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

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枯燥。我利用課件“猴媽媽分桃”,創設教學情境,引入例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教師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合作探索的時間,讓學生在交流法中通過用擺小棒的方法求商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獲取新知,有的用依次減的方法、還有的用乘法口訣,使學生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較中選擇簡便的方法。這樣即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又培養了合作意識。但學生在選擇求商的最佳方法時出現分歧,説明學生擇優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今後在這方面我要加強培養。

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又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使整個教學過程在活動中完成,以活動促發展。通過這節課我認識到要上好一節課不但要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恰當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整節課注意到了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思考、獲取新知、發展能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2

學生在學習8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7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8的乘法口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這節課上我嘗試讓學生自主參與編乘法口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應將學生所發現的條件簡單板書,避免其他學生在分析時記不清數據和題意。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乘法口訣教學的第二部分,是學生在已掌握乘法意義以及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一課。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經歷編寫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7的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使學生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計算乘法。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編寫口訣,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類推能力。

一、以生為本,自編口訣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課堂伊始,先介紹了新夥伴:“七星瓢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在拼圖小組的拼圖情境中,做好學生編口訣的鋪墊工作,組織學生填表計算所用三角形的個數,然後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編寫7的乘法口訣。學生因為有了前面口訣的學習經驗,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經驗,可以很容易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比較好的編寫出7的乘法口訣。

二、巧用規律,記憶口訣

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了規律。可以根據上一句加7,或根據下一句減7的規律來記憶口訣。並利用孩子喜歡的孫悟空形象來記憶口訣。如孫悟空在煉丹爐中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煉就了火眼金睛,在取經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其中兩句口訣。對於特別難記的口訣,給時間讓學生記憶,並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記憶方法。通過玩對口令的遊戲和多種形式的練習,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三、聯繫生活,挖掘素材

數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在進行7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時,出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計算“古詩”的字數、算七星瓢蟲背上的星,知道一星期7天,看日曆計算天數等等,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學生興趣濃厚。通過這些練習,學生的思維不僅僅侷限於計算7的乘法口訣,而是能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有所欠缺的是課堂資源利用有些不足,缺少一個追問。如出示古詩:“你能用一句口訣計算出這首古詩一共有多少字嗎?”有學生説:“四七二十八”,還有學生在下面説:“還有題目呢?”當時我沒有聽清,這時應該再追問一句:“還有同學有不同想法嗎?”學生可能會説到:“題目加上作者也是7個字,這就有5個7 了,五七三十五”。如何充分的利用孩子的課堂生成,還是要多追問一下。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4

二年級上冊利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情境圖是地裏種了4棵玉米,每棵玉米上結了3個玉米,小熊掰走了一個,小天使提出問題“還剩幾個?”三隻青蛙分別想出了三種算法

(1)3+3+3+3+3+2=11

(2)3×3+2=11

(3)4×3-1=11

這樣的編排打破了以往呆板、機械、每個問題都有現成結論的思維模式,注重了算法多樣化,保護學生自主發現的積極性.同時啟發教師不要急於對學生的多種計算方法過早的選優.教師正是藉助教材這一知識的載體和依據,對類似這樣的內容作了恰當的處理.如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要求還剩幾個玉米棒,你準備怎樣解決這一問題?

“説説你的想法”,結果學生的`奇思妙想令老師始料不及.(下面是學生的算法和想法)“3+3+3+3+3+2=11,我是把4棵玉米上的玉米個數全加起來.”“3×3+=11,我先把左邊3棵算出來,再加上右邊1棵上的2個.”“2×4+3=11 我是把每棵玉米都看成有2個玉米,再加上多出來的3個.”“3×2+5=11 我先把左邊2棵算出來,再加上右邊2棵的5個.”更令老師沒想到的是有的學生做出了這樣的回答“1×4+7=11 我想一棵玉米只能結一個,就用1×4,多結的7個可能很小就加7.”……

教材算法多樣化的突出,使我們又一次體驗了新教材實驗帶來的課堂變化,不僅使學生體驗了向他人學習,不斷修正自己觀點、不斷完善自我、實現把數學知識自己發現或再創造的重要意義,也使教師又一次領悟了要尊重每個孩子思維的個性、支持、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重要意義.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5

我的整個教學活動中都體現了趣味性: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對單純的學知識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把故事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這也體現了“在快樂中學數學,學快樂的數學”這一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勢必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到新知。

對於新知識的教學我採用了“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數學活動貫穿始終,把原始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尋求數學問題,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從而培養他們善於發現、善於思考,敢於創新,主動獲取的精神,發展他們終身學習數學的願望和能力。

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給教學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學習乘法口訣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很長的記憶能力訓練的過程。意義識記的基礎是理解,機械識記的基礎是多次重複。對於低年級兒童來説,機械識記佔優勢,因此在反饋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使用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加強對口訣的理解,從而熟記乘法口訣

我在教學的最後的環節設計了走迷宮的數學遊戲,想以此展現學生獨特的方法和策略,但由於低年級孩子容易被課程外的因素吸引,當他們對一個數學活動興趣盎然的時候,他們的興奮點就會多停留在那裏,所以課堂上有放出去卻收不回來的現象,使得走迷宮遊戲中很多孩子沒能按時完成。由此使我認識到,數學活動固然能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過多的活動反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關注點偏離了知識點。所以,數學活動的設計應該是為突出重、突破難點而設置,活動不在與多少,要有實效;不在與難易,要服務於課程。

3的口訣編寫的重點不是如何編出口訣內容是什麼,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孩子明白3的口訣是意義感悟口訣的變化規律,加強學生學以制用的應用能力更加的重要。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6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乘法意義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作為乘法口訣的起始課,本節課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乘法算式去經歷1-4的乘法口訣的編擬過程,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瞭解乘法口訣的結構,並能初步應用乘法口訣去計算乘法。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説清楚圖意,然後根據幾個幾相加的含義列出乘法算式,最後再根據乘法算式編制乘法口訣。在編制完口訣後,我都會讓學生弄清口訣中各數代表的是乘法算式中的什麼數,明確各數含義,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感知乘法口訣和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繫。因為説實話,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很多是已經能夠背出口訣的,但是對於口訣的理解孩子的認識是並不深刻的,於是本節課我將讓孩子明確乘法口訣和乘法算式之間的一種統一性作為重點。

本節課我預設到了學生在口訣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我也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去正確認識。

預設解決的問題1:口訣的書寫:,之前會出現部分學生用數字寫口訣,於是在課堂教學中,我是在書本上要求學生自己嘗試編制“四四()”時,學生彙報時,我故意這樣寫“四四(16)”,這時課堂上學生炸開了鍋,於是等待教室安靜下來,我請不同意的學生髮表意見,沒想到學生們説得有理有據,乘法口訣是中國人發明的,應該用中國漢字。瞧,説得多好呀!

預設解決的問題2:口訣中“得”字使用,:積大於等於10的時候就不要“得”,在教學中我重點拿出錯例進行辨析,以一句:“為了夠整齊,只好犧牲“得””的打油詩的形式給孩子加深認識。

通過作業和練習,學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1、譬如:4×3=12,使用的乘法口訣是(),部分學生總會寫成“四三十二”。在乘法口訣中有這樣一個編制要求:乘數小的在前面,大的在後面。如何才能讓學生明白呢?課後思量為何不用對比的方法?即出示3×4=12,明確各數含義編制口訣“三四十二”。接着就出示 4×3=12,讓孩子嘗試去編織口訣,學生肯定會編制口訣四三十二,於是這是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兩句口訣,明確這兩句口訣乘數一樣,積一樣,説清數學上規定只需要記憶一句“三四十二,,讓學生知道口訣中小的乘數在前。由於沒有實踐,也不知這個方法學生能不能接受。

2、在計算時部分學生對於乘法口訣的應用靈活度較為差,需在今後的練習中加強對學生記憶口訣和應用口訣的訓練,以使他們能熟能生巧。

本節課我在教學上的疏漏點:沒有給出孩子一個明確的課堂總結:乘法口訣有什麼用?概括性的總結也將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提升。明確:乘法口訣可以計算乘法算式,我們根據乘法算式可以編制乘法口訣。

另外,由於學生們大部分已經會背誦乘法口訣表,所以編制口訣時對孩子來説其實是沒有難度的。於是本節課上,我有意識的把重點放在了那些平時上課比較沉默的孩子身上。希望能讓他們在本節課上認識到自己的優點,通過多表揚,激發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7

相當多的孩子在學乘法口訣的時候,並不是一張白紙.所以我在設計課的時候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起點。也想給學生一個機會展示自己,教育學生學習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會背乘法口訣而不知道其意義和來源是不行的,應該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5的口訣教學中是從算式入手來編制口訣,在這裏想打破前一課時的教學順序讓孩子覺得新穎,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按照順序並全部板書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學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後,對照算式和口訣有什麼關係的時候,會恍然大悟,口訣原來於此處編制的。對於這種教學思路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遺憾的是在引導觀察兩者之間的關係時,只問了一句你知道這些算式和口訣的`關係嗎?當學生還在愕然中便如蜻蜓點水般草草收場,此環節的教學在我的拉拽下學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訣所對應的算式,教學過程不算輕鬆而且也沒有出現我想要的“大悟”。

老師説的沒有錯:知道自己要達到一種什麼目的,思考透了,課堂上才會收放自如。在這一環節上雖然知道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但是根本沒有想清楚通過怎麼樣做怎樣引導才能達到這種目的,人們常説細節決定成敗,事實上在一節課上關鍵地方的成功與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話,在此時完全可以多花費一點時間,引導學生髮現口訣和其對應的算式的相同與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訣多了一個乘號,算式是由數字和符號組成的,口訣是中文大寫,如果把算式中的乘號蓋住的話就能得到其對應的乘法口訣,那麼口訣的來源也顯而易見了。想要學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學生“不悟”了。

多餘處:為了使學生對口訣的結果記憶更加深刻,我安排了學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擺出9個2,記得當時説出了4點要求。

(1)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

(2)要求邊擺邊説: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3)邊擺邊把14頁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快。

老師指出要求過多,不知學生是否聽懂或記住。自認為四點要求條理清楚,之所以提出要求的目的也是為了孩子在做數學時有的放矢,並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問題,而且在第三點提出後又恐擔心學生不知道表格的意思,在黑板上理解了一下每一格所表示的含義。

欠慮處:在以往的口訣教學中還是比較注意口訣的記憶,比如獨立背,男女生比賽,師生對口令各種形式加強記憶的密度,而在新課標的教學中,尤其是這節課一直在考慮口訣的準確性,認為剛學習第一節課,沒有必要要求過高,一直在考慮猶豫的是是否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安排在本節課,至於口訣的強化與儘可能的人人蔘與到課堂中去的宗旨都給忽略了。

在這節課中顧及過多,想展示的也過多,反而顧此失彼,一些傳統教學中的優點也給忽略了。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8

從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有如下五個特色。

(1)創設情境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七巧板,接近生

活去學習,讓學生感悟數學。

(2)學習材料選擇的多樣性。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教材知識的結構轉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本節課所選的學習素材體現了學習材料的現實性、有效性和挑戰性,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打下了基礎。

(3)落實減負的任務。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立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 全身心投入,主動探索、用心思考,運用7的乘法口訣去解題,從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師是學生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課堂上,把教與學的重點放在學上,在教法上着眼於導,突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使 學生投入到現實的、充滿探索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去,獲得情感、能力、知識 的全面發展。

(5)注重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繫,立足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學設計體現了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的思考方法。把乘法分配力提前孕伏,分散了教學的難點,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必要的數學現實。口訣順序的變化引起了學生的思考,為學習數的奇偶性和判斷積的奇偶性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9

課後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情境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教學中圍繞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參加晚會”這個主題創設了“扎花環、採荷花、找桌號、做糖葫蘆”等進行情境,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究新知。教學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利用口訣求商,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繫。內容層層遞進。(我是超人)綜合練習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不足之處:

1. 故事教學雖然好,但挨題地講故事,佔用的時間太長。

2. 學習探究方法的過程,“放”的還不夠。

3. 對學生評價單調。

4. 對於國小數學的`教學體系還掌握不夠完整,對教材還不夠熟悉,講課還不夠精煉,甚至有的練習重點難點不突出或把握不準,可以説自己要提高和學習的方面很多很多。

總之,我還在不停地思考,希望自己會很快的進步,也希望能夠得到老師們的批評指教。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0

學生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我於是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繫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一、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在進行7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時,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學生倍感親切。這些練習都緊扣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給單調的乘法口訣溶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通過這些練習,學生的思維已經擺脱了7的乘法口訣的侷限性,達到了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多維目標的`整合與統一,可謂別具匠心。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1、主動探究,編制口訣

學生已經學過了1到6的口訣,已經知道了口訣的一些特點,如每句口訣的第一個字是按順序排列的,第二個字都是一樣的,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口訣。然後指名反饋。在檢驗學生的口訣時滲透兩個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識。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口訣,找一找口訣的規律。

2、利用規律記憶口訣。

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引導學生利用上下兩句口訣的規律來記憶。學生髮現、總結出規律後,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和練習,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應該説他們的課堂表現已經很棒了。大部分小朋友會根據規律來記憶。

3、多種形式練習

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同桌、師生對口令、看誰算得快、算2個星期、5個星期、7個星期、8個星期有幾天。學生的興趣很濃。

4、教學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學情景,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來學習新知,並結合已經有的經驗自己總結7的乘法口訣。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而總結並熟悉了乘法口訣而感到很高興,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並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課外延伸都進行了很好的關注。

5、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

課堂上,我充分的讓學生觀察、交流、合作、嘗試,整個教學過程都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的過程,注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積極的學習情感。

本教學環節中,充分強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方位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的協調參與,從而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與思考問題的習慣。每一道精心設計的練習牢牢抓住了每位學生的心,使他們心甘情願的投入到學習中來,真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與魅力,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當然這節課中也存在着不足,我認為這節課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少,如果讓孩子親自動手擺一擺更容易對知識的理解,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評價語言的運用,讓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帶來收穫。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完成新的學習內容,着重培養學生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記憶6的乘法口訣,教學難點是記憶“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這兩句口訣。

在教學本課時,採用複習的方式導入。在教學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每次坐6人”提出“2次,3次,4次,5次,6次分別能坐多少人?”接着藉助以往的知識經驗和學生一起列表解決問題。初步嘗試列表的方法能解決類似的問題。進而藉助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在引導學生自主編口訣的過程中先引導再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寫口訣,最後引導學生髮現相鄰口訣之間的關係和運用口訣獨立計算乘法算式。

不足之處:

一、複習環節中,複習方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改進。

複習環節為了節省時間,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一個是齊背5的乘法口訣,另一個是口算幾道乘法算式。教學乘法口訣時,口訣的記憶應該是重中之重,複習的環節應該充分發掘各種方式來背口訣,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齊備口訣。齊備口訣應該是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看起來“熱鬧”,實際則是“會的早已會,不會的仍然不會”。背口訣是必須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男女互背,同桌互背,打亂順序抽背,口訣接龍,上下句分開背誦,指名獨背。方式多種多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背好口訣,以至於用好口訣。在進行口算乘法算式時,及時根據不熟練的孩子追問:“你是怎樣算的?想的哪一句口訣?”以幫助計算不熟練的孩子更好地學會如何快速口算。

二、新授環節,問題提出的層次性、學生嘗試的時效性、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在新授一開始,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後提問題,學生只是明白了“每次坐6人”,但是對於能提什麼樣的問題還是不太清楚。導致需要學生猜測老師需要的答案“2次能坐多少人?3次、4次、5次、6次呢?”在這個問題的提出之前可以先試着提一個問題“2次能坐多少人?”接着問孩子“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我想孩子將會更有方向,會很快地提出老師想要的那個預設。在與學生一起列出表格,利用表格編寫乘法口訣時,依舊出現了這種引導和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我只是示範了一句口訣的編寫,(1個6 1×6=6 一六得六)接着就讓孩子照樣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口訣編一編。在編寫的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有的孩子存在一定困難,幾個幾相加的“相加”這兩字都沒有寫出來。在交流學生寫法的時候孩子更是“漠不關心”。由於是孩子“喜歡”的口訣,因此編的很無序,為了讓孩子看一遍大家編全的'口訣,我選擇了三個小朋友的作業來展示。但是孩子們看的都很混亂,不明白什麼口訣是編過的,弄得整個反饋的過程很“冷”很無效。我想,我是過分強調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而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我想,在學生編寫口訣時,教師應該再指導編寫一句口訣( 1個6 1×6=6 一六得六 2個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 )接着讓孩子將剩下的四句口訣都編寫在本子上,我想這樣孩子的編寫應該更有序和有效,在反饋時孩子也能看的更明白。

説到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這一直是我的軟肋。每次上課前總是會想好哪些話可以省略,哪些話可以精簡,哪些提問方式會好些。可是,隨着課堂生成的不一致,往往會導致自己“言不由衷”,説完以後連自己都後悔了,想一巴掌拍死自己,這是一個教師能説出來的話嗎?想要讓自己的語言精練和準確,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熟悉教材和教學內容更需要我們借鑑有經驗教師的經驗。

三、留給孩子背誦、記憶口訣的時間太短。

在編寫完口訣後,我只是讓孩子先齊讀了一下口訣,再讓孩子自己讀、背口訣,接着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哪句口訣容易?哪句口訣比較難?”現在想來,這個問題應該放在學生讀背之前,這樣帶着目的去讀背,孩子將更有效率。在發現了較難的口訣時該如何解決呢?進而讓孩子發現“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記憶口訣。接着我就進入到了下一個環節:根據口決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也就是試一試的內容。在教學完這一環節後一節課時間久差不多了,和我的本意在課堂結尾再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口訣有悖。因此,只能再讓孩子齊讀(背)了一遍6 的乘法口訣。

上完整節課,反思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不少收穫:注重將教師的引導與孩子的自主學習相結合。既不能過分削弱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能片面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否則,教學將會變得很混亂、無序和低效。在學生進行活動時,務必明確活動任務,以確保活動的有效性。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嘗試新知的形成過程。但同時也有一些困惑: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到底應該放在哪裏?放在編寫之後孩子缺少理解和運用的過程,覺得太機械;放在最後,就怕不夠時間,導致缺失這個環節;想來想起,也許只有將背的過程滲透進練習的每一個環節才是最佳吧。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2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在預習作業中安排學生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和用7的乘法口訣求積,並讓學生説出所用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明白“口訣”在計算乘除法中的作用,為學生順利地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做準備,也便於學生把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

教材有意識的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做花環的實際問題為素材,讓學生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情境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然後結合自學提綱進行小組交流學習。學習菜單:

1、觀察:一共有幾朵花?

2、如果每7朵紮成一個花環,可以扎幾個花環?你能列式解答嗎?

3、如果紮成4個花環,平均每個花環有幾朵花?你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

4、在小組裏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交流,從實際操作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交流中獲得啟發,找到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利用數量關係正確的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在活動中去思考、探索、發現、應用。

《補充練習》上有這樣一道題,把42個蘋果平均分給明明和他的6個同學,每人分到多少個?由於題中隱含了一個條件,一共有幾人?學生讀題不仔細,沒有看清條件明明和他的6個同學,就是一共有7人這個數學信息,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列出了:42÷6=7(個)。講評時,通過要求學生仔細讀題,説説把42個蘋果平均分給了幾個人?這7個人是怎麼算出來的?通過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育學生讀題時一定要細心體會題意,多讀幾遍,審清題意,才能下手解決問題。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3

在這節課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採用了讓學生聯繫新舊知識,自主探究編9的口訣的方式。從學生彙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能順利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於每句口訣以及算式的`意義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是因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時有了一定的經驗,會自主探究,自己編口訣。同時他們在編口訣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後該怎樣記住呢?我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後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不足之處:在全班交流、討論所編寫的口訣時,因為疏忽,忘記了一個重要環節:討論袋鼠圖上的數軸。數軸圖實際上是乘法意義的所在,正是因為小袋鼠一跳9,再一跳9,9個9個地加起來,所以才有了乘法的產生。我在學生獨立完成時,還進行個別指導,讓他們9個9個地加起來算。但在全班交流時,卻疏忽了這個環節。潛意識裏,也有對學生的高估。因為1——8的口訣都是先幾個幾個累加,再引出乘法算式的,以為學生有相當的基礎,就完全放手了。結果部分後進學生編口訣感到吃力,因為他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完全靠老師、同伴的指點,方法還未掌握,不先填寫數軸圖,直接編口訣;也有的學生偷懶,靠課前背出的口訣來填寫數軸。這種不恰當的方法,如果當時我放慢節奏,好好討論一下,就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理解乘法口訣了。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4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訣的意義,會運用1—7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這部分知識為學生學習8的乘法口訣打下了基礎。教材處理“8的乘法口訣”的口訣引入,不是抽象地直接搬出口訣,而是先通過小狗在數軸上跳,一次跳8,二次跳幾,三次、四次……這樣形象的例子,進而推導出8的乘法口訣。學生易於掌握和接受。

、學情分析

該班有學生40人,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的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萎縮情緒。我應逐步引導他們開拓思維的空間,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 的乘法口訣並進行簡單計算。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

教學難點:要求記憶的口訣隨着所學知識逐步增多。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 師: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誰呢?(電腦演示“藍貓”) 藍貓得知同學們學習了很多知識,想考一考我們。

①口算下面各題,並説出用哪一句口訣?3×4,5×6,4×5,3×2,7×4,5×7,7×5,7×6,

2.師:藍貓看到我們那麼厲害,可不服氣了,它又出了幾道題目。看看我們小朋友能不能闖過難關,做的又快又準確。(電腦演示)

説説出現口訣的前一句和後一句

(二)探索新知

1. 由藍貓跳數軸引出一個8至8個8的連加。

師:再來看看藍貓又幹什麼?(電腦演示)

師: “這是藍貓,它可愛運動了,是我們數學王國的運動健將哩,你看,它又在那裏跳了。”(展示數軸)

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觀察一下,藍貓是怎麼跳的?藍貓第一次從0跳到了幾?

師:接下來它要順着數軸繼續跳,每次跳的.長度與第一次相同,那麼藍貓第二次會跳到幾呢?

師:誰能來説説為什麼?

生:因為藍貓這一次跳得與第一次、第二次的長度都相同。

師:那麼藍貓第四次、第五次……第八次分別能跳到哪裏呢?説説為什麼。

學生反饋。

師:求幾個8相加什麼方法更簡便?(乘法)

出示課題8 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2 自編8的乘法口訣

帶藍貓參觀鼓號隊。要求同學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電腦演示)

師:每個小朋友可以根據藍貓今天跳數軸的表現來求1排到8排各有多少人(給學生3分鐘的練習時間,並且反饋於書本上

個別學生反饋,教師及時糾正錯誤。

再根據算式編8的乘法口訣。

師:對於他們編的8的乘法口訣,你還有什麼意見或者補充嗎?

學生討論再反饋在黑板上。

3.記口訣

師:編的那麼好的乘法口訣,讓我們一起大聲地朗讀一遍吧。

師生齊讀口訣。

師:藍貓又説話了:“你們認識了8的乘法口訣,裏面有8個朋友。你們能一下子就把每個朋友都記住嗎?還是讓我藍貓來告訴你們一個辦法吧。你們可以先觀察每一個乘法口訣朋友的特點,再比較比較。這樣就好記多了。”

學生比較並反饋:①每一句口訣的第一個數總比下一句的第一個數多一;

②每一句的第二個數都是8;

③每一句口訣的得數十位上依次增加,個位依次減少;

④積一個比一個依次多8。

師:説一説你覺得哪個口訣朋友比較好記。介紹一下你的方法。

學生反饋,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師:藍貓直撓頭,忘了六八多少怎麼辦?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這幾位朋友。(兩分鐘)

師: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同桌互背、開火車背口訣

(三)練習

1.出示8的乘法口訣卡片

師:波波給我們帶來了8的乘法口訣的相片。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真的記住了這幾位好朋友?

8×4 8 ×7 3×8 8 ×8

8×2 8×5 1×8 6×8

2、智慧星

一八得( ) ( )十六 ( )八三十二 ( )二十四

( )八五十六 五八( ) ( )八六十四 六八( )

(四)實踐運用

師: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8的乘法口訣?

①螃蟹:一隻螃蟹一條腿,三隻螃蟹呢?

②教室裏橫着數有7排,每排8人,還多2人(豎着數有8列,每列7人,還多2人)可算出全班多少人?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跟着在數學王國裏逛了一圈,你有什麼收穫?

二年級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5

今天教學了《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節,這是第七單元的開始課,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對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對除法橫式的各部分意義和名稱已經學會了,應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還沒有掌握好。

這節課一開始我用信息窗引入,在提出問題時有點難,學生舉手的不是很多,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先交流一下再説提出的.問題。在提出問題後,列算式學生列的很正確,在求商時,有的同學用了上一單元的方法,很快説出了商,有的同學還不認真想,我用分小棒的方法從除法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找出算式的商,在提第二個問題時,學生已經熟悉,提得很好,列式求商也比較順利。在學習除法豎式時,學生能夠明白豎式各部分的名稱,在做豎式練習時,個別學生一開始還是不會寫,在老師巡視指導後,能夠自己寫對了。

在列除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一些同學不知道怎樣列,也就是説,這個環節還應多練習,這是學生的弱項。這節課本來打算用課件上,可是突然停電,給上課帶來了一點麻煩,這也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還應注意考慮到特殊情況的存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fansi/80nl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