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有關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

有關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時間總是過得這麼快樂,我接手一年級也經是整整一年了。在這一年中,第一個學期是痛苦的,第二個學期我和我的學生們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雖然我們的進步不是很大,但是這一些小小的進步也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於是,我發現我喜歡和他們在一起,喜歡和他們一起感受酸甜苦辣。我和他們在很多地方形成了默契。

説不上總結,只是自己對這一年來的一些回顧:

一、注重能力的培養和鍛鍊

這學期,為了培養同學們的競爭意識,為了給更多的同學鍛鍊的機會,我重視小幹部的培養,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學習,輪流執政。在這種氛圍下,班幹部的工作很盡心,很認真,很負責任。當老師不在時,我就把課分給班幹部,讓他們組織管理,平時的聽寫也是由班幹部進行,並且批改訂證。這樣一來,即鍛鍊了能力,又樹立了威信。另外還有一些如:打掃衞生、管理晨讀、維持紀律、記錄好人好事、監督文明行為……使班幹部真正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

我們還策劃了很多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小組競爭,跳繩比賽,以一本書換一百本書等等,這些活動,都交給班幹部們自己組織安排,既鍛鍊了能力,又給班級帶來了活力,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感悟,就沒有情感。走進學生,和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記得有這樣一首詩:我到河邊飲水的時候,我覺得那水也渴着,我飲水的時候,水也飲我……我和學生之間,有三個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同學的情誼,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學習的快樂,分享友情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長: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更新觀念,和時代同步和學生共同成長。

二、和家長成為朋友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加強和家長的溝通。

當家長不找班主任時,班主任更要主動與家長聯繫,孩子或喜或憂,都及時地通過電話、家訪告知家長,讓家長同喜同憂。當有些事情、有些做法家長不能理解時,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解釋清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換取他們的信任。

很多事情都是隨機而發的,我們並不能預設,但當事情發生時,做為班主任應該從中協調,使事情得到完美地解決。只有家長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才能很好地開展,學校的活動就能得到家長的支持。這次的暑期假日活動報名,我沒做什麼工作,大家都積極參與了,報名的同學達到了80%以上。

三、班主任隨想

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累心,有的時候還會很心煩,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走上講台,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着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的懂事聽話了…… 那快樂是從心裏往外湧的。

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無論是言談還是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工作着是美麗。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我於20xx年2月15日至3月25日,在青州市高柳鎮高柳初級中學八年級年級實習了40天。本次實習目的是通過教育實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初步掌握國中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技能。瞭解現今國中生和教育的現狀。實習內容是語文課堂教學,包括備課、上課、修改作業、批閲試題。做一個語文教師所做的事情。在整個實習期間,我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實習期間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聽課,虛心求教

怎樣上好語文課,這是實習的重點。頭兩個星期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聽課,認真學習別人的教學經驗,我的體會是必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主動地學習。我聽了兩位老師的課,一位活潑,一位嚴謹,從效果來看,前者要好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分析,而這個學校學生的素質普遍比較差,對抽象分析較難理解繼而引發對學語文缺乏興趣。即使部分能力強、願意學的學生能夠理解、接受這些分析,也違背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對於這些十四歲左右的八年級學生來説,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豐富的感性體驗。正如指導老師對我説的,像《聽潮》這樣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師讀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讀出來了,課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師講課有激情,學生不會不受感染。

二、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1、備教材

要做到在快樂中學習,不能孤立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中找到學生的興奮點。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有課時,我往往是凌晨五六點就起牀備課,查資料,寫教案,直到上課前還在考慮各種細節問題。例如我在講授『安塞腰鼓』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認識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我覺得如果準備時間充裕的話,講課時會發揮得更好。老師講課時聲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氣勢,要有較好的氣質。我給自己定位為清剛之氣:直率、真摯、剛強而不失温和。我認為男老師一定要有一點硬氣,這樣言傳身教,有利於學生的性格發展。提問後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一點我做得不夠,往往問題一説,就要學生舉手回答,而且我的語速、教學的進程都比較快。我認為語速、教學進程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重要性和大多數學生的適應程度靈活掌握,該快則快,應慢則慢。

2、備學生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我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很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3、備教法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有的課用講讀方法比較好,有的課自讀老師進行引導比較好,有的用電教手段比較直觀形象等等,每節課都有比較適宜的方法,在備課時我都認真的進行研究。

4、備課的體會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三、授課,啟發興趣,創新方法

1、課堂教學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散文單元,我上的是《白楊禮讚》第一課時,由於準備不充分,文章線索沒有講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讀。學校有課文朗讀的磁帶,但我還是在課堂上自己讀了一遍課文,雖然沒有專業朗讀人員讀的好,但我盡了自己的全力。指導老師後來説,老師應該自己讀,這樣讓學生感到親切,不能自己不讀,又説學生讀的這不好那不好。

在啟發學生課堂興趣時我採用如下方法:以良好的態勢激發興趣,這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適用的身體語言,包括教師講課中的態度、表情、姿態等;以優美感人的語言激發興趣,“辭不可不修,説不可不善”。閃耀着智慧光輝的語言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激發興趣,誠然,中學生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論比較抽象,但這不能和枯燥無味劃等號;以形象幽默的漫畫激發興趣,漫畫,她不僅生動、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豐富而深刻的道理,發人深思,回味無窮。

2、課後輔導

語文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3、作業批改

批改作業,我糾正每個錯誤,在批語中強調訂正的重要性,並根據各個學生的情況勉勵之,開導之。對那些在我要求訂正之後依然不訂正的學生,我在其作業本上寫明,為了不浪費時間、精力、感情,我不改這次作業。我的指導思想是要不斷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要允許學生在改正錯誤,追求上進的過程中有反覆,但不能“苦口婆心”,説來説去就那麼幾句,要根據學生的變化,相應地調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性格、生活、愛好等各方面情況,評語不拘泥於文章形式。我認為表達的通順與否、有無錯字和內容的分量對八年級年級學生來説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他們最突出的問題。學生寫作文並不怎麼講究章法,他們感興趣的是説出自己的心裏話,如果老師把寫作文看成純粹技術性的練習,不關心作文的內容,就會失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絕好機會。作為教師,要時刻牢記教書是為了育人,不要當教書匠,要當教育家。作為語文教師要確立“大語文”的指導思想。

4、授課的體會

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以上就是我在實習期間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教師要通過有效手段,積極創設學生參與的機會和情境,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並在參與中獲得成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就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有的放矢”激活創新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營造氛圍,激發創新

“興趣是學生髮展思維能力的巨大推動力”。從教育學的觀點看,有興趣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為使學生創造性地掌握知識,就必須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樂於思考、善於創新。激發學生好奇之心,是創設興趣氛圍的關鍵。換言之,教師在課堂上要創設一種讓學生獲取新知識具有的熱情,並在這種熱情興趣的驅使下產生一種迫切要求獲取新知識的慾望。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自覺地積極開動腦筋,主動學習,並得到創新思維的發揮。比如教《新型玻璃》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採用“開門見山激趣法”:今天我們學習《新型玻璃》這篇課文,文中主要介紹幾種新型玻璃,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在建築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那麼這些玻璃新在哪裏,有什麼作用,讀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這樣的導語,創設了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和慾望。

二、明確目標,進行創新

語文教學中的創新,必須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無論怎麼創新,都要有利於讀寫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智力的開發,有利於認識能力的發展。比如教《琥珀》時,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假設琥珀還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學生先發散思維,然後再聚合,無論怎樣推斷想象,都必須根據琥珀的樣子(“透明”“兩個小東西”“腿的四周顯出幾圈黑色的圓環”)合理展開。圍繞這一特定目標進行創新,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科學小品介紹知識一定要具有科學性,為同類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今後,學生就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提高讀寫能力。

三、訓練求異,善於創新

心理學家認為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造因素,提倡一問多答、一題多解、一個實驗多種方案,引導學生在標新立異中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比如教《新型玻璃》時,我採用了“口述產品性能,筆書顧客需求”這一思路展開教學。即在學生懂得五種新型玻璃性能的基礎上,讓學生轉換角色成為“顧客”,要求他們根據自己實際生活中的需要,以書面形式向廠家提出具體要求,讓廠家去研製又一批新型玻璃。結果,這些“小顧客”提出了許多合理而新奇的要求。有的説需要“自動除塵玻璃”,有的説需要“吸賊玻璃”,有的説需要“夜視玻璃”等等。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生髮明創造的興趣。

四、鼓勵質疑,勇於創新

質疑問難是學生創新性思維獲得發展的前提。教學中教師應解放學生的嘴,給學生髮表獨立見解的機會,鼓勵他們向老師質疑,向課本質疑,向同學質疑。比如教《問銀河》時,對於文中提出的:“銀河裏有沒有長鬍子的小蝦?有沒有穿硬殼衣服的田螺?”“銀河裏有沒有春夏秋冬?有沒有日出日落?”這幾個問題,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猜一猜銀河會怎樣回答,然後在質疑中學習、創新。課堂上精彩萬分。當學生提出“銀河裏可能會有小蝦,會有田螺”時,馬上就有同學向他質疑:“銀河又不是河,怎麼會有小蝦,會有田螺呢?”這就是學生聯繫已有的經驗進行思考,在質疑中迸射出創新的火花。

五、放飛想象,激活創新

想象是創造思維的翅膀。一切創造都離不開想象,想象是最有價值的創造因素,它能激勵人們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做出新的發現或發明。國小生的想象力豐富,只要教師創造條件,正確引導,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有情有景地學課文時,教師要啟發學生進行再造想象,邊讀課文邊在頭腦裏浮出圖畫。這樣,能利用圖畫幫助理解內容,又培養了想象力。比如教《盧溝橋的獅子》時,我抓住第二自然段的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一下“盧溝橋”的獅子還有哪些形狀?學生異想天開的天性得到發揮,聯繫平時看到獅子的活動情況進行大膽想象,思維進入新境界。

六、拓展時空,培養創新

創新能力是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要把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廣闊的空間自主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上教師要善於組織開放式教學,默讀思考、朗讀吟詠、討論交流、合作研究等等。在這種開放的教學形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理解表達中,他們有自己的觀察、自己想象、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獨立的見解。比如教《曹衝稱象》時,我提出了“有沒有比曹衝更好的辦法”的發散性問題。讓學生繞着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然後請同學發言。就在許多學生不着邊際的發言中,突然冒出一個學生,他説:“我有比曹衝更好的辦法。只要把岸上圍觀的人都叫到船上,然後一個一個地稱,也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這比稱石頭方便多了!”教室裏響起雷鳴班的掌聲。此外,語文學習的開放性還體現在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同時,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創造能力。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教師的重任。身為老師,我們應該在課堂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以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國小語文老師,更要不斷學習,勇於創新,創造性進行語文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激活創新,充分發揮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獨特作用,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gongzuozongjie/w2xr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