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童年的饅頭讀後感

童年的饅頭讀後感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的饅頭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的饅頭讀後感

童年的饅頭讀後感1

童年就像人生這片沙灘上的一顆貝殼,充滿了趣味與美好,令人流連忘返。時間飛逝,一轉眼,而我已國中生了,童年的一點點記憶已慢慢地消逝於歲月的年輪。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我的印象中,童年伴隨着快樂,洋溢着幸福,充滿着無憂無慮。

歲月靜好。國中生每天過着千遍一律的學習生活,讓人提不起一點興趣。“學習、學習”的話語不斷充斥耳邊,又讓人生厭。再讀高爾基的'《童年》,以一個當代青少年的心靈去感悟高爾基,期翼自我靈魂洗滌也好。

這是高爾基寫的自傳體。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他三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於是跟隨着悲痛欲絕的母親投奔外祖父。暴戾、專橫的外祖父經營着一個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他在外祖父家生活,並不如意,經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同時還有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舅舅也歧視他。他還要承受表哥們的欺負和責罵,同學們異樣的眼光......在十歲那年,他被迫走上了社會。他的童年就這樣結束,充滿着痛苦和悲傷。後來,他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打過許多雜,受過許多苦,但他都堅強的挺過來了,我非常同情阿廖沙,但我更佩服阿廖沙的堅強,不屈服人生。

合上書本,我思緒萬千。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痛苦的,因為他生活在動亂的舊社會。現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和他相比,我們的童年是歡樂的、幸福的。我們父母每天都在為我們操勞,連上學、放學都迎來送往,生怕我們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罪。我們就是他們的“掌上明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初識不知其中味,再識不誤少年郎。再讀《童年》這本書,我聯想到,和平年代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在舒適環境中學習,應該加倍珍惜。現今的世界還不太平,還存在弱肉強食,中華民族要完成偉大復興,要靠一代代人去努力。我們應該學習阿廖沙他那頑強不屈的毅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負自己美麗的時光,放飛青春,讓青春飛揚!

童年的饅頭讀後感2

之前讀過一篇名叫《童年的饅頭》的故事,至今還記憶猶新。

這個故事主要講:一個小男孩,家境非常的拮据。在過六一兒童節時,學校給每個孩子都發三個熱騰騰的大饅頭,這個小男孩拿着饅頭往家走。小男孩一開始本想,母親、妹妹、自己,每人各一個大饅頭。可是,由於自己太饞,就吃一個饅頭。卻沒嚐出味道來,他便把媽媽的饅頭也吃。等回到家時,手裏的饅頭已經全被自己吃光。小男孩很心虛的走進屋裏,躲開妹妹的眼光。這時,同院的二丫娘來家裏炫耀自己的女兒忍住饞,給自己留三個饅頭。小男孩尷尬的不知道説什麼,沒想到他的媽媽卻説他也拿回來三個饅頭,並且老師還獎勵他兩個。説罷,還掀開鍋蓋。裏面果然有五個冒着熱氣的大饅頭。

這個故事很短,我很快就讀完。可我回味起來,總還有一點內疚。因為我經歷那件事。

那時,小姨從外地帶來幾個又甜又大的`大西瓜,給我們一個。有一次,上午媽媽去上班。我在家裏看電視,突然感覺有點餓,我便想起那個西瓜。我起身走向冰箱,拿起大西瓜,一刀下去,西瓜就裂成兩半。我給媽媽留一半,自己吃一半。我嘗,“啊,真甜。”我不禁説道,不一會,一半西瓜就被我“消滅”。摸着肚子,我感覺還沒吃夠,於是我想吃另一半。可是我又想到,媽媽還沒嘗過這甜甜的西瓜呢,我得給她留一半。但我又特別想吃另一半,終於,我拿起另一半吃起來。很快,這一塊我也吃完。

不一會兒,媽媽回來。我看見媽媽被外面毒辣辣的太陽曬得滿頭大汗,我感到一些內疚。媽媽突然開口問我:“小姨給咱們的那個西瓜呢,拿出來吃吧。”我不知所措,要知道那個西瓜已經被我吃的一乾二淨。我站在原地沒動,一臉窘相。媽媽看見我那副模樣,立馬岔開話題説:“散,別吃。我去做飯。”

現在回味起那時的愚昧,我真的感覺到自己的不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wjm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