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浮力》教學反思

《浮力》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浮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浮力》教學反思

《浮力》教學反思1

下沉的物體會收到水的浮力嗎?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能夠感受到水的浮力,針對本節課的前概念的完善、探究的組織和實施等有一下反思:

1.對於沉到水中的物體是否收到浮力,尋找學生生活中的前概念?

在科學教學中,將生活現象賦予科學內涵,完善淺顯的科學概念是必要的。在本節課中,結合上節課的知識,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學生很容易感受到水的浮力,進一步引申到沉在水底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浮力,學生的前概念中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如從水中拿沉在水底的石頭等會感受到離開水面,石頭變重;游泳時候剛學感受到被水拖起來等,這些概念對於學生來説並不主動去發現,只是有感受,這就需要科學課堂將知識進行完善。

2.引導學生猜測,並設計實驗。

每一堂科學課都有一定的探究任務,從四年級開始,需要孩子們主動去設計探究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前一節課,測量浮在水面上的物體,以課本給出的實驗步驟為止,本節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孩子們能夠主動進行設計,明確探究方案。

3.實驗設計不忘本節課的探究核心—排開水的體積和重量

設計實驗記錄上,始終讓孩子們進行測量水的體積和自身重力,這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需要孩子們進行發現內部規律—密度做鋪墊。科學需要單元備課,才能更清楚的明瞭教材中每一節課在本單元中的地位。

4.畫示意圖,清晰明瞭浮力和重力的關係

從第五課開始,就需要孩子們學着畫示意圖,更加直觀的指導浮力、重力和拉力之間的關係,也讓孩子們體會到示意圖的益處,對本節課的探究知識有一個深入作用。

《浮力》教學反思2

本節是在對浮力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浮力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浮力是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個力,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認識物理知識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本節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應用的幾個特例。通過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情況引入課題,利用二力平衡跟合成的知識分析得出浮沉條件。通過船的發展歷程認識到“空心”的作用,並利用演示實驗引入輪船的教學。潛水艇的浮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的;而氣球和飛艇則是利用它們的平均密度小於空氣,並且通過改變自身體積實現浮沉的。

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二力平衡知識的具體應用,教學中要注意到學生對浮沉現象的感性認識,規範描述各種浮沉狀態的語言,區分易混淆的詞語

“空心”是密度大於水的材料在水中實現漂浮的常用的方法,輪船、潛水艇等都是利用空心來增大體積,從而增大浮力的。也可以將空心看作是減小材料的密度,實現漂浮或懸浮的方法。這是這節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

輪船吃水線與排水量有緊密的聯繫,並且密度計的刻度線也是吃水線的延伸,可以適當補充這方面的內容。

阿基米德原理是解決浮力問題的常用方法,對浮力應用的實例分析要注意從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出發,培養理論指導實踐的意識。

《浮力》教學反思3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我們搞教育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我認為,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物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而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物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科學、社會生活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物理教學中要注意反思以下觀念是否落實: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秉承精英教育的觀念,只注重尖子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忽視了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狀況,忽略了對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的提高;往往只關心物理的相關知識的傳授,而忽略相關學科的知識的聯繫,尤其是極不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高;往往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略乃至割裂知識與生活的必然聯繫;往往只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問題意識的保護和培養,忽略發展其對科學的探究能力的培養等方面。

如在學習“第十六章 熱和能”的內容時,我對教材中的“地球的温室效應”並沒有輕易放過,而是引導學生認真閲讀,仔細思考,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和物理學科和現實世界的廣泛聯繫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好物理的興趣。

物理新課標不僅對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如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科學觀。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物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物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物理新教材中,《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中“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等結論對國中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而且其推導過程是不完全歸納法,在教學設計中如果按教材的體系、線索平鋪直敍的講授,則學生沒有深刻的印象,相應的結論內化成學生的世界觀也成為空談,要學生死記結論效果也不佳。在對教學設計的反思中,我經過對多種設計方案的比較,最終決定讓學生開展討論和辯論,讓學生們充分思考,讓各種觀點充分碰撞,讓他們接受以上結論。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問題意識是否具備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瞭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瞭解社會,體驗人生,並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在學習“浮力的應用”的時候,我讓學生先放“孔明燈”(市場有售)玩,然後要求他們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學生們熱情很高,並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我在最後總結時,重點並不放在結論上,而是放在大家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上。重在肯定同學們的參與過程和鼓勵、讚揚同學們敢於發表意見,尤其是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行為。之後,我又把這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延伸到課外,要求學生平時更多地關心科學、社會、關心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並把它們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聯繫起來思考、探究。事實證明,這樣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同時也學會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筆者認為,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教學素質和研究能力,有設計富含知識和能力,並有利於展開多端性、創造性思維的課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對教學過程有充分的估計,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這一系列要求使物理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充實、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內外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從而使教學活動處於活躍積極的狀態。

四、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鋭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討論“物質是可分的”這一結論時,有個別學生提出了物質分到一定程度後不再可分,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在後來的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時,有學生提出了“孔明燈”升空的原理與火箭升空原理一樣,這時,我就不慌不忙,又提出了下一個觀察探索的問題:觀察“沖天炮”的升空過程,探索其升空原理。這樣,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問題意識得到培養,把深奧的物理問題和生活中的問題密切聯繫起來。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採取壓制、迴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覆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複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意識和問題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的肯定和引申。

五、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做以下題“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受到幾對平衡力的作用?為什麼説他們是相互平衡的?”的題目中,有些學生對“為什麼説他們是相互平衡的”不理解,我不急於解釋,而是讓學生反覆觀察實驗,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

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產生的問題更值得我們反思,給我們更多的啟發,更是我們從事教學活動的有效資源。

例如,前面所敍的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中,有學生提出了“孔明燈”升空的原理與火箭升空原理一樣,這不正是我們引入新知識教學的重要契機嗎?

物理是一門觀察、實驗和物理思維相結合的科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形式最一般規律和應用十分廣泛的基礎科學,是一門定量的精密科學,是一門帶有方法論性質的科學,要完成新課標中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總結規律。還有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於作業練習。作業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的物理作業必須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我們不能僅僅為了使學生完成作業而教學,而要教給學生“對其終身發展的能力”,所以要側重對學生物理技能和方法的培養、科學素質的養成。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學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浮力》教學反思4

教學過程:

導入:(多媒體打出)

有幾個小朋友正在花園裏踢球,一不小心,球滾進了一個樹洞裏了,怎麼也拿不出來,同學們你能想辦法幫助他們嗎?

(學生興致很高紛紛舉手,激情引趣)

生:往樹洞裏灌水,球就能浮上來。(多媒體演示證明正確)

師:球為什麼能浮上來?

生:球受到水的浮力。

師:真棒!看來浮力能幫我們解決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浮力的問題好不好?(板書課題)

師:在水中正上浮的物體受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受浮力?

生:受浮力,國小自然裏學過。

師:浮在水面的物體受浮力,正在上浮的物體也受浮力,那麼在水裏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浮力?

生甲:受浮力。

生乙:不受浮力。

[學生基本分成兩派,爭論,都想試着説明理由,但又有點説不清楚]

[意圖: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師: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現在證明自己觀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生:實驗。

師:好,同學們利用手頭實驗器材,自由組成小組,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浮力?看誰正確?開始。

(讓學生自由分組,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比一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課前教師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在水裏能漂浮、下沉的物體,有的學生用鐵塊、鋁塊、石塊做實驗,有的學生用自帶的釘子、彈力球做實驗,1分鐘學生舉手示意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通過實驗,驗證了在水中下沉物體是否受浮力。誰能到前面來演示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的。

[學生紛紛舉手,都想到前面演示,教師巡視時,看到大多同學都已得出結論,設計的很簡單、易操作,為了促進平時不太發言的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故把機會讓給這樣的同學了]

生:我把小石塊用細繩拴住,在空氣中測出重為3.2牛頓,然後又把掛在測力計上的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示數變為2.8牛,説明它受到浮力了。

師:另一觀點的同學可以證明你們的猜想嗎?

生:實驗證明我們的觀點錯了。但是我有個問題,為什麼測力計示數變小了,就能説明小石塊受到了浮力?

另一生:分析小石塊的受力情況就能説明:小石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3.2牛,測力計向上的拉力2.8牛,僅這兩個力的作用,小石塊不能處於靜止狀態,但小石塊在水中確實處於靜止狀態,説明它還受水給它向上的力――浮力(0.4牛)。

師:請坐,同學們他分析的好不好?大家都很有頭腦,我很高興。

生:好,(鼓掌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師發現有幾個學生眼神有些茫然,好像沒明白,估計是對石塊受到向上託的浮力感到有點抽象,不理解,為澄清這一事實,教師特意做了進一步演示]

師:把石塊浸入水中,測力計示數減小,説明它受浮力,我們再等效演示,把石塊從水中拿出,改用手向上託,也讓測力計示數為2.8牛,可知手向上託的力為0.4牛,像在水裏一樣,由此證明,石塊在水中受到向上託的力----浮力。

[這時發現學生眼神亮了,直點頭,很高興,聽懂了,對以後的知識學習充滿了信心,如果教師不能隨時觀察到學生的反映,一味推進課程,這部分學生就可能卡在這裏,影響以後知識的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學習物理的興趣.]

師:通過實驗分析證明: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既然浸在液體裏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那為什麼有的物體上浮,有的下沉,還有懸在液體中?下面利用手頭器材研究:做一做看看你能發現什麼問題並分析一下原因?

[學生開始做實驗,有的學生把鐵塊直接放入水中,鐵塊下落得很]快,砸得燒杯底“叮鐺響”,學生也嚇了一跳,生怕砸漏了,當我讓她把鋁塊也放入時,學生不敢,經過鼓勵當他把同體積的鋁塊同樣放入時,發出的聲音又很小,這時,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疑問,怎麼不一樣呢?有的學生把一乒乓球用力壓入水中,一鬆手球自己就上來了。]

[有的學生把包裝用塑料泡沫塊壓入水中,一鬆手也浮上來了,學生都在用手頭器材進行實驗,發現了很多問題]

師:好,同學們先放下手中的實驗器材,你在實驗時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我發現一些比較輕的物體像乒乓球,塑料、木塊等能漂浮在水面上。

師:為什麼這些物體能漂浮在水面上?

生:它們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師:確實與物質的密度有關,現在同學們利用密度知識還不能準確解釋,同學們試着從物體受力的角度去分析,試一試,看能不能給出合理解釋。

生:以乒乓球為例,受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由於乒乓球處於靜止狀態,合力為零,受平衡力所以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師:很好,漂浮時,F浮=G,還有沒有其它現象?(板書)

生:鐵塊、鋁塊放入水中都下沉,我分析了它的受力情況,下沉時,僅受重力和浮力,且物體向下運動,根據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我認為這時重力大於浮力,(板書)

生:我也做了上述兩同學的實驗,得出了同樣的結果,但是經過分析:我認為還應該有既不上浮也不下沉,懸在水中的.物體,但是手頭沒有合適的物體,沒有看到這種現象。

師:很好,同學們不僅通過實驗分析了上浮、下沉物體的受力情況,而且還經過推理,得出還應有懸浮的物體,大家認為這種推理科學嗎?

生:這種推理應該是合理的。

師:大家看:這有一個容器、水、雞蛋、食鹽,你能讓雞蛋懸浮嗎?

生:配製與雞蛋相同密度鹽水,雞蛋就能懸浮在水裏。

[教師演示。學生非常興奮,真有懸浮的物體]

師:大家分析雞蛋的受力情況,看一看能得出什麼結論?

生:受重力和浮力靜止,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師:誰能歸納一下,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條件是什麼?

生:①上浮:F浮>G②懸浮、漂浮:F浮=G;③下沉:F浮<G。

師:學以致用,我們來解釋一下下列現象:

[多媒體展示情景,增強直觀性,降低了難度]

1、如圖所示,分析潛水艇的浮沉情況。

生:浮力大於重力,合力向上,潛水艇上浮[動畫展示潛艇上浮]

[教師描述情景,圖片展示]

2、由於大橋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奔馳跑車落入河中,試分析車的浮沉情況。

[學生興致很高,躍躍欲試][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生:由於車的重力大於它所受浮力,所以車下沉

[動畫演示,跑車慢慢墜入河底]

3、美國的一艘參加伊拉克戰爭的潛水艇受力如圖所示,分析它的浮沉情況

[圖片展示]:

生:由於潛艇所受浮力小於重力,所以潛艇下沉。

[動畫演示潛艇下潛,慢慢沒入水下]

師:剛才我們分析了幾個浸在液體中物體受力情況,進而研究了物體的浮沉情況,那麼,有沒有同學想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生:由於物體浸在液體中,所以是液體施加的。

師:與物體接觸的只有液體,所以我們能確認是液體施加的,那又是怎樣施加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分析:

[多媒體展示一個浸沒在液體中立方體,讓學生分析液體對立方體的施力情況,引導學生分析]

師:(提示)運用液體內部壓強規律進行分析:

生:左右、前後在液體中所處深度相同,壓強相等,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合力為零。上表面所處深度淺,壓強小,向下的壓力小。而下表面所處深度深,壓強大,向上的壓力大。上、下表面壓力不等,合力不為零,方向向上,這個壓力差就是物體所受的浮力。

[多媒體同步打出受力分析圖]

師:很好,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壓力差”,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那麼誰依據這一知識,給出求浮力的方法。

生:我能,浮力=向上的壓力-向下的壓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板書)

[同步給出公式]

想想議議:

[多媒體輔助顯示情境,一皮球從水中上浮的全過程]

師:分析從球露出水面到漂浮在液麪過程中,

①重力如何變化;②浮力如何變化;

③球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如何變化?④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與什麼有關?

[學生開始討論,並有同學舉手]

生:重力不變,質量一定。

生:浮力變小,一開始露出時,浮力大於重力,最後等於重力。

生:浸沒體積逐漸減小。

生:浮力與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入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多媒體同步給出正確結論]

師:太好了,分析很精彩[鼓掌表示鼓勵]

小結:學生完成。

評析:尚志市教師進修學校/方傳麗

這是一節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好課,可以説是教師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典型課例。

1.情境設疑,激發求知慾望。

本節課一開始,便藉助於色彩豔麗的動畫故事創設情境,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巧妙的引入了新課。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1)當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疑問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2)當所學的知識揭示了自己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的新的含義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比水輕的物體木頭等能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鐵等沉入水底,這是學生習以為常的,誰也沒有考慮過其中的“為什麼”,高老師巧妙的設計情景把學生興趣激起,讓學生產生找到答案的慾望。

2.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

興趣有直接或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結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説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高教師設疑,學生形成兩個觀點,自然分成兩組,進行兩組比賽,引導學生用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激起學生的過程興趣,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設計和實施實驗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了學生的潛在創造動因。

3.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

高老師從學生的眼神洞察學生心理,故意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學生的猜想教師不直接説出結果,而是讓學生進行實驗證明比賽。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積極參與,相互尊重。注意了學生的情感態度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體的應用為本節課注入了活力,增大了課容量。‘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憑空講將會很枯燥,動畫演示卻把學生帶入真實情境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浮力》教學反思5

隨着物理學習的深入,如何持續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物理思維能力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的。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國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規律。教材的內容覆蓋了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及其物理方法(實驗和科學探究),對學生全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是已學知識質量、密度、力、壓力、壓強等的綜合,從數學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更是下一階段學習的開始,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材內容從根本上看是講了“一個力”即浮力,討論實驗測量浮力,而阿基米德原理從本質上講是研究浮力的大小問題。這樣教學內容可以提煉為浮力和浮力的大小兩大問題。對於力的概念學習是學生已掌握的,從常見的力、壓力等遷移到浮力,學生會明確浮力學習的內容和重點,消除陌生感,化解學習的難度。

對於教學的重點探究浮力大小教材安排了三個探究活動

1、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2、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3、探究浮力的大小。個人認為探究活動1目的主要還是找到一種測量浮力大小方法為後面的探究提供實驗解決方法。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

二、 教學設計

1、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持續的興趣,不是孤立抽象的學習物理,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現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的應用。

2、注重將學生的經驗體驗抽象加工提升為知識,消除知識的陌生感神祕感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得輕鬆。

對於浮力學生生活中有一些經驗和前概念。教學設計以此為線索,在研究浮力的概念時要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學生的前概念只是模糊的認識,通過課堂實驗再此體驗,將經驗抽象成嚴格的物理概念。從浮力到阿基米德實驗,思維有很大跳躍,通過體驗和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分析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從而真正認識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立足學生主動學習進行設計和預設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學這一中心展開的。

首先對於浮力的概念,讓學生從現象和實驗體驗的基礎上抽象出嚴格的物理概念,認識一種新的力,思考浮力的其它因素。

對於教學的.重點三個探究活動過程設計有所區別。探究活動1,2可以由學生分組完成,探究活動3由學生討論方案教師演示。而這三個探究活動的重點都是猜想和實驗方案的設計。猜想涉及到物理的規律,對學生分析問題和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探究活動1,2的猜想是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體驗引導分析提出。 探究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自主設計,活動操作的過程步驟必須表述清楚,使每個學生都明確做什麼這麼做有什麼現象,有效探究

4、發揮教師的導學指導作用,處理學生的生成調控教學進程

三、 教學反思

1、教學容量太多完成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對於啟發學生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環節可以簡化處理。即不做摺紙船遊戲,僅從生活現象(游泳時從淺水區走向深水區人的感覺/井中提水時人的感受)去引導。

2、教學探究出的物理規律仍需要一定的訓練去鞏固,除了本節最後的解釋現象,還需要一節習題課練習及討論問題。

3、為了保證探究活動的有效完成,分組探究課前要安排好小組要明確小組成員分工。教學過程的探究活動務必注意使學生都明確做什麼怎麼做,真正將有效的經歷經驗轉化為知識。

4、教學中不要急於完成知識傳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嘗試操作的時間,困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

《浮力》教學反思6

浮力複習課是對浮力整章內容的知識回顧、梳理和提升,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幫助學生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網絡,指導學生學習知識貯存和提取的方法。讓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全面回顧,並紮實鞏固。整合所有要複習的內容,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教學流程是:知識回顧―框架建立―知識應用―例題精選―課堂練習―課後鞏固。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浮力是知識綜合性強的章節,許多的難度習題使學生陷入到困惑之中,也使我陷入浮力教學的困惑指之中,到底該怎樣進行復習的教學,真希望有高手指導指導。我在浮力教學中,新課分為2節課,浮力的產生、稱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條件、浮力的應用。習題課大概進行3節課,浮力知識才算基本上完?我有點困惑,到底需要這麼多課嗎?反思:

1.重難點突出不強。例如浮力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節重點也是難點。由兩個實驗現象直接得出並強調“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難點,先讓學生從生活現象和“造船比賽”、讓學生邊做邊猜想: “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最後通過課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2.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本節課巧妙的引入了新課,便藉助於色彩豔麗的動畫故事創設情境,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

3.老師教法上過於束縛學生,侷限了學生的'思想。沒有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同時教師在應有充分的準備學生猜測的“意外”,如:猜浮力與深度有關等。學生並沒有從生活中或已有的經驗出發,這樣猜測就有一定的侷限性,此時教師可加以引導。

4.展示不夠多,全員參與的程度不夠。練習題的選取上還不是很到位,沒有體現出步步深入、層層遞進的梯度。

總體來説,本節課內容比較多,時間緊,學生練習時間較少,習題應選擇一些起點低,難度小,利用本節所學公式一步計算的練習,來鞏固加深理解。

《浮力》教學反思7

密度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物理量,對密度的認識,應是對物質性質的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同學們對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的認識還算可以,但對密度的.測定就不自信了,特別是特殊法測密度,尤其是利用浮力的方法測密度,學生更是無從下手,因為利用浮力法測密度,它糾集了質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壓強等許多物理概念。

學生將這些概念綜合到一起,就力不從心了。因為不同的方法測密度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都瞭如指掌。要做到這些,必須從根本上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的應用。我們知道,=m/v,要知道密度,就要測出質量m和體積V,常規法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密度同學們還可以,但利用彈簧測力計、細繩、水、燒杯、小石塊等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學生就無從下手了。這時候在課堂上就要看老師的點撥和指導性了。那麼教師還要從根本上引導學生怎樣測出質量、體積下手讓學生們討論,最後得出:質量要從重力得出,就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的重力,利用G=mg求出小石塊的質量;然後根據浮力的知識F浮=gV排,使物體的體積等於V排,就要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浸沒(V物=V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求出V物,就可以測出物體的密度了。

所以利用浮力的方法測密度,無論利用那些器材,都要設法從根本上找到質量和體積,密度就迎刃而解了。

《浮力》教學反思8

一、教材分析

浮力這節內容分三學時,第一學時學習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第二學時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的應用,第三學時綜合運用浮力、壓強、密度等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但是物體的浮沉,在第一節課的實驗教學中就加以滲透,第二節再從理論角度推理驗證。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

a)瞭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體、浮力的單位)

b)瞭解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原理的建立、適用範圍、簡單應用)

技能目標:

學會用彈簧秤測量浮力,體驗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時運用的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結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並進式學生實驗,激發學生勇於探求科學真理的熱情,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設計思路

1、浮力知識的綜合性很強。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説,在日常生活已經積累了很多對浮力的感性認識。但是要把有關浮力的認識從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綜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如力的測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壓力、壓強等重要知識;還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推理、歸納等。因此《浮力》的教學一直是國中教學的難點。在《新課程標準》中,對浮力的教學要求一降再降,但是在歷屆會考中,再簡單的浮力題,得分率也相當低。

2、教學設計針對學生的特點

今年我面對的學生物理基礎非常薄弱,不瞭解物理學科的特點,沒有建立起物理的思維模式,對物理學習存在為難情緒。而物理教材又特別講究知識體系、科學嚴謹,是一門很嚴肅的科學。但是這種道貌岸然的面孔卻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現狀也就迫使我們改進教學方法,靈活使用教材。它古板,你想辦法讓它生動,它嚴肅,你想辦法讓它活潑。以下兩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一件事是幾年前看到中央10套播放的科普節目,是美國錄製的,節目中的兩個主持人打扮成小丑,通過大量的`實驗、實物場景拍攝、通俗的講解讓孩子們瞭解物理知識,一點也不讓人覺得艱澀難懂,看完後你會覺得科學真是有趣。我也一下子覺悟:原來課還可以這麼上,如果我們的課堂也這樣,哪還有那麼多孩子討厭物理呢?

另一件事是從孩子身上得到的啟發。有一次到北方圖書城給還在國小的女兒買了一本《孩子喜歡的一百個實驗》,她回家自己照着書忙乎了幾天後開始對我問着問那,我敷衍她説:“太難了,等你長大就學到了。”可是她卻不一不饒的糾纏。被磨不過,給她講了點,居然聽得頭頭是道。原來科學離孩子並不遠,只是缺了一個指路人。國小生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國中三年級的大學生呢?關鍵是學習時的心態不同、興趣不同、目的不同,我們的教學即灌壞了學生,又可惜了知識。

因此,在傳授基礎知識的課堂上,儘量採用最直白、最生活的語言,儘量採用實驗引出知識點,儘量讓學生自主發現,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探究、自己實驗。充分挖掘學生的形象思維,通過實驗建立直觀印象,先入為主。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知識,然後再進行理論驗證。絕對不能先用理論推導得到結論後再去驗證,更不能連驗證性的實驗都不做。本節課的設計很多處都是圍繞這一原則展開的。

本節課圍繞着五個實驗展開,前三個實驗是重複生活中的場景,通過已經學過的知識發現新問題、引出浮力這個新知識點。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可以得出什麼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施力物體、測量浮力的實驗方法等。實驗中學生會觀察到簡單的浮沉現象,‘物體的浮沉條件’這一個知識點要到下一節才能解釋清楚,但是本節雖然不能從理論上分析透徹,但是沒有必要回避,可以先通過受力分析,使學生了解表象,同時併為下節課的教學設置懸念。

實驗四是本節課的關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得出浮力的大小隻跟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才能通過分析,得出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它排開液體之間存在某種定量關係。真正從理念上認識到浮力的大小取決於液體,而非物體自身的形狀、大小、輕重等因素,糾正生活中形成的錯誤意識。並學會利用已有器材,發現儘可能多的結論,培養學生自主發

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五是本節課的重點。作了這麼多鋪墊,就是為了讓學生自主發現並理解物體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重。結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並進式學生實驗,激發學生勇於探求科學真理的熱情,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四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四是阿基米德原理,指出這是求浮力的普遍適用式。

總之,採用“自主探究法”組織教學。即由教師提供或由學生任選材料和器材,圍繞“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這個主題,讓學生自主猜想,提出假説,自行設計進行探究,讓學生去參與自己設計的實踐性活動,在實踐探究中去總結、發現阿基米德原理。抓住F浮=G排液這個關鍵點設計課堂教學,針對學生易出現的思維障礙“對症下藥”,有意識地運用科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知,嘗試創新,發展實踐能力。

《浮力》教學反思9

學生對於浮沉現象有大量的生活積累,而且有些同學還知道“浮力”這個詞語;知道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體下落是由於地球的引力造成的。這對認識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礎。本課的浮力是專指水的浮力,這是學生第一次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力。

課堂教學時,學生們知道質量大的物體提起他來會用比較大的力,在前一個單元他們有了初步設計對比實驗的經歷,這為設計證明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實驗做了很好的鋪墊。

大部分學生錯誤的認為下沉的物體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這是本課的難點,需要重點解決。

學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們樸素的認為輕的物體會上浮重的物體會下沉。這種前概念不能説是完全錯誤的,我個人認為是片面,雖然在本課不能解決,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它引發矛盾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基於以上情況,我在本課教學中採取了一系列的教學策略,經過實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顧反思,有以下體會:

1、導入部分以“力”為切入點,避免在輕、重這個地方糾纏。

實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碼,舉到沒水的水槽上面。

提問:這是兩個固體,如果我一鬆手會怎樣?(落下去)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地球的引力)。我不鬆手為什麼沒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將兩種物體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問:現在發生了什麼現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碼下沉)

提問:你認為泡沫塑料上浮,勾碼下沉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學生認為是因為泡沫塑料很輕而上浮,教師可以追問――剛才(指沒水的狀態)也很輕,怎麼沒有上浮?這説明物體上浮和什麼有關係?……

本課的主旨是認識水對浸入的物體都會產生浮力,這和物體的輕重沒有關係(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條件下和輕重有關係)。因此,為了避免總在輕、重這裏糾纏,我就採用了“水槽中沒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體放入其中的現象對比,使學生意識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與水有關係。然後直接感受水的浮力。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這也是本節課的特殊色。(沒見過其他老師講浮力這樣導入)

2、先理性認識再感性認識。

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一般認識是先感性,後理性,對於本課學生認識“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我是採用了先理性――定量認識(用測力計測量在空氣中提起勾碼和放入水中後提起勾碼所用的力,然後對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體在水中和在空氣中的不同)。因為導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碼,在由於學生剛認識了上浮的物體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碼是否受到浮力,我覺得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然後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碼進行實驗,學生的思維比較專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動我作為體驗認識來進行的。

3、開放性問題與具體問題結合。

教學過程中,對於要了解學生想法的問題,我的問題呈現方式就是開放式的。比如課的`伊始,一些學生提出了“浮力”這個詞,我就問他們:你認為什麼是浮力?這樣可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為教師如何調整預設的教學設計提供依據。對於本課要研究的問題,我就用採用封閉式提問。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時,對於下沉的勾碼,我直接問學生: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學生的回答只能有兩種,這樣使後面的研究直切主題。而不是提出這樣的問題:勾碼為什麼會下沉?這樣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就比較分散,教師還要費時費力的將問題引導到自己想要的問題上來。何必呢。

4、追問目的性強。

課堂上對學生的追問其實不是教師預設的問題,是臨時生成的。我在課堂常常對學生進行追問,原因首先是:學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膚淺的教師有針對性的追問,使其完整、全面、達到應有的深度。其次,通過教師的追問可以瞭解到學生真實思維過程。

5、利用完善實驗的過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生設計的實驗往往是大處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體操作的細節上不注意科學合理性,致使實驗失敗,利用完善實驗的過程對學生進行嚴謹科學態度的培養也是我的一貫做法。具體到本課,學生在設計了實驗後,具體怎樣做往往沒有涉及到,這時就需要完善它,。我就採用追問的方式:“將勾碼放入水中時應該注意什麼?為什麼要這樣?”那麼怎樣放入勾碼、放到什麼位置……等一些操作應該注意的事項就會在追問中得到明確,而且學生也明白這樣做的科學性。不過追問的問題視學生的具體回答而定,這時教師的眼睛就是專挑學生的“骨頭”,然後是通過不斷的追問使學生自己剔除“骨頭”。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也意識到需要改進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感受浮力還不夠充分,活動時間還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明顯。還需要改進。其次,我覺得學生設計實驗的環節還應該做一些鋪墊工作,雖然學生能夠設計出兩種試驗方法,但是能夠設計出來的不到50%,這説明教師的“腳手架”搭建的不合適,有點高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覺得可以從實驗的對比性入手啟用問題啟發思維,例如可以這樣提問:勾碼受到浮力和沒有受到浮力我們那些感受會不同呢?這樣就可以降低設計實驗的難度,是絕大多數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浮力》教學反思10

話説上一節課,利用壓縮《造一艘小船》的教學時間,我騰出30分鐘組織學生對《浮力》一課知識點進行了充分討論,從而保證了這節課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探究活動。

一上課,我就聲明這是一節實驗探究課,要做兩個實驗:

(1)同一塊泡沫塊浸水體積不同的浮力大小測量;

(2)不同大小的泡沫塊浸入水中浮力大小測量。

為了實驗操作比較順利,我在黑板上分別板畫了兩個實驗的示意圖,同時提醒各組在作業本上記錄相關的數據。

按實驗步驟的要求,各組先用學具袋裏的材料拼裝彈簧秤,並進行調0測試,;然後是組裝滑輪和固定裝置,我粗略估計了一下,每個組用時基本上在8-10分鐘左右;接着是兩個實驗的研究,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

活動是完成了,但是學生的實驗數據不是很理想,我覺得實驗材料的問題是主因:

1、學生所用的彈簧秤不準確,有幾組的指針十分鬆垮,根本就不能穩定在0刻度線上,導致測量出的浮力有偏差。

2、燒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學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裝置安裝在燒杯底部也很困難。

3、泡沫塊重量太輕,重力測量無法顯示,只能是被忽略。

4、燒杯的'刻度值跨度過大,雖然説可以自己貼上印刷刻度紙,總是麻煩。

我的處理方法是刪除測量排開的水量的內容,因為“同一塊泡沫塊浸水體積不同”的實驗中,排開的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不測量學生也知道。若是硬要去測量排開的水量,不但有難度,而且不明顯。

泡沫塊的重量太輕,用彈簧秤稱量根本就沒有動靜,所以我只能在記錄時把之前討論的“浮力=重力+拉力”調整為“浮力≈拉力(重力過小被忽略)”。為此,在後面兩個班的教學我改為用木塊做實驗,這時候重力是有了,但排開的水量卻對比不明顯了,因為木塊本身就大部分在水中。用泡沫不合適,用木塊也不恰當,這真是讓我左右為難啊。

《浮力》教學反思11

浮力是力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會考的必考內容,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主要採用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學生探究實驗、教師講解分析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引課:

由於本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課堂容量大,為了節省時間,我採用直接點題的引課方式,通過把乒乓球、木塊、泡沫等物體放入水中,讓學生分析這些物體為什麼會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引出本節要講的知識——浮力。

二、新授:

通過上面的實驗得出什麼是浮力後,教師板書浮力的概念。(為了節省時間,處理本節的重難點。)浮力的方向學生不好理解,所以我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猜想浮力的方向,有的學生列舉出放飛的氫氣球是豎直向天空飛的,有的列舉出把乒乓球按入水中鬆手後乒乓球豎直向上升起而不是斜着上升。看到學生能根據這樣的生活現象想到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我感到非常高興。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先給學生做了一個演示實驗,把一隻粉筆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所看到的現象,學生看到粉筆在水中下沉,根據這一現象,我提出問題,下沉的物體受不受浮力?你們能不能用你身邊的器材進行研究,並敍述你的實驗過程及看到的現象和結論。接下來是學生的分組實驗,教師巡視,並對個別不會的小組加以指導。學生們通過研究,能利用稱重法研究出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從而我也自然引出什麼是稱重法。為了讓教學的重點、難點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我然學生用手中的橡皮泥進行造船比賽,看看哪一組造的船承載的硬幣數量最多,並觀察,放入不同的硬幣,水面上升的高度是否相同?你能從中獲得什麼啟示?你認為浮力的大小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接下來就是學生的造船活動,有幾組造的船還沒等承載重物就已經沉沒,有四組同學造的船承載了三枚硬幣。為了是活動推向高潮,我用同樣大小的橡皮泥造了一艘船,和學生進行比賽,結果我造的船承載了5枚硬幣。我引導學生分析,為什麼老師造的船比你們承載的硬幣多呢?你們看出了有什麼不同?這時有不少學生齊聲喊道:“老師造的船比我們造的船大,橡皮泥捏的`薄,在水中排開的水多。”之後我又學生利用彈簧測力計鈎碼重複一次稱重法測浮力,並注意觀察:“當鈎碼接觸水面,到全部浸沒在水中以及在水中下沉時測力計示數的變化,並觀察水面高度的變化,從看到的現象中能分析歸納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來?”通過這兩個實驗,學生基本上能認識到浮力的大小可能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這樣使教學的重點一點點突出,而難點在學生的實驗中逐步被化解。

在學生完成兩個實驗的基礎上,我為學生又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即利用稱重法測量同一個鈎碼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相同?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果對他們有什麼啟示?通過分析實驗結果,學生都能想到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這樣難點逐步被化解,重點也越發突出。

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基礎上,我利用演示實驗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內容,學生從直觀上認識到,物體所受的浮力等於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從而突破了本節最後的難點。

由於本節的內容較多,還有很多內容無法一節課全部解決,所以只完成了以上的教學內容。

《浮力》教學反思12

前一課,孩子們明白了浮力測量的方法,瞭解到了物體(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開水量有關。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開水的體積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們一定有個疑問:那麼那些本來就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雖然這個問題會困擾孩子們,可是他們未必很主動地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在上課時我就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問完這個問題後,我就觀察他們的反應。我本來想他們中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分歧,應該有一半人會認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預料的是,絕大多數孩子認為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的。於是我就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我覺得這個追問還是有必要的。孩子們的判斷,有的來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則是來自別人的判斷。如果能説出判斷依據,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從了“眾”,聽一下別人的思考過程也是好的。

有的孩子説在水裏拿重的東西比較好拿,有的説不管是什麼物體,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説是從書上看到過的,……

從孩子們的發言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確定的。所以這節課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實驗來證實他們的猜想。

實驗本身比較簡單,而操作的難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難度體現在了對實驗的設計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課的實驗過程來設計本課的實驗方法和過程。而孩子們的表現和證實了他們是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課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學課上學會安靜。安靜地思考,安靜地傾聽,安靜地討論。孩子們也很配合,互相監督着、提醒着,課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錯。我表揚了他們,也希望在以後的課上能繼續良好的表現!

《浮力》教學反思13

華師大版的《浮力》一節內容安排在八年級第三冊第四章第二節中,對力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綜合性強,相對於八年級的學生而言有點困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力求試驗方法簡單化,過程易於理解。在安排第一個活動《感受浮體受到的浮力》時,我用一大一小兩隻空塑料瓶,要求學生用同一隻手將它們逐一壓入水中,感受水對空塑料瓶的浮力,同時希望學生能得出以下結論:漂浮在液麪上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向上的託力,排開的液體越多,受到的託力越大。在課堂巡視中,卻發現有位學生用兩隻手將兩隻空塑料瓶同時壓入水中,甚至還溢出了一部分水。我眉頭一皺,正想上前制止,突然“靈感”頓悟,一個新的實驗方案在我腦中形成。活動結束後,在彙報實驗結果時,我請剛才那位同學上講台演示。一開始他不敢把剛才“粗魯”的動作再做一遍,後來看到我鼓勵的眼神,就挽起袖子,伸出兩隻手將兩隻空瓶同時壓入水中(講台上溢出了一些水),下面的同學譁然大笑。我趁機問他們:“你們為什麼笑呢?”他們説桌子上有很多水溢出來了。“為什麼會溢出這麼多水呢?”“因為他把兩個瓶子同時壓入水了!”“這麼説浸入的越多,溢出的越多”“是的!”“我們再問問這位同學,是不是費了很大的勁才把瓶壓入水呢?如果改用一隻手壓兩隻瓶,會是什麼情況呢?大家也試試看!”同學們試過之後都説用一隻手壓兩隻瓶比壓一隻瓶累多了!這不就是我要的課堂效果嗎?在我表揚那位同學的創新和獨到之處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反思一:在剛才的教學環節中,我原來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一先一後把兩隻大小不一的瓶子壓入水中,感受到瓶子越大浸入的越多,手受到向上託的力越大。雖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效果也不錯,但我在課前準備這些小瓶子時卻費盡了周折(大瓶子是礦泉水瓶,很容易得到),特意到收購廢品的`地方以大換小換來的,還特別髒洗了好長時間才洗乾淨!沒想到學生比我聰明,如果用他的方法我只要準備任意大小的瓶子即可!“面對學生的不同節奏,不同步伐,教師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隨時調整自己的節奏,跟着學生走。”不要被自己預先設計好的環節束縛,適時調整,學生在不斷生成,我們的教學活動也要不斷生成新的方案。我從學生那裏懂得了:我們備的不僅僅是教案,更應該備好學生!路培琦老師説過:“不要把我們的科學課上成假裝學生什麼都不知道!有時候學生比我們知道得更多!只有在充分的備課和備學生的基礎上,才能遊刃有餘處理課堂中出現的生成性問題。

如果當時我以粗暴的態度制止了那位學生,不但這麼好的課堂“資源”浪費掉,還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以後還有哪位學生敢

在課堂上“動”起來呢?學生動起來了,老師便會在收集處理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完成更高水平的“動”,通過教師這一層面的動,形成新的、又具有連續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生性質!

為了説明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我按照教材的設計,採用了石頭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在學生實驗時,出現了石塊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石塊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幾乎相等。難道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嗎?這時比較細心的同學還是發現了示數是有差異的,只是比較小而已!我立刻抓住這個契機,在表揚那些細心的學生的同時,靈機一動,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們能不能對本實驗進行改進,使實驗現象更明顯?”這時很多同學提出新的方案,有的要用鹽水代替水,有的要使用更精確的測力工具,有的要把石頭換鐵塊,有的要把石頭換木塊……馬上有人反對:木塊在水中時上浮的,不滿足下沉的要求。這時有位同學説:“把木頭綁在鐵塊上沉下去。“這是我們以前在測木塊密度的實驗中,採用排水法測木塊體積的方法。我居然事先沒想到。我馬上讓學生去實驗準備室拿來木塊綁在鐵塊上,沉入水中,可想而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明顯,學生歡喜雀躍,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反思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當課堂問題生成時,如果及時利用教學機智,把生成問題轉變成課堂教學資源,反而會觸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迸發出獨特的見解。這種獨特的見解,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

對於教材的處理,要忠於教材不能拘泥於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更要帶着學生走進教材。本節課後,我對教材裏的“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實驗作了改進,切割了100多塊大小差不多的密度比水大的木塊代替石塊,作為自制教具放在實驗室,和同事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記得愛國詩人陸游有這麼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意思我們都很清楚,書本上的知識和學問是抽象的理論,只有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才幹。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也是如此。教案只是教師課前對教學過程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有付諸實踐,才會發現學生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帶着學生走進課堂,讓我們的課堂精彩紛呈!

《浮力》教學反思14

1、經過教學的實施後,對這節課的教學,本人有很大的感觸和收穫。

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

興趣有直接或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結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説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用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設計和實施實驗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了學生的潛在創造動因。

2、構建正確的概念需要充裕的時間

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獲得了能與他們日常生活的觀察相一致的理解。例如,在他們沒有做實驗之前,很多同學認為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而沉的物體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通過實驗之後,以後就算大部分的人認為沉的物體不會受到水的浮力,但是他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的。

3、科學教育,促進思維發展。

科學教育的一個關鍵目標時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不能憑空產生,學生不能在抽象中推理,他必須對某個實驗進行推理、歸納,因此,科學教育需要為學生創造課堂學習情境,提供大量的推理材料或問題讓學生在解決感興趣的問題過程中發展科學思維能力。其次,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學生對水的浮力有所瞭解,但要想出體驗浮力的方法對學生來説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有什麼方法幫助大家體驗水的浮力是怎樣的,引導學生想到用手壓乒乓球(或泡沫物體),體驗手上的感覺,從而體驗水的浮力。

《浮力》教學反思15

這篇物理教學反思文章國中物理教材水的浮力教學反思供廣大物理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時參考。具體反思內容如下:

一、設計活動,玩中激趣,在做中學

設計學生動手活動貫穿整節課。在導入時我設置如下情景:“怎樣從瓶中取出乒乓球?”一開始就用活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設計了兩個體驗浮力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對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怎樣使橡皮泥浮起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阿基米德定律。

此外,還設計了發散思維的拓展活動,學生髮揮想象力,改變橡皮泥的形狀,嘗試使橡皮泥浮上來,看哪個小組想的點子多…….整節課利用簡單常見的器材,通過親身感受,學生在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並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慾望,在做中學。

二、合作與交流的“小組學習”,學生在合作中快樂學習

團體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努力創設合作式學習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成長。

1.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參與課前準備

教學設計採用“過程式”教學,即課前準備,課堂探究,課外延伸。課前學生運用Internet查找有關水的浮力的資料,並準備實驗用具,所有準備過程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組織協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所需活動器材都是簡單易找的日常用品,如,臉盆,桶,石頭,玻璃彈子,橡皮泥,可樂瓶或其他容器,泡沫(大手掌形狀---------校運會入場式道具),從生活中,從身邊取材,充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並進行交流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發揮協作的團隊精神,分工合作,有序進行。採用"新課-實驗-觀察"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邊上課,邊做實驗,邊進行觀察。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眼、多動口。使學生自己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實踐表明,選用小組教學方法,有利於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充分發展問題解決和決策的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於相互確認、相互補充和相互啟發的團體性思考和創造等要求。同時,教師能及時瞭解情況並給予指導。

三、從感性認識到抽象思維,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整節課的設計思路是讓學生從感性體驗入手,進而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如:瓶中取球,2個體驗活動,讓學生對浮力有感性直接的認識;由探究浮力的大小到阿基米德定律;由使橡皮泥浮起來的活動到拓展分析:“不沉之舟”泰坦尼號為什麼會沉下去?最後才引出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實踐中體驗,在合作中成長。

四、親切交流,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

建立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進行創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師的態度和藹可親,表情豐富、幽默,教學氣氛輕鬆自然,力圖使教學活動活潑,激起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允許學生出錯,經常運用表揚鼓勵性評價,耐心啟發引導,使創新思維得以充分發揮。如課堂上師生應景產生一些小花絮。如:

生:老師浮起來了!

師:不是老師浮起來了,是你的橡皮泥浮起來了!

生:呵呵,嘻嘻,哈哈…….

師生在親切輕鬆愉悦的氛圍中互動。微笑教學,使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學中多鼓勵,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大膽放開,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無形中教師與學生便建立了一種合作友好的關係,對學生起到激發學習動機的作用,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把與之有關的知識,圖文並茂地一同輸入電腦做成課件,指導孩子怎樣利用課餘時間去查找讀取,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供了資源。第二,設置信息課,把學生帶到網絡教室上網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資料,並把自己認為是有價值的東西摘抄下來或者複製下來自己整合做成word文檔或powerpoint。多媒體圖、文、聲、像等具有豐富的再現功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鬆愉快。自由舒暢的探究學習環境使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時間充足,形式多樣;再者,信息媒體中資源豐富,蒐集的過程也相對獨立,有利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充分展示探究活動的主體性。

六、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所要注意的問題

1.計算機的運用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學設計才是關鍵所在

從教學需求的角度出發來使用計算機,而不是為了用計算機而使用,強調教師的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和學科教學基礎,發揮計算機的長處,

而不是拋開一切只要用計算機就行。教學中,課件等計算機的運用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關鍵還是教學設計。

2.信息污染與網絡安全。

注意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信息技術與國中科學課堂教學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因此,我們積極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力求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這次新課程課堂教學典型案例活動的開展,給我提供了鍛鍊的平台,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科學課是今年第一次設立的實驗科程,更是摸着石頭過河。水的浮力是物理內容,對於學生物專業的我來説是個很大的挑戰。是否選擇這個內容上錄像課?我曾經猶豫過:擔心講得不夠嚴謹,能否講得透徹?後來覺得,也許這樣更能發現問題,幫助自己更快成長。最終還是決定接受挑戰,勇敢進行嘗試。

八、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遺憾中成長

作為站上講台僅一年的新手,對節奏的把握偏快,這是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要克服的問題,希望在實踐的學習中逐漸變得從容。

第一次拍錄像課,事先沒考慮到鏡頭與學生、教師三者的位置關係。課前沒有把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向攝影師溝通,有些明顯的實驗現象和過程被學生擋住鏡頭,導致一些精彩的瞬間沒能出現在鏡頭上。如,導入時設置情景,“怎樣從瓶中取出乒乓球?”學生動手向礦泉水瓶灌水,利用水的浮力成功取出乒乓球;還有學生座位雖做了分組的擺放,課後發現還有更好的擺放方式,如六人圍成一個長方形,可能上課和錄像的效果會更好…….

還有,雖然能用語言,微笑,眼神,手勢等滿懷激情和感染學生,但觀看錄像後,自己發現有時語言還不夠精確簡潔,手勢還不夠乾脆……下次還要注意有效的使用指導時間,讓教學更優化。

我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一門遺憾的藝術。再著名的導演,每拍完一部電影都會有遺憾;每上完一節課,我都在尋找遺憾,正視遺憾,相信一定可以在遺憾中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fansi/nrg0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