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最小公倍數》説課稿

《最小公倍數》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數》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小公倍數》説課稿

教材簡析:

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約數和倍數的意義”、“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基礎。因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本冊教材的核心內容。本課的教學,對於學生的後續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借鑑前面的學習方法學習後面的內容是本課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特色,這樣設計不僅使教學變得輕鬆,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對於今後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初步建立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2、基本技能目標:理解算理並學會計算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思維能力目標:通過對最小公倍數算理的探究,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思想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問題的意識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建立幾個數的公倍數的概念,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教師談話:從四月一日起,小蘭的媽媽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爸媽媽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公園玩。(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蘭一家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曆)那麼在這一個月裏,他們可以選哪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請學生相互議論後,教師提示:同桌兩位同學可分工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同學找小蘭媽媽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學找小蘭爸爸的休息日,然後再把兩人找的結果合起來對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蘭爸爸和媽媽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完成以下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們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講故事的形式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倍數”的實體模型,讓學生藉助“日期”這一具體有實際意義的“數”,初步感知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特點,體會求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思路。)

(二)激思引探,嘗試思考:

1、幾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從“媽媽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們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別引出“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師修改並完成板書:

4的倍數:4、8、12、16、20、24、28……

6的倍數: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數:12、24……

其中最小的一個:12

教師談話: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通過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作進一步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修改板書,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藉助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特點。)

2、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和方法引探:

教師:剛才我們用列舉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數,但這種方法太麻煩了!能否像求最大公約數一樣,也找到一種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呢?我們來試一試。(多媒體課件出示嘗試題)

嘗試題: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

嘗試提示:(1)認真閲讀課本第73頁例2,邊讀邊思,做標註,找疑點,並嘗試解疑;(2)如果你覺得懂了,請你直接在本子上嘗試練習,並想想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如果你在嘗試中遇到困難,請再自學教材,不斷嘗試。(雖然學生知道了求最大公約數的算理、算法,根據知識的遷移規律可類推出“求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和算法,但學生個體的類推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的,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我設計了以上“嘗試題”,為之提供主動構建的過程,從而使“有意義學習”的實現成為可能。)

(三)點撥精講,驗證交流:

教師談話:你的做法,想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理一理例2的思路,到時你就可以自己作出判斷。

(學生經過自學嘗試,有的學會了算法,但講不清算理;有的在算理算法的理解和領悟上均存在障礙。基本處於“悱”、“憤”狀態,為此,教師應抓住時機,對例2進行精講。)

1、找聯繫,理算理:

(1)找出18和30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把18和30分別分解質因數:18和30的公有質因數:2、3獨有質因數:3(18的)、5(30的)

(3)觀察: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與它們的質因數間有什麼聯繫?

得出:2×3×3×5=90即:18和30的全部公有質因數與各自獨有質因數的乘積=它們最小公倍數。

(4)概括:求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方法。

2、教方法,促概括:

(1)用合併式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是:2×3×3×5=90

(2)概括: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請學生閲讀教科書第74頁的內容。)

3、理思路,求“內化”:

(1)讓學生再讀課本,領悟求法,掌握求法;

(2)請學生質疑問難,相互訂正嘗試題。例如:兩個數有沒有最大公倍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練習應用,總結梳理:

(練習是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智能,完善認知結構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練習,受到鍛鍊,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填空:①A=2×3×5

B=3×5×7

A和B的最小公倍數為:()

②A=2×2×5

B=()×5×()

A和B的最小公倍數為:2×2×5×7=140

2、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做一做”;

(2)教科書第74頁“做一做”。

3、深化練習:

求15和20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比較異同。

4、通過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有哪些體會?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不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結構。”為此,在課尾通過以上設問,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的探究內容和過程,讓學生系統整理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五)佈置作業:

練習十五的第1—4題。(第2題讓學生任選2—4個做)

(六)板書設計:(略)

一、教學設想。

“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的概念和分解質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設想如下:

1、尊重教材並創造性地使用。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與學的中介,但教材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在深挖教材後,可以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指導作用。所以在充分分析教材上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後,我抓住倍數這個生長點發現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抓住分解質因數這個生長點研究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大膽地把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和多種計算方法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力求學生知識體系的有機地自然地生長。

2、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現代教育觀點認為:學習不是為了佔有知識,而是為了生長知識。因此教學中,我們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的數學,而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探索研究出來的數學。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時,我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設計看到這列數你想説些什麼,看到這兩列數你想説些什麼?等開放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高度的思維狀態下,調動大量的原有知識參與新知識的構建。

3、讓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

《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課伊始從學生熟知的駟驅車引出倍數這一前衞知識。課中又再次利用兩輛駟驅車同時從起點出發至少多少分鐘再次同時經過起點這個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最小公倍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課後又利用駟驅車賽這個情境進行延伸為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設為伏筆。

4、算理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主旨。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學中我一直把算理的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最小公倍數方法的線索,同時,把算法的多樣化作為教學中的另外一個目標。從自然生長起來的列舉法到發現特殊關係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規律,又從特殊關係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規律研究到一般的算法,走一條從一般到特殊,又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且抓根本的最小公倍數與兩個數質因數的關係為方向。從而深入研究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並使短除法成為學生又一次知識的昇華。

三、課後反思。

從教學的實踐過程來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知識的掌握也較為自然而紮實,學生的思維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兩點感悟最深刻。

1、情境的創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課伊始,趣亦生。學生的注意力被駟驅車吸引,圍繞駟驅車展開了知識的聯想,為最小公倍數的理解鋪墊了很好的基礎。課中的再利用不僅使知識與生活加以聯繫,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有的放矢。課後的情境延伸更使知識體系更完善。

2、抓住學生思維的生長點,重視算理的教學,使算法多樣化。

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為中心”研究不同的環節如何使學生的思維自然生長。從概念倍數為基礎而生長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從列舉法而生長的規律,從分解質因數的方法而生長的短除法,幾次的生長都很自然。同時輕結論重算理體現的較為突出,成為了算法的多樣化的前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shuokegao/2v60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