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大學之道讀後感

大學之道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之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之道讀後感

大學之道讀後感1

昨天晚上終於把已更新的《大學之道》看完了,長長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時看得我不願關電腦,可有時也讓我厭煩,但總的來説,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有那麼高的點擊率。

我想就我看的'這些做個記錄:林曉這個人是不是有點懸乎呢,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這樣的原型嗎?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還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漂亮女生為他而受傷呢?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猛將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林曉和韓冰之間的愛情,在現實社會裏,能找到幾對像他們一樣,為了對方等待十幾年,雖然段天和方芸的愛情也很讓人感動,可怎麼也不會有林曉他們那樣的煽人淚下。想想林曉為了追尋韓冰的影子(還有就是完成母親的遺願),在事業的巔峯時期毅然引退江湖,走進大學聯考補習班,然後考進楚天大學,並且在楚大低調地學習、生活,開學第一天居然還跑到圖書館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麼低調,他在各個方面都讓人有一種領袖風範,他的意見、建議都很有見地,讓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讓人不得不喜歡他!而在事業方面,他又是一個有想法,敢行動的人,並且很懂得與人交談,讓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曉能和韓冰在一起,也不枉費他們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學之道讀後感2

科區看了一下,沒想到,有一本書竟是這樣的法人深省,雖然雖然4個小時站着讀書有點幸苦,可是讀有價值的書卻好似一種身心的享受,想將其摘些如下:

德雷克·博克在1971年之1991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他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考察了美國大學生取得的進步與本科教育的目標之間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結論發人深省。雖然大多數學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長獲,但是在寫作、批判性思維、數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還遠未達到期望的水平。多數大學高年級學生認為,他們在外語口語、文化和美學養成,以及準備成為活躍而富有知識的公民方面並未取得長足的進步。總體上看,雖然美國的大學擁有充足的資源、先進的技術和幾百門課程,但是它們不敢自信地説,如今的大學生比50年前的學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進一步指出,現在很多重要的大學課程都由缺乏經驗的教師在擔任。雖然已經出現了諸多教學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襲那些業已證明是低效的教學手段。而在課程改革時,教師們卻對這些現象視而不見。教師們討論得更多的`是教學內容,殊不知,對大學生影響更深遠的是教學方法。

在本書的結尾,作者就改善大學生的學業水平向大學教師和大學的領導者們提出了若干建議。美國大學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師們提出的批評卻是振聾發聵的。

在全球化不斷深化的今天,反觀我國的高等教育,我們不難看出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遠遠不止於這些,那作為一種學習借鑑,我想至少當代的大學生應該從以下方面來提高自己:

一、學會表達(主要是書面表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建議大學在初學中開設寫作課和口語實踐課。

二、學會思考 。學生應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三、培養品德 。

四、培養合格公民 。

五、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園。

六、為全球化社會做準備 。

七、培養廣泛的興趣 。

八、為職業生涯做準備

我想雖然我們目前的教育是達不到這種要求,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此時我們要做的只是從自身出發,提高自己,這樣每個人都進步了,那我們所期待的教育結果也應該是 可以實現的。

大學之道讀後感3

大學,中學,國小。似乎這樣一個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長經歷看做一個數,那這個排列就是我的倒數。這樣説並不為過,因為在20年的生存裏,他們佔據了13年了。從兒時就在求學道路上兢兢業業,對大學充滿憧憬。那麼在捧起《中國語文》這本課本時,不料與《大學之道》這篇文章碰上面,開始了我對大學的思索。

古時的人們上學,八歲入國小,十五歲入大學。似乎大學就是大人之學。而在大學裏輔導員給我們上的第一堂班會時,大學兩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劃上了標記符,然後開始了對這包含豐富的“大”字進行闡述。它不僅僅是指教學樓等建築規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這個環境中充斥着大知識,大智慧,大思想。大學裏的大樓,大湖,大門,大道等不是支撐大學之大的支柱。而大學裏的大師,大事,大人物,大圖書館等才是鑄就大學之大。簡簡單單的一個對“大”字的闡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勸學,萬語的啟示。

一位先哲有説育人為主,德育為先,而恰恰的在《大學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確的提到德對於一個人的至關重要。而文章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在《朱子語類》卷第十五中將這段文字概括為“三綱”“八目”。三綱便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八綱”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麼我從大學之道開始聯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標的途徑。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後的規律,給人的感覺更直觀。老子説:道可道,非恆道,講的正是人可以通過學習思考掌握事物發展的一定規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過境遷也。他強調了人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也強調了人認識事物的`侷限性,更強調了世界萬物的變化無常。這和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説過一句話“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有相似之處,當然,老子的道講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強調的是人之道。大學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學問的方法和途徑。成人學國學,從大學開始,朱子等也説十五歲以後開始入太學。之前,是國小,主要學習的是洗掃應對,初級禮儀和文字基礎。十五歲以後,學有餘力的人而又有遠大理想的人,開始學習大學之道。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大學》中,強調修身為本。修身,就是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矯正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駕駛車輛的時候,需要不斷修正方向,才能不偏離正道。人生的實踐也是這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麼?按儒家講是發揚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為發揚自己的長處,也就是説,不是什麼都明,而是有所側重,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和長處,瞭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長處,並去發揚它,那就是明明德。“親民”按儒家傳統解釋應該是推廣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對一般人來講,就是發揮所長,勇於實踐,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的目的是什麼呢,按《大學》講就是“止於致善”。 對“致善”的理解,廣義上講是達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會。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標。重要的是過程和方法。

通過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後,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的擴大實踐範圍,也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説:“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之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學習感悟人生之道並且不斷

的實踐演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共同探討人生之道,是一個更快樂的事,就算沒有人理解我們的才學,或者沒有機會實踐我們的理想,但我們不依然是一個活的很充實的君子嗎!

走過古時大學,踏入現代大學。每個上過大學的人對於大學都有不同的定義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點是:大學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每個人對大學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來,我第一件就是充實的大腦和良好的思辨能力。無論你是否對自己所學專業報以興趣,還是不想在本專業繼續研究下去,畢竟本科教育並不是讓每個人都去做學問的,但是書卻不能不讀,而且還要儘可能地多讀書、讀好書。書可以填充讀者精神上的滿足,豐富認識視野。讀書是獲取大腦所需營養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閲讀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養和發展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特長。在大學裏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競爭,有時你會發現有一個特長會帶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大學裏,有特長的人會顯得更加自信。運動場的颯爽英姿、優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帶給你無盡的自信,即使讓你的文字偶爾見諸於報刊雜誌,都能給你帶來才子才女的佳號。第三件就是在大學裏要有幾個真心、知心的朋友。人無友則無趣。在大學裏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無聊的侵襲的。多一個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會多一份快樂,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你本身變得有趣起來。

大學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後感。當我們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是充滿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們每個人能認真地讀好這本書,願我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留下的是一段經久而美麗的回憶

大學之道讀後感4

“大學之道”四個字,説明孔子言論的着眼點與《禮記·學記》、《白虎通·辟雍》之類的史筆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達的主要是孔子個人對古之大學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徵的理解,大學之道讀後感。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學“學為君”、以先王為政之道為訴求的本質,加上其虞、夏、商、周諸古聖先賢的為治之實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禮崩樂壞的社會變動有着清醒的認識,他的總結朱子所謂“三綱領”與解析朱子所謂“八條目”才能超越簡單的文獻學意義,提煉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承繼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徑,使得《大學》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個文化中地位獨特的經典。

當然,這對《大學》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分析,來對此驗證。②

先説“明明德”。德者得也。從學的角度説,得,是得自於圖騰。在圖騰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種動植物與某種特殊關係,生命個體源於它又復歸於它,在生命的過程中,個體即叫MANA的神祕物質與之相聯。有人類學家,“天生德於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與MANA“沒有不同”。③這是頗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圖騰的神祕物質得,轉進為社會價值屬性的品性德是經歷有人文的發展和提升的。“德”的與“天”溝通,與“明”搭配這一過程中值得關注的或事件。農業經濟的生產中人們靠天吃飯,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賦予化育萬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當天被視為萬物根據的時候,人的“則天而行”的願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應當順應內在於人的“得”或“德”邏輯理路來論證和説明。

二者同物異指,互相又互相區別。説,“得”主要表徵人之與天的關係,是神祕的規定,則“德”主要表徵人與人的關係,是良善的。人事實上並無先驗的善之稟賦。上只是自利自為的生物,其的善惡是很難把握預測的。王道政治時代之“競於道德”是因為當時的歷史情勢使然。後來時移世變,社會博弈的遊戲規則種種原逐漸向“爭於氣力”“逐於智謀”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選擇或採用何種手段策略行動,主要取決於其所能帶來的自我及其所屬羣體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會,博弈是以部落為展開。就部落之間的競爭而言,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掠地風險非常高,而“讓”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從而眼光長遠的部落領袖們所的策略選擇。①《論語·堯曰》即謂:“寬則得眾,信則民任,敏則有功,公則悦。”當然,孔子沒有對這些命題有效的條件或條件性給出説明。

在部落內部,個體之間血緣相同,組織的規模也較小,付出與回報容易維持對稱均衡,“以道為術”能夠為部落帶來較高的行動,從而使得選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競爭中優勢位置而勝出。《左傳》成公二年雲:“四王之王也,樹德而濟同欲焉。”《正義》曰:“禹、湯、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於民而成其同欲。”説“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論”有助於賦予君主神性,有助於管理從而其合法性的話,那麼“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命正論”則必將因其在現實的社會運作過程中顯示出更高的而對前者的取代。②當然,取代並不意味德與天的聯結即便告中斷,而只能説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濃更重了。

這“德”、“明德”、“明明德”產生的語境。“德”就其得之於天而言,它是“應然”的性;就其施之於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據。所謂“明德”將本之於天的應然之美善落實為。《詩·魯頌·泮水》:“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明明魯侯,克明其德”,讀後感《大學之道讀後感》。這些詩句所指涉者偏於人君主與天的關係能夠順應天之意旨。《書·康誥》“明德慎罰”中的“明德”意義與此不同,但仍一脈相承。《左傳》稱:“明德慎罰,文王造周也。明德,務崇之之謂也。慎罰,務去之之謂也。”這裏的“明德”一詞,顯然按韋昭的理解更合適。③韋昭注《國語·周語上》“先王耀德不觀兵”謂:“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説“明德”和“克明其德”意義如彼,那麼,“明明德”又當如何解讀才於義為允切呢?簡單地説,“明德”主要是天而為言,即君主根據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眾;“明明德”則主要是古聖先王而為言,即貴族弟子效法古聖先王的施政之方,將有“成命”在身的貴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現。

貴族子弟之德異於尋常人等至少在當時是社會的共識,它是由後天的建構才得以的。《詩·大明》雲:“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謂“明德”,作美德解。其來歷亦與“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鄭箋雲:“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於天下,其徵應炤晢於天,謂三辰效驗。”上天可以察知之謂“明”。由“明明”之見信於天而使“明德”之“明”語意上生成美好之義,即由善而轉換成美自是自然而然。《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來説,既美好又神聖的“明德”已是與生俱來的資質了。④

但此“明德”資質,就如同當初得之於天的德一樣,仍然是有待於來證明或"懋昭"的。《詩·昊天有成命》所述頗適合用以詮釋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鄭箋》雲:“昊天,天大號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後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業,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順天命,不敢懈倦,行寬仁安靜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須“行寬仁安靜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現其與天之間的契約,以天命。《正義》雲:“《中侯·苗興》稱堯受圖書,已有稷名在錄,言其苗裔當王。是周自後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將王之兆也。《傳》訓命為信,既信,必將順之。”因為商紂曾經“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為惡之故,天乃絕而棄之,使其教令不通達於四方,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歸文王。是為天命難信也。”《大學》的傳文也引《詩》來説明這點:“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鑑於殷,峻命不易。”

可以説,“明明德”是要喚醒的神性自覺責任感或使命感,順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繼先王志業,以道化民。《大學》傳文在對“八條目”逐條疏解後即總結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編《曾子全書》時將此篇定名為“明明德”,應該説不無道理。

“親民”一詞意義明白,即以民為親,泛愛民眾。愛父母子女是容易的,因為這是天性自然。君王來説,卻限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還追求“民親”。分而言之,説“明明德”受教於太學的貴族子弟來説偏重於培養神性的自覺責任感或使命感的話,那麼“親民”則是將自覺轉化落實為的操作。

親原本指父母。《説文解字》段注云:“親,父母者,情之至者也。”情感,它既是最樸素的自然,又是最高的人文。孔子説,“君民者,子以愛之,則民親之”。孟子在區別使用時,將它置於仁、愛之前以明“用恩之次”:“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大學之教要使貴族子弟“親民”的理念。儒家對這一理念到春秋戰國時代已係統的論説,因為事實上它三代先王為治的組成部分。《禮記·經解》“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的説法既是對先王為政之實然的追記,對天子這一現實角色應然的要求。儒家相信,聖人應當是“以天下為一家,以為一人”。

“德配天地”的神祕説法,對君主來説制約的意義與歌頌的意義各佔一半。儒家對“親民”的解釋論證或説明體現兩個命題上,即“孝弟者仁之本”和“愛與敬,政之本”。孔子在《禮記·哀公問》中説,“古之為政,愛人為大。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歟!”愛與敬這兩種情感來自於家庭的生活。《孟子·盡心上》:“人之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長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最後一句“無他,達之天下也”,是説為政的最關鍵處將親親之仁與敬長之義創制立事的原則。《禮記·祭義》説“立愛自親始,立教自長始”,可使孟子的話更明白。“親親”與“孝”,“敬長”與“悌”顯然是對待關係。愛與敬是仁的內涵,分而言之,仁是愛;合而言之,仁兼愛與敬。“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的“仁者愛人”這義,可以把上述思想描述為“孝——仁——政親民”的三級結構。“孝”是自然情感;“仁”是對這一情感的提升與放大;“政”是聖君之所為:“知其情,闢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當然,這也仍是對古聖先王為政之道的總結,從《詩經》和《尚書》裏可以找到的範例。

大學之道讀後感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是指“大人”之學、君子之學。道是指自然、社會規律的大學問,是大智慧之學。這裏的道還應該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學習的途徑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潛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對於人性的基本判斷是主張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學者普遍認為一個人天賦中本來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這一點類似於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教觀點,人人皆有佛性。親民按照朱熹的説法可以理解為一個人不僅要自明其德,還要推己及人,去幫助他人獲得良好的品德,親民還可以理解為友愛他人、親近他人,這兩種解釋並無矛盾。止在這裏是指達到目標,致善則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標和境界。

“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致善”被稱為“大學”的三綱領。

這一個開頭雖然只有不多的幾個字,但其含義確是極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學》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學問和方法在於發現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確道路不僅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還要幫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為一個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個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講,一個致善的人就是一個道法自然的人和一個清淨無為的人。用佛學的道理講,一個致善的人就是一個擺脱貪、嗔、痴的人和一個徹底覺悟了的人。所以,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問題上,他們的觀點是具有一致性的。

學習經典的意義決不在於背誦,而在於運用經典中的思想指導人們的人生,使每個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而不會虛度年華,更不會無知地墮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一段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重要性在於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就是一個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標。一個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標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徹底覺悟,他就能夠最終實現這個目標,從而實現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在這裏,我們還可以學到邏輯推理的妙用。從經典的學習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古人對於事物的邏輯是有着很深的研究,並達到了非常熟練運用的程度,這一點仍然非常值得我們這些現代人來認真學習。

現實中和歷史上的很多人沒有成功,甚至會墮落,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搞懂人生真諦,而虛度了人生。

一個人徹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遠大目標後,他就能夠安定自己的心,而不會為外境所迷;一個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夠做到心靜如平靜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一個能夠做到心靜和心淨的人自然心態就會變得安穩,這樣的人就會遠離浮躁;一個心態安穩的人就能夠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更加客觀地分析與看待世界;一個善於思考和客觀分析事物的人最終就一定會達到他的遠大目標,就一定會最終實現他的個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質和細枝末節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終,如果一個人能夠搞懂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的結構和層次;如果一個人能夠懂得事物的發端和結局;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事物發生和發展的先後次序,這樣的人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懂得大學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稱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認真研讀此段,會使人們更深刻地瞭解人性的弱點和克服人性弱點的方法。現實中的人們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確立自己遠大的志向和目標,因此,多數人在生活中會受到外境及其變化的指引,而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是無法做到安定的,他們也無法做到心靜和心淨,他們更無法做到心態安穩和慎思遠慮。所以,我們看到世上多數人都是終其一生,無所作為,他們只有在人生的終點附近發出無力的呻吟和慨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也是讀經典的一大意義和價值所在吧?

人生就是一個人不斷克服自己的人性弱點,並通過學習和修身使自己的靈魂得到不斷提升和淨化的過程,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雖然要經理各種痛苦,但實在是有人生難得之大樂存在於其中。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個段落裏出現了《大學》的八目,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對組成這八目的字詞並不陌生,但對其深刻的內涵及其相互關係就可能不甚瞭解了。何以見得?,每個人看一看自己的日常行為舉止,再看一看周圍人的行為舉止,結論不言自明。所以,古人早就指出,言易而行難。

古時候,希望自己具有美德而彰顯於世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國家則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須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就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內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內心就必須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必須先探求自然、社會和事物的規律性知識。

要想獲得關於自然、社會和事物的規律性知識,人們就需要與事物進行深入而密切的接觸,這樣才能全面和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及其屬性;人們在瞭解了自然和社會的基本規律和本質後才能達到意念的真誠;人們在誠意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具有正確的思維和見解;人們具有了正確的觀念和價值觀後就能夠自覺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人們具有高尚道德修養後就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人們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使每個家庭都和睦和和諧了,一個國家也就得以治理了;當所有的國家都得到了好的治理後,天下也就自然變得太平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應該以修身為本。

在這裏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儒家思想家運用邏輯推理方法的妙處,他們通過説理把如何成為君子的方法説得清晰明瞭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只要人們按照“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的順序去自覺地修身,終究會獲得圓滿的人生。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是指事物的本質和人的本質,末是指事物的細節。這一段講的道理是,一個人的本質如果存在大問題,他就不可能做好人,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得道的高人。這個思想用在做事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如果沒有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質,他就不可能做好事情,包括事物的細節方面也是如此。上述理論可以引申出如下的道理,一個人沒有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無法做更大的事情,更談不上治國和平天下這樣的大事。一個修養深厚的人不可能做出淺薄而無理的事情,而一個不注重修身的人,也不可能自動自發地做出什麼好事情和完成一件大事。這裏講的道理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因果法則,沒有種因,哪裏會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確是千古不變之真理!

學習《大學》使人們懂得人生要及早修身養德,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也才能夠不枉來人世間一次。願天下有更多的人都能夠通過學習人類文化的經典,不斷提升自身的品德,為造福全人類的事業貢獻更大的力量。

大學之道讀後感6

什麼是大學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迴歸大學之道》一書中,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這本書的題注是“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給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看的,對我們普通的大學生而言,看了之後似乎比較適合發發牢騷。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何嘗不能以此為針對,彌補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書中所提出的大學教育目標,就是學會表達、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培養品德、培養合格公民的素質、學會在多元化校園生活、為全球化社會做準備、培養廣泛的興趣、為職業生涯做好準備等等。

或許在大學中,教育的體制並不盡善盡美,但我們自己又該做出什麼樣的努力呢?

課堂上、實踐活動中,我們是否能勇敢地走到台前,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面對身邊乃至社會上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做出獨立而公正的判斷?除了學習專業課程,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園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對這個聯繫日趨緊密的世界,面對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職業、人生的規劃?

我想這是作為一個大學生,必須反覆拷問自己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xdxj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