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計劃 >

有關教學計劃範文九篇

有關教學計劃範文九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計劃吧。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計劃範文九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資源分析:

本冊教材是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教材有3個單元共9課。本冊教材的重點是word常用工具和功能的使用方法,包括藝術字的插入與調整,圖片的插入與美化,文本框、表格的應用和頁面的基本設置等。難點是word文檔的圖文混排和設計。

教材中的“做一做”、“評一評”、“練一練”、“小知識”等欄目從實際需要出發,透過探索、嘗試,學生的聰明才智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用信息技術處理事物的潛力上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word軟件的學習和簡單操作,培養學生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的用心思想和學習信息技術熱情和興趣。

2.知識目標:掌握word中常用工具與功能的使用方法,包括藝術字的插入與調整,圖片的插入與美化,文本框、表格的應用和頁面的基本設置等。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對word中的文本與圖像等對象進行調整。

3.潛力目標:透過學生的操作,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文本信息的處理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4.人格目標:透過學習,展示自我,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本年度四年級共有五個教學班。學生大部分都來自於民工和鄉下家庭。由於經濟條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約,大部分學生的信息技術潛力相對來説比較弱,但這些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比較濃,透過學習,能夠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動手操作潛力和合作探究潛力。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的主要學習資料是利用電腦對文字進行處理,透過讓學生完成作品,在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到方法解決問題,促進學習。所以本學期的教學措施是:

1、對新入校學生進行測試,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分配不同任務。

2、以上機實踐操作為主,儘量縮短講課時間,讓學生有足夠時間自由發揮。

3、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新知,在展示作品過程中培養興趣。

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詳見教學進度表

六、教學評價分析:

在信息技術課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上機操作。實行學生評、小組評、自評、教師評等多種評價。課上檢查佈置的上機作業並評價學生。過程評價佔60%.綜合性評價佔40%。

教學計劃 篇2

一、班況分析:

小班幼兒由於他們年齡小,又都新入園幼兒他們交往能力差,自制能力差,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育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最基本自我控制能力。

2、引導幼兒逐步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認識幼兒園中的同伴和成人,初步瞭解他們與自己的關係,使幼兒初步適應幼兒園生活。

3、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學會有禮貌與同伴交往。

4、使幼兒初步瞭解和掌握基本的衞生要求,養成初步的衞生習慣。

5、引導幼兒遵守基本的學習活動規則,初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育內容

1、關注幼兒園環境的認識,使幼兒有安全感,並喜歡幼兒園。

2、關注同伴交往,使幼兒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

3、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

4、對生活社會現象的好奇。

四、教育方法形式和手段

小班社會領域教育的方法以生活時間性的方法為主,此外,觀察和參觀也是小班社會學習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在小班社會學習中有特殊的意義,它是創設現實社會中的某些情境讓幼兒搬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小班社會的教育組織形式大致有集體教育、分組教育‘個別教育等。生活集體活動和遊戲是小班社會領域教育重要的形成。

小班社會領域有的組織形式大致有集體教育、分組教育、個別教育、這些形式的使用是因教育的`內容和情景而異的需指出的是,個別教育在小班有特殊意義。小班幼兒來自不同家庭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個別和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領域教育。

在小班應注重集體活動的生活化和遊戲化。既要結合幼兒的現實生活組織教育活動、又要重複利用遊戲手段開展教育活動是;教學、遊戲和生活的結合。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1、我上幼兒園;

2、我的標記朋友;

3、媽媽快放手;

4、快樂小×班;

5、自我介紹;

6、幼兒園裏走一走;

7、看哥哥姐姐上課;

8、運水果;

9、水果大家嘗;

10、我會打招呼;

11、我幫玩具;

12、我學小貓來釣魚;

13、我的小夥伴;

14、寶寶有雙能幹的手;

15、老師愛我我愛他;

16、玩具圖書我愛你;

17、快快樂樂過新年;

18、生日快樂;

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通過開學一兩節課瞭解學生信息技術基礎情況,由於國小學習基礎有較大差異,所以在七年級上學期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快速適應國中階段的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都能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國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瞭解信息、信息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

3、學會利用多種方法獲取多媒體素材。

4、學會信息集成與發佈。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四、教學方法

本學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五、教學行事曆:

七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篇三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七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信息技術》上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計算機基礎知識,文本處理。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內容佔本教材的50%,可見計算機基礎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收集身邊的信息,計算機與系統安全,文件管理,網絡探祕、文本處理,設置文字與段落。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瞭解什麼是信息、信息技術,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載體。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收集身邊的的信息、講解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和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縱覽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

第三課時綜合實踐

第四課時計算機與系統安全

第五課時使用資源管理器

第六課時畫圖程序與使用

第七課時初識因特網

第八課時網絡基礎知識簡介

第九課時綜合實踐

第十課時輸入與保存文檔

第十一課時設置文字與段落

第十二課時插入圖片與文本框

第十三課時製作簡單表格

第十四課時圖文混排

第十五課時綜合實踐

第十六課時複習

教學計劃 篇4

“學講計劃”在我校已經推行四年多了,我們經歷了一個從懷疑到接受再到主動實踐的過程。通過四年多的摸索,筆者深深地感到,“學講計劃”非常適宜在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這也可能是由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決定的。筆者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靈活運用“學講計劃”,促進了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提高,在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實踐具體化

學習信息技術重在實踐,實踐要具體化。為了利用好資源,根據我校教學四步走的模式中的第一步———指導自學這一點,結合信息技術課的特點,筆者主要是讓學生邊看書,邊在計算機上摸索實踐。就拿教學FLASH這節中的“繪製圖形”來説,筆者在導入新課之後,就放手讓學生參照課本中的導學材料,進行上機自學。由於導入新課時筆者留下了一句話,“前面我上過兩個班,在我沒有指導的前提下,居然沒有一個同學能讓小球動起來。這次我要看你們班有誰最先通過自學,能讓小球動起來,就讓誰當一回小組長、小老師到講台上操作教師機傳經送寶。”這樣一來就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因為他們平時就對教師機能控制學生機帶着濃厚的神祕感,所以自學探索的情緒非常高漲。即使平時被筆者視為差生的那幾個學生,也都認真在自己的機子上操作練習。有不少操作不熟練的學生,放學回家後,能夠主動地在家裏上機練習,很快地趕了上來。有了上面自學實踐的過程,學生的`作業基本成型。於是筆者精心設計了課堂教學的第二步———交流展示。信息技術課有其獨特的教學環境,那就是人手一台機器,教師又有電子教室能讓每個優秀作品在每台機器上展覽。這樣一來,學生為了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流傳,都極力自學、互學,來完善作品。由於人少,一堂課下來,基本上每個學生的作品都能得到展示一次,特別優秀的作品展示次數就更多。這樣做,極大地促使他們更好地遵守紀律(信息技術課有時紀律很亂),學好信息技術課。同時,在展示過程中,學生也逐步發現自己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關鍵,找到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二、小組合作化

對面相鄰的四台機子上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讓他們交流、討論,取長補短。因為,手把手的教是永遠教不會的,模仿性的學也是永遠學不會的。比如在教學POWER-POINT這個章節中的PPT製作時,雖然學生課前從來沒有摸索過這個軟件,但是對於幻燈片學生並不陌生。他們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經常接觸過教師用的幻燈片課件(如語文課上看過《桂林山水》PPT)。也正是由於這樣經驗,學生產生對幻燈片製作的濃厚興趣。經過自學,學生也找到了自己的難點。這些難點教師不要急於幫助解決,否則講多了,就不能充分發揮小組的優勢。因為小組成員的層次不同,所以有些問題在小組中是能解決的。比如,背景的插入,圖片大小以及透明色的設置等。在小組裏解決比我們直接教授給學生,掌握得更牢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是大家迫於想知道的教學難點。這個時候教師的教,才具有針對性、時效性。比如,《桂林山水》幻燈片母版的應用,多數學生通過摸索也都知道怎麼添加母版。但是弄來弄去就是和書上做的效果不一致。學生討論來討論去最後請到老師。教師點撥,“母版插入後,一定要關閉母版,才能插入封面圖片,否則所有圖片都將作為母版應用”。總之,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發揮優秀學生的輻射作用,更大範圍地更快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這樣能夠提高教師點撥的力度,增強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三、輔導個別化

“學講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指導自學。我們信息技術課更有利於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更有利於學生將課外所得,結合課堂所學充分得到嘗試,個人潛力大大得到開發和展示。所以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和不太好的學生,我們要讓他們“兵教兵”。但這還不夠,我們老師還要加強對學困生進行個別化輔導,這非常重要。以前班級少,學生少,在課堂上就能夠達到“人人清”。現在不同了,班級多,學生多,在課堂上想達到“人人清”可以説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他時間搞好個別輔導,我們着重從學生的態度、興趣、個人的學習難點、自學方法等幾方面進行因人而異的輔導。由於電腦(或平板等)都普及了,這也為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提供了便利。在當今社會,在教學中進行“個別評價”更顯其重要性。我們要在個別輔導中,用恰當的方式,正確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當然,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讓他們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這不僅能夠讓他們學好信息技術課,更能夠成就他們的將來。

四、教師的主體作用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好比一個個斷線的珍珠,教師的任務是要把這些珠子穿成簾子,穿成手鐲、項鍊……昇華珠子的自身價值。所以“學講計劃”教學模式並不是光學不要教,相反我們當教師的要努力利用好自己的職權,該亮劍時一定要亮劍。由於學生課內、課外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很零碎,我們教師要把學生所學的這些知識進行概括、綜合、提高。學習一個新知就如同讀一本新書,先是由薄到厚(發散思維),那麼教師就要讓學生再由厚到散,再看到薄,看到精,精到內容提要,精到提煉出中心思想。學生在信息技術科目方面更是才華橫溢,個別學生還是珠光寶氣,那我們信息教師就要穿針走線,要把這些珠寶拾起來利用好。同時還要讓這些學生感覺到原來珠寶在他這兒有點屈才了。總之,由於“學講計劃”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探索時間,這樣也就給了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教材的反應,及時修訂教案,改進教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最好的機會。這對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學情分析

1、學生掌握雙基情況分析

從學生上學期的期末成績情況分析,總結學生的基礎掌握情況,以及問題存在的原因。(視具體情況分析得出結論)例如:

(1)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

(2)班級中甚至年級中的參差較大

(3)……

2、學生學習態度及習慣分析

分析學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現情況

(1)作業的態度,是否及時完成

(2)上課聽講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

(3)提問是否積極,有無主動攝取知識的傾向

以此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以進一步制定學習計劃。

3、學生課外實踐能力的現狀分析

科學這門學科是動手性比較強的科目,如果學校硬件設施允許,作為科學老師,我們應當關心學生實驗動手能力。走出課堂,我們更應該關心孩子們是否有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作為科學老師,我認為,最成功的莫過於將書本的知識融會貫通到生活中。

大部分同學能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認真,發言積極,課後能即使反饋課堂中不能弄清的問題,學習自覺性教強,但也有個別同學的依靠性較強.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作業敷衍之事時有發生,對科學缺乏愛好。

科學與生活的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要正確引導,以期讓學生對科學充滿熱情。學生雙基情況從其上課情況看,他們的基礎不夠紮實,很多簡單操作做得不夠充實,缺乏實踐能力,以至於影響其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會的能力較弱;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有待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認圖能力和動手實驗的能力較弱。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二、教學目標要求

(一)思想品德方面

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課外適當注意個別輔導,找原因找差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加強學習是的引導和課外的學習指導,使之更上一個層次。結合學科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二)知識技能方面

以落實教學大綱為重點,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防止兩極分化。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科學的方法及獨立思考,刻苦鑽研的好習慣。

(三)學習常規習慣方面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地進行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工作,並能夠主動提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生的作業要加強監督和檢查,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定期進行章節檢測,及時反饋,及時鞏固。

(四)關於課程教學成績

通過師生一個學期的共同努力,我希望我們可以在期中和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秀的成績。預期目標:優秀率(89分以上)≥30%,良好率(70分以上)≥80%,合格率=100%

三、全冊教材基本內容説明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教科書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氣”、“生命活動的調節”、“電路探祕”。八年級上教科書與七年級下教科書都屬於學習物質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運動、機械運動、光運動、聲運動、水和大氣的運動、神經和激素對生命運動的作用、電的運動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物質之一。在國小階段已學習過水在自然界分佈於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質能溶解於水,水與生物的關係非常密切,要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等。過去學習水是割裂為:地理學中學習水的分佈和循環;生物學中學習水與生命的關係,如根吸水、蒸騰作用、光合作用、新陳代謝等;化學中學習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物理學中學習水的壓強、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這一內容顯得支離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淨化、水資源的保護等卻很難放在哪一門學科中。在《科學》教科書中,用“水”這個主題把過去分散的內容綜合起來,很自然使這些內容聯繫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氣”。大氣也是與人類關係十分密切的物質,沒有大氣就沒有生命。國小階段已學習過空氣的存在,人類對空氣的利用,知道空氣對生命的意義。知道温度、風力、風向、降水量、雲量等描述天氣的可測量的量。初步瞭解雨、雪成因,大氣污染和大氣保護等。地球上的風、雨、霧、雪等與大氣運動密切相關,天氣和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着每個人的生活,對農業、交通、建築等行業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大氣運動和變化原理是必須要了解的科學常識。

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內容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對人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作用、生長素的發現、植物感應性的產生等。國小階段是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學習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腦是人的生命活動總指揮部。國小階段只提出現象,沒有學習生理作用的機理。學習這一章可以用來解釋動物的行為和植物的感應性。對於生物激素的作用,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僅做常識性介紹。

第4章“電路探祕”學習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國小階段已學過簡單電路,知道電源、導線、開關、電池、燈泡這樣組成一個簡單電路。本章學習了電流、電阻、電壓、歐姆定律,知道了電流、電阻、電壓三者的關係。發電、輸電、用電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而進一步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點: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環的過程和特點;水的密度、壓強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質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難點:地球上水循環產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運用、建立對水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氣”重點:大氣的垂直分層;氣温的觀測;氣壓的觀測;大氣壓存在的證明;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係;氣壓對天氣的影響;風的觀測;相對濕度的觀測;凝結與降水的形成;怎樣看天氣預報;天氣圖上的常見的天氣系統;天氣圖與天氣形勢;不同物質的比熱;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温和降水的影響;地形對氣温和降水的影響;季風的形成;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和西部乾旱氣候的特點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與洪水;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難點: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探究為什麼氣象觀測中温度計要放在百葉箱裏;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係;風的形成;目測風向、風速;相對濕度與水汽凝結和降水;天氣圖上的等壓線和天氣系統;簡單的天氣預報;比熱的概念;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温和降水的影響;地形對氣温和降水的影響;季風的形成;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和西部乾旱氣候的特點分析;人類活動與洪水。

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重點:植物的感應性現象;生長素與植物向光性的關係;胰島素與血糖濃度的調節;動物的內分泌腺與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反射與反射弧;動物行為分類、體温的控制。

難點:動物激素的反饋調節;神經系統的結構:反射活動中信號傳導。

第4章“電路探祕”重點:電流的測量;電壓的測量;電阻的相關因素;歐姆定律;電路連接。

難點:電壓的概念:研究電阻的相關因素的方法;電路連接的計算: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方法。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課堂效率的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以教學大綱為準繩。面向全體同學,同時促進個別同學優勢的提高,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基本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2、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做好資源共享,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教學,做到嚴肅、活潑、緊張的學習氛圍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老師必須知道如何將一堂課的效率提到最大。

所以,應該嘗試分析各種上課方式,總結經驗,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設計好教學,使所講內容由淺入深,由表及裏逐層展開。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針對學生課後鞏固不夠及時,不夠自覺的情況,每堂課適當抽時進行知識點檢測反饋。

(二)提優補差的措施:

1、面向全體同學,以目標抓優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競爭促中等學生。

2、與中差生做好溝通工作,認真開展他們的思想工作,改變他們厭學到好學軌道上來。

3、因人設題,因題選人,做到全體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肯定優生,鼓勵中差生,達到促進師生關係和諧的發展。

個人設想:可以根據學生單科的成績,分組教學,同時督促各組成員相互學習,提高學習競爭氣氛。

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多鼓勵,多督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學習自覺性。

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課後適當地加以引導,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提高一個檔次

(三)其他措施:

1、定期進行知識落實的檢測,及時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補漏工作

2、進行章節知識的回顧,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做到系統化,便於學生的掌握和鞏固提高。

課堂上經常抽查學生的知識點抓捕和掌握情況,在最對的時間做最正確的引導。

對於課堂外,如果有機會要多帶領學生走進科學生活。一來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學習更多知識,二來可以培養師生感情。

五、教學進度計劃安排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周課時

1

9.5~9.9

上學期試卷分析;水在哪裏;水的組成

3

2

9.13~9.16

水的密度;測量密度;作業分析;水的壓強(1,2)

5

3

9.19~9.23

水的壓強3;作業分析;水的浮力(1,2,3)

5

4

9.26~9.30

作業分析;物質在水中分散;

2

5

10.8~10.14

物質在水中溶解(1,2,3);物質在水中的結晶;作業分析

5

6

10.17~10.21

水的利用和保護(1,2);單元複習(1,2);單元作業

5

7

10.24~10.28

單元測驗(1,2);試卷講解;大氣層;天氣和氣温

5

8

10.31~11.4

大氣壓強(1,2);作業分析;大氣壓與人類(1,2)

5

9

11.7~11.11

風;為什麼會降水;明天的天氣;作業分析;期中複習

5

10

11.14~11.18

期中複習(2,3);期會考試

2

11

11.21~11.25

期中分析;氣候和影響因素(1,2);東部和西部氣候;單元複習

5

12

11.28~12.2

單元作業;單元測驗(1,2);試卷講解;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5

13

12.5~12.9

神奇的激素(1,2);神經調節(1,2,3)

5

14

12.12~12.16

作業分析;動物的行為(1,2);體温的控制;單元複習

5

15

12.19~12.23

單元作業;單元測驗(1,2);試卷分析;電路圖

5

16

12.26~12.30

電流測量;實驗串並聯電流;物質導電性;作業分析;影響導體電阻大小

5

17

1.2~1.6

變阻器;電壓測量;實驗電壓;三者的關係;實驗測電阻

5

18

19.~1.13

作業分析;電路連接;單元複習(1,2);

4

19

1.16~1.20

單元測驗(1,2);試卷講解;期末複習(1,2)

5

授課老師:潘苗苗

調整原則

1、循序漸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掌握情況來調整教學計劃,會考涉及到的內容在課時、練習和平時測試和月考中充分強化。

2、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實驗工具使用、實驗方法和過程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六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槓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築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律,使學生養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製作生物分佈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閲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徵,並能設計和製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並設計和製造自己的“橋樑”,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係及其原因,並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瞭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並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2、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3、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4、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本學期我將通過教學實踐,確實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走、跑、跳、投擲以及球類等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同時加強思想教育,確實完成教學任務,以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七年級新生,由於他們來自各間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的國小,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因此,在進行七年級的體育教學時,應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於體質較差的“困難户”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增強體質。

三、教學目標

總體目標: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拼搏進取精神。

(二)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做到:

1、能自覺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外各種體育活動;

2、知道合理安排鍛鍊時間的意義;合理安排鍛鍊時間,運用掌握脈搏測定等常用方法,測量運動負荷;

3、瞭解所學項目的簡單技、戰術知識和競賽規則;

4、通過技能練習,發展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增進身體健康;

5、瞭解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意義,樹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運動能力,和與同伴合作練習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競爭意識;

具體目標:

(一)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

1、體育與健康課程解説,中學體育教學常規要求;

2、田徑運動簡介與規則介紹

3、體育鍛煉對促進健康的價值

4、常用運動負荷的測量與方法運用

(二)運動技能

1、隊列與體操:原地隊列,行進間隊列,第二套中學生廣播體操,徒手體操。

2、快速跑技能:各種跑的練習,不同距離的快速跑,接力、追逐跑遊戲等,建立正確跑姿;

3、耐久跑技能:正確的呼吸方法,不同距離的自然地形跑;定時跑,定距跑;800米至1000米跑;發展耐力速度;

4、發展跳躍能力與跳高技術:建立正確的縱向跳躍概念;各種發展彈跳的練習,助跑縱跳摸高;跨越式或其它過杆技術的介紹和練習;

5、球類

(三)發展體能

1、發展速度素質:結合快速跑技能,運用各種跑的形式進行;

2、發展耐力素質:結合耐力跑技能,運用不同距離的耐力跑練習,跳繩等;

3、發展跳躍素質:結合跳高技術,運用不同形式的跳躍練習;

4、力量素質:持啞鈴的健身練習;

四、教學措施

(一)教學改革

1、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2、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3、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4、開展民主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5、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評價制度。

6、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1、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養成進會場鍛鍊身體的習慣。也可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充分發展其個性和才能,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堅持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

3、堅持班級體育鍛煉,廣泛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4、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堅持自覺經常鍛鍊身體。

(三)激勵機制。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特別是新的課程標準的頒發,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傳授,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讓他們在興奮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激勵與期待中增強信心,不斷激發前進的力量。

(四)開展探究索性學習。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其去探索、去發現,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健康的思想觀念、領悟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觀察、發現、學習、練習、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理解動作概念,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教學計劃 篇8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資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有關小數概念的知識和小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複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

統計表中的數據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並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 三)教學教具

以前的教具和學具,一些仍可繼續使用,本冊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下:

1.數位順序表

2.用硬紙條做的三角形 等。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四(1)班,共有學生37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全班平均分為80分,及格率為92%,優秀率為32.4%。孩子的成績

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教學計劃 篇9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和落實晉中市教育局市教師字[20xx]8號《關於開展中國小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我校教師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我校實際,決定從20——年12月開始在全校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下面就本年度教師大練兵活動實施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規劃綱要為指南,以《晉中市中國小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的實施意見》為指導,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積極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大比武活動,以此夯實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師職業技能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二、領導機構:

成立教學技能大練兵工作領導組,加強對大練兵工作的領導與指導:

組 長:韓晉國

副組長:葛文娟 趙美萍

成 員:王月英 張青花 胡翠蓮 欒豔

部門分工:

韓晉國 負責本次活動的培訓、組織工作

趙美萍 葛文娟 負責“教、説、評”組織活動;負責每週大練兵的檢查工作。

王月英 欒 豔 負責“寫”拍攝工作和“讀”的錄音工作。負責每週的成果上傳工作。

三、練兵目標

1、組織開展教師學科素養和專業技能訓練,全面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競賽活動,強化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活動原則:

全員性原則:凡是我校在職教師都要參加練兵活動

校本性原則:立足校本,多研整合,以研促練。

常態性原則:把大練兵融入到教學常規工作中,落實在常規工作的每個環節,使之成為教師日常工作中的'常態行為。

實效性原則:目標明確,任務分明,要求具體,紮實有效。、以校為本 全員參與。

五、練兵內容及目標:

通過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使我校全體教師教學技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個飛躍性的提升:

通過“讀”的練兵,能達到(1)用普通話交流。(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作品。(3)把握作品的基調,掌握呼吸、停頓、語速、吐字、語調等朗讀的技巧。

通過“寫”的練兵,能達到(1)掌握漢語常用字的筆畫、筆順、基本部件和間架結構。(2)寫字(板書)做到正確規範、筆畫清楚、熟練有力、勻稱美觀、行款整齊、藝術性強。

通過“做”的練兵,能做到(1)、能根據教學內容製作科學、合理、精美地課件(2)、能嫻熟地掌握交互式多媒體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能熟練地調用相關資源。

通過“説”的練兵,能做到(1)針對教學內容,理論聯繫實際的、詳細、條例地談出自己的教學設計及理論依據,説出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2)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説反思。

通過“教”的練兵,能達到(1)課堂教學要符合各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三步導學”引領下一節好課的標準。(2)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的課堂,生本的課堂。

通過“評”的練兵,能在觀課的基礎上,針對教學目標,任務呈現,教學中的每個環節,課堂的預設、生成,師生的活動活動,學生的主體,課堂評價等方面理論聯繫實際地,深入淺出地進行分析、評價。

教學基本功達到“五化”,即課堂教學有效化,説課、評課內涵化,教育理念清晰化,課程標準明確化、教學語言標準、生動化,“兩字”書寫規範化、課件製作實用化。

六、練兵形式

學校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發動教師全員參與開展教學技能練兵活動。在開展教師練兵活動的過程中,培育和發現優秀教學能手。

七、活動階段

根據市局文件精神,我校大練兵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1、宣傳動員階段(20——年11月份)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各級有關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文件精神要求,利用各種校本研修活動,採取個人研習與團隊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紮實推進全員教師大練兵活動。

2、教師練兵階段(20——年12月~20——年3月)

學校按照文件要求,發動教師全員參與,依託各種平台,以練兵活動為載體,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增強大練兵活動的實效性。

3、展示評比階段(20——年4月~20——年5月)

(1)學校在開展教師技能大練兵活動的過程中,培育和發現優秀教學能手,並於20——年3月底推選優秀選手參加上級比賽。

(2)負責組織活動的科室,做好各個階段的展示活動策劃工作,通過櫥窗宣傳、網絡宣傳、圖文展示、新聞報道、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推進我校大練兵活動的開展。

4、總結表彰階段(20——年6月)

我校將嚴格按照教育局1:2:1的比例,將此次大練兵活動情況分成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次,表彰在大練兵中表現突出的教師,作為評模評優、爭先創優、晉升職稱、推薦各類能手、骨幹和推選為市級先進個人的重要依據。

八、活動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教師技能大練兵活動,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全體教師應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特別是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要按市局要求起到帶頭作用,確保大練兵活動順利開展。

2、積極參與,重在實踐。在練兵過程中,要注重突出自主,提倡個性發展,倡導科學分析,尋找制約自身發展的薄弱環節,提高教學能力和工作水平。

3、科學安排,務求實效。負責活動的科室要科學安排時間與物力,妥善處理工作與練兵的關係,提高活動質量。

4、及時總結,營造氛圍。要認真總結大練兵活動的經驗做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形成“人人學業務、個個當能手”的良好態勢,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良好的業務素質和一流的工作效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jihua/j1vr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