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國小語文説課稿範文八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範文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語文説課稿範文八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是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中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着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通過“國小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為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設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2)通過看註釋,查閲資料,邊讀邊想象和古詩五讀法等方法來學習古詩,感知詩詞大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3)通過意境的創設、反覆誦讀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想象意境,領會詩情,品味詩句。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準備

(1)針對古詩內容有側重地查閲王安石的資料,對他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收集描寫思鄉的詩詞

六、説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

導入語:如果説中國古代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星空,那麼,詩歌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北宋王安石創作的《泊船瓜洲》”導入課題,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並釋題意,然後詳細介紹了詩人王安石,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和文學成就進行了高度讚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詩人產生了崇敬之情,進而對詩歌產生了學習的渴望。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讀通其文。

(1)糾正字音。如:“泊”的讀音為bó

“間”讀 jiàn;“萬重山”的“重”讀 сhóng;“還”讀 huán;

(2)讓學生小聲朗讀詩文,注意讀準字音。此環節目的在於掃除字詞障礙,大體把握詩意,為後面的細讀詩詞奠定基礎。

(4)小結學習方法,教師板書:一讀通其文

二、讀品其意

(1)自讀詩文,結合幻燈片出示的詞語註釋品味詩句的具體含義。

(因為這首詩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採用了自學的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詩句的意思,通過課上的學生回答表明,學生完全能夠自學,且效果很好。)

(2)捉住詩眼“又”以及“何時還”進一步分析詩人的思鄉之情。

(3)通讀全詩,小結學習方法:二品其意。

總之,通過挖掘全詩重點字詞,使學生深刻體會詩句的具體含義,為感悟詩情做好準備。

三、讀悟詩情

請學生扮演王安石的角色,想象詩人所處的場景以及他的所見所感。教師在旁用語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情境。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觀察積累,對詩人當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展開了大膽的想象,並將想象內容連貫起來創作出了一段段生動優美的文字材料。這裏運用語言描述情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在這裏,我大膽的提出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詩人所處的實際距離和他的心理距離產生了差距?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出示王安石推敲用字的典故,讓學生思考為什麼用“綠”字?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綠字的動態美,並且詩人感受家鄉的美景從而增添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讓學生大膽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詩詞所營造的意境中,將詩人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諧統一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詩的意境、情藴,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讀誦其韻。

(1)帶感情朗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奏韻味。 請學生展示朗誦,教師進行評價。

(誦讀和朗讀是不同的,其區別就是用情與否,學生經歷了前三個學習階段,對詩情有了很深的感悟,之後,我又給學生出示了四個詞語,分別是:思念、哀傷、渴望、無奈,讓學生用這些詞語説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結果學生的回答淋漓盡致的把詩人的心情和感受表達了出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誦讀很成皋,誦讀起來聲情並茂,並能通過關鍵字誦讀出詩人濃濃的思想愛鄉之情。)

(2)指名學生背誦,結合想象與意境,欣賞、誦讀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利於背誦,而且記憶深刻。古詩學得透徹,所以有的學生能做到當堂背誦。

(三)總結

指出教學重點,做好筆記。回顧古詩四讀法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後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説説意思;不但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 以後學生再讀到古詩時很自然的就能結合註釋來幫助理解詩句了。

二、抓住詞語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於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係,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介紹作者王安石時,教師的講解較多,這裏可以讓學生把蒐集整理出來的資料交流討論,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學生前面誦讀時間稍多,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整理的思鄉的詩詞,沒有時間進行交流。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今天的説課題目是《觸摸春天》,下面我將來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想。

一、説教材

首先我將來對教材進行分析,《觸摸春天》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7課,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盲童小女孩安靜在花園中流連捉住蝴蝶、放掉蝴蝶,感受春光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二是學習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二、説學情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對教材分析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想法開始更加獨特,開始傾向於個性的表達。在學習上,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但是就這篇文課文而言,學生不瞭解盲人的世界,那在理解本文時就需要教師多去引導讓學生體驗盲人生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題。

三、説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置了以下三個維度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讀暢、磕等7個生字,會寫徑、暢等9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結合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盲童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四、説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難點:感悟、體驗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五、説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部分,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形成閲讀期待。因此我才用了歌曲導入法。與學生一起來唱兒歌《春天在哪裏》,並與學生“同學們,歌曲當中説小朋友們通過什麼來感受春天?沒錯,是眼睛,我們通過眼睛看到了春天的紅花綠樹,但是我們今天的課文的小主人公她卻是個盲人,那她又是怎樣來感受春天的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今天的課文《觸摸春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在此環節,首先,讓學生來自由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其次,我會讓學生大聲齊讀課文,並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樣方便學生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併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深入研讀

在讀文本內容有了基本瞭解後,將進入到課程的下一個環節,深入研讀環節。

1.首先我會讓學生再讀課文,並且思考作者是怎樣評價安靜在花園中的一系列行為的?通過學生回答得出“真是一個奇蹟”。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文章當中哪些句子體現了安靜創造了奇蹟?並讓學生小組討論,在自己找出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悟。由學生提出句子主要分析“走的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極其準確的伸向、攏住蝴蝶、張望”等詞語。在分析這些詞語時我會與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矇住眼睛來走路,體會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讓學生閉上眼睛拿出數學書來體會極其準確;讓學生聯繫自己捉蝴蝶的經歷來體會安靜攏住蝴蝶的奇蹟等,這一些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深刻體會作者用詞的妙處以及安靜對於生活的熱愛。

3.接着,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安靜能夠創造奇蹟,是因為她整天在花園中流連,對這裏非常熟悉,可是對於盲人來説走路都很困難那安靜為什麼要整天來花園呢?並讓同學自由發表觀點,此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安靜對於生活和生命的熱愛。

4.最後,我會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文中找出作者看到安靜的一系列舉動後,發出了怎樣的感慨?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他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殘疾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創造價值。

此環節的設置有助於幫助同學自主探究思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小組討論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至此,我的教學目標的已完成,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拓展延伸

課標指出:我們應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就是在要求我們建立一種大語文學習觀,因此在拓展延伸環節,我會播放音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並讓學生談一談聽完之後的感受,並順勢介紹貝多芬的個人經歷。這樣的設置有助於幫助同學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情感,並做到把語文課程與音樂學科相互關聯,做到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

(五)小結作業

小結作業在課堂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小結作業,可以將本節課的內容得以鞏固。所以,我的小結是讓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此來深化主旨,並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我的作業將這樣安排:讓學生課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整理資料,併合作辦一次牆報,下節課進行牆報展評。以此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主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課上到課下的完美過度。

七、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此板書以清晰直觀的方式將課堂內容展現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刷子李》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中的第二篇課文。本文寫得生動有趣,融方言幽默於一爐,敍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豐滿,是一篇藝術性和趣味性都較強的文章。文中“刷子李”是生活於市井裏巷的凡夫俗子的奇人高手,他巧妙的粉刷技藝應該是民間藝術之海中的一朵晶瑩的浪花。因為本組課文的設計意圖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運用。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6個生字,摘錄描寫精彩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領悟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教學重點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把感受人物形象,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作為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分析:由於許多學生對粉刷不太瞭解,因此,很難真切地體會“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所以這是教學中的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主要以讀為主,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的方式,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體會人物的高超技藝。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造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進行有創意的探究性閲讀。

三、説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我用《粉刷匠》這首歌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後,先讓學生交流作者的相關資料,瞭解作者,為後文學習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章。

1.在初讀文的基礎上,我先檢查了詞語認讀情況,以達到鞏固雙基的目的。

2.初知人物形象:讓學生説説刷子李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探究學習。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圍繞閲讀提示上的問題:“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作者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這一問題,讓學生先自學,找出文章中描寫最精彩的句子,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小組派代表彙報。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中體會刷子李的高超技藝,他們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會,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加深對人物性格的領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一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本文中正面和側面描寫的方法,突破了本文的教學難點。

(四)鞏固提升。

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身邊人的“絕活”。這一環節,做到了讀寫結合,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的領會,情感得以深化。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孔子和學生》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師生”中的一篇課文。開學伊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材以“師生”為主題設置第一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體會老師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尊師重教,進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學生》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孔子和學生的對話記敍瞭解被譽為“萬世先師”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並通過課文了解不斷學習進步的必須性。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檢測鞏固課文的生字詞,理解有教無類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説話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説教學重、難點

1、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含義。

2、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1)、討論探究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本節課主要採用討論探究法進行教學。以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講授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的學生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講授法具有靈活性大、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不過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講授與討論法等結合使用,在師生互動,學生熱情的氛圍下進行重難點的突破掌握。

(3)、朗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不僅在朗讀中進行生字學習,更在朗讀中學習了太陽的特點,人與太陽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朗讀中加深了對列數字等説明方法的學習和運用。

2、説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淺顯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文的生字和主要內容的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等。

説課時安排

本框題共兩課時,今天主要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安排。

説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對孔子的瞭解很少,只是聞其名而已。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孔子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孔子的印象。

説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出示孔子的圖像,引入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暢談對孔子的瞭解,並最終確立孔子偉大教育家的課堂基礎(此舉:目的有二,一是、鍛鍊學生的説話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為授課做情感鋪墊)

二、檢查預習作業,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生字詞,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學習。(此舉主要是為培養了學生合作的能力,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在檢查朗讀情況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稱。(此舉為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後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斷學習)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 謙虛 偉大 受人尊敬 瞭解學生不貪財 善於教育 大教育家

(此舉不僅是為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時為引入段落具體教學做準備)

1、通過引導,讓學生找出説明孔子有愛心(也就是:有教無類)、謙虛、瞭解學生(因材施教)相對應的段落。並在段落學習中,説明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斷學習的思想。

2、對於段落的學習,則主要是在朗讀進行。(朗讀方式有小組、個人自由、以及角色對讀等)

四、總結昇華

1、在結束段落教學後,在基本奠定孔子偉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時,通過(出示孔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説些什麼? (最終奠定孔子的光輝形象,尊師重道的觀念)

五、作業佈置

1、讓同學們去收集自己喜歡的孔子語錄,誰來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們聽聽,當然瞭如果能説出理由就更好了!(暢所欲言,鍛鍊説話能力)

説我為什麼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我選擇教學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據。

(1)對於説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提問的方式詳細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和説話訓練則主要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作業佈置方面,通過小短文的形式,聯繫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鞏固説明方法的運用,通過説話的形式,鞏固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本次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採用提問教學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有所得為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組的第二課。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城特有的風光。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起首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東西,接着先容了小艇奇特的結構特點,然後講了舟子的高明駕駛技能,末了細緻先容了小艇與人們的一樣尋常生存息息相干。捉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運動同風景、風情聯合起來舉行描寫,是本文表達上的重要特點。

教學本文要到達兩個目標,一是使學生明白水城的風情,薰陶學生的審美情趣;二是使學生意會作者的表達要領。本節課我選擇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重要教學內容為生字詞教學和感知小艇的樣子以及開端感知它給人們所帶來的情趣。聯合如許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小艇的形狀特點,教學難點是瞭解捉住事物的特點寫的表達要領。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我指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學習課文,瞭解小艇的外形特點,感知小艇的情趣所在。

3.背誦第二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1、抓住重點詞語、重點句段理解小艇的樣子。

2、通過觀看資料片、有感情朗讀等加深對威尼斯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初步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二、説教法

《威尼斯的小艇》介紹的是威尼斯水城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異國風情,這對國小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課文中所提及的新月、獨木舟、水蛇等,尤其是獨木舟,學生的直觀認識不一定非常清楚。因而,需要借用學習資料,實現空間移位,讓學生在感受水城美麗動人的同時,理解課文。

教學中主要採用“學——議——悟”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並儘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思、動口説、動手畫,獲得新知;“悟”就是加強語言文字理解訓練。運用直觀語言,藉助圖片,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理解課文內容。

由於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馬路。學生缺乏這些實際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上有難度,體味課文中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難了。教學時,首先應適時適度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簡要介紹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島城”、“橋城”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與一般城市、馬路、汽車的比較,展開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義。

三、説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一讀、找一找、議一議、畫一畫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思、動口説、動手畫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瞭如下的四個教學環節: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上課我就問同學們喜不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一個獨特而神祕的城市。(播放課件——威尼斯風光錄像短片)學生看完後跟學生簡介威尼斯的相關知識。在學生對威尼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之後順勢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然後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由學生自主質疑。

這一環節的設計理念是:播放課件讓學生親眼目睹威尼斯的風光,從視覺上對威尼斯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同時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會興趣盎然的投入課文的學習。讀課題提出問題是一種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易產生學習興趣,有學習主動性,師生加以整理,使問題有研究的價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是高年級學生必備的一項學習能力,自主預習更是閲讀的基礎,是閲讀的鋪墊。好的預習就是閲讀教學成功的一半。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預習效果,為上課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教師及時有效的檢查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小環節:

1、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a、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思考可以在書中圈點批註。

(這一設計主要是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文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這兒我給學生提出兩點要求,帶着這樣的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其實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2、檢查

A、字詞(課件)

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譁笑

停泊簇擁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

(1)指生讀詞語。注意讀準:尼、艇、艄、禱、譁、簇

(2)解釋詞語意思。指生彙報預習時瞭解詞語的意思。重點解釋:操縱自如、手忙腳亂。(這兩個詞語是理解課文重點句段的關鍵,因此一定要解釋好,解釋透。)

(3)、再讀詞語。(高年級識字教學也很重要,這裏嚴格按照課標要求,紮紮實實的搞好識字教學,夯實基礎。)

B、查讀課文:指名分段接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錯誤要及時糾正。(初讀課文,一定要紮實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理清文章思路。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指名彙報,交流,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説出: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的技術好以及小艇與人們生活的聯繫。同時讓生分別找出在哪一部分。隨着學生彙報,師抽象出主要內容並適時板書:樣子(2)技術好(4)作用(5、6)。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清文章思路,就一定要教會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而這一方法就是引導學生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歸納起來便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對於五年級學生來説不是很難,而且這也有利於以後學生對此類文章思路的更好把握。】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小艇的樣子。因此我緊緊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通過反覆朗讀,充分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寫這一寫作方法,最後能讓學生也學着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去寫一寫某種物品,從而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背誦有關的句段也在彷彿的理解體會中水到渠成。]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小艇的重要性

感知小艇的重要對下節課理解作者為什麼單單寫威尼斯的小艇這一問題有重要意義。因為在威尼斯小艇是唯一的交通工具,這一特性凸顯了小艇在威尼斯的地位。通過讓學生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麼?(小艇在威尼斯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以及為什麼小艇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呢?去感悟小艇對於威尼斯人來説的重要性。

(二)、學習2自然段:小艇的樣子

1、我設計這樣的問題:既然它對人們這麼重要,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看課文插圖,仔細觀察,看後用自己的話描述小艇的樣子嗎?

這一設計主要是為後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做鋪墊。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之後再獨坐者的描述更能夠幫助學生去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寫的表達方法。

小艇到底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相關的語句,抓住關鍵詞好好的讀讀,體會體會。

【這一問題正是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切入點,同時也是學生在解題時迫切想知道的,因此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帶着問題走進課文,理解感悟的效果會更好。】

2、學生按要求做,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讓學生充分交流。在彙報時,學生可能抓到: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像…彷彿…。這裏根據學生回答我會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這三個比喻句來充分理解小艇的特點。如:比作獨木舟,獨木舟是什麼樣子,課件出示幫助理解,從而體會到了小艇長、窄、深的特點;比作新月,新月見過嗎?什麼樣子的?出示新月的課件。讓學生來感悟小艇兩頭翹起的特點;比作水蛇,生活中水蛇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從而體會到小艇輕巧靈活的特點。在每一處充分理解體會的基礎上再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讓學生在頭腦出形成表象,並更好的感悟小艇與眾不同的特點。

4、知小艇的樣子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與精當。重點比較“彷彿”改成“好像”好不好?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我們在寫文章時反反覆覆的用同一個詞不是很好。

5、了小艇的樣子之後集中歸納出小艇的特點:長、窄、深、翹、靈活

6、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小艇的認識以及小艇的圖片畫一畫小艇的樣子,鞏固學生對小艇特點的掌握。

7、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表達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這一難點重點是通過對小艇的樣子的描述去體現。因而在學生掌握了小艇的特點之後則去引導學生去體會寫法。主要是通過對比去感知。具體做法如下:

假如老師告訴你:老師也做了一隻小艇:小艇有點長,兩頭有點翹,行動有點快。你能想像出小艇的樣子嗎?(學生肯定説想像不出。因為我説的句子沒有具體説出小艇有多長,像什麼?)接下來我就順勢去問:威尼斯與我們相隔千山萬水,而馬克吐温對威尼斯小艇的描寫卻讓我們如同見到了真的小艇,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在哪?(引導學生説出作者抓住小艇的特點細緻觀察;抓住小艇長、窄、深、翹的特點進行描寫;運用了比喻的寫法)在這樣對比的過程中學生就明白了寫作的時候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寫才能都寫生動,寫具體。

在此基礎之上,可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覽威尼斯,會有怎樣的感受?這一設計也就是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在引出這一問題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學生閉眼想象,然後説一説穿梭於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你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説些什麼?想寫什麼?這樣很自然的便將第3自然段一帶而過,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那“説不完的情趣”。

【這樣感悟與體會結合,讓學生在輕鬆的交談中便能讀懂,讀透,體會深刻,閲讀教學便顯得輕鬆愉快、遊刃有餘。配樂範讀更是容易讓學生很快就進入這一意境。】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這一關鍵計劃的是讓學生依照作者的寫法去寫一段話,重要是本身的某個物。計劃意圖是對付本節課難點的——瞭解捉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要領的牢固進步。聞名的教誨家陶行知説:“老師的職責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充實得發掘了課本的內在,奇妙地把課文的閲讀與寫作的引導有機地聯合起來了,讓閲讀更好地為寫作辦事。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今天我了南通陸錦華老師執教的《恐龍》一課。這是一篇小小的説明文,介紹了多種恐龍的名稱和特點、生活習性。恐龍雖然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卻始終是人們探索的對象,更是許多孩子喜愛的動物,更是他們想了解的動物。陸老師結合孩子對恐龍的獨特感情,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於提供刺激物,增強氣氛,還在於語文學習需要薰陶感染。陸老師上課伊始就緊緊抓住學生喜愛恐龍的特點,讓學生説出自己瞭解的恐龍的名字。學生表現欲立刻被調動起來,搶着説。這是由於學生生活中通過觀看電影、電視、圖書,瞭解了許多。老師一問,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陸老師還利用掛圖展示恐龍,讓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恐龍圖片,都為學生學習營造了一種直觀的情景,使學生既認識了恐龍的外形,又創造機會讓學生理解了恐龍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語文新課標註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陸老師在教學中極力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如在讀“望而生畏”一詞時,要學生體現畏懼的心理,要用朗讀來體現恐龍是個“龐然大物”,用比賽朗讀來表現恐龍的體型巨大,更想用肢體語言來配合朗讀,這樣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積累遷移,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國小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會用語言文字。學生喜愛表演,表演不僅能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的熱情,更能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陸老師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學完各種恐龍的特點以後,讓孩子們扮演恐龍來介紹自己,無疑是注重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注重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內化,將課文中的規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從而達到記得住,用得出的境界。另外,讓學生給圖片上的恐龍取名,也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內化的過程。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7

第一部分 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大海睡了》是一首兒童詩,寫喧鬧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漸趨寧靜,表現了大海的温柔和可愛。詩文雖短小,字裏行間卻充滿童趣,充滿美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體會大海的温柔和可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練讀、討論、評價、欣賞、背誦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第二部分 説教法和學法

這一課需用兩個課時完成。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教學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二、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説”“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閲讀實踐中得到鍛鍊。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嚮往,反問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詩,更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同時,"詞"這種體裁在湘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現,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覺中國經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二、説設計思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歷經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餘,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鍾,學生卻無動於衷。原因何在?往往由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經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力求營造一種"簡約而不簡單,隨意卻不隨便"的和諧語文課堂。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為四個環節: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二)"胖"讀全詞,古詞新談。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三、説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1、(師生問好後,教師板書"憶"字)

①師:請同學們讀這個字。能給"憶"字組幾個詞嗎?

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創造這個字的呢?

(課件一:演示"憶"的演變過程)

②師:由此,你想到了"憶"的本意是什麼呢?(引導學生説出回想、思念)。

③師:古往今來,有人思念家鄉,有人思念親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們將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書:江南,學生齊讀課題)

2、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課件二:江南風光視頻:小橋、流水、垂柳、涼亭……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的錄音伴奏)。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可以唱。詞不同於詩,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為長短句。《憶江南》這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後,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

(教師配着古樂範讀)

[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為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教師細膩、傳神、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盪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師剛才的範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慾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胖"讀全詞,不在於質好,只在於量大,讓學生在反覆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

這一環節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學生自由朗讀並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註解。

要求:

①根據註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疑提問並作上記號。

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為美觀的字下畫"☆".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讚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為絕妙之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shuokegao/0z22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