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篇(精品)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篇(精品)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篇(精品)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我不喜歡讀哪古板的書,我特別愛看網絡小説,如鬥破,哈哈。而放假要看那書了,也沒辦法。可是當我看了後,它給了我不同的感覺。"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我滿喜歡的。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

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説多是農村題材,擔又不侷限於農村生活的描寫和城市"交叉地帶"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着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裏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緻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裏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説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説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這部小説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説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説從某個意義上説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我最近一直在讀《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一共三大本(上、中、下),這個“食糧”可真“厚實”啊!但是並不難“啃”。

雖然只讀完了上冊,但是我還是有不少的心得體會的!此書講的正是從時期到“改革開放”的農村農民的生活經歷,主要圍繞孫少安、孫少平兩個農村兄弟倆來展示黃土高原普通農民的生活。

體會一:新中國雖然建立,但人民的生活並沒好轉,十年可謂是讓人心驚膽寒,看過相聲《照相》的,就能感受到當時人民的麻木不仁與愚昧。而主要原因就是人人都不學習,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就只知道勞動,並且有一丁點的走“資本主義的道路”就要被勞教,甚至被虐待,還要在當時的全公社開展批判會,若細細一想簡直就是可笑至極!迂腐啊!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老話一點也錯不了,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豈能不好好學習?不學習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只有獲取知識才能使國家、民族變得富強起來啊!

體會二:孫少安的生活就是在十年中度過的,是個典型的莊稼人,由於在那個動亂時代,他也成了“犧牲品”,只有國小文化,只能用勞力生活,這也是當時普遍農民生活;而弟弟孫少平則是個具有遠大抱負的知識青年,他對知識十分如飢似渴,在四五運動的時候也是激情澎湃,但是他也註定成為了又一個“犧牲品”。1977年,國家重新推舉了大學聯考制度,由於缺課過多,這個“知識青年”只能名落孫山了,但幸運的是他也做了一名工人;隨着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鄧小平代表着國家新一代的領導人,在1979年的春天點點劃劃,勾出了改革開放的設計圖,中國開始走向繁榮!正是由於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更應該努力進取完成祖國對我們的期盼!

此書還有一半沒有讀完,我想當我“啃”完這塊兒厚重“食糧”之後,一定會有更多的心得與感歎!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經過記過難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讀完了遙小説平凡的世界最後一頁,古人説開卷有益,合卷閉起眼睛已發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夢幻中,絆纏繞,頭腦中難捨難棄,在我那平靜如水的中激起無數漣漪,蕩起層層波瀾。

書中主人公孫少安帶領一家人,從貧窮“餓着肚子勞動”過日子,一年一年長大,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田潤葉“淚分手”,同愛人秀蓮相親相愛成為眷屬,過日子,並肩攜手,為脱貧致富,不畏艱苦辛勤勞動的經過,深感生活的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為中心所牽扯的周圍一羣人和場景,耐人尋味百讀不厭。和藹可親的曹一家人,充滿田園風格的信天游,活潑熱情的金波一家人,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活潑瀟灑,温柔體貼的田曉霞的不幸早逝,遺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樹下的,幾經海誓山盟夢幻親愛的人就在身邊。“一串銀鈴似的笑聲,笑聲遠去,消失。”令碎,茫然之餘,深感人生短暫,生命可貴愛情偉大。最後放棄了多情賢惠的美麗姑娘金秀的愛戀,同遺孀惠英嫂的結合,的人品令人。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們怎樣,人在短暫的一生中怎樣生活,“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的與所愛的人一起奮鬥並不斷更新的過程。”

合卷輕輕思考,雖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順心,不公平冷遇,與書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那茫然的'心靈深處“一洗塵泥飄飄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瀟灑看平平常常過一生。

正像中唱的那樣: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推開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小船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困難的挑戰,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這個世界多麼的平凡,其間沒有無所畏懼的勇士,也沒有力挽狂瀾地英雄,更沒誰做出過驚天動地地壯舉:有的只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斷艱難前行着地普通的人們。而這個世界又是多麼的廣闊,從撇下妻兒獨自逛花花世界的逛鬼,到中央派下的專員,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包羅萬象的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屬於自己的角色:這裏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有人出生,也有人死去,但無論如何的演繹,這世界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感人至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歎的無疑是對1975—1985年間波瀾壯闊地歷史進程和十年間天翻地覆的巨大轉變。如果沒有這個偉大的時代,那書中的一切也都無法立足了。書從那個混亂而又癲狂的後期寫起,那個時代充斥着暴力、迫害和黑暗,“半腦殼”田二被拉去接受,強烈的諷刺了那個荒唐時代的可笑與醜惡。而田二總掛在嘴邊的“世事要變了”那句話也成為貫穿小説第一部的讖言。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雙山村這片黑土地上煥發出新的生機:做生意、搞養殖、開飯館、開發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在從側面證明着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進步。

生活和社會的變化對比最強烈的則是田福堂和田福軍兄弟,這對兄弟一個是熱衷於“革命”的瘋狂的“農村革命家”,一個是有能力卻屢遭排擠的國之棟樑:田福堂在“革命熱潮”中炸塌山樑攔阻河道的"恢宏壯舉",田福軍卻遭排擠打壓而被掛了空職,之後,田福軍最終成了堅持實行新政策的鐵腕領導人,而田福堂最後只能在廢棄的磨盤中殘喘着思望過去的榮耀。這是人物的對比也是時代的對比。去真實的記錄時代能感染一代人,而在記錄大時代的基礎上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和動人的故事,則能流傳百世。

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不是那些讀了以後毫無感覺的書。在平凡的世界裏,我們都要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愛,就能使一個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而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結。兩個民族,語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間連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嗎?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議!而最不可思議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

"他長久地立在那個小湖邊,立在白花花的鹽鹼地上,望着深秋碧藍的湖水,熱淚在臉頰上淌個不停。波濤輕輕舔着他的腳尖,水鳥在空中盤旋飛翔。遠方,草原、山脈、落日、晚霞,仍然是當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恆的.,大地是永恆的,幸福卻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時光再退回到當年,讓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會有的青春和幸福……別了,草原!別了,雪山!別了,我親愛的姑娘!

無論你此刻在什麼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滿地生活在人間。我會永遠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聲,一直到我閉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樣會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愛情的歌;願你常能聽見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們已白髮蒼蒼,我們或許還能相見;如若不能,哪怕是在夢中,或在死後的另一個世界裏……別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結束了。他告別的是人生整整一個段落。青春之花,永遠地凋謝在了這片草原上,這是壯麗的凋謝。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穫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靈土地上,怎麼會沒有絢麗的花朵重新開放呢?

他終於決定明天離開這個小鎮。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讀完《平凡的世界》後,心中湧起了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忍不住熱淚盈眶,我深深的被他感動了。

看完全書,我認為用四個詞可以概括,艱苦,奮鬥,平凡和偉大。而全文又貫穿着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故事。作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農民家庭的奮鬥過程,從而學習到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要有一顆平凡的心。

書中有着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為人仗義的金波,吃苦耐勞的孫少平,熱情、勇敢的`田曉霞, 會説鏈子嘴的田五,為他人着想的孫少安,堅持革命的孫玉亭等等,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對理想有着深深追求,他有男子氣概,有巨大的勇氣,對生活敢拼敢搏。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後的“攬工漢”、“煤礦工”,他經歷了許多苦難,也帶給了他一身傷疤,可他依舊堅強。

全書的字裏行間都充滿了對土地,對家鄉,對親人,對朋友的愛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少平于田曉霞的愛戀,曉霞帶給了少平豐富多彩的生活,可是一切都出乎意料,曉霞不幸救人而犧牲,少平十分痛苦。所以説,生活就是這樣超乎人的想象。

書中的孫少安也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十三歲挑起全家重擔,又是一個有着遠大抱負的人。改革後,他努力種植莊稼,用全家人的儲蓄大膽了建了一個全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建磚廠,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無數辛勞的汗水為村裏的人們建造了一座新的學校。他在建磚廠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坎坷,可他並沒有放棄,並重新建造一個更大的磚廠,他也是我佩服的人。

少平與少安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但我們要努力的改造自己的命運,不為命運所屈服,打拼出一個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少平畢業了,可畢業後的他不想在農村種莊稼,他想衝出雙水村到城裏去闖蕩。他揹着一個破舊的包到城裏去做攬工,在工地上他的背被劃破了一道道口子,皮被磨得像薄紙一樣,受苦受累,可他還堅持在外打工,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他在工作之餘,在那破爛的被子裏,在那黯淡的燈光下,還在努力地讀書、學習,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偉大。而就在這樣艱辛的環境中,掙到工資的他還把大部分寄回村裏,讀着他,看着他,在平凡的他的身上,我發現了一顆顆、一粒粒金子般的精神。

終於,他得到了令當時很多人羨慕的工作礦工,到了礦上,他有了自己的牀,有了穩定的工作,生活越來越好,我真為少平感到高興。不料悲劇隨之而來。在百年不遇的大雨下,一場特大洪水暴發了,少平的女友曉霞以記者的身份前往一線,突然她發現一個小女孩將要被洪水吞沒,她毫不猶豫跳入洪水,就在小女孩抓住木板的剎那,一個大浪打來……

田曉霞犧牲了!讀到這裏我不禁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身體像被電擊一樣顫動着,少平的`陽光、彩虹和快樂就在那個大浪後消失了!看着少平絕望地站在山上,等着不可能到來的曉霞,我不禁覺得有些心酸……

日子還是那樣一天一天地過着,一件件事又發生在孫家和雙水村……

讀完這本書,我又回想起書中的情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部生活,這裏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真,那麼的平凡,可就在這平凡的生活中卻有着偉大的精神。這不光是書、是生活,這還是一個富含精神的寶盒。讀完這本書使我的精神成長了,它使我和看過它的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都會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世界,每個平靜的背影后面都有着激情澎湃的世界,無聲有時勝有聲。

讀完《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受到了自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又是多麼的幼稚。和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又是多麼的渺小。

一路走來的經歷無非就是考試失敗,別人的誤解,心情的失落嗎?與孫少平、孫少安相比較,我們的這些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平凡的世界》,是值得永遠珍藏於心中的寶藏。它向我們譜寫了一曲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充滿着活力的生命讚歌;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也告訴我們苦難與挫折只是空空的軀殼,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生生不息的熱情和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

它告訴我們,不要睡在過去的回憶中,珍惜眼前,有了現在才有了過去。對於過去的遺憾,我們無法補救;對於過去的幸福,就是手中的沙終要揚起。我們要慶幸有現在,就像書中的孫少安一樣,雖然沒有得到心中渴望的愛情,但是他接受現實,接受安排,繼續默默的應盡其職,繼續默默的做着,努力着。

它還告訴我們,面對生活的苦難,只要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最終就能獲得成功。苦難的確是一種不幸,它會帶給我們物質上的損失,身體上的傷害,甚至精神上的打擊,但換一角度思考,苦難也是對我們身體與精神的鍛鍊和磨礪。只要我們有信心去戰勝它,它就會轉變為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我想,如果我們在感到孤單,難以忍受困難、打擊時,不如休息一下,讀讀《平凡的世界》,在感悟中我們會從中得到淨化,在感悟中我們會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不要等待機會,不要怕累怕辛苦,無論困難多大都要戰勝自己!

《平凡的世界》也不斷激勵着我,在這關鍵的時刻,不懼未來與挫折,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往前衝,不斷為之奮鬥,成為更好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説實話,《平凡的世界》已經閲讀了兩遍,每一遍感受都不一樣。閉上眼,一幕幕感人的情節都在腦海中浮現。《平凡的世界》的確平凡但也偉大,俗話説:“平凡鑄就偉大”。我想用另一個視角來打開平凡的大門,讓大家看一看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充斥着“土生土長”氣息的平凡的世界。

“大地”是中國每一位作家都逃脱不了的寫作主題,路遙也不例外。在蒼茫的黃土高原上,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勤勞能幹,吃苦耐忍,身上具有太多的人格魅力,但有的時候,他們又有些封建,甚至狹隘。在那個動亂的時代,在那個“中國”的關鍵時期。衝破不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枷鎖,但正是因為這些,他們以後的求富探索之路才顯得那麼可貴。在那個充着“鄉村氣息”的小村莊,有這樣一户人家:孫玉厚一家。人物介紹我就不細細介紹了,想必大家都已經熟記在心底了吧。我為孫少安自豪,他是一位精明的“農民企業家”。我也為孫少平而自豪,他是一位“積極進取”的知識分子、工人,他自尊自愛自強,尋找到自己的摯愛——田曉霞,曉霞為救一個淹沒在洪水中的小女孩犧牲了。我為她心疼,同時也為她感到驕傲。她是英雄,在孫少平遭遇了一系列的磨難之後,成全了一個偉大的自己!

每一本好書的背後,都有一位嘔心瀝血的作者,路遙向這本書傾注的.心血太多了。他曾為了寫這本書,用手翻報紙,手指磨得就剩下一張薄薄的皮。這是本充斥着“鄉土氣息”的“人民奇作”是寫人民的,也是人民寫的。

這是一本“土生土長”的經典小説,但卻又不失去崇高的人間理想、不失前進的方向。

總之這是本好著作,是值得閲讀的著作。如果有一天你迷失方向,請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給你指明前進的方向。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有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用汗水創造着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路遙,就是那個不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世界創造他的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本獲得茅盾獎的文學作品,可其中卻沒有一絲矯揉造作,更沒有華麗的辭藻,離奇獨特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遣詞造句,樸質的情感。

路遙創造的這個世界裏的村莊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也只是一這個平凡的世界中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個.可他們倆卻在這個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書寫了新的人生之路.同樣是做皇帝,武則天卻成為了歷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書寫了一段傳奇,同樣被蘋果砸,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同樣是殘疾人,有一些卻微笑面對……他們一個個用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戰勝困難,擺脱了屬於那個時代的束縛。

也許,不平凡的人生,就誕生在平凡的滴滴點點之中。一時極度貧窮曾讓多少有理想的青年意志消亡,停泊在幻想之海,可在逆境中,孫少安和孫少平戰勝了自卑與懦弱,用對夢想的渴望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理由,划起堅強之舟,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甚至愛情,讓本來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自己,為這浩渺的世界添上幸福而温暖的一筆。

擁有了磚窯,踏上了社會,就像所有美好的結局一樣,每個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可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一切都現實而殘酷.孫少安的賢妻因勞累而噴血,孫少平的女友田曉霞在一次採訪中去世,李向前雖和潤葉在一起卻已殘廢,潤生和金波的愛情也沒有着落.而路遙正是通過這一淒涼的結局來告訴我們,每一個世界都不完美,生活因苦難才美麗。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需要一個不平凡的自己,潑墨揮灑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1

《平凡的世界》是我在暑假時讀的一本書。它描述的是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在黃土高原奮鬥的十年經歷。在這十年中,他們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奮鬥着。但是,讓我最感動的是那個學識不高,一輩子都沒有離開農村的孫少安。

孫少安從國中習成績優異,但是家庭情況非常不好,奶奶半癱,家裏全靠姐姐和爸爸支撐着。但是,當他十三歲的時候,父親也生病了,孫少安綴學了。他不悲不歎,回到家裏,擔負起支撐家庭的重任,這是他對家庭的責任感。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腳踏實地的擔負起照顧奶奶,養活弟弟妹妹的責任。十八歲的時候,他被選為生產隊長,他同樣擔負起對整個村子的責任,讓全體村民脱離貧困,過上好日子。這些,他都做到了,他用他的責任感,撐起了他的家庭和家鄉。

孫少平有很強的責任感。因為他知道對家庭有責任感,要給家人帶來好的生活。本來學習很好的'他,不用父親説也知道家裏供不起,不再讀書了。知道咱們倆人的勞動,讓少安和蘭香的書讀成。他對家鄉有責任感,要讓村裏的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看到鄉親們沒有地方賺錢,就給大家提供了工作,不幸磚廠倒閉,付不起工錢,被人逼迫要錢。後來磚廠重開,逼迫要錢的人卻又來找工作。少安覺得,讓村裏人過上好的生活,不能見死不救,他讓那些人又回到磚廠工作,這是他對村民的責任感。

相比起來,我們這一代最缺的是責任感。也許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或者是家人對我們太溺愛了,使我們缺乏了應有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我們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還要付出。我們的生活沒有少安那麼沉重,所以我們沒有少安那麼努力那麼善良那麼有成就。我想我們應該感到慚愧,更應該知道我們都有責任感,不僅是對家庭對父母,更有對老師學校的責任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敢於面對現實,不去逃避,將來擔負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

孫少安一輩子都沒有離開他的家鄉,沒有離開貧困的黃土高原,他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的責任感卻讓我感歎不已。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2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為了去擠壓另一件事。為了,我們必須要放棄些什麼。

孫少安的一生經歷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裏來來。為了,為了改變艱苦的生活,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幹活,成長讓他失去了愛情,而值得慶幸的是,他和秀蓮也算是“一見鍾情”,婚姻美滿的滋潤讓他嚐到了愛情的美好,妻子對他的愛與支持讓他大膽地去拼搏,去贏那屬於自己的未來。就這樣,潮起潮落。

你聽,風在哭泣,他在訴什麼,有一位質樸的農民暴雨了;你聽,風在歡笑,它為什麼笑?那位質樸的農民又開始奮鬥啦!幸福的生活永遠不會太過長久,接踵而來的又是命運無情的打擊。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在那麼貧窮的生活裏,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沖垮了少年堅硬的脊背,而他卻沒有哭泣,一直強着,在那場風暴中,我聽見他説:“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確,暴風雨更猛烈了,原以為賺了錢,一家人可以快樂的生活,妻子卻沒了。呵呵!是可笑,還是可悲。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説過:“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窮富世襲之説,也永遠沒有成敗之説,有的只是我奮鬥我成功的真理。我,我們的命運有我們的行為決定,而絕非完全由我們的`出生決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愛人的離去打碎了一場繁華的美夢,命運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沒卻看不見。用一份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就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一段感情的結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開始,人也不能總沉溺於過去,這樣永遠都走不到未來,我慶幸孫少平沒有這樣,田曉霞的出現是他一生中做美麗的時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在孫少平身上,我又看到了一句話:“事實的真實本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哪怕我不情願,卻又能改變什麼呢?”龍應台曾在《本非樹》中説過一句話:“人生就是一條線往前走,沒有什麼好遺憾的。”是啊,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3

很開心與你相識在這平凡的世界裏。第一次聽説你是在高一的讀書分享會上,我一下子記住了黑板上你的名字;後來看見你是在高三的讀書角落,你安安靜靜的待在那裏,卻備受青睞;真正與你相識是在今年的學院讀書活動上,看見你的名字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你。也許冥冥之中自有註定,我與你徘徊三年的相識亦是如此。從最開始你的名字只是很熟悉,到後來你闖進我的世界裏,你的名字便被賦予了意義。

廈門的二月天很藍很廣,在這個二月裏,剛好有機會可以慢慢認識“你”。平凡的世界,是你的名字,亦是你的故事。在你的故事裏,主人公都是平凡而又偉大的',每一個人都像是現在的芸芸眾生。令我動容的是你的故事裏的每一個人物對人或事物求而不得卻依舊努力的樣子,就像是想要打破現實裏的逆境。越認識你,我越能體會現實的意義。現實也許不是求而不得,但是求而不得的一定是現實。

“你知道,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書中這句話給我帶來的感觸很深。以前的我常以為幸福是自己周圍的人都處在一種安逸的狀態,平安快樂。後來慢慢長大,才懂得這句話的道理,幸福不只是物質層面的快樂,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當我複習完一天的功課,解決出之前不會的難題,那刻我是幸福的。當我開始有了想要去的地方,有了明確的方向,我亦是幸福的。幸福很簡單,幸福也很難。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我認為的幸福就是追求本身,當你願意追求你心之所想,並不斷戰勝這條路上的困難,你也就是幸福的了。平凡的生活沉澱後是對人生的追求。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我們。我們有能力選擇平凡或不平凡。我們可以選擇平凡而安於現實,也可以選擇不平凡去追求理想。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會是不甘平凡最終卻不得不甘於平凡的少平,但是人生的意義不就是享受生活的過程。選擇不平凡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不要畏懼,把困難當作人生路上寶貴的財富,生活才更加有意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4

《平凡的世界》是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路遙的嘔心之作,通過對黃土高原上一羣平凡農民的描寫。他們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裏,肩負着生活的重擔,不免自私、固執乃至懦弱,但是他們都有從未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在平常的生活中展現了永不停歇,熱血的心,讓我們為那樣的心靈而感動,為我們當下的生活而思索。

小説中的孫少安和孫少平,一個精明強幹,寬宏大量;一個腳踏實地,頑強堅韌。他們都有同樣慘痛的感情經歷,都被生活打的遍體鱗傷,他們也都似乎是我們眼中的那些“平凡的人”,可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一直頂風向前,卻從未退縮。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尊重嗎?他們是我們身邊那些在生活的逆境中勇往直前的人們,默默前進,默默奮鬥着的人們。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平凡的一面,但是我們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光華,人生就像是一條路,沿路有不同的風景,人們在自己的道路上或走或跑,那些平凡的人們,他們微笑着緩步前進,跌倒了再爬起來,每一步都留下人生的印記。“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這本書中那昂揚奮鬥的精神,才是它真正的主旋律。人無論身在何方,心在何處,都應該保持着熱血的心靈。什麼是平凡和平庸的區別所在?平庸是安於現狀,甘於平淡。而平凡是不屈於命運,不平於埋沒。

讀着書,字裏行間彷彿能感受到文中人物心裏一種平凡卻蓬勃的力量。生活沒有劇本,生命的軌跡卻可以規劃。

《平凡的世界》告訴了我們,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着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怎樣在平凡的心靈中釋放出偉大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

合上書頁,沒有太多的感慨可以吟誦,只是在靈魂的上空盤旋着最簡單的感受—真。

真在情節。書中的每個細節、每個點滴都那麼順理成章,純出自然,就猶如母親用温暖熟悉的方言平靜地敍述她自己曾經的故事。那孫玉厚手中的旱煙袋,不曾與爺爺的一模一樣?田福軍腳上穿着的斜紋圓口布鞋,不也被姥爺所喜愛?我靜靜地讀下去,彷彿是坐在小板凳上的稚童乖乖聆聽着長者説古。彷彿親眼目睹了少平後背上觸目驚心的傷痕,聽到了曉霞古塔下輕輕柔柔的話語。雖然明明知道身在戲中,卻不能不被那點點滴滴的情節所打動。

真在性格。書中的人或堅毅或乖巧或爽朗,不盡相同,卻別有一番滋味。是的,沒有烈士英雄,沒有間諜漢好,只有淳樸的人民在田裏勞作,在家中嘮嗑。善良老實的人民身上有着眾多的優點;誠實,勤勞,熱情,淳樸……這美好的'一切固然令人神往,但是他們每個人的小缺點卻讓我感到親切可愛;田福軍會從衣兜裏掏出了襪子,讓會場裏笑聲一片;曉霞姐學着男生披上軍大衣,而不顧他人詫異的目光……他們似乎是我們身旁的朋友,可能不幸出了一點點尷尬,卻覺得這活生生的血肉愈加真實。

真在靈魂。看着暗黃的書頁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卻全然沒有因年代而產生的隔閡。我的靈魂宛如一顆晶瑩的雨滴,融進平凡的汪洋大海,不再顧及自己的感慨,只願意與他們一起波濤洶湧。望着少平離家打工的背影,我理解了青春的鬥志;瞧着蘭香在校園裏踽踽獨行,我感慨背後的艱辛。他們如同常人一樣,面臨生活的無數抉擇,猶豫輾轉千百回,然後或許放棄或許執著。這不易又不易的選擇的背後,是他們複雜的心理鬥爭,也曾用心中的準繩測量值得不值得。但經歷再多的坎坷,卻也不曾動搖過靈魂最深處的那份美麗—善良。

我虔誠地捧起厚重的書,因為我知道我讀的不是《平凡的世界》,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rmx44g.html