。

2、 利用“一問一答”的閲讀方式,熟悉繪本內容。

3、 能在集體中大膽講述。

(二)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梨子、柿子、蘿蔔、西瓜圖片人手一份,四個貼有吃完食物的小蛇圖片的小籮筐。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導語:小朋友們,你喜歡吃什麼東西,為什麼?你是怎麼吃的?

2、教師出示白板課件,幼兒感知理解繪本內容。

教師導語:有一位神祕的小客人,它是誰?它會吃什麼呢?會怎麼吃?我們來看看。

(1) 出示封面。(點擊白板課件)

教師導語:它是誰?在幹什麼?它會吃什麼呢?

(2) 出示“第一天”圖片。

教師導語:小蛇發現了什麼?(幼兒猜測後,教師點擊白板的空白處,出現蘋果)什麼樣子的蘋果?你猜猜小蛇會怎麼樣?(教師做猜的動作)為什麼要吃蘋果?它是怎麼吃的?吃完以後會怎麼説?(小朋友學一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3) 出示“第二天”圖片。

教師導語:小蛇又發現了什麼?(點擊白板空白處,出現香蕉)什麼樣子的香蕉?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它是怎麼吃的?會説什麼?

(4) 出示吃了三角形飯糰的小蛇,幼兒猜測小蛇吃了什麼?(聚光燈觀察三角形的肚子)

(5) 出示“第三天”圖片,幼兒根據教師提問進行回答並進行動作表演。

(6) 出示各種食物與吃過食物的小蛇課件,請小朋友連線。(先遮擋,再全部出示)

(7) 出示“第四天”圖片,請一小朋友當小老師,用“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開頭問,小朋友回答“啊嗚,啊,真好吃”。

數學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___________。首先,介紹下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____________》是國中數學新教材第___冊(__)第___章第____節。在此之前,學生 已學習了__________________,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因此,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佔據_______的地位。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因此本 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2、能力訓練目標:

3、創新素質目標:

4、個性品質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______________突出重點

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______________突破難點

關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 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 節課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應着重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學方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 指導。

1、理論:

2、實踐

3、能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 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 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對於本題:

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講解例題。

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為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 維能力。在題中:

4、能力訓練。

課後練習______

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 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

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 反三的效果。

7、板書

8、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 減負”的目的。

結束:説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眾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上,我僅從説教 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上説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為什 麼這樣教”。説課對我來説仍是新事物,今後我也將進一步説好課,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説課提出寶貴意見。

數學説課稿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內容在國中數學中的地位:

本課內容是國中數學統計中的基礎部分,是在對學生在國小已經接觸過的統計概念和方法的進一步落實與加強,同時也是將統計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次數學理念的落實;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方法也是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的基礎與鋪墊,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據的來源和數據處理的必要性。總之本節內容在統計問題的處理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國中數學的會考必考內容。

2.教學目標:

結合本節課內容在會考中所處的地位,及其與其他知識點之間的廣泛聯繫,為突出重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收集數據的方法與原則,能根據需要用不同的統計圖表直觀有效地描述一組數據,理解統計圖之間的相互關係,並才圖表中獲得正確的信息,加強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的落實;

過程與方法:經歷回顧總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方法的過程,掌握用圖表描述數據的方法;

情感與態度:通過複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創新意識。

3.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數據的收集相對簡單,用圖表整理數據能充分體現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同時,統計圖表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各自特徵也是會考的熱點考查內容,所以本課的重難點我確定為以下兩點:

重點:對統計圖表的特徵與意義的理解;

難點:能綜合應用文字與圖表信息,解決相關的統計問題。

二.教學方法:

1.教法:本課作為會考複習課,在教學中,我以概念的發展為引導,使學生在複習過程中能體會到整理數據的目的和方法,能充分自主地對本部分內容進行總結與發展,關注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與應用,在回憶的過程中達到認識上的昇華與領悟,並在解題中得到落實。

2.學法:學生應及時體會概念之間的比較,形成知識網絡,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缺漏部分,並積極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的落實:

1.對本節內容在會考中的地位與所佔比例進行簡要説明,使學生了解本節內容的特點與教學目標。

2.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本節內容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與方法,幫助學生體會概念之間的關係,以及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明確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重點落實三種統計圖的特徵與相互之間的聯繫,並落實頻數分佈直方圖在整理大量數據時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3.展示部分全國會考原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本節內容的考察要點和應注意的解題方法和解題策略,體會數學結合、圖表結合的重要性。

4.設置對應的重點考察點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落實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與意識。

5.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簡要總結,要求:(1)掌握數據收集與整理過程中相關概念的含義;(2)理解各種統計圖表的結構特徵,並能從所給的圖表中獲取正確的信息;(3)能綜合運用圖表信息和相互關係,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6.佈置針對性的課後練習,確保複習效果,加強知識與方法的鞏固。

數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我教學的內容是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二單元分數除法應用題例1、例2。這部分內容是在學過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用方程解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文字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一樣,本小節教學的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也是由於分數乘法意義的擴展,相應地除法意義的具體含義也有了擴展而產生的新的應用題。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會分析簡單的分數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2)能列方程正確解答簡單的分數除法應用題。(3)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重點是:能用方程正確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難點是:確定單位“1”、分析數量關係

二、説教法:

本節課我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

1、自主探究、尋求方法

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究、尋求分數除法的解題方法。

2、設計教法體現主體

課堂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領路人,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各抒已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分層練習、注重發展

練習有層次,由嘗試練習到綜合練習到發展練習,層層深入。

三、説教程:

一、導言:

以前我們學過了分數應用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分數應用題,(板書:分數應用題)。

二、複習:

1.説説下面各題中應該把哪個看作單位“1”,數量之間相等關係怎樣?

①吃了一筐白菜的2/5。

②一本書的價格正好是一支鋼筆價格的2/5。

③小明體內的水分佔體重的4/5。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①小明體內所含的'水分是28千克,佔體重的4/5,他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仔細觀察看一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獨立做,做完組內交流,組長分好工,做好記錄,看看哪個小組方法多,你們小組準備由誰發言,用幾句話表達自己小組的方法。

小結:老師也認為用方程解比較容易,因為它的解題思路與我們以前學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思路是一致的,也是根據題中的敍述的條件明確把誰看作單位1,然後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列出等量關係式,由於單位1是未知的,要設成x,列出方程進行解答。這也是我們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用方程解的方法。

數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國小數學第四冊52至53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以後學習多位數減法的重要基礎。

二、説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三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三、説教學重、難點

説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筆算三位數不退位減的算理,能正確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説教學難點:理解三位數減三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四、説教法

針對本節課抽象性較強,算理比較複雜,而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的特點,教學時應採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探究新知。教師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並使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為一體。

首先出示舊知,以回憶只是為目的,引起大家的注意,之後出示大家熟悉的動畫片人物——藍精靈圖片,喚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激發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算法,爾後通過直觀演示,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後,通過豐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五、説學法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本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分析,感知比較,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滲透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六、説整體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獨立探究、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思路。首先創設藍精靈帶領大家一起探究新知的情景,提出問題:“還剩多少本”?,計算完了又問:“計算出結果後,用哪種方法證明差是否正確?”教師進行恰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使學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最後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

七、説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説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我出示藍精靈圖片的播放讓學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他們的思維自然會進入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2、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奧蘇伯爾曾經説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也掌握了豎式的寫法,所以這兒首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計算出結果後,用哪種方法證明差是否正確?”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被喚起,開始進入深入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學課程標準》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時候,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展開獨立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展示算法的多樣化,以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然後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教師講解以及學生練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3、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並用之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節課我分三個層次來設計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4、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並提出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八、説課後反思

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情景,展開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冷靜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辨,在生生、師生對話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數學説課稿 篇7

各位老師:

我説課的題目是《有序數對》。該節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平面直角座標系》的第一節(教材86頁—88頁)。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説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章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的學習,為以後學習直角座標系和研究函數的運動變化奠定知識基礎。雖是初始內容,但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用“數對”表示點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識以很濃,只是談到“有序”感到陌生。這些知識積澱,為完成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做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本節內容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數學符號感,是“數”向“形”的正式過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是描述解決實際生活中事物、問題的重要工具,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標分析。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理解有序數對的概念,能説出一對有序數對的實際含義。

2、根據一對有序數對在座標平面內能確定一個點,根據一個點能寫出一對有序數對與它對應,滲透一一對應關係。

二、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研究實際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確定方法的活動,讓學生樹立“數“與”“形”統一的數學思想。

2、通過研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價值目標:

1、通過參於活動,同學間協商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究知識的精神。

2、通過對有序數對的研究學習,進一步感悟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樹立刻苦學習品質。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品質。

結合以上目標,我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立足學生髮展的宗旨,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有序數對的含義,熟練、科學的達到“數”與“形”的統一。

2、教學難點:“有序數對”中“有序”的含義。

為了更好凸顯重點突破難點,我在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確定座位、找路線等活動,探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合理設疑、啟發引導、解疑點撥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第三方面: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我認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元素。教師的教是圍繞着學生的學展開的,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的教之下進行的。數學研究性活動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此,我採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一、教法

我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注重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目標,針對我班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和教材插圖合理設疑、巧妙點撥。適情設計梯度,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將採用以下方法:

1、引導發現法:在活動中讓學生觀察所給圖片,帶着問題思考、探究知識,體悟有序數對的作用,感觸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調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適當梯度,合理設疑法: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我結合目標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合理設疑、提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

3、合作交流,協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我的引導下,採用學生個體探究、小組內交流的學習形式交叉進行,以逐步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合作意識,樹立學習信心。

4、練習鞏固法:合理選配習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檢測是否達標。以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法

學生是否學會、會學成為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在本節課中我儘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體會知識的產生過程,學會學習。因此我注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觀察分析法: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

2、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個體研究和小組交流協作進行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從中領悟知識的產生,歸納規律。

3、練習鞏固法:讓學生樹立數學重在應用的意識,檢驗學生掌握情況,找出差距,對症下藥。

第四方面: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明確目標,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請同學説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學説的例如:“3排4列”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它的不足,補充完善,即從左向右數,從前向後數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從而體會到:①數對中數應有一定的順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對數對中每一個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馬上引出本節課題和本節課要達到什麼目標,把課堂教學推進,把學生的思維推向深入。

第二環節:協作商討,歸納總結,達成目標

結合教材中的插圖,“電影院找座位”。我設置了問題是:①9排7號與7排9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是什麼?②在實際生活中,諸如表示座位的數對第一個數字表示什麼?第二個呢?③這兩個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請幫助錯的人找到正確的座位。通過問題,學生動腦去思考、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及有序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出示有序數對(2,4)、(4,2)設問這兩個數對中的數字相同,只是他們呈現的順序不同,結合我班的座位説説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表示的是同一個座位嗎?問題解決後我馬上又寫(3,3),這個數對中的“3”分別表示什麼意義?有幾個座位和他對應?

數學説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銷售中的盈虧”,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三章第四節《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探究一的內容,這節課的重點就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分別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部分來説説我的備課設想。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經學過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由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由於涉及的知識較多,所以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熟練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為我們以後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本節課的重要性,結合國中數學現行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水平,確定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商品銷售中的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關係。

2、能根據商品銷售中的數量關係找出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虧的求法。

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盈虧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建立方程模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化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閲讀理解能力和有關商品銷售知識有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深刻性不夠,而盈虧問題中的相等關係是解決銷售問題列方程的重要依據,因此確定本節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弄清商品銷售中的“進價”、 “售價”、“利潤” 、“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的關係。

突破本節課重、難點的方法 :弄清問題背景,分析清楚相關數量關係,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係。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策略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在教學策略上分為兩步:

(一)問題——在生活中產生

根據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奇的性格特點,課程一開始就創設了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促使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上一節課我提前給學生留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讓他們作一個市場調查,瞭解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係,初步理解在銷售中的盈虧問題,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問題——在探究中解決

考慮到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先認真分析各自的調查情況,再結合多媒體圖片和老師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歸納、總結出“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係,進而利用關係探究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

1、學生社會知識有限,往往弄不清銷售問題中的有關概念,理解不清概念之間的關係。

2、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的困難:

(1)抓不準相等關係;

(2)習慣於用國小算術解法,不適應用方程解決應用題。

3、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還會存在分析問題時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可能認為存在錯誤,實際不是。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開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確,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確的,讓學生選擇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儘可能簡單明瞭。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不完全理解概念之間的關係,而習慣於套題型,找解題模式。

四、教學過程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分為七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多媒體圖片,創設問題情境。

(二)提出問題,歸納公式

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得出下面概念的含義。

進價:購進商品時的價格(有時也叫成本價)

售價:在銷售商品時的價格(有時叫賣出價)

打折:賣貨時,按照標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

利潤:在銷售過程中的純收入。即:利潤 = 售價 - 進價

利潤率:在銷售過程中,利潤佔進價的百分比 。即:利潤率 = 利潤÷進價×100%

(設計意圖:為了解同學們的調查情況,設置幾個概念性的小問題,由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既可以讓學生知道銷售中的一些日常用語,增長知識,又可以為新課的展開作好理論上的準備。)

請學生完成下面兩道題:

①一雙雙星運動鞋打八折後是100元,則原價是多少元?

②進價為80元的一件上衣賣了120元,這件上衣的利潤是多少?利潤率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已有理論經驗的基礎上,以小組的形式分析、討論、交流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會有獲得新知的喜悦感。問題①討論原價、售價、打折之間的關係;問題②探求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係;通過解決這兩個問題,進一步突出、強化本節的重點—利潤率的計算公式以及它的變形公式。)

總結出公式:

利潤率= ×100% = ×100% 售價=進價×(1+利潤率)

(三)探究新知(學習新課)

例:某商店在某一時間內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還是不盈不虧?

在學習這道例題時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提出問題一

(1)你能從大體上估算賣這兩件衣服的盈虧情況嗎?

(2)如何説明你的估算是正確的呢?

(3)如何判斷盈虧?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先估算,後準確計算可減少判斷錯誤,同時引出要利用方程模型來解決問題。)

第二個環節:提出問題二

(1)這一問題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

(2)哪些是未知量?

(3)如何設未知數?

(4)相等關係是什麼?

(5)如何列方程?

(設計意圖: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逐步解決問題。)

第三個環節:提出問題三

盈利25%、虧損25%的意義?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讓學生準確理解盈利和虧損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展示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進價是x元,它的商品利潤就是0.25x元,根據售價=進價×(1+利潤率)這一相等關係列出方程x(1 + 0.25) = 60,解得x=48 。設另一件衣服的進價為y元,它的商品利潤是 - 0.25y元,列出方程 y (1- 0.25) = 60 ,解得 y =80 。(虧損就是負盈利,即利潤為-0.25y元)

兩件衣服的進價是x + y = 48 + 80 = 128 元,而兩件衣服的售價是60 + 60 = 120元,進價 大 於售價,可知賣這兩件衣服總的盈虧情況是虧損8元。(將結論與先前的估算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前面三個問題,學生掌握了一些銷售知識,在此基礎上,我針對例題又設計了這道填空題,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建模”的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表達,從而突破本節課重點。)

(四)新知應用

1、鞏固練習

新華書店出售A、B兩種不同型號的學習機,每台售價為960元。A型一台盈利20%,B型一台虧損20%。該書店出售A、B型學習機各一台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2、拓展延伸

商場將某款服裝按標價打9折出售,仍可盈利10%,已知該款服裝的標價是330元,那麼該款服裝的進價是多少元?

(設計意圖: 為了及時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培養學生類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方法,滲透數學建模思想,設計了兩道練習題。)

(五)總結昇華

讓學生談談收穫:

1、本節學了哪些知識?

2、商品銷售中的盈虧是如何計算的?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找出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式交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我們要努力學好數學,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六)佈置作業

作業:課本習題3.4第3題、第4題

(七)板書設計

銷售中的盈虧

1、基本概念: 2、公式

進價: 利潤率= ×100% = ×100%

售價: 售價=進價×(1+利潤率)

利潤:

利潤率:

(設計意圖: 簡潔美觀的板書設計給學生以美感,同時可以使學生感到脈絡清晰,對本節的重點有個整體認識。)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shuokegao/8lo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