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有關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有關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以來,我在高三教學中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

1、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夯實基礎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幹知識,掌握教材中的關鍵字句,正確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構建知識網絡就是要在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在系統中的縱橫座標位置,從宏觀上建立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綜合化的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條理清楚,因果明確。我形象地稱這一輪複習為“地毯式”掃描,如果把備戰大學聯考比作蓋高樓,那麼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應是這坐高樓的基石。

2、圍繞考綱,研究考綱,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教材內容不等於大學聯考內容,考綱內容不等於全考,地理考綱年年有變,但細細研究發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點。對於眾多的必考點,花大力氣從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全面地系統地複習。

3、關注熱點。在複習中必須高度重視本年度的自然環境、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動態,關注國內外的重點熱點問題。當年國內外重大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與學科知識的交匯點就是大學聯考地理複習的重中之重。因為社會熱點問題倍受命題者的青睞,又充分體現理論聯繫實際這一地理課教學和大學聯考地理命題的特色,所以,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既要抓住社會熱點與知識點的顯性聯繫,更要善於挖掘社會熱點與知識點的隱性聯繫,深人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哪些側面去設計問題,進而準確地把握命題的切人點,做到有備無患。但要説明的是:熱點應成為理解應用基礎知識的載體,而不應該盲目誇大它的效用和功能,複習時一定要把握好“度”。

4、強化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全面提高解題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弱點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在二輪複習過程中,對給定的熱點素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和研究,積極探索命題的切人點,對於材料題的訓練,具體來説:一要閲讀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這些材料與地理知識的直接聯繫;三要自己研究命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四要針對問題根據所學知識擬出答題思路及要點;五要書寫答案,語言力爭規範科學、言簡意賅、層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備考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和弱點,各個同學的弱點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學有某一知識上的缺陷,有的同學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學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重點的彌補、矯正或訓練,查漏補缺之外,還有意識的對同學進行個性化的點撥與指導。

5、加強時時反思與階段反思。在複習中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學”與“思”的關係,通過針對性地重點習題的解答與分析,不斷地進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問題與這一主題相關以及這一主題在整個系統中的地位,從而建構對該主題的.總體認識,培養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面對去年的大學聯考成績,回頭反思自身的教學實踐過程和學生的學習備考過程,結果如下:

1、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不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本次考試失利的重要原因。這屆高三(7)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個性突出,處事好以自我為中心,行為習慣、自律意識相對較差,學習惰性強,為此在班級管理上,本着對學生的未來負責的原則,我要求學生從早到校、到早讀、課間操、午飯、午休、晚自習,各階段的任務和規範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只有在今後的實踐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學生保持通暢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才會有力的促進自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

2、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需要加強對學情的瞭解和把握。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設計特別突出對學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按需組織生產”一樣,首先要清楚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據此制定或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點懈怠就可能造成由於不瞭解學情而導致的課上效率不高,看來老師還得時時走到學生中間,傾聽他們的聲音。

3、後期學生的反思、自我領悟是促進提高的捷徑,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學習伴隨着無數次的考試練習,各類題型的解法老師可能講過數次,不怕犯錯誤,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類型的錯誤,為此切忌搞題海戰術,一定要加強反思,避免重複勞動。本屆學生就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學科之間的均衡關係,用過多的精力來學習某一學科,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識,沒有獨悟的時間,教師反覆提醒仍執迷不悟,所以大學聯考的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必須經歷大學聯考,以大學聯考這一跳板,跳到理想的遠方。每位學子苦讀十二年,不就是為了大學聯考。每個人都不想輸,都想取得高分。經常碰到這樣的學生:我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並不比別人差,為何考試成績比別人差;為何每次定位都有偏差;為何審題會出錯;為何這些題目看起來很簡單,卻答不到採分點。

在教學過程中,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做到超水平發揮。以下是我個人在高三教學中採取的措施:

1、整理常考知識點,理清思路、方法。強調學生記憶。(以大氣運動為例):

通過作大量的大學聯考題,歸納總結本章知識主要考查:大氣環流、氣候的分佈規律、氣候的特點、氣候成因、氣候類型的判斷。學生的困擾——不懂得如何答題。①如問某一地區受何種大氣環流的影響,學生根本不知什麼是大氣環流。②問兩地氣温不同的原因是什麼。③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少的判斷。④氣候類型的判讀。這些題目不懂得回答的原因就是:學生平時自以為是,上課聽得懂,課後沒有認真複習,説白了就是沒有背一些基礎知識;沒背方法、規律、原理;沒有進行歸納總結。針對以上問題歸納以下內容:

①大氣環流包含:氣壓帶風帶、大氣活動中心、季風環流。作這種題目的時候要有個先後順序,先考慮季風環流——如題目中的位置若在大陸東岸。其次考慮正常的風帶。

②氣温的直接熱源是地面。地面的熱源是太陽輻射。因此地面的氣温主要和下墊面、太陽輻射有關。因此兩地氣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輻射和下墊面。只要學生了解知識點的本質,遇到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③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少的判斷:對於這一點學生必須掌握大氣的熱力狀況,地面與太陽之間隔着大氣,因此必須考慮大氣的厚度(太陽高度角和海拔高度),密度(天氣狀況)

④氣候類型的判讀:根據氣温、降水柱狀圖進行判斷---最基本最重要最實用的方法。

2、強調學生對知識點要進行記憶,不能只停在聽聽,沒有落實:

對於這一點學生往往沒辦法做到位,必須採取一些措施:

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開學初利用課間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當場落實,記憶。而後考試,讓學生得到甜頭;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進行小測。

3、練習:

教輔材料的練習題不多,平時根據需要增加相應的題量。對於練習題,很多學生只停在作作而已,其實要真正提高能力,要做到對於練習題的知識能遷移到課本相應的`知識,並深究其本質問題,且進行歸納總結並加於記憶。對於那些某部分比較差的學生,則要強調他們買一些練習題,利用星期天的時間,集中1---2小時的時間進行做題,要不屑一顧,不會做也要硬着頭皮做下去,一段時間後,進行歸納總結。應試能力肯定會提高。

4、講評:

常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這需要平時常和學生溝通、交流。講評時對一些知識點要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橫向、縱向進行比較。並構建知識框架。

5、批評與鼓勵

瞭解學生的個性,抓住學生的心理,對平時的考試情況和突發事件進行合理的批評或鼓勵。

總之,要想讓學生學好,並不是一星期,兩星期的事,也並是用一層不變的方法可達到的。需付出持久的努力。以上是我個人在高三年教學總結。

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一、勤訂計劃,合理安排複習進程

凡事預則立。合理安排複習的時間進程,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節課,從全局上宏觀上把握複習的節奏,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保證主幹知識的複習和必要的解題訓練。具體做法,需要教師及時制訂好各種時間段的教學計劃。由於本人是從高一帶起的,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設計高中三年的教學總體安排。高二第一學期學完選修一後就開始複習世界地理,接着複習中國地理,期間同時進行若干個選修二的主題教學。

整個高二學年每週給學生做若干道學科綜合題。高三的十月份開始自然地理的複習,一邊給學生做近3年的大學聯考題並及時批改分析。第一學期末基本完成高中地理完整的一輪基礎複習。寒假補課開始一個月半左右搞專題複習為主,穿插綜合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告訴或書面公佈我的整個教學計劃,或讓學生一起來探討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這樣做不僅是教師更使學生無論何時都對下一步的教學、學習任務明明白白。每一時間段大家都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最終把他們步步引向大學聯考。

二、勤於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學實效

統考是精心命題、精心組織,統一批改的。統考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水平,統考能提供許多橫向比較的信息。通過仔細分析學生在統考中的丟分原因,可以找到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視而不是忽略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一針見血的去解決存在的漏洞。減少複習工作的重複,提高針對性。

對一次大型統考,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反思。

(一)、反思考試的內容範圍及試卷整體結構、特點,從中可以發現哪些知識與技能是考查的重點;經常對大學聯考題做這種研究就能較好把握命題方向。確定平時複習的側重點。認識試卷特點、難度也有利於宏觀上分析評價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

(二)、反思學生的得分情況,可以發現哪些題是學生丟分最多的,哪些是已經熟練掌握的;從而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

(三)、反思學生的失分原因並歸類。一般學生丟分的原因有學生自己知識點掌握不到位、教師教學疏漏(盲點)、基本技能不紮實等或者答題技巧問題如條理不清、針對性不強,不能用專業術語表達。也有審題不清、命題不夠嚴密等情況。

(四)、反思補救措施,這是最關鍵的。補救的不僅僅是某幾個知識點,而是如何解決那一類問題。讓學生儘量減少同類錯誤的重複發生。

(五)、反思應如何調整下一步教學。

三、教學對策:

1、針對學生作業與檢測中的錯誤,多搞一些小專題進行難點、盲點的突破與掃除。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如中國的山脈與地理界線;世界主要海峽、島嶼經緯度;特殊氣候分佈區及成因。中國主要農作物及主要產區生產條件評價等。

2、有規律安排課堂情景測試,如一節課20道選擇題或兩叁道綜合題,或填圖或繪圖題。可以是小專題式的,也可以是綜合的。課後教師認真批閲,以詳細瞭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適時查漏補缺。

3、加強解題方法、學法指導。除平時教學滲透外,進行幾次專題學法講座。

4、對作業中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個別點評、輔導。給學生指明丟分原因及預防措施,對薄弱的知識環節適時彌補。

5、適當安排些供學生自學、消化鞏固、質疑的時間。基本保證10個課時內有一節自學課。也可以讓學生隨意翻閲教材與圖冊。

6、教師要有自己的地圖資源庫,平時做好素材的積累。對自然地理知識與地圖內容,課堂上增加多媒體的'演示,增強直觀性。加強對地圖內容的落實。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強學習趣味性。

四、勤於伏案,認真改作、備課

要應對大學聯考,學生必須要做一定量的訓練。但學生的時間有限,如何提高作業的效果?我認為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同時也即給自己佈置作業。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每一題作業,那麼教師也必須認真對待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教師在精選作業的同時務必要認真批閲。特別重要的可以面批;時間允許的要全批;至少也要抽批。而且批後一定要講評。

對高三教學而言,教學的高效率主要取決於是否能精心備課。我認為備課的關鍵是應該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教學內容問題化,即進行導學設計。設計導學的主要內容應是教材和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高頻考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前精心設計好導學問題,在講授前先讓學生自學、思考、解答,在一定的教學信息反饋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鍼對性的講解。

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有很強的可行性,它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導學設計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發現、梳理、整合,有利於學生的知識內化;導學設計起到方向標的作用,會使要解決的問題、應掌握的知識更清晰,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大學聯考是抽樣考試,複習過程不能帶着僥倖心理去猜和押。

因此多角度的導學設計就是對學生思維廣度深度的最好引導,有利於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各知識點;針對地圖的問題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經常性的讀圖思考,會使學生養成善於利用地圖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這是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能力檢測的一大主流;導學題還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閲讀課文,有利於提高閲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有利於增強學生遷移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有利於課堂的信息交流;有利於教師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作用,使教師的講解更有的放矢,更有利於突破難點。

批改作業、備課是教師的日常工作。每個教師幾乎每天都要做。問題是你願意化多少時間、精力去做!這些都不能簡單的用次數來衡量。關鍵是看教師能否靜得下心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gongzuozongjie/nnmx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