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計劃 >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國小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衞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由此,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工作計劃

二、四、五、六 年級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基本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使學生能夠再次認識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和韻律活動等項目的基本知識,掌握其運動技能理論,進一步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結合實際,通過組織一些簡單的遊戲活動來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的學習精神,教育學生從小懂得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三、體育課教學常規:

體育課教學應從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 教師方面:

1、 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 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採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佈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並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彙報並作好妥善處理。

10、由於我校使用民族語言的少數民族學生比較多,因此,作為體育教師還要學習掌握一些課堂教學當中運用到的少數民族語言,瞭解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便更好的與學生交流。

五、學生方面:

由於體育課堂是以活動為主,可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因此在課堂上一定要嚴格按照以下幾點進行,避免一些因人為原因而發生的本可以避免的意外: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2、上體育課,着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六、活動安排:

二月——隊列對行訓練,複習基本的體育課知識

三月——跑的訓練,主要是提高學生速度

四月——跳的訓練,提高學生爆發力

五月——投的訓練,提高學生臂力。同時進行《體質健康標準》測試

六月——其他球類訓練和《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的上機工作

七月——進行選修教學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 篇2

上學期的教學成績,因為雪凝災害,沒有進行期末考試,不過從平時各班測驗結果來看,教學成績不太盡如人意,有幾個班級各科教學質量均有下滑。但是應該説其他方面工作還是比較完成的好。雖沒有可喜的成就,但總體還是差強人意,特別是常規工作方面,的確已經基本達到要求。本學期我校將認真做好各項工作計劃。

一、學校食堂建設及營養午餐方面

1、學校食堂在去年建設的基礎上,需更加完善食堂體制,並增設液化氣等防止停電的設備。加強教師食堂值日力度。

2、初步制定“營養午餐”實施方案和相關安全預案。試行後再進行修改完善。

二、德育工作具體計劃

1、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加大德育經費投入和德育工作管理力度,具體擬出德育工作計劃,把德育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2、繼續堅持每週一政治業務學習制度,利用政治業務學習之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思想意識。加強對“四法一綱”的學習,提高教師依法執教、依法治教水平。

3、在x月份定好20xx年“六·一”活動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開展“六·一”慶祝活動,豐富少年兒童第二課堂生活,並藉此機會給三好學生、優秀班幹,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從而樹立學習的榜樣。

4、繼續堅持每週一升國旗制度,學校值周教師輪流作好國旗下的講話,並將講話稿存檔。

5、每天堅持做好學校的體操和眼保健操,並實行檢查制度,將檢查結果計入班級每天的日評比。

6、加強綠化工作,具體為:操場前的4個花池改種珍貴花草;校舍後面過道添置花池,並種上女真樹;還要因地制宜,將本地山上的一些具有觀賞性的樹種如杜鵑、香樟等栽種在廁所旁及其它空地上。

7、重新更新公開欄。

8、校園環境、教室衞生:實行日彙報、檢查、評比、公開制度,做到校園環境衞生天天有人掃,時時保清潔,開學初和各班主任及各室負責人簽訂整張治亂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各類人員職責,做到學校“整髒治亂”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管。

9、加強對《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習,用《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要求學生,規範學生行為。

10、制定符合學校校情的相關規章制度,加大檢查督促力度,讓老師遵照制度真正教書育人。

三、教育教學工作

目標任務

(1)必須提前一週備課,備課節數按照課表備,代課教師只備考試科目,可以不備考查科目,考試科目必須寫強案,考查科目可以寫略案。

(2)各教師的教案必須擬寫一定(已上課的1/4)的課後記。

(3)上課必須使用普通話、執教案上課,且上課內容必須和教案吻合。

(4)在每週的教學常規工作檢查時,未按各教研組規定完成應批改作業次數的,批改作業必須使用等級制,作業批改中不得範知識性錯誤的。

(5)各教師每上完一個單元,必須進行檢測(檢測時間延遲不得超過一個周),測試完後,必須進行批改,批改完後,要進行登分及檢統計,併到教研組長處進行登記。

(6)各教師每學期必須幫扶3名後進生,每週至少幫扶1次,且作好記錄。

(7)每週一15:50前,各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前將自己的.應完成的教學常規任務交由各教研組長檢查,教研組長如實作好記載,並在每週二的教師業務會上進行通報,教導主任,校長的各科教案交由各教研組長查,各教研組長統一交由教導主任查。

(8)制定xx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根據學校實情來管理學校常規管理。根據有關規定,認真開展學校的教研活動,並做好相關記錄。

(9)繼續加強實行和完善績效工資制度。

四、“兩基”工作

(1)鞏固好“兩基”成果,搞好各類數據的滾動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依法組織學生入學,抓好控輟保學工作。並按要求重新整理建立學籍。

(2)認真組織實施免費教科書的發放工作。

(3)加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訓,提高學校圖書的借閲率。

(4)把學校的遠教設備維修好,讓學校的遠教設備給教師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

五、總務後勤工作

(1)期初做好學校固定資產的編號登記,制定切實可行的財產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財產損失率在千分之五以內。

(2)班級財產由總務處點交班主任老師,實行月檢查制度,對損壞的財產班主任要及時修復和賠償,對s自然損壞和報損的財產要及時向總務處彙報,經過總務處審查認定。

(3)保障學校各職能部門辦公用品的供給,確保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4)搞好校園的規劃、綠化、美化、淨化工作。

(5)認真準時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類任務,整理好每張發票,及時報賬以便維持學校的週轉。

(6)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工作計劃。

六、安全工作

(1)開學根據上級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擬定小寨國小安全工作計劃。

(2)學校和教師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教師和學生家長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

(3)利用專題講座、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形式,加大安全工作方面知識宣傳。

(4)學校於4月底召開大型家長會,主要針對安全,學生學習情況等問題。

(5)認真開展好安全活動月的相關內容。

(6)定期或不定期對校園實施進行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學校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或向有關部門彙報,堅持每月15日前向中心校彙報一次安全工作情況。

七、少先隊工作

(1)結合校情制定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少先隊領導機構,搞好新隊員的入隊、編隊工作。

(2)組織開展好學校教師美化工作的檢查評比工作。

(3)組織開展好“六·一”的慶祝活動。

(4)收集整理好少先隊工作資料,建立健全少先隊檔案。

八、班級管理工作

(1)制定班級量化評分條例,繼續採取量化評分的形式,對班級管理的各項內容逐一量化評分。

(2)加大班級管理檢查督促力度,檢查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3)每學期根據量化評分的高低,評出一定數量的優秀班級體和優秀班主任,學校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 篇3

1、20xx年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改革、複習教學等引領不夠。

(2)教學過程中,教師合作意識低,難予形成合力。

(3)部分教師仍滯留在“教書匠”角色,不思不研,照本宣科。

(4)教師課堂教學技能一般化,雖“時間加汗水”,但收效不大。

2。20xx年語文教研重點。

(1)樹立崇高的老師意識,努力成為一名四有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嚴格執行xx鎮中心國小教導處文件精神,把語文教研工作落到實處。積極主動配合各科任教師,提高合作行動力。

(2)自主鑽研與各教研組集體學習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及教科書相結合,認真解讀、領會內在精神,以求學以致用,進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能夠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

(3)每位語文教師須上一節閲讀教學研討課,搭建好基礎知識與習作教學的橋樑。撰寫好每週一節書法課的'教案。

(4)李其賢老師組織好省級立項課題《利用教育技術提高農村國小生記敍文習寫能力研究》的結題報告。

(5)積極參加學校、學科組等組織的相關教研活動。在各負其責中,又能凸顯學校榮譽。

3、爭取一次外出教研取經活動。

總結與計劃未盡事宜,臨時通知。

  20xx年xx月xx日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導處圍繞學校工作計劃,結合新三年發展規劃,進一步貫徹落實上海市國小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響應區域“創智”工作,提升教與學的品質,紮實推進快樂課堂的創建,促進辦學特色的進一步的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各教研組、備課組的研究職能,紮實推進“快樂課堂”的建設,創新各學科課程實施方式,開展學科專題性的教學研究,圍繞學校“快樂課堂”的建設目標、具體表現等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2、基於“課標”和學情,提升單元命題和作業設計質量,進一步落實等第制評價,進行“評價融於課堂”和“過程性評價”研究,關注評價主體參與率和評價方法多元化。

3、以規範化管理和教導處各項常規制度的落實為重點,以課程改革為抓手,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教科研工作為龍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師資培訓力度,進一步推進各級骨幹教師為核心的教師隊伍發展,帶動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提高。

三、具體工作內容與措施:

(一)繼續深化課程改革,建設好“快樂源”課程

目前,我校在課程建設方面圍繞育人目標,紮實有序地開展三類課程,本學期,學校將着力豐富拓展類課程,開發特色課程,逐漸形成特色化課程的校本資源庫,實現特色課程的校本化規範管理。

三類課程有序推進

基礎型課程——更多創智:依據國小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十大行為表現,注重對學生進行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學習好習慣的養成,使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拓展型課程——更多選擇: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社團活動,不斷完善自主拓展課程,繼續進行性別、兒哲、足遊等區推廣類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加強集郵校本化課程建設,落實“紙條變變變、襪子娃娃、圍棋、紙蜻蜓”等集團內共享課程,提高集郵課程品質。

探究性課程——更多實踐:校內外教育資源有機結合,結合場館探究活動、博物館等系列課程精心設計活動方案,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完成相關的專題任務。

繼續完善校本課程建設

在原有的基礎上本學期將進一步完善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學校申報了“好習慣好生活”楊浦區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並與科技出版社合作推出“小水滴雙十好習慣”讀本,以水豐“源源”為主人公,以學習習慣、道德習慣兩個板塊為主題,緊密結合學校各年級的節慶、實踐活動和學科周節活動,注重校本化的探索,旨在引導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使教師的課程意識、課程理念,乃至課程開發能力能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不斷提高。

3、落實“智爸慧媽”系列課程

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在本市國小試行“快樂30分”拓展活動的通知》,繼續在學校三年級試點“快樂30分”拓展課程實施,結合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多重薰陶理論下家庭學校社區關懷型教育共同體的創建》子課題的實踐與研究,運作好“智爸慧媽”工作室,建設好“智爸慧媽”課程。

(二)基於課程標準,緊抓教學流程管理

各項常規檢查工作更規範、更嚴格:作業檢查、備課檢查、教研活動檢查、聽課評課、質量監控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是關鍵的關鍵。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保障,為此本學期,教導處將管理重心落實在完善教學流程上,及時分析、反饋,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以保證教學秩序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穩定性。

1、備課要深:基於標準關注學情。依據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編制“學期課程實施計劃表”。重視備課中板書和作業的設計,同時進一步強化每個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的關聯意識。能根據實際做好學情分析,進行課前與課後的'教學調整,堅持有質量地寫好教學隨筆和課後反思,分月撰寫隨筆四篇,1篇為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實踐、1篇為和諧課堂的打造、1篇為本年段學生學習好習慣培養、1篇內容自定。

2、課堂要實:面向全體關注差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積極踐行“綠色指標”,進行“快樂課堂”的行動研究。繼續實行“週三隨堂課”、“組內、校級、集團、區域公開課”、“家長開放課”等上課、觀課機制,用好課堂觀察量表,加強研究與交流,落實網絡教室上課制度。

加強週三行政隨堂聽課的力度,將聽課與備課、作業等常規檢查相結合,聚焦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果,引導教師樹立全面教育質量觀。強化質量過程監控,第6、12周為校質量監控,抓好教學質量的提升、分析與評估。

3、作業要精:研究基於教學目標、基於學生的作業設計,作業形式可多樣化,鼓勵設計長週期作業,收集作業評價,可作為期末總結性評價的依據之一。控制學科測驗次數,繼續實行練習卷的簽單制度。

4、輔導要細:重視學困生的個別化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興趣與信心,特別定期進行輔導,做好學困生輔導記錄。音樂、體育、美術、科學與技術、信息科技、探究學科等教師要注重特長生的培養,積極組織、有效開展社團活動為學生搭建舞台。

5、評價要活:全學科推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課程實施。加強“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單元教學設計指南”等文本的研讀,使評價強調融入教學,對學生學業評價嚴格實行等第制,我校將繼續加強對等第制和評語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試卷上不出現相應的分數包括扣分情況,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與成長變化。依據水豐路國小《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評價與填寫要求,規範填寫《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完善“紅領巾好習慣銀行”校本化評價制度。不進行期會考試或考查,一、二年級進行期末考查(一年級不進行書面考查),三、四、五年級期末考試僅限語文、數學兩門學科,其他學科只進行考查,考查形式靈活多樣。

(三)基於課程標準,開展有效的教科研活動

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説課、評課等活動,加強校本教研過程管理,增強學科教師的團隊合作能力,構建良好的學科教學教研氛圍。

1、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龍頭,提高教科研工作實效,重在關注課堂中教與學突出問題的研究。圍繞“快樂課堂”的內涵、基於課標、單元教學設計和教學五環節開展主題化的全學科的教研活動。結合組內研究課題,關注課堂中教與學突出問題的研究,做好課題分析研究工作並進行分享交流。每次活動做到定主題、定主講,內容要形成專題化、系列化。

2、重點關注和諧的課堂的建設,把教與學的活動置於學生心理安全中,以“和”為主題,每位教師積極落實組內研究課,本學期推出骨幹教師教學專場活動,發揮骨幹教師自身的優勢,突破傳統,創生快樂的課堂,“我的課堂我做主”。

(骨幹教師:黃筱瑩、闞震蓉)

3、繼續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尊重差異自主合作”為課堂文化主題的集團聯組教研活動,履行數學學科聯組教研主持校職責,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組團發展。

(語文:毛贇卿;)

4、重點研討向區公開的語文、英語、科學與技術等學科課堂教學,參與並開展好區層面的教學研討活動。(語文:毛贇卿;英語:王婧婧;科技:李翔、徐天姣)

5、開展教學練兵活動:結合個人研究課,撰寫課堂案例反思,積累一定的教學資源,讓更多的教師能分享。

6、聚焦“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組織四年級學生參加上海市綠色指標語文、藝術類學科測試,統籌安排學科周、節活動,以水文化為載體,結合學校“雙十好習慣之”融入學科特點,面向全體學生,讓更多學生體驗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第4周:心理周第5周:集郵會

第8周:語文周;

第9周:趣味運動會

第10周:數學周

第13、14周:藝術節

7、基於課程標準,開展一年級家長開放日,使家長進一步瞭解課堂教學的狀況及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更好地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3月份心理講座4月份校園義賣活動

5月份課堂教學(姜蓓蕾、秦先英、夏穎、壽甜、餘璐)

6月份期末綜合評價

8、進一步發揮教科研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先導作用和服務功能,營造濃郁的教育教學研究氛圍,將教研、科研、教師培訓有機結合。繼續進行區創智課堂建設子項目《基於綠色指標下,創智的快樂課堂的研究與實踐》、區一般課題《和諧、創智、開放的國小快樂課堂的實踐與研究》和各教研備課組課題,深入進行快樂課堂的實踐與探索,並在各類教學展示中加以落實與體現。積極參與市區各級各類教科研論文競賽活動。

國小學期春季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我們在“尊重生命,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基礎上,繼續堅持“播種好習慣,微笑迎未來”的教育訴求,以實施“一二三四”辦學工程為重點,與我們的老師、學生、家長一道,實現“八個發展”,共同構建我們的生命家園,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科學管理,和諧發展

關鍵詞:服務、民主

1、組建核心團隊,提高工作效能

根據市局的安排,依據學校發展的需要,調整學校中層上以領導和領導分工,加強團隊建設,立足於服務,提高領導團隊的執行能力。

加強中層以上領導的業務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深入課堂,提高學習效率。本學習中層以上領導每人聽30節隨堂課,執教一節有效教學研究課,可進行一次有效教學專題講座,寫一篇解決學校教學實際問題的論文或調研報告。每一位中層以上領導都應當主動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加強教導、教務、科研、培訓、德育、大隊部及總務等學校執能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形成同心圓,切實提高各部分的執行力。

2、完善管理制度,實現精細化管理

民主、科學是一所學校成熟的標誌,民主產生智慧,科學創造質量。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是學校管理的真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實現學校、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發展,本學期進一步加強學

學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以精心的管理規範學校的發展。

3、強化人本管理,享受教育幸福

制度規範人,情感激勵人。學校在優化管理系統,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時,應努力創造具有親和力的人文生態環境,激發師生生命發展的原動力,使師生真切的感受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形成比較完善的人文管理文化。為此,本學期,學校要精心營造節日文化,讓每一個節日都在老師的心裏留下美好的記憶,以豐富的文體活動,緩解老師的心理壓力,削除老師的職業惓怠,為老師營造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

二、多元培訓,專業發展

關鍵詞:互助自主

學校要求教師要以播撒智慧,收穫尊重為目標,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讓自己的教育行為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讓每一個學生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每一個學生在智慧的課堂上,在愛的課堂上感受每一天點點滴滴的樂趣。因此,我們以自主、互助為基本研究形式,以學科工作室青年教師成長學校為載體,以課題為抓手,以行動研究和教學反思為基本的研究途徑,以及微笑、讚美的教育狀態,投入到教育理想的追求中,讓學習在教師的交流中進行,靈感在教師的交流中閃現,思想在教師的交流中碰撞,情誼在教師交流中昇華。讓教師在源頭活水中升成教育的智慧。提

升教師的職業生活的樂趣、尊嚴和幸福感。

1、成立學科工作室。分別成立語文教學工作室、數學教學工作室、英語教學工作室和科任教學工作室。在工作室核心成員的指導下,每位成員每月做一次研究課,要針對講課開研討會,工作室核心成員要點評,要根據研討進行修改後,再上課。

2、青年教師成長學校的工作。創造多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包括:模仿名師或經典課例進行上課、聽課、評課活動。走進異域,感受共通,跨學科聽課評課。選優秀教師全校觀摩,進行青年教師論壇,圍繞主題,談教學智慧。

3、開展教師讀書活動。首先,在全校老師中廣泛開展交互式的“三個一”讀書活動,即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結合教學實踐撰寫一篇讀書心得,在每月一期讀書沙龍中作一回發言人。同時,學校再購置一些中外教育名著,給每位教師一年買三本教育專著,鼓勵教師讀進去,跳出來,跨越時空,用心靈與教育專家對話,感悟教育家的每一個觀點,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共3頁,當前第1頁123

4、實施“一三五十”青藍工程,即一年適應,三年合格,五年骨幹,十年名師的目標要求,把謀求教師的全面發展當做教師管理的終極目標,關注教師的生命成長,將教師的發展目標同工作層

次提升到生命層次。通過“超越經驗、注重反思、提升智慧”活動,推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生態課堂,生命發展

1、抓好教學常規。落實“六抓”。即抓備課、抓上課、抓批改、抓秩序、抓成績、抓規範。努力使常規檢查與評價成為一種引領、一種服務、一種激勵,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抓好生態課堂研究。以有效課堂課題和電子白板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研究課題為抓手,打造七小生態課堂。我們提出的生態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是:以生態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同起點、多落點、重啟發,求內化、促發展為基本教學原則,以師生平等和諧為基本保證,以三三製為基本結構,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力、發展力和創造力為特徵的課堂教學形式。在課堂時間分配上,堅持一節課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活動的時間不少於三分之一,教師單向引導講授互動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學生課堂交流練習、合作探究的時間不低於三分之一。強調學生課前預習和自主學習環節中的問題生成,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每節課以學生生成問題為中心議題進行學教活動,當然,教師應靈活選取能與自己預設問題產生共鳴的學生生成問題,以期達到激發興趣、催生潛能之目的,努力為學生個性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提供平台,以期達

到“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之目的。

3、挖掘課程資源,探索校本課程。學校結合本地實際和學校實際以及我校教師的實際,挖掘各種資源,開展以小主持人、舞蹈、繪畫、國旗護衞隊、足球、籃球為特色的校本課程,力求課程體系的精品化,形成特色七小。

四、養成教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微笑習慣

播種好習慣,微笑迎未來是我們對學生的教育述求。陽光的心態,良好的習慣是學生一生的財富。因此,學校要充分發揮下政教處、大隊部、心理諮詢室、家庭、社區的德育功能,加強環境教育,人際關愛教育,生態道德體驗教育,通過與課程開發、少先隊活動、環境建設、行規教育、家庭教育、深入自然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情感品質、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從而煥發德育的魅力,從中提升師生的道德境界。讓師生在校園裏能夠切切實實地獲得幸福。

1、開展每日常規訓練活動,切實做好學生的養成教育(細則另定)

2、開展主題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校設立禮儀學生、護旗隊員、廣播員、走廊監督員、衞生保潔員、安全大使、護綠志願者、活動主持人、老師小助手等崗位,讓每位學生擔當一個角色,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感受,形成責任意識。(大隊部負責)

3、開展節日主題活動,提升德育實效。利用教師節、國慶節、十一三建隊日、新年等節日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接受感恩教育,愛祖國教育,激發學生立志為祖國、為人類做貢獻的激情。(大隊部負責)

4、開展家校互動活動,切實挖掘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家庭教育的長效培訓機制,如,每個學期末聘請教育專家為全校家長做教育講座。開發以博客,家校手冊為主的溝通渠道,繼續開展家訪活動,學生展示彙報活動,形成有效的互動機制,增加溝通的實效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gongzuojihua/8j6x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