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珍珠泉教學反思

珍珠泉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珍珠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珍珠泉教學反思

珍珠泉教學反思1

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珍珠泉水又綠又清,水泡既美麗又有趣,表達了作者對珍珠泉、對家鄉的讚美和喜愛之情。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語言優美,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根據連接語中的學習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只作點撥指導,並預設在一節課內完成。

教學時,先是初讀,要求讀通課文初步感知。這一環節中,我預留了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讀書,並邊讀邊思考連接語中的問題。因為有了足夠的.時間去讀書,所以在交流自己讀後的印象和感受時,孩子們都表現得比較積極,對珍珠泉都有一定了解。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課文,並圍繞珍珠泉的特點展開討論。這一環節節,我重點抓住《珍珠泉》一文中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的描寫做文章,通過啟發、引導和朗讀,讓學生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產生更深的印象。

珍珠泉教學反思2

《珍珠泉》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村中的一眼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和綠及冒不完的水泡。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不同,它不用逐字逐句地講,不用大量繁瑣地分析,只需要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瞭解珍珠泉的美麗,並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家鄉的熱愛之情就行了。但,學生究竟要學什麼呢?這看似簡單的教學要求又怎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呢?

備課時,我作出了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充分地閲讀課文對課文進行預習在讀課文的同時把自己遇到的信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學生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給他們舉了個例子,我説:“比如你在讀第一段的時候,發現這一段裏有一個排比句,你就用波浪線它畫下來,在句子旁邊批註下你的感受;如果你發現了一個‘ABAC’式的詞語,你就在這個詞語上面寫上‘ABAC’,以示註明;如果你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家鄉的熱愛,也可以用你最喜歡的符號把它們標出來。”我還告訴學生:“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課文,像這樣的信息課文裏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就像一個一個小珍珠一樣灑落在課文當中,需要你去探索、去發現。咱們等一會兒來一個男、女生比賽,比一比、看一看,看誰的‘珍珠’找得最多,好嗎?”經過我這麼一説,孩子們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都空前地高漲,個個都摩拳擦掌、爭分奪秒,惟恐落到別人後面。經過一節課的準備時間,第二節再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個個臉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於是,我趁機宣佈了比賽規則:首先比賽讀課文,分段進行。第一遍齊讀,第二遍男生讀,第三遍女生讀,然後男、女生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賽讀,所有讀書的評判標準都是以句子是否通順,是否有錯別字,感情是否能讀出來為標準;其次,是比‘我發現了…… ’比一比男、女生各自從課文中發現了什麼信息。誰發現的多、發現的有價值就獲勝。”宣佈後,學生興奮異常,可以看出他們在課文的閲讀和自我理解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於是,比賽如時舉行。在學生們自信的笑容背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快樂,更是一份辛勤付出後的收穫與興奮。他們嘗試到了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我也忠心地為孩子們高興!

珍珠泉教學反思3

《珍珠泉》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篇幅不長,卻描繪出了作者家鄉山泉水的美麗與獨特,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讚美。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加上三年級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我就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去學習、欣賞這一課。通過小組內自查自測,在小組長得組織下,順利的完成了生字詞的檢測。接着在組內自讀課文,一個人讀,小組成員互相評議,每組推舉一個代表,到班級來比賽,最終評選出三名朗讀之星。這樣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濃厚了,朗讀動機強烈了,紛紛拿出自己最好的朗讀水平,生怕被別的同學超過自己,頓時教室裏書聲朗朗,聲音洪亮而不雜亂,抑揚頓挫的朗讀之聲不絕於耳。

在理解課文環節,我給同學們分配了任務,每組都有自己要展示的學習任務,有的負責展示珍珠泉的位置,有的負責展示珍珠泉的.四周的環境,有的展示珍珠泉泉水的特點,有的展示作者寫作的目的與情感。在探討泉水的特點時。第三小組抓住了三個關鍵字——“綠、深、清”。通過圖片展示與課文原句分析,孩子們展示出了一眼幽深、甘甜、清冽的泉水。同時其他同學也進行了有益的補充,抓住了“撲哧”一詞,用撲哧來描寫水泡破裂開的聲音,通常形容人撲哧一笑,這裏是把水泡當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有的同學抓住重點句子,“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從形狀與色彩上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珍珠泉的美,如果能身臨其境,那真是一場視覺盛宴。我趁勢引導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邊讀邊想像,珍珠泉就在我們的心裏,就在我們的眼前,在讀中感受到泉水的美,體會到作者對家鄉泉水的熱愛。結合課文最後一句,讓孩子們聯繫上下文,體會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寫泉水的真正用意還在於念家鄉。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方式,在讀中孩子們感受到了作者因為家鄉美麗的泉水而自豪、驕傲,並通過泉水折射着作者對家鄉濃濃的熱愛之情。

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我發現我對學生的訓練還不夠,小組長的領導能力還需要不斷提高。小組合作時有些孩子參與討論不夠積極,這些問題都是我今後需要努力解決的。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的堅持訓練,我們的的孩子會有更大進步的!

珍珠泉教學反思4

《珍珠泉》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語言優美,選編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瞭解珍珠泉的美麗景色,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和家鄉的熱愛之情,同時還要了解文章敍述的順序,積累課文優美語言。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交流,體會珍珠泉的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卻把這篇略讀課文當做精讀課文來講了,對教材的解讀不深入,教學設計不夠合理,時間利用不到位,導致沒能完成教學任務。課後其他老師與我進行了交流,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我自己也對這節課進行了如下反思:

首先導入環節不夠簡潔,讓學生説説我國有哪些神奇的泉以及各自的特點,結合課後資料袋教師圖片展示,這個環節花時過多,可將資料袋放在課後作為拓展;其次三年級雖然字詞教學仍為重點,但對於一篇略讀課文來説,把字詞單獨拿出來教學,部分字詞還配以圖片展示講解,例如:“青苔”、“蕨草”。從重點字詞到重點句子,還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讀,花時同樣過多,這樣的字詞教學在一篇略讀課文中是不需要的,導入和字詞兩個環節花時過多導致課文內容的學習時間不夠,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後在課文細節的處理上還不夠成熟,對於重點內容的挖掘不夠深,語言訓練點也沒有很有效地進行拓展。

通過這節略讀課文的`教學,我和許多老師進行了交流,自己也進行了許多反思,從中我也收穫了很多,以後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做到有效教學。

首先,有效的導入,略讀課文的導入應該簡潔明瞭,一是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學習內容的關注。二是能準確切入學習的內容,指向該教學活動目標的核心。

其次,教學時,教師要還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重視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先理清文章脈絡,可嘗試歸納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珍珠泉》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美情深,教師在學生自學基礎上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在品詞分析中欣賞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學會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景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讀中品嚐到美的愉悦,同時得到美的薰陶。

最後,突出重點,體會泉水的特點及水泡之美。本文重點寫了泉水綠、深、清的三個特點,從水泡的形、動、色三方面介紹了水泡的有趣。可以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為學生感情朗讀提供語言環境,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説話寫話練習。對於一些不同常規的用詞點,教師應該適時點撥,帶領學生去體會,例如“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中的“篩”字,為什麼不用“照”、“射”呢?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用詞之精妙。

整個教學過程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做適當點撥、指導,各個環節做到有效教學,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今後自己在教材的研讀上還要不斷深入,在教案的設計上要更加註重實效,環節設計不僅要有效更要高效。

珍珠泉教學反思5

課文從水泡的形、動、色三方面介紹了水泡的有趣。在學習水泡的形時,我採用了評讀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的朗讀之中感受重點。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可以讓學生説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接着我藉助學生的表演,讓學生感受到了水泡的形成過程的有趣。在這我為學生表達的訓練創設了一個情景:"小水泡們,你撲哧一笑想説什麼?"為學生的朗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水泡的顏色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找讀懂了什麼?但我發現平時教學中多次強調的標點的問題學生病沒有真正得到重視,所以耽誤了時間。設計時可以改為找了兩個同學讀,在第二個同學讀時我告訴了它讀的技巧,一方面是為引起其他同學的重視,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水泡的五顏六色。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麼喜歡珍珠泉,同時我也感受到學生也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眼清泉,在他們心中有了一種表達需要。

這時我設計了:你想對珍珠泉説些什麼?作者説了什麼,找到文中的話,讀出自己的感受。在這一部分中學生強調更多的'是前半句。為此我為學生設計了一個重走作者童年走的小路去打水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水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達到讚美家鄉的情感。這一部分中學生的情緒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順理成章的設計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盡情的表達。

珍珠泉教學反思6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語言優美。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和綠,抒發了對大自然景觀讚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感情。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根據連接語中的學習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只作點撥指導,並預設在一節課內完成。

教學時,先是初讀,要求讀通課文初步感知。這一環節中,我預留了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讀書,並邊讀邊思考連接語中的問題。因為有了足夠的時間去讀書,所以在交流自己讀後的印象和感受時,孩子們都表現得比較積極,對珍珠泉都有一定了解。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課文,並圍繞珍珠泉的特點展開討論。通過啟發、引導和朗讀,讓學生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產生更深的印象。讓學生感受泉水的美,為進一步的朗讀做基礎。具體感受完三個特點後,我創設了讓讀書能力教好的學生讀原文,其他生想象畫面,為學生感情朗讀提供了語言環境。

在學習水泡的形時,我讓學生充分談感受,又重點指導了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之中感受重點。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可以讓學生説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氣氛融洽,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多了,老師只要加以點撥、引導就行了。這樣上課的感覺真好!

珍珠泉教學反思7

一、音樂、畫面,讓孩子的心靈詩化

一篇美文對孩子的心靈的“詩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過程,這種影響既有感覺、思想認識等因素,也有表達情感的語言和方法的因素,這兩者是融合着的,因此它對學生心靈的“詩化”是全面的。“心靈詩化”的過程也是人文化的過程,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墊底的過程。這一課例中,音樂、畫面的引用為學生心靈的詩化架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橋:

課開始,通過出示美麗的珍珠泉畫面,將孩子們帶入美麗的珍珠泉中,再通過描述珍珠泉的美景讓學生髮出這樣的感慨:“珍珠泉真美啊,珍珠泉實在太迷人了”,接着讓孩子們藉助音樂和畫面在靜、清、綠的水中和有趣的.泡泡裏徜徉,他們看着美麗的畫面,聆聽着泡泡的聲音,感受着這所有的一切,這樣,美麗的珍珠泉不知不覺地從孩子們的視覺中走向學生的心靈深處。

二 、對話、感悟,讓孩子在珍珠泉中遨遊

1、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的語文學科,它的課堂教學就是對話,是師與生之間、心靈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它強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平等、民主展示、寬鬆融合、認真對待、自主發展。這一課例中,老師是學生學習夥伴、與學生同歡樂,同思索,不時地加以引導。比如:

師:為什麼説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説射下呢?

生:射下表示太陽光直射,而這裏因為有密密的樹葉遮擋着,太陽光不能直射到。

生:太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有些光線被遮住了,有些光線穿過縫隙,找到地上,所以用篩下一束束金光。

師:你説得真棒,我想你一定也能把它讀好。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

在這樣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裏,課文中的難點輕易地解決了。只有如此,才能在對話中孩子們理解了課文,同時也不知不覺地遨遊了珍珠泉。

2、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要重文本的整體感悟,重語句朗讀薰陶。

文章的主旨在一次次的閲讀中,一次次的朗讀中得到感悟,得到情感的體驗,在體驗中師生完成了文本主題的生成。為了突顯“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所藴含的情感,我安排多次出示這句話,在整體感悟中第一次出現,而後又分別出現在感受完水和泡泡裏,最後迴歸整體時又再現它的身影。通過這一系列的在教師的導語中,在學生的感悟聲中反反覆覆的朗讀、交流,學生的情感愈來愈濃,愈來愈強烈,這樣學生的情感和美麗的珍珠泉融為一體,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情感徜徉在珍珠泉裏了。

珍珠泉教學反思8

一、朗讀、音樂,讓孩子的心靈詩化。

1.主基調“讀”

《珍珠泉》是一篇語言非常優美的散文。它細緻描寫了珍珠泉水又綠又清,水泡既美麗又有趣。正是學生積累背誦的好典範,所以我把課的主旋律定位在“讀”上。整堂課將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讀與思緊密結合,讀與想象緊密結合,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以疑促讀,以品促讀,以評促讀,以用促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學會表達,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如:學習泉水特點“綠、深、清”的一段描寫時:“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的。水是那樣深,又是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先讓孩子從泉水特點綠、深、清感受到水美。通過讀表達出來。三個那樣説明什麼?特別綠該怎麼讀?多讀,連起來讀出特點。

師再引導泉水怎麼綠了,怎麼清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再讀這段話。還是這個句子刪去一部分變成讀出來:水是那樣綠,水是那樣深,水是那樣清。這個句子寫沒寫出泉水的特點,那文中的寫有什麼好處?從表達的效果上看,讓別人更清楚綠到什麼程度,清到什麼程度。這裏融入了作者的觀察,沒見到真正的'珍珠泉但我們依然感受到泉水是那樣的綠,那樣的清。帶着你的理解和想象再入情入境地讀,師為孩子的讀配上優美的音樂。

不看課文了,你們試着讀一讀泉水的水泡變化過程。孩子們聆聽着音樂,感受着這所有的一切,美麗的珍珠泉不知不覺地從孩子們的視覺中走向學生的心靈深處。那一聲聲富有個性的朗讀,那一句句精彩的話語,那一個個有趣的畫面,不正是孩子心靈詩化後的富有創意的產品嗎?

2.巧用課文“插圖”和直抒胸臆的句子。

全文圍繞作者為什麼説這就是美麗的珍珠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在學習交流陽光照射下的水泡時,“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着;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師引金色光斑和銀色光斑交錯着,五光十色,色彩斑斕,除了紅黃綠紫的光,還有什麼光?從哪看出來的?學生不但讀懂語言文字,還要抓住標點符號幫助解讀。更重要的是平時我們常見的都是乳白色的珍珠,還有罕見的黑珍珠,但文中彩色的珍珠是陽光照射後反射出的彩色光芒,師讀學生看插圖指一指,一下子學生的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學生豁然開朗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讀書的本領,會抓符號,會巧看“插圖”。

二、對話、感悟,讓孩子在珍珠泉中遨遊。

1.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的語文學科,對話、感悟,是主旨。我認為課堂教學就是對話,是師與生之間、心靈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它強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平等、民主展示、寬鬆融合、認真對待、自主發展。這一課例中,老師是學生學習夥伴、與學生同歡樂,同思索,不時地加以引導。比如

師:為什麼説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説射下呢?

生:射下表示太陽光直射,而這裏因為有密密的樹葉遮擋着,太陽光不能直射到。

生:太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有些光線被遮住了,有些光線穿過縫隙,照到地上,所以用篩下一束束金光。

師:你説得真棒,我想你一定也能把他讀好。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

在這樣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裏,課文中的難點輕易地解決了。像這樣的對話本案例還有很多,在對話中孩子們理解了課文,同時也不知不覺地遨遊了珍珠泉。

2.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要重文本的整體感悟,重語句朗讀薰陶。我覺得尤其是寫景的文章主旨在一次次的閲讀中,一次次的朗讀中得到感悟,得到情感的體驗,在體驗中師生完成了文本主題的生成。為了突顯“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所藴含的情感,我安排多次出示這句話,在整體感悟中第一次出現,而後又分別出現在感受完水和泡泡裏,最後迴歸整體時又再現它的身影。通過這一系列的在教師的導語中,在學生的感悟聲中反反覆覆的朗讀、交流,學生的情感愈來愈濃,愈來愈強烈,這樣學生的情感和美麗的珍珠泉融為一體,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情感徜徉在珍珠泉裏了。

三、板書也簡明扼要。

當然,問題也是多多。體現在一聲音不美,如果沒有突發狀況聲音嘶啞,讀的示範就會有。引讀效果就會更好。二操作電腦的技術還是不熟練。應出聲音的時候聲音不出。三儘管嗓子啞了還免不了説,放手不夠,學生雖配合,但課堂還不夠活躍。讀的水平還不夠高。

珍珠泉教學反思9

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很強,對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段的感悟一定要讀進去,實現層層深入。

“層層深入”強調的是學生傾心閲讀、潛心思考、真心與文本對話,實現逐步解讀、慢慢開朗,直至最佳!

《珍珠泉》一課寫到水清的句子是: “水是那樣深,又是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可惜沒有魚,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師: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泉水很清呢?

生1:從“水是那樣清”的“那樣清”能看出。(學生抓住了“那樣”來體會)

教師(不滿足):其他同學呢?

生2:珍珠泉的水“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也不錯了,讀書來整體回答)

師(引導深入):能具體談談你從哪體會到泉水的清嗎?

生3:能看見潭底的石頭、沙礫和樹葉,所以説水很清。(抓住了“潭底”的'景物)

生4:老師,我給他補充,看清的是潭底青褐色的石頭、細小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

師:你的補充真了不起!(面向大家)再讀讀這個句子,還有什麼發現嗎?

生5:這潭水很深,在那樣深的潭水中能把潭底看得清清楚楚!潭水非常清澈!

大家嘖嘖稱讚。

師:別忘了,“這是一潭深綠的泉水”,還能看見“青褐色的石頭”、“發黑的樹葉”;還能看清細小的沙粒。可以説泉水——太清了!(師生同聲)

師:再讀讀最後一句話是不是從另一個角度説明了泉水很清。

生讀“可惜沒有魚,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似乎水清顯而易見,真正懂得卻並不容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層層深入地感悟,實現立足整體求解局部的最佳效果。

珍珠泉教學反思10

這篇略讀課文,我的.教法是:

1、讓自習;

2、讓自讀,熟為止;

3、擂台式解決疑難;

4、最後共同談學獲,並小結課文。

似乎比較有效,學生學習興致也很高。只要課前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思想教育要求,認真引領,就能讓學生很快理解課文,領悟思想感情。課本後的選學課文,課外閲讀指導,我也這樣試着去教學。

珍珠泉教學反思11

《珍珠泉》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美情深,情景交融。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珍珠泉水又綠又清,水泡美麗又趣,表達了作者吳然對家鄉熱愛的感情,對大自然熱愛之情。

本文在寫法上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細膩生動,因此對家鄉的感情充溢其中,富於感染力。這一課在描寫上有如下特色:

1、靜態着筆。作者寫珍珠泉由靜態着筆,描寫珍珠泉的外觀:“石頭鑲嵌,青苔、綠草、野花環繞”,你看,“那綠得沒有一點兒雜色的蕨草,那悄悄開放着的花朵”,是珍珠泉“樸素的花環”。“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三個“那樣”,説明了泉水的又綠又深,清可見底“這一眼清泉,無論是周圍的環境還是本身都滲透着如養着深閨的女兒般的“綠”“深”“清”“幽”的美感,讓人賞之不忍離去,流連忘返。

2、活用動詞。作者在描寫珍珠的靜態後,筆鋒一轉,由靜而動,集中筆墨描寫泉水從地下“冒”出來的形態:“水泡很小,搖晃着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後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這裏的“搖晃”“升”“綻開”“撲哧”等動詞的運用把珍珠泉活潑、調皮的靈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描摹,把我們帶入一個美的世界。

3、語言活潑。文章中有惟妙惟肖的描寫:“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着”;有精巧的摹色:“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有形象的比喻:“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還有充滿激情的重複:“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表達了發自內心的自豪和讚美之情。僅這一段中就有如此豐富的語言表現形式。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根據連接語中的學習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只作點撥指導,並預設在一節課內完成。

教學時,先是初讀,要求讀通課文初步感知。這一環節中,我預留了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讀書,並邊讀邊思考連接語中的問題。因為有了足夠的時間去讀書,所以在交流自己讀後的印象和感受時,孩子們都表現得比較積極,對珍珠泉都有一定了解。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課文,並圍繞珍珠泉的特點展開討論。這一環節節,我重點抓住《珍珠泉》一文中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的描寫做文章,通過啟發、引導和朗讀,讓學生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產生更深的印象。

1、泉水的特點。泉水的特點是:綠、深、清。我讓學生充分的想象:那樣清,清得能倒映出()。水是那樣清,清得就像()。從而讓學生感受泉水的美,為進一步的朗讀做基礎。具體感受完三個特點後,我創設了讓讀書能力教好的學生讀原文,其他生想象畫面,為學生感情朗讀提供了語言環境。

2、有趣的水泡。課文從水泡的形、動、色三方面介紹了水泡的有趣。在學習水泡的形時,我讓學生充分談感受,又重點指導了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之中感受重點。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可以讓學生説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習水泡的顏色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找讀懂了什麼?水泡的顏色多從哪看出來的?怎麼讀?從讀中品味水泡的美感。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麼喜歡珍珠泉,同時我也感受到學生也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眼清泉,在他們心中有了一種表達需要。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氣氛融洽,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多了,老師只要加以點撥、引導就行了。

學完本課,成功之處在於:在第一單元的作文訓練寫家鄉的景色時,有不少學生寫到家鄉的小河或池塘裏的水時,就靈活地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運用到了自己的作文當中,走出了學生寫作由模仿到創作的第一步。

不足之處:

因為本課是預設一課時完成,有些關鍵詞理解得不夠,沒有體會用詞之精妙。本文在寫珍珠泉的水泡時,有這樣一句:“有時候,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頭上。”寫陽光有見過用照用射的,卻很少用“篩”字,在教學時,我就是讓學生一讀而過,事後反思,覺得這是自己很大的失誤,學習語文其實就是學習語言的過程,對於一些不同常規的用詞點,老師應該好好帶領學生去體會。要讓學生明白,射下表示太陽光直射,而這裏因為有密密的樹葉遮擋着,太陽光不能直射到。太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有些光線被遮住了,有些光線穿過縫隙,照到地上,所以用篩下一束束金光。一個“篩”字看出了樹葉的密,看出陽光的柔和,形象又貼切。

一篇美文對孩子的心靈的“詩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過程,這種影響既有感覺、思想認識等因素,也有表達情感的語言和方法的因素,這兩者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它對學生心靈的“詩化”是全面的。“心靈詩化”的過程也是人文化的過程,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墊底的過程。

珍珠泉教學反思12

課前我搜集了很多關於泉水的資料,有圖片和視頻材料,還有一些文本的材料也是關於中國的名泉。原以為這些足夠能夠幫助學生來學習和理解課文並且從中體會作者寫作的思想感情,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追根究底就是我在教學設計上考慮的不夠全面。

因為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只設計了一課時就結束。在導入的環節中,我給同學們看我搜集到的圖片,他們發出了驚喜的讚歎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目的,充分的引起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接下來就是認識生字詞,分段讀課文。就在讀課文這個環節上讓我覺得頭疼,感覺到很多同學在預習課文上做的很不好,課文讀的不夠流利,有的生字甚至還讀錯,在此耽誤了很長時間,到開始分析理解課文的時候已經過了 20 分鐘了,這個時候我就很着急。

學生已經知道了珍珠泉是個美麗有趣的地方,於是我就讓他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呢,把這樣的句子或詞語在書上劃出來,讀一讀。可是由於剩下的時間太少了,我就沒有給學生太多讀書的時間就讓他們開始彙報,結果就可想而知,但是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只是感覺很生氣,就覺得學生讀書怎麼這樣不認真,讀了一篇文章居然會一點感想都沒有,就一問一答的下課了,這麼美的文章學生沒有感悟到它的'美,我也覺得心裏不舒服,好像本來能教給他們更多的東西。

現在想了想我又犯了以前常有的錯誤,就是沒有重視讀,學生讀的不夠到位,自然沒有太多的感悟,雖然我也在努力的改正這個毛病,可是有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着急了。而且我以後也要更加的重視學生的預習,因為這也直接關係到上課聽課的情況。

珍珠泉教學反思13

你去過珍珠泉嗎?那裏是有名的金陵四十景之一,景色可美哩。星期六一早,我們在老師帶領下來到這裏遊覽。

下了車,我抬頭一看,多壯觀呀,高大的石門是用大理石砌成的,那波浪似的琉璃瓦門頂,更加襯托出它那雄偉的氣勢。門頂的石框中,刻着三個剛勁有力的金色大字:珍珠泉。進了大門,到處是鳥語花香。你看,垂柳隨風擺動。真像詩中寫的那樣: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小草和野花上還保留着夜裏的痕跡:露珠。它們像一個個頑皮而又可愛的孩子在滑滑梯,用手輕輕一碰,就滑下來不見了。我們走到一座小石橋上,橋下的溪水從山裏流出來,清澈見底,甚至能看見泉底的沙石。

最有趣的還是要算看泉水吐泡泡了。因為珍珠泉最有名的是泉水從地下噴上來,像一串串珍珠往上湧,所以叫珍珠泉。我們站在石頭上,看見泉水從地下不停地湧上來,翻起了許多小泡泡,真好玩。老師告訴我們,在大家鼓掌和引吭高歌時,噴珠會越來越多。於是,同學們都站在亭子上、石頭上,對着泉眼使勁拍手歡笑着。一個同學突然指着前方水池裏大喊:快看,快看!來了,來了!又上來一串串!我看了覺得很奇怪,水裏沒有什麼呀,不妨自己也來試試。我便站在石頭上拍手大叫,突然,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在一個勁地冒泡泡。我的掌聲停止了,泉口也停止了冒泡泡。

為了使泉水不停地湧上來,同學們使勁拍手大叫起來。這回水珠比上次冒得更多了。噴珠有的像大魚吐水,輕快地冒出一串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上升到中途又歪下來不見了,有的像大大小小的珍珠穿成一線,在水裏遊戲;有的像害羞的姑娘,半天才扭着身子飄上來;有的`像喝得酩酊大醉的醉漢,搖搖擺擺地晃了上來,一下子躺在水面上,睡起大覺來;有的哎呀,多得説也説不清。

為了使更多的人來珍珠泉遊覽,這裏已開始建設遊覽景點,如珠泉茶社、青風亭等等。珍珠泉真是太美了。

【簡評】

一篇文章只記一景,絕非輕而易舉之事。多數同學在寫這類作文時,往往無話可説,內容十分單薄。

呂薇薇同學的《珍珠泉》一文寫了珍珠泉一景,卻不給人以單薄之感,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其一,能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珍珠泉是金陵的四十景之一,作者先總寫它周圍的環境,對珍珠泉起到了襯托作用。

其二,抓住特徵細緻描繪,珍珠泉與其他泉水的不同在何處?如果寫不出這一點來,文章給人印象不深。本文緊扣住泉水一拍手就冒泡這一特點,盡情地抒寫了同學嬉戲的情景,內容當然十分生動。

其三,運用比喻等修辭方法,描繪泉水的形態。如,噴珠有的像大魚吐水,有的像害羞的姑娘,半天才扭着身子飄上來;有的像喝得酩酊大醉的醉漢,搖搖晃晃地晃了出來,一下子躺在水面上,睡起了大覺來。這些描寫準確地抓住了珍珠泉的姿態,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珍珠泉教學反思14

“探究性自學”指的是學生在初探性自學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課堂調控,整理若干問題,採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展開的閲讀活動。它重視以學生的主動性來揭示矛盾,使學生獲得一種內動力,從而促進閲讀,培養能力。在探究性自學過程中,關鍵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動地研討問題,多方尋求答案。

以教學《珍珠泉》為例。在閲讀提示中為孩子們提供了兩個問題:1、課文寫了珍珠泉的哪些特點。2、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先出示問題,先引導學生獨立認真讀書,自主尋求答案,培養學生認真閲讀的好習慣,給足泛一充分思考的時間。

後組織四人小組討論,總結出哪些特點,再相機進行閲讀指導。主旨是引導學生在潛心讀書的基礎上,在合作討論中解決問題。

在這種探究式自學方式中,我們應該注意學生幾方面的習慣。

(1)自讀、自悟的習慣。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角,要給學生充分閲讀的時間,讓學生面對文本,充分地讀書,邊讀邊思考,逐步悟出文章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領會文章表達的精妙之處及藴含的內涵。

(2)傾聽的習慣,既要保護學生髮言的積極性,也要鼓勵他們聽完其他同學的發言。

(3)勇於發表獨到見解的習慣。要鼓勵學生既善於從文本及他人身上汲取思想養料,學習表達技巧,獲得審美體驗,又敢於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向同學挑戰,向老師挑戰,向教材挑戰。

《珍珠泉》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珍珠泉的特點以及它的美麗,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感覺有3點做得不錯。首先,在講解珍珠泉的特點小水泡時,鼓勵並帶着同學們一起想象,想想他們自己平時吹的泡泡,使他們更好地瞭解小水泡這個特點,並認識到珍珠泉名字的由來。其次,反覆強調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使同學們感受到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對家鄉的喜愛。另外,利用課堂剩餘時間,及時用來學習課後資料袋(我國有很多神奇的泉)。

然而,在講解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

一、珍珠泉的特點講到了,但不夠突出,沒有讓學生反覆讀,去體會它的美。綠: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清:清得能看見潭底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

二、在講珍珠泉周圍的環境時沒有説明描寫順序。先寫周圍的石頭、蕨草、花環,再寫珍珠泉的水。還應該聯繫實際,提醒同學們平時寫作要有一定順序。

三、課文推進得較快。在熟讀課文的情況下可行,初學是不可以的。

珍珠泉教學反思15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珍珠泉泉水又綠又深又清,水泡既美麗又有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觀讚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感情,內容淺顯、語言優美。課前,我讓學生根據佈置的前置性作業自讀自悟,拓展一些關於泉水的知識,並且提前理解課文中的難以理解的詞語,這樣課堂上老師只作點撥指導,以達到教少學多的目的。

教學時,先是小組彙報自己課前所收集的關於泉水的資料,讓學生增加自己的知識面。然後進入課文的通讀部分,因為課前已經讓學生做好預習,所以直接找學生起來朗讀課文,之後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對於珍珠泉就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課文,並進行思考,讀完之後都瞭解了珍珠泉的哪些地方,然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分享。這一環節,我重點抓住《珍珠泉》一文中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的描寫做文章,通過啟發、引導和朗讀,讓學生對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產生更深的印象。

全班一起了解珍珠泉的位置,一起觀看珍珠泉四周的環境,探討珍珠泉泉水的特點。泉水的特點是:綠、深、清。我讓學生充分的'想象泉水的青、綠,從而讓學生感受泉水的美。

由於對課堂時間的把握上不夠準確和對孩子們的知識儲備不夠了解,致使這節課沒有完成預定的任務。有趣得水泡和作者對珍珠泉的讚美和對家鄉的由衷熱愛還沒有進行。

通過這堂課,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對於生本教育的理解不夠透徹,對於課堂的把握上,對於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問題上,對於課本知識的瞭解上,對於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上都存在着嚴重的不足。對於學生課下的培訓不夠完善,小組合作的模式孩子們顯然還沒有適應,小組長的領導能力有待提高。這些問題都值得我進行深入的思考、努力的改正。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生本教育值得我們付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fansi/r9jx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